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力體制如何改革
電力體制改革主輔分離預備動刀
http://www.bjx.com.cn 發布日期:2007-12-13 9:26:12 (783)
關鍵詞: 政策動向 電力監管 十一五 電力體制改革 主輔分離
盡管在廠網分離後電力改革一度停滯,但在2007年又重新回到既定軌道。成功變賣廠網分離遺留資產,為後續的電力主輔分離准備了資金,明年可望見到大刀闊斧實施的場景。
路線圖強化為時間表
2002年3月,國務院頒布《電力體制改革方案》,提出了電力改革的不同階段性的任務,解決電力供需矛盾是當時最重要的現實著眼點之一。
這一改革方案對電力行業的激勵作用十分明顯。在國家電力公司被拆分,形成五大發電集團與神華集團、國家開發投資公司、華潤集團等中央發電企業,以及眾多地方、外資、民營發電企業多家辦電、多種所有制辦電的競爭格局後,企業辦電的積極性普遍高漲。2002~2006年,發電裝機和發電量年均增長率達到13.1和13.8,僅用三年多的時間就扭轉了全國大范圍缺電的局面。
然而在電力拆分之後,電力體制改革隨之進入僵持階段,充裕的電力供給卻繼續在電網改革上「卡殼」:輸配未分、主輔未分、輸配電價未能形成、大用戶直供僅在淺層試點階段——無論跨出哪一步,都會受到其他因素的掣肘。
今年4月12日,國務院下發《關於「十一五」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在肯定既有電力改革成果的同時,正式拿出了電力改革的時間表。
按照實施意見的安排,「十一五」前兩年,國家將集中精力處理廠網分開遺留問題,鞏固廠網分開成果,穩步實施主輔分離改革,推進區域電力市場平台建設和大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推進電價改革,對輸配電業務實行內部財務獨立核算,開展輸配分開和農村電力體制改革研究。
而「十一五」後三年,則將進一步完善區域電力市場,落實電價改革方案,適時開展輸配分開改革試點和深化農村電力體制改革試點等工作。
按照這個時間表,將在處理廠網分開遺留問題的基礎上,積極開展輸配分開改革試點,重啟區域電力市場試點工作,並進一步推進國有發電企業整體或主營業務上市。
主輔分離准備停當
事實上,在該實施意見下發前5個月,解決廠網分開遺留問題就已開始啟動了遺留資產的變現工作。
2002年國家實施電力市場化改革時,分別預留了920萬千瓦和647萬千瓦發電權益資產,用以變現後支持電網企業主輔分離改革。隨著國務院原副秘書長尤權履新電監會,以及國資委的支持,資產變現工作進展神速。
在今年5月底,920萬千瓦發電權益資產變現工作已被宣告基本完成,「920」項目所涉及到的38家出讓方企業資產的售價達到187億元,較119.7億元賬面凈資產溢價56。
這187億元所得被納入財政專戶,用於支持電網企業主輔分離改革。
順利處理完「920」項目後,另外遺留的647萬千瓦發電資產項目的處理工作也在當月開始。
當時電監會預計,將用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完成上述資產的變現,但實際實施起來所花費的時間要超出許多。
與「920」項目不同,暫由國家電網公司代管「647」項目的資產質量雖然比「920」項目要優良許多,但股權轉讓會涉及到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的變更。該項目所涉及的8家電廠都是獨立法人的發電老廠,人員較多。
今年8月,電力體制改革工作小組印發《關於電力資產財務劃分有關遺留問題的通知》,對發電和電網企業之間尚未簽署發電資產劃轉移交協議或在移交協議中各自表述的有關遺留問題,提出了明確的處理意見。至此,「647」項目所涉及的變現核心問題已基本解決。
國家電監會新聞發言人譚榮堯本月透露,「647」項目預計在年內將拿出最終結果。而由國資委牽頭的電力主輔分離方案已基本確定,相信不日即將面世。
隨著央企大規模上市的啟動,兩大電網對主輔分離也有極大期待。另一方面,國資委在央企內部已確立了主輔分離輔業改制的方向,政策的最後期限就是2008年,留給兩大電網的時間也所剩無幾。
電力行業的主輔分離在2007年已基本准備停當,2008年的實際實施將拭目以待。
❷ 國家電網將如何改制
