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售後問題 > 對於售後如何寫pdca

對於售後如何寫pdca

發布時間:2023-01-07 02:51:21

『壹』 如何製作pdca

步驟:

一、選擇課題。新產品設計開發所選擇的課題范圍應是與滿足市場需求為前提,企業獲利為目標的。同時也需要根據企業的資源、技術等能力來確定開發方向。

二、設定目標。明確了研究活動的主題後,需要設定一個活動目標,也就是規定活動所要做到的內容和達到的標准。目標可以是定性+定量化的。

三、提出各種方案並確定最佳方案。

四、制定對策。

五、實施對策。

六、效果檢查。方案是否有效、目標是否完成,需要進行效果檢查後才能得出結論。將採取的對策進行確認後,對採集到的證據進行總結分析,把完成情況同目標值進行比較,看是否達到了預定的目標。

七、標准化。

八、問題總結。對於方案效果不顯著的或者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為開展新一輪的PDCA循環提供依據。

『貳』 關於物業管理PDCA如何進行編寫

PDCA法則在管理中的應用

在企業中,通過眾多小小的變革可能實現對整個企業的持久改善,從而獲得巨大的成效。每一步都很小,這兒一個小變化,那兒一個小改進,但幾年後就能發展出完全不同的效果及服務。作為典型的服務行業,我們更應該通過PDCA管理法則,提高我們的管理質量、嚴格控制管理過程、從而更好的提供各項服務。下面,就PDCA管理法則作簡要介紹,供大家學習參考。
PDCA循環是由美國統計學家戴明博士提出來的,它反映了質量管理活動的規律。P(Plan)表示計劃;D(Do)表示執行;C(Check)表示檢查;A(Action)表示處理。PDCA循環是提高產品質量,改善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方法,是質量保證體系運轉的基本方式。
PDCA管理法四階段
PDCA表明了質量管理活動的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又分為若干步驟:———在計劃階段,要通過項目調查、客戶訪問等,了解客戶對服務質量的要求,確定質量政策、質量目標和質量計劃等。它包括現狀調查、原因分析、確定要因和制定計劃四個步驟。———在執行階段,要實施上一階段所規定的內容,如根據工作流程進行崗位設計、具體試驗,其中包括計劃執行前的人員培訓。它只有一個步驟:執行計劃。———在檢查階段,主要是在計劃執行過程之中或執行之後,檢查執行情況,看是否符合計劃的預期結果。該階段也只有一個步驟:效果檢查。———在處理階段,主要是根據檢查結果,採取相應的措施。鞏固成績,把成功的經驗盡可能納入標准,進行標准化,遺留問題則轉入下一個PDCA循環去解決。它包括兩個步驟:鞏固措施和下一步的打算。
PDCA管理法的特點
1. PDCA循環一定要按順序進行,它靠組織的力量來推動,像車輪一樣向前滾進,周而復始,不斷循環。
2. 公司每個項目、班組,直至個人的工作,均有一個PDCA循環,這樣一層一層地解決問題,而且大環套小環,一環扣一環,小環保大環,推動大循環。
3. 每通過一次PDCA循環,都要進行總結,提出新目標,再進行第二次PDCA循環,使質量管理的車輪滾滾向前。PDCA每循環一次,質量水平和管理水平均提高一步。
希望大家在今後的工作中,逐步嘗試運用該法則,力求在提高個人自身素質的同時,能夠更加完善我們的管理方法及流程,使我們的服務更出色。
(人事部 呂心雨)

『叄』 什麼是pdca,全面質量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什麼

1、PDCA是英語單詞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Act(處理)的第一個字母,PDCA循環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質量管理,並且循環不止地進行下去的科學程序。

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必須在市場調研、產品的選型、研究試驗、設計、原料采購、製造、檢驗、儲運、銷售、安裝、使用和維修等各個環節中都把好質量關。

其中,產品的設計過程是全面質量管理的起點,原料采購、生產、檢驗過程實現產品質量的重要過程;而產品的質量最終是在市場銷售、售後服務的過程中得到評判與認可。

2、三大核心理念

顧客滿意:顧客即供應所提供產品的接受者,可以是組織內部的,也可以是組織外部的。

附加價值:用最小的投入獲取最大的功能價值,追求組織最大的經營績效和個人最大的工作績效。

持續改善:建立以PDCA迴圈為基礎的持續改善的管理體系。

(3)對於售後如何寫pdca擴展閱讀

一、PDCA循環的步驟:

