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售後問題 > 食品售後成本怎麼計算

食品售後成本怎麼計算

發布時間:2021-12-18 20:07:15

㈠ 食品成本率是什麼,餐飲行業食品成本率怎麼計算

食品成本率指的是原材料成本在食品營業收入所佔的比率。食品成本率=成本量÷營業額×100% 。

毛利率=毛利÷營業額×100%=1-成本率。跟一般的製造業演算法是一樣的,比如你的銷售收入是500萬,成本是300萬,那麼成本率就是300/500=60%,毛利率=1-60%=40%。

由於生產、銷售、服務統一在售價里實現,除了原料(主料、配料、調料)成本和燃料成本之外,其他費用,如職工工資、租金、稅金、水電費用、經營管理費用等,很難在售價里將其逐一劃分清楚。

因此,餐飲業傳統的習慣是產品成本就只算主料、配料、調料、燃料費用。經營管理費用則另用百分比來表示,例如,用銷售毛利率30%、40%、50%、60%等來實現。

(1)食品售後成本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食品成本按成本計算的對象,劃分為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1)總成本,是指一定時期某種、某類、某批或全部菜點成品的成本總額。

(2)單位成本,是指單個產品的生產耗費稱為單位產品成本。

例如,製作色拉,批量為10份,10份色拉的總成本為35元,則每份色拉的成本為3.5元。餐飲業計算成本的對象,是單件餐飲品,所以,通常所說餐飲業的產品成本,是指餐飲單位產品的成本。

㈡ 退貨成本怎麼計算

一分析退貨原因很: 作為倉儲物流部門,需要在以下幾點做好工作: 第一、是否把貨物按要求包裝妥當?包裝的長相是否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感受。 第二、承運的物流公司的網點能否覆蓋客戶所在的區域,整合第三方多家物流公司。 第三、物流的速度與對客戶的承諾是否一致?提高物流速度,准確表述物流的時效承諾。 第四、物流過程需要隨時跟蹤,對異外情況及時與客戶進行友好溝通。目前,國內學術界根據不同的研究角度 對退貨有很多種分類,大多數將退貨按成因、途徑和處置方式的不同,根據不同的產業形態,分為:投訴退貨、終端退貨、商業退貨、維修退貨 (如表1所示),其中投訴退貨主要包括:運輸短少、產品部件缺少、偷盜、定單輸入出錯、產品缺陷和質量問題、產品過期、重復運輸等。
根據退貨的行為方式和退貨時點的不同,將退貨分為正常退貨和立即退貨。
正常退貨是指在經銷商收貨時貨物完好正常收入,但在其負責銷售期間因各種原因未能售出,根據銷售協議可以退回產品的退貨行為;而立即退貨則指在交貨當時發生的因供應商責任造成的貨物不符合交貨要求的退貨。例如:貨物運輸途中造成的破損,導致經銷商拒收產生退貨。兩種退貨特點比較見表2。
從物流角度對退貨的控制方面,正常退貨更具有代表性。所以,本文對於退貨問題方面的研究,將主要以正常退貨為研究對象。
退貨物流的現狀分析

