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工程師的資質評定是怎麼評的
現在社會一般對從事技術方面的人員都稱為工程師。實際上工程師要經過考試認回定的。一般答來說工程師要經過縣市人事局的考試發證認證。你可以看當地人事局的考試信息。高級工程師需要經過省人事廳的考試認證。一般行業協會等非官方組織鑒定的工程師一般來說,社會認可度很小!
㈡ 什麼是售後服務工程師
售後技術工程師是指產品銷售出去之後對客戶服務的技術人員。和售前人員一樣,售後技術工程師更懂得產品的技術性能和原理,能夠解答客戶的專業性問題,排除客戶對於購買公司產品的疑慮,增強客戶對公司產品優越性能的信心。
不同的是,售後技術工程師的工作更加具體,所面臨的是客戶對於產品性能和應用的具體問題。所以,售後技術工程師必須掌握專業技術知識,同時還要具備較強的問題敏感性和分析能力。所以,售後技術工程師是典型的「空中飛人」,因為需要頻繁地出現在客戶現場,這也要求具備出色的承受壓力的能力。
工作內容:
1、進行公司產品技術層面的日常服務工作,包括遠程或現場解決客戶在產品應用上的疑惑和問題;
2、溝通客戶,跟蹤項目中產品的運行狀況,及時了解接收客戶反饋信息,提供售後技術支持,定期提供報告;
3、負責對客戶的技術培訓工作;
4、發展維護良好的客戶關系,參與並執行客戶服務計劃。
職業要求:
工作經驗: 對產品和相關領域的技術有一定了解;優秀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溝通技巧,善於獨立解決問題;適應經常性出差。
㈢ 哪些指標來衡量售後服務工程師的優秀程度
工程師(Engineer)是指那些在工程專業領域的人,他們使用科學知識來駕馭技術以解決實際問題,並以此為職業。
㈣ 工程師怎麼評級需要什麼條件
助理工程師就是初級,
工程師就是中級
高級工程師就是副高
一、基本條件
1、助理回工程師、(初級職稱):大學本科畢答業後從事本工作滿半年以上;大學專科畢業後從事本專業工作滿一年以上;中專、高中、初中畢業後擔任員級職務三年以上。
2、工程師、(中級職稱):大學本科畢業後,擔任助理級職務滿三年以上;專科畢業後,擔任助理級職務滿四年以上;中專、高中畢業後擔任助理級職務滿五年上。
3、高級工程師、(高級職稱):大學本科畢業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
10
年以上,取得中級職務任職資格,並從事中級職務工作
5
年以上;參加工作後取得本專業或相近專業的大學本科學歷,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
10
年以上,取得中級職務任職資格
5
年以上。
㈤ 工程師的等級是如何分類的
一般職稱晉到高級工程師(副高)就很不錯了,高級很難!!!助理工程師評審條件:
(1)大本,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一年以上。
(2)大專,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二年以上。
(3)中專,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三年以上。
評助理工程師不用考試,年限到了後,填一張申報表,隨同畢業證、身份證、照片由單位報人事部門直接審批就行.職稱評審每年都進行,各地具體時間,請咨詢當地人事局。評審初級職稱不用花錢。
工程師評審條件:
(1)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五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2)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六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3)中專(高中)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4)初中以下學歷人員須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五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高級職稱:
(1)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工作十年以上,擔任中級職務五年以上。
(2)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五年以上,並擔任中級職務五年以上。
(3)中專、高中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二十年以上,並擔任中級職務五年以上。
評中高級職稱時這些是硬體分,下來就是軟體分,包括,論文、著作、科研成果、各種表彰、榮譽等等,等級不一樣,分數也不一樣,第一第二作者分數也不一樣,詳細情況看你們那裡的規定。軟、硬體分都夠了,職稱英語、計算機都過了,就可以填職稱申報表,交到人事部門評審,最後考專業,很好考,通過後就能評下來了。
也可以破格評審。
㈥ 工程師是如何評定的單位能評定嗎,還是得地方人事部門鑒定
由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評定,不是由單位評的。
國務院關於發布《關於實行專業技術
職務聘任制度的規定》的通知
國發〔1986〕27號 1986年2月28日
