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用什麼東西可以把銅從別的一堆物質里吸出來
電解精練銅
將需要提煉的金屬接在正極,負極用純銅如電線
將陰陽極浸入稀硫酸中,加上電壓就可以把銅提煉出來
不過要大電流,低電壓,銅結晶才穩定
㈡ 什麼電器裡面含有最多銅呢
司母鼎,百分百全銅
㈢ 廢電子真的可以提煉金銀銅嗎
明顯是可以的
電子廢棄物中所蘊含的金屬,尤其是貴金屬,其品位是天然礦藏的幾十倍甚至幾百倍,回收成本一般低於開采自然礦床。譬如,1t舊手機廢電池,可以從中提煉100g黃金,而普通的含金礦石,每噸只能提取6g,多者不過幾十克,可以說,舊手機是一種品位相當高的金礦石。在印刷電路板中,最多的金屬是銅,此外還有金、鋁、鎳、鉛、硅金屬等,其中不乏稀有金屬。有統計數據表明,每噸廢電路板中含金量達到1000g左右。隨著工藝水平提高,現在每噸廢電路板中已能夠提煉出300g金,市價約合3萬元。美國環保局確認,用從廢家電中回收的廢鋼代替通過采礦、運輸、冶煉得到的新鋼材,可減少97%的礦廢物,減少86%的空氣污染,76%的水污染;減少40%的用水量,節約90%的原材料,74%的能源,而且廢鋼材與新鋼材的性能基本相同。
㈣ 廢舊電路板中的金、銀、銅等金屬如何提煉出來!
先用稀鹽酸洗一下(浸泡),把錫啊什麼的弄掉,然後用硝酸銀浸泡,提取出銅,然後用稀硝酸浸泡,提出銀,最後用王水浸泡,提出金;至此可以告訴你,那塊線路板應該已經在硝酸和王水中成渣了,不知這樣行不行?
浸泡時間的話是根據實驗當時的具體情況來定的,一般第一階段只要足量稀鹽酸中沒有氣泡產生就算過了;第二階段,硝酸銀浸泡的話,是當足量硝酸銀溶液不再變色為止,所謂變色是變藍(這一過程和可能時間很長);再用稀硝酸浸泡,直至沒有氣泡產生位置(實驗在通風櫥中進行,有有害氣體生成);最後一步的話,顏色不再變化為止,這一步危險性較大且時間較長,但是金溶於溶液中,與線路板的雜質(沉澱)還是很好分離的。
還原的話:1、在已用的硝酸銀溶液中加入還原性物質就可以了但必須是粉質的如鐵粉(足量)等,然後將沉澱充分過磁(用磁鐵吸),充分灼燒,冷卻,放入HCl稀溶液中,過濾,濾液中再次放入Fe粉(足),充分反映,濾除濾渣再次過磁,剩下的就是Cu粉了;2、在濾出液(用過的HNO3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Fe粉,再將濾渣過磁,鐵在硝酸中鈍化不反應(其實是微反應,且形成了不反應的氧化物薄膜)得到銀;3、金的方法其實和銀是一樣的
注意事項:這方面的話,主要就是安全問題,這些實驗中很多用品不是劇毒就是強腐蝕,所以一定注意安全;其次,試驗中一般的用品都能找到的,但是王水必須現配,3份濃鹽酸和1份濃硝酸,現配現用,用完銷毀,可以加銅粉等還原劑,同樣需要通風櫥;請妥善銷毀一些用完的實驗用品,以防污染,具體的話,可以問下實驗室里的人,個人忘的差不多了,但是那裡的老師或者學生會給你更多幫助!
不謝,祝實驗愉快!
