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市場 > 大宋仿木傢具店在什麼地方

大宋仿木傢具店在什麼地方

發布時間:2023-05-25 09:25:09

⑴ 石家莊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啊

天山風景區、趙州橋、百林寺、黑山大峽谷、佛光山等。都是石家莊最好玩的地方,值得一去。石家莊是河北省省會,文化名城,旅遊資源豐富。那裡有許多有趣的地方。天桂山風景區是人們游覽石家莊的最佳去處。位於石家莊市平山縣城西50公里處。景區位於太行山中上部宴鉛鎮,最高峰海拔1公里以上。這個景點佔地很大。主要景觀有青龍寺、萬佛岩、玄武峰。這個景點綠樹成蔭。一、趙州橋它是趙州橋石家激笑庄最著名的文物,也是石家莊好玩的地方。也叫大石橋它位於石家莊趙縣,距離石家莊市中心不到50公里。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人們了解歷史的好地方。離趙州橋不遠,還有一個柏林禪寺,也是一個比較好玩的地方。景區內佛教氛圍極其濃郁。寺內大殿供奉釋迦牟尼像,高三米,重十餘噸。寺廟的建築也有很強的時代氣息,看起來很宏偉。二黑山大峽谷黑山大峽谷也位於石家莊。它是一個美麗的自然風景區,位於石家莊平山縣。離石家莊市區一小時車程。這是一個以高山峽谷為主要景觀的自然風景區。人們可以在這個景區看到美麗的山川,體驗爬山的樂趣,還有機會看到各種野生動物,呼吸新鮮空氣。這是一個放鬆和玩耍的好地方。3.佛光山佛山也是石家莊最有意思的景點。每年夏天都是游覽此地的好時機,因為夏天這個山區多雨,可以看到郫縣的美景。而且這個景區溫度比較低,夏天平均溫度只有24度。這是人們避暑的好地方。佛山冬天的美景也很美,尤其是雪後可以看到山無銀蛇,樹有瓊花的美景。晌粗

⑵ 開封歷史景點

開封有什麼名勝古跡

.龍亭公園位於開封城內西北隅,佔地面積1300多畝。

全園包括午門滲渣、玉帶橋、朝門、照壁、朝房、龍亭、北宋、皇宮宸拱門遺址、碑亭、北門及東門等清朝萬壽宮建築群體,還有潘楊二湖、春園、盆景園、號稱中原一絕的植物造型園及長廊水榭等園林景觀。2.清明上河園位於開封城西北隅,以北宋畫家張擇端繪制的巨幅畫卷《清明上河圖》中所描繪的東京開封的繁華景象,是一座大型民俗風景游樂園。

遊人可換穿宋裝,手持宋幣,盡情感受古人的生活習俗。3.宋都御街位於開封市中山路北段,是為再現宋代御街風貌,於1988年建成的一條仿宋商業街。

南起新街口,北至五朝門,全長400多米。漫步御街,彷彿一步跨越了上千年的歷史長河,令人充滿對昔日宋都繁華景象的無限遐想。

4.包公祠位於開封市包公湖畔,佔地一公頃左右。主展區有大殿、二殿、東西配殿、迴廊、碑亭、大門、二門等,陳列包公銅像、銅鍘及包公斷案蠟像、包公史料典籍、《開封府提名記碑》、碑文等。

風格古樸,庄嚴肅穆。5.大相國寺大相國寺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寺院,位於開封市中心,始建於北齊天寶六年(555年)。

原名建國寺,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為紀念自己由相王登上皇位,賜名大相國寺。

開封有哪些名勝古跡

「汴京八景」:「繁台春曉,鐵塔行雲,金池過雨,州橋明月叢襲悄,大河濤聲,汴水秋風,隋堤煙柳,相國霜鍾 一、繁台春色 繁(讀:薄)台,位於開封城東南,禹王台公園的西側。

那裡原是一座長約百米自然形成的寬闊高台,因附近原來居住姓繁的居民,故稱為繁台。早在五代後周顯德二年?公元955年?,在此曾修建了一座寺院,叫天清寺。

元末毀於兵火。清初重建,稱為國相寺,於1927年廢毀,現僅存一座建於北宋開寶年間?公元968—976年?的繁塔,是開封現存最古老的建築物。

北宋時期,每當清明時節,繁台之禪野上春來早,桃李爭春,楊柳依依,晴雲碧樹,殿宇崢嶸,京城居民郊遊踏青,擔酒攜食而來,飲酒賦詩,看舞聽戲,賞花觀草,燒香拜佛,人們盡情地享受春天的美景。北宋詩人石曼卿春遊時寫詩雲「台高地回出天半,了見皇都十里春」。

贊美在繁台春遊時,還能欣賞北宋皇都春天的景色。「繁台春色」也由此而得名。

二、鐵塔行雲 鐵塔建於北宋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的一座鐵色琉璃磚塔,俗稱鐵塔。位於開封市城內東北隅,今日的旅遊勝地鐵塔公園。

鐵塔原系北宋開寶寺內存放佛舍利的寶塔,塔身為等邊八角十三層,高55.88米,通體遍砌鐵色琉璃釉面磚,磚面圖案有佛像、飛天、樂伎、降龍、麒麟、花卉等50多鍾。塔身挺拔、裝飾華麗,猶如一根擎天柱,拔地刺空,風姿峻然。

白雲輕輕擦頂而過,懸鈴在空中叮當作響,站在塔下仰望塔頂,可見塔頂青天,腰纏白雲,景緻壯觀。塔身內砌旋梯登道,可拾階盤旋而上,直登塔頂。

當登到第5層時,可以看到開封市內街景,登到第7層時看到郊外農田和護城大堤,登到第9層便可看到黃河如帶,登到第12層直接雲霄,頓覺祥雲纏身,和風撲面,猶若步入太空幻境,故有「鐵塔行雲」之稱。 三、金池夜雨 金池即金明池,原系北宋時四大皇家園林之一,是水上游戲、演兵的場所,位於開封市西郊演武庄一帶,因黃河淹沒,已不存在,現在開封開發區金明大道廣場西南側重新復建。

據《夢溪筆談》記載:「金明池,北宋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開鑿,池水引自金水河,舊址在開封城西。」金明池周圍九里三十步,中有仙橋,橋面三虹,朱漆闌楯,下排雁柱,中央隆興,謂之駱駝峰,若飛虹之狀。

橋頭有五殿相連的寶津樓,位於水中央,重殿玉宇,雄樓傑閣,奇花異石,珍禽怪獸,船塢碼頭、戰船龍舟,樣樣齊全。每年三月,金明池春意盎然,桃紅似錦,柳綠如煙,花間粉蝶,樹上黃鸝,京城居民傾城而出,到金明池郊遊。

金明池內還遍植蓮藕,每逢陰雨綿綿之夜,人們多愛到此地聽雨打荷葉的聲音。雨過天晴萬物清新,更有一番新氣象,故有「金池夜雨」之稱。

四、州橋明月 州橋是北宋時期東京城內橫跨汴河、貫通皇城的一座石橋,遺址在今開封市中山路中段,大紙坊街東口至小紙坊街東口之間,明朝末年因水患橋被淤埋在現地平面以下6米處左右。 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州橋,正名天漢橋,正對於大內御街。

