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辦公傢具的材料
(1)鋁
1.1鋁型材
1.2壓鑄鋁合金
(2)五金類
2.1黑色金屬
2.2有色金屬件
指除鐵製品外一切金屬件如:鋁、銅、鋅、不銹鋼等。它有一個特點不容易生銹、強度較黑色金屬差,傢具中採用較多有:鋁板、鋁棒、不銹鋼管、不銹鋼板、銅板、鋅板。
不銹鋼製件:
銅製品
鋅製品:
2.3鑄件金屬
(3)橡塑類
3.1塑膠件
ABS:俗名工程塑料,可用於連接件、座椅背、座板,它是塑料中能進行電鍍(水鍍)主要原料。
PP:俗名聚丙烯,用於五星腳、扶手、腳墊以及強度要求不高連接件。缺點:耐磨性差、表面硬度低。
PVC:俗名聚氯乙烯,主要用於封邊件、插條件。它適應於擠出成型,同時PVC材料屬塑料件中不燃材料,加工成型溫度穩定性差、特別是顏色的穩定性不好。
PU:俗名聚氨酯。主要用於扶手(發泡)配件。
POM:俗名賽鋼。主要用於耐磨件如腳墊、腳輪、門鉸、合頁等。性能耐磨、耐壓、但尺寸穩定性較差。
PA:俗名尼龍。主要用做腳墊、五星爪、腳輪等耐磨、壽命要求高的地方。特點:耐磨、耐壓、高強度室內使用壽命長,個別型號如PA66耐高溫達2200,缺點是在太陽底下曬易改變性能、易斷、耐候性差。
PMMA::有機玻璃(俗稱亞加力)。塑料中有五種透明材料,而PMMA是其中一種透明度最高,工件切割時有醋酸味,加工變形容易,用開水浸泡能整形變彎。缺點:表面易劃傷,硬度偏低,彎曲時容易龜裂,價格比ABS高20%以上。
PC:俗稱聚碳酸酯。該品種也屬透明材料,表面硬度高、耐劃傷、耐沖擊力強、強度高、耐候性好(即不怕陽光照射)。傢具中屏風隔板陽光板便是此材料中空擠塑成型。特點:價格成本高,比PMMA高約40%左右。
3.2橡膠類
3.3樹脂類
(4)玻璃製品
4.1平板玻璃
4.2工藝加工玻璃
4.3藝術加工玻璃
(5)海棉類
5.1定型棉
5.2發泡棉
5.3橡膠棉
5.4再生棉
(6)皮革類
6.1人造皮革
6.2天然皮革
(七)膠水類
7水性膠
7.2溶劑膠
(8)布類
8.1人造化纖布
8.2天然纖維布
(九)外觀裝飾覆膜類
9.1波音軟體
9.2裝飾膜
9.3木皮貼覆
(十)人造板材
10.1膠合夾板
10.2細木工板
10.3蜂窩板
10.4纖維板
10.5阻燃板
10.6鋁塑板、美案板
10.7刨花板
10.8發泡板
Ⅱ 美式風格的傢具用材及材質有哪些
美式傢具,顧名思義是來自於美國的風格傢具。美式傢具是殖民地風格傢具中最典型的代表。進口塞特維那STVILLA皇室傢具、FINE精製傢具就是美式傢具的典型之一。作為歐洲的最大殖民地,美式傢具融匯了歐洲各國的風格,從而創造出了一種全新的家居風格。
風格
由於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其移民來至歐洲各個國,其傢具也包含歐洲各個國家的元素,有英國古典的安妮女王式,有近代英國的使命派元素,也有法國路易十四的巴洛克風格,路易十五的洛可可風格,路易十六的新古典風格,還有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的元素。所以這些元素,最後都在美國包攬融合。
美式設計