1、計劃階段:分析現狀,找出存在的質量問題;分析產生質量問題的各種原因或影響因素;找出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針對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提出計劃,制定措施。

2、執行階段:執行計劃,落實措施。

3、檢查階段:檢查計劃的實施情況。

4、處理階段:總結經驗,鞏固成績,工作結果標准化;提出尚未解決的問題,轉入下一個循環。

二、特點

全面質量管理是一種預先控制和全面控制制度。它的主要特點就在於「全」字,它包含三層含義。

1、管理的對象是全面的,這是就橫向而言。

2、管理的范圍是全面的,這是就縱向而言。

3、參加管理的人員是全面的。

『肆』 PDCA管理方法

PDCA循環是由美國統計學家戴明博士提出來的,它反映了質量管理活動的規律。P(Plan)表示計劃;D(Do)表示執行;C(Check)表示檢查;A(Action)表示處理。PDCA循環是提高產品質量,改善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方法,是質量保證體系運轉的基本方式。
PDCA循環的特點PDCA表明了質量管理活動的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又分為若干步驟。
在計劃階段,要通過市場調查、用戶訪問等,摸清用戶對產品質量的要求,確定質量政策、質量目標和質量計劃等。它包括現狀調查、原因分析、確定要因和制定計劃四個步驟。
在執行階段,要實施上一階段所規定的內容,如根據質量標准進行產品設計、試制、試驗,其中包括計劃執行前的人員培訓。它只有一個步驟:執行計劃。
在檢查階段,主要是在計劃執行過程之中或執行之後,檢查執行情況,看是否符合計劃的預期結果。該階段也只有一個步驟:效果檢查。
在處理階段,主要是根據檢查結果,採取相應的措施。鞏固成績,把成功的經驗盡可能納入標准,進行標准化,遺留問題則轉入下一個PDCA循環去解決。它包括兩個步驟:鞏固措施和下一步的打算。
PDCA循環四階段各步驟
1.PDCA循環一定要按順序進行,它靠組織的力量來推動,像車輪一樣向前滾進,周而復始,不斷循環。
2.企業每個科室、車間、工段、班組,直至個人的工作,均有一個PDCA循環,這樣一層一層地解決問題,而且大環套小環,一環扣一環,小環保大環,推動大循環。
這里,大環與小環的關系,主要是通過質量計劃指標連接起來,上一級的管理循環是下一級管理循環的根據,下一級的管理循環又是上一級管理循環的組成部分和具體保證。通過各個小循環的不斷轉動,推動上一級循環,以至整個企業循環不停轉動。通過各方面的循環,把企業各項工作有機地組織起來,納入企業質量保證體系,實現總的預定質量目標。因此,PDCA循環的轉動,不是哪一個人的力量,而是組織的力量、集體的力量,是整個企業全體職工推動的結果。
3.每通過一次PDCA循環,都要進行總結,提出新目標,再進行第二次PDCA循環,使質量管理的車輪滾滾向前。PDCA每循環一次,質量水平和管理水平均提高一步。
PDCA循環不僅是質量管理活動規律的科學總結,是開展質量管理活動的科學程序,也是一種科學管理的工作方法。它同樣可以在質量管理活動以外發揮重要效用。
PDCA管理法在營銷中的運用在運用PDCA循環進行市場營銷管理方面,已經有一些優秀企業走在了前頭。
海爾集團純熟地採用PDCA管理法來實施銷售任務的計劃、組織和控制。每年年終,集團商流、各產品本部根據本年度的銷售額完成情況,結合各產品的發展趨勢及競爭對手分析等信息,制定下一年度的銷售計劃,然後將這一計劃分解至全國11個銷售事業部。銷售事業部長根據各工貿上年的完成情況、市場狀況分析等信息再將銷售額計劃分解至其下屬各工貿公司。工貿公司總經理將任務分解至各區域經理,由他們將任務下達至區域代表,區域代表將自己的銷售額任務分解至其所管轄的營銷網路。同時,海爾還從時間緯度上進行分解:年度計劃分解至月度,月度計劃分解至每日。這樣,處於管理層的每位管理者都可以對下屬每日的工作狀況進行監督,並及時實施糾偏,最終控制每一個具體網點。海爾集團在新產品開發、新品上市等所有方面都遵循。這種做法可以保證「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避免出現管理的真空。
PDCA管理法運用於每日的事務管理,就形成了獨具海爾特色的OEC日清體系。每人均處於相應的崗位上,每一崗位均有不同的職責,並分配相應的指標,員工的激勵直接與指標掛鉤。指標又可分為主項指標與輔項指標以及臨時任務指標等。每人在當日晚上分析一天的各項任務完成情況,並找出差距原因及糾偏辦法,以使今後的工作質量得到提高,由此構成了持續不斷的改進過程。員工在做完當日總結後,對明日工作做出計劃,然後將OEC日清表交至主管領導處,由主管領導進行審核控制並對下屬的當日工作進行評價和激勵。
OEC管理法的主要理念,海爾認為是「堅持兩個原則,最大限度地對待兩種人」,即堅持閉環原則,堅持優化原則,最大限度地關心員工的生活,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的需求。所謂閉環原則,指凡事要善始善終,都必須遵循PDCA循環,而且是螺旋上升。所謂優化原則,指根據木桶理論,找出薄弱項,及時整改,提高全系統的水平。在一個企業的運營過程中,必然存在著許多環節,只要找出制約企業經濟效益提高的某一關鍵環節,把首要矛盾解決了,其他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
張瑞敏說,海爾生產線每天要出大大小小幾萬台家電產品,我們不能考慮出了問題如何處理,而要追求不出任何問題。OEC管理法把質量互變規律作為基本思想,堅持日事日清,積沙成塔,使員工素養、企業素質與管理水平的提高寓於每日工作之中,通過日積月累的管理進步,使生產力諸要素的組合與運行達到合理優化的狀態,不增加投入就可使現實生產力獲得盡可能大的提高,從而令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海通用汽車公司成功地把此方法應用於自己的經銷體系中,極大地改善了經銷商的服務。在其近100家經銷商中,上海通用奉行的政策是,對一些業務表現不好、不能完成上海通用的要求、不能在市場上進行有效的開拓,或者在售後服務方面不能夠完全按照上海通用的理念和規范去操作的經銷商,會先給他們做一個PDCA改進計劃。完成了這個計劃性的四部曲後,經銷商的整個市場營銷的管理工作應該會隨之步入一個良性循環的軌道。如果還是不行,經銷商就會被淘汰掉。
由上可知,PDCA管理法的核心在於通過持續不斷的改進,使企業的各項事務在有效控制的狀態下向預定目標發展。