其橋與相國寺橋皆低平,不通舟船,唯西河平船可過。其柱皆青石為之,石樑石榫楯欄,近橋兩岸皆石壁,雕鐫海牙、水獸、飛雲之狀。

橋下密排石柱,蓋車駕御路也。」可見州橋是一座鐫刻精美、構造堅固的石平橋,是四通八達的交通要道。

橋下汴水奔流,橋上人來人往,十分熱鬧。兩岸店鋪酒樓繁榮,笙歌連成一片。

站在橋頭南望朱雀門,北望皇宮宣德樓,中間是天街。《水滸傳》里楊志賣刀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

州橋也是當時汴河上13座橋中最壯觀的一座。每當月明之夜,「兩岸夾歌樓,明月光相射」,晴空月正,登橋觀月的人群,紛至沓來,熙熙攘攘。

人們俯瞰河面,銀月波泛泛,皎月沉底。故被譽為「州橋明月」。

五、梁園雪霽 梁園,又稱兔園,系西漢初年漢文帝封其子劉武於大梁,在吹台修築亭苑,名曰梁園,位於開封城東南,明朝時建禹王廟,現已辟為旅遊勝地禹王台公園。 梁孝王劉武喜好招攬文人謀士,如西漢時期的大文學家司馬相如,辭賦家枚乘等都經常跟梁孝王一起吟詩作賦,吹彈歌舞。

為了滿足這些文人墨客遊玩的喜愛,修建了梁園。新建的梁園,殿廊亭樓,參差錯落,珍禽怪石,典雅的建築、名貴的花木,組成了一幅優美的自然畫卷。

人們用「秀莫秀於梁園,奇莫奇於吹台」的俗語形容梁園。尤其是到了冬天,白雪覆蓋,萬樹著銀,翠玉相映。

當風雪停、雲霧散,太陽初升時,梁園銀裝素裹,分外妖嬈,景色更加迷人。故有「梁園雪霽」之稱。

六、汴水秋聲 汴水,即汴河,是隋朝開鑿大運河的一段,是東西橫穿東京城的一條主要河流,後被黃河水患淹沒。汴河遺址現被埋在市中心的街道、樓房之下了。

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東去至泗州入淮,運東南之糧,凡東南方物,自此入京城,公私仰給。」宋人張擇端畫的《清明上河圖》就生動地描繪了當年汴水壯麗迷人、火熱繁忙的景象。

北宋時期汴河上舟船如織,日夜不停,是匯集京城的交通命脈。汴河兩岸土地肥沃,物產富饒,城鎮林立。

每當深秋季節,汴水猛漲,碧波千頃,宛如銀鏈,陣陣秋風吹來,波涌浪卷,蘆花似雪,波擊風鳴,水聲清越。水面上的波。

河南開封有什麼名勝古跡

龍亭公園位於開封城內西北隅,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佔地面積1300多畝。全園包括午門、玉帶橋、朝門、照壁、朝房、龍亭、北宋皇宮宸拱門遺址、碑亭、北門及東門等清朝萬壽宮建築群體,還有潘楊二湖、春園、盆景園、號稱中原一絕的植物造型園及長廊水榭等園林景觀。

整個景區建在宋、金皇宮和明代周王府遺址上。龍亭大殿高26.7米,基高13米,坐北朝南;東西兩側各有八間朝房,與大殿組成完整的宮殿院落,其內建有中國首座大型宋代蠟像館。

午門至大殿為御道,御道兩側為楊家湖和潘家湖。清明上河園 清明上河園位於開封城西北隅,是以宋代張擇端的名《清明上河圖》為藍本,集中再現原圖風物景觀的大型宋代民俗風情游樂園,是國家AAAAA級景區。

佔地面積510畝,主要建築有城門樓、虹橋、街景、店鋪、河道、碼頭、船坊等。園區按《清明上河圖》的原始布局,集中展現宋代諸如酒樓、茶肆、當鋪、汴綉、官瓷、年畫等現場製作;薈集民間游藝、雜耍、盤鼓表演;神課算命、博彩、斗雞、斗狗等京都風情,並根據宋氏歷史故事表演「文包武楊」及宋代婚禮習俗等節目。

宋都御街 宋都御街位於開封市中山路北段,是為再現宋代御街風貌,於1988年建成的一條仿宋商業街。 鐵塔 鐵塔公園位於開封市城區的東北隅,佔地面積51.24公頃,是中國100家名園之一,國家AAAA級景區。

鐵塔位於鐵塔公園的東半部,是園內重要的文物, 也是主要的景點,建於公元1049年,是1961年我國首批公布的國家重點保護文物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稱。鐵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層,因此地曾為開寶寺,有稱「開寶寺塔」,又因遍體通徹褐色琉璃磚,混似鐵鑄,從元代起民間稱其為"鐵塔"。

建成九百多年來, 歷經戰火、水患、地震等災害,至今巍然屹立。 繁塔 繁塔位於開封市區東南隅,建於北宋開寶七年。

繁塔為六角九層空心樓閣式、仿木結構的磚塔,原高80米,明永樂年間,將三層以上拆除,後在三層上建六層尖頂,形成了現今下粗上尖的塔姿。繁塔是研究我國建築、美術和音樂的寶貴資料。

山陝甘會館 山陝甘會館位於開封市徐府街東北段路北,是清代山西巨賈會同陝西、甘肅旅汴同鄉於乾隆四十一年集資興建的集會場所。整個會館建築,布局巧妙,結構嚴謹,磚木雕刻精美綺麗,巧奪天工。

大宋武俠城 萬歲山·大宋武俠城地處開封市西北部,與龍亭湖風景區毗鄰,佔地五百餘畝,是一座以宋文化、城牆文化和七朝文化為景觀核心、以大宋武俠文化為旅遊特色、以森林自然為格調、兼具休閑娛樂功能的多主題、多景觀大型游覽區。主要景點有:九龍瀑、江湖街、龍壇、萬歲寺等。

天波楊府 天波楊府是北宋抗遼民族英雄楊業的府邸,位於北宋首都東京(今開封市)城內西北隅,天波門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楊府」。因楊業忠心報國,楊家將世代忠良,宋太宗趙光義愛其清正剛直,不善巧言諂媚的性格,敕在天波門的金水河邊建無佞府一座,賜金錢五百萬蓋「清風無佞天波滴水樓」,並親筆御書「天波楊府」匾額。

禹王台公園 禹王台風景區坐落於開封城牆外東南部,相傳春秋時期,晉國盲人樂師師曠常在此吹奏古樂,故名「吹台」。明嘉靖二年,為追念大禹治水功德,在吹台上建禹王廟一座,此後改名為禹王台。

禹王廟立有高大的禹王像,東西兩個配殿安放著師曠及李白、杜甫、高適三位詩人的塑像。唐天寶三年,李白、杜甫、高適曾在此聚會,飲酒賦詩,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