美國傢具設計本來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地方。它沒有德國包豪斯的創新,沒有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淵源,也沒有西班牙、丹麥精細的工藝傳統。但是,就在這塊未開墾的傢具設計土地上,美國人以半個多世紀來辛勤勞作,可以看到燦爛的果實了,這就是「傢具設計的美國夢」。美國傢具設計二戰後經歷了「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藝術傢具運動」開始風行,在造型上大膽拋開傳統,充分展示個性。九十年代以後,具有自由表現力的傢具開始成為時尚,色彩、結構、線條這些簡單的元素在傢具設計中盡顯創意的光芒,並在概念藝術影響下形成了獨樹一幟的美國審美觀。美國是傢具生產大國,也是最大的傢具消費市場。由實木、棉、麻等天然材料製作的物品讓人彷彿回到大自然的懷抱,於是講究自然舒適、溫馨寫意的美式傢具開始越來越受人們的喜愛。
美式傢具設計風格特點
1、用材多為實木美林傢具多以桃花木、櫻桃木、楓木及松木製作。據悉,桃花木、櫻桃木屬於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方可成材的珍貴木材,楓木也要40年成材。這些精心選擇的材料為傢具的進一步造型確立了良好的基礎,傢具表面精心塗飾和雕刻,表現出獨特的特色。
2、風格粗獷大氣,美式傢具較意式和法式傢具來說,風格要粗獷一些。不但表現在它用料上,還表現在它給予人的整體感覺上。在一些美式古典風格傢具上,塗飾上往往採取做舊處理,用銳器在傢具表面上形成坑坑點點。
3、崇尚古典韻味美式傢具中常見的是新古典風格的傢具。這種風格的傢具,設計的重點是強調優雅的雕刻和舒適的設計。在保留了古典傢具的色澤和質感的同時,又注意適應現代生活空間。我們可以看到華麗的楓木滾邊,楓木或胡桃木的鑲嵌線,扭扣般的手把以及模仿動物形狀的傢具腳腿造型等。
造型美式傢具特別強調舒適、氣派、實用和多功能。從造型來看,美式傢具可分為三大類:仿古、新古典和鄉村式風格。仿古風格:美式傢具的基礎是歐洲文藝復興後期各國移民所帶來的生活方式。從許多18、19世紀世代相傳下來的經典傢具作品中可以看出,由於早期美國先民的 開拓精神和崇尚自然的原則,造型典雅,但不過度裝飾的傢具成為典型美式傢具的代表作。如有貓腳型彎椅腳(CabrioI Leg)的安妮皇後型;傢具設計大師齊本德爾(Thomas Chippendale)的椅子;18世紀美國本土設計名家約翰·高德(John Godderd)所擅長的優美線條,直至今日仍在美式傢具中佔有一定份量。
4、新古典風格:在古典傢具設計師求新求變的過程中應運而生。設計師將古典風范與個人的獨特風格和現代精神結合起來,使古典傢具呈現出多姿多彩的面貌,成為新古典風格的主要特色。
5、鄉村風格:在美式傢具中一直佔有重要地位,由於它造型簡單、明快,而且實用,長久以來受到各國消費者的喜愛。在1998年的傢具展中被加入多功能設計,外觀和用料仍保持自然、淳樸的風格,隱藏設計的抽屜收納了空間,使其看起來更整潔、美觀。就整體而言,美式傢具傳達了單純、休閑、有組織、多功能的設計思想,讓家庭成為釋放壓力和解放心靈的凈土。美式傢具的最迷人之處還在於造型、紋路、雕飾和色調細膩高貴,耐人尋味處透露亘古而久遠的芬芳。一般而言,美式傢具必須經過幾個階段的作業才能凸顯美式風格。不同木材和不同部位的各色各樣的稀有紋理,乃至樹木生長期中由於病理變化產生的特殊紋理都是美式傢具的最愛。其次,木材的處理方式採用自然烘乾和乾燥 爐烘乾法,除去木頭間的空隙並將紋路間的空隙適度收縮以避免捲曲變形。第三步是選擇木質的取材部位。最好的木質多半來自木材的木心且靠近樹乾的下方部位,而中心木質通常比新木或較外層的木質黑。高檔傢具往往選擇部位良好的木質以增加質感和價值。懷舊、浪漫和尊重時間是對美式傢具最好的評價。
6、風格簡潔
美國的傢具風格主要植根於歐洲文化。我們所說的「美式」傢具,一般指Federal Style(聯邦式風格)。聯邦式傢具與新古典主義傢具相似,後者曾於1760年以後風行歐洲。新古典主義摒棄了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所追求的新奇和浮華,建立在一種對古典的新的認識上,強調簡潔、明晰的線條和優雅、得體有度的裝飾。
