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換一個木門需要多少錢
木門分實木和非實木
如果是普通的非實木的大概在180-210元回,因為邊框是用杉木做的答,然後釘夾板的,中間是空心的,你敲一下就了解了,一般家裡也是安這種
實木門就比較貴了,還看材料的優劣,一般的在500-800之間,不容易被砸壞的,也很沉
看你的情況,我看是非實木的門,到賣門的傢具店裡定做一個就OK了,如果要修的話可能麻煩點,因為要刷漆,在店裡買是回家裝上就好了.
Ⅱ 中國木門30強企業有哪些
全國木門雙承諾明星企業
廣州藍白木業有限公司,寧波榮輝木業有限公司,四川版省帝王風木權業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朝聚鑫工貿有限公司,浙江臨亞工藝品有限公司,麗水市大東園木業有限公司,廈門盈軒木製品有限公司,青島富源木業有限公司,浙江江山恩派木業有限公司,廣東佛山萬仕達木門有限公司 湖州市南潯亨通先木門廠,四川愛心木業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天天木業有限公司,吳江市八都三鑫木業製品廠,湖州富朗木業有限公司,溫州市恆特傢具有限公司 ,山東美華裝飾材料有限公司,福建福盛門業製造有限公司,浙江王牌門業有限公司,江山市舒福家裝飾材料廠
杭州賽班木業有限公司,深圳市什木坊門業有限公司,宜昌盼盼木製品有限責任公司,濟寧瑞宏傢具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宏遠木業有限公司,成都市新都區深水永新實木門窗廠,湖州市南潯亨力木製品廠,長春市鈺龍木製品有限公司,浙江喜盈門木業有限公司,安徽省巢湖市山杉木業有限責任公司
Ⅲ 小學生孝親敬老事跡材料有哪些
陶星:攜母讀書盡孝心
陶星(湖南省),男,18歲,岳陽縣農村中學生。不久前,陶星光榮入伍,成為一名武警戰士。
前些年陶星的父親患病去世,14歲的陶星和17歲的姐姐以稚嫩的肩膀毅然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擔並償還債務,特別是照顧痴呆聾啞、精神失常、患有嚴重癲癇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母親。2006年9月,深懷孝敬和感恩之心的陶星將母親帶到縣里,攜母讀書。他學習刻苦,學業精益求精,同時還要精心照顧母親。他每天要做飯,一日三餐給母親喂飯、服侍大小便、洗澡、洗尿濕的衣褲。母親經常往外亂跑,有時走失,陶星要到處尋找。尤其是母親時常犯病,在地上打滾、毀壞傢具、亂叫打人。陶星仍以慈孝之心,忍受著母親的狂躁,細心照料,守護著病殘的母親。他每天早晨5點起床,晚上11點才能睡覺,含辛茹苦,無怨無悔。由於生活困難,他經常省吃儉用。陶星崇高的道德品質被媒體廣泛傳播,受到社會推崇。他被評為岳陽市「十佳道德楷模」、「湖南省優秀共青團員」。
劉國江:人民公僕
道德模範
劉國江(吉林省),男,44歲,長春市二道區國稅局幹部。
劉國江17歲參軍,軍營就在雷鋒生前所在部隊駐地遼寧省撫順市郊區。從參軍轉業至今27年裡,他以雷鋒為榜樣,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用實際行動關愛著100多位孤寡老人。在部隊時,他經常去看望幫助孤寡老人,幫助有困難的老人,把他們當做父母孝敬。到地方工作後,劉國江始終如一地堅持孝敬老人。1996年3月,他把一位80歲生活陷入困境的老奶奶送到市益壽院,自己出錢供養,當時他的月薪只有700多元,每月為老奶奶支付供養費和醫療費500元左右。老人感激地說:「我撿了個好兒子。」從此,劉國江經常去益壽院看望老人們,照顧、護理生病老人,節假日給老人送食品、衣物和日用品,送老人去醫院治病。每逢夏季,他還找來大客車,拉上全院的老人們去看長春的城市美景,讓老人們感受社會發展的成果、感受快樂。劉國江還資助了20多名貧困學生。20年來,劉國江的業余時間基本上都花費在老人身上,他的工資收入很大一部分也都用在了孤寡老人身上。老人們送他錦旗,上面寫著:「人民的公僕,敬老的模範。」他被評為「全國道德模範」,被授予「吉林省五一勞動獎章」,他的先進事跡在全國廣為傳頌,曾被多家媒體報道。
希望這能幫助你!!