每年4月「東京禹王大廟會」皆在此舉行。 開封府 開封府位於包公湖-包公東湖、包公西湖北岸,是國家AAAA級景區。

許多歷史名人如寇準、范仲淹、包拯、歐陽修等都曾任「開封府」尹。特別是包拯任「開封府」尹時,鐵面無私,執法如山,包龍圖扶正祛邪、剛直不阿、美名傳於古今。

延慶觀 延慶觀原名重陽觀,是為紀念全真教創始人王喆(王重陽)而興建的。金末重陽觀已毀。

元太宗五年,全真教徒受丘處機遺命,重修重陽觀,歷時近三十年,規模宏偉,殿宇壯麗,元帝賜名「大朝元萬壽宮」元末又毀於兵火,僅存齋堂一座。明洪武元年,更名延慶觀。

翰園碑林 翰園碑林位於開封龍亭湖西畔,是開封市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理事李公濤自籌資金,於1985年始行創建的。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最大的民辦碑林。

碑林分為山水風景區和碑廊布展區兩大部分,佔地120畝,豎碑3800塊。分設現代名人碑廊、中山碑廊、宋代碑廊、帝王名臣碑廊、友誼碑廊等十大碑廊區。

朱仙鎮岳飛廟 朱仙鎮岳飛廟位於開封城南22公里,相傳朱仙鎮是戰國時魏國義士朱亥的故里,明、清時更是成為全國四大名鎮之一。南宋初年,抗金英雄岳飛曾率兵在此大敗金兀術。

岳飛廟始建於明成化十四年,是明代全國四大岳廟之一。 大相國寺 大相國寺位於開封市中心,是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於北齊天保六年。

後因戰亂水患而損毀。清康熙十年重修。

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八角琉璃殿、藏經樓、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跡。1992年8月恢復佛事活動,復建鍾、鼓樓等建築,2002年被評定為國家AAAA旅遊景點。

包公祠 包公祠位於包公湖-包公西湖西岸,為紀念中。

開封最好的古跡

開封是中國六大古都之一,作為北宋王朝的都城達167年之久。當時的宋京極為繁盛,宮殿建築很輝煌。可惜金人侵佔開封時,宋皇宮建築大部分被燒毀了。後來,又經過多次兵燹和黃河決堤,宏偉的宮室已盪然無存。在過去皇宮遺址上只留下了龍亭這座的建築物,而這座龍亭卻是清代所建。龍亭坐北朝南,高踞在台基之上。從地面到大殿有72級台階。台階中間是雕有雲龍圖案的石階。登上平台,四周有石欄圍繞。大殿是木結構,重檐歇山式建築,很壯觀。遊人登上平台,入殿觀看陳列的文物後,多在石欄前眺望開封古城景色。龍亭前有一條筆直的大道,道旁有兩個東西對峙的湖,東為潘湖,西為楊湖。傳說,東湖為宋朝「太師」潘美的府第,他陷害忠良,是個奸臣,宅院里的湖,水是渾的;西湖為宋朝搞遼名將楊業的府第,他捨身救國,是個忠臣,宅院里的湖,水是清的。這個說法沒有科學根據,但反映了人們對忠奸的態度和感情。現在龍亭,潘、楊兩湖,以及龍亭後面的假山花園,都辟為龍亭公園。從龍亭前的大道,過潘、楊兩湖,再往南,仍是一條筆直的大道,兩旁店鋪林立,這條大道歷史上是一條寬闊的御道。現在這條大道已仿照《清明上河圖》的模式改建為「宋都御街」,長約400米,兩旁的店鋪全部是仿宋建築,主要出售土特產品、工藝美術品和書畫。宋代著名的樊樓也是按照「三層相高、五樓相向、飛橋欄檻、明暗相通」的格局加以恢復,主要經營高檔食品及北宋皇宮御菜。這條街與龍亭公園連成一片,成為一個具有宋代特色的游覽點。開市內水面比較多,有關方面計劃將這些水面用河道貫通。這項建設一旦實現,遊人就可以乘船從鐵塔等地來到龍亭游覽,就會更有興味。

在龍亭台階下西側有幾間側殿,利用這些側殿搞了一個反映宋代歷史的蠟像館,這是中國的第一座專題蠟像館,佔地面積為410平方米。該館將北宋皇朝九帝執政時期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科技等方面的重大事件,用九組蠟像表現出來。組蠟像都是根據史實精心設計的,如關於王安石變法的一組蠟像,主角菜三個。端坐在中間御座上的是北宋第六代皇帝宋神宗趙頊。宋神宗身穿一件淺黃色的龍袍,腰圍紅色玉帶,頭微向左方,注視著坐在左側的一位大臣。並凝神傾聽他的講話。這位大臣就是被宋神宗提拔為宰相、主張變法的王安石。坐在另一側的則是另一位大臣司馬光,他是反對變法的,這時他正在低頭沉思。這些歷史人物的服飾,包括衣服的顏色,帽子的款式、玉帶的樣式等等,都是經過考據,盡量做到比較符合歷史的實際。而在工藝上,蠟像的膚色、毛發、眼珠、神態表情,都比較逼真

開封有那些名勝古跡

開封是中原旅遊區重點觀光游覽城市,史有「一蘇二杭三汴州」之說。

古人的「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汴京富麗甲天下」等詩句,都生動地描繪了古都開封豪華蓋世的繁榮景象。尤其是在北宋時期,藉助汴水漕運的有利條件,開封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人口上百萬,富麗甲天下,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之一。

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古代文化給開封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現在,全市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84處,其中,國家級5處,省級17處,市級26處,縣級136處。

在這里,千年鐵塔、繁塔巍然聳立,在宋、金故宮遺址上建造的龍亭雄偉壯觀,明朝修築的城牆古跡斑斑,道教建築延慶觀風格別致,開封最古老的名勝古吹台古樸典雅,以雕刻藝術著稱的山陝甘會館玲瓏剔透,還有著名的中原古剎相國寺宏麗華美。開封還是我國著名的「北方水城」,水面面積占城區面積的1/4,龍亭腳下的潘、楊二湖,迎賓大道兩側的包公湖猶如四塊巨大的碧玉鑲嵌在古城,令人賞心悅目。

近年來,開封市致力於發展旅遊事業,重修和新建了許多歷史人文景觀,如「清明上河園」、「包公祠」、「宋都御街」、「天波楊府」、「翰園碑林」等等。眾多的名勝古跡,的天獨厚的歷史、人文資源,譽滿中外的民俗文化,每年都吸引著大量的中外遊客到開封參觀、游覽。

應該就這些。

開封名勝古跡的作文有那些

直接搜索景點的名字然後就有很多介紹性的文字出來可以引用,你直接進行刪減和修改就行了。比如「龍亭」

開封是中國六大古都之一,作為北宋王朝的都城達167年之久。當時的宋京極為繁盛,宮殿建築很輝煌。可惜金人侵佔開封時,宋皇宮建築大部分被燒毀了。後來,又經過多次兵燹和黃河決堤,宏偉的宮室已盪然無存。在過去皇宮遺址上只留下了龍亭這座的建築物,而這座龍亭卻是清代所建。龍亭坐北朝南,高踞在台基之上。從地面到大殿有72級台階。台階中間是雕有雲龍圖案的石階。登上平台,四周有石欄圍繞。大殿是木結構,重檐歇山式建築,很壯觀。遊人登上平台,入殿觀看陳列的文物後,多在石欄前眺望開封古城景色。

