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廢舊電子產品如何處理
是的
如何處理電子垃圾 ?
國外如何處理電子垃圾
發布時間: 2006-04-27 03:01 來源:光明日報
美國:在政府的倡導下,電子產品的再循環利用在美國政府、生產廠商和消費者中有著較好的認同。長期發展中,電子垃圾拆解已形成完善的專業市場分工,有專門的拆解公司和電路板回收公司。設計既容易回收,又對環境損害較小的電子產品,也已成為一些知名公司的研究重點。據了解,美國
電子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率可達到97%以上。
德國:面對數量龐大的廢舊電器,德國根據歐盟的相關指令制定了本國的《廢舊家電回收利用法》。從2005年8月起消費者可免費將諸如廢舊電腦、電視機及電冰箱等家用電器送交社區回收點,由電器製造商統一處理。通過相關法律法規,德國政府規定了製造商對其設計、製造和銷售的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進行收集、再使用和處置所承擔的義務,以促使製造商開發綠色家電。
日本:日本制定了《家用電器回收法》,並已從2001年4月1日開始實施。根據這項法律,家電生產企業必須承擔回收和利用廢棄家電的義務,家電銷售商有回收廢棄家電並將其送交生產企業再利用的義務。而消費者在廢棄大件家電時,則需要交納處理垃圾的費用。
讓電子垃圾隨科技而去
本報記者 胡其峰 發布時間: 2006-04-27 03:01 來源:光明日報
記者手記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如今,讓人眼花繚亂的各類高科技電子產品在給人類帶來便捷和快樂的同時,也產生了電子垃圾。日復一日的電子垃圾給環境帶來了巨大壓力,並且,目前對它們尚缺乏一套科學合理的回收處理體系。而民間分散回收與焚燒、酸洗等原始手段私自處理電子垃圾的方式,又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對環境的污染。在大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過程中,電子垃圾如何處理已成為一個不得不面對的難題。近日,全國最大的電子產品集散地——北京市海淀區率先在全國啟動了「電子環保循環經濟」示範工程,他們提出的一句話:電子垃圾——由科技而來,隨科技而去,給解決這一問題指明了一個方向;而「電子垃圾的回收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生產企業、回收企業、消費者共同參與」這一觀點,又讓我們感到了前行的壓力。
詳細的
http://cache..com/c?word=%B4%A6%C0%ED%3B%B5%E7%D7%D3%3B%C0%AC%BB%F8&url=http%3A//bbs%2Exjtust%2Ecom/viewthread%2Ephp%3Ftid%3D19854&b=7&a=0&user=
㈡ 外國的廢舊家電是怎麼處理的有什麼值得借鑒的地方
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也只是,如何才能解決這個世紀難題?難道真的要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回收總是觸目驚心
2月25日,矽谷防止有毒物質聯盟(SVTC)和巴塞爾行動網路聯合公布了對於亞洲電子垃圾進口情況的調查報告。這份長達50多頁的報告中提到,每年美國大約有50%到80%的電子垃圾被出口到了亞洲,主要是出口到了中國,還包括印度和巴基斯坦。向外國出口這些危險的垃圾被冠以了一個看上去很美的名字:回收。然而這種「回收」卻完全不符合環保的標准。是一種徹頭徹尾的不負責任的傾倒危險垃圾的行為。
