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防止混凝土因較大自收縮而開裂
一,從源頭出發,選擇水化熱小的混凝土
二,摻入粉煤灰
混凝土的自收縮大小主要取決於水泥石內部自乾燥程度,水泥石的彈性模量及徐變系數[1]。混凝土的早期(初凝至1d)彈性模量低、徐變系數大,因此自乾燥速度是決定早期自收縮的主要因素。粉煤灰在水泥漿體系中的水化非常緩慢因此在相同的水膠比條件下,用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相當於增大早期有效水灰比。因此粉煤灰可降低混凝土內部的早期自乾燥速度,顯著降低早期自收縮。而且由於減少了水泥的用量,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降低了混凝土的水化熱,減小了溫度收縮。後期粉煤灰的繼續水化使水泥石內部自乾燥程度提高,但是此時混凝土已有較高的彈性模量和很低的自徐變系數,因此在相同自乾燥程度下產生的自收縮同早期相比小得多。
三,摻入外加劑
其方法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1)通過摻加減水劑降低單位用水量的方法減小收縮;(2)摻加有機收縮低減劑的方法減少收縮;(3)通過摻加具有膨脹性的外加劑導入化學預應力的方法補償收縮。
5.3骨料與纖維對混凝土收縮的抑製作用
高性能混凝土中引起自收縮的組分是水泥石,因此混凝土中存在的骨料,約束水泥石的變形,降低體系的自收縮,其作用機理和乾燥收縮相同。一方面骨料的摻入相對來說降低了水泥漿用量,另一方面自收縮引起的骨料彈性變形反過來抑制水泥漿的自收縮,因此混凝土的自收縮小於同尺寸水泥漿的自收縮。由此可知骨料的體積含量與彈性模量對自收縮的影響很大。一般情況下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縮均隨骨料體積含量的增加而減小,並且同配比的混凝土其自收縮隨骨料彈性模量的增加而減少。Tazawa等將混凝土視作由水泥漿與骨料兩相組成,用下式對混凝土的自收縮進行了計算,結果表明預測值與實測值吻合較好[4]。
式中:
為混凝土的自收縮應變,
為水泥漿的自收縮應變,
為骨料的體積含量,
為骨料的體積彈性模量,
為水泥漿的體積彈性模量。由此可見,高性能混凝土滿足高工作性與高耐久性的條件下,盡量降低膠凝材料用量,增加骨料的摻量,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選用彈性模量相對較大的骨料,可以減少混凝土的自收縮。纖維對高性能混凝土自收縮的抑製作用也類似骨料,通過對水泥石自乾燥變形的約束作用減少自收縮。
5.4實際工程中早期養護對收縮的抑製作用
根據前面提到的自收縮的原理,如果開始養護的時間越晚,表面形成的彎液面臨界半徑越小,故需要外加的壓力越大,養護也就越困難。當混凝土內部毛細管壁的阻力超過水的表面張力時,水分無法向內部遷移,表面水分就對混凝土內部無法起到養護作用了。所以實際施工過程早期養護對高性能混凝土自收縮的影響很大。初凝後立即養護可有效地抑制高性能混凝土的早期自收縮。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過程宜採用內襯憎水塑料絨鋼模板或透水模板。
⑵ 如何防止混凝土干縮變形引起的開裂
1、防止混凝土干縮變形引起的開裂需對混凝土養護。期間,應重點加強混凝土的濕度和溫度控制,盡量減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時間,及時對混凝土暴露面進行緊密覆蓋(可採用蓬布、塑料布等進行覆蓋),防止表面水分蒸發。暴露面保護層混凝土初凝前,應捲起覆蓋物,用抹子搓壓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後再次覆蓋,此時應注意覆蓋物不要直接接觸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終凝為止。
