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哪裡有賣王致和臭豆腐的
前門步行街去看看
② 怎樣讓自己變的幽默起來
給你一些參考~~~
幾則幽默廣告語賞析
上世紀30年代,上海的「梁新記」生產的牙刷,在100多家同行業廠家中,開始並無顯山露水之處。老闆印刷了大量的廣告說明書作宣傳,仍無起色。後遇一文人贈送四個字,老闆茅塞頓開,以之作廣告(當然還配有圖),從此,「梁新記」聲譽鵲起,生意大發,遂成為上海「刷壇」「霸主」。為「梁新記」翻梢的四個字即是「一毛不拔」。
眾所周知,「一毛不拔」是一條貶義成語,用以形容人極端吝嗇自私,用之作廣告,豈不是老闆自己打自己和耳光?但是,當一看到宣傳的具體商品是牙刷時,則不禁要拍手稱絕了:牙刷之所以為牙刷,刷毛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牙刷損壞,除了把子斷裂(這是很少的),多是刷毛脫落。衡量一把牙刷質量的好壞,主要是看刷毛耐用的程度——「一毛不拔」則是質量之至極。在這里,「一毛不拔」的貶義已經盪然無存,賦之以無與倫比的褒義。標新立異的廣告,「一毛不拔」的牙刷,有誰不喜愛呢?
無獨有偶,北京一家老字型大小「王致和」是生產臭豆腐的,老闆的廣告也是別出心裁:「王致和遺臭萬年」。這「遺臭萬年」也是貶義詞,形容人臭名流傳,永遠受人唾罵,是一句典型的罵人的話。要說「貶」的程度,是夠厲害了——被罵者多是歷史罪人。但當知道宣傳的商品是「臭豆腐」時,「貶」則變成了大大的「褒」了:臭豆腐區別於其他的豆腐乳,靠的就是特殊的「臭」味,如果臭豆腐不臭,還有誰來買呢?臭豆腐越臭,買的人越多,這臭豆腐的名聲就越好。這獨特的臭味,因之而獲得的「臭」的名聲,以至這「臭」可遺傳萬年了。前不久看一則報道,說北京的市民喜愛傳統美食,列舉的不多幾家名字,其中就有「王致和」臭豆腐。「遺臭」之說,由此也可得一佐證。
上面兩則廣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妙處就在於把握住商品自身的特點,選擇好從字面上扣合產品特點的貶義詞,這樣貶詞褒用,既引人注目,又耐人尋味。這兩則廣告確實是被實踐證明了的成功的典範之作。但是此法與反語不同,反語是使用與本來意思相反的詞語或句子去表本意,而要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使用。上面兩則廣告若要用反語表示,第一則應是「刷毛盡落」之類,第二則應是「流芳百世」之類,這樣,就顯得不倫不類了。
交通安全廣告是極常見的宣傳形式。交通安全廣告要宣傳交通安全法規,要對行人和車輛提出若干限制。通常,這類廣告多是板起一副面孔發出警告,少不了「嚴禁」、「不準」等強制性的詞語,這種「嚴肅」也是必要的;但說得幽默一點又何嘗不可呢?這方面。國外有些廣告就很值得稱道。
比如——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街頭的交通安全廣告是這樣的:
「你打算怎樣?以每小時40公里的速度開車活到80歲,還是相反?」
這則廣告是針對司機的。廣告的形式是接連的兩個問句。廣告中提出了兩種車速和伴隨而來的兩種結果讓司機(實際也包括乘客)選擇:「正面的時速是40公里,這是安全的——天天開車都不超過,可活到80歲——80歲不是定數,它代表了長壽;問句中隱含的「反面」意思,那就是以80公里的時速開車,就只能活到40歲——同樣,40歲也非定數,與80歲相比,是個「短命」的歲數。問題問得俏皮,數字對比鮮明,司機見了笑過之後,不得不為自己的車速和壽命作出明確的選擇。
馬來西亞柔佛市的交通安全廣告又是一番味道:
「閣下駕駛汽車,時速不超過30里,可以欣賞本市的美麗景色;超過60里,請到法庭做客;超過80里,歡迎光顧本市設備最新的醫院;超過100里,祝您安息吧!」