但是國內的電子垃圾又如何處理呢?說來也同樣令人觸目驚心:根據調查,現在的舊電器主要湧向了兩個渠道:收垃圾的小販和拆解作坊。小販收來的舊電器一般有兩個出路:能用的改裝之後再賣到農村;不能用的,把玻璃、塑料等能賣錢的賣了,其餘的當垃圾扔掉。這些包括大量有害物質的東西最終會被當作普通垃圾填埋或焚燒。
拆解作坊相對於小販來說比較高級一些,我們先來看看「電子垃圾」的價值:有研究分析的結果顯示,1噸隨意搜集的電子板卡中,可以分離出286磅銅、1磅黃金、44磅錫,其中僅1磅黃金的價值就是6000美元。所以在這堆垃圾中蘊藏著重大的商機,聰明的人就想到了利用垃圾來發財,把「電子垃圾」中含有的金、銀、銅、錫、鉻、鉑、鈀等貴重金屬「拆」出來。
但是環保調查者Clement Lam等人卻在中國廣東一個叫做貴嶼的地方上看到了駭人的一幕:村莊前後遍布著大堆大堆的廢舊計算機等電子產品,人們正忙著把計算機拆開,電路板被投入酸溶液,從中提煉金銀等貴金屬,隨後廢液傾入河中;激光列印機的墨粉盒、顯像管都被敲碎。到了晚上,人們焚燒塑料電線以回收金屬銅,一時間濃煙滾滾。「處理」後的廢料就被隨意的丟棄。貴嶼的人們還在使用19世紀的方法處理這些21世紀的「文明產品」!而根據Clement Lam等人的調查,貴嶼的電子垃圾已經導致方圓幾十里上百里已經找不到可飲用的水。同時土壤也被徹底毒化,變成了不毛之地。如果我們日益增長的電子垃圾都只有這兩條出路的話,我國環境遭受的破壞將是災難性的。
立法控制
面對嚴峻的形勢,國家立法控制是唯一的途徑,目前在國外都有不同程度的法規來控制電子垃圾。比如日本,2000年頒布的《家用電器再生利用法》規定製造商和進口商負責自己生產和進口產品的回收、處理。德國的《循環經濟法》中規定,電子垃圾的處理原則上由生產者和使用者負責。瑞典的法律規定處理費用由製造商和政府承擔。而法國更強調全社會共同盡責,規定每人每年要回收4公斤電子垃圾。據悉,有關部門已經在起草有關回收利用電子垃圾的草案,該草案有望明年出台。草案將體現以下特點:1、借鑒國外先進經驗,規范電子垃圾回收這個新興產業。2、國家給予電子垃圾回收業政策上的扶持。3、電子垃圾處理費用考慮由國家、企業和消費者共同承擔,但具體比例仍沒有確定。確立製造商責任制,明確製造商有義務對廢舊產品回收再處理。明確零售商有回收舊電子產品並交給製造商的義務,消費者有將舊電子產品交給零售商,作價回收的義務等。
國家環保總局污染控制司固體廢物管理處負責人表示,今後一段時間,將發布新的目錄,禁止進口污染環境的廢舊電器及拆散件、破碎件,增強監督執法力度,特別是打擊以夾帶、偽報等方式走私廢物的非法行為,堅決取締用落後工藝提取貴金屬的小作坊和污染嚴重的企業;對國家批準的可進口廢五金電器的加工利用企業,進行經營業務范圍的清理整頓,防止進口夾帶違禁廢電器。此前,國家環保總局、海關總署等部門曾聯合發文,明確規定自2000年4月1號起,禁止進口廢電視機及顯像管、廢計算機、廢顯示器及顯示管、廢復印機、廢攝(錄)像機、廢家用電話機等十一類廢電器。同時,我國將充分利用《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的國際會議和其他場合,要求有關國家加強廢物出口的管理,防止我國禁止進口的廢物轉移至我國境內。國家環保總局等有關部門正在制定《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管理條例》和《廢舊家用電器回收利用管理》的辦法,加快建立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體系和示範點,促進我國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的健康發展。
另據國家環保總局公布的我國《報廢電子電器產品環境管理的有關情況》顯示,電子廢棄物在固體廢物中所佔的比例還比較低,只要處置得當,廢舊電器對環境的污染
㈢ 廢舊家電回收體系完善後又哪些效果
