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混凝土澆築布料機如何維修
混凝土布料機澆築作業時應派專人經常觀察模板鋼筋、預留孔洞、預埋件、插筋等有無位移變形或堵塞情況,發現問題應立即澆灌並應在已澆築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畢。澆築完畢後, 檢查鋼筋表面或者布料桿是否被混凝土污染,並及時擦洗干凈。混凝土布料機在澆築混凝土時應分段分層進行, 每層澆築高度應根據結構特點和鋼筋疏密情況決定。插入式振動器一般分層高度為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 最大不超過500 mm;平板振動器的分層厚度為200mm。然後,使用插入式振動器應做到快插慢拔, 插點要均勻排列, 逐點移動, 按順序進行, 不得遺漏,做到均勻振實。布料機移動間距不大於振動棒作用半徑的1.5倍( 一般為300~400 mm) ,靠近模板距離不應小於200 mm。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混凝土面50~100 mm, 以消除兩層間的接縫。平板振動器的移動間距應能保證振動器的平板覆蓋已振實部分邊緣。還應該,澆築混凝土應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其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 並應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 將次層混凝土澆築完畢。間歇的最長時間應按所有水泥品種及混凝土初凝條件確定, 一般超①、布料機進行混凝土澆築時須確保現場有足夠的作業空間,布料機機體中心位置與施工作業面臨邊距離應不小於機體結構總高度的1.5倍,與高壓輸電線路和其他障礙物體應按照標准及相關規定要求保證足夠的安全距離;
2、布料機作業過程中,回轉半徑內不得存放任何物料,並確保懸架下無人員停留;布料機作業,前方軟管出灰口嚴禁加接任何長短的輸送泵管
3
布料機投入使用前應對結構構架各連接點進行檢查矯正,檢查焊縫有無開焊或銹蝕,螺栓有無松動變形,介面連接是否牢固,旋轉系統是否靈活等;
4
布料機使用和存放時,應確保支撐面平整堅實,樓面混凝土澆築時須確保支腳有可靠墊腳,墊腳可採用模板加工或採用PE膠墊板,墊腳要用鐵絲捆在支腿上,以免吊運滑動。
㈡ 混凝土振搗棒怎麼維修
混凝土振搗作業做不好的話,混凝土結構就會因為振搗不勻、漏振等原因,出現面層疏鬆、缺損、露筋或裂縫等情況,造成構件斷面的削弱,降低混凝土構件的承載力。另外,使得外部的水分和氣體很容易侵入內部腐蝕鋼筋,導致結構過早地破壞。
振搗沒做好而導致的蜂窩麻面實例
混凝土澆築施工時,必須排除其中氣泡,進行搗固,使混凝土密實結合,消除混凝土的蜂窩麻面等現象,以提高其強度,保證混凝土構件的質量,混凝土振搗器就是機械化搗實混凝土的機具。混凝土振搗器主要有四種:內部振動器、表面振動器、外部振動器、振動台。
1、內部振動器
2、表面振動器
3、外部振動器
4、振動台
在建築工程施工現場,外部振動器和振動台使用比較少,本文僅針對工地上常用的內部振動器和表面振動器進行介紹。
1 內部振動器
內部振動器也叫「振搗棒」,可以插入到澆築混凝土的內部進行振搗,使混凝土澆築振搗作業使用最普遍的工具。振搗棒適用於大體積混凝土、基礎、柱、梁、牆、厚度較大的板、預制構件等。
「振搗棒」又分為偏心式和行星式兩種方式:前者是利用振搗棒中心安裝的具有偏心質量的轉軸,在高速旋轉時產生的離心力通過軸承傳遞給振搗殼體,從而使振搗棒產生圓周振動;後者是利用振搗棒中一端空懸的轉軸,在它旋轉時,其下垂端的圓錐部分沿棒殼內的圓錐面滾動,從而形成滾動體的行星運動以驅動棒體產生圓周振動。