當前,盡管退貨物流的概念已經被學術界提出,並開始研究退貨物流對現代企業的意義和退貨物流的控制和管理方法,但企業在退貨物流管理和控制方面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對退貨物流的認識也存在很大的誤區。
(一)退貨物流的事實現狀
退貨管理缺乏明晰的制度。當前,很多公司內部對退貨管理缺乏明晰的制度,沒有設立退貨管理部門,而退貨管理也還未列入絕大多數生產商的議事日程。通常,退貨問題交給信用、財務部門或其他專業的服務公司來管理。
退貨處理的效率低。在正向物流中,人們清楚速度的重要性,因此總可以看到正向物流以極快的速度運行,但是在同一個系統中,退貨卻以蝸牛般的速度在爬行,即使在美國,也有約一半的退貨需要一到兩周才能處理,而另有25%左右的退貨則需要經過一個多月的漫長等待。
退貨過程中商品的權責歸屬不明確。退貨過程中商品的權責歸屬不明確,是實際運行中常見的一個問題。平常不為人所注意的退貨,在合同的簽訂過程中常常被一筆帶過甚至被徹底忽視。極端的情況下,一家為連鎖集團服務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由於供應商和零售商之間對退貨責任的理解不一,導致產品大量堆積在其倉庫而引起它的運營困難。同時,大量價值龐大的退貨,因為沒人處理而只能在原處等待,直到過期或徹底損壞。
(二)對退貨物流的認識現狀
退貨物流受重視程度不高。表1中列出的4類典型的退貨類別,普遍存在於企業的經營活動中,其涉及的部門從采購、配送、倉儲、生產、營銷到財務部門。因此,退貨物流管理需要處理大量協調、安排、處置、管理與跟蹤的工作,企業才能完成資源的價值再生。然而在許多企業,逆向物流的管理卻往往被忽視或簡單化,甚至被認為是多餘的。
對退貨流量的認識不全面。一般認為,退貨的流量越小越好。從節約成本和環境保護的角度考慮的確如此。但如果換一個角度考慮是不是退貨量越小就越好呢?顧客退貨從某種角度來看,是企業的一筆財富,也是企業增加顧客忠誠度和技術創新的來源之一。因為產品的退回可使企業及時發現產品或服務中的失誤,從而加以改進和進行技術創新;退貨也許還代表著消費者新的需求,有利於企業開創新的商機。按照競爭論的觀點,越是激烈的競爭、越是挑剔精明的顧客越有利於企業的創新和發展。研究表明,由於溝通渠道的不暢和心理障礙,在通常狀況下,70%-95%的不滿意顧客不會向企業投訴和反映。在這種情況下,完全沒有逆向物流是企業的潛在損失,相反應鼓勵、培訓顧客的退貨需求,這是建立在企業對產品的質量不斷改進的基礎上。合適的退貨量是多重變數作用的結果,並不是越少越好。