據了解,《舊貨品質鑒定通則》和《舊貨品質鑒定舊家用電器》行業標准不僅對舊家用電器的合格標准、使用年限作出明確規定,而且也規定,所有進入二手市場的舊家電,必須經過舊貨質量責任人的鑒定;未經鑒定,不得出售。在明顯部位粘貼統一標志的舊家用電器,安全使用期為二年;沒有在明顯部位粘貼統一標志的舊家用電器,安全使用期為十年。這意味著,所有「廢家電」將一律不準進入二手市場。
據介紹,《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今年年內有望正式通過並強制實施,實施以後,今後家電的生產者、經銷商和售後服務機構,有義務回收廢舊家電,否則最高將被罰款10萬元。這就是說,日後一些淘汰的廢舊家電不能直接扔入垃圾箱,也不能隨便賣給回收家電者,只能交給具有回收資質的家電處理企業。但是,目前的現狀是,我國家電處理體系沒有完全建立,處於摸索階段,廢舊家電的來源和數量根本無法保證。
㈣ 回收舊家電具體政策是什麼
《舊貨品質鑒定通則》和《舊貨品質鑒定舊家用電器》兩大行業標準的出台,將首次打破二手家電市場的無序局面,改變二手家電市場多年缺乏監管的狀態,切斷「廢家電」變相流入二手市場的通道,同時也解決廢舊家電回收體系「無米下鍋」的尷尬局面。
舊家電的可使用年限將一目瞭然。近日,記者從中國舊貨業協會獲悉,《舊貨品質鑒定通則》和針對廢舊家電的《舊貨品質鑒定舊家用電器》行業標准已經通過了國家商務部的審核,即將出台。屆時,無「身份證」的舊家電將被拒絕上市。
此前不久,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起草的《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也已通過審查階段,並完成各部委匯簽,即將由國家發改委正式公布。
三大法規幾乎同時出手,勢必將掀起一場廢舊家電整頓風暴。
幾大法規相輔相成
據了解,《舊貨品質鑒定通則》和《舊貨品質鑒定舊家用電器》行業標准不僅對舊家用電器的合格標准、使用年限作出明確規定,而且也規定,所有進入二手市場的舊家電,必須經過舊貨質量責任人的鑒定;未經鑒定,不得出售。在明顯部位粘貼統一標志的舊家用電器,安全使用期為二年;沒有在明顯部位粘貼統一標志的舊家用電器,安全使用期為十年。這意味著,所有「廢家電」將一律不準進入二手市場。
據介紹,《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今年年內有望正式通過並強制實施,實施以後,今後家電的生產者、經銷商和售後服務機構,有義務回收廢舊家電,否則最高將被罰款10萬元。這就是說,日後一些淘汰的廢舊家電不能直接扔入垃圾箱,也不能隨便賣給回收家電者,只能交給具有回收資質的家電處理企業。但是,目前的現狀是,我國家電處理體系沒有完全建立,處於摸索階段,廢舊家電的來源和數量根本無法保證。
中國舊貨業協會秘書長覃業竣說,《舊貨品質鑒定通則》和《舊貨品質鑒定舊家用電器》兩大行業標準的出台,將首次打破二手家電市場的無序局面,改變二手家電市場多年缺乏監管的狀態,切斷「廢家電」變相流入二手市場的通道,從而保障了二手家電市場的安全,保障了廣大消費者的利益。同時也解決廢舊家電回收體系「無米下鍋」的尷尬局面。
業內人士認為,《舊貨品質鑒定舊家用電器》標准和《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是相輔相成的,前者明確規定舊家電和廢家電的區別。舊家電是指經過測試達到安全標准和性能標准,可作為二手商品繼續銷售、使用商品;廢家電是指超過使用年限、存在質量隱患,不能夠使用的商品。這為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提供了依據和保障。
促進回收體系完善
三大法規相繼出手,勢必將掀起一出場廢舊家電整頓風暴。數據顯示,家電有嚴格的使用年限,其中彩電在8年至10年,電冰箱在13年至16年,電腦在6年左右。這兩年,我國開始進入家電報廢高峰期,每年預計將有2000萬台左右的彩電、電腦、空調等大家電進入廢舊期限,整個市場規模高達上百億元。