『伍』 如何運用PDCA改善手法

P-Plan(計劃)
步驟:
(1)分析質量現狀,找出問題。
(2)分析產生質量問題的各種原因和影響因素。
(3)在上一步的基礎上,找出主要影響因素和原因。
(4)針對主要原因制定措施計劃。
D-Do(實施)
步驟:貫徹和執行改進措施。
C-Check(檢查)
步驟:就是要總結執行計劃的結果,分清哪些對了,哪些錯了,明確效果,找出問題;
A-Action(處理)
步驟:
(1)鞏固成果,即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形成標准。
(2)對遺留問題,提交到下一個循環解決。
PDCA循環的特點有三個:
1.各級質量管理都有一個PDCA循環,形成一個大環套小環,一環扣一環,互相制約,互為補充的有機整體,在PDCA循環中,一般說,上一級的循環是下一級循環的依據,下一級的循環是上一級循環的落實和具體化。
2.每個PDCA循環,都不是在原地周而復始運轉,而是象爬樓梯那樣,每一循環都有新的目標和內容,這意味著質量管理,經過一次循環,解決了一批問題,質量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3.在PDCA循環中,A是一個循環的關鍵。

『陸』 用PDCA做好售後管理

作為多年致力於打造教練型組織的安秀團隊,也將從「售後專員」的培訓工作開始,將多年市場培訓經驗與企業科學管理方法嫁接,擬定成為——易學、易懂、易用、易果的專業美容院版的實用管理工具,並逐項帶入加盟商的各專題培訓中。

而不僅僅是客戶,工作人員就不用理會,或者想起來就打個電話,再或者只有客人進店想起來時提醒,忙起來就會忘記提醒……(此時,必須嚴格按照"美容師行動計劃表"按照日期及項目進行跟進!)

這樣持續下去,專業美業的綠色生態服務系統就會使這個行業的經營環境越來越好!

在PDCA四個階段中,具體還能分面八個步驟,這樣循環往復,周而復始,每循環一次都有新的內容,客戶服務質量管理也就達以一個新的高度。這部分內容,下節與大家分享!