操作工藝要點:
1.振搗方法有垂直振搗(振搗棒與混凝土表面垂直)和斜向振搗(振搗棒與混凝土表面成一定角度)兩種。
2.振搗棒操作時,要做到「快插慢拔」。
3.對於硬性混凝土,有的時候還要在抽出的洞旁不遠處,再將振搗棒重新插入,才能填滿空洞。
4.在振搗過程中,宜將振搗棒上下略為抽動,宜使上下振搗均勻。
5.混凝土分層灌注時,每層混凝土厚度不應超過振搗棒長的1.25倍,在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中5-10cm,以消除兩層之間的接縫,同時,在振搗上層混凝土時,要在下層混凝土初凝之前進行。
6.每一插點要掌握好振搗時間,過短不宜搗實,過長可能引起混凝土離析現場,對塑性混凝土尤其要注意,一般每點振搗時間為20-30s,使用高頻振動器時,最短不應小於10s,但應使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顯著下沉,不再出現氣泡,表面泛出灰漿為准。
7.振搗棒插點要均勻排列,可以採用行列式和交錯式的次序移動,不應混用,以免造成混亂而發生漏振。
8.振搗棒使用時,振搗棒距離模板不應大於振搗棒作用半徑的0.7倍,並不宜緊靠模板振動,且應盡量避免碰撞鋼筋、管道、吊環、預埋件等。
2 表面振動器
1.表面振動器在每一個位置上應連續振動一定的時間,一般情況下連續振動時間為25-40s,但是以混凝土面均勻出現漿液為准。
2.移動時應成排依此振動前進,前後位置和排與排間相互搭接應有3-5cm,防止漏振。
3.表面式振搗器的作用厚度有限,一般來講,無筋或單筋平板的有效厚度為20cm,在雙筋平板中有效厚度大約為12cm。
4.大面積混凝土地面,可採用兩台振動器,以同一方向向高處移動,以保證混凝土振實。
㈢ 混凝土振動器故障,產生原因及排除方法有哪些
混凝土振動器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一、電動機定子過熱,機體溫度過高(超過額定溫升)。
排除方法:
1.停止作業,讓其冷卻。
2.應立即乾燥。
3.檢查原因,調整負荷。
4.用電壓表測定,並進行調整。
5.用絕緣布纏好損壞處。
6.重新接緊線頭。
二、電動機有強烈的鈍音,同時發生轉速降低,振動力減小。
排除方法:
1.應拆除檢修。
2.更換保險絲和修理斷線處。
三、電動機線圈燒壞。
排除方法:
必須部分或全部重繞定子線圈。
四、電動機或把手有電。
1.用絕緣膠布包好破裂處。
2.應檢修線圈。
五、開關曾火花,開關保險絲易斷。
排除方法:
1.檢查修理。
2.進行乾燥。
3.調整負荷。
六、電動線滾動軸承損壞,轉子、定子相互摩擦。
排除方法:
更換滾動軸承。
七、振動棒不振。
排除方法:
1.需改變接線(交換任意兩相)。
2.檢查單向離合器,必要時加以修理或更換零件。
3.將接頭連接好。
4.重新用錫焊焊接或更換軟軸。
5.檢修柔性鉸鏈和清除滾子與滾道間的油污,必要時更換橡膠油封。
八、振動棒振動有困難。
排除方法:
1.調整電源電壓。
2.更換振動棒外殼,清洗滾動軸承和加註潤滑脂。
3.清洗或更換滾動軸承,更換或擰緊頂蓋。
4.搖晃棒頭或將捧頭尖對地面輕輕一碰。
5.清洗油污,必要時更換油封。
6.修理鋼絲軟軸並使軟軸與軟管襯簧的長短相適應。
九、膠皮套管破裂。
排除方法:
割去一段,重新連接或更換新的軟管。
2.附著式振動器機體內有金屬撞擊聲。
3.重新鎖緊振動子,必要時更換鎖緊螺栓。
十、平板式振動器的底板振動有困難。
排除方法:
1.更換滾動軸承。
2.調整或更換電動機機座的橡膠墊,調整或更換減振彈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