權威人士認為,目前國內由於缺乏有效監管,大量必須淘汰的「廢家電」流入二手市場,不但給消費者帶來安全隱患,也使廢舊家電回收管理體系得不到完善。此外,由於一些個體經銷商甚至用廢舊家電零部件非法拼裝質量低劣的家電,造成了大規模的電子垃圾和環境污染。
專家指出,面對龐大的數量、混亂的管理市場、失調的回收渠道、嚴重的污染問題,二手家電行業早已渴求一場整頓風暴的來臨。三大法規相繼出台,這種局面將得到肅清。
中國家電維修協會常務秘書長王裕奎表示,三大法規為消費者、二手家電合法經營商和廢舊家電回收企業指明了方向。並且,對消費者來說,可以區分廢家電和舊家電;對二手家電合法經營商來說,廢家電要經過廠家合法回收,而舊家電可以出售到正規的二手家電交易市場;對回收企業來說,可以穩定貨源數量。三大法規促進了我國廢舊電器回收體系的完善。
實施將遇艱難險阻
但記者日前在京城部分舊貨市場采訪時發現,大量超期服役的家電仍在銷售。在潘家園舊貨市場,有大量二手家電在銷售,全憑商家「一張嘴」忽悠,消費者根本無從得知二手家電的實際使用壽命、安全性能。記者還在維修家用電器時發現,許多家電維修部內堆積著大量的、已經「老掉牙」的電器,據說這些「高齡」家電一部分是消費者維修後留著繼續使用的,一部分將「上陣」二手市場銷售。
看來,對廢舊家電的整頓風暴,還將遇到艱難險阻。
㈤ 國家為什麼要用家電以舊換新的政策來回收舊家電
第一個問題:國家主導這個以舊換新主要是為了刺激消費、拉動內需,回推動經濟增答長,同時也是加大環保力度、減少電子污染。第二個問題:回收回來的家電全部由拆解企業直接拆解,不會再次進入流通,這是國家政策明文規定的,如果發現這樣的情況,立即取消該拆解和回收企業的資格。國家這次以舊換新試點的9省市全部是按照這樣的要求執行,只有其他沒有試點的地方、由商家自行操作的以舊換新才會將舊機再次進行流通,所以為什麼國家的以舊換新政策中規定只要是主要零部件存在就可以參與,而非試點地區商家自行操作的以舊換新一定要好機(至少是可以修好的機器)就是這個道理。
㈥ 家用電器以舊換新怎麼操作
家電以舊換新流程主要分為三步:
一、回收舊家電
消費者選擇回收企業,通過網路、電話及別的方式提出交售舊家電申請,回收企業及時上門收購舊家電;或購買人先購買新家電,中標企業在向購買人配送新家電的同時回收舊家電,並向購買人開具國家統一制定的家電以舊換新憑證。回收企業在回收舊家電後將及時准確地將家電以舊換新憑證的所有信息,包括回收舊家電的類別、品牌、產品製造商、型號、機身序列號、購買人姓名和身份證件號碼、舊家電回收價格、以舊換新憑證序列號等錄入家電以舊換新管理信息系統,在沒有機身序列號的舊家電上粘貼系統生成的機身序列號。
二、購買新家電
消費者憑有效身份證和家電以舊換新憑證,可在全市任意中標企業購買新家電。銷售企業按銷售價格向購買人開具發票,指導購買人填寫《家電以舊換新(家電)補貼資金申報表》,當場兌付補貼資金,按照新家電的正常銷售價格減去補貼後的金額收取貨款。財政部門根據銷售商的有關記錄和憑證給予補貼。家電生產企業向消費者公告「以舊換新」家電產品的規格、型號和參考價格。
三、拆解處理舊家電
回收企業收購的舊家電一律交售給指定的拆解企業進行拆解處理。對符合條件的,拆解處理企業向家電回收企業墊付運輸費用補貼,並將有關信息錄入家電以舊換新管理信息系統。補貼額度按交售舊家電的數量定額補貼。拆解處理企業按照環保主管部門的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舊家電拆解處理工作,不得倒買倒賣以舊換新的舊家電。拆解處理企業憑以舊換新憑證和《家電以舊換新(運費)補貼申請表》、《家電以舊換新(拆解處理)補貼資金申報表》等材料,經當地環境保護部門審核後,到當地財政部門申領已墊付的運費補貼和拆解處理補貼。