解決退貨問題的管理對策

從物流角度講,對於正常退貨質量控制的重點就在以上范圍之內,對於立即退貨只要退貨當時和供應商相關人員確認,其物流質量方面控制的重點也就在於分揀和退回檢驗控制。但如果從供應鏈角度希求從整體上降低退貨造成的成本,其范圍和重點將大大超出以上范圍。
(一)加強退貨中的合同管理
作為加快企業資金周轉,充分挖掘剩餘價值的方式,以及合理限制客戶退貨比例的手段,詳細而明確的條款必須在合同過程中就得以體現,這樣才能避免將來糾紛的出現。供應商至少可以和經銷商訂立相關的退貨程序,在退貨時間、退貨保護和退貨裝箱等方面做出規定。例如:在退貨程序上,可以要求經銷商註明退貨的品種、批號、數量,為裝車清點及分揀提供參照標准;退貨裝箱方面要求經銷商不要將不同品種混裝,除非退貨不滿整箱而進行的拼箱。簡化退貨過程,降低退貨人工成本。
(二)提高退貨再利用率
盡量開發退回產品的價值,是控制退貨成本的上上之選,因此,退貨的再分配對於企業控制退貨成本顯得尤為重要。筆者認為,企業可以具體按照以下六種方法對退回的產品進行處理:
重新整修和再次製造。對產品進行重新整修和再次製造已經不是一個新的概念,但是卻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注意。缺乏最新功能,但是仍處於可用狀態並且可以實現功能恢復的設備,可以重新製造並放到倉庫中以備再次使用。設備功能再生的生產製造成本低於製造新品的製造成本。企業運用有效的整修過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整修成本,並且將整修後的成品返回倉庫。
維修。如果產品無法按照設計要求工作,企業就需要對其回收並維修。返回的物品有兩種類型,保修的和非保修的。客戶需要自行付費解決非保修產品維修問題,所以對企業來說,真正的問題在於保修期物品的回收。維修的目標是減少維修成本,節約產品維修時間和延長產品使用壽命。
零部件再利用。產品的再利用主要針對於零部件。到達使用壽命的設備可以分解為部件和最終的零件。其中的部分零部件狀態良好,無須重新製造和維修就可以再次使用。它們會被放置在零件倉庫中供維修使用。例如:組裝類傢具可以將受損壞的部件去掉,其他部件可以再次組合出售。也可以將不影響使用的產品改換包裝再次銷售。
再銷售(重新銷售、通過代銷店銷售、作為處理品銷售)。有些返還產品狀態良好,可以進行再次銷售。例如,從批發商處因外箱破損退回的糖果,換上完好的外箱後可以繼續銷售。它們也很可能是那些沒有售出的商品,有些顧客買了之後就把它退回(例如通過郵購目錄購買後退回),有些則是使用後退回。一些在逆向物流方面領先的高科技企業,正在積極的再次利用自己的售出返還產品。另外也可以保持不同類型經銷商的比例,將某一類經銷商退回的貨物直接銷售給另一類經銷商。
回收。無法進行整修、修理或者再銷售的返還商品將被分解成零件,然後再進行回收。一些企業由於在物資回收方面的努力,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為了從回收活動中獲得最大效益,企業必須對逆向物流系統進行良好的管理,其中包括減少運輸、流程和處理成本,使廢棄物價值最大化。
(三)退貨管理信息系統整合
退貨管理信息系統除了要求公司有足夠的資源來建立外,還要求有足夠的靈活柔性設計來處理退貨物流過程中的各種例外情況,乃至與公司內跨業務部門的復雜關聯工作。在企業中,退貨物流的軟體似乎並非IT部門的優先開發項目,因此退貨物流軟體的匱乏是一個普遍的現象。
在退貨物流軟體產品缺乏的情況下,必須對退貨產品的流程管理進行個性化的軟體定製設計。對退貨信息的歸類和分別處理是一個良好的逆向物流信息系統的核心內容,它們直接作用於追蹤成本和退貨過程的管理。有效的信息系統一般對每次退貨原因及最後處置編訂代碼,以實現實時跟蹤和評估。
退貨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為前述退貨再分配的全面實現提供了最有力的運營保證,使恢復鏈上的所有相關業務部門環環相扣,對退貨快速響應,從而為企業贏得了信用,改善了現金流的管理。
二、退貨成本計算:
計算方法大致有: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因為退貨肯定是按照實際采購成本退的(這種情況是在該批貨物並未.發出的時候).
如果採用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或者移動加權平均法的話,就會有影響,肯定回影響到已經發出存貨的成本,如果該批貨物的價格偏高,退貨會導致已經發出存貨的成本虛高,如果價格偏低則會導致已經發出存貨的成本虛減.
如果採用實際核算當中如果真的要調整的話會很麻煩,畢竟生產成本的核算已經夠麻煩的了.所以建議你以實際成本做退貨處理,按照原有方法處理發出存貨成本.
不存在差價紀錄在利潤中的問題,因為退貨肯定是按照實際成本來退的.
你說的差價應該是發出存貨的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但是除了採用個別計價法其他都會存在這種差異.

成本價=(原庫存總價+退貨數量*退貨成本價)/(原庫存數+退貨數量)

㈢ 請教高手對於食品企業的成本核算講解

計算售出食品成本

要算出售出食品成本,就必須減去以及消費單未出售的食品費用,例如,免費的贈品。計算售出食品成本的依據是期初存貨及期末存貨之間的食品采購額,還要減去免費贈送的食品。下面使計算售出食品成本的方法:
期初存貨+食品采購額-期末存貨=已消費的食品成本
已消費的食品成本-(員工餐+免費贈送的食品)=售出食品成本
假設該時間段的食品銷售額為100,000美元,那麼,計算食品成本百分率公式是:
售出食品成本

——————*100%
食品銷售額

在這個例子中,29%反映此月份的實際售出食品成本(用食品銷售額的百分比表示)。除非這個百分率與一個目標或者餐館管理部門確定的一個合理的食品成本比率的范圍進行比較,否則它是毫無價值的。

