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倉庫貨物的出入庫基本流程
1、到貨入庫
② 倉庫出入庫流程是什麼
1、物料進倉時,倉庫管理員必須憑送貨單、檢驗合格單辦理入庫手續;如屬回用物資應憑回
用單辦理入庫手續,拒絕不合格或手續不齊全的物資入庫,杜絕只見發票不見實物或邊辦理
入庫邊辦理出庫的現象。
2、入庫時,倉庫管理員必須查點物資的數量、規格型號、合格證件等項目,如發現物資數量
、質量、單據等不齊全時,不得辦理入庫手續。未經辦理入庫手續的物資一律作待檢物資處
理放在待檢區域內,經檢驗不合格的物資一律退回,放在暫放區域,同時必須在短期內通知
經辦人員負責處理。
3、一切原材料的購入都必須用增植稅專用發票方可入庫報銷,無稅票的,其材料價格必須下
浮到能補足扣稅額為止。同時要注意審查發票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4、入庫材料在未收到相應發票前,倉管員必須建立貨到票未到材料明細賬,並根據檢驗單等
有效單據及時填開貨到票未到收料單(在當月票到的可不開),在收到發票後,沖銷原貨到
票未到收料單,並開具材料票到收料單,月底將貨到票未到材料清單上報財務。
5、收料單的填開必須正確完整,供應單位名稱應填寫全稱並與發票單位一致,如屬票到抵沖
的,應在備注欄中註明原入庫時間,鑄件收料單上還應註明單重和總重。收料單上必須有保
管員及經手人簽字,並且字跡清楚。每批材料入庫合計金額必須與發票上的不含稅金額一致
。
6、因質量等原因而發生的退回電機,必須由技術部相關人員填寫退回電機處理單,辦妥手續
後方可辦理入庫手續
③ 倉庫入庫手續如何辦理
倉庫入庫手續理方法:
所有原輔材料購進必須有規范並符合審批程序的計劃書。原料進廠後,由倉庫保管員會同物資經辦人,填寫《原輔材料檢驗通知單》,遞交生產安全部。
生產安全部接到《原材料檢驗通知單》後,質量主管通知原材料使用單位主管工程師、單位負責人、質檢負責人及相關人員,開展檢驗工作。屬驗收後卸貨的,質檢部門隨即采樣分析後出具化驗單,合格後卸貨;屬卸貨驗收的,須在第一時間出具化驗報告,特殊情況不得超過二天。
受檢物資包括:醋片、丙酮、木漿粕、二氧化鈦、礦物油、活性碳、液鹼、ST-90原油、打包塑料膜、打包紙板、打包塑料帶、分散劑、壓濾機濾布等原料。
凡公司具備檢驗條件的物理和化學檢測項目均不得缺項,對特別檢測項若不具備檢測條件,應由具有資質單位進行檢測並出示報告。 所有入庫原輔材料,一律檢驗。
生產物資包括:備品備件、外協加工零配件、工器具、電器儀表、閥門、管道管件、鋼材、勞保用品、消防器材、常規耗材、潤滑油(脂)等生產資料。
生產物資進廠後,由倉庫責任保管人員、采購經辦人對該物品進行數量、規格、型號、外觀等進行初驗,開具收料單交由送貨人或3.3入庫
責任保管員依據檢驗報告對質量合格的物資認真計量、點檢後,開具一式四聯的《材料入庫單》,一聯交財務、一聯交材料記賬員、一聯交業務員、一聯交供應商做為收貨憑證。
供應商未到廠的,責任保管員可將手續代傳給記賬保管員。
④ 如何辦理固定資產入庫手續
辦理固定資產入庫手續見下圖: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價值達到一定標準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固定資產是企業的勞動手段,也是企業賴以生產經營的主要資產。從會計的角度劃分,固定資產一般被分為生產用固定資產、非生產用固定資產、租出固定資產、未使用固定資產、不需用固定資產、融資租賃固定資產、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等。
⑤ 入庫手續如何辦理
收到白坯紗,倉庫開具「收料報告單」。
發到B企業:倉庫開具「調撥單」
加工E材料F材料入庫:倉庫開具「收料報告單」
倉庫開的單據,要注清楚。因為前後兩個都是開具「收料報告單」
⑥ 出入庫管理流程
一、物料采購入庫管理流程
1.
