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故宮一處宮殿損壞嚴重,維修時發現什麼大秘密,不禁感慨朱棣太狠
朱棣在位的時候,找了很多人來修建宮殿。修建完成後,把所有的工人都毒死了,就怕他們向外面泄露皇宮地圖。因為皇宮里住的都是君王、皇後、太後等一些身份尊貴的人,天下有很多心懷鬼胎的人都想殺了君王。為了君王的安全,皇宮的圍牆修建的非常高,皇宮里也是彎彎繞繞特別多,就怕刺客找到君王所住的地方。
為了保護君王,工人在修建的時候確實費了不少的心思。為了保護君王的生命安全,一般也不會流傳出去是哪些工人修建的皇宮,防止有人威脅他們交出皇宮地圖。明成祖朱棣就更直接了,在修完宮殿之後為了保證萬無一失,他直接殺了那些工人,是在是太狠了。
② 北京故宮修補那部分難度最大
材料,工藝。
原來的純天然材料越來越不易獲得,而原來的工藝和手藝漸漸不傳於世。
③ 故宮修過幾次
據介紹,從2002年開始,國家每年撥款1.2億進行故宮修繕,整個工程將於2020年結束。這也是迄今最大規模的修繕工作,而修繕後的故宮將增加20%的古建築對外開放。 目前,故宮博物院目前收藏文物已經超過100萬件,佔全國館藏文物的10%,平均每年接待觀眾500萬至700萬人次,其中約六分之一來自境外。1961年國務院公布故宮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4年5月故宮博物院內最豪華的建築之一——倦勤齋保護工程正式啟動。這是故宮博物院第一次對建築內部進行大規模修繕,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將從國外募集的捐資首次注入故宮博物院內的文物修繕與保護。
作為故宮重要標志性建築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為三大殿)也被列入此次修繕范圍。故宮工程處一位負責人介紹說,現在已經完成修繕的方案和計劃,正等待上級部門的審批,如果順利的話,2005年底有望開工修繕,「這次修繕,我們不會動主體部分,但要對屋頂進行檢查和維修。」 記者了解到,為了不影響遊客參觀,三大殿修繕時至少開放一個大殿。根據計劃,三大殿將在2007年完成修繕工作。
④ 北京故宮近年維修過嗎
故宮從02年大修開始進行18年大修。目前正在緊張修繕中,為保證盡量減少影響遊客,修繕分區域。目前正在進行養心殿的修繕。
⑤ 北京故宮再現九龍吐水,古代人的技術究竟有多高超
雨季到來了,很多地區都下起了大雨或者是暴雨,如果不帶雨具還真是沒辦法出門了。北京的大部分地區也出現了強降水現象,局部地區有大暴雨,北京市氣象台也多次發出暴雨和雷電預警,提醒市民盡量少出門,但是路上行人還是絡繹不絕,雨下太大時人們就會來到故宮避雨。
北京故宮出現九龍口吐水現象,很多人冒著大雨前來觀賞這一壯觀景象,人們不禁贊嘆古代人的技術真是高超。看到我們國家很多城市的排水做的非常好,人們這才知道,原來是古代人留給我們的技術派上了用場。我國有很多古建築,都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寶貝,希望這些古建築能夠長長久久的延續下去。
⑥ 聽說北京故宮在維修
高人來了···故宮是在維修 准確的說你什麼時候去都在維修····
現在故宮主建築 三大殿什回么的都沒事
還有答故宮現在也不是全部開放的(原因不明 說法很多)
你就放心的去吧!包你滿意
還有···天安門9月底聽說也能完事 玩好!
