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售後問題 > 售後服務怎麼確認收入

售後服務怎麼確認收入

發布時間:2023-05-17 15:18:44

⑴ 採用售後回購方式銷售商品的收入確認

售後回購就是你先把商品賣了,賣之前已經約定過一段時間再把他買回來。

以銷售商品方式進行融資,收到的款項應確認為負債,回購價格大於原售價的,差額應在回購期間確認為利息費用。相當於先把自己的東西給買方,然後讓他借給你錢用用,到時間你再多拿點錢把東西贖回來,所以相當於借錢(融資)。

賣價和買價差額,相當於借款利息。

借錢(融資)就相當於負債。

(1)售後服務怎麼確認收入擴展閱讀:

售後回購鍵穗

(1)回購價格確定。如果回購價格固定或等於原售價加合理回報,售後回購交易屬於融資交易,企業不應確認銷售商品收入;回購價格頃余大於原售價的差額,企業應在回購期間按期計提利息費用,計入財務費用。

(2)回購價格不確定。如果回購價格按照回購日當日的公允價值確定,且有確鑿證據表明售後回購交易滿足銷售商品收入確認條件的,稿乎卜銷售的商品按售價確認收入,回購的商品作為購進商品處理。

⑵ 售後服務費如何會計處理

分成兩部分:
1)售後服務免費更換配件:
借:營業費用-售後服務費
貸:原材料-版配件
2)收取配件款權:
借:庫存現金
貸: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視執照上的經營范圍而有所不同)
且,
借: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支出(須與確認的收入類型相匹配)
貸:原材料-配件

⑶ 產品保修與售後服務會計處理探討

產品保修與售後服務會計處理探討

企業須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加強保瞎塌修與售後服務的管理,降低企業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那麼,產品保修與售後服務和會計處理有什麼關系呢?

摘要: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支柱,實體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產品的基本保修與售後服務,即產品質量保證,越來越成為增強生產制渣伍造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在磨梁圓對保修與售後服務進行會計處理時,為了遵循一致性、謹慎性以及收入和費用相配比的原則,因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產品千差萬別,保修與售後服務政策有很大差異,缺少會計實務操作的詳細指導,導致不同會計人員對保修與售後服務的財務處理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信息安全行業經過多年發展,市場規則、經營管理等方面非常規范,本文從信息安全產品保修與售後服務的實際運營流程出發,通過對歷史數據的統計與分析,辨別保修與售後服務工作在不同保修期內的分布情況,將實際保修與售後服務狀況與企業會計准則相結合,歸納出適用於信息安全企業的會計實務操作流程。

關鍵詞:保修與售後服務;信息安全;或有事項;遞延收入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程度越來越激烈,為了能夠佔有更多市場份額,各企業已開始由「以產品為中心」模式向「以客戶為中心」模式過渡[1],企業關注的焦點從內部動作轉移到客戶關繫上來,越來越注重產品的保修與售後服務。保修與售後服務指的是在產品售出後的一定期間內,如果發生了非意外性質量問題,企業將按照事先約定的條件,負責免費維修、更換、退賠或其他責任保證。企業為履行此義務而形成一項負債,意味著在未來的有限期限內,很可能會發生一定的費用,由於它有一定的不確定性,產品質量保證費與其他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在會計核算中應區別對待[2]。根據會計准則的要求,銷售的產品如果有保修期,企業需根據收入和成本配比的原則預提保修期之內可能發生的保修成本,作為銷售產品在當期的預計負債,原則上不能直接通過費用科目處理,除非是無法合理預計的可能發生的費用或者發生的費用金額不重要。在實務中,保修與售後服務的成本在銷售成立時就已形成,只是因為在大多數銷售合同中往往沒有單獨報價,且未來的應付金額不能准確確定,需要根據保修與售後服務的內容、保修有效期限以及歷史銷售數量資料,結合以往的經驗,進行合理的估計,但會計估計很可能存在估計不準情形或作為調節利潤的工具,會給企業帶來審計風險。本文以信息安全企業為例,以歷史交易為基礎,根據產品銷售統計樣本,闡述產品保修與售後服務在會計實務中的收入與成本確認的思路及方法演變,將之准確反映到會計報表之中。特別說明的是,本文僅討論基本保修與售後服務,不涉及單獨銷售的產品保修與售後服務、延長保修等方面的內容。