龍亭

龍亭前有一條筆直的大道,道旁有兩個東西對峙的湖,東為潘湖,西為楊湖。傳說,東湖為宋朝「太師」潘仁美的府第,他陷害忠良,是個奸臣,宅院里的湖,水是渾的;西湖為宋朝搞遼名將楊業的府第,他捨身救國,是個忠臣,宅院里的湖,水是清的。這個說法沒有科學根據,但反映了人們對忠奸的態度和感情。現在龍亭,潘、楊兩湖,以及龍亭後面的假山花園,都辟為龍亭公園。從龍亭前的大道,過潘、楊兩湖,再往南,仍是一條筆直的大道,兩旁店鋪林立,這條大道歷史上是一條寬闊的御道。

現在這條大道已仿照《清明上河圖》的模式改建為「宋都御街」,長約400米,兩旁的店鋪全部是仿宋建築,主要出售土特產品、工藝美術品和書畫。宋代著名的樊樓也是按照「三層相高、五樓相向、飛橋欄檻、明暗相通」的格局加以恢復,主要經營高檔食品及北宋皇宮御菜。這條街與龍亭公園連成一片,成為一個具有宋代特色的游覽點。

龍亭所在原為北宋和金故宮遺址,明代在此修建了周王府,是一座建在高達13米巨大磚砌台基上的丹碧輝煌的大殿,遠遠望去,氣勢崢嶸,猶如天上宮闕。充分顯示了北方皇家園林的雄傑。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使人們將龍亭視為「古都的象徵」、「開封的驕傲」。目前,以它為中心已經形成了開封最大的風景區,成為中外遊客嚮往的旅遊勝地,龍亭是古城開封的一個著名游覽點,也是開封文物古跡的一個代表。

龍亭

清康熙三十一年在此築了一座萬壽亭,亭內供有「皇帝萬歲」的牌位, 人們稱之為「龍亭」,每逢重大節日, 文武官吏皆來此朝拜。道光二十五年毀於大風災,後重建。龍亭建在一座高達13米的巨大磚砌台階上, 為重檐歇山式正殿。殿正面的石階分三層72級, 石階中間嵌有雕龍青石。殿內正中放置著一個巨大的黑色「龍墩」 ,相傳為宣讀皇帝詔書的地方。1986年,龍亭大殿內興建了開封宋代蠟像館,為中國內地第一座蠟像館。雕塑的人物包括北宋9個皇帝和當時著名的文臣武將。龍亭的古建築,有史可據的可上溯到唐德宗李適在位時(公元780-805年)所建的永平軍節度使治所——藩鎮衙署。

之後,五代中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相繼將其改建為皇宮。北宋時的皇城(包括皇宮)亦在此,,稱之為大內。金代後期,亦以此為皇宮。元滅金後,它是河南江北行省的衙署。元末紅巾軍農民起義中龍鳳政權也以此為臨時行營。至明,當時的統治者又大興土木興建周藩王府。清初以此為貢院,繼改建為萬壽宮。民國年間(公元1925年)一度改為龍亭公園;1927年馮玉祥將軍第二次主豫時,改名中山公園。1946年,國民黨河南省政府主席劉茂恩將龍亭大殿改為「河南省忠烈祠」,內置抗日將士牌位,紀念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烈士。新中國成立後,1953年正式命名為龍亭公園至今。

開封正宗歷史遺留景點

位於開封市龍亭城內西北隅。

這里原為北宋和金代的故宮, 也是明周王府的遺址。 清康熙三十一年在此築了一座萬壽亭, 亭內供有「皇帝萬歲」的牌位, 人們稱之為「龍亭」, 每逢重大節日, 文武官吏皆來此朝拜。

道光二十五年毀於大風災, 後重建。龍亭建在一座高達13米的巨大磚砌台階上, 為重檐歇山式正殿。

殿正面的石階分三層72級, 石階中間嵌有雕龍青石。殿內正中放置著一個巨大的黑色「龍墩」 ,相傳為宣讀皇帝詔書的地方。

1986年, 龍亭大殿內興建了開封宋代蠟像館, 為中國內地第一座蠟像館。雕塑的人物包括北宋9個皇帝和當時著名的文臣武將。

龍亭的古建築,有史可據的可上溯到唐德宗李適在位時(公元780-805年)所建的永平軍節度使治所——藩鎮衙署。之後,五代中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相繼將其改建為皇宮。

北宋時的皇城(包括皇宮)亦在此,,稱之為大內。金代後期,亦以此為皇宮。

元滅金後,它是河南江北行省的衙署。元末紅巾軍農民起義中龍鳳政權也以此為臨時行營。

至明,當時的統治者又大興土木興建周 藩王府。清初以此為貢院,繼改建為萬壽宮。

民國年間(公元1925年)一度改為龍亭公園;1927 年馮玉祥將軍第二次主豫時,改名中山公園。新中國成立後,1953年正式命名為龍亭公園至今。

開封位於黃河中下游沖積平原的東部,北依黃河,南接黃淮平原,東連華東諸省。轄五縣五區,總面積6444平方公里,人口460萬,市區從口78萬。

開封冬寒春暖,夏熱秋涼,四季分明,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氣溫14.52度,平均降水量622MM。 開封古稱汴梁、汴京、東京,簡稱汴,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

開封之名源於春秋時期,當時,鄭國君主鄭庄公選擇這里修築儲糧倉城,便取 啟拓封疆 之意,定名 啟封。到了漢代景帝時(公元前156年),為避漢景帝劉啟之名諱,就將 啟封 更名為開封,這便是開封的由來。

開封建城的歷史已有2700多年。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後有戰國時期的魏、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和金定都於此,所以開封素有 七朝古都 之稱。

特別是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時期,開封(史稱東京)為宋朝國都長達168年,歷經九代帝王。當時,東京城周闊30餘公里,由外城、內城、皇城三座池組成,人口達到150餘萬,是一座氣勢雄偉、規模宏大,富麗輝煌的都城。

是當時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大都會。古人曾這樣描述當年宋都的輝煌: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汴京富麗天下無。

北宋畫家張擇端繪制的巨幅畫卷《清明上河圖》,更是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東京開封城的繁華景象。北宋時期,科技發達,經濟繁榮,人文薈萃,創造了一代燦爛輝煌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宋文化。

清正謙明的包公,滿門忠烈火的楊家將,圖強變法的王安石,民族英雄樂飛等歷史名人,都曾在這里留下光輝的足跡,他們的豐功偉績,作為民族文化,至今仍在海內外廣為傳頌。 是的,開封在歷史上曾為中華民族文明史寫下過絢麗的篇章。