現將《關於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的規定》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是對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工作的一項重大改革,必須加強領導,認真掌握政策,慎重從事。全國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的工作由中央職稱改革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具體工作由中央職稱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辦公室設在國家科委。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也應成立職稱改革領導小組,對這項工作進行統一領導,具體工作由職稱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辦公室設在科委或科技幹部管理部門。
關於實行專業技術職務
聘任制度的規定
一、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的基本內容
專業技術職務是根據實際工作需要設置的有明確職責、任職條件和任期,並需要具備專門的業務知識和技術水平才能擔負的工作崗位,不同於一次獲得後而終身擁有的學位、學銜等各種學術、技術稱號。
建立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應當根據實際需要設置專業技術工作崗位,規定明確的職責和任職條件;在定編定員的基礎上,確定高、中、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合理結構比例;自行政領導在經過評審委員會評定的、符合相應條件的專業技術人員中聘任;有一定的任期,在任職期間領取專業技術職務工資。
二、專業技術職務的設置
1.專業技術職務系列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需要提出,經中央職稱改革領導小組審核後報國務院批准。國務院委託專業技術職務系列的主管部門制訂有關條例及實施意見,其內容應包括職務的名稱、檔次(或等級)、適用范圍、高中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合理結構比例、崗位職責、任職條件、任期、評審和聘任辦法、審批許可權等,報送中央職稱改革領導小組批准試行,經過一段實踐,總結經驗,進一步修改後,報國務院正式發布。
2.各單位根據專業技術工作的實際需要,提出本單位選用專業技術職務系列和職務設置的意見,屬於國務院各部門直屬事業單位的,由各部門核准;屬於地方的,由地方職稱改革領導小組核准。
3.直接從事專業技術管理工作的部門設置專業技術職務問題,由中央職稱改革領導小組另行規定,報國務院批准。
三、任職基本條件
1.熱愛祖國,遵守憲法和法律,積極為我國四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2.具備履行相應職責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知識。
3.擔任高級、中級、初級專業技術職務一般應相應具備大學本科、大專、中專畢業的學歷。各專業技術職務系列可以根據各自的特點,提出各級職務的不同學歷要求。
對雖然不具備上述規定學歷,但確有真才實學、成績顯著、貢獻突出、符合任職條件的專業技術人員,也可根據需要聘任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
4.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四、各級專業技術職務結構比例及工資額的確定
1.專業技術職務設高、中、初三級,也可以只設中、初兩級或只設初級。
專業技術職務的數量在國家規定的編制范圍內有一定的限額,不同類別的單位和專業技術職務在不同檔次之間應各有合理的結構比例。
2.國務院各部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應在國家批準的編制和各專業技術職務系列主管部委規定的限額比例內,確定本部門、本地區所屬事業單位各類專業技術職務的結構比例。
國務院各部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在勞動人事部會同國家科委提出並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家機關專業技術職務的總結構比例內,提出本機關內各級專業技術職務的結構比例。屬於國務院各部門的,報勞動人事部核定並報國家科委備案;屬於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的,報同級勞動人事部門核定並報同級科委備案。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的高級職務的比例限額應低於國務院各部門高級職務的限額。
3.專業技術職務各檔次(或等級)對應的職務工資標准,報勞動人事部核准。
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所需的增資額,均應在勞動人事部規定的增資指標內核定,未經批准不得突破。
五、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
評審委員會是負責評議、審定專業技術人員是否符合相應專業技術職務任職條件的組織。評審委員會應以民主程序進行工作。