確定食品成本目標

經理如何確定食品成本目標或者合理的食品成本范圍呢?他們通常採用以標准食譜為依據的標准成本系統。由於每個標准食譜都是一份製作X份菜單項目的精確配方,因此,可以計算出製作一份菜單項目的准確或者標准成本。繼續看這個例子,餐館經理可以將此份售出的所有菜單項目的標准成本想家,然後除以此月份菜單項目的的總銷售額,再乘以100,得出標准食品百分比率。如果一切正常,標准食品成本百分率將與此月份的實際食品成本百分率一致。假設經理估算6月份的食品成本為27,000元,那麼,標准食品成本比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27,000(標准食品成本)
———————————=0.27*100=27%
1000,000(食品銷售額)
在這個例子里,此月份的標准食品成本率是27%。此月份的實際成本百分率是29%,比標准成本多2個百分點。標准食品成本代表管理部門預期的理想成本,其前提是一切都必須精確地執行計劃,因此,實際食品成本百分率幾乎總要比標准食品百分率高。每個餐館的管理部門都必須確定其實際食品成本的底線。例如,餐館可能會確定其實際食品成本可以高於標准食品成本2個百分點。這就是說,如果某一時間段的標准食品成本百分率為22%,那麼這一實際段的實際食品成本百分率為24%或低於24%均可以接受。

標准食品成本百分率
每一個菜單項目都有一個標准食品成本百分率,當然,一些菜單項目的食品成本百分率會比另一些菜單項目高一些。但是,只根據菜單項目的食品成本百分率來決定是否保留或增加一種新的菜單項目是不明智的。其原因請見下面對兩種菜單項目的比較:

羊排
豪華煎蛋卷
菜單價格
18.00美元
8.00美元
標准食品成本百分率
52.8%
25%
毛利
8.50美元
6.00美元

豪華煎蛋卷的食品成本百分率比較低,這是令人滿意的,但是羊排的毛利比較高。很明顯,盡管羊排的成本比較高,餐館還是希望多賣羊排,因為羊排為餐館多賺了2.50美元的毛利(8.50美元減6.00美元),可以沖抵其他成本,為餐館增加利潤。

㈣ 如何進行食品成本核算

食品成本是決定菜餚價格的依據,食品成本核算的准確與否直接影響餐飲企業的經濟效益。 (一)主、配料成本的核算 餐飲企業使用的各種原材料,有不少鮮活品種在烹制前要進行初步加工。在初步加工之前的食品原材料一般稱為毛料,而經過屠宰、切割、拆卸、揀洗、漲發、初制等初步加工處理,使其成為可直接切配烹調原料則稱為凈料。原料經初步加工後,凈料與毛料不僅在重量上有很大區別,而且在價格、等級上的差異也較大。 為了便於計量,確定菜餚或點心的原料定額並定價,目前許多星級飯店和餐飲企業都採用凈料成本來計算食品成本。 1.凈料率的概念 凈料率是指食品原材料在初步加工後的可用部分的重量佔加工前原材料總重量的比率,它是表明原材料利用程度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凈料率=加工後可用原材料重量÷加工前原材料總重量×100% 實際上,在原材料品質一定,同時在加工方法和技術水平一定的條件下,食品原材料在加工前後的重量變化,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因此,凈料率對成本的核算、食品原材料利用狀況分析及其采購、庫存數量等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實際作用。 2.凈料成本的核算 凈料成本的核算根據原料的具體情況有一料一檔及一料多檔之分。 (1)一料一檔的凈料成本核算 一料一檔是指毛料經初步加工處理後,只得到一種凈料,沒有可供作價利用的下腳料。一料一檔的凈料成本核算公式為: 凈料成本=毛料進價總值÷凈料總重量 如果毛料經初步加工處理後,除得到凈料外,尚有可以利用的下腳料,則在計算凈料成本時,應先在毛料總值中減去下腳料的價值,其計算公式為: 凈料成本=(毛料進價總值-下腳料價值)÷凈料總重量 (2)一料多檔的凈料成本核算 一料多檔是指毛料經初步加工處理後得到一種以上的凈料。為了正確計算各檔凈料的成本,應分別計算各檔凈料的單位價格。各檔凈料的單價可根據各自的質量,以及使用該凈料的菜餚的規格首先決定其凈料總值應占毛料總值的比例,然後進行計算。其計算公式為: 該檔凈料成本=(毛料進價總值-其它各檔凈料占毛料總值之和)÷該檔凈料總重量 3.成本系數 由於食品原材料中大部分是農副產品,其地區性、季節性、時間性很強,因此,原材料的價格變化很大。每次進貨的原材料價格不同,其凈料成本也就會發生變化。為避免進貨價格的不同而需要逐項計算凈料成本,餐飲企業可利用「成本系數」進行凈料成本的調整。成本系數是指某種食品原材料經初步加工或切割、烹燒實驗後所得凈料的單位成本與毛料單位成本之比,用公式表示為: 成本系數=凈料單位成本÷毛料單位成本 成本系數的單位不是金額,而是一個計算系數,適用於某些食品原材料的市場價格上漲或下跌時重新計算凈料成本,以調整菜餚定價。計算方法為: 凈料成本=成本系數×原材料的新進貨價格 (二)調味品成本的核算 1.單件產品調味品成本的核算 單件製作的產品的調味品成本也稱個別成本,餐飲企業中大多數單件烹制的熱菜的調味品成本均屬這一類。在核算此類調味品成本時,首先應將各種不同的調味品的用量估算出來;然後根據其進貨價格分別計算其金額;最後逐一相加即可。