建國50年來,特另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開封的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得到快速發展,綜合實力明顯增強。今日的開封商貿發達、農副產品豐富、交通運輸便利、名勝古跡眾多,是中原地區黃河沿線重要的旅遊勝地和對外開放城市,也是國家旅遊局命名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開封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積淀,使她享有七朝都會、文化名城、大宋故都、菊城之盛名。遍布市縣的名勝古跡,依稀可尋的古成風貌,特色濃郁的民俗文化絢麗多姿的秋菊,顯示了古都的風韻和魅力。

目前開封擁有名勝古跡景點187處,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8處。 開封旅遊突出宋代特色。

宋都御街、清明上河園、鐵塔、繁塔、大相國寺、包公祠等觀光景點古樸典雅,與碧波盪漾的包公湖、龍亭湖、鐵塔湖和雄偉的城門樓、古城牆交相輝映,形成了以宋代建築風格為主,宋文化氛圍濃郁,具有北方水城美譽的大宋旅遊景區。 開封地理位置比較優越,交通便利。

龍海鐵路、國道310高等級公路沿黃河貫通東西,106國道經開封黃河大橋縱越南北,開封至鄭州、洛陽的高速公路,使抵達鄭州國際機場的車程僅用60分鍾。近年來,隨著市區主要幹道拓寬改造工程的相繼竣工,市內旅遊交通條件和城市旅遊大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

同時,開封擁有較完善的旅遊配套體系,現有星級飯店22家,旅行社34家,涉外定點經營單位28家。著名的開封府、金明池重建工程業已經開工,不久將以嶄新的容顏迎接四海賓朋。

開封在每年春、秋季節定期舉辦東京禹王大廟會、菊花花會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旅遊文化活動,使優秀的民俗文化不斷發揚光大。 熱烈歡迎大家到古都開封旅遊觀光。

⑶ 定興旅遊景點大全

1.郭蓉公館與榮寧街AAAA
郭蓉公館佔地4萬多平方米,分為中路、東路、西路三路,均為五步四合院,共有215個房間,102個游廊。大宅里,雕梁畫棟,小橋流水。夏秋季節,海棠、銀杏等。綿延數英里,枝繁葉茂。隱藏在樹後的房子是古色古香的。從西邊開始,他們可以依次穿過吊花門,大廳,客廳,祖母的正房和鳳姐的家。中路為衙門、外儀門、南廳、內儀門、容Xi廳、後圍;東路是王夫人院,賈赦院。放眼望去,位於郭蓉大廈右側的榮寧街,是一條古色古香的阿清風情街,名副其實的商業街。
街上有51家店鋪,門前掛著古老的招牌和蓋子,再現了明清時期的市井景象。這條街主要經營傳統古玩字畫、工藝品等,文化氛圍濃厚。
位於正定佛寺附近,兩個一體景觀。它是為拍攝電視劇《紅樓夢》而建造的大型仿清代古建築群。
2.AAAA正定龍興寺
龍興寺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東門里街。它是中國最早、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寺廟之一。國家AAAA旅遊景區,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十大名剎之一。龍興寺位於河北省正定縣,距石家莊15公里。建於隋朝,名為「龍藏寺」。唐代改名為龍興寺,宋代落入大型建築群。經過多次修繕,直至清朝康熙時期,形成了東中西並舉的建築格局,法規日益完善,達到頂峰。龍興寺的數據來自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3.高遠紅木博覽城AAA
正定高遠紅木博覽城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分為A、B、c三個區域經過兩年的發展,現已成為華北地區品牌最多、品類最全的紅木傢具及雕刻綜合店。是匯聚省內知名旅遊產品、工藝品、美術、土特產的省級旅遊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是國內首個以紅木文化為基礎,以紅木文化博物館、展覽館、旅遊產品展示為支撐,以「聞、讀、知、情、樂、購」六大要素為基礎,集購物、旅遊、文化傳播、休閑娛樂、餐飲住宿、會議展覽等功能於一體的新型旅遊購物景區。
4.林濟寺
林濟寺位於河北省正定縣。原址在城東南的林佶村,因瀕臨滹沱河渡口而改名為「林佶」。1983年,國務院將其確定為全國漢族地區重點寺廟。據《王鼎縣志》記載,「臨濟寺建於東魏興和二年(540),早於林佶教」唐朝第八年(854年),奕_大師成為林濟寺的住持,在那裡他推廣了林濟宗禪。他提出了「三海」、「三要」、「四簡」、「四光」等禪修的原則和宗旨,通過師徒問答的方式,了解對方開悟的深度,然後根據開悟深度的不同,進行宣講,吸引禪者。其禪風素有「開門見山,峰迴路轉」之稱,獨樹一幟。當你接待一個和尚時,你並不正面回應他的問題,只是用一根棍子和一杯飲料來促使對方覺悟,這就是習語「梆梆」的由來奕_禪很快得到了北方信眾的認可,前來求教求道的人絡繹不絕,形成了禪宗的一大源頭。後人將該寺命名為「林佶派」,成為禪宗五派中流傳最廣的一派。
5.廣惠寺華塔
廣惠寺華塔,又名多寶塔。位於河北省正定縣晟敏街路東高府原廣惠寺內。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華塔塔由一座主塔和一座附屬小塔組成,全部由磚砌成。一座六角亭形寶塔附在主塔的四個角上。寶塔環繞主塔,高低錯落,主次相依,精緻華麗,蔚為壯觀。廣惠寺華塔位於河北省正定縣南大街路東側。
1933年4月,梁思成對該塔進行了勘察和拍攝,1984年,又進行了全面勘察。經過天災人禍,寺廟不復存在,塔身破損嚴重。主塔的中心體和一部分副塔存在,但其表面布局和結構仍清晰可見。該寶塔造型獨特,結構獨特,設計結構科學,工藝精湛。它是古代建築的傑作,也是中國現存寶塔中的孤例。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正定趙雲寺AA
趙雲寺位於正定縣縣城,1997年正式對外開放。趙雲子子龍,常山真定(今正定)人,三國名將,人稱「常勝將軍」。趙雲廟雄偉壯觀,佔地12畝,總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寺廟採用仿明清古建築的結構,分為一院兩院。主要建築有廟門、四義堂、五虎堂、君臣堂、順平後殿等,基本保留和豐富了原寺廟的歷史風貌,與周邊的龍興寺、郭蓉府等著名景點相得益彰。旅滲局趙雲寺為中外遊客和趙雲海外子孫提供了一個瞻仰和參觀的場所。據《三國志·舒舒·張觀·馬黃喊襲·趙傳》雲:「趙雲子龍,常山真一人。「已故的劉備贊趙雲有膽色。趙雲將軍天下常勝拆讓。談三國,先不說長坂坡,救阿逗的故事。雲的智慧婦孺皆知,子龍故里的人們以此為榮:後世聖賢視之為神,建廟祭祀,香火甚多。
7.一次會石柱
一次會石柱又稱北齊石柱,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北齊石塔古建築。石柱位於河北省保定市定興縣西北二十里的石柱村。它建於北齊大寧二年(562年),是杜洛周和榮格叛軍遺骸的埋葬地。石柱造型獨特,雕刻有濃郁的南北朝風格。它們是北朝遺留下來的罕見藝術品。一次會石柱位於定興縣城西北20里的石柱村。柱身鐫刻「異鄉一次會石柱頌」九個大字,三千多字的「頌」。因其建於北齊,故又被稱為北齊之柱。它已經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
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個柱子造型奇特,雕塑家實力很強。是不可多得的北朝藝術精品。全柱分為基礎、柱身、石屋三部分,高665米地基是大石頭,兩邊是米,兩邊略小。基石上蓋著蓮花基柱基礎。蓮座由方形平台、貓頭鷹螺紋、蓮花蓋三部分組成,約為1.23米見方的石頭,高55厘米。列高45米,由兩個短的淺棕色石灰石底座組成。
8.河北園博園
河北園博園位於石家莊市正定新區主軸線中心,滹沱河以南3米。正定縣城西2公里,1.5公里,佔地約1200畝。為滿足園博會的展示需求,園博園分為主入口廣場、趙岩園、社會園、專類園、休閑園、濱水景觀區和山地休閑區七大功能區。從東門進入園博園,首先是一個2000多平方米的廣場,也就是正門廣場。地面鋪設嵌入式鐵軌,充分展現了石家莊城市發展的起源。這里將是遊客住宿、取票、分發門票的地方,河北省首屆園博會開幕式也將在這里舉行。主入口廣場的東側是一個人工湖。該湖有一個長128米、寬10米的巨型噴泉。它能噴出100米高的密集水柱,可以用來播放水幕電影。其技術是世界一流的。世博會期間,30多艘電瓶船將投入湖中,供遊客乘船欣賞風景。
9、林濟寺成靈塔
林濟寺成靈塔位於正定縣晟敏街東側的林濟寺,俗稱青塔、一波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陵塔高30.7米,為實心塔,檐密。塔下有寬大的八角形石台,台上置須彌座,其腰部分雕有極其豐富的奇花異鳥圖案,其上雕有仿木磚拱、平座、欄桿;然後,用磚砌三層蓮花來支撐塔身。
塔的第一層很高。正面為對開拱形假門,側面為花格假窗裝飾。圍成一圈靠在牆角。塔的八個屋檐相互靠得很近,給人一種屋檐密密麻麻的感覺。整體來看,除了第一層和每層的角梁是木質的,其他樓層的斗拱和屋檐下的平欄桿都是磚仿木的。塔頂用磚雕的剎座,鐵鑄的相輪,初升的月亮,圓球,增加了佛塔的庄嚴。城陵樓設計精巧。造型優美,雕刻豐富,結構多樣,堪稱密檐塔中的傑作。但因為年代久遠,早已破爛不堪。因此在1985年對其進行了大修,將每層樓的瓦頂、破牌坊、磚雕、銅鏡一一修復,煥然一新。
10.正定的廣惠寺
廣惠寺位於正定的廣惠路(近燕街)。始建於785-804年(唐貞元),是正定八大寺院之一。寺廟興盛時,東西寬196米,南北長239米。寺內建築由南向北依次為天王殿、錢坫、華塔、地藏殿。因寺內只有一座寶塔,故又稱「華塔寺」。1961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於年久失修,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河北省古建築研究所負責設計和施工。1995年4月至1999年9月,對主塔進行了整修,恢復了小四角塔。重建後的華塔矗立在正定古城古色古香的歷史文化街區,隱藏在高低不平的民居建築中,滄桑而極致的美,詮釋著古代的從容與精緻,描繪著歷史文化街區的當下生活。