美式傢具和歐式傢具在一些細節上的處理很不一樣,比如,美式傢具的油漆以單一色為主,而歐式傢具大多會加上金色或其他色彩的裝飾條。
美式傢具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它的實用性比較強,比如有專門用於縫紉的桌子;可以加長,或拆成幾張小桌子的大餐台。不過,無論是歐洲傢具還是美式傢具,都重視裝飾。它們常用鑲嵌裝飾手法,並飾以油漆或者淺浮雕。美式傢具對風格要求嚴格塗裝工藝復雜,體量大是美式傢具的又一特點。像純美世家有一款沙發椅背所用的龜裂漆其塗裝就用了19道工序。而這一特點也就要求消費者在選擇美式傢具時,在 充分了解美式傢具自身特點和風格的基礎上,更要對家居的飾品、家居整體環境以及家居色彩搭配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高典頤霖的孫總介紹說:「普通消費者都是 先裝修,後買傢具,而對於美式傢具來說,應該先定傢具,然後根據傢具的特點來選擇裝修方案。這樣才能使傢具和居室的整體環境和諧統一。美式傢具最忌諱與現代裝修風格的居室相搭配。除了居室內風格講求和諧統一外,美式傢具還講究色彩搭配的合理性。比如卧室中的床為暖色調的棕色,那麼卧室的主色調適宜搭配藍、紅或土黃色,這樣的居室更能襯顯出主人的品位和文化氣質。
重視細節,因為風格相對簡潔,細節處理便顯得尤為重要。美式傢具中的五金裝飾比較考究,小小一個拉手便有上百種造型,正是這些小玩意使美式傢具更具風格。千萬不要認為美式傢具工藝簡單,著名設計師AlexanderJulian為UNIVERSAL設計的一款傢具,貼面用竹子精磨而成,手感如絲般光滑。美式床極有特色,高柱並帶有頂篷。床之所以高,是因為有兩層床墊,據說這樣更加有彈性。椅子最能表現美國「安娜女王式」的特點:椅子的頂部採用軛形,飾以淺浮雕,椅背是花瓶式的板條,座面做成馬蹄形即U形,但所有的雕刻都不太復雜,這種樣式被認為是借鑒了中國傢具的式樣。
美式田園風格突出格調清婉愜意,外觀雅緻休閑,色彩多以淡雅的板岩色和古董白居多,隨意塗鴉的花卉圖案為主流特色,線條隨意但注重干凈干練。相對其他風格的傢具,它的傢具類別最為廣泛。
美式田園注重家庭成員間的相互交流,注重私密空間與開放空間的相互區分,重視傢具和日常用品的實用和堅固。美式田園風格的傢具通常具備簡化的線條、粗獷的體積,其選材也十分廣泛:實木、印花布、手工紡織的尼料、麻織物以及自然裁切的石材……田園風格長久以來在美式傢具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應該說,它摒棄了繁瑣與奢華,兼具古典主義的優美造型與新古典主義的功能配備,既簡潔明快,又便於打理,自然更適合現代人的日常使用。
美式傢具的特點
1、仿古
如果你擁有一件祖母用過的舊傢具,一定要放在居室最醒目的位置,它是你注重文化和歷史的象徵。
美式傢具的鼻祖要追溯到歐洲文藝復興後期各國移民所帶來的生活方式。從許多18、19世紀世代相傳下來的經典傢具中,可以看出早期美國先民的開拓精神和崇尚自然的原則,傢具造型典雅,又不過度裝飾。
美式傢具中酷愛做舊工藝,也是這種仿古情結導致。在原本光鮮的傢具表面,故意留下刀刻點鑿的痕跡,好像用過多年的感覺。塗抹的油漆也多為暗淡的啞光色,排斥亮面同樣源於希望傢具顯得越舊越好。
破壞是美式傢具在塗裝過程中充分體現仿古效果的一道加工工序,它主要仿造風蝕、蟲蛀、碰損以及人為破壞等留下的痕跡,可以塑造出歷史延續的效果,這種基材破壞主要有如下幾種:
蟲孔。蟲孔是模仿傢具長時間存放後木材被蟲蝕、蟲蛀後留下的痕跡。一般來說蟲蛀現象多見於傢具的破壞朽爛處以及邊緣部位。