據國家電網官網消息,9月7日,國家電網總部召開了職工大會,審議了公司改制方案,確保年專底前全面完成屬改制任務。國家電網董事長舒印彪當時在會上表示,當前離11月底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工作不足3個月時間,要嚴格依法合規操作,保證國有資產安全、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截至2016年,國家電網資產約3.39萬億元。
近日,國家電網公司取得工商部門於11月30日頒發的改制後的公司營業執照,公司總部的公司制改制工作圓滿完成。按照國務院國資委的部署和《公司法》規定,國家電網公司由全民所有制企業整體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名稱由「國家電網公司」變更為「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至此,包括國家電網公司總部和需改制的21家二級單位、123家三級及以下單位公司制改制任務全部提前完成。
❸ 原來的電網改革怎麼改的叫什麼電網分家還是什麼
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大事記
2002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准了《電力體制改革方案》。
4月11日,國家計委公布電力體制改革方案內容。
電力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是,為在發電環節引入競爭機制,首先要實現「廠網分開」,將國家電力公司管理的電力資產按照發電和電網兩類業務進行劃分。發電環節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將國家電力公司管理的發電資產直接改組或重組為規模大致相當的5個全國性的獨立發電公司,逐步實行「競價上網」,開展公平競爭。電網環節分別設立國家電網公司和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下設華北、東北、華東、華中和西北5個區域電網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主要負責各區域電網之間的電力交易、調度,參與跨區域電網的投資與建設;區域電網公司負責經營管理電網,保證供電安全,規劃區域電網發展,培育區域電力市場,管理電力調度交易中心,按市場規則進行電力調度。區域內的省級電力公司可改組為區域電網公司的分公司或子公司。
❹ 國家電力供電的改革
在第二次煤電聯動後,全國電價普遍上調的背景下,電力行業員工的高薪高福利引發了對於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討論。近日,市場傳出消息,一個由副總理主管的高規格電力體制改革研究辦公室即將成立,其目的就是研究電力體制改革問題。
盡管此消息遭到了有關部門的否認,卻並未讓坊間關於「電老虎」破壟改革的討論冷卻下來。
電改路難行
2002年,國務院批准《電力體制改革方案》,電力體制改革大幕由此拉開。當年年底,原國家電力公司被分拆成為了兩大電網公司、五大發電集團和四家輔業集團。分拆引入了競爭機制,但分拆之後的3年半時間里,電力行業的表現並不令人滿意。
為緩解電力緊張,政府一再用行政來代替市場,體制改革也因此停滯不前。「當初判斷廠網分開後會很快進入市場化階段,但現實是遲遲未進入實質階段。」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劉樹傑說。在此背景下,電監會2005年年底發布了一份內部報告,宣告「中國的電力體制改革基本不成功」。
對此,首都經貿大學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劉紀鵬認為,盡管拆分了國家電力公司,但卻是「改體不改制」,中國電力行政性壟斷的本質不僅沒有打破,反而有進一步加強的趨勢。劉紀鵬進而指出,不觸動電價這一實質性問題,只強調拆分,不僅對電力改革進程的推進於事無補,而且還可能拆出麻煩。
眼下,電力改革停頓了將近1年的今天,電力供求關系已從緊張趨於緩和。因此,一些專家認為,重啟並加快電力體制改革進程的時機已經成熟。發改委近期也透露了下一步電力改革的核心內容和重點任務,其中,「進行輸配分開的研究和推行試點」被排在首要位置。有消息稱,輸配環節的分開工作目前已正式提上電力體制改革的議事日程。
輸配分離還是理順電價?
