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邊有《從零開始學電子元器件識別與檢測技術》此書的PDF文檔的下載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電子元器件-電阻器與電位器的識別與檢測
第二章 電子元器件-電容器的識別與檢測
第三章 電子元器件-電感器件的識別與檢測
第四章 電子元器件-晶體二極體的識別與檢測
第五章 電子元器件-晶體三極體的識別與檢測
第六章 電子元器件-場校應管的識別及檢測
第七章 電子元器件-晶閘管(可控硅)的識別與檢測
第八章 電子元器件-電聲器件的識別與檢測
第九章 電子元器件-石英晶體、陶瓷元件和延遲線的識別與檢測
第十章 電子元器件-開關、接插件和繼電器的識別與檢測
第十一章 電子元器件-感測器件的識別及檢測
第十二章 電子元器件-顯示器件的檢測
第十三章 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的識別及檢測
第十四章 電子元器件-集成穩壓器的識別與檢測
第十五章 電子元器件-片狀元器件的識別
附錄 電子元器件-國內外晶體管型號命名法
參考文獻
http://www.cndzz.com/diagram/4146_4246/102616.html
2. 哪有高清的電子電路基礎視頻教程 最好能帶有數字萬用表檢測電子元器件的
學會模擬電路復數字電路萬用表制自然就會了,測試電阻把萬用表調到電阻檔位,測試電壓,把萬用表調到電壓檔,就這么簡單的啊還學啥啊,如果實在不會到網路搜索萬用表使用教程,這個教程應該有很多教你的使用方法的視頻,這個沒有啥好推薦的啦電子電路就是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把這兩門課程學好就OK了,不過網上模擬、數字電路的PDF和視頻教程都是很多的,我給你推薦一個下載的地方啊,那裡有很多大學的電路設計視頻教程,清華、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交通大學、吉林大學等......................很多名校的視頻教程,直接通過下載附件裡面有資料下載地址,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3. 電子元器件檢測與維修從入門到精通這本書好嗎
wenku./link?url=ulApCT6JODZ9aC1kjNKdeweEFS-N346EHQbSgfTsT5ueS-_jtLipF6Bu 在這復里制有下載。
4. 電子元器件的檢測方法
在電子電路中,除了接觸最多的電子元器件( 例如電阻,電感,電容,二極體,三極體,集成電路等) 以外,還有其他常用電子元器件,如電聲器件,開關及接插件等。
1 電聲器件
電聲器件是指能把電聲轉變成音頻電信號或者把音頻電信號變成聲能的器件。常見的電聲器件有揚聲器、耳機、傳聲器等。
1.1 揚聲器
一般檢測高、中、低音揚聲器的直觀判別:由於測試揚聲器的有效頻率范圍比較麻煩,所以多根據它的口徑大小及紙盆柔軟程度來進行直觀判斷,以粗略確定其頻率響應。一般而言,揚聲器的口徑越大,紙盆邊越柔軟,低頻特性越好,與此相反,揚聲器的口徑越小,紙盆越硬而輕,高音特性越好。
音質的檢查: 用萬用表的R × 1 Ω 檔測量揚聲器的阻抗。表筆一觸及引腳,就能聽到喀喇聲,喀喇聲越響的揚聲器,其電―聲轉換的效率越高,喀喇聲越清脆、干凈的揚聲器,其音質越好。如果碰觸時萬用表指針沒有擺動,則說明揚聲器的音圈或音圈引出線斷路;如果僅有指針擺動,但沒有喀喇聲,則表明揚聲器的音圈引出線有短路現象。
1.2 傳聲器
一般檢測:對動圈式話筒可以用萬用表簡單地判斷一下其好壞( 電容式傳聲器不宜用萬用表來測量) .測量時,將萬用表置於R × 10 Ω 或R × 100 Ω 檔,兩根表針與傳聲器的插頭兩端相連接,此時,萬用表應有一定的直流電阻指示,高阻抗話筒約為1 ~ 2 kΩ,低阻抗話筒約為幾十歐。如果電阻為零或無窮大,則表示傳聲器內部可能已經短路或斷路。