Ⅳ 長春工業大學的辦學條件
根據2014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專任教師1119名,其中教授175名,博士生指導教師33名,碩士生指導教師500名;教師中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名,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3名,全國百名優秀留學回國先進個人1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名,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2名,全國模範教師1名,全國優秀教師3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6人;吉林省高級專家12名,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28名,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24名,長白山學者特聘教授3人、長白山學者講座教授4人、長白山技能名師2人,吉林省學科建設工程首席教授1名、主講教授1名,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5名,吉林省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10名,吉林省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後備人選30名,吉林英才獎章獲得者13名,吉林省特等勞動模範1名,吉林省教學名師9名;享受長春市政府特殊津貼4名。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
劉雲旭
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2人)
劉雲旭、張德江
全國模範教師(1人)
李萬龍
全國優秀教師(3人)
王承中、張會軒、胡明
寶鋼優秀教師獎(1人)
胡明
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6人)
張德江、胡明、吳化、李元春、董小剛、毛志陽
吉林省教書育人楷模(2人)
張德江、韓明友
吉林省優秀教師(5人)
李萬龍郭曉立、郭久柱、姜鍵、董小剛
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
劉雲旭 該校碳纖維、ABS樹脂、鋁合金攪拌摩擦焊、汽車安全氣囊自動生產線、冶金節能等一批重大成果在吉林省實現了產業化。09年至15年,學校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710項,全口徑科研經費3.2億元,其中國家及國務院各部門項目82項,獲得省部級獎勵101項,獲得國家授權發明專利99項,SCI、EI、CSSCI和ISTP收錄論文1215篇。
2012年9月,由長春工業大學牽頭,聯合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吉林大學、吉林化工學院、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吉林化纖集團公司、中鋼吉林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吉研高科技纖維有限責任公司、長春旭陽工業集團公司、四平昊華化工有限公司、中石油東北煉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設計院等10家單位共同組建的「合成樹脂、合成橡膠、碳纖維協同創新中心」。 根據2016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以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為代表的25個國家和省部級科研機構。
2012年9月,由長春工業大學牽頭,聯合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吉林大學、吉林化工學院、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吉林化纖集團公司、中鋼吉林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吉研高科技纖維有限責任公司、長春旭陽工業集團公司、四平昊華化工有限公司、中石油東北煉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設計院等10家單位共同組建的「合成樹脂、合成橡膠、碳纖維協同創新中心」。 