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電工知識 家電大多是220伏的電,也有380伏的,是很危險的。通過學習電工知識要達到熟練讀懂電路,逐步判斷故障原因。 2.電工電子 現在的家電集成度很高,通過電工電子的學習,掌握電路板維修技能很有前途。 3.各類電器結構圖和電路圖 同類家電的結構圖和電路圖原理都出不多,熟悉結構圖和電路圖才能更快的分析故障。 4.實踐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獨立處理幾起家電故障,積累經驗,進步會很快。 家電維修,總體上可以,至少有人就得使用家電,有使用家電也就有家電維修,所以,家電維修這門技術,永遠都不會落伍,永遠都有它的生存空間… 現在無論城市還是鄉村,家用電器越來越多,從開始時家家僅僅擁有的電視機,逐漸到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電冰箱,洗衣機,如今空調也普及了城鎮居民,正逐漸走向有條件的農村…所以維修市場還是很大的… 不利因素,就是電器更新淘汰太快,產生質量越發成熟,有條件的大城鎮,如果家電損壞嚴重,或者用的年限稍長,就可能放棄修理,直接更換新品,但總體來講,大多數家電,如果修理成本不是太大,還是選擇修理的更多,所以家電維修這門技術還是更有前景的… 熟悉下電子元件的作用。電阻、電容、二極體、三極體等電子元件的作用,熟悉它們的特性。
㈡ 家電維修要學什麼
學家電維修很辛苦,需要漫長的時間。主要看個人興趣及悟性。要理論結合實回踐。科目有:電子基答礎(必須的),各種電器的工作原理,微機的操作等。現代電子產品更新極快,每天都要學習新知識。可以說,學家電維修干到老,學到老。
㈢ 家電維修基礎知識-電工知識
家電維修基礎知識-電工必備知識
任何一個復雜的電器,都是由基本電路組成的,任何一個電路都是由基本元器件組成的。要學好家電維修技術首先要懂得單個元器件的作用。下面,我為大家講講電工必備知識的家電維修基礎知識,快來看看吧!
一、直接接觸電擊防護措施
1、絕緣:工程上應用的絕緣材料電阻率一般都不低於107Ω·m。絕緣材料的電阻通常用兆歐表(搖表)測量。任何情況下絕緣電阻不得低於每伏工作電壓1000ω。
2、屏護和間距:
1)屏護裝置應有足夠的尺寸,與帶電體之間應保持必要的距離。
2)遮欄高度不應低於l.7 m,下部邊緣離地不應超過0.1 m。柵遮欄的高度戶內不應小於l.2 m、戶外不應小於l.5 m,欄條間距離不應大於0.2 m;對於低壓設備,遮欄與裸導體之間的距離不應小於0.8 m。戶外變配電裝置圍牆的高度一般不應小於2.5 m。遮欄、柵欄等屏護裝置上,應有“止步,高壓危險!”等標志。
3)用電設備間距:明裝的車間低壓配電箱底口距地面的高度可取1.2 m,暗裝的可取l.4 m。明裝電度錶板底口距地面的高度可取1.8 m。常用開關電器的安裝高度為l.3—l.5 m;開關手柄與建築物之間應保留150mm的距離,以便於操作。牆用平開關離地面高度可取1.4 m。明裝插座離地面高度可取1.3—l.8 m,暗裝的可取0.2—0.3m。室內燈具高度應大於2.5 m;受實際條件約束達不到時,可減為2.2 m;低於2.2 m時,應採取適當安全措施。當燈具位於桌面上方等人碰不到的地方時,高度可減為1 5m。
戶外燈具高度應大於3 m;安裝在牆上時可減為2.5 m。起重機具至線路導線間的最小距離,l kV及1 kV以下者不應小於1.5 m,10kv者不應小於2 m。
4)檢修間距:低壓操作中,人體及其所攜帶工具與帶電體的距離不應小於0.1m。
高壓作業,10 kv無遮攔作業人體及其所攜帶工具與帶電體的距離不應小於0.7m;線路作業,1.0M。
二、間接接觸電擊防護措施
1、IT系統(保護接地)
將電氣設備在故障情況下可能呈現危險電壓的金屬部位經接地線、接地體同大地緊密地連接起來。通過低電阻接地,把故障電壓限制在安全范圍內;在380V不接地低壓系統中,一般要求保護接地電阻RE≤4Ω;用於各種不接地配電網。
2、TT系統:配電網直接接地,電氣設備外殼接地。
大幅度降低漏電設備上的故障電壓,但必須裝設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或過電流保護裝置。工作接地不是安全電壓。主要用於低壓用戶,即用於未裝備配電變壓器,從外面引進低壓電源的小型用戶。
3、TN系統(保護接零)