『柒』 你好!我想求助下PDCA,計劃,實施,檢查,總結,比如我是倉庫倉管員,怎麼寫

「P」是PLAN: 制定目標和計劃 一個人在開始一段新的職業生涯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有保障的生活?良好的學習機會?彰顯的名聲?新鮮的感覺?長期經營的一份事業還是積累財富准備日後創業? 當你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標時,你就要為這個目標定下時間表,告訴自己一年之後應該做得怎樣?兩年以後做得怎樣?如果可能的話,還可以把目標進一步劃小,把時間分得更精確。這樣可以讓你知道接下來該干點什麼,沒有目標的人只能是虛度時光,到頭來一事無成。 「D」是DO: 開始行動,實施計劃 這一步對於社會新鮮人來說不是問題,但卻是處於事業、職業徘徊期的人最難邁出的一步。有無數人每天會產生無數的想法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羨慕別人的成功,不停地對自己說,要是我在他那個位置上也會怎麼怎麼樣。 只有規劃,沒有行動是永遠達不到彼岸的。不懼風險、排除風險、立即行動才能使你擁有理想中的工作和生活。 「C」是CHECK 對行動的結果進行檢驗 每個有志於掌握自己命運的人,在工作的一個階段過後,都應該反省一下自己今天所做到的和自己的理想還有多遠。如果以其他人做參照的話,也可以了解一下自己的選擇和努力是否讓自己滿意。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拿現在的自己和過去的自己,拿自己和別人,拿現狀和理想做個比較,雖然這好像攀比,會有嫉妒、痛苦,也會有得意、自足,但這是走向進步不可缺少的反省,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嘛。 「A」就是ACTION: 糾正錯誤,調整方向 當反省之後,你會得出一些結論。結論可能讓你滿意,可能讓你失望,但生活一直在繼續,你不能總期望著志得意滿。 機會仍然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你可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也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總之要把你獲得的經驗和教訓,帶到下一個「PDCA」循環中去。 每個人都會有幾十年的職業生涯。它不是100米沖刺,也不像撐桿跳那樣一飛沖天。對於普通大眾來說,它更像是一場馬拉松,考驗的是人的韌性和耐力。只要你有足夠的堅持,不斷的改進,不斷的提升,就一定能夠擁有屬於你自己的理想職業、幸福生活。所以說,生命不息,「PDCA」不止。

『捌』 如何寫pdca報告

PDCA報告可以從以下四步展開:

1、P (plan) 計劃,包括方針和目標的確定,以及活動規劃的制定。

2、D (Do) 執行,根據已知的信息,設計具體的方法、方案和計劃布局;再根據設計和布局,進行具體運作,實現計劃中的內容。

3、C (Check) 檢查,總結執行計劃的結果,分清哪些對了,哪些錯了,明確效果,找出問題。

4、A (Action)處理,對總結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對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並予以標准化;對於失敗的教訓也要總結,引起重視。