由物料控制中心下發物料采購計劃,並註明采購物料的品名、規格、數量及到貨時間。
2.
倉庫依據采購計劃核對到貨物料數量及時間,預期未到貨應及時向物控中心反應,由物控中心催促供應商。到貨物料倉庫應先清點數量,並取樣抽查,如發現缺貨少貨現象,應向物控中心反應,由物控中心與供應商聯系。
3.采購物料到貨,采購員填制一式四聯的采購驗收入庫單傳遞給倉管員,采購員協助配合倉管員在待檢區根據采購計劃,核對物料規格型號,清點數量,核對准確後倉管員通知進料檢驗員進行檢驗,檢驗員按進料檢驗標准對物料進行檢驗,倉管員對檢驗合格的物料辦理入庫手續,不合格物料嚴禁入庫。
4.對於零星物料(勞保用品、工具等)采購,物料到貨必須先送到倉庫辦理入庫手續,然後采購員通知申購部門領用並辦理出庫手續,嚴禁辦理一進一出的入庫、出庫手續。
5.辦公用品采購入庫時,采購員應到綜合辦公室辦理入庫、出庫手續,辦公室指定專人管理。
二、物料出庫管理流程
1、生產部文員根據生產計劃單列印生產領料單,經生產經理審核,審核後由領料員送倉庫備料。生產領料單提前二天送交倉庫,倉管員應根據車間生產領料單提前將所需材料配好,倉管員、領料員、生產經理在領料單上簽字,生產領料單一式三聯:
「生產聯」,領料員留存,作為生產車間統計依據;
「倉庫聯」倉管員留存,作為登記保管帳簿的憑證;
「財務聯」財務部留存,作為成本核算憑證(由倉管員代為保管,及時交財務部門)。
2、每份領料單中的物料應是同一個倉管員保管的物料,對於臨時需用的物料應由生產車間領料員填制手寫領料單,對於倉庫物料不足的應按倉庫實際庫存量備料,物料到貨後應另行填制手寫領料單將物料領足。
3、車間領料員根據生產領料單認真核實倉庫人員的配貨數量,採取抽查方式確認數據准確後在領料單上簽字,若出現數量不符或混料現象,領料員及時通知倉管員補足物料或將物料理清,倉管員應嚴格按照領料單發料,不許多發或少發物料。
4、
生產車間領料由領料員負責領料,非領料人員未經許可不得進入倉庫領料。
5、
生產領料單應填寫物料代碼、物料名稱、規格、rohs標志,倉庫人員認真核對領料單,若有填寫模糊、不清晰或代碼錯誤,倉庫應讓其重新填寫或拒絕發料。對於特殊原因領料不能填寫領料單的應打臨時借條,事後應及時補辦領料單據,但不得超過一天。
6、對於檢修組領用單位價值較高的物料如:ic晶元、工字電感等實行「以舊換新」方式領料,照常填寫領料單。
7、
倉管員依據手續齊全的入庫單據和領料單據作好倉庫明細帳,做到日清日結。
8、在生產過程中發現物料不足,經生產經理批准,領料員填寫領料單進行補料。
9、本批訂單生產結束後,有多餘物料,應及時辦理退料手續。
10、公司內部物料領用,應填寫領用單經倉庫主管簽字方可領料。
⑦ 出庫入庫的流程
讓那些出庫入庫的人經過他們的領導確認後,然後給個具體的數字,最後給倉庫管理員,讓倉庫管理員進行出入庫
⑧ 倉庫管理出庫入庫的流程
一、出庫管理流程:
1. 業務部開具出庫單或調撥單,或者采購部開具退貨單。
2. 單據上應該註明產地、規格、數量等。
3. 倉庫收到以上單據後,在對出庫商品進行實物明細點驗時,必須認真清點核對准確、無誤,方可簽字認可出庫,否則造成的經濟損失,由當事人承擔。
4. 出庫要分清實物負責人和承運者的責任,在商品出庫時雙方應認真清點核對出庫商品的品名、數量、規格等以及外包裝完好情況,辦清交接手續。若出庫後發生貨損等情況責任由承運者承擔。
5. 商品出庫後倉庫管理流程員在當日根據正式出庫憑證銷賬並清點貨品結余數,做到賬貨相符。
6. 按出貨倉庫管理流程進行單據流轉時,每個環節不得超出一個工作日。