電氣設備在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金屬部分與配電網中性點之間直接連接。相當於傳統的保護接零系統。其第一位的安全作用是迅速切斷電源。
分為TN—S、TN—C—S、TN—C三種類型。TN—S系統的安全性能最好,應用有爆炸危險、火災危險性大及其他安全要求高的場所。廠內低壓配電的場所及民用樓房應採用TN—C—S系統;觸電危險性小、用電設備簡單的場合可採用TN—C系統。保護接零用於用戶裝有配電變壓器的,且其低壓中性點直接接地的220/380 V三相四線配電網。
應用安全要求:
1)在同一接零系統中,一般不允許部分或個別設備只接地、不接零的做法;
2)重復接地合格。
3)發生對PE線的單相短路時能迅速切斷電源。220 v的TN系統,手持式電氣設備和移動式電氣設備末端線路或插座迴路的短路保護元件應保證故障持續時間不超過0.4 s,配電線路或固定式電氣設備的末端線路應保證故障持續時間不超過5 s。
4)工作接地合格。接地電阻一般不應超過4Ω,在高土壤電阻率地區不超過10Ω。
5)PE和PEN線上不得安裝單極開關和熔斷器;PE線和PEN線應有防機械損傷和化學腐蝕的`措施;PE線支線不得串聯連接,即不得用設備的外露導電部分作為保護導體。
6)保護導體截面面積合格。PE線有機械防護不小於2.5 mm2,沒有機不小於4 mm2;PEN線銅質不小於10mm2,鋁質不小於16 mm2,電纜芯線不小於4mm2;SL≤16為 SL、1635為SL/2。
7)等電位聯結,分主等位連結和輔助等電位連結。
三、兼防直接接觸和間接接觸電擊的措施
1、雙重絕緣
(1)電氣設備的防護觸電保護分類:O類、OI類和Ⅰ類、Ⅱ類、Ⅲ類。
(2)雙重絕緣和加強絕緣措施:工作絕緣、保護絕緣、雙重絕緣、加強絕緣。
具有雙重絕緣和加強絕緣的設備屬於Ⅱ類設備,設備上有“回”形標志。工作絕緣不低於2mω, 保護絕緣不低於5mω,加強絕緣不低於7mω。
2、安全電壓:兼有直接接觸電擊和間接接觸電擊防護的安全措施。
(1)特低電壓的限值和額定值:42v、36v、24v、12v和6v等5個等級;由特低壓供電的設備屬於Ⅲ類設備;額定值的選用:特別危險環境手持工具42V,點擊危險環境手持照明36V或24V,金屬容器、特別潮濕危險環境手持照明12V,水下6V。
3、剩餘電流動作保護
又稱漏電保護,作用:防止人身電擊,防止因接地故障引起的火災和監測一相接地故障。
(1)工作原理。檢測元件、中間環節、執行機構三個基本環節及輔助電源和試驗裝置構成。
(2)主要技術參數:額定剩餘動作電流、額定剩餘不動作電流、分斷時間。
額定剩餘動作電流值分13個等級,0.03A及其以下者屬高靈敏度,主要用於防止各種人身觸電事故;0.03A以上至1A者屬中靈敏度,用於防止觸電事故和漏電火災;1A以上者屬低靈敏度,用於防止漏電火災和監視一相接地事故。額定剩餘不動作電流不得低於額定剩餘動作電流的1/2。分斷時間,分為一般型和延時型,延時型僅適用於I△n>0.03A的間接接觸電擊防護,延時時間的級差為0.2s。
(3)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的防護要求。在TN系統中,必須將TN—C系統改造為TN—C—S、TN—S系統或局部TT系統後,才可安裝使用。在TN—C—S系統中,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只允許用在N線與PE線分開部分。
(4)必須安裝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的設備和場所。1)末端保護①屬於I類的移動式電氣設備;②生產用的電氣設備;③施工工地的電氣機械設備;④安裝在戶外的電氣裝置;⑤臨時用電的電氣設備;⑥機關、學校、賓館、飯店、企事業單位和住宅等除壁掛式空調電源插座外的其他電源插座或插座迴路;⑦游泳池、噴水池、浴池的電氣設備;⑧醫院中可能直接接觸人體的電氣醫用設備;⑨其他。2)線路保護①農村集中安裝電能表箱;②農業生產設備的電源配電箱。
(5)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的運行和管理。工作年限6年、允許送電1次。
一、觸電
1、分為電擊和電傷兩種傷害形式。
2、電擊電流值:感知電流(平均男1.1ma,女0.7ma),擺脫電流(平均男16ma,女10.5ma),室顫電流(50ma左右,與持續時間有關)。人體阻抗:乾燥時約為1000~3000ω,潮濕時約為500~800ω。