1.3 耳機
一般檢測:常用的耳機分高阻抗和低阻抗兩種。高阻抗耳機一般是800 ~ 2000 Ω,低阻抗耳機一般是8 Ω 左右。如果發現耳機無聲,但聲源良好,可藉助萬用表來進行測量。
檢查低阻抗耳機時,可用萬用表R × 1 Ω 檔,其方法可參照用萬用表判別揚聲器好壞的方法。
高阻抗耳機萬用表來測量時,將萬用表撥至R ×100 Ω 檔,一般表頭指針約指向800 Ω 左右,如果指針指向R = 0 或者指針不偏轉,則說明有故障,這時耳機內的接線柱有可能短路或斷路。旋開耳機插頭後,如果發現接線柱上的接線無誤,這就說明耳機線圈有故障。
立體聲耳機一般為三芯插頭,兩根芯線中一根是R 通道,一根是L 通道。簡單地說等於兩個耳機,因此檢查時分別檢查就可以了。
1.4 接插件和開關的一般檢測及選用
接插件和開關其檢測的一般要點是觸點可靠,轉換准確,一般用目測和萬用表測量即可達到要求。
( 1) 目測
對非密封的開關、接插件均可先進行外觀檢查,檢查中的主要工作是檢查其整體是否完整,有無損壞,接觸部分有無損壞、變形、松動、氧化或失去彈性,波段開關還應檢查定位是否准確,有無錯位、短路等情況。
( 2) 用萬用表測量
將萬用表置於R × 1 Ω 擋,測量接通兩觸點之間的直流電阻,這個電阻應為零,否則說明觸點接觸不良。將萬用表置於R × 1 kΩ 或R × 10 kΩ,測量觸點斷開後觸點間、觸點對「地」間的電阻,此值應趨於無窮大,否則說明開關、接插件的絕緣性能不好。
5. 求《電子元器件檢測與維修從入門到精通》光碟映像連接
6. 求,汽車檢測與維修的專業視頻!
各總成機構要求
4.2.1 發動機
發動機應符合GB/T 3799.1和GB/T 3799.2的規定。
4.2.2 轉向操縱機構
4.2.2.1轉向盤應轉動靈活、操縱輕便,無異響,無偏重或卡滯現象。轉向機構各部件在汽車轉向過程中不得與其他部件相干涉。
4.2.2.2 轉向盤應能自動回正,具有穩定的直線行駛能力。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駛不得有擺振或其他異常現象,曲線行駛時不得出現過度轉向。
4.2.2.3轉向盤的最大自由轉動量,應符合GB 7258中有關條款的要求。
4.2.2.4 汽車轉向輪的橫向側滑量,應符合GB 7258中有關條款要求。
4.2.2.5 車輪定位、最大轉向角應符合原設計規定。
4.2.2.6 轉向節及臂,轉向橫、直拉桿及球銷應無裂紋和損傷;並且球銷不得松曠,橫、直拉桿不得拼焊。
4.2.3 傳動機構
4.2.3.1 離合器接合平穩、分離徹底、操作輕便、工作可靠,不得有異響、打滑或發抖現象;踏板力不大於300N。
4.2.3.2離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有效行程應符合原設計規定;動作時不應與其他非相關件發生干涉,放鬆踏板能迅速回位。襯套與軸的配合應符合原製造廠維修技術要求。
4.2.3.3 手動變速器及分動器應換擋輕便、准確可靠;互鎖和自鎖裝置有效,不得有亂擋和自行跳擋現象;運行中無異響;正常情況下不過熱。
4.2.3.4自動變速器的操縱裝置除位於P、N外的任何換位,發動機均應不能起動;當位於P擋時,應有駐車鎖止功能;車輛行駛中能按規定的換擋點進行升、降擋;換擋平順、不打滑,無沖擊、無異響。正常情況下不過熱。
4.2.3.5 傳動軸及中間軸承應正常工作,無松曠、抖動、異響及過熱現象。裝備有緩速器的車輛,緩速器應作用正常有效,緩速率應符合原設計要求。
4.2.3.6 主減速器、差速器和輪邊轉速器應正常工作,無異響,正常工況下不過熱。
4.2.4 行走機構
4.2.4.1 車輪總成的橫向擺動量和徑向跳動量應符合GB 7258中有關條款的要求。
4.2.4.2 最大設計車速不小於100 km/h的汽車,車輪應進行動平衡試驗,其動不平衡質量應不大於10g。
4.2.4.3 汽車裝用的輪胎應與其最大設計車速相適應。
4.2.4.4 輪胎胎冠和胎側不得有足以暴露出輪胎簾布層的破裂和割傷。