各部門和地方可根據實際需要分別建立高級、中級、初級職務評審委員會。評審委員會應由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或擔任較高專業技術職務、作風正派、辦事公道的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其中中、青年應佔一定比例。評審委員會可以是常設的,也可以在需要時臨時組成。評審委員會的人選由本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醞釀推薦,單位專業技術負責人提名,經單位領導批准。中級職務評審委員會人選還須報上一級主管部門批准。高級職務評審委員會一般應由國務院各部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組建,國務院各部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也可授權確實具備評審條件的下屬單位直接組建、報部門或省、自治區、直轄市批准。本單位專業技術力量薄弱,不能成立評審委員會的,可以由上一級組織的評審委員會或聘請外單位專家與本單位專家共同組成的評審委員會承擔評審任務。
六、聘任和任命
1.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職務一般實行聘任制。事業單位的各級專業技術職務由行政領導在經過評審委員會評定的符合相應任職條件的專業技術人員中聘任。行政領導應向被聘任的專業技術人員頒發聘書,雙方簽訂聘約。
2.三線、邊遠地區和不具備聘任條件的事業單位可以實行任命制,但應創造條件逐步實行聘任制。各級國家機關的專業技術職務實行任命制。實行任命制的部門和單位應按幹部管理許可權,由行政領導向被任命的專業技術人員頒發任命書。實行任命制的部門和單位的各級專業技術人員也須經過評審委員會評審,符合相應任職條件。
3.專業技術職務的聘任或任命都不是終身的,應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不超過5年。如工作需要,可以連聘連任。
4.聘任或任命單位對受聘或被任命的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水平、工作態度和成績,應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考核成績記入考績檔案,作為提職、調薪、獎懲能否續聘或任命的依據。
七、行政人員與專業技術人員相互兼任職務的問題
1.行政領導一般不兼任專業技術職務。確需兼任的,必須經評審委員會確認符合相應職務任職條件,並按規定的手續聘任,兼職人員應履行相應的職責。
2.專業技術人員兼任行政領導職務的,任職期間的工資待遇,在專業技術職務工資和行政職務工資中,按較高的職務工資標准執行。
八、已獲得職稱人員的安排
對於過去已獲得職稱的人員,原則上應承認他們具備擔任相應專業技術職務的條件。在專業技術崗位上的合格人員,要給予妥善安排,根據需要聘任他們擔任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其中水平偏低的,應幫助其盡快提高水平;完全不合格的,不能承認其具備擔任相應專業技術職務的條件;對個別弄虛作假騙取職稱的,應嚴肅處理。
1983年9月1日前,經過職稱評定組織評定了相應職稱,並已上報到有關部門「待批」或「待授」的人員,在這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工作中,也按上述規定對待。
九、待聘人員的安排和待遇
1.實行聘任制後,對暫時未被聘任的專業技術人員,原單位要繼續關心他們,並區別情況,妥善安排。要鼓勵他們到更需要或更能發揮他們專長的單位去工作。待聘人員應積極應聘到其他單位工作,原單位科技幹部管理部門要積極幫助聯系,提供應聘方便。待聘人員在尚未應聘到其他單位工作以前應做好原單位所安排的臨時性工作。
2.長期未受聘用的專業技術人員的工資待遇,原則上應低於受聘專業技術人員的工資待遇,以促進人才流動,具體辦法由勞動人事部門另行規定。
十、「待聘高級職務」的設置
在少數人才密集的部門或單位,為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鼓勵人才合理流動,凡確實符合相應高級職務任職條件的中年專業技術骨幹,由於限額已滿,未收聘任的,可有控制地確定「待聘高級職務」,領取相應的職務工資,同時鼓勵他們到其他單位任職。設置「待聘高級職務」,一定要嚴格保證質量,絕不能降低標准,更不能濫竿充數。擬設「待聘高級職務」的單位和數額,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核定後,報中央職稱改革領導小組批准。宣布聘任結果時,應同時宣布確定的「待聘高級職務」人員名單。確定「待聘高級職務」的人員都應根據國家需要提出志願去向,由單位幫助聯系;到外地的,戶口、家屬可以不遷。
十一、離休、退休問題
1.在實行專業技己職務聘任制的同時,應堅決執行國務院有關離休、退休的規定;
2.在這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工作中,達到規定離休、退休年齡的專業技術人員,凡符合專業技術職務聘任條件的,可在確定相應專業技術職務後,辦理離休、退休手續。
十二、聘任專業技術職務,必須實事求是,嚴格按照政策辦事
對於借聘任之機打擊迫害專業技術人員的,應按情節輕重,嚴肅處理;對於偽造學歷、資歷,謊報成果,騙取專業技術職務的,應予解聘,免除其擔任的專業技術職務,並視情節輕重,嚴肅處理。
十三、本規定適用於國家機關、事業單位
國務院各部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應根據有關專業技術職務條例和實施意見,結合本部門、本地區的工作需要,制訂實施細則。
企業單位也應參照上述規定,結合企業特點逐步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
十四、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實行
過去由國務院或國務院各部門頒發的有關職稱評定的規定,即行廢止。
㈦ 工程師職稱是怎麼評定的有什麼國家官方網站么
很多人因為不了解中級工程師職稱評定條件及流程,耽誤了中級職稱申報時間,錯過了一年一次的機會。
一、工程師職稱是如何評定?