3、電擊類型:
根據電擊時所觸及的帶電體是否為正常帶電狀態,分為直接接觸電擊和間接接觸電擊;
按照人體觸及帶電體的方式,可分為單相電擊、兩相電擊和跨步電壓電擊三種。單相電擊事故佔全部觸電事故的70%以上。
4、電傷是電流的熱效應、化學效應、機械效應等對人體所造成的傷害。電傷包括電燒傷、電烙印、皮膚金屬化、機械損傷、電光性眼炎等多種傷害。電燒傷。是最為常見的電傷。大部分觸電事故都含有電燒傷成分。電燒傷可分為電流灼傷和電弧燒傷。
二、電氣火災與爆炸
1、電氣火災爆炸是由電氣引燃源引起的火災和爆炸。電氣裝置在運行中產生的危險溫度、電火花和電弧是電氣引燃源主要形式。
(1)危險溫度:短路、過載、漏電、接觸不良、鐵心過熱、散熱不良、機械故障、電壓異常、電熱器具和照明器具、電磁輻射能量。
(2)電火花和電弧:電火花是電極間的擊穿放電,電弧是大量電火花匯集而成的。分為工作電火花及電弧、事故電火花及電弧。
2、電氣裝置及電氣線路發生爆燃
包括油浸式變壓器火災爆炸、電動機著火、電纜火災爆炸。
三、雷電危害
1、雷電的種類、危害形式和事故後果
(1)雷電的種類:直擊雷(直擊雷的每次放電過程包括先導放電、主放電、餘光三個階段)、閃電感應(包括閃電靜電感應和閃電電磁感應)、球雷。
(2)雷電的危害形式
具有雷電流幅值大、雷電流陡度大、沖擊性強、沖擊過電壓高的特點;
具有電性質、熱性質和機械性質等3方面的破壞作用。
(3)雷電危害的事故後果:火災和爆炸、觸電、設備和設施毀壞、大規模停電。
2、雷電參數:雷暴日、雷電流幅值、雷電流陡度、雷電沖擊過電壓。
四、靜電危害
1、靜電的危害形式和事故後果
造成爆炸和火災事故、可能引發二次事故、對生產產生妨礙。
2、靜電的特性
(1)靜電的產生
起電方式(接觸-分離起電、破斷起電、感應起電、電荷遷移)、固體靜電、人體靜電(可達10000 V以上)、粉體靜電、液體靜電、蒸氣和氣體靜電。
(2)靜電的消散:中和、泄漏。
(3)靜電的影響因素:材質和雜質、工業設備和工業參數。
五、射頻電磁場危害
泛指頻率100khz以上的電磁波。危害:
1、人體吸收輻射能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
2、生產感應放電造成引爆器件發生意外引爆。
六、電氣裝置故障危害
類別:斷路、短路、異常接地、漏電、誤合閘、電氣設備或電氣元件損壞等。
危害:引起火災和爆炸、異常帶電、異常停電、安全相關系統失效。
一、變配電站安全
1、變配電站位置避開易燃易爆環境,宜設在企業的上風側,有足夠的消防通道並暢通。
2、建築結構:耐火建築;門的開啟及設置:兩面都有配電裝置時應兩邊開啟,超7m的高配和超10m的低配至少應有兩個門。
3、間距、屏護和隔離:室內充油設備油量60kg以下者允許安裝在兩側有隔板的間隔內,60—600kg裝在有防爆隔牆的間隔內,600kg以上裝在單獨的間隔內。
4、通道:高配裝置>6m時,通道設兩出口;低配裝置兩出口>15m時增加出口。
7、標志:重要部位有“止步,高壓危險!”標志。
二、主要變配電設備安全
1、電力變壓器
(1)變壓器的安裝:防火門;居住建築物內安裝的油浸式變壓器,單台容量不得超過400kV·A;10kV變壓器殼體距門不應小於1m,距牆不應小於0.8m(裝有操作開關時不應小於1.2m);自然通風的變壓器室地面應高出室外地面1.1m;室外變壓器容量不超過315kV·A者可柱上安裝,315kV·A以上者應在台上安裝;—二次引線均應採用絕緣導線;柱上變壓器底部距地面高度不應小於2.5m,裸導體距地面高度不應小於3.5m;變壓器台高度一般不應低於0.5m,其圍欄高度不應低於1.7m,殼體距圍欄不應小於1m,操作面距圍欄不應小於2m。
(2)變壓器的運行:運行中變壓器高壓側電壓偏差不得超過額定值的±5%,低壓最大不平衡電流不得超過額定電流的25%,上層油溫一般不應超過85℃;呼吸器內吸潮劑的顏色為淡藍色;乾式變壓器的安裝場所空氣相對濕度不得超過70%。
2、高壓開關:高壓斷路器、高壓隔離開關和高壓負荷開關
(1)高壓斷路器:高壓開關設備中最重要、最復雜的開關設備。有強力滅弧裝置,既能在正常情況下接通和分斷負荷電流,又能藉助繼電保護裝置在故障情況下切斷過載電流和短路電流。高壓斷路器必須與高壓隔離開關或隔離插頭串聯使用,由斷路器接通和分斷電流,由隔離開關或隔離插頭隔斷電源。因此,切斷電路時必須先拉開斷路器,後拉開隔離開關;接通電路時必須先合上隔離開關,後合上斷路器。10kV系統中常安裝機械式或電磁式聯鎖裝置。