具體的換購執行標准,商務部門出台的廢舊家電回收最低參考價格為:黑白電視機不得低於8元每台;背投或液晶電視不得低於25元每台;電腦不得低於40元每台;洗衣機、電冰箱不得低於35元每台;空調不得低於50元每台。各項補貼的標准分別為,家電補貼:按新家電銷售價格的10%給予補貼,補貼上限為:電視機400元/台,冰箱(含冰櫃)300元/台,洗衣機250元/台,空調350元/台,電腦400元/台;運費補貼:根據回收舊家電類型、規格、運輸距離(指回收企業實際所在地與拆解處理企業實際所在地間的公允距離)分類分檔給予定額補貼,具體標准由省交通運輸廳核定並公布;拆解處理補貼:電視機15元/台、電冰箱(含冰櫃)20元/台、洗衣機5元/台、電腦15元/台,空調不予補貼。
㈦ 什麼是 廢舊物資回收利用體系
簡單就是把廢舊物資再利用,從收集廢舊物資,到分揀加工,再到廠家統一提煉製成原材料,最後在流入市場,這是我認為的體系。
㈧ 家電拆解企業的資質是什麼
報廢家電設備是專業處理廢舊家電的設備之一,能夠有效的對廢舊電視機外殼、電冰箱外殼、電腦外殼、等家用電子產品進行破碎回收再利用。
㈨ 請問大家知道廢舊物資回收站,一般回收哪些廢舊物品,包括哪些分類
具體以下:
1、塑膠:各種各樣包裝袋、泡沫塑料、塑料包裝製品、一次性塑料餐盒廚具、硬塑料、塑料杯子、飲料瓶等;
2、夾層玻璃:玻璃瓶子和碎玻璃鏡片、浴室鏡子、電燈泡、暖水瓶等;
3、金屬材料:可樂瓶、白鐵皮罐頭瓶、美白牙膏皮等。面料:關鍵包含廢料衣服褲子、餐桌布、純棉毛巾、布包等。
4、普遍的在自然條件下易溶解的廢棄物,假如皮、青菜葉、剩菜剩飯、花草植物樹技落葉等,歸屬於不可回收物。
舉例子以下:
1、廢舊紙張:關鍵包含報刊、刊物、書籍、各種各樣包裝袋、企業辦公拿紙、廣告單、紙箱這些,可是要留意衛生紙和洗手間紙因為水溶太強不可回收。
2、塑膠:關鍵包含各種各樣包裝袋、塑料包裝製品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廚具、軟毛牙刷、水杯、飲料瓶等。
3、夾層玻璃:關鍵包含各種各樣玻璃瓶子、碎裝片、浴室鏡子、電燈泡、暖水瓶等。
4、內部金屬物:關鍵包含可樂瓶、罐頭瓶、美白牙膏皮等。
5、面料:關鍵包含廢料衣服褲子、餐桌布、棉柔巾、背包、鞋等。
㈩ 什麼是電子產品的綠色回收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綠色回收的行列中來。他們巧妙地採用各種方法,不僅將廢舊產品回收與企業贏利結合起來,而且大大提升企業的社會形象,提高了企業的品牌競爭力。在此編選了各行業的優秀企業的回收案例。
聯想:聯合協會推進綠色回收
在廢舊電腦回收方面,聯想採用的是與相關協會一起推進的方法。
一方面,聯想會通過客服系統為客戶提供廢舊電腦的回收服務;另一方面,因為處理廢舊電腦不是聯想的專長,聯想要選擇越來越多的和綠色環保有關的協會加強合作。聯想目前與中國扶貧協會合作,開展了綠色電腦扶貧工作。許多企業的電腦使用超過5年以後就淘汰了,其實從功能上來講,仍然可以繼續使用,而許多農村小學沒有電腦,許多農村孩子沒有見過電腦。在這種情況下,聯想就會幫助這些企業將舊電腦贈送給農村學校。
2008年7月6日,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向河北省大廠回族自治縣邵府小學捐贈了首批電腦,並建立了綠色電腦教室。這是綠色電腦扶貧行動開展以來所援建的首座電腦教室。據介紹,綠色電腦扶貧行動還計劃和其他大型企業、機構合作,為更多農村小學捐建綠色電腦教室。
另外,聯想在服務方面有很大的優勢,在許多品牌廠商都開始用外包服務公司的時候,聯想一直堅持由聯想自己的專業工程師上門提供服務。在購買電腦後,如果用戶不需要包裝箱,工程師可以馬上進行回收。如果用戶有淘汰的廢舊電腦,聯想也可以及時提供回收服務。
惠普:在中國78個城市建回收站
惠普在全球的電子垃圾回收計劃已經持續了21年,其已在全球52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回收服務,截至2007年底惠普已回收電子產品和耗材45萬噸。惠普已經在中國78個城市設立了電子垃圾回收站,並專門開展了消費產品回收計劃。