如果是辦理人社局證書的話,申報方式有三種:
1.通過公司集中申報:很多公司(國企,事業單位)尤其是建築類、工程類和房地產類公司都希望人才在滿足中級工程師評定條件的時候辦理中級職稱證書,所以每年公司都會組織人才進行報名,這個時候公司一般會選擇和外面的職稱代評公司合作,或者說公司有專門的人負責職稱報名和材料上報這件事,人才可以根據公司的要求進行提交相應的材料即可。
2.自己去人才市場辦理:人才如果說公司沒有名額或者說公司不管這個事,人才可以選擇自己到人才市場進行辦理,一般人才市場會直接給出需要人才提供的材料和證書,人才只需要根據人才市場的要求辦理即可。但是有一個條件需要注意,就是自己申報工程師職稱的時候,必須百分百滿足中級工程師職稱評定條件,而且需要到檔案所在地的人才交流服務中心進行申報,所以說這是限制很多人才評職稱的原因。
3.找職稱代評機構:找職稱代評機構是很多人才的選擇,一個是快,第二是穩妥,第三是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有側重點的調整自己的申報情況,就是說其實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政策,其實只要是滿足職稱評審條件的就可以申報,但是自己不知道,耽誤了很多時間和精力。
二、那麼中級職稱需要哪些條件呢?
不管是專業人才自己申報、公司人事統一申報還是代辦公司幫你申報,都需要滿足一定的工程師申報條件才能申報,當然破格申報除外。基本條件如下:
(1)社保條件和居住證要求
(2)學歷資歷條件
(3)工作能力、工作業績要求
(4)論文著作要求
(5)繼續教育要求
(6)計算機、外語能力要求(湖北省暫時不做要求)
(7)答辯要求
(8)蓋章要求及材料裝訂要求
(一)申報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理工類博士研究生畢業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當年內經考核評審確認;
2、理工類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3年以上,經考核評審確認;
3、理工類研究生畢業或取得雙學士學位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3年以上,取得並從事助理工程師工作3年以上;
4、理工類大學本科畢業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5年以上,或理工類大學專科畢業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7年以上,取得並從事助理工程師工作4年以上;
5、參加工作後取得上述相同學歷,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年限和擔任下一職務工作年限均達到上述要求。
(二)工程師
1、在助理工程師任期內,其業績成果必須具備下列2條:
(1)作為技術骨幹,參加的科研、設計等項目獲市(廳)級科技獎或優秀工程設計三等獎以上;
(2)作為主要技術骨幹參加本專業大中型工程項目,或主持本專業工程項目的研究、實施與開發,負責編寫有關技術文件2份以上,在吸收利用國內外先進技術,提高研究、設計水平或社會、經濟效益方面有一定成績;
(3)有一定的施工經驗,解決過3項以上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技術問題,在改進施工技術、推廣國內外先進技術、縮短施工工期、提高工程質量、降低工程成本方面取得3項以上成果;
(4)取得有實用價值的技術成果或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2項以上,並取得明顯社會、經濟效益;
(5)市(廳)級攻關項目或重點科研項目主要參加者;
(6)作為技術骨幹參加過市(廳)級科研課題2項以上,其成果達到省級先進水平或行業先進水平;
(7)作為技術骨幹參加過市(廳)級以上綜合研究課題至少2項,並是單項研究報告撰寫人;
(8)參加中型工程2項以上,或小型工程4項以上的設計,擔任工程項目負責人或專業項目負責人,且在工程設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9)參加中型工程2項以上,或小型工程4項以上的施工建設,並發揮了重要作用;