(2)高壓隔離開關:高壓隔離開關簡稱刀閘。隔離開關沒有專門的滅弧裝置,不能用來接通和分斷負荷電流,更不能用來切斷短路電流。隔離開關主要用來隔斷電源,以保證檢修和倒閘操作的安全;銅、鋁導體連接須採用銅鋁過渡接頭;運行中的高壓隔離開關連接部位溫度不得超過75℃,機構應保持靈活。
(3)高壓負荷開關:有比較簡單的滅弧裝置,用來接通和斷開負荷電流;必須與高壓熔斷器配合使用,由熔斷器切斷短路電流;前方不得有可燃物。
三、配電櫃(箱)
1、配電櫃(箱)安裝
分動力和照明;開啟式的配電板、封閉式箱櫃、密閉式或防爆型的電氣設施。
觸電危險性大或作業環境較差的加工車間等封閉式箱櫃,易燃易爆氣體的危險作業場所密閉式或防爆型的電氣設施;落地安裝的櫃(箱)底面應高出地面50-100mm,操作手柄中心高度一般為1.2-1.5m,櫃(箱)前方0.8-1.2m的范圍內無障礙物。
2、配電櫃(箱)運行
配電櫃(箱)內各電氣元件及線路接觸良好,連接可靠;不得有嚴重發熱、燒損現象;
配電櫃(箱)的門應完好,門鎖應有專人保管。
四、用電設備和低壓電器
1、電氣設備外殼防護
外殼防護:固體異物進入殼內設備、人體觸及內部危險部件、水進入內部的防護。
2、手持式電動工具和移動式電氣設備(7點)
手持電動工具包括手電筒鑽、手砂輪、沖擊電鑽、電錘、手電筒鋸等工具。移動式設備包括蛙夯、振搗器、水磨石磨平機等電氣設備。
I類設備必須採取保護接地或保護接零措施,Ⅱ類、Ⅲ類設備沒有必須。
一般場所,手持電動工具應採用Ⅱ類設備;如使用I類,採用額定剩餘動作電流不大於30mA的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隔離變壓器等保護措施;在潮濕或金屬構架上等導電性能良好的作業場所,應使用Ⅱ類或Ⅲ類設備。在鍋爐內、金屬容器內、管道內等狹窄的特別危險場所,應使用Ⅲ類設備。如果使用Ⅱ類設備,則必須裝設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大於15mA、動作時間不大於0.1s的漏電保護器。
帶電部分與可觸及導體之間的絕緣電阻I類不低於2MΩ,Ⅱ類不低於7MΩ。
3、電焊設備:觸電、火災。空載自停裝置,一次絕緣電阻不應低於1MΩ、二次絕緣電阻不應低於0.5MΩ,移動焊機時必須停電。
4、低壓保護電器
(1)熔斷器 :短路、過載;
(2)熱繼電器:過載。
一、危險物質及危險環境
(一)危險物質分類、分組
1、危險物質分類
爆炸危險物質分為3類:ⅰ類(礦井甲烷),ⅱ類(爆炸性氣體、蒸氣),ⅲ類(爆炸性粉塵、纖維、飛絮)。
2、ⅱ類、 ⅲ類爆炸性物質的進一步分類(級)
ⅱ類爆炸性氣體按最大試驗安全間隙和最小引燃電流比分為ⅱa、ⅱb和ⅱc三類,ⅲ類進一步劃分為三類:ⅲa、ⅲb和ⅲc,C類最危險。
3、ⅱ類、ⅲ類爆炸性物質的分組:按引燃溫度分為6組。
(二)危險環境
1、爆炸性氣體環境
(1)爆炸性氣體環境危險場所分區:根據爆炸性氣體混合物出現的頻率和持續時間分為0區、1區、2區。釋放源的等級和通風條件對分區有直接影響。通風主要有自然通風和人工通風兩種類型,通風有效性分為“良好”(良好的通風標志是混合物中危險物質的濃度被稀釋到爆炸下限的25%以下。)一般”和“差”三個等級,IEC和我國有關標准將通風分為高、中、低三個等級。
(2)爆炸性氣體場所危險區域的劃分:原則。
(3)爆炸性氣體環境危險區域的范圍。
2、爆炸性粉塵環境
根據混合物出現的頻率、持續時間及粉塵層厚度分為20區、21區和22區。
3、火災危險環境
分為21區、22區和23區。
二、防爆電氣設備和防爆電氣線路
1、防爆電氣設備
(1)防爆電氣設備類型:分為ⅰ類、 ⅱ類、ⅲ類。
(2)設備保護等級(EPL):Ma/Mb/Ga/Gb/Gc/Da/Db/Dc
(3)防爆電氣設備防爆結構型式:隔爆型、增安型、本質安全型、澆封型、無火花型、正壓型等。
(4)防爆電氣設備的標志:EX
(5)爆炸危險環境中電氣設備的選用:依據環境、設備種類等。
2、防爆電氣線路
線路安裝位置、敷設方式、導體材質、連接方式等的選擇均應根據環境的危險等級進行。
1區配電線路應採用銅芯導線或電纜,有劇烈振動處應選用多股銅芯軟線或多股銅芯電纜,礦井下不得採用鋁芯電力電纜。2區電力線路應採用截面積4mm2及以上的鋁芯導線或電纜,照明線路可採用截面積2.5mm2及以上的鋁芯導線或電纜。