以上四個過程不是運行一次就結束,而是周而復始的進行,一個循環完了,解決一些問題,未解決的問題進入下一個循環,這樣階梯式上升的。

(8)對於售後如何寫pdca擴展閱讀

PDCA循環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採納、宣傳,獲得普及,所以又稱戴明環。

PDCA循環實施時,所策劃的項目品質標准要合乎客戶的要求,並保證在執行中能全員參與(機能別與部門管理)檢討,檢查時利用QC新舊七大手法來進行解析問題點。

PDCA是一個綜合性循環,四個階段,緊密相連,實際工作中還存在一定的交叉現象,往往是邊計劃邊實施,邊實施邊檢查,邊檢邊總結及邊調整計劃。

『玖』 作為內審員,以你熟悉的過程為例,寫出如何運用「PDCA」模式對該過程實施管理。

過程方法與PDCA

--------------------------------------------------------------------------------

一、關於過程方法
ISO/TC176/SC2/N544R2《管理體系過程方法的概念和使用指南》,將過程方法解釋為一種對如何使活動為顧客和其他相關方創造價值進行組織和管理的有力方法。該指南還指出,通過建立和理解過程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網路,把過程作為一個系統管理。GB/T 19001-2000標准0.2條款將過程方法解釋為「組織內造過程的系統的應用,連同這些過程的識別和相互作用及其管理。」這一解釋雖不屬定義和對組織要求的范疇,但可以為理解過程方法的內涵提供指導。
1.使用過程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對組織的相關過程和體系進行整合,在識別和確定所需過程的基礎上,明確各過程的相互關系,從而充分利用組織的資源,提高管理體系整體的有效性和效率,並為持續改進提供充分依據。
2.組織存在若於過程和子過程,過程又構成過程網路或系統。這些過程網路或系統構成了組織的管理體系。因此,組織的管理體系由過程構成,過程是組織管理體系的基本單元。
3.由於組織的產品質量目標和相關的產品質量特性,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的目標、指標,以及相關的環境因素和危險源等全部存在於過程之中,並通過過程式控制制實現預期目標,因此,為實現組織所定目標和指標,必須識別和確定所需過程。由於組織的管理體系由過程構成,如果對過程不能充分識別,對過程的控制也就無從談起,對管理體系的控制也自然落空,因此,過程方法要求組織應對過程進行充分識別,並確定所需過程,進而對過程實施有效控制,從而實現對管理體系控制的目的。
4.組織所建管理體系存在諸多過程,這些過程之間必然存在內在聯系和相互影響、ISO/TC176/SC2/N544R2指出,一個過程的輸出可以成為其他過程的輸入,並鏈接到整個網路或系統。如果前一個過程的輸出不能達到規定要求,必然影響下一個過程目標和指標的實現。組織的某一個過程可以直接由某一崗位完成,但這一過程目標的實現,絕非本過程單獨可以完成的,與這一過程相關的可能還會有很多其他過程。因此,過程方法要求打破各職能部門之間,各個過程和崗位之間的界限,並關注各個過程之間的介面關系,強調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
5.ISO/TC176/SC2/N544R2第4節的註解指出,這個網路運行通常稱為管理的系統方法。組織應在識別和確定過程,並明確過程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作用的基礎上,將過程構成過程網路,將這些相互影響的過程網路構成系統,實施系統的管理和控制,這有助於實現過程和系統的整體目標。
6.對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而言,質量管理體系所關注的重點是向顧客提供的預期產品。環境管理體系關注的重點是環境因素的控制和環境污染的預防。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關注的重點是職業健康和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由於外供產品質量、環境因素的控制,以及安全事故的預防等同時發生在組織已識別和實施的過程之中,應通過過程方法的應用,同時對這些相關因素進行識別和實施控制,這是提高組織管理體系有效性和效率的基本途徑。
二、關於PDCA循環
ISO/TC176/SC2/N544R2指出,策劃、實施、檢查、改進方法(即PDCA方法)是確定、實施和控制糾正措施及改進的有效方法,這種方法同樣可用於高層戰略過程和簡單的運作活動。GB/T19001-2000標准0.2條款關於「過程方法」的註解指出,稱為PDCA的方法可適用於所有過程。組織在運用過程方法的實際操作中,對已識別的任何過程都應按PDCA循環模式實施控制。這一模式可以反映過程式控制制的基本規律,組織已識別的任何過程、於過程,都可以運用這一模式實施管理。
1.策劃(P)
