❶ 想要做防水層保護層,要如何操作
1.防水保護層是一種常見的防水措施,應用廣泛,防水效果好。它很受人們的歡迎。下面是防水保護層的製作方法。首先在防水層上鋪設隔離層,設計好分隔縫木模,在分隔縫內灌注混凝土,不留任何接縫,用鐵滾筒碾壓平整,然後根據排水坡度用刮刀刮除。混凝土干透後,取出分隔縫木模,清理周圍區域,使防水保護層做好。聚氨酯防水塗料在生活中很常見。這種材料物理性能優異,附著力強,價格實惠,性價比高,但環保性差。
4.結構保護層包括保溫保護層、游泳池及保護層、尾部屋頂花園、種植等。綜合考慮防水層的保護層和使用功能。但附加保護層一般用於不被人覆蓋的屋面,包括粘附礦粉顆粒、在防水面層塗淺色塗料、鐵金屬保護層等。屋面防水層上設置保護層,其作用如下。由於瀝青卷材防水層全黑,吸收太陽光能量後,溫度會上升很多,導致頂層房間溫度上升。如果在上面設置淺色保護層,可以有效降低黑色防水層的吸熱和溫度,從而降低頂樓的室內溫度。
❷ 建築防水施工方法簡介
我們都知道,要修建一座建築物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期間經費和精力投入都是相當多的。如果修築時防水工作沒做好的話,事後發現建築物漏水滲水無疑將是對已經投入的資源的巨大浪費,而且也是悔之晚矣。因此,建築物在修築時的防水施工技術相當重要,應當引起每一位施工者的重視。本文就將為大家分部位介紹建築物防水的施工技術。
1、電梯井、集水坑防水:電梯井、積水坑基層陰陽角必須做成≥50mm的圓弧或45°(135°)八字角,陰陽角、立面內角、外角及施工縫處均做500mm寬的附加層。電梯井、積水坑斜面的第二層防水卷材採用帶有砂粒的,以便於防水保護層的施工。
2、外牆後澆帶防水
外牆後澆帶防水地下室外牆後澆帶在做防水施工前,內側的卷材保護層先施工。鋪貼外牆卷材時,先在預制板外側鋪一層防水加強層,然後直接鋪貼大面卷材。綁扎牆體鋼筋時,用附加筋將止水鋼板固定牆體中間。
3、底板後澆帶防水
底板後澆帶防水底板後澆帶處先做防水卷材附加層,再鋪貼大面卷材防水卷材。在綁扎底板鋼筋時,用附加鋼筋將橡膠止水帶和鋼止水帶分別固定在底板後澆帶的底部和中間。
4、外牆防水卷材搭接
外牆防水卷材搭接鋪貼外牆卷材之前,應先將接槎部位的卷材揭開,並將其表面清理干凈,如卷材有局部損傷,應及時進行修補後方可繼續施工,兩層卷材應錯槎接縫,錯開距離不得小於350㎜,上層卷材應蓋過下層卷材。兩幅卷材的搭接長度,長邊與短邊均應不小於100mm。
5、外牆散水防水
外牆散水防水防水收口位置設置在距室外散水150mm處,末端先用3mmX25mm金屬壓條鋼釘固定(間距200mm),用鋼釘固定後再用密封膠將上口密封。散水與外牆之間預留30mm寬的縫隙,採用嵌縫油膏灌嚴。
6、施工縫止水鋼板
施工縫止水鋼板鋼板的凹面應朝向迎水面,轉角處止水鋼板應做成45°角。止水鋼板居中布置。橡膠止水帶及鋼板橡膠止水帶做法同上。
鋼板的凹面應朝向迎水面,轉角處止水鋼板應做成45°角。止水鋼板居中布置。橡膠止水帶及鋼板橡膠止水帶做法同外牆散水防水做法。
7、施工縫止水條
施工縫止水條在澆築混凝土時,在施工縫部位埋植30㎜×10㎜木條,沿牆厚居中留置出寬30㎜、深10㎜通長凹槽,混凝土接縫前將止水條放入凹槽內,用水泥釘固定。遇水膨脹止水條應具有緩脹性能,7d膨脹率不應大於低膨脹率的60%。
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已經大致了解了建築物防水施工的技術。上文我們從七個方面對建築物施工過程中的防水技術做了介紹。可以看到,建築物不同的部位,由於其承受的壓力和水的侵蝕度不同,防水施工也就十分不同。尤以挨著廁所的居室等部位需要做重點防水施工。總的來說,只要在修築時做好了防水施工,建築物成型後就不必再花太多精力做防水工作了,可以說是一勞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