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故宮的龍椅到底是用什麼材料做的,可以維持使用這么久
故宮的龍椅到現在已經不讓接近了,因為故宮現在三合店已經不對外開放了,只能在外面看一看,拍個照,在故宮剛開始對外開放的時候,這個地方是可以進入遊客的,也自然會有很多遊客對上面擺放的金鑾殿龍椅感到非常的好奇。
這把椅子歷經了很多的艱辛,人都不曾經歷過的歷史,它有著很深的文化意義,所以說這把椅子應該被妥善的繼續保管著,所以說現在三和殿已經逐漸的不讓外部的遊客進入了,只能在外面參觀,也是為了更好的保存這些古建築。
⑵ 故宮里的龍椅,到底是用啥材料做的,坐著舒服嗎
龍椅,是指古代皇帝專座,隱含了“第一把交椅”的意思,是皇權的象徵,和傳國玉璽有著同等的政治意義。某種程度上,龍椅的象徵意義甚至要大過傳國玉璽。拿著傳國玉璽的不一定是皇帝,但是坐龍椅的絕對是天子。
關於故宮龍椅,還有一段不尋常的經歷。
清朝覆滅之後,袁世凱成了民國大總統。1915年,袁世凱冒天下之大不韙竊國登基稱帝。之後袁世凱將故宮太和殿的許多陳設都進行了整改,龍椅也不知所蹤。袁世凱使用的是一把西式大椅,放在太和殿中顯得不倫不類。
後來袁世凱在全國人民的罵聲中匆匆下台,但那把西式大椅仍然留在了太和殿,直到1947年才撤去。但是原來的龍椅並沒有找到。
1959年,故宮博物院專家在一處存放舊傢具的庫房中,發現這座明代龍椅。因為龍椅長期被看作普通傢具,隨便棄置,弄得殘缺不全。博物院專家根據有關資料,請名匠高手修復,共用了934個工日才竣工。這把至今五百多年的椅子終於又恢復原貌。
⑶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清傢具總數量多達上萬件,這些傢具的用材都有哪些
故宮來博物院收藏的明清傢具甚為豐富源,總數量多達上萬件,其中明代傢具有300餘件。清代傢具中床榻、椅凳、桌案、箱櫃、屏風、台座等一應俱全,還有東洋傢具和西洋傢具近500件。其質地有紫檀木、黃花梨、花梨、鐵梨木、烏木、雞翅木、紅木、櫸木、楠木、樺木、榆木、影木、黃楊木和髹漆等。這些傢具除部分出自宮廷作坊製作外,絕大多數來自全國各地,其中以廣作、京作、蘇作、晉作最為著名。床榻類傢具作為皇室帝胄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用料考究,工藝精美,極盡奢華。這次展覽精選的床榻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明清皇室傢具的風格特點和明清傢具藝術的最高成就,您也可以在文物欣賞中加深對明清皇家生活的了解。
⑷ 故宮的龍椅是什麼材質的呢
故宮的龍椅也就是擺放在太和殿大殿上的椅子了,這把椅子也被稱為髹金雕龍木椅。這把龍椅是明朝製作的,已經有500年左右的歷史了。
這把椅子的主要材質是金絲楠木,然後在上面貼了金箔,刷了金漆。很多人以為這把金光閃閃的龍椅是金的,其實並不是,這把椅子還是木頭的。這把龍椅也是命運多舛,它的背後也有很多故事。
剛開始故宮裡面管理不嚴格,三大殿里是允許讓遊客進去的,龍椅旁邊也只是圍了個繩子簡單的隔離。當年很多遊客都曾經翻過繩子去坐龍椅。後來因為對文物有損害,管理的更加嚴格了,三大殿也都不讓遊客進去了,只能在門口拍照了,龍椅就更加碰不到了。
⑸ 故宮的龍椅究竟是什麼做的,傳世500多年,為何依舊金光閃閃
在故宮博物院位於太和殿正中央的是一副看起來金光閃閃,十分具有氣勢的髹金雕龍木椅,俗稱「金鑾殿龍椅」。這座金鑾殿龍椅能夠一直擺放到現在也是一種幸運了。不是因為他自身的原因,在1915年12月的時候,袁世凱宣布自稱為皇帝,建元洪憲,史稱「洪憲帝制。」袁世凱稱帝之後,將太和殿許多陳設都被拆掉了。
平常的裝飾品拆掉了影響不大,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袁世凱連正中央的龍椅也拆掉了,而且是選用一種椅被極高,所坐的椅面則較矮的西式大椅。畫面想想就很滑稽,一個西方的椅子,放在充滿了中國古典建築風格的金鑾殿中,著實顯得有些怪異。
帶了現代,故宮一開始的管理還不是那麼的嚴格,所以很多遊客進了太和殿大廳,看到了龍椅甚至會好奇的爬上去坐。後來為了保護文物,三大殿已經不讓進去了,遊客只能在門口拍照留念。如果是想要去一睹龍椅風採的,還是能夠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