「從目前來看,電力的矛盾主要集中於電網,電網涉及的各種矛盾的症結點是在利益的分割上。」中國能源網專家顧問甘世宣說。在他看來,電力改革應當首先在兩大電網內實現競爭,實現輸配分開。
中國投資協會能源研究中心副理事長陳望祥對此表示認同。陳望祥認為,必須打破電網壟斷,積極進行輸配分開。不然,就沒法准確核算電網的真實成本,也沒法制定合理的輸配電價,也就談不上所謂的電價改革。
不過,國電動力經濟研究中心總經濟師胡兆光表達了不同意見。他認為,現在還沒有到談輸配分開那個地步,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理順後,才能談輸配電價。「目前,上網價格、銷售價格都很亂,輸配環節也處於壟斷階段,國家對電廠1年發多少電、1度電什麼價等都有指標規定。」因此,沒處理好如何競價上網,銷售價格沒理順就還沒到談論輸配分開那個地步。
劉紀鵬則認為,輸配分開本身並不能夠打破壟斷,輸電和配電都具有自然壟斷屬性,並不能因為輸配分開而打破。與其說輸配分離的目的是打破壟斷,倒不如說輸配分離是通過劃小核算單位,實現輸配電二者成本和價格的核算清晰。
「電力市場化改革的目標就是要充分利用市場手段實現資源優化配置,這決定了建立以價格為核心的市場機制是關鍵。」電價改革是電力體制改革的核心內容,直接關繫到電源、電網企業和用戶利益的調整,關繫到電力市場的有效運行和電力體制改革的成本。沒有科學合理的電價體制,就談不上引入競爭、打破壟斷。
❺ 電力改革
請注意:
所有的電力工程
包括電力公司農網改造工程,都是國家出錢的
不需要一分錢
供電公司給你們改造還是為了給你們用電,你們用電他們才有利潤
這些都是無償的
收錢的話不一定是電力公司收,也許是村委。。。。此處省略了
❻ 電力體制改革的改革內容
能源局牽頭制定的新電改方案已經上報國務院。新方案以電網逐步退出售電和大用戶直購競價上網為主線,以及電網的財務和調度兩者擇其一獨立。
電網逐步退出售電就是所謂的「電改從售電側起步」。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史玉波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當下電改將「放開售電側,讓用戶選擇售電商進行交易。」
在大用戶直購電改革方面,建立多買多賣的電力市場,用電企業和發電企業繞過電網自主交易,並擁有自主選擇權。核心是電價的市場化,其最終目的都是打破電網公司在電力交易中對發電公司的單一買家地位和對電力用戶的單一賣家地位,實現電力交易市場化,逐步形成發電和售電價格由市場決定、輸配電價由政府制定的價格機制。
新電改方案從售電側改革起步是折中的結果,在此前的課題申報階段,有關部門的改革思路不一致,如果電網只保留輸配權,發電方和用電方直接交易,電價完全市場化,多年來一貫形成的國家定價局面將被改變。最後意見統一後確定先放開售電價交易。「在剔除電網的過網費,電力完全市場交易後,發電企業只要成本能覆蓋,電價的下調是可以預見的,具體來說,購電價有下降空間。
❼ 電力領域的供給側改革到底怎麼改
(一)積極發展清潔能源發電,消化煤電階段性過剩產能
電力工業要把電力發展的重心從規模擴張為主轉向系統優化
、提質增效
為主,增量、
存量
資產並重,進一步提高電力工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1
、優化投資項目管理機制,重視項目規劃研究,加強前期論證深度
❽ 國家電網改革到底成就如何
國家電網已成為各方利益博弈的競技場,就像我們小學時學的一篇課文《天鵝、版大蝦和梭魚》:
天鵝、權大蝦和梭魚想把一輛大車拖著跑,
雖說車子不算重
可天鵝伸著脖子要往雲里鑽,
大蝦弓著腰兒使勁往後靠,
梭魚一心想往水裡跳。
究竟誰是誰非,
百姓管不著,
只知道,
他們都拚命的拉呀拉呀,
大車至今仍在原處,未動分毫。
❾ 十八屆三中全會後,國家電網能改革嗎如果能的話,會怎麼改我認為電價不會放在市場中去競爭,應該還是
1、電力體制的改革一天也沒有停止過。十八屆三中全會後,電力更會加快改革的進程,進入改革的深水區,有可能會觸及電價等問題。
2、電力一直是一個微利行業,電價的定價原則是「合理補償成本,合理確定收益,依法計入稅金,堅持公平負擔,促進電力建設。」從近年來的多次電價調整就可以看出來。近來隨著煤炭價格的走低,使發電行業能夠得到喘息,國家電價調整的步子才慢下來。從長遠角度看,電價還會調整,即便施行竟價上網,大用戶直接購電等措施,也不可能使電價回到過去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