①管理體系的策劃。對管理體系進行策劃,要求組織按過程方法的基本觀點,將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實施有機整合,而不是簡單拼湊。通過整體策劃確定組織的總方針和總目標、指標。為實現已定方針和目標、指標,應通過統籌安排組織結構、分配職責許可權、整合資源的使用、統一對所需過程識別,並在實施中統一進行協調運作等。這樣的整合,有利於提高組織管理體系的整體效果。
②產品實現過程的策劃。產品實現過程的策劃,是針對組織的特定產品、項目或合同要求,對產品實現的全過程所作的總體安排。同時,配合管理職責、資源管理以及測量分析和改進等支持性過程展開。組織應策劃和開發產品實現所需的過程。這些過程應包括通過市場調查,了解顧客需求、法律法規及相關方要求,進而確定產品目標;與顧客簽訂銷售合同及合同管理、產品設計、采購、生產和服務的提供、產品驗證、銷售、交付和售後服務等過程。應根據需要,確定是否存在刪減過程和外包過程等。對過程進行識別和確定以後,根據產品和本過程的實際需要,配備必要的資源,給出文件和記錄的需求,並對各過程的監視和測量作出規定,以及確定產品接收准則。
根據已識別的產品形成的全過程,也要通過策劃對產品在設計和生產中的環境影響及安全預防等作出總體安排。特別應針對重要環境因素和重要危險源制定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目標、指標,提出制定管理方案的需求,實施重點控制,以防止或減少環境污染和安全事故的發生。
③設計和開發過程的策劃。根據組織產品特點,還需要對產品實現策劃中所識別和確定的較大范圍的過程,分階段和分過程地進一步展開,進行較小過程或子過程的策劃。通過決策分析,給出產品設計任務書或設計計劃書,作為決策過程的輸出。通過後續的初步設計、技術設計和工作圖設計等過程,初步完成產品的階段性設計任務。通過樣機試制過程(試制樣機、樣機試驗、樣機鑒定),改進設計過程,小批試制過程(確定工藝方案、小批鑒定。試銷售),批量生產過程(產品定型和批量生產)等過程全面完成產品設計和開發任務。還要針對產品的特點和實際需要,在設計的適宜階段安排設計評審、設計驗證和設計確認等過程。針對設計和開發策劃中已識別的過程,還要通過策劃配備資源(包括安排具備設計和開發能力的人員從
事相關過程的設計任務),明確設計過程中不同步驟工作人員的職責及不同設計小組之間的技術介面關系等。通過設計和開發的策劃,可以確保設計和開發產品的目標順利實現。
組織針對產品設計和開發策劃已識別和確定的任何過程,都應針對產品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等因素作出全面安排。
對產品的設計和開發進行策劃,還應注意各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明確各種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達到統一的策劃效果。例如,為提高某種化工產品的質量水平,需要在產品實現過程中加人某種添加劑。但由於這種添加劑的加人,會產生有毒。有害物質,造成較嚴重的環境污染,甚至可能產生安全事故,因此,在產品設計和開發的策劃中,應注意各種因素和各過程之間的相互影響,實現各個過程和各種因素的統一協調。
④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的策劃。生產和服務提供的策劃,應屬對產品實現策劃中已識別的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的展開。通過進一步的策劃,識別、確定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中所需的子過程及各過程所需開展的活動,以便進一步對過程實施控制。
過程和活動應加以區分。過程都應具備明確的目標,而活動是過程轉換中的組成部分,是過程轉換中應實施的具體操作,是為實現已定過程目標所應開展的步驟。因此,在對生產和服務提供的策劃中,還需對已識別的各個過程轉換所需要開展的活動進行識別和確定,以便對過程的轉換實施有效控制,使確定的過程目標順利實現。
在對生產和服務提供的策劃中,除對產品的工藝過程進行策劃之外,還要對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等因素進一步進行識別和策劃。根據已識別的過程進行全面排查,對環境因素和危險源進一步識別,並按照已確定的重要環境因素和重要危險源及已制定的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嚴格執行,從而順利實現目標、指標。
⑤其他相關過程的策劃。組織除對上述過程實施精心策劃之外,對所需任何過程都應進行策劃。例如,市場調研、了解顧客需求及法律法規要求的過程、合同管理過程、采購過程等都需要進行精心策劃,並作出總體安排,為後續的過程式控制制提供充分依據。對產品實現過程之外的其他支持過程,也應根據實際需要及產品特點進行策劃,如人力資源及培訓、設備管理、工作環境管理的策劃,以及測量、分析和改進的策劃等。
2實施(D)
過程的實施就是按策劃的結i果所規定要求執行的過程,通過過程的運作並對過程實施控制實現過程目標。