⑷ 武漢晴川閣是個什麼地方

晴川閣,又名晴川樓,位於武漢市漢陽區晴川街,坐落在長江北岸、龜山東麓的禹功磯上,北臨漢水,東瀕長江。
晴川閣景區整個佔地約一萬平方米,平面呈三角形,由晴川閣、禹稷行宮、鐵門關三大主體建築和禹碑亭、朝宗亭、楚波亭、荊楚雄風碑、敦本堂碑以及牌樓、臨江駁岸、曲徑迴廊等十幾處附屬建築組成。
晴川閣景區與武昌黃鶴樓夾江相望,江南江北,樓閣對峙,互為襯托,蔚為壯觀,有「三楚勝景」之稱。名冠四方的樓閣隔岸相對,在萬里長江上唯此一處。2002年獲批國家AAA級旅遊風景區。
晴川閣最早為明嘉靖年間漢陽知府范之箴在修葺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年)的禹稷行宮(原為禹王廟)時所增建,取崔顥《黃鶴樓》中的判謹「晴川歷歷漢陽樹」句意命名。現為武漢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晴川閣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其名取自唐代詩人崔顥詩句晴川歷歷漢陽樹,有楚四名樓之譽。因與對岸黃鶴樓隔江對峙,相映生輝,纖畝被稱為三楚勝境。曾多次被毀,現閣系按清光緒年間式樣於1985年重建,佔地386平方米,高17.5米。其底層面闊5間,進深4間;頂層面闊3間,進深2間。麻石台基,紅牆朱柱,重檐歇山頂黑筒瓦屋面,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門窗欄桿為木質,朱漆彩繪。屋面四角向外伸出,深出檐,高起翹。正面牌樓懸掛晴川閣金字巨匾。其北側為園中園,園中青草如茵,竹木蔥蘢,瘦石嶙峋,幽靜雅緻。禹稷行宮並立於晴川閣西南側,原名禹王廟,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也曾數度毀壞。現存建築為清同治三年(1864)重修。佔地350平方米。其建築為硬山式磚木結構,帶墀頭布瓦屋頂,屋脊微呈掘豎基凹形曲線。中軸線兩側卷棚吊頂廊廡與宮室連通,形成長方形天井。其西側有一個院落,院外建有一座六角攢尖頂禹碑亭。亭內立有毛會建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所刻禹碑殘片及摹刻的毛會建禹碑石刻。禹稷行宮與重修的鐵門關和晴川閣組成古建築群,為武漢名勝之一。

⑸ 滕王閣是在哪個地方

南昌市
「王騰館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贛江東岸。它是南昌市的標志性建築,也是張羽古代文明的象徵。它建於唐永徽四年宏羨(653年),由唐太宗李世腔絕沖民的弟弟王騰·李元嬰伍殲修復,當時他是江南洪州的總督。現有建築於1985年重建。 "

