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售後維修 > 三個兄弟維修汽車視頻

三個兄弟維修汽車視頻

發布時間:2023-02-26 06:15:48

① 汽車維修核心工作有什麼

汽車保養維修核心技術-汽修廠的秘密 2008-02-13 16:18:00 來源:大河網 責編:luosu 隨著汽車的普及,修車養車成為很多車主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對於多數愛車一族來說,汽車修理是個技術活,大家都一知半解,不了解汽修廠里也有不能說的秘密。
保養之換三濾
我們通常把空氣濾清器、燃油濾清器、機油濾清器,合稱為三濾,既然它們起的是過濾作用,臟了就換是理所應當的。
很多車都是每7500公里做一次保養,每次保養時,維修人員都會建議我們換三濾。我們愛車心切的同時,又切實感受到人家真是為我們好的誠懇態度,所以就每次都換了。
實際上,三濾每15000~20000公里換一次,就是說,保養時隔一次換一次就足夠了。像空氣濾清器,時常清理一下壽命會更長。當然,換得勤了對車是沒有壞處的,還幫著修理廠多做了生意呢。但可恨的是,我們做了好事卻並不一定買得來好,他們總會偷工減料地最多隻給換兩個,空氣濾清器給省了是經常的事,有時燃油濾清器也被省略。
保養之三洗
冬天天冷的時候,時常會有不容易打著車的情況,這很有可能只是節氣門臟了,但他們給你的建議是做個「三洗」。工作開始了,先是清洗進氣道。現在最流行的就是用「專業免拆清洗液」清洗,俗稱「打吊瓶」。
然後是清洗節氣門,化油器清洗劑噴上去,黑泥垢擦下來,看得見摸得著,工夫沒白費,工時費掏100元。可這比起清洗噴油嘴的300元來說,並不算什麼,雖然噴油嘴30000~50000公里清洗一次就完全可以。
三洗過後,毛病果然消失了,但據內部消息介紹,只要洗了節氣門,問題就已經解決了。那「打吊瓶」雖然不敢說是完全沒有作用,但絕對療效欠佳。真正有效果的清洗進氣道是全拆下來,像清洗抽油煙機那樣洗才行,而我們大可不必擔心,10萬公里以上再洗也不遲,而且這樣徹底洗的價錢比「打吊瓶」還便宜,只是麻煩了維修工兄弟。
保養之換火花塞
換火花塞也是經常的事。一般的修理廠會建議你兩三萬公里就換,但實際用到五六萬公里也是沒問題的,有些日系車的火花塞甚至可以堅持到10萬公里。或者你覺得油耗增大了、不好打著車了,再考慮換個火花塞吧。這里介紹一個可以省錢的辦法:自己去買一個火花塞,幾十元錢而已,貴的也不過上百元,再找一個中型店鋪,花一二十元就可以親眼看著給裝上。這樣還有一個更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防止修理廠把從別人車上拆下來的半新的火花塞再給你的車裝上。
保養之換機油
修理廠也有省錢的辦法,換機油就是一個機會。一般捷達(報價 參數 圖片 論壇)車大約需要機油4.5升,富康(報價 參數 圖片 論壇)至少需要3.2升,奧拓(報價 參數 圖片 論壇)(圖庫 論壇)則需要3升左右。標準是將機油加註到油尺彎區上限。
但即使你親眼看見維修工將機油加到了這個位置,也並不一定眼見為實。因為就像變魔術一樣,他讓你看到的、讓你相信的一定是已經有備在先的。他的准備工作是在放掉舊機油的時候。比如捷達,他們通常只放掉4升,這樣在注入新機油的時候,就可以省下半升了,誰讓我們沒有將舊機油帶走的習慣呢。
一般維修之四輪定位
四輪定位好像是修理廠的招牌菜。四輪定位所要調整的是前後輪的前束角、外傾角和主銷後傾角、主銷內傾角等等。數學好的人一下就能算出來了,四輪定位至少要調6項內容。但修理工的算術都一般,因為有90%的維修店都只給我們調前輪的前束角,其他的一概省去。有演技不錯的,還會在你仔細盯著看的時候,在後輪附近表演有如卓別林在大機器前面只比畫扳子卻不擰螺絲的片斷。於是所謂的四輪定位10分鍾就搞掂。你一定會覺得他們幹活麻利收錢少。結果呢?八成是我們賠了本,又替人家賺了吆喝。現在我們明白了,為什麼大小修車行都做四輪定位,但價錢卻有從三五十到三百多的差距。簡單的監督辦法不是看師傅的扳子怎麼擰,而是那個電腦屏幕。如果那上面眾多的專業名詞和數據我們不懂,「OK」字樣我們總看得明白的。當一個車輪角度調好的時候,那個數據會變成綠色的「OK」。
一般維修之剎車系統
剎車問題也比較急人。一般來講,剎車片和剎車盤的更換頻率以2∶1為宜,就是說,每更換兩次剎車片換一次剎車盤。若修理工執意每次都要為你換剎車盤,那他純粹是想多賣一副1000多元的剎車盤。
遇到汽車的ABS系統的報警器報警,我們就會比較緊張。其實這時,ABS本身可能並沒有故障,只是周邊出現了小問題,比如線頭開焊、虛焊、電路問題或是部件臟了,這些問題都是很容易檢查並排除的。有時是感測器壞了,100多元換個感測器也就可以了。千萬別動不動就換個ABS總成,那可就得花上千元了。
一般維修之底盤
在底盤上,減震器是個易損件。如果減震器有異響,修理廠就希望你換個減震器。事實上,首先要檢查的是壓力軸承的上座,上座橡膠變形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減震器不漏油,90%以上的情況是不用更換的。