銼刀痕。銼刀痕是模仿傢具在長期使用或存放過程中被帶鋸齒形的物體拉劃出的痕跡。
鐵錘痕。鐵錘痕是用鐵錘傾斜一定角度敲打後留下的痕跡,它主要是模仿傢具長期使用過程中被壓傷或被其他器物掉落下來砸傷的痕跡。
噴點。點多為黑色、深咖啡色,是一種透明或不透明的著色漆,國外俗稱「蒼蠅黑點」。它主要模仿傢具在長期使用過程中蒼蠅遺留其上的排泄物或一些有色物濺落在傢具上留下的痕跡,是仿古效果較強的一道工序。
2、典雅
美式傢具的粗大塊頭,掩飾不住細節處的精巧,它的典雅,帶有很強的主觀感覺。
美國的家居風格主要植根於歐洲文化。我們所說的「美式」傢具,一般指Federal Style(聯邦式風格)。
美式傢具同樣重視裝飾。除了風鈴草、麥束和瓮形裝飾,在美國還有一些象徵愛國主義的圖案,如鷹形圖案等。它們常用鑲嵌的裝飾手法,並飾以油漆或者淺浮雕。
關鍵詞之含而不露的尊貴描金鑲銀是歐洲人崇尚的尊貴。在美國,尊貴絕不浮於表面,衣衫不整的人往往是百萬富翁。
別看美式傢具風格相對簡潔,其實每個細節無不滲透著尊貴感。美式傢具一般採用胡桃木和楓木,為了凸出木質本身的特點,它的貼面採用復雜的薄片處理,使紋理本身成為一種裝飾,可以在不同角度下產生不同的光感。這使美式傢具比金光閃耀的義大利式傢具來得耐看。
美式床極具王者風范,常採用四柱並帶有頂篷的形式,雪橇床也是他們喜愛的模式。
3、溫馨
房子是用來住的,要讓住在其中或偶爾來住的人都倍感溫暖,美利堅風格的精髓就在這平實的感恩之心。
美國電影里,幾乎所有人家在別墅的一層都是寬大的客廳,溫暖別致的壁爐更是不可或缺的裝備。每個家庭成員在各個人生階段中都有相應的傢具和擺設,兒童房、老人房的格局和色調都符合年齡特點。雖然他們不熱衷於幾代同堂地居住在一起,但每逢重大節日,他們都力求和最親近的家人在一起溫馨度過。一個家的沙發要足夠承載近10個人,地毯讓老人不致滑倒,小孩可以隨意趴在地上堆積木或逗狗,開放式廚房讓女主人在料理大餐時仍然能夠傾聽丈夫的甜言蜜語。這是我們要度過一生的地方,為家人付出再多都值得。
Ⅲ 西方傢具發展史分幾個時期
1、古埃及時期(約公元前14世紀-前5世紀)
傢具的起源追溯至古埃及第三王朝時期。
在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王圖坦卡蒙的陵墓中,已有了十分精緻的床、椅和寶石箱等傢具。
造型嚴謹工整,腳部採用模仿牛蹄、獅爪等獸腿形式的雕刻裝飾,傢具表面經過油漆和彩繪,或用彩釉陶片、石片、螺鈿和象牙作鑲嵌裝飾,紋樣以植物和幾何圖案為主。
古埃及傢具的用料多為硬木,座面用皮革和亞麻繩等材料,結構方式有燕尾榫和竹釘。
古埃及時期金木製作技術已很高,有槌打和熔鑄術、裝飾加上工術、金箔製造術、包金術、著色法、鑲嵌法六種加工技術。
最擅長貼金箔技術,先塗動物油和絲柏灰泥,再塗動物膠和樹脂膠,最後貼金。
2、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約公元前5世紀-公元5世紀)
公元前五世紀後,希臘的傢具形成了更加完美和協調的風格。
這個時期,古希臘傢具出現了新的形式,有坐具類、床榻、箱、櫃及桌類,典型的是被稱為「克里斯莫斯」的椅子,採用優美的曲線形椅背和椅腿,結構簡單、輕巧舒適。
古希臘傢具裝飾風格的起源多受三個柱式的影響,即多立克式、愛奧尼式及科林斯式。
腿部一般雕刻有玫瑰花結和一對棕葉飾,棕葉周圍被切掉,呈現出 C形漩渦狀切痕,傢具的表面多施以精美的油漆。
古羅馬傢具多由古希臘傢具演化而來,木傢具常用名貴的木材或金屬作貼面和鑲嵌裝飾。
除木製傢具外,羅馬的銅質和大理石傢具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這些傢具多數雕刻著獅首、人像和葉形等裝飾紋樣,具有堅厚凝重的特徵,顯示了一種男性化的風格,也是當時羅馬帝國強盛的一種預示。