1區和2區的電氣線路的中間接頭必須在接線盒,1區宜採用隔爆型,2區採用增安型。
一、防雷措施
1、建築物防雷的分類
第一類(火葯製造車間、乙炔站、電石庫、汽油提煉車間、電火花易爆炸)、第二類(有爆炸危險的露天鋼質封閉氣罐、電火花不易爆炸)、第三類防雷建築物。
2、防雷技術分類:外部、內部、防雷擊電磁脈沖。
3、防雷裝置
外部防雷裝置(直擊雷):接閃器、引下線、接地裝置;
接閃器的保護范圍按滾球法確定,滾球的半徑按建築物防雷類別確定,一類30m、二類45m、三類60m;防直擊雷的專設引下線和人工接地體距建築物出入口或人行道邊沿不宜小於3m;獨立接閃桿的沖擊接地電阻不宜大於10Ω;附設接閃器每根引下線的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於10Ω。
內部防雷裝置:屏蔽導體、等電位連接件、電涌保護器(SPD)、避雷器。
對於變配電設備,常採用避雷器作為防止雷電波侵入的裝置。正常時,避雷器對地保持絕緣狀態;當雷電沖擊波到來時,避雷器被擊穿,將雷電引入大地;沖擊波過去後,避雷器自動恢復絕緣狀態。氧化鋅避雷器被廣泛使用。
二、靜電防護(7個措施)
1、環境危險程度控制, 包括:取代易燃介質,降低爆炸性氣體、蒸氣混合物的濃度,減少氧化劑含量。
2、工藝控制:是消除靜電危險的重要方法,包括:材料的選用、限制物料的運動速度、加大靜電消散過程。
3、靜電接地:最基本措施。
4、增濕
5、抗靜電添加劑
6、靜電中和器
7、防止人體靜電的危害(加強靜電安全管理)。
;㈣ 想學一些家電維修方面的知識,
一、普通電飯煲維修
普通電飯煲原理和結構簡單,如果出現什麼故障,一般情況下完全可以自己修好而不必勞駕專業維修人員。
普通電飯煲的結構:普通電飯煲主要由發熱盤、限溫器、保溫開關、杠桿開關、限流電阻、指示燈、插座等組成。
1、發熱盤:這是電飯煲的主要發熱元件。這是一個內嵌電發熱管的鋁合金圓盤,內鍋就放在它上面,取下內鍋就可以看見。
2、限溫器:又叫磁鋼。它的內部裝有一個永久磁環和一個彈簧,可以按動,位置在發熱盤的中央。煮飯時,按下煮飯開關時,靠磁鋼的吸力帶動杠桿開關使電源觸點保持接通,當煮米飯時,鍋底的溫度不斷升高,永久磁環的吸力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弱,當內鍋里的水被蒸發掉,鍋底的溫度達到103±2C時,磁環的吸力小於其上的彈簧的彈力,限溫器被彈簧頂下,帶動杠桿開關,切斷電源。
3、保溫開關:又稱恆溫器。它是由一個彈簧片、一對常閉觸點、一對常開觸點、一個雙金屬片組成。煮飯時,鍋內溫度升高,由於構成雙金屬片的兩片金屬片的熱伸縮率不同,結果使雙金屬片向上彎曲。當溫度達到80C以上時,在向上彎曲的雙金屬片推動下,彈簧片帶動常開與常閉觸點進行轉換,從而切斷發熱管的電源,停止加熱。當鍋內溫度下降到80C以下時,雙金屬片逐漸冷卻復原,常開與常閉觸點再次轉換,接通發熱管電源,進行加熱。如此反復,即達到保溫效果。
4、杠桿開關:該開關完全是機械結構,有一個常開觸點。煮飯時,按下此開關,給發熱管接通電源,同時給加熱指示燈供電使之點亮。飯好時,限溫器彈下,帶動杠桿開關,使觸點斷開。此後發熱管僅受保溫開關控制。
5、限流電阻:外觀金黃色或白色為多,大小象3W電阻,按在發熱管與電源之間,起著保護發熱管的作用。常用的限流電阻為185C 5A或10A(根據電飯煲功率而定)。限流電阻是保護發熱管的關鍵元件,有能用導線代替。
常見故障的檢修
1)、現象:插上電源插頭,電源保險絲馬上熔斷。
檢修:1、電飯煲電源插座內進水或米湯,造成短路。這種情況可以將插座內擦洗干凈吹乾水分後繼續使用。2、電飯煲電源插座或插頭表面碳化,這種情況下最好更換新的插座或插頭。如果碳化不嚴重,能夠清理干凈,也可暫時使用,但有條件最好更換。
2)、現象:不能煮飯。
檢修:1、電源導線斷路。用萬用表的歐姆擋檢查電源導線。2、限流電阻熔斷。這種情況比較多見。此時可用萬用表歐姆擋檢查該電阻。若該電阻熔斷必須用同型號限流電阻更換,不可馬虎。3、發熱盤內發熱管燒斷。此時用萬用表的歐姆擋檢查發熱管,若斷路只能更換新的同型號的發熱盤。
3)、現象:煮夾生飯。
檢修:此故障一般是限溫器內的永久磁環磁力減弱造成的。引時可拆開是飯煲的限溫器檢查磁環是否斷裂,吸力如何。如已損壞,只能更換新的磁鋼。
4)、煮糊飯