㈤ 什麼家電裡面的銅多
空調、冰箱、抽水機這些裡面的馬達;
㈥ 什麼樣的原料可以提煉銅
一分鍾了解銅
10.5萬 1'12"
銅與人體健康
3.8萬 1'12"
為什麼說銅在人體中是一把雙刃劍
3.9萬 1'8"
為什麼用銅製造子彈,不用鋼呢?——天下有警
13.2萬 2'1"
>
銅 [tóng]
過渡金屬元素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展開
科普中國 | 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科學網路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審核
審閱專家李嘉騫
銅是一種過渡元素,化學符號Cu,英文copper,原子序數29。純銅是柔軟的金屬,表面剛切開時為紅橙色帶金屬光澤,單質呈紫紅色。延展性好,導熱性和導電性高,因此在電纜和電氣、電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築材料,可以組成眾多種合金。銅合金機械性能優異,電阻率很低,其中最重要的數青銅和黃銅。此外,銅也是耐用的金屬,可以多次回收而無損其機械性能。
二價銅鹽是最常見的銅化合物,其水合離子常呈藍色,而氯做配體則顯綠色,是藍銅礦和綠松石等礦物顏色的來源,歷史上曾廣泛用作顏料。銅質建築結構受腐蝕後會產生銅綠(鹼式碳酸銅)。裝飾藝術主要使用金屬銅和含銅的顏料。
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之一。早在史前時代,人們就開始採掘露天銅礦,並用獲取的銅製造武器、工具和其他器皿,銅的使用對早期人類文明的進步影響深遠。銅是一種存在於地殼和海洋中的金屬。銅在地殼中的含量約為0.01%,在個別銅礦床中,銅的含量可以達到3%~5%。自然界中的銅,多數以化合物即銅礦石存在。
銅的活動性較弱,鐵單質與硫酸銅反應可以置換出銅單質。銅單質不溶於非氧化性酸
火法煉銅
通過熔融冶煉和電解精火煉生產出陰極銅,也即電解銅,一般適於高品位的硫化銅礦。火法冶煉一般是先將含銅百分之幾或千分之幾的原礦石,通過選礦提高到20%~30%,作為銅精礦,在密閉鼓風爐、反射爐、電爐或閃速爐進行造鋶熔煉,產出的熔鋶(冰銅)接著送入轉爐進行吹煉成粗銅,再在另一種反射爐內經過氧化精煉脫雜,或鑄成陽極板進行電解,獲得品位高達99.9%的電解銅。該流程簡短、適應性強,銅的回收率可達95%,但因礦石中的硫在造鋶和吹煉兩階段作為二氧化硫廢氣排出,不易回收,易造成污染。90年代出現如白銀法、諾蘭達法等熔池熔煉以及日本的三菱法等、火法冶煉逐漸向連續化、自動化發展。
從銅礦石冶煉銅 :以黃銅礦為例,首先把精礦砂、熔劑(石灰石、砂等)和燃料(焦炭、木炭或無煙煤)混合,投入「密閉」鼓風爐中,在1000℃左右進行熔煉。於是礦石中一部分硫成為SO2(用於制硫酸),大部分的砷、銻等雜質成為As2O3、Sb2O3等揮發性物質而被除去:2CuFeS2+O2=Cu2S+2FeS+SO2↑。一部分鐵的硫化物轉變為氧化物:2FeS+3O2=2FeO+2SO2↑。Cu2S跟剩餘的FeS等便熔融在一起而形成「冰銅」(主要由Cu2S和FeS互相溶解形成的,它的含銅率在20%~50%之間,含硫率在23%~27%之間),FeO跟SiO2形成熔渣:FeO+SiO2=FeSiO3。熔渣浮在熔融冰銅的上面,容易分離,藉以除去一部分雜質。