3、中世紀時期(約公元5世紀-14世紀)
中世紀前期的傢具風格以拜占庭帝國式和仿羅馬式為主流。
至十四世紀,哥特式傢具風靡整個歐洲大陸。
拜占庭式傢具即拜占庭帝國傢具,融合了羅馬和東方藝術。
雕刻和鑲嵌裝飾十分精細,常用象牙雕刻來裝飾。
裝飾圖案主要是花葉藤蔓,夾雜著基督教的聖徒、天使和動物紋樣。
仿羅馬式傢具是公元九至十三世紀流行於歐洲的傢具的式樣。
特徵是椅和凳的腿多由旋木製成,箱和櫃採用簡單的板狀結構,表面塗以明快的色漆,並以金屬鑄件作加固和裝飾。
偶爾略施一點簡潔的淺浮雕,顯出質朴無華的風格。
十四世紀後,哥特式建築上的裝飾紋樣開始被應用於傢具,框架鑲板式結構代替了用厚木板釘接箱櫃的老方法。
出現了諸如高腳餐具櫃和箱形座椅等新的品種。
哥特式傢具的主要特徵在於層次豐富和精巧細致的雕刻裝飾,最常見的有火焰形飾、尖拱、三葉形和四葉形飾等圖案。
常用的木材是橡木。
4、文藝復興時期(14世紀-17世紀)
從十五世紀後期開始,文藝復興式建築取代了哥特式建築,由此產生的文藝復興式傢具便在整個歐洲大陸盛行。
直至十七世紀初,又在此基礎上逐漸演變出巴洛克式傢具。
文藝復興式傢具的主要特徵為:外形厚重端莊,線條簡潔嚴謹,立面比例和諧,採用古典建築裝飾等。
文藝復興式傢具在歐洲流行了近兩個世紀。
總的說來,早期裝飾比較簡練單純,後期漸趨華麗優美。
此外,不同的國家也都有各自特點。
如法國採用繁復雕刻裝飾,顯得富麗豪華;英國把文藝復興風格與自己傳統的單純剛勁的風格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樸素嚴謹的風格;北歐文藝復興式傢具發展緩慢,實際上是將哥特式後期的結構方式與文藝復興式裝飾融為一體。
巴洛克風格脫胎於文藝復興風格,但與後者的理智的古典主義相反,而是一種熱情奔放的浪漫主義風格。
巴洛克式傢具主要特徵是強調整體裝飾的和諧,採用誇張的曲線,應用中國式的漆繪裝飾等。
巴洛克式傢具傳入法國後,發展成一種既豪華又獨特的法國巴洛克傢具,稱為路易十四式傢具。
常用材料為胡桃木和橡木,並鑲嵌龜甲和銅片,在傢具的邊角上採用包銅處理。
最常見的裝飾圖案是神話人物、螺紋和花葉飾等。
5、十八世紀(洛可可,新古典)
十八世紀初,洛可可風格建築和傢具已發展成熟並流行於歐洲。
十八世紀後半葉,作為歐洲古典主義文藝思潮的反映,新古典風格興起並取代了洛可可。
十八世紀也是英國傢具發展黃金時期,產生了許多著名設計師。
洛可可傢具是在刻意修飾巴洛克式傢具的基礎上形成的浪漫主義風格新傢具。
由於這種風格的傢具形成並流行於法國路易十五時期,故又名路易十五式傢具。
主要特徵是優美彎曲的線條和精細纖巧的雕飾相結合,所有傢具的腳都是彎曲形的,洛可可式的彩漆傢具也很具特色,其中以黑白漆為多,飾以華麗的貼金浮雕和鑲銅裝飾,具有異常纖秀典雅的藝術效果。
新古典風格傢具成熟於路易十六時期,又稱為路易十六式傢具。
它很快被傳播到意、德、西等國。
新古典傢具的特徵是以削瘦的直線為造型的基調,追求整體比例諧調,不作過分的細部雕飾,表現出了注重理性、講究節制、結構清晰和脈絡嚴謹的古典主義精神。
多採用由上而下、逐漸收縮的方形或圓形的腳,櫃體邊框部分用桃花心木等名貴木材作菱形或錐形的鑲嵌貼面裝飾。
6、十九世紀(帝國式,拜德米亞式)
帝國式和拜德米亞式都是繼新古典主義之後流行於歐洲的復古主義的傢具風格。
十九世紀後期,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歐洲的設計界興起了一些反傳統的運動。
1888年,工藝美術協會在英國成立,進而展開了反傳統的手工藝運動。
這個手工藝運動主張結合藝術家和技師的力量,強調個人的手工藝技能,並且企圖建立一種新的設計形式。