2008年4月,惠普聯合其他幾大企業,在幾家著名電子電器產品行業協會的協作下,倡導和建議開展了中國電子垃圾聯合回收行動——「中國綠E行動」;2009年3月,惠普與富士康宣布將聯手擴大在中國的電子垃圾回收再利用項目,此次合作不僅實現對自然資源的保護,而且利用合作雙方在中國現有的回收再利用能力,有效地改變了廢舊電子產品只能由垃圾場處理的窘境。
值得注意的是,回收再利用是循環綠色的一個重要環節,而惠普在產品的設計過程中也投入了巨大精力。①惠普電腦的零部件均採用可回收的設計,可重新用在電腦或其他產品中;②惠普電腦的機箱均採用免工具拆卸設計,減少了聚合體等各種塑料、著色金屬的使用,更利於產品的回收利用;③惠普部分筆記本電腦採用鎂制外殼,與印製部件相比,此種外殼更易於回收;④惠普部分筆記本電腦採用新技術能永久刪除硬碟內的所有敏感信息,以便他人重新利用舊電腦。
手機
摩托羅拉:採用可回收塑料製造手機
早在2004年6月,摩托羅拉便發起了「綠色中國,綠色服務」環保項目,在全國服務網點設立手機廢舊電池回收點。2005年12月,摩托羅拉與中國移動通信聯合發起並啟動了「綠箱子環保計劃——廢棄手機及配件回收聯合行動」。
到目前為止,摩托羅拉公司在摩托羅拉北京總部、各地分公司、天津工廠、杭州工廠以及遍及全國的350多家授權服務中心都設立了專用於廢棄手機及配件回收的「綠箱子」。
自從「綠箱子環保計劃」實施以來,摩托羅拉選擇不同時機開展綠色回收推廣活動,以各種方式調動消費者參與的積極性。例如2006年年底至2007年年初贈送用再生紙張印製的台歷;2007年3~5月贈送音樂下載卡、打折扣買原裝電池配件;在北京和上海分公司搬遷時推出「搬家不忘環保」的活動等等。
國美:「以舊換新」
為滿足巨大的市場需求,家電零售企業國美集團已在全國構建起舊家電回收點,並出資補貼「以舊換新」的消費者。
根據國美的規定,消費者可以通過撥打國美電器各門店電話的方式,要求門店服務人員上門回收廢舊家電,也可以直接到門店折舊。國美將根據家電商品的使用年限和實際狀況進行折價,消費者可以直接減去舊家電價格購買其他家電商品,也可以領取補貼券在國美電器門店購買電器商品,不受任何限制。
為方便消費者享受以舊換新,並對這個業務進行長期的推廣,國美電器在主要交通要道的旗艦門店、社區店等推廣以舊換新業務,增加相關業務服務人員,以小區為單位發放宣傳單頁並提高以舊換新的參照標准,讓消費者更有效、合理地處理廢舊電器。
據國美介紹,以舊換新業務,平均每台產品的折舊費為150~200元,這些費用全部由國美承擔。其計劃在全國回收300萬台左右的廢舊電器,補貼金額將超過4億元人民幣。
專業回收機構
新天地:「五聯單」制規范回收流程
青島新天地是一家專業的回收機構,自2006年3月25日第一條手工拆解線投入運行以來,青島新天地靜脈產業園開始對來自青島市機關事業單位的廢舊空調、洗衣機、冰箱等家電進行拆解。在建設青島市回收體系的基礎上,目前新天地順利完成了山東省17個地級城市分信息調度、交投中心及37個縣(區市)回收站的建設。
新天地公司通過建立信息調度管理中心統一採集、調度和管理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各環節的有關信息。其主要模式為:①信息管理、調度。設立廢舊家電回收處理信息網站和廢舊家電回收熱線,將客戶提供的廢舊家電信息傳送至信息調度管理中心,中心則將回收指令傳送到回收站,最後由回收站工作人員上門回收。②資金管理。信息調度管理中心向回收站預付回收資金,待回收人員將回收的產品運送到處理廠時,由處置工廠向信息調度管理中心支付回收資金。③全過程監管。信息調度管理中心定期向政府監管機構上報廢舊家電回收及資金使用情況,處置工廠則定期向政府監管機構上報廢舊家電處理情況,政府監管機構據此對處理企業進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