①「過程」的概念。GB/T19000-2000標准3.4.1條款將「過程」定義為,一組將輸人轉化為輸出的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活動。該條款的注1指出,一個過程的輸人通常是其他過程的輸出;注2指出,組織為了增值通常對過程進行策劃,並使其在受控條件下運作;注3指出,對形成的產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經濟地進行驗證的過程,通常稱之為「特殊過程」。
根據以上定義,可以看出對過程的控制就是控制過程的輸人、轉換和輸出,以及過程所需要的資源。
②控制過程的輸人、轉換和輸出。過程的輸入就是過程操作的依據和要求,包括通過過程策劃所確定的過程目標,如產品的質量目標、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的目標、指標。過程的輸人還包括對本過程其他相關的要求和對過程式控制制提供的相關依據,如過程操作中需執行的工藝文件、崗位操作法、設備操作規程和施工組織設計,以及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等作業文件。
過程的轉換則應使用通過策劃所配備的資源,實施本過程需開展的活動。這種轉換活動主要是按照策劃的結果實施,如按作業指導書和工藝文件的要求進行操作。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則按操作要求對環境因素和危險源實施控制,包括按環境管理方案以及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要求,對重要環境因素和危險源實施控制,進而實現確定的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目標、指標。
過程的輸出則是過程實施的結果。依據上述「過程」術語定義「注2」的要求,過程的輸出應通過對過程的控制達到增殖的目的。ISO/TC176/SC2/N544R2提出,所有過程都應與組織的目標一致,對過程都應與組織的目標相一致,對過程的設計應確保所有過程都帶來增值,並與組織的規模和復雜程度相適應。這就足以說明,如果組織已識別的過程都能達到增值的目的,否則會影響管理體系的整體效果。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增值,應體現在環境因素和危險源已得到控制,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治理技術的應用和實施,可以達到預期效果,可以預防環境污染和安全事故的發生,從而實現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的目標、指標。
③控制過程的預期產品和非預期產品ISO/TC176/SC2/N544R2指出輸入和預期的輸出可以是有形的(如設備、材料和元器件)或無形的(如能量或信息),輸出也可能是非預期的,如廢料或污染。這就說明對過程的控制應包括有形產品的控制,也應包括無形產品的控制。特別是過程的輸出應包括預期產品和非預期產品。這里所指的預期產品是向顧客提供的產品,這是組織應達到的主要目的,而非預期產品則是伴隨預期產品在實現過程中產生的廢物或污染,以及健康安全隱患或危害等。GB/T19000-2000標准3.4.2條款將「產品」定義為,過程的結果。這里所指的預期產品和非預期產品,都屬過程的結果。因此,過程的控制除對組織的預期產品實施控制之外,更應注意對非預期產品實施控制。
④對組織已識別的所有過程實施控制。對過程的控制應以產品實現過程為主,對已識別的過程和子過程按策劃的要求實施控制。同時,應對組織的其他管理過程實施控制,如制定質量方針和目標的過程以及實施過程;組織的資源配備和管理過程,包括生產設備和工作場地等基礎設施,以及對配備的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控制過程等;也包括對測量、分析和改進過程實施控制,如管理評審、內部審核、糾正和預防措施,以及數據分析、監視和測量過程等。這些過程都應按策劃所規定的程序或操作規程嚴格執行,使這些過程全部處於受控狀態。
⑤注意控制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按過程方法對過程的實施進行控制,還應注意過程的順序和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每個過程都有輸人和輸出,前一個過程的輸出可以是下一個過程的輸人,並對下一個過程產生影響。一個過程目標的實現可能與多方面的因素相關,如購進的原材料不合格,則直接影響產品質量目標的實現。因此,在對過程轉換進行控制和制定控制措施時,應權衡利弊,注意分析各方面的影響。其中,特別應注意分析預期產品和非預期產品的關系,在關注預期產品的同時,更要關注非預期產品的產生,如環境污染和安全事故的發生等。
⑤注意控制過程間的介面。對過程的控制中,還應注意過程之間的介面關系。由於任何過程都存在目標、輸人、輸出、活動和資源等相關控制因素,在過程式控制制中權衡各方面的相互關系及相互銜接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在傳統管理中,由於對過程之間的介面和各項活動之間的關系沒有引起充分重視,經常出現管理中的職責不清或「打亂仗」現象。過程的銜接應作為過程管理的重要內容實施控制。在過程實施中,特別應注意的是按策劃結果進行操作,並注意過程實施中的協調和各不同過程的相互配合,切忌出現職責分配的「空洞」和「斷檔」及顧此失彼現象。