他們雖然完全忽略了甚至排斥機器的作用,但還是創始出一種簡單朴實而且充滿鄉村氣息的新的傢具形式,這使傢具設計脫離了對傳統的模仿而進入一個新時期。
帝國式傢具產生於法國大革命後,於1804--1815年拿破崙稱帝期間發展成熟。
帝國式傢具以忠實的考古態度去模仿古代的藝術形式,在造型上模仿古代建築的輪廓,裝飾上採用古代的神像、花環、古瓶和皇冠等圖案。
裝飾手法除雕刻、鑲木和彩繪貼金外,銅制鍍金飾件應用也很普遍。
拜德米亞式傢具是古典裝飾傢具史上的最後一種傢具風格,流行於1815--1848年間的歐洲。
源於歐洲鄉土傢具的拜德米亞風格,具有簡單朴實而拘謹沉重的特徵,並多採用桃花心木等名貴木材作貼面裝飾。
19世紀中葉這種風格逐漸傾向於曲線造型和華麗裝飾,並在德國發展為新洛可可風格;在法國形成路易·菲利普風格;在英國則發展成早期維多利亞風格。
這些風格實際上都是模仿和拼湊歷史上各種風格而成的傢具式樣。
7、二十世紀現代主義時期
二十世紀初,首先在歐洲各國出現了一些現代主義運動。
較有影響的是荷蘭的風格派和德國的包豪斯,並由此奠定了現代傢具的基礎。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現代傢具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在美國形成了美國國際風格傢具。
Ⅳ 科普小知識,豪華絢麗的清式傢具是如何形成的
今天就給大家說一說,豪華眩麗的清式傢具是如何形成的。
清式的傢具,他們都是採用了一些非常好的的屬於硬木的木材所製作而成的,形成之後非常的絢麗的,其實清代的傢具,他是繼承了在明代的傢具當中採用的一些非常優質的,硬木的木材的一種傳統。但是他又是因為受到了一些外面的文化影響,最後形成了非常絢麗和豪華的時代風格。
然後這些風格,也就反應啦在當時比較強勢的國家力量以及一些向上的民族風。以前人們叫做乾隆工,也就是為了給後代的人留下很多的珍品,所以說被認為是特別典型的清式的風格。最後一個時期就是在鴉片的戰爭之後,因為一些外國的資本主義人群遷入了我們國家,像在西方的一些傢具上面的文化也是不斷的流入到我們國家來,然後使傳統的傢具風格受到了很大的沖擊。特別強盛的清代的傢具從此走向了特別衰弱的時期。就在這個時候,也就出現了一些中方和西方的一些傢具作品。
Ⅳ 紅木傢具的包漿是如何形成的
紅木傢具包漿的形成,主要還是由人們把玩、擦拭、使用頻繁所引起的,這裡面事件和人物回是包漿形答成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一些老傢具上通常都會有包漿。
一般在使用者的手經常撫摸的位置,會出現自然形成的包漿。新仿的包漿一般都不自然,而且有的廠家一不小心在傢具不常被撫摸的地方也形成了包漿,而且新作的包漿有粘澀阻手的感覺,並且又一股怪怪的味道,全然沒有自然形成的包漿那樣溫潤滑溜。
(5)這些傢具怎麼形成的擴展閱讀:
經常給傢具除塵有兩個好處,一個是有利於保護好傢具的包漿。包漿對傢具有一種天然的保護作用,只有保養得好,包漿才會自然。其次,避免了塵土的二次搬家,使得空氣的潔凈度提高。這不僅對人的養生有好處,對傢具也有很大的好處。
還有一點,就是傢具的擺放也有一定學問。在平房裡,傢具的擺放最好不要緊貼著牆壁,如果是在樓房裡,要離暖氣有一定距離。有抽屜的傢具,最好不要放置重量比較大的物體,以免傢具由於重物的壓迫發生變形。
總之,秋冬季節是紅木傢具保養最好的時期,我們在使用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對傢具造成損害,需要大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