⑹ 蓬萊在哪裡蓬萊有什麼景點


蓬萊位於山東半島最北部,瀕臨渤海、黃海,距遼東半島北部66海里。與朝鮮東部和日本隔海相望,海岸線長86公里,總面積1200平方公里。轄7個鎮,5個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省級旅遊度假區,總人口44.73萬。在全國100個最發達縣中排名第57位,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科普示範市、國家衛生城市、山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市、山東省安全生產先進市等稱號。
蓬萊被稱為仙境,依山傍海,風景秀麗,還有獨特的虛幻海市蜃樓奇觀。被譽為傳說中的蓬萊、瀛洲、方丈三仙山之一。八仙過海的美麗傳說就發源於此地,所以這里一直是歷代帝王尋仙訪葯、文人墨客漫步歌詠的地方。書法的傳播增色山海,使蓬萊仙境名揚天下。蓬萊有聞名海內外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蓬萊水城、蓬萊閣、戚繼光榜里等名勝古跡,被國務院定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0年,蓬萊閣景區被評為國家A級景區。
如今,蓬萊已發展成為吃、住、行、游、購、娛六大功能齊全的現代化海濱風景旅遊城市。蓬萊物產豐富,資源豐富。蓬萊是中國優質釀酒葡萄和優質紅富士蘋果的主產區。尤其是葡萄種植和葡萄酒加工很有名。全市葡萄種植面積8萬畝,葡萄酒產能達到8萬噸,占國內總產量的1/5。它是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蓬萊水產養殖業發達,淺海5000畝,鮑魚海參12000畝,是全國最大的大菱鮃養殖生產基地。蓬萊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和開發的有20多種。
其中黃金和石灰岩儲量豐富,儲量大,品位高。石灰石資源總儲量超過2億噸,黃金年產量16.2萬,是中國第三大產金城市。蓬萊19-3綜合油田是在蓬萊以北39海里發現的,儲量超過6億噸,開發潛力巨大。蓬萊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全國共有4個港口,其中蓬萊新港和欒家口港均為國家一類對外開放港口,擁有5萬噸級泊位3個,萬噸級以上泊位6個。開通了至旅順段搜森、大握畝連的滾裝客貨運輸航線,年吞吐量超過1000萬噸,成為連接華東、東北最短的黃金水道。
境內有206公路等四條高標准國省高速公路貫穿全境,東距煙台機場、火車站60公里,南距青島機場、青島港200公里。山東航空在蓬萊有機場,在建的德龍至煙台鐵路貫穿蓬萊,形成了海陸空全方位的交通網路。蓬萊經濟發達,社會繁榮。蓬萊以做區域性經濟中心城市為目標,大力實施搶抓機遇、巧借外力、總量擴張、跨越發展戰略,經濟社會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04年,全市總產值135億元,地方財政收入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8億元。
培育了臨港工業、旅遊、葡萄葡萄酒、汽車及零部件四大特色主導產業。先後引進中糧長城、北方賓士、新天國際、青島啤酒等國內上市公司和大型企業30餘家,引進菲律賓康達水泥、台灣省信義陶瓷等境外企業100餘家,總投資超過160億元。它已經確立了其作為區域旅遊中心城市和知名旅遊城市的地位
他加入沿海抗戰前線,奮戰10餘年,監造新式武器,創制新陣法,創立著名的祁家軍,在東南沿海剿滅日本侵略者。他嚇壞了南方和北方的日本人。也是中國古代軍事理論家中,戚繼光歷史上建樹頗豐的一位。他在軍旅生涯中寫過《紀效新書》 《練兵實紀》等軍事著作,《止止堂集》收集的詩歌思維敏捷,文筆流暢,留下了但願海波平不是我的本意等千古名句。萬曆十五漏雹年(1588年1月4日)十二月七日,著名的偉大民族英雄戚繼光在家鄉蓬萊逝世。
蓬萊人為了紀念他,修建了戚繼光故里,裡面保存著齊牌坊、祠堂等省級重點保護文物。這座園林位於蓬萊閣以西一公里處。位於西苑景區,渤海之北,與長山島隔海相望。這里有青翠的樹木,幽深的山谷,寧靜的沙灘,豐富的海鮮。如今,這里有鱷魚館、狩獵場、漁人村、釣魚台、錦綉谷等20多個景點,分為海寶狩獵區、民俗風情區、山林野趣區、觀光農業區、生態景觀區五大景區。它們是休閑、度假和回歸自然的理想場所。
海濱度假勝地蓬萊海岸線長達86公里,既有基岩海岸,也有沙質海岸,山海風光秀麗。蓬萊閣以東約8公里長的海灣沙灘,灘緩、水清、浪小,是理想的休閑度假勝地。現在,從蓬萊閣向東沿海濱修建了一條寬闊的海濱觀光大道,大道兩側建有海濱公園、海水浴場、八仙石雕、海濱廣場等景點,形成了一條點綴著各種石雕、雕塑的海濱綠化觀光帶。風景清爽宜人,適合人們游覽、休息、度假。蓬萊閣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始建於北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與黃鶴樓、岳陽樓、王騰並稱中國四大名樓。
蓬萊閣,虎踞丫蛋,雲托波濤,是一座佔地18500平方米的大型古建築群,由蓬萊閣、天後宮、龍宮、呂祖殿、三清寺、彌陀寺等六個單體及附屬建築組成。自宋家玉統治以來,歷代王朝都進行了擴建和重建。秦始皇遊仙取葯的歷史故事和八仙渡海的神話傳說,賦予了蓬萊閣神秘的色彩,因此自古就有仙境之稱。蓬萊閣主體建築建於宋嘉裕六年(公元1061年)。它位於丫蛋的頂端,有一個15米高的閣樓,面向南北。這是一個兩層的木結構建築,周圍是明畫廊,讓遊客可以登上和俯瞰。
這是一個觀賞海市蜃樓奇特景觀的美麗地方。亭中懸掛著一塊金字匾,東、西牆分別刻有清代書法家鐵保題寫的蓬萊閣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和著名學者題寫的詩句。仙人橋,位於蓬萊閣下,結構優美,造型奇特。據說八仙過海。蓬萊閣自古以來就是名流雅士的聚集地。對聯、碑文、石桌、破鈸等多。亭中的亭、堂、廊、壁,隨處可見,字畫飄逸,為仙閣增色不少。蓬萊閣前常現海市蜃樓,蘇東坡東方雲海空,神仙出不了時。沒有一句詩灣闕明珠宮,是對海市蜃樓奇觀的生動描述。蓬萊閣下,還有一座蓬萊水城。
沿著水城丫蛋的懸崖向南而建,是中國現存的古代海軍基地之一,又稱北沃城。這里是宋代邊陲水鄉釣魚村的舊址。吳明九年(公元1376年),城牆被拆除
蓬萊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古代軍港之一。氣勢磅礴,與蓬萊閣相得益彰。有海港、水門、碼頭、炮台等軍事建築,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蓬萊閣旅遊小貼士交通市區到蓬萊閣距離7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煙台長途汽車和馬貝汽車都有到蓬萊的汽車,車程90分鍾。
上午5:30至下午5:30,每20分鍾一班。蓬萊旅遊區的景點開放時間為早上7:30至下午5:30,最佳旅遊季節為5月至10月。天衡山文化園天衡山文化園,位於蓬萊閣西的天衡東麓,總面積19231平方米。她享有東有丫蛋,北有渤海黃海,南有蓬萊市,西有蓬萊港的美譽。從蓬萊閣坐海上觀光索道到公園。田衡山原名老北山。公元前202年,齊王田橫為了躲避漢朝,率領五百壯士來到膠東,曾在此山上建寨為營。傳說田橫是因為不想侍奉劉邦而自殺的。站在田橫山的五百壯士聽到田橫死的消息,唱起了歌,然後自殺了。田橫帶著五百壯士,威武不屈,精神昂揚,內心強大,震驚世界。後來,這座山被命名為天恆山。田衡山文化園有八個景點:一是田橫墓石刻。
《田橫與五百壯士》浮雕壁畫《祭田橫墓文》是唐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九月韓愈所作的田橫奏章。悼詞高度評價田恆的人品:歷經千年,能讓人感受到你的高潔,這輩子難得。這一刻,石頭為文化公園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調。對面《田橫與五百壯士》浮雕壁畫取材於徐悲鴻大師的傑作。
浮雕壁畫獨領風騷,主題突出,人物形象生動,對突出天恆山文化園的主題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二、從心心相印向上有三對刻石片,上面有花好月圓和長命百歲。這是遊客的一個願望。在這祥和、吉祥、和諧、輕松的氛圍中,遊客們一定會爭相拍照留念。這個地方特別適合青年男女許下誓言,結下百年姻緣。第三,翠微畫廊依山蜿蜒而上。這個和木結構很像的框架建築,是水泥仿木結構。它顏色溫暖,形狀獨特。即將到來的春天,紫藤花爬上來,綠蔭掩映,涼風習習,是休憩、觀賞、浪漫、抒情的理想場所。是風與海的石雕。這里地勢高峻,面朝大海,視野開闊。遠眺,長島綿延,濤聲不絕,意念極強。天風海濤這個詞簡單而蒼勁。
它是書法大師劉海粟的真跡,為石雕增添了不少氣勢。是齊王丁。這個威風凜凜的鼎是齊王的鼎。鑄鼎為王,是古代君王威嚴的象徵。為了紀念田橫和五百壯士不屈的壯舉,這里立了一座大鼎,為文化公園增添了決定性的分量,也是一大亮點。這是劉穎的春天。魁英泉的源頭始於此。山下層層疊疊,千變萬化,水聲潺潺,手腳干凈,風情萬種,生機盎然。它是七座逍遙山的山腳下。無論春夏秋冬,遊客都會豁然開朗。
在這里,你可以悠閑漫步,自由吟誦,清理全身的疲憊,讓人流連忘返。古人雲:醉了就好。在這里,你不會喝醉,你會感覺很好。八卦八樁。八卦樁集武術和健身於一體。站在八卦樁上,走快走慢,可以強身健體,緩解焦慮。男:爬八卦堆,健康長壽。不,請試一試。九。《孫子兵法》漢簡是用巨型花崗岩雕刻而成的。這里有孫子兵法的精髓,體現了中國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田恆山文化公園種植了1000多棵樹。奇怪的花和植物聞著它們的味道
旅遊路線從文化園大門進入:田橫和五百幅畫像石壁畫孫子兵法漢簡八卦樁逍遙路魁英泉齊王頂翠微郎天風海濤石刻田橫村遺址幸福園何海亭嚴豐絕聖坊田橫山後海旅遊區八仙礁金龜探海將軍石輝縣。幸福園何海亭嚴豐絕聖坊天衡山後海旅遊區八仙礁金龜探海將軍石會仙洞益壽泉天恆棧道黃渤海邊界坐標嚴豐絕聖坊天恆村遺址天豐海濤石刻翠微郎齊王頂強泉逍遙路八卦庄。
金龜子探海將軍石會仙洞益壽泉田橫棧道黃渤海邊界坐標歡樂園逍遙路八卦庄孫子兵法漢簡田橫與五百畫像石壁畫葵英泉翠微郎天豐海濤石刻齊王頂田橫村遺址返回嚴豐絕聲廣場乘索道返回。