檢修:此故障可能是保溫開關的常閉觸點燒結粘在一起造成的。雖然飯煮好後限溫器也跳下了,但保溫開關仍在繼續給發熱管通電,飯就燒糊了。此時可用小刀把觸點分開,然後用細砂紙將觸點表面清理干凈。
5)、現象:煮好飯後不能保溫。
檢修:此故障可能是保溫開關的常閉觸點表面臟污或燒蝕,使其觸點接觸電阻過大,造成觸點閉合而電路不通,發熱管不工作。此時可用細砂紙將觸點表面清理干凈,打磨光滑。若燒蝕嚴重,就只能換新的保溫開關。
維修電飯煲時一定要注意的一點是,由於電飯煲工作時內部通過的是強電,而內部多數元件都是裸露的,所以維修時一定要保證各通有強電的元件不能碰到電飯煲的外殼。維修完畢後,一定要用萬用表的歐姆擋的×10k擋測量插頭與電飯煲外殼的絕緣電阻,必須確保為無窮大後才可進行使用。
二、電磁爐的原理與維修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對安全衛生的炊事用具逐漸接受,電磁爐也進入了千家萬戶。
為了使美的服務網點能夠利用電磁爐的散件,快速准確的將電磁爐維修好,特編寫了《電磁爐的原理與維修》,內容中以PD16為模板,著重分析了電磁爐的原理,希望大家能夠自己通過原理來分析故障,從而起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第一章 電磁爐的工作原理
1、電磁爐的工作原理概述
當電磁爐在正常工作時,電磁爐線盤上的線圈產生的交變磁場在鍋具底部反復切割變化使鍋具底部產生環狀電流(渦流),並利用小電阻大電流的短路熱效應產生熱量。
2、PD16電磁爐電原理圖
3、PD16電磁爐的工作方框圖
第二章 電磁爐主要部件功能
1、陶瓷板:進口高級耐熱晶化陶瓷板。
2、高壓主基板:構成主電流迴路。
3、低壓主基板:電腦控制功能。
4、LED線路板:顯示工作狀態和傳遞操作指令。
5、線盤:將高頻交變電流轉換成交變磁場( PAN)。
6、風扇組件:散熱輔助元件(FAN)。
7、IGBT:通過低電流信號、控制大電流的通斷(IGBT)。
8、橋式整流塊:將交流電源轉換為直流電源(BD101)。
9、熱敏電阻件:將熱量信號傳遞到控制電路。
10、熱開關組件:感應IGBT工作溫度,從而保護IGBT由於過熱損壞。
第三章 電磁爐集成塊功能
1、C80C49-143A:中央處理器集成快(Ic1)。
2、SN7407N:高壓輸出緩沖器/驅動器(Ic2)。
3、HD74LS145:四—十線解碼器/驅動器(Ic4)。
4、LM339:低功耗、低失調電壓比較器(Ic5、IC6)。
5、TA8316S:驅動器(Ic3)。
第四章 電磁爐的工作原理(PD16)
電磁爐220v工頻交流由AC IN插口接入,通過保險絲F101防止內部電路的過載及短路。VA為並聯壓敏電路,防止外部供電電壓過高,往往為燒毀自身來保護後級電路的安全。C101為濾波電容,容量為2UF。C101後級為大功率橋式整流塊,可將前級的220v工頻交流電整流為脈動直流電,脈動直流電通過扼流圈和C102的平滑濾波,將相對平穩的直流電供向下級PAN電磁線盤,PAN線盤與C103振盪電容組成LC振盪電路,從而在線盤上產生交變磁場。
PAN電磁線盤的後級為T102電流取樣變壓器,通過T102次級將電流信號傳遞給電壓比較器LM339進行檢測。
T102的後級為高壓保護二極D,作用為保護IGBT,防止反向高壓擊穿IGBT。IGBT的控制極由驅動器TA8316S驅動,TA8316S輸出14KHz頻率的脈沖,根據TA8316S輸出的脈寬來調整IGBT通斷時間的長短,從而達到調整功率的要求。
LM339為電壓比較器,PD16使用兩塊LM339:一塊為IC5,主要功能為鍋具檢測、溫度檢測;另一塊為IC6,主要功能為電流檢測,電壓檢測。IC5、IC6兩個LM339比較器都將檢測信號反饋到TA8316S驅動器上,從而達到調整功率的要求。
線盤中間的熱敏利電阻RT通過熱量變化轉換為電平變化,然後通過Q601三極體推動將信號傳遞到TA8316S,從而調整功率的大小,以達到調整鍋具的溫度。
IGBT散熱鋁塊上固定有溫度開關K1,當IGBT過熱時,溫度開關K1的通斷狀態發生變化,從而接通IC1集成塊①腳,通過①腳電平的高低變化,從而使IC1集成塊④腳復位停機。
風扇的電源控制由IC4的第⑦腳輸出高電平至三極體Q703,從而使Q703導通,風扇通過12V直流運轉。