二、入庫管理流程:
1. 采購部下定單時應該認真審核庫存數量,做到以銷定進。
2. 采購部審核訂單時,應根據公司實際情況,核定進貨數,杜絕出現庫存積壓,滯銷等情況。
3. 訂單錄入後,采購部通知供貨商送貨時間,並及時通知倉庫。
4. 當商品從廠家運抵至倉庫時,收貨員必須嚴格認真檢查商品外包裝是否完好,若出現破損、是原裝短少、鄰近效期等情況。
5. 收貨人必須拒絕收貨,並及時上報采購部;若因收貨員未及時對商品進行檢查,出現的破損,原裝短少、鄰近效期,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由該收貨員承擔。
6. 確定商品外包裝完好後,收貨員必須依照相關單據:訂單、隨貨同行聯,對進貨商品品名、等級、數量、規格、金額、單價、效期進行核實,核實正確後方可入庫保管;
7. 若單據與商品實物不相符,應及時上報采購部;若進貨商品未經核對入庫,造成的貨、單不相符,由該收貨人承擔因此造成的損失。
8. 入庫商品在搬運過程中,應按照商品外包裝上的標識進行搬運;在堆碼時,應按照倉庫管理堆放距離要求、先進先出的原則進行。若未按規定進行操作,因此造成的商品損壞由收貨人承擔。
9. 入庫商品明細必須由收貨員和倉庫流程員核對簽字認可,做到帳貨相符。商品驗收無誤後,倉庫管理流程員依據驗收單及時記賬,詳細記錄商品名稱、數量、規格、入庫時間、單證號碼、驗收情況、存貨單位等,做到帳貨相符。若不按該制度執行驗收造成的經濟損失由倉庫管理流程員承擔。
10. 按收貨倉庫管理流程進行單據流轉時,每個環節不得超出一個工作日。
三、倉管原則:
1. 面向通道進行保管
為使物品出入庫方便,容易在倉庫內移動,基本條件是將物品面向通道保管。
2. 盡可能地向高處碼放,提高保管效率
有效利用庫內容積應盡量向高處碼放,為防止破損,保證安全,應當盡可能使用棚架等保管設備。
3. 根據出庫頻率選定位置
(1)出貨和進貨頻率高的物品應放在靠近出入口,易於作業的地方;
(2)流動性差的物品放在距離出入口稍遠的地方;
(3)季節性物品則依其季節特性來選定放置的場所。
4. 同一品種在同一地方保管
為提高作業效率和保管效率同一物品或類似物品應放在同一地方保管,員工對庫內物品放置位置的熟悉程度直接影響著出入庫的時間,將類似的物品放在鄰近的地方也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
5. 根據物品重量安排保管的位置
安排放置場所時,當然要把重的東西放在下邊,把輕的東西放在貨架的上邊。需要人工搬運的大型物品則以腰部的高度為基準。這對於提高效率、保證安全是一項重要的原則。
6. 依據形狀安排保管方法
依據物品形狀來保管也是很重要的,如標准化的商品應放在托盤或貨架上來保管。
7. 依據先進先出的原則
保管的重要一條是對於易變質、易破損、易腐敗的物品;對於機能易退化、老化的物品,應盡可能按先入先出的原則,加快周轉。
(8)售後回租出入庫手續如何辦理擴展閱讀:
倉管員工作職責
1. 服從領導,遵守各項規章制度。
2. 負責倉庫日常管理工作。
3. 根據實際工作狀況,積極提出經營和管理的合理化建議。
4. 按倉庫規定收發料。
5. 物料進倉入庫,倉位的籌劃與正確的擺放。
6. 倉庫的安全工作和物料保管防護工作。
7. 作業單據的正確開制、確認與交接。
8. 每日物料明細賬目的登記。
9. 盤點工作的具體安排執行與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