(10)參與編寫省級以上地方標准或市(廳)以上技術管理辦法,並付諸實施。
2、在助理工程師任期內,撰寫過以下專著或論文之一:
(1)作為主要參加者出版過本專業專著;
(2)在公開出版的本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過有價值的學術論文;
(3)撰寫2篇以上本專業技術報告,經2名以上同行專家鑒定,有一定學術和實用價值。
㈧ 工程師怎麼評定級別
模具工程師所具備的知識 模具工程師知識的涉及面很大,機械設計與製造,CAD設計,數控加工,材料學,以及所涉及的行業的學問等.關鍵是動手的能力.設計與加工都是要會才好.具體到理論知識包括: 1 繪圖UG 模具設計製造應用 2 繪圖CAD 模具裝配圖零件圖 3 模具設計及審核 解決樣品或2D圖 4 模具結構及配件 精通各類模具結構 5 注塑成型工藝 能跟試模和移交 6 塑膠材料及特性 識別材料及特性 7 外觀處理 識別及處理問題 8 質量管理體系 9 注塑機 品種規格及原理 10 模具鋼材 識別及其應用 11 模具報價 提供3D會報價 12 模具流程 清楚整個過程 13 模具加工 清楚任何部位加工 14 模具皮紋刻字 達到產品圖要求 15 數學計算 實用函數計算 16 產品二次加工 加工方式造價等 17 產品/模具測量
18 繪圖PRO 模具設計
工作內容 1、為項目實施制定製模方案;
2、分局產品圖設計並繪制模具零件部件及裝配圖;
3、設計、編制模具加工工藝,解決生產中出現的機械加工工藝問題;
4、新產品、新工藝設計模具的技術開發工作;
5、對圖紙、技術資料等歸納管理。
㈨ 工程師的級別是如何劃分的
工程是個總稱,凡是屬於工程類(工程類里包括計算機方面、建築方面、測量方面等)的技術職稱申報時都是統一為: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研究員。
不管你學的是什麼專業,評職稱的時候,論文和報批都是你工作所從事的專業和服務的單位,前面就貫上名字。如申請評審工程測量職稱,評上初級職稱就叫助理建築工程測量工程師,中級以上職稱就叫建築工程測量工程師。
針對我公司人員實際情況,計算機專業可申請工程類計算機方面的職稱評審,但要先通過對應等級的《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如果計算機專業人員要申請工程類工程測量、測繪方面的工程技術職稱,可不通過《軟考》。
報工程系列一般應具備理工科相應學歷和工程技術工作經歷(自己填寫,公司蓋章)或工程系列的專業技術資格.
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通信工程專業、光學專業、物理學專業等理工科專業,申報工程職稱,要求有本專業的學歷、資格證書外,還要求有測繪測量方面的工作經驗,工作業績.
總的說來,申報職稱的時候,不管是什麼專業,只要專業是理工科,從事的是工程方面的工作,都可以申報.即不管是海洋工程專業,還是計算機專業,還是通信專業,光學專業,物理學專業等等,只要從事的是工程方面的工作.都可以申報工程類職稱.申報的時候,因工程是個總類,不對專業做劃分.只是評審對專業做了劃分。
㈩ 工程師如何評定
模具工程師所具備的知識模具工程師知識的涉及面很大,機械設計與製造,CAD設計,數控加工,材料學,以及所涉及的行業的學問等.關鍵是動手的能力.設計與加工都是要會才好.具體到理論知識包括: 1 繪圖UG 模具設計製造應用 2 繪圖CAD 模具裝配圖零件圖 3 模具設計及審核 解決樣品或2D圖 4 模具結構及配件 精通各類模具結構 5 注塑成型工藝 能跟試模和移交 6 塑膠材料及特性 識別材料及特性 7 外觀處理 識別及處理問題 8 質量管理體系 9 注塑機 品種規格及原理 10 模具鋼材 識別及其應用 11 模具報價 提供3D會報價 12 模具流程 清楚整個過程 13 模具加工 清楚任何部位加工 14 模具皮紋刻字 達到產品圖要求 15 數學計算 實用函數計算 16 產品二次加工 加工方式造價等 17 產品/模具測量 18 繪圖PRO 模具設計 工作內容1、為項目實施制定製模方案; 2、分局產品圖設計並繪制模具零件部件及裝配圖; 3、設計、編制模具加工工藝,解決生產中出現的機械加工工藝問題; 4、新產品、新工藝設計模具的技術開發工作; 5、對圖紙、技術資料等歸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