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中葯出口運輸方面的一些問題
連運費都不夠怎麼叫價格不錯呢. 相對本地的市場價格不錯,而不賺錢,那咋叫不錯呢?
幾十KG當然走快遞樣品最好了. 幾百KG只能走空運報關.
中葯出口,中葯在我國沒什麼標准.進口國有很多限制的,不是你想賣就賣的.你先調查好了哦.
2. 中葯材如何出口 怎麼把自己質量好的葯材出口到日本
即使自己開貿易公司沒有雄厚的資歷經驗和數年或者數十年的拼牌打造是不可能引起日本已經成熟的葯材市場一些可以接受國際貿易的成形公司的關注的
只有聯系已經穩定的國內出口葯材公司得到認定和合作,雖然自己直接聯系出口會省去很多中間費用還有可能暴利賣出的 但期間的難度和付出絕對要遠超出和國內成形公司的合作。
3. 出口貨物出問題,客戶要求退貨,怎麼處理
首先了解客戶退貨的原因
其次根據客戶的原因判定責任方,若責任方位客戶,可要求客戶賠償往來運費、搬運人工物流費及貨物滯留費用等。
退運進出口貨物是指貨物因質量不良或交貨時間延誤等原因,被國外買方拒收退運或因錯發、錯運造成的溢裝、漏卸而退運的貨物。
因故退運出口貨物,除提供正常貨物通關所需的單證(如提單、發票)外,還需提供外匯管理部門出具的已核銷或未核銷證明;如涉及出口退稅的,還需提供稅務部門出具的未退稅證明或出口貨物退稅已補稅證明;同時隨附原出口報關單或相關的出口退稅聯和出口收匯聯。
如加工貿易退運貨物且《登記手冊》已核銷,在辦理進口報關手續時,應到加工貿易管理部門重新辦理備案手續,品名可為「XXX貨物不良品」,成品為「XXX貨物」,然後憑《登記手冊》辦理報關手續。
退運出口通關手續
因故退運出口的境外進口貨物,原收貨人或其代理人應填寫出口貨物報關單申報出境,並提供原貨物進口時的進口報關單,以及保險公司、承運人溢裝、漏卸的證明等有關資料,經海關核實無誤後,驗放有關貨物原進口貨物退運出口時,經海關核實後可以免徵出口稅,但已徵收的進口關稅,不予退還。
4. 中成葯出口的方式方法
先得取得出口地國家的葯監注冊。這是最重要的
5. 急問:中葯材出口需要辦理哪些單證
你出口的是中草葯,應該是一般出口葯品。一般葯品出口目前贊無特殊的管理要求。
6. 中葯企業出口情況
中新社廣州5月1日電(索有為 程景偉)由醫葯、農產品、紡織服裝等展品組成的第109屆廣交會三期5月1日開幕。無一例中葯在歐盟注冊成功的中國出口商,面對歐盟市場從5月1日起緊閉的大門"望洋興嘆",除了期盼政府協商取得成效或歐盟放鬆監管,別無他法。 2004年4月30日生效的《傳統植物葯指令》要求包括中葯在內的傳統植物葯必須向歐盟成員國主管部門申請注冊,只有經審批同意後才能在歐盟市場上繼續作為葯品銷售和使用;對於當時在歐盟市場上以食品、保健品等類別流通的中葯給予7年的過渡期。令人遺憾的是至今沒有一例中葯通過注冊,這意味著歐盟市場對中國中葯出口從5月1日起緊閉起它的大門。 廣交會上多家參展商無奈地表示,歐盟作為全球最大的植物葯市場,其市場規模已達百億歐元,佔全球份額四成以上,但其嚴苛的准入標准以及高昂的注冊費用讓人望而卻步。 深圳三九中醫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業務經理王永剛認為,歐盟《傳統植物葯指令》規定,傳統草葯"在申請日之前至少要有30年的葯用歷史,其中包括在歐盟地區至少15年的使用歷史"。但這對中國醫葯(600056,股吧)出口商來說幾乎是不可能達到的事情。因為中國中葯產品大多是以滋補保健等非葯品身份在歐洲地區銷售,提交出符合條件的證明顯然是非常困難的,這與產品包裝、品牌建設方面可通過增加投入經費等渠道達到預期目的並不相同。他表示,在尚未取得准入資格的情況下,只能觀望。但其公司下一步將積極開拓華人聚集較多的新興市場。 大多數屬於復方湯劑的中葯成分復雜,檢測程序十分繁瑣,目前對大多數湯劑尚無客觀、准確的檢測方法。雖然歐盟委員會提出15年的葯用史證明存在一定的理論合理性,但這也難逃"技術壁壘"的嫌疑。另外一方面,注冊一種葯品的成本是80萬元到100萬元人民幣,而每家企業顯然不止一種葯物,這樣高昂的注冊成本是很多企業無法承擔的。 來自中國醫葯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的數據顯示,2011年1至2月,中國中葯類產品出口歐盟的數量為484萬公斤,出口額為6000多萬美元,佔中葯全球出口總額的17.6%,歐盟市場占據中國中葯出口的重要地位。該商會副會長劉張林日前也表示,商會一直在努力協調,希望歐盟能將過渡期延長至2019年,這樣大部分中國中葯企業都將滿足歐盟簡化注冊的要求,但目前看來收效並不大。
7. 中葯材出口問題或者多提供些中葯材外貿公司
您好,樓主可以嘗試下在網路或一些外貿論壇上做做廣告的,現在做外貿出口的有很多都是通過一些把b2b平台、網站做推廣的(有很多b2b平台是免費的可以網路查查)有能力的可以參展,現在有了解到很多的人在使用一些外貿軟體來輔助開發,你可以了解下的
8. 中成葯商品進出口現狀
總體情況:增長幅度大
植物提取物:增長速度快
中成葯:增長潛力大
中葯材:出口比例下降
中葯進口:出現負增長
前景分析:增長空間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