② 汽車維修好學嗎

很多人都說,學汽修太難了,到底難在哪裡,小編總結了以下幾6點原因:

NO.1

傳統師徒學習環境

幾十年來的師徒傳承,只學到經驗,學不到知識體系,師傅和師傅的師傅也是也是這樣學習過來的,只懂得維修經驗,不懂得知識體系。

大多數入行的學徒,在經歷了前面一年半載的學習之後,便遇到的瓶頸,覺得好像沒有什麼東西學了,或者在這種環境下,學不到更多東西了。

NO.2

入行門檻低 導致境遇差

很多男孩子天生就對汽車這種運動很感興趣,又受速度與激情之類的電影影響,對汽車維修行業很嚮往。在該讀書的年紀,貪玩去了。

沒入行之前以為,汽修沒什麼難的,不就是拆個零件下來,換上去,很簡單的。

於是,種種原因疊加,汽修行業的學徒猶如過江之鯽,前赴後繼,絡繹不絕。

而且這一行的入行門檻也相當低,很大一部分學徒是從洗車美容、保養機修開始的。手裡拎著一塊抹布,抓著高壓水槍就是洗車工;拿著扳手能把輪胎拆下來,就算是修理工。

低門檻,加上數量龐大,造成學徒的身價相當低微,甚至卑賤。不被重視,隨意使喚,外加上有些孩子家庭貧困造成的自卑、孤僻等因素,更加使這種汽修的學習環境雪上加霜。

所以,很多人憑借當初的一腔熱情,或是懵懂憧憬,或者誤打誤撞,幹了汽修行業。一開始的時候還好,新鮮好奇,認識了很多汽車品牌,知道了什麼是豪車,也認識了什麼是發動機、底盤剎車等。

過了幾個月後,新鮮勁一過,就開始出現了一些負面情緒,比如師兄弟之間的不愉快,被師傅吼罵,被客戶嫌棄等等。

想學一點東西,但又沒人耐心的教,自己不問,師傅也不說。漸漸的開始懷疑人生,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學汽修,懷疑自己還能不能堅持下去。

隨著時間的推移,懷疑也越來越重,外加上這一年半載以來,可能由於自己的疏忽,難免犯了一些小錯誤,造成一些經濟損失,被師傅責罵,被同事排擠,被恥笑等等,一應悲憤之心湧上心頭,心生迷茫,左右為難。

想繼續學下去又覺得太難了,想繼續待下去又怕學不到東西,想換個地方又不知道會是更好還是更差。

NO.3

車型技術更新太快

源於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及社會變革形成的消費升級,汽車的發展變化也是非常之快,新車型3年一換代,電子控制技術滲透到汽車結構的每一個角落。

汽車早已經是各種新技術的綜合性高科技產品,如果還用老一套的眼光去看待汽車維修,那將會偏差十萬八千里。

NO.4

文化基礎不高

現實情況是,絕大多數的汽修從業人員,普遍知識文化水平都不高,都不怎麼愛讀書,因為會讀書愛學習的孩子都上大學去了,誰還會來學汽修呢?

問題就出現在這里,偏偏汽修這一行業對知識原理和邏輯分析能力要求很高,不僅要懂機械結構,還要懂電氣控制、電子電路、能量轉換、材料力學等等復雜的知識,物理化學無一不涉及。

所以,基於這一情況,對於汽修的學習來說,無疑是非常困難的,本身學習的底子就很薄弱,要學習的東西又非常多、非常雜。

NO.5

學習周期長效率低

掌握學習的方法比掌握學習的內容更重要。我們作為過來人,作為在這種困境中突出重圍,發展壯大的汽修廠,有很多話想說。

其中最重要的是,學習汽修技術,除了勤奮刻苦以外,更需要良好的學習方法。

沒有好的學習方法,這不是一兩個人的問題,這是整個行業、幾代人、幾十年來的傳統,大家都是這么過來的,學習效率不高,時間長,積累慢,只能學到經驗,沒有掌握學習方法。

過去,這個問題還不是很明顯。那時候,電子控制水平低,如今是大規模電子控制的主流,技術更新換代密集,對汽修技術的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習方法的問題,從而暴露的更加明顯。

NO.6

廠家技術封閉

還有個更為詬病的原因,那些知名汽車廠商,為了將汽車後市場的利益最大化,不但技術封閉,還將配件設計成不能通用互換,增加維修成本和難度。不僅不同車型之間不能互換,連同一車型不同年份的配件都有很多不能互換。

以上這些原因,讓學汽修變得尤為艱難。但是作為汽修人,哪能輕易被困難打倒?對自己有點信心,夢想其實離你並不遙遠!

閱讀全文

與三個兄弟維修汽車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盛家居電話號碼 瀏覽:41
公司可以對個人開維修費嗎 瀏覽:24
中古傢具怎麼翻新 瀏覽:662
消防水怎麼形成水壓 瀏覽:493
台州煤氣燃氣管生產廠家電話是多少 瀏覽:686
託管公司的維修費 瀏覽:71
84家居 瀏覽:502
哪個城市的傢具最靠譜 瀏覽:241
住房維修費2019 瀏覽:699
地下防水卷材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486
廣州省內哪裡買傢具 瀏覽:733
消防管道需要加什麼防水 瀏覽:302
唐山華碩筆記本維修售後服務 瀏覽:264
伯爵上海維修中心 瀏覽:811
北京蘋果指定維修點 瀏覽:252
小米翻新機怎麼處理 瀏覽:866
商業樓宇高配房維修費 瀏覽:820
螢石攝像頭如何辦理維修 瀏覽:486
榮成電業線路維修電話 瀏覽:482
徐匯區煤氣灶維修點 瀏覽: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