控制電路的電源主要由T101變壓器的初級接入,次級輸出連接有三組串聯穩壓電路。一組通過ZD204、C207、R204、Q203形成+5V電壓,主要供給集成塊IC1供電;一組通過ZD201、C203、R203、Q201形成+24V電壓,主要供給集成IC3供電。另一組通過ZD203、C205、R203、Q202、R202形成+12V、+10V電源,+12V電源主要供給風扇,+10V主要供給IC6、Q301、ICS、Q602、Q601、Q501供電。
第五章 故障分析及維修方法
現象1、開機燒保險。
①首先將電磁線盤的接線腳斷開換上保險管,測量電容C102兩端電壓,一般橋式整流的直流輸出電壓為220V-300V,如無電壓或繼續燒保險,判斷為橋式整流塊壞。
分析原因:如果整流橋擊穿,則220V交流直接短路。
②C102兩端有電壓,判斷為IGBT壞,換上後故障排除。
分析原因:C102兩端有電壓,說明橋式整流的直流輸出正常,如果IGBT的兩個輸出腳擊穿,則相當於直流短路。
③橋流橋及IGBT都沒有壞,但依然燒保險,IA8316S集成塊壞,換上後故障排除。
分析原因:由於TA8316S輸出的脈沖角度過大,導致IGBT出現過載現象
2、風機不工作
①撥掉風扇FAN插線排,檢測有無12V供電,如有,則風扇電機壞。
分析原因:電源正常,通常風扇電機為短路或斷路。
②FAN插線排無12V電壓,驅動三極體Q703發射極擊穿,換上Q703,故障排除。
分析:當Q703都沒有壞,集成塊IC4壞,換上IC4集成塊,故障排除。
③風扇電機及Q703都沒有壞,集成電路塊IC4壞,換上IC4集成塊,故障解除。
分析原因:如果集成電路塊IC4的第7腳無高電平輸出,那麼Q703的發射極沒有偏置電壓,Q703的集成極依然無法導通,供電處於斷路狀態。
現象3、開機操作顯示均正常,但不加熱。
①測量TA8316S的第③腳有無18V電壓,如無,可檢查Q201有無擊穿、ZD201有無擊穿,如有擊穿換上後故障排除。
分析原因:如果TA8316S的第③腳無18V電壓,故障點應在供電電源串聯穩壓電路,所以必須先檢查構成串聯穩壓電路的基本部件。
②TA8316S的第③腳有18V電壓,故障應在IC3集成塊TA8316S,換上後故障排除。
分析原因:LED板顯示及操作正常,說明電腦控制電路基本正常,不燒保險,說明高壓板基本正常,只是由於TA8316S無脈沖輸出至IGBT控制極,IGBT無法導通。
現象4、開機後,面板燈一直閃爍。
① 晶振壞,換後,故障排除。
分析原因:晶振壞,導致CPU中央處理器無時鍾頻率輸入,從而使整個IC1中央處理器失控。
三、電視機結構:前殼,後殼
電路:電源電路,CPU電腦控制電路,高頻接收電路,中頻電路,解碼電路,功放電路,行掃描電路,場掃描電路,CRT(顯象管).揚聲
關於電視機,找我聊,我是行家!
㈤ 自學家電維修從何起步
最重要的一點,也是前提:一定要有興趣。家電維修也好,電子電路設計,軟體編程等,都是要興趣的,但不是拍拍腦袋想學就能學會的。當然,肯定還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過程中,又可以不斷的培養新的興趣,通過攻關一些難題,提高自己的認知…… 實際,很多行業都是這樣的。
理論方面:
A. 要掌握一定的電工學原理(去找一些這方面的書),要能看懂基本的電路圖,知道原理圖和布線圖等是怎麼回事;
B.了解我們為什麼要發明電視機(陰極管,也就是顯像管的電視,這是基礎)、要發明微波爐,他們的基本原理是什麼,簡單到研究一個調光台燈,為什麼它能調光,怎麼實現的?以一個電器為突破口,逐漸認識各種電子元件,哪些是基本的元件,哪些是復雜的元件?
C.任何電路都是由不同的幾類元件互相組合、作用而實現其功能的,這里融入了很多人們的智慧,一定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成為一個電子愛好者,只有先懂電子電路,才能懂得如何去修一個壞了的電器。
實踐方面:
A. 每台家電,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如果有機會,在掌握上述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就可以盡可能的去拆一些東西來研究了,前提是:一定要有把握將其恢復原狀,如果不能肯定恢復,則先不要拆,說明你的能力還不能覆蓋它的復雜。由淺入深,由大到小,培養動手能力,開發自己探索未知的精神,進一步了解單元電路並熟記,甚至自己來搭一些基礎電路來驗證自己掌握的理論。了解它如此設計的目的和作用,發現設計規律,積累經驗。這沒有捷徑,但你得到的經驗,是別人沒有的!