廣告將車速分為四個等級,各個等級有著不同的「享受」:「可以欣賞本市的美麗景色」,那就是安全行車的真正的享受;「到法庭做客」是司機違反了車速的規定,受到法院的的傳訊,或是出了交通糾紛,引起了訴訟;「光顧本市設備最新的醫院」,不是乘客受重傷要司機承擔醫療費用,就是司機本人也因車禍受傷乃至生命垂危;「祝您安息」已是到了車毀人亡的地步!廣告巧妙地運用了反語和對比等修辭手法,語言幽默,情調浪漫;凡神經正常者,都不難找到真正的「享受」。
美國伊利諾州的交通安全廣告更是別出心裁:
「開慢點吧,我們已經忙不過來了! ——棺材匠」
廣告竟然借用棺材匠的話,呼籲司機「開慢點」。「棺材」二字確實令人不寒而慄,但將署名與廣告語結合起來看,則又使人忍俊不禁:「棺材匠」「忙不過來」,說明了因交通事故而死者極多!前車之覆,後車之鑒,「棺材匠」還是不忙為好。如果司機們不願增添棺材匠的忙碌,車速還是放慢些好。
這幾則交通安全廣告,一改板起面孔訓人的架式,語言幽默,妙趣橫生,使人捧腹之後,又不能不感受到警告的力量。比之「嚴禁」一類的話更能過目不忘。
有則笑話:某君進餐館就餐,上菜時,見每盤菜的份量都少,心中不悅。餐畢結帳,老闆照例徵求意見。某君曰:「貴餐館菜餚,味道佳美,只是盤子過大了。」老闆聽後,滿臉通紅。某君意在說菜的份量少,卻又不正面指出,通過說「盤子大」而反襯菜少的事實,幽默之中,暗藏鋒芒,藝術地達到了提意見的目的,以避免了斤斤計較的「小家子氣」之嫌。某君所用,即是側面烘托的手法。如柳永的《鳳棲梧》詞「衣帶漸寬終不悔」句,以「衣帶漸寬」突出了「人憔悴」歷來為人所稱道。這種方法,也可用於廣告創作之中。
請看下面一則廣告文字:
「自12月23日起,大西洋將縮小20%。」
乍一看,令人大惑不解:「12月23日」是個什麼日子?從這天起,為什麼「大西洋將縮小20%」?大西洋乃世界第三大洋,面積有9千多萬平方公里,將之縮小豈不是天方夜譚……原來這是美國噴氣式飛機投入運營的一則廣告。噴氣式飛機比過去的老式飛機速度快了,乘客飛過大西洋,比原來節約了大量時間,也就相當於大西洋「縮小了20%」。這則廣告不正面說噴氣式飛機速度快,而說「大西洋將縮小20%」,這種「側面」說法,使人在撲朔迷離中,經過一番思索,悟出答案。此廣告巧設懸念,引人注目,曲徑通幽,意味深長,坐不坐飛機的人,都會被吸引,廣告效果不言而喻。
再看一例:
「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維修人閑得無聊。」
這是瑞士鍾表公司的一則廣告。「維修人員」的職責,是維修「本公司」售出的產品;商業部門的售後服務手段,是吸引顧客的好措施。從幾天、幾月的保修,直至產品終身保修的許諾皆有。而這則廣告上說維修人員「閑得無聊」是「正話反說」。若是產品質量低劣,返修者必踏破門檻,維修人員會「閑得無聊」么?「閑得無聊」是產品質量上乘,經久耐用的另一種說法,「世界各地」道出了質量好不是個別的,而是普遍的,十分巧妙。
以上兩則廣告,都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側面烘托,令人稱奇。
創作廣告語應該從以下三個層面思考和入手,這是思維的路徑。
1. 產品層面。即產品有哪些優點、特點。
2. 消費者層面。即消費者在消費這類產品時,有哪些尚未滿足的需求(包括生理的心理的情感的和社會的),他們所關注所偏愛的是什麼,在消費時遇到了什麼困惑和問題。
3. 市場層面,也可以稱為競爭環境層面。就是說,市場有哪些空白點,競爭對手在做什麼說什麼,有什麼薄弱點,我們可以做什麼。
③ 王致和豆腐乳上面有黃點是不是壞了
那是結晶物,不是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