3.檢查(C)
ISO/TC176/SC2/N544R2將「檢查」解釋為,對照方針、目標和產品要求,對過程和產品進行監視和測量,並報告結果。該指南還指出,測量、分析和改進過程包括測量和收集業績分析及提高有效性和效率的數據的那些過程,如測量、監視和審核過程,糾正和預防措施,它們是管理、資源管理和實現過程不可缺少的部分。由此可以看出,「檢查」是管理體系運作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組織應在通過策劃作出總體安排的前提下,認真實施策劃結果的安排。組織在管理體系運作過程中,對檢查的安排應注意以下活動。
①檢查的對象應包括組織管理體系的全過程,其中包括對管理體系總體業績的檢查評定,已確定的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方針和目標、指標實現的程度,包括組織管理體系大過程和相關於過程的實施情況。這些過程可以是產品實現過程,也可以是高層領導管理過程或資源管理過程,也包括組織過程能力的監視和測量。
②檢查的目的是評定組織管理體系的總體業績和相關過程的有效性和效率。對檢查的結果,應根據組織的實際需要給出報告。組織應依據檢查結果及所收集到的相關數據和信息,通過分析和匯總,找出管理體系和各個過程運作中的規律和趨勢,為改進提供充分依據。
③ISO/TC176/SC2/N544R2指出,為確定過程的有效性和效率,識別過程式控制制和過程業績的測量和監視的准則時,應考慮如下因素:符合要求、顧客滿意、供方業績、按時交付、訂貨至交貨時間。故障率、浪費、過程成本、事故頻次。這就表明,在對組織業績和過程實施的效果進行檢查時,應依據通過策劃已制定的監視和測量准則,對過程的有效性和效率及對管理體系的總體業績進行綜合評價。這樣的監視和測量准則應包括產品接收准則、供方評價准則、顧客在合同中規定的有關要求、過程成本分析、組織總體業績的綜合評定等。
④檢查方法應依據組織的實際需要,並針對不同的過程作出具體安排。例如,對組織總體業績的評定和檢查,可以採用管理評審的方式進行,也可以通過內部管理體系審核和顧客滿意度調查等方式進行;對組織外供產品的符合性,可以通過檢驗和試驗方式進行評定;對環境和安全目標。指標的檢查,可以通過適當的監測方式實施;對職業健康安全相關活動的檢查,也可以採用風險評估等方式進行;對過程能力的檢查,可以通過內部審核、各種監督、檢查,以及測算過程能力指數Cud等方式進行;對加工行業的檢查,可以採用工藝紀律檢查等方式進行。
⑤對檢查的結果,應根據組織的需要做好記錄,或按規定的渠道收集相關信息,以此作為評價組織管理體系運作綜合效果和組織持續改進的重要依據。
4.改進(A)
ISO/TC176/SC2/N544R2指出,為確定過程業績,應對由監視和測量獲得的數據進行評價,可行時應用統計技術;將過程業績的i測量結果與規定的過程要求進行比較,以確定過程的有效性、效率和需要採取的糾正措施。這說明,組織的改進過程應注意開展以下活動。
①組織應依據監視和測量所獲得的數據和信息,與規定的過程要求進行比較,從而確定管理體系的總體業績和各個過程運作的有效性和效率。通過匯總分析和統計技術的應用,找出過程運作的規律和發展趨勢,為改進提供依據。
②組織應針對已識別影響過程運作有效性和效率的項目,或存在不合格等問題的潛在因素,採取糾正或預防措施。應規定實施糾正措施的方法,以消除問題的根本原因。實施糾正措施,並驗證其有效性,以實現預期目標。
③組織應按持續改進的基本理念,不斷地實施持續改進從而不斷提高組織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和效率。但值得注意的是,改進且標的提高,應以組織的實際需要和產品具體特點為准,質量目標不是越高越好,而是應在滿足顧客要求的基礎上,掌握在適宜水平。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的目標。指標,也應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和本組織的現狀體現持續改進。
④對持續改進的安排,組織應通過策劃作出具體規定,充分運用持續改進這一基本原則。

閱讀全文

與對於售後如何寫pdca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實木傢具怎麼樣保養 瀏覽:736
蘋果一體機維修點 瀏覽:557
東莞廠房補漏防水多少錢費用多少 瀏覽:198
怎麼賣家電快 瀏覽:989
賣傢具一般工資提成多少 瀏覽:358
北京億佳傢具官網 瀏覽:766
手機返廠維修怎麼這么久 瀏覽:609
上海巿松江區松東路維修家電電話 瀏覽:848
杭州史密斯熱水器維修中心 瀏覽:978
電路實驗數據 瀏覽:379
擠塑板表面用什麼防水 瀏覽:674
興三和奧迪維修電話 瀏覽:440
愛凡香柏傢具怎麼樣 瀏覽:277
蕪湖煤氣灶維修點 瀏覽:249
若採用消防水箱容積為多少 瀏覽:396
適馬廣州維修中心 瀏覽:469
鄭州韓式傢具哪個牌子最好 瀏覽:521
電路III 瀏覽:44
樓頂抹灰層保修期 瀏覽:601
胡桃木傢具發黑怎麼處理 瀏覽: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