國家級科研機構 序號 機構名稱 1 高分子材料合成與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2 先進結構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3 合成樹脂與特種纖維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省級科研機構 吉林省合成樹脂與化學纖維科技創新中心、合成樹脂與特種纖維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高分子材料研發中心、 吉林省高分子材料中試中心、新型結構材料及加工技術工程實驗室、吉林省生產過程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吉林省工業節能科技創新中心、工業節能技術與裝備省級工程實驗室、控制工程吉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吉林省石化資源與生物質綜合利用工程實驗室、吉林省特色資源與生物質研究中心、吉林省智能製造技術工程研究中心、三維微納結構功能器件高效製造吉林省重點實驗室、碳纖維開發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吉林省高等學校先進結構材料及加工成型技術高端科技創新平台、吉林省數據服務產業公共技術研究中心、吉林省汽車零部件生產與質檢裝備產業公共技術研發中心、吉林產業發展與企業環境研究中心、吉林省民生問題研究中心、吉林省人才測評研究中心、長春工業大學黨建研究中心、吉林省汽車文化研究基地 學術期刊 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該刊主要刊登哲學、政治學、文學、史學、語言學、法學、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管理學等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學術論文、科研成果、研究綜述等學術性文章。已被列為《CJFD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收錄期刊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該刊發表的論文多篇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中國人大報刊復印資料等轉載或索引。
該刊入選為《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收錄期刊、《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萬方數據期刊群》、《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維普—中文科技期刊網》收錄期刊、《龍源期刊網》收錄期刊、《書生網》收錄期刊。
長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長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主要報道長春工業大學工學門類的科學研究成果。包括:機械電子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電氣與電子工程、管理與信息系統、化學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制葯工程、環境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紡織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基礎科學等方面的學術論文。
該刊被國內外多種文摘、期刊及資料庫摘引和收錄。國外的有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志》(AJ);中國的有《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China Info)系統科技期刊群》、台灣華藝CEPS中文電子期刊。該刊多次在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和省級有關部門組織的期刊評比中獲獎。
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
該刊設有高教論壇、教育理論研究、比較教育研究、教育史研究、教學研究與改革、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創新與創業教育研究等欄目,是全國高校中僅有的幾傢具有全國統一刊號的高等教育研究類刊物之一。
該刊入選為《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收錄期刊、《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萬方數據期刊群》、《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維普—中文科技期刊網》收錄期刊、《龍源期刊網》收錄期刊、《書生網》收錄期刊。 圖書館藏 截至2012年12月,圖書館館藏各種文獻總量152萬冊(種),其中紙質文獻104萬冊,電子版中文文獻48萬種。圖書館還有超星電子圖書、時代華辰、CNKI、萬方外文、EBSCO、科技信息參考(本館)、學位論文(本館)等各類資料庫13種。中文電子期刊收錄文獻14129679篇,外文電子期刊收錄文獻13100篇。
Ⅳ 紅星美凱龍傢具品牌有哪些
紅星美凱龍傢具品牌:富蘭蒂斯、家融居、AM東映西景、瑞格爾地毯、小憨豆鞋櫃、普格瑞斯、柏瑞莎、羅雅蘭芙、顧家家居、蔵羊、博爾卡特、康寶、澳美世家、漢琪、米蘭路、百強、柏森烏金木、騰旺閣;
紅星美凱龍是國內家居流通業第一品牌,自1986年創業以來,始終以建設溫馨、和諧家園,提升消費者的居家生活品味為己任。
2010年上海世博會,紅星美凱龍作為家居行業的唯一代表登上了世博會的國際舞台,發展速度與創新精神使其成為整個家居行業的傑出代表
從「渠道」到「平台」,從店面租賃到自己買地建商場,從一家地方傢具專營店,到百MALL連鎖,紅星美凱龍創造了國內多個「第一「;
第一個做連鎖品牌;第一個做委託管理店;第一個自建商場;締造了全世界單體最大的家居商城,無論從規模、影響力還是品牌張力,紅星美凱龍已經成為中國家居流通業的領導品牌。