⑦ CCTV高清接收 十二集大型紀錄片《故宮》的內容簡介誰有啊
是誰創造了歷史?又是誰在歷史中創造了偉大的文明?永樂元年農歷正月十三,禮部尚書李至剛提出北平應立為京都。永樂皇帝當即非常高興地答應了下來。在這之後的幾個小時里,將北平升為北京,成為王朝第二個京都的一道聖旨昭告了天下。這個消息很快傳遍了全國,而一座偉大宮殿將由此誕生。
第2集 盛世的屋脊 深紅色的宮牆和金黃色的琉璃瓦是故宮最引人注目的特徵。紫禁城在建後的二百多年裡,不僅多次經歷了雷雨、失火等天災的侵害,也歷經了一次改朝換代,當時間留在18世紀時,中國封建社會最後的文明輝煌,在乾隆年間宮廷建築、皇家園林的改擴建中達到鼎盛,奠定了故宮建築群的最終布局。
第3集 禮儀天下 紫禁城是明清兩代政治統治的中樞神經,承載國運興衰。政令由此發出,通過遍布全國的官僚體系實現對廣袤國土的管理,同時根據反饋制定新決策。本集以明清政務不同入手,通過明清政務比較來展現中國封建社會政務體制的流程,並呈現其中細微的差別以及這種差別產生的巨大的歷史效應。
第4集 指點江山 作為禮儀之邦中心,紫禁城是封建社會最重要的禮儀活動上演地,舞台就是以太和殿為主的三大殿。本集以乾隆為主,嘉慶道光為輔的歷史線索,展現最重要的禮儀活動。同時穿插英國人斯當東的敘事視角。所有的禮儀再現,所有的意義思考,都包容在一個具有強烈戲劇張力的歷史斷片中。
第5集 家國之間 古人仰觀天象,最亮的星是紫微星,紫微星周圍的星宿環繞而成紫微垣,這里是傳說中天帝一家的居所。皇帝自稱天子,紫微垣在人間的投影,就是皇帝一家的居所——紫禁城。這里曾經住過兩家人,一家姓朱,一家姓愛新覺羅。關於這座宅院里的生活,傳說很多,真正知道的人,很少。
第6集 故宮藏瓷 瓷器,有火的剛烈、水的優雅、土的敦厚。它曾經是武則天供奉佛指舍利的至尊之器,宋徽宗宮廷院落中雅緻的擺設,元世祖進行東西方貿易的貴重商品,永樂皇帝賜予外國使臣的珍貴禮物,雍正皇帝親自參與創作和設計的藝術品,更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宮殿中無處不見的珍寶。
第7集 故宮書畫 故宮,曾經存放過中國歷史上最精緻的心靈的證明。將近600年的歲月中,就在這些宮殿里,書畫傳遞著華夏文化的審美價值和觀念。今天,它們依然深入我們這個民族的內心世界。它們經歷過多少次戰火、水患和人禍,但仍然奇跡般地保全了下來,證明著一個古老民族文明的傳承。
第8集 故宮藏玉 故宮博物院現藏玉器三萬多件,這些珍寶凝結著大自然千年萬載點滴孕育的精華,跨越了人世間從古到今紛繁變化的滄桑,它們像是生活在這座宮殿里的精靈,在這些古老的殿堂里散發著歷久彌新的光芒。它們在靜默中等待,等待著今人和後人在心靈的深處,細細傾聽他們無言的訴說。
第9集 宮廷西洋風 故宮的館藏文物並不全是國貨,也有相當數量的舶來品,這些舶來品承載著明清時期中國對外交流的點滴脈絡,表露著中國封建社會最後數百年間泱泱華夏不同尋常的地位,述說著那個時期中華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流。「百姓昭明,協和萬邦」,是足以令後世自豪的天朝大國形象。
第10集 從皇宮到博物院 公元1925年10月10日,有三千多位重要的人物聚集到了紫禁城的乾清門廣場,這一天,神武門的門洞上懸掛上了一塊匾額:故宮博物院;這一天,在這里舉行了故宮博物院的開幕大典。 從紫禁城到故宮,這個名稱的改變,意味著從今天開始,這里再也不是皇宮,而成為了一座博物院。
⑧ 看完《我在故宮修文物》視頻之後我們已經明白哪些或者說是觀後感
該紀錄片以輕快的節奏、年輕的視角,重點記錄了眾多還未現世的抑內或是世人無法見之精細的故宮容書畫、青銅器、宮廷鍾表、木器、陶瓷、漆器、百寶鑲嵌、宮廷織綉等領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復過程和修復者的生活故事。此片第一次完整呈現了世界頂級的中國文物修復過程和技術,展現文物的原始狀態和收藏狀態;第一次近距離展現文物修復專家的內心世界和日常生活;第一次完整梳理中國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這部紀錄片不僅一下子把我們與這些巨匠拉近了距離,而且給森嚴的紫禁城帶來了一絲生命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