一、信息安全產品保修與售後服務的會計處理現狀

信息安全企業的產品功能主要是保護信息網路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使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信息服務不中斷。信息安全產品的保修是指在產品保修期限內免費提供產品硬體保修、備機服務、遠程技術支持等,而售後服務是指是指在售後服務 ( 不包括安裝、培訓等 )與合同中未明確的、在將來可能的內嵌軟體迭代升級服務。目前信息安全產品的保修期限一般不超過三年。從目前來看,企業在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的管理方面均存在諸多問題:一是成本觀念模糊。在實際的生產經營中,許多企業在成本管理中往往將產品的.生產過程作為重心,經營者只注重了對生產成本的管理,卻忽視了經營過程中其他環節對企業的影響,尤其是保修與售後服務環節成本節約意識不強。這種成本管理觀念已經難以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同時也削弱了企業的競爭能力。

一般情況下,企業所承諾的服務項目內容越多,標准越高,響應速度越快,會導致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越高。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管理要解決服務滿意最大化與成本最小化的矛盾問題,使企業在保持較高的客戶服務滿意度的同時,盡可能減少服務成本、增加利潤。二是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的核算方法不科學。管理者對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管理的認識不足,忽視了保修與售後服務上的投入,使產品的相關成本核算內容不健全;三是企業採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不當造成財務數據失真。大多數企業只在保修與售後服務費用實際發生後才列入當期成本,執行的是收付實現制原則。售後服務成本的發生是與銷售活動密切相關的,是企業的銷售活動所引起的追加支出,應貫徹權責發生制原則,以便實現收入與成本的正確匹配。另外,保修與售後服務的響應速度滯後、客戶服務系統不完善、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也需提高和完善[3]。

二、產品保修與售後服務會計處理方法分析與完善

針對上述問題,信息安全企業應從經營管理理念出發加強對保修與售後服務的重視程度,完善客戶服務系統,同時轉變財務管理思路,結合業務運營流程,制定合適的保修與售後服務會計處理方法。

信息安全企業的產品保修與售後服務已發展為單獨報價和無單獨報價兩類。近年來,大多數信息安全企業對產品保修與售後服務的會計處理也依據企業會計准則調整為權責發生制。對於有單獨報價的保修與售後服務,收入在保修期內按直線法確認。對於沒有單獨報價的保修與售後服務,保修期為一年及一年以內的,在確認產品收入的同時確認保修與售後服務收入;保修期超過一年的,根據最佳估計數原則從產品收入中按一定的標准剝離出一部分,作為保修遞延收入在保修期內按直線法確認[4]。無論保修與售後服務是否單獨報價,保修與售後服務的成本只能按最佳估計數方式進行估算和計提。

上述處理方法存在一定的問題:第一,保修與售後服務的成本是根據經驗估算的,尤其是無單獨報價的保修與售後服務,但保修與售後服務行為存在不確定性,估算的固定金額與變動的業務情況很可能不配比;第二,信息安全產品單獨對外銷售的保修與售後服務實際報價較高,若從產品收入中剝離出的保修與售後服務遞延收入標准與之不一致,容易導致收入提前或延後確認,不僅影響企業的經營成果,也會帶來審計風險。為解決上述會計處理問題,本文以信息安全企業產品銷售的基礎數據為基礎,按以下步驟進行測算:首先,根據最近兩個財年所簽訂的銷售合同,對所銷售產品的保修與售後服務情況進行統計,明確涉及保修與售後服務產品的數量情況。其次,在前述統計基礎上收集實際發生的保修與售後服務費用情況,作為會計估計修正的基礎。最後,通過整理分析,確定合適的保修與售後服務會計處理方法,以保證會計核算更加准確。