Ⅵ 有誰知道李蓮英的生平
說到清宮太監,李蓮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他因獲得慈禧太後的寵愛,得到了其他太監們無法想像的榮耀和地位,也成為民間傳說中最臭名昭著的幾大太監之一。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李蓮英,又是怎樣的呢?
初入皇宮
李蓮英出生在直隸河間府。有人明確說,他是今河北大城縣臧屯鄉李甲村人。根據其墓誌銘記載,他生於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9歲入宮。清宮檔案也證明,他的確是在咸豐七年由鄭親王端華府送進皇宮當太監的,但年齡是13歲。
關於李蓮英身世,民間傳說具體而生動,說他原是河間府一帶的無賴,因私販硝磺入獄,出獄後改行修皮鞋,被稱為「皮硝李」。後來他來到北京,由於掌握了一套梳理新發型的技術,又托同鄉太監沈蘭玉介紹,進宮當了慈禧太後的梳頭太監,並由此受到慈禧寵愛。
然而,民間傳說與墓誌銘和清宮檔案中記錄的李少年入宮的實際情況相差甚遠,顯然是編造出來的。但這種說法流傳很廣,甚至後來朝中大臣彈劾李蓮英時,還在奏章里把李蓮英叫作「小篦李」(「篦子」是過去婦女梳頭的一種用具)。
李蓮英入宮後名叫李進喜,進宮14年後才由慈禧起名連英。他先後在奏事處和東路景仁宮當差,直到同治三年16歲時,才調到長春宮慈禧跟前。
此時太監安得海正得慈禧寵愛,紅得發紫。兩人雖同時進宮,地位卻差得很遠。後來安得海因過分張狂,終於以「違背祖制,擅離京師」的罪名,在同治八年被山東巡撫丁寶楨砍頭。
李蓮英是個十分聰明乖巧的人,他從中明白了應該如何擺正主子和奴才之間的關系。李蓮英不僅學會了揣摩主子的脾氣和愛好,千方百計地討主子歡喜,還能時時處處謹慎小心。墓誌銘中說他「事上以敬,事下以寬,如是有年,未嘗稍懈。」也就是對主子恭敬,對下屬寬厚,多少年來不敢鬆懈,這也算是李蓮英成功的秘訣吧。
受到寵愛
同治十三年,26歲的李蓮英任儲秀宮掌案首領大太監。這個職務一般需進宮服役30年才有資格擔任,而李蓮英此時進宮剛滿17年。
光緒五年,李蓮英出任儲秀宮四品花翎總管。隨著慈禧日益大權獨攬,李蓮英的聲望地位也變得顯赫起來。李蓮英31歲時,就已經可以和敬事房大總管(清宮太監總頭目)平起平坐了。
光緒二十年,46歲的李蓮英被賞戴二品頂戴花翎。雖說這只是一種榮譽的象徵,但這是太監中從未有過的。雍正皇帝規定太監品級以四品為限,慈禧卻為李蓮英突破了祖上傳下來的規矩。
令人不解的是,李蓮英雖受慈禧恩寵,卻始終未能離開慈禧,當上敬事房大總管。是慈禧不願、李蓮英自己不願還是有人從中作梗,就不得而知了。
慈禧與李蓮英幾十年形成的感情非同一般。慈禧在政治上是一個權力慾望極強、心狠手辣的獨裁者,但同時也是一個感情脆弱、害怕孤獨的老女人。
幾十年來,慈禧身邊的奴婢換了一茬又一茬,善解人意的,除了安德海就只有李蓮英了。晚清太監劉興橋等人回憶說,慈禧與李蓮英之間的感情十分深厚,能化解慈禧的煩惱並最會服侍她的只有李蓮英。
在《晚清宮廷生活見聞》中劉興橋說:「每天三頓飯,早晚起居,他倆都互派太監或當面問候……在西苑、頤和園居住的時候,慈禧太後還經常來找李蓮英:『連英啊!咱們遛彎去呀!』慈禧太後有時還把李蓮英召到她的寢宮,談些黃老長生之術,兩人常常談到深夜。」
從這段記述可以看出,李蓮英實際上成為晚年慈禧生活中一刻也不能離開的「伴」。
朝野議論
慈禧對李蓮英的寵信與日俱增,確實引起朝野的議論和不安。有人說李蓮英權傾朝野,收受賄賂,投到他門下就能當高官;有人說他「干預朝政,廣植私黨」;甚至還有人說他陷害擁護維新、站在光緒一邊的大臣。
光緒十二年四月,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稱北洋海軍已訓練成軍,奏請朝廷派大臣檢閱。慈禧就派總理海軍衙門大臣醇親王前去巡閱。由於醇親王是光緒皇帝生父,身份高貴,因此要加派太監、御醫隨行。而醇親王是一個城府很深且非常謹慎的人,他主動要求派李蓮英隨行,以減少太後對自己的猜忌,慈禧馬上批准了。
醇親王五月初一回北京復命,這時朝廷中一片不滿之聲。監察御史朱一新向光緒上奏,批評派李蓮英隨醇親王視察海軍。他們還說李蓮英妄自尊大,結交地方官員,收受賄賂,理當查處。
對此,清代著名維新派人士王照說,醇親王離京後,每次接見文武官員,都讓李蓮英作陪。他的本意是避免攬權嫌疑,李蓮英可以作證。而李蓮英則記著安德海的教訓,每天穿著朴實,替親王拿著一支旱煙袋,隨時裝煙、遞煙,回到住處則不見一個來訪的人。
從李蓮英一向小心謹慎的表現來看,王照的說法是較為可信的。何況朱一新的奏摺里沒舉出一樁李蓮英違法的事實。
慈禧問明情況後,下令將朱一新由御史降為主事。
遭到抨擊
光緒二十年,北洋海軍在甲午戰爭中吃了大敗仗,全國輿論一片嘩然。人們不敢直接批評慈禧,就把矛頭指向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同時捎上了李蓮英。
陝西道監察御史恩溥、福建道監察御史安維峻、吏科給事中褚成博等人紛紛上折,指責北洋海軍將領貽誤軍機,並與總管太監李蓮英暗中來往,相互包庇。其中,安維峻奏摺中有「和議出自皇太後,李蓮英實左右之」,說對日本的決策看起來是皇太後決定的,實際已被李蓮英左右了。這句話成為人們抨擊李蓮英干預朝政的一大證據。
實際上,安維峻本意是要求慈禧不要再事事牽制皇帝,並應嚴懲李鴻章。奏摺中盡管涉及到李蓮英,但只不過是用來做鋪墊陪襯而已。
慈禧異常震怒,以皇帝的名義發上諭說,天下事都要聽皇太後的。隨後,安維峻以「離間」皇太後與皇帝的罪名,被革職充軍。
朝臣們對李蓮英的抨擊都沒有結果,主要是因為攻擊都是僅憑道聽途說,拿不出真憑實據。
清史家分析,許多想在地方上謀官位的人都走過李蓮英的門路,但他是否真的去向慈禧疏通過,誰也說不清楚。以慈禧喜怒無常的性格,就是李蓮英也不敢輕舉妄動。事情辦成了,人們以為是李總管的作用,事情沒辦成,就是李總管不給面子。而多少是真、多少是假,除了太後身邊的人,誰又能說得清呢?