然後把冰銅移入轉爐中,加入熔劑(石英砂)後鼓入空氣進行吹煉(1100~1300℃)。由於鐵比銅對氧有較大的親和力,而銅比鐵對硫有較大的親和力,因此冰銅中的FeS先轉變為FeO,跟熔劑結合成渣,而後Cu2S才轉變為Cu2O,Cu2O跟Cu2S反應生成粗銅(含銅量約為98.5%)。2Cu2S+3O2=2Cu2O+2SO2↑,2Cu2O+Cu2S=6Cu+SO2↑,再把粗銅移入反射爐,加入熔劑(石英砂),通入空氣,使粗銅中的雜質氧化,跟熔劑形成爐渣而除去。在雜質除到一定程度後,再噴入重油,由重油燃燒產生的一氧化碳等還原性氣體使氧化亞銅在高溫下還原為銅。得到的精銅約含銅99.7%。
除了銅精礦之外,廢銅作為精煉銅的主要原料之一,包括舊廢銅和新廢銅,舊廢銅來自舊設備和舊機器,廢棄的樓房和地下管道;新廢銅來自加工廠棄掉的銅屑(銅材的產出比為50%左右),一般廢銅供應較穩定,廢銅可以分為:裸雜銅:品位在90%以上;黃雜銅(電線):含銅物料(舊馬達、電路板);由廢銅和其他類似材料生產出的銅,也稱為再生銅。
濕法煉銅
一船適於低品位的氧化銅,生產出的精銅稱為電積銅。現代濕法冶煉有硫酸化焙燒—浸出—電積,浸出—萃取—電積,細菌浸出等法,適於低品位復雜礦、氧化銅礦、含銅廢礦石的堆浸、槽浸選用或就地浸出。濕法冶煉技術正在逐步推廣,預計本世紀末可達總產量的20%,濕法冶煉的推出使銅的冶煉成本大大降低。
㈦ 銅絲可以在哪種家用電器里有
銅絲在哪種家電里有,會轉動的家電,電機裡面都有線圈,電磁爐,電風扇,空調,充電器,電器的主板上都有,線圈一般都是銅絲 ,也有劣質家電用的是鋁絲
㈧ 怎樣提煉電路板上的銅/金/錫
1、廢電路板的分解,首先將電路板上的鋁,銅線圈手工拆分下來,然後用錫爐將電路板上沒有損壞的集成塊拆下待售。然後將電路板粉碎,最好能把金屬和非金屬分離開來.
2、將分離出來的金屬放在耐酸桶里,倒入9ML稀硝酸,稀硝酸可以自己配,方法是將濃硝酸加水,硝酸跟水的比例是5:2,此時會產生劇烈反應。
3、反應完後將酸液倒出。銀,銅,鐵,錫等賤金屬溶於稀硝酸,而金,鉑,銠等則不溶於稀硝酸。先將酸液放在一邊,等會兒提銀提銅。
4、倒出酸液後,剩下的不溶物為黃金,鉑,銠以及其它雜質。此時配製王水(濃硝酸跟鹽酸的比例是1:3)由於硝酸密度特別小,經過我們試驗,可以按體積來配,硝酸跟鹽酸體積比通常是1:1,將固體不溶物倒入王水中,此時便產生含金王水。
5、黃金的回收:將含金王水裝在燒杯里放電爐上加熱,(註:加熱時燒杯底下應加層石棉網),至沸騰,然後加入適量鹽酸,繼續加熱,直到冒出的煙為白色為止。停止加熱之後,加入王水數量2-3倍的水(最好是純凈水)。然後加入亞硫酸氫鈉,(如果量大,不加熱,將含金王水放置2天後直接加入亞硫酸氫鈉)此時會產生黑色沉澱。此時靜析2小時,等沉澱徹底,掉出上層清水,收集起黑渣子,用火槍一燒,便是黃金。
6、鉑銠的回收:將提完黃金的廢液倒入適量胺水,此時會產生沉澱,將沉澱物收集起來用火槍燒,此時便是鉑銠合金。
7、銀的回收:將第二步處理剩下的酸液當中,加入適量鹽酸,此時會產生白色沉澱,此為氯化銀,將氯化銀用火槍一燒,便成純銀。
8、銅的回收:將提完銀的廢液放置3-4天,使酸性減弱後PH值為3-5之間,再來電解。註:酸性太強電解的話電解機要燒掉)電解的方法是:准備一個直流電源,電壓在12-36伏之間,下地極接銅片,負極接鐵片,將兩極放入廢液中,接通電源,此時兩極會冒氣泡,這樣通電一個晚上,兩個電極都會吸上銅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