信息安全企業在簽訂銷售合同時,絕大多數合同都會包括保修與售後服務內容。為准確反映保修與售後服務的成本,衡量企業真實的經濟效益情況,信息安全企業根據最近兩個財年的產品銷售情況,對在此期間的產品銷售區域分布、產品銷售數量、保修與售後服務期限數據進行了統計 。其中,保修期為一年的產品數量為9986 台,約占銷售總量的 90%。目前,保修與售後服務部門在崗員工共計四人。經計算,保修與售後服務部門最近兩個財年發生的保修與售後服務費用及備品備件支出的總額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低於 3%,平均到每一台產品後約為 80 元 / 年。

根據上述統計結果,在既有的會計處理方式上進行如下細化調整:保修期為一年及一年以內的合同,保修與售後服務收入和產品收入同時確認;保修期為一年以上的合同,按每台機器每年 80 元標准確認遞延收入,直至保修期結束。無論保修期限為一年還是一年以上,均按同期營業收入的 3% 計提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同時按照每個項目分別確認保修與售後服務收入和成本。隨著信息安全企業的業務規模不斷增加,企業中標和需交付的項目逐年增長,企業會計人員的工作量不斷增加,對實際操作的挑戰越來越大。保修與售後服務內容呈現多樣化,比如「是否允許客戶選擇購買單獨報價的保修」、「雖然保修沒有單獨報價,但某些成熟產品線可預估保修成本」、「保修無單獨報價,新產品無法預估保修成本」等,會計人員需要考慮的因素越來越多,導致保修與售後服務的收入成本確認越來越復雜。

經過信息安全企業會計人員和售後部門的詳細分析,基於會計角度總結了保修與售後服務的三個特點:一是大多數合同總價中包含了保修與售後服務的價格,且絕大部分產品的保修期為一年,超過一年的情形佔比很少,可忽略不計;二是內嵌軟體升級通知、軟體鏈接均呈現在企業網站上面,且內嵌軟體升級頻率非常低;三是相比銷售行為,保修與售後服務一般要滯後一個季度。因此,會計人員決定將前述會計處理方法進一步調整優化:取消「保修期為一年以上的合同,按每台機器每年 80 元標准確認遞延收入,直至保修期結束」的方法,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的計提比例不再區分一年和三年兩種保修期,不再按項目進行追蹤,而是將所有涉及產品保修的項目統一作為「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池」來操作。具體計提方法如下:在實行調整後會計處理方法的當年年底,以當年營業收入為基礎,以當年實際支出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占上年第四季度至本年第三季度收入總額的比重作為計提比例,補提本年全年的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之後每個季度末復核該計提比例是否合適,並按照復核後的比例計提該季度金額,同時沖銷從該季度底倒推至一年前計提的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

舉 例:2010 年 12 月 31 日 補 提 2010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銷售產品所對應的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2011 年第一季度,保修與售後服務部門按照規定流程支付實際產生的保修服務費用,會計人員根據實際支付金額沖抵 2010 年底所預提的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並在 2011 年第一季度結束時,按前述復核後的比例計提 2011年第一季度銷售產品所對應的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同時沖銷 2010 年第一季度所計提的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余額。2011年第二季度,保修與售後服務部門繼續按照規定流程支付並沖抵預提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並在第二季度結束時按復核後的比例計提 2011 年第二季度銷售出去產品所對應的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同時沖銷2010 年第二季度所計提的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余額。以此類推,這樣每個季度的賬面上均會一直滾動保留四個季度的保修與售後服務預提成本。具體計算過程與公式如下:

2010 年 底 補 提 比 例 =(2010 年 實 際發生的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 )/(2009 年第四季度至 2010 年第三季度的營業收入 )×100% ( 公式 1)

2010 年底補提的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金額 =2010 年底補提的比例 ×2010 全年營業收入 ( 公式 2)