B.經驗還可以從維修高手處獲得,途徑可以是口傳,也可以是網路,注冊一些網站、論壇,先多看,再到自己領悟、發表看法,再到發表精品論文……這樣不斷的汲取別人的優點,充實自己的不足。興趣仍然是必須的——嘗試從別人的成功中感悟他獲得的成就感,動手解決自己面臨的問題,享受自己無論從失敗、還是成功中獲得的喜悅~~~
還有就是如果有機會貼近某位高手,可以在他那打一年工,虛心求教,這是最零距離的獲得經驗的方法。
C.想學游泳,必須先不怕水。同樣,要想學會電子,必須先有膽量不怕電。要做到膽大心細,並不是一件易事,很多家電維修高手必生都在追求這個目標!否則,人人都能一步成功而還有那麼多的失敗和教訓了。
D.家電永遠走在科技的前沿,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保先」。但有一個規律是不變的:任何新的東西,都是在老的基礎上發展、發明出來的;任何復雜的東西,都是由簡單的單元組合出來的。所以,基礎、經驗是最必須的,甚至兩個之前被認為無關的東西,都可以扯到一起揚長避短。有了這些根本,你就可以不斷的舉一反三,出神入化創造屬於自己的神話了。
E.電子維修的工具,一直沒有提,其實來講,不用提,如何使用萬用表,示波器,電烙鐵,隨著你的興趣不斷被開發和調動,它們自然不會是你路上的絆腳石,相反,它們會是助你一臂之力的好幫手。
說了這么多,關鍵還是看你的行動,成功與否,在於自己,至少不會像學鋼琴那樣,很靠天分。鋼琴是不能無師自通的,而維修,100%可以!
㈥ 怎麼學修理家電
家電維修自學:
一: 首先要學習理論:電工基礎,無線電基礎,無線電維修理版論,製冷維修理論等相關知識。權
二:從簡單的維修開始,由簡至深鍛煉自己,積累經驗,要有一定的時間學習。
三:因為家電修理涉及廣泛,不能很快熟練,要有耐心,更要有仔細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
四:空調難在線路控制故障和製冷故障,冰箱同理(比空調稍微簡單)洗衣機主要是電路控制和機械故障,功放修理屬無線電修理,必須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和維修經驗。以上修理皆有一定的維修危險,最好去專業學校學習,或向有經驗的維修工程人員學習。
㈦ 怎樣自學家電維修!
家電維修自學:
一: 首先要學習理論:電工基礎,無線電基礎,無線電維修理論,內製冷維修理論等容相關知識。
二:從簡單的維修開始,由簡至深鍛煉自己,積累經驗,要有一定的時間學習。
三:因為家電修理涉及廣泛,不能很快熟練,要有耐心,更要有仔細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
四:空調難在線路控制故障和製冷故障,冰箱同理(比空調稍微簡單)洗衣機主要是電路控制和機械故障,功放修理屬無線電修理,必須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和維修經驗。
以上修理皆有一定的維修危險,最好去專業學校學習,或向有經驗的維修工程人員學習。
㈧ 學家電維修需要學哪些知識
學家電維修的話,像一般一些基點,基本的知識,像一些電器裡面的電路知識,電器裡面的一些配件知識等等,這些都是必須要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知識掌握好了以後就比較容易。
㈨ 家電維修該怎樣學好學精
想學好學精家電維修技術必須:首先從電子線路基礎理論、電子器件基礎理論入手(電阻、電容、電感、變壓器、二極體、三極體及電阻、電容、電感、變壓器、二極體、三極體組成基本電路),學基礎理論很枯燥,必須持之以恆。再細學電子元器件檢測基礎;對基礎理論有所了解後,即可從家用電器的結構和原理、電視機的原理與維修,慢慢就入門了。「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方能磨煉十年功。
祝你成功!
㈩ 家電維修必須具備哪些專業知識呀!
家電維修是一個比較籠統的概念,家用電器的范圍也涉及:視聽類,如電視機,影碟機,音響,功內放,MP3.MP4.以及各種類型的容便攜DVD機,隨聲聽等。製冷類:冰箱,空調,冷庫,製冰機,冰激凌機,汽車用空調等。洗衣機類:如,家用洗衣機,工業洗衣機。廚房電器:電飯鍋,電磁爐,電炒鍋,微波爐,抽油煙機,換氣扇,消毒櫃,洗碗機等。還有小家電類等。
所以說,搞家電維修工作,除了具備相應的專科的電子技術方面的知識外,還應該具備比較扎實的,電工,鉗工,綜合布線,及較強的動手能力,還要擅長做一些簡單的設計及改造工作。
搞家電維修工作,必須持字一橫,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不斷的學習先進的理論和知識,才有可能不被日新月異更新的電器,及日益競爭激烈的市場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