⑺ 九江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江西九江潯陽

潯陽江景區位於九江市潯陽區濱江路,包括琵琶亭、鎖江樓塔、潯陽樓、潯陽江號游輪。古往今來,歷代文人墨客、社會名流紛至沓來、雲集於此,留下了無數詩文碑刻和名勝古跡,既是九江2200餘年歷史文化的匯聚地,又是九江市區觀覽長江生態風光的絕佳區域。

琵琶亭:始建於唐代,因《琵琶行》 詩而得名。元和十年 (公元 815年),詩人白居易被貶為江洲司馬,次年秋送客至湓浦口時,聽聞琵琶女幽怨的琵琶聲聯想到自己仕途坎坷,於是留下千古敘事長詩《琵琶行》。後江州(今九江)人在其送客處建亭,並以詩命名為「琵琶亭」,是潯陽江景區古建文化遺址的代表。

鎖江樓:明萬曆十四年 (公元 1586年),九江知府吳秀為鎖江鎮水,祈求文風昌盛銷頃,興建鎖江樓、鎖江塔。如今的鎖江樓於1986年重建,為仿明代風格建築。鎖江塔歷經 400 多年風兩依然吃立在潯陽江畔,其採用樓閣式磚石空筒拆租仿木虧御陸結構,具有很高的建築藝術價值。2013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潯陽樓:因九江古稱「潯陽」而得名,初為民間酒樓。雄踞江畔的潯陽樓歷來是文人雲集之地,因施耐《水滸傳》中的一個主要人物宋江,曾在潯陽樓上醉題反詩而名聲大噪。如今的潯陽樓於 1987年重建,是仿宋代建築,明三暗四層。

「潯陽江號」游輪:游輪全長50米、寬12米,上下共三層,可同時容納299人。游輪設施齊全,配備綜合服務大廳、配餐問、多功能包廂、VR體驗等,可舉辦各類商務活動、媒體發布會、特色年會、水上婚禮。暢游長江、鄱陽湖,盡享湖光山色。

潯陽江景區依託琵琶亭、潯陽樓、鎖江樓塔、白水明珠、「江山湖景』水上游輪、濱江生態公園和長江風景帶等生態文化資源,通過濱江綠道串聯,形成了大尺度的長江生態觀光廊道,融合美輪美負的古建景觀,構建起一副集水景、樹景、橋景、建築園林景觀於一體的九江生態人文畫卷。

閱讀全文

與大宋仿木傢具店在什麼地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家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53
蘋果指紋保修嗎 瀏覽:270
木質傢具摔裂怎麼固定 瀏覽:296
防水塗料如何用滾筒刷 瀏覽:563
華苑冠華維修電話 瀏覽:698
頂樓雨棚多久需要維修 瀏覽:864
海爾空調武漢維修點 瀏覽:603
北碚長安4s店維修電話號碼 瀏覽:924
小米售後維修大概需要多久 瀏覽:949
電腦保修鍵盤進水保修嗎 瀏覽:398
維修車子需要帶什麼 瀏覽:829
維修電腦與家電怎麼辦理執照 瀏覽:518
瑞士珠寶保修單 瀏覽:284
中式古典傢具質量怎麼樣 瀏覽:296
合肥傢具除甲醛如何處理 瀏覽:457
樓頂開裂用什麼防水材料 瀏覽:441
蘋果廣西售後維修點嗎 瀏覽:739
廣州市蘋果維修電話 瀏覽:46
家電的市場部活動怎麼寫 瀏覽:535
開平二手家電市場在哪裡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