2011 年 第 一 季 度 計 提 比 例 =(2010年 第 二 季 度 至 2011 年 第 一 季 度 實 際保修與售後成本 )/(2010 年營業收入總額 )×100% ( 公式 3)

2011 年 第 一 季 度 計 提 保 修 與 售 後服 務 成 本 =2011 年 第 一 季 度 計 提 比 例×2011 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 ( 公式 4)

以此類推以後每個季度的保修與售後服務計提比例和計提金額。為了驗證上述方法與調整前的會計處理方法是否一致,同時判斷該方法的合理性,信息安全企業對最近兩個財年的保修與售後服務費用占同期營業收入情況進行了復核 ( 見表 2)。由表 2 可知,在信息安全企業中,每一個計算期間的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占當期營業收入比例均低於 3%,且隨著營業收入的增長呈現下降趨勢。因此,調整優化後的會計處理方法反映了保修與售後服務的實際運行情況,符合一致性原則,優化後的會計處理方法也降低了會計人員的工作量。

需要指出的是,信息安全企業保修與售後服務部門所發生的費用不能全部計入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只有發生的和保修與售後服務工作相關費用,在經過審批確認後,會計人員方可計入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一般情況下,相關的費用包括人工成本、差旅費、交通費、保修與售後分包費、原材料費、外購硬體費用及其他日常費用,而保修期外單獨收費的維修業務、合同中單獨報價的保修與售後服務業務發生的相關費用,不得計入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中。基於內部控制的出發點,企業經營者應根據確認圖譜[5],將每個季度保修與售後服務計提比例的測算工作、保修與售後服務成本計提與沖銷工作分配給不同崗位的會計人員負責,以保證財務系統中的數據與會計處理准確。

三、結論

及建議保修與售後服務普遍存在於眾多生產性企業中,是直接影響企業的持續經營與發展的重要經營環節。企業須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加強保修與售後服務的管理,降低企業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目前部分上市企業通過保修與售後服務等或有事項作為利潤的調節器,在相關信息的處理及披露上不明確、不完整,甚至採取迴避的態度,這種狀況極大地損害了證券市場的信息透明和公平競爭,進而影響了投資者的利益。因此,對保修與售後服務會計處理的研究,有助於規范企業在或有事項方面的會計處理及披露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投資者利益[6]。企業的會計人員應從產品特性出發,以保修與售後服務工作的實際運營流程為基礎,通過數據統計分析後確定適合的會計處理方法,並在會計實務操作中不斷調整優化,使保修與售後服務的會計估計更為合理。根據信息安全企業保修與售後服務的會計處理方法,可將其推廣至計算機硬體、通信、網路設備等信息技術生產企業,甚至對大型設備、機電設備、儀器儀表等製造企業也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財參考文獻:

[1] 王學順 . 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轉變 [J]. 中國製造業信息化,2011 (2):44-44.

[2] 王桂雲,谷振海 . 淺談售後服務費用的會計核算 [J].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7(10):76-76.

[3] 吳定祥,李志堅,梅鵬臨 . 試論企業售後服務成本管理 [J]. 中國商貿,2010 (4):60-61.

[4] 朱輝 . 關於新會計准則中或有事項的探討 [J]. 江蘇商論,2008(11):181-181.

[5] 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 . 國際內部審計專業實務框架 [M]. 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3:74-76.

[6] 李黎 . 試議我國上市公司或有事項的披露 [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2008(9):66-66.