2、混凝土澆注後,如氣候炎熱、空氣乾燥,不及時進行養護,混凝土中水分會蒸發過快,形成脫水現象,會使已形成凝膠體的水泥顆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轉化為穩定的結晶,缺乏足夠的粘結力,從而會在混凝土表面出現片狀或粉狀脫落。此外,在混凝土尚未具備足夠的強度時,水分過早的蒸發還會產生較大的收縮變形,出現干縮裂紋。所以混凝土澆築後初期階段的養護非常重要,混凝土終凝後應立即進行養護,干硬性混凝土應於澆築完畢後立即進行養護。
⑶ 造成混凝土收縮裂縫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如何防治
現象:裂縫多出現在新澆築並暴露於空氣中的結構構件表面,有塑態收縮、沉陷收縮、乾燥收縮、碳化收縮、凝結收縮等收縮裂縫,這種裂縫不深也不寬。
主要原因有:
(1)混凝土原材料質量不合格,如骨料含泥量大等。
(2)水泥或摻合料用量超出規范規定。
(3)混凝土水灰比、坍落度偏大,和易性差。
(4)混凝土澆築振搗差,養護不及時或養護差。
防治措施有:
(1)選用合格的原材料。
(2)根據現場情況、圖紙設計和規范要求,由有資質的試驗室配製合適的混凝土配合比,並確保攪拌質量。
(3)確保混凝土澆築振搗密實,並在初凝前進行二次抹壓。
(4)確保混凝土及時養護,並保證養護質量滿足要求。
(5)當混凝土出現收縮裂縫時,如仍有塑性,可採取重新壓抹一遍或重新振搗的辦法,並加強養護;如混凝土已硬化,可向裂縫內撒入干水泥粉,然後加水潤濕,或在表面抹薄層水泥砂漿,也可在裂縫表面塗環氧膠泥或粘貼環氧玻璃布進行封閉處理。
⑷ 如何降低混凝土收縮問題
1.控制用水量
混凝土在水中永遠呈微膨脹變形,在空氣中永遠呈收縮變形;水灰比越大,收縮越大;;泌水量大,表面含水量高,表面早期收縮大;混凝土含水量越高,表現為水泥漿量越大,坍落度大,收縮越大。
2.選擇合適的水泥
水泥活性越高,顆粒越細,比表面積越大,收縮越大;礦渣水泥收縮比普通水泥收縮大,粉煤灰水泥及礬土水泥收縮較小,快硬水泥收縮較大,礦渣水泥及粉煤灰水泥的水化熱比普通水泥低,故應根據構件厚度決定水泥品種;水泥用量較少且採用中低強度等級配製的混凝土收縮完成時間約為一年,用量較多且較細的水泥配製混凝土約為二~三年。
3.集料等因素影響
砂岩作骨料收縮大幅度增加;粗細骨料中含泥量越大收縮越大;骨料粒徑越小、砂率越高,收縮越大;配筋率越大,收縮越小,但配筋率過大則會增加混凝土的拉應力;外加劑及摻合料選擇不當,嚴重增加收縮。
4.環境及養護影響
環境濕度越大,收縮越小;反之越乾燥收縮越大;風速越大,收縮越大;注意高空現澆混凝土;早期養護時間越長,收縮越小;早期不注意養護,收縮加大;環境及混凝土溫度越高,收縮越大;混凝土暴露面越大,收縮越大,停工暴露時間長收縮增大。
⑸ 減少混凝土收縮的措施有哪些
減少混凝土收縮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⑹ 混凝土工程塑性收縮裂縫 是什麼原因,如何預防
一、原因主要是:
1)砼澆築後,表面沒有及時覆蓋,受風吹日曬,表面游離水分蒸發過快,產生急劇的體積收縮,而此時混凝土早期強度低,不能抵抗這種變形應力而導致開裂。
2)使用收縮率較大的水泥,水泥用量過多或使用過量的粉砂;
3)砼水灰比過大,模板過於乾燥。
二、預防措施有:
1)配製砼時,嚴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選擇級配良好的石子, 減小空隙率和砂率要振搗密實,以減少收縮量,提高砼抗裂強度;
2)砼澆築前將基層和模板澆水濕透;
3)在氣溫高、溫度低或風速大的天氣下施工,砼澆築後,應及時進行噴水養護,使其保持濕潤;大體積砼澆完一段,養護一段要加強表面的抹壓和養護工作
4)砼養護可採用表面噴氯偏乳液養護劑,或覆蓋草袋、塑實薄膜等方法;當表面發現微細裂縫時,應及時抹壓一次,再覆蓋養護;
5)設擋風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