㈤ 怎樣計算食品成本

我也不太懂,我可以給你一個我們計算成本的參考。
1.關於原材料分配的問題我們是理論計算和實際需求相結合的方式。先按照理論計算單位產品需要的原材料消耗量,在根據實際使用量作一調整。實際使用量裡面的與材料的利用率更准確些,有些時候,特別是大批量生產的時候可以做一下利用率試驗。
2.人工費用:如果是按照計件工資計算的話,就是在生產的每個工步單位產品的人工費用累加。如果是按月薪計算的話就是月總工資除以月產量。如果更細一步計算的話,就要計算出工時定額。
3.製造費:包含較廣如固有資產的折舊費用、維修費用、易耗件費用、管理費用等等,這個算的比較粗糙,一般也是平均攤派到單位產品上的。

㈥ 食品加工的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程序是指從生產費用發生開始,到算出完工產品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為止的整個成本計算的步驟。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分為6個步驟。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1)生產費用支出的審核。對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支出,應根據國家、上級主管部門和本企業的有關制度、規定進行嚴格審核,以便對不符合制度和規定的費用,以及各種浪費,損失等加以制止或追究經濟責任。(2)確定成本計算對象和成本項目,開設產品成本明細賬。企業的生產類型不同,對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計算對象和成本項目也就有所不同,應根據企業生產類型的特點和對成本管理的要求,確定成本計算對象和成本項目,並根據確定的成本計算對象開設產品成本明細賬。(3)進行要素費用的分配。對發生的各項要素費用進行匯總,編制各種要素費用分配表,按其用途分配計入有關的生產成本明細賬。對能確認某一成本計算對象耗用的直接計入費用,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資,應直接記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賬戶及其有關的產品成本明細賬;對於不能確認某一費用,則應按其發生的地噗或用途進行歸集分配,分別記入「製造費用」、「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和「廢品損失」等綜合費用賬戶。(4)進行綜合費用的分配。對記入「製造費用」、「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和「廢品損失」等賬戶的綜合費用,月終採用一定的分配方法進行分配,並記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以及有關的產品成本明細賬。(5)進行完工產品成本與在產品成本的劃分。通過要素費用和綜合費用的分配,所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的分配,所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均已歸集在「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賬戶及有關的產品本明細賬中。在沒有在產品的情況下,產品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生產費用即為完工產品總成本;在有在產品的情況下,就需將產品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生產費用按一定的劃分方法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劃分,從而計算出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6)計算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在品種法、分批法下,產品成本明細賬中計算出的完工產品成本即為產品的總成本;分步法下,則需根據各生產步驟成本明細賬進行順序逐步結轉或平行匯總,才能計算出產品的總成本。以產品的總成本除以產品的數量,就可以計算出產品的單位成本。成本計算方法:按一定的成本對象歸集生產費用,以便計算出各種產品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方法。最基本的成本計算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成本計算方法的確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生產的特點和成本管理的要求。例如,在大量大批單步驟生產的情況下,只要求按產品的品種計算成本,這種成本計算方法就穩定之為品種法。又如,在單件小批多步驟的生產情況下,由於生產是按照客戶的訂單以及企業組織的生產批別組織生產,因此,產品成本就應該按照訂單或生產批別進行計算,這種成本計算方法就稱之為分批法。而在大量大批多步驟生產的情況下,往往不僅要求按產品品種計算方法稱之為分步法。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可與基本方法結合使用的成本計算方法,例如,採用品種法計算成本,在產品品種規格繁多的情況下,為了簡化成本計算工作,可以先將產品劃分為若干類別,分別計算各類別產品成本,然後在各個類別內部採用一定的分配標准,計算出各個規模產品的成本,這種方法稱之為分類法。在定額管理制度比較健全的企業中,為了加強成本的定額控制,還可以以定額成本為基礎,計算產品的實際成本,這種方法就稱之為定額法。需要指出的是,由於企業生產情況錯綜復雜,在實際工作中,各種成本計算方法往往是同時使用或結合使用的。這主要取決於企業的生產特點,其目標是力求達到既要正確計算產品成本,又要簡化成本的核算工作。