;

⑷ 售後修理費怎麼做帳


售後修理費怎麼做帳
①保修期內維修
方案一:售後部門自行維修,只核算原材料成本,相應的費用計入"銷售費用-售後服務費",售後部門的人工費等也在銷售費用中核算.
借:銷售費用-售後服務費
貸:原材料、應付職工薪酬
方案二:如果生產人員負責維修,那麼需要核算"料工費".這里售後部門借用生產人員,要生產計劃安排相應的人員負責,不在主計劃內,但要統計相應的鋒薯人工工時,分配相應的費用.
借:生產成本-直接材料
貸:原材料
借:銷售費用-售後服務費
貸:庫存商品-售後維修
②超過保修期維修-簽訂維修合同
領用材料成本要計入"主營業務成本",並確認相應的收入.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原材料-售後維修
確認收入
借:應收賬款/預收賬款/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維修費計入什麼科目
修理費具體計入什麼科目,有不同的情況區分.
一般小額修理費計入管理費用
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是指為恢復固定資產的性能,對其進行大部分或全部伏仔的修理.當大修理費用沒有採用預提的辦法,並且支出較大,收益期超過一年的大修理支出,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處缺基汪理.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必須同時符合下列條件:
1、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以上;
2、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2年以上
關於售後修理費怎麼做帳的解答如上,本文所介紹的都是公司出售後修理費的分錄,如果公司主營售後修理服務,收到的是售後修理費,那在做賬的時候分錄的寫法也會不同,具體要根據公司產生售後修理費的具體情況來處理業務.

⑸ 收取售後服務費用如何做賬務處理


如今的消費者在購買某項商品或服務時,都會比較注重弊搜相關的售後服務,對於企業而言,收取售後服務費用的賬務處理該怎麼做?
收取售後服務費的會計分錄
銷售商品並收取售後服務費時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遞延收益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售後服務領用物料的會計分錄
售後服務費是指產品售出後,為履行合同約定的明確的售後條款內容應發生的一切費用。
對於售後服務領用物料:
1、提供的售後服務是免費的,應計入「銷售費用」科目
借:銷售費用——產品維修費
貸:原材料
2、提供的售後服務是收費的,應計入「其他業務成本」科目
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原材料
同時,相應的收入要計入「其他業務收入」科目
借:銀行存款等
貸:其他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發生售後維修成本的賬務處理
1、保修期內維修
(1)售後部門自行維修,只核算原材料成本,相應的費用計入「銷售費用——售後服務費」,售後部門的人工費等也在銷售費用中核算。
借:銷售費用——售後服務費
貸:原材料
應付職工薪酬
(2)如果生產人員負責維修,那麼需要核算「料工費」。
借:生產成本——直接材料
貸:原材料
借:銷售費用——售後服務費
貸:庫存商品——售後維修
2、超過保修期維修——簽訂維修合同
領用材料成本要計舉皮入「主營業務成本」,並確認相應的收入。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原材料—售後維修
確認收入
借:應收賬款
預正卜差收賬款
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⑹ 採用售後回購方式銷售商品的怎樣確認收入

根據《轉發<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確認企業所得稅收入若干問題的通知>的通知》專(滬國稅所〔屬2008〕80號)(國稅函〔2008〕875號)的規定,採用售後回購方式銷售商品的,銷售的商品按售價確認收入,回購的商品作為購進商品處理。有證據表明不符合銷售收入確認條件的,如以銷售商品方式進行融資,收到的款項應確認為負債,回購價格大於原售價的,差額應在回購期間確認為利息費用。

⑺ 同一合同當中軟體產品收費,售後服務免費,如何確認收入

免費提供服務的不存在收入的確認,只需確認銷售軟體產品的收入即可。

⑻ 產品售後修理費如何做賬務處理


為了核算在銷售商品時所收取的售後服務費,企業應當設置「遞延收益」這一會計科目,那麼產品售後修理費應如何做賬務處理?
產品售後修理費的會計分錄
1、企業喚絕銷售商品時:
借:銀行存款/應收賬款(按實際收到或應收的服務費)
貸:主營業務收入
遞延收益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售後服務發生的費用,如果執行的是新會計准則,那麼應當計入「銷售費用」這一會計科目,其具體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銷售費用—售後服務費
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原材料
什麼是遞延收益?
是指尚待確認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說是暫時未確認的收益,它是權責發生制在收益確認上的運用。遞延資產是指不能全部計入當期損益,應當在以後年度內分期攤銷的各項費用。
什麼是銷售費用?
銷售費用主要核算的是企業銷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勞務的和頃姿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包括以下內容:運輸費、裝卸費、包裝費、預計產品質量保證損失、保險費、商品維修費、展覽費、廣告費等、以及為銷售本企業商品而專設的銷售機構的職工薪酬、折舊費、業務費等經營費用。
設有獨立銷售機構的工業企業,其獨立銷售機構所發乎巧生的一切費用均作為銷售費用。未設立獨立銷售機構且銷售費用金額較少的工業企業,按規定可將銷售費用並入管理費用。