4.2.4.5 輪胎胎冠上的花紋深度應符合GB 7258中有關條款的要求;同軸上裝用的輪胎型號、品種、花紋應一致;汽車轉向輪不得裝用翻新輪胎;輪胎氣壓應符合原設計規定;用滾型工藝製作的輪輞損壞後必須換裝相同的輪輞。
4,2.4.6 轉向節與襯套的配合及輪轂軸承預緊度應符合原製造廠維修技術要求。
4.2.4.7 非獨立懸架式車輛,轉向節與襯套的配合,軸頸與軸承的配合,軸承預緊度調整符合原製造廠維修技術要求,無異響,正常工況下不發熱;減震器、鋼板彈簧,作用良好、有效,無異響;各部連接桿件不松曠。
4.2.4.8 獨立懸架式車輛,轉向節上下球銷不松曠;軸承與軸頸的配合,軸承預緊度調整符合原製造廠維修技術要求,無異響,正常工況下不發熱;減震彈簧、扭桿彈簧、氣囊彈簧、減震器,作用正常有效,無異響;各部連接桿件襯套、球銷、墊片,齊全不松曠。
4.2.5 制動機構
4.2.5.1 汽車在行駛中無自行制動現象。
4.2.5.2 採用氣壓制動的汽車,制動系統的裝備及其性能應符合GB 7258中有關條款的規定。
4.2.5.3 制動系裝備的比例閥、限壓閥、感載閥、慣性閥或制動防抱死裝置,應工作正常有效。
4.2.5.4 裝有排氣制動的柴油車,當排氣制動裝置關閉3/4行程時,聯動機構應使噴油泵完全停止供油;而當排氣制動裝置開啟時,又能正常供油。
4.2.5.5 制動踏板的自由行程、有效行程應符合原設計規定。動作時不應與其他非相關件發生干涉,放鬆踏板能迅速回位;襯套與軸的配合應符合原製造廠維修技術要求。採用液壓制動的汽車踏板行程應符合GB 7258中有關條款的規定。
4.2.5.6 駐車制動操縱桿的有效行程應符合原設計規定。動作時不應與其他非相關件發生干涉。襯套與軸的配合應符合原製造廠維修技術要求。
4.2.6 車身、車架
4.2.6.1 車身應符合GB/T 5336的規定。
4.2.6.2 車身、保險杠及翼子板左右對稱,各對稱部位離地面高度差不大於10mm。
4.2.7 照明和信號裝置及其他電氣設備
4.2.7.1 全車電氣線路應布置合理、連接正確;線束包紮良好、牢固可靠;線束通過孔洞處應有防護設施,且距離排氣管不小於300mm;導線規格及線色符合規定,接頭牢固、良好;保險絲、熔斷線及繼電器的使用應符合原設計規定;裸露的電氣接頭及電氣開關應距燃油箱的加油口和通氣口200mm以上。
4.2.7.2 燈光、信號、電器設備等及其控制裝置應齊全有效,各元器件性能良好,工作正常,符合原設計要求。
4.2.7.3 前照燈光束的照射位置和發光強度應符合GBl8565中有關條款的規定。
4.2.7.4 裝備有空調系統的載客汽車空調性能應符合原設計要求。
4.2.7.5 裝備有其他與制動、行車安全有關的電子控制系統的元器件,應按原設計裝備齊全,監控有效、正常。電子控制裝置(ECU)應無故障碼顯示。
4.2.7.6 蓄電池外觀應整潔、安裝牢固,樁頭完好、正負極標志分明,樁卡頭及搭鐵線連接牢實;電解液密度、液面高度及電壓差應符合規定。
7. 誰有電子元器件識別與檢測的視頻
坎坎坷坷來了來了
8. 電子元器件怎麼檢測
電子設備中使用著大量各種類型的電子元器件,設備發生故障大多是由版於電子元器件失效權或損壞引起的。因此怎麼正確檢測電子元器件就顯得尤其重要,這也是電子維修人員必須掌握的技能。
這是簡單可行的檢驗方法,能發現一些電子元器件的早期缺陷和采購過程中的損壞。在對電子元器件識別與檢測進行時應按照如下操作進行:
1)要檢查元器件的型號、規格、廠商、產地必須與設計要求相符合,外包裝完好。
2)檢查元器件的外觀必須完好,表面沒有無凹陷、劃傷、裂紋等缺陷,外部如有塗層的元器件必須無脫落和擦傷。
3)元器件的電極引線要無壓折和彎曲,鍍層要完好光潔,無氧化銹蝕。
4)元器件上的型號、規格標記要清晰、完整,色標位置、顏色要滿足標准,應認真檢查集成電路上的字元。
5)機械結構的元器件尺寸要合格、螺紋靈活、轉動手感合適。
6)開關類元件操作靈活,手感良好;接插件松緊要適宜,接觸良好。各種電子產品中的元器件均有自身特點,檢查時要按各元器件的具體要求確定檢查內容。
以上是電子元器件外觀質量檢測方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