㈦ 食品公司的成本怎麼核算

先把你的所有費用加在一起,如房費、水電費、僱傭的工人費用等加在一起,再看你選擇店面的地理位置,如果是市內繁華地段東西就會稍貴些,地段差一點就便宜些,這你要自己考慮。之後看你的菜價,菜的原材料是多少錢,能達到百分之多少的利。之後把之前你加在一起得數除以30天,就是你一天的費用,再看你買多少菜才能達到這個數,剩下的就是你的純利潤!希望你能明白!

㈧ 產品的成本怎麼計算

(1)製造費用主要包括工資及附加費(車間管理人員)、折舊、水電費(不能直接劃分到產品的)、修理費、低值易耗品等。結轉時: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2)如果要核算在產品的成本,要估計其完工程度,按約當產量分攤成本,假如,在產品是40件,完工程度50%,則約當產量是20。 單位產品成本=36000/(100+40*50%)=300 完工產品成本=100*300=30000 在產品成本=20*300=6000 借:庫存商品30000 貸:生產成本30000 具體計算時要考慮比如:原材料的投放方式等,從而合分配更加合理。

㈨ 食品成本核算怎麼算

食品成本合算一般採用凈料成本來計算食品成本。
凈料成本的核算 凈料成本的核算根據原料的具體情況有一料一檔及一料多檔之分。 (1)一料一檔的凈料成本核算 一料一檔是指毛料經初步加工處理後,只得到一種凈料,沒有可供作價利用的下腳料。一料一檔的凈料成本核算公式為: 凈料成本=毛料進價總值÷凈料總重量 如果毛料經初步加工處理後,除得到凈料外,尚有可以利用的下腳料,則在計算凈料成本時,應先在毛料總值中減去下腳料的價值,其計算公式為: 凈料成本=(毛料進價總值-下腳料價值)÷凈料總重量 (2)一料多檔的凈料成本核算 一料多檔是指毛料經初步加工處理後得到一種以上的凈料。為了正確計算各檔凈料的成本,應分別計算各檔凈料的單位價格。各檔凈料的單價可根據各自的質量,以及使用該凈料的菜餚的規格首先決定其凈料總值應占毛料總值的比例,然後進行計算。其計算公式為: 該檔凈料成本=(毛料進價總值-其它各檔凈料占毛料總值之和)÷該檔凈料總重量

㈩ 如何計算食品生產成本

1、原料費用
2、輔料費用
3、包裝材料費用
4、人工
5、能耗,包括水、電、蒸汽等
6、運費
7、利潤及管理費用
8、稅收

閱讀全文

與食品售後成本怎麼計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卡奢傢具6 瀏覽:324
電路搭篷 瀏覽:700
車禍維修需要多久能好 瀏覽:631
貝朗傢具怎麼樣 瀏覽:235
vcd播放器故障維修視頻 瀏覽:361
可逆運算電路 瀏覽:771
武漢華為售後維修點查詢 瀏覽:369
後蓋碎了屏幕可以保修嗎 瀏覽:208
momo傢具 瀏覽:555
戶縣哪個鎮傢具廠最好 瀏覽:139
傢具加了多少關稅 瀏覽:522
中山市家電維修 瀏覽:745
華為手機泰州地區維修點 瀏覽:475
三星哈爾濱維修中心 瀏覽:593
多祥家居 瀏覽:14
格拉蘇蒂維修售後 瀏覽:974
楊子空調售後維修電話 瀏覽:912
魚塘防水堤怎麼做 瀏覽:534
ns脈沖電路 瀏覽:198
萊山區家電維修 瀏覽: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