⑼ 三包售後服務的賬務處理怎麼做


「三包」指的是包退、包修、包換,這是商家給予消費者的保障。對於包退包修包換業務,會計人員該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三包售後服務的賬務處理
銷售的貨物因質量、毀損等問題而發生退換,對於退貨可按稅法「銷售退回」的規定處理;對於換發出商品給客戶,按貨物銷售進行處理。相關賬務處理如下:
銷售商品的收入,應當在下列條件均能滿足時予以確認: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買方;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脊螞實施控制;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相關的收入和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這四個條件非常典型地體現了「實質重於形式」的會計核算原則。
按照會計制度及相關准則規定,企業銷售商品發生的銷售退回,其相關的收入、成本等一般應直接沖減退回當期的銷售收入和銷售成本等。屬於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涉及的報告年度所屬期間的銷售退回,應當作為資產負債表日後調整事項,調整報告年度相關的收入、成本等。
三包相關分錄:
普通的三包一般來說是,先計提預計負債,實際發生的時候支出:頌野納
計提時:
借:銷售費用
貸:預計負債
支付的時候
借:預計負債
貸:銀行存野沒款
售後維修費的會計處理
企業發生的與專設銷售機構相關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後續支出,在銷售費用-售後維修費科目核算。如果該項收入是另外收費的,則應該計入其他業務收入科目。
有關分錄如下:
借:銷售費用-售後維修費
貸:銀行存款等科目

⑽ 售後代管商品確認收入的條件

一、正面回答
如果售後代管商品在滿足下列條件時:具有商業實質、單獨識別、隨時發貨、企業不可用做他途,可認為商品控制權已轉移,可相應確認收入。售後代管商品是指企業持有客戶控制的商品。
二、詳細分析
售後代管商品安排是指根據企業與客戶簽訂的合同,已經就銷售的商品向客戶收款或取得了收款權利,但是直到在未來某一時點將該商品交付給客戶之前,仍然繼續持有該商品實物的安排。
三、客戶取得商品的控制權有什麼條件
該安排必須具有商業實質,該安排是應客戶的要求而訂立。屬於客戶的商品必須能夠單獨識別,將屬於客戶的商品單獨存放在指定地點。該商品可以隨時交付給客戶。企業不能自行使用該商品或將該商品提供給其他客戶。

閱讀全文

與售後服務怎麼確認收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德龍除濕機售後維修電話 瀏覽:966
未來小家電有哪些新需求 瀏覽:150
德爾家居收購 瀏覽:604
銀川好的汽車維修電話號碼是多少錢 瀏覽:827
洗衣服如何翻新妙招 瀏覽:25
郵政銀行維修多久 瀏覽:306
舊房翻新申報表怎麼填 瀏覽:947
奔騰智能電飯煲電路圖 瀏覽:491
品質剛性防水套管是什麼 瀏覽:888
農村地面鋪裝防水多少錢一平方 瀏覽:100
漢密爾頓南京維修點 瀏覽:755
佳能e518維修鍵有什麼作用 瀏覽:303
懷化市有哪些傢具市場 瀏覽:61
湘西攜程運營酒店翻新怎麼樣 瀏覽:866
去哪裡在線電腦維修 瀏覽:128
什麼膠防水壽命長 瀏覽:83
金絲木傢具城在哪裡 瀏覽:464
國家電網需要采購哪些物資 瀏覽:936
家電維修安裝網上接單有哪些平台 瀏覽:101
泉州松下電視維修點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