貪財勒索
說李蓮英干預政事雖然證據不足,但他貪財卻是千真萬確的。曾任懷來縣知縣的吳永曾在《庚子西狩叢談》中記述了他的一段親身經歷。
1900年,八國聯軍打入北京,慈禧率光緒及百官出逃,吳永在隨駕西行途中任糧台會辦,掌握錢糧大權。他回憶,到山西後,太後的排場越來越大,一切費用都要地方承擔,太監們則趁機勒索錢財。
像首領太監以及有點權力的小太監,都需要幾兩或十幾兩銀子打發。但總管太監就不同了,沒有個一百兩左右是絕對不行的。
不僅如此,李蓮英等還千方百計敲詐勒索朝中辦事官員。江寧織造是內務府設在南京的機構,負責辦理綢緞服裝並采買各種御用物品。江寧織造每次織辦服裝衣料時,都要向宮中太監請示並領回畫樣,按圖製作,這便是李蓮英一夥太監索要錢財的機會。
光緒十二年八月初三,江寧織造駐京人員來煜在給江寧織造廣厚的信中說,李蓮英借他們拿圖樣勒索白銀120兩。來煜在信中說,要是別人還能用好言好語去磨,惟有這位李總管不好對付。
以慈禧的精明老練,她不可能不知道身邊太監有些胡作非為,但只要他們不幹預政事,把她自己侍候得舒舒服服,太監們貪點錢財在她眼裡根本算不了什麼。
八面玲瓏
慈禧與光緒不和,深受慈禧寵愛的李蓮英如何在兩人之間相處呢?兩面討好、八面玲瓏的做法,是他始終立於不敗之地和自我保全的策略。
慈禧與光緒政見不和,這是眾所周知的。李蓮英在兩人之間採取什麼態度呢?有人說他站在太後一邊,反對變法,陷害帝黨,甚至還有人說光緒就是李蓮英下毒害死的。但也有人說李蓮英生性圓滑,兩面討好,不但太後喜歡他,就連光緒也因為從小受到他的看護而喜愛他,並誇他「忠心事主」。
王照曾講述這樣一個故事:慈禧率光緒和文武百官出逃後返京,走到保定住下。太後睡覺的地方被褥鋪陳華美,李蓮英住的稍差一點,但也很不錯。而光緒睡覺的地方卻很凄慘。李蓮英侍候慈禧睡下後前來探望,見光緒在燈前枯坐,小太監無一人在殿內值班。一問才知皇帝竟然鋪的蓋的都沒有,時值隆冬季節,根本無法睡覺。李蓮英當即跪下抱著光緒的腿痛哭:「奴才們罪該萬死!」並把自己的被褥抱來讓光緒使用。光緒後來回憶西逃的苦楚時曾說:「若無李諳達(老夥伴或師傅之意),我活不到今天。」
戊戌變法後,李蓮英出言謹慎,沒有鮮明地表態站在慈禧一邊,慈禧從此在感情上對他有些疏遠。西逃回到北京後,李蓮英認為自己這一輩子侍候皇家還是盡職盡責的,可以考慮退休了。
退休生活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慈禧死於北京西苑的儀鸞殿。李蓮英辦理完慈禧的喪事,於宣統元年二月初二,離開生活了51年的皇宮。當時內宮主政的隆裕太後,為感謝他在宮中服役多年,准其「原品休致」,就是帶原薪每月六十兩白銀退休。
圍繞李蓮英出宮和他的身後事,又有許多傳說。有人說他是看到光緒弟弟載灃監國攝政,恐遭報復退居宮外;也有人說,李蓮英死後,宮中太監紛紛搶奪他的遺產,隆裕太後將財產全部充公;還有人說,李蓮英生前得罪了許多人,出宮後深居簡出,但最終還是被人在後海附近暗殺。
類似傳說雖十分盛行,但從當時清宮對李蓮英出宮及死後的安排來看,這些傳說都無法令人置信。
作為一個太監,李蓮英的身份極為卑賤。不同的是,由於慈禧太後的賞識和寵愛,他享受到了皇宮太監前所未有的權力和地位,金錢財富也滾滾而來。但也正因與慈禧的這層特殊關系,他成為中國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之一。
李蓮英死時,得到清朝宮廷的1000兩白銀,在北京恩濟庄的太監墓地修造了一座豪華墳墓。李蓮英的墳墓早在30年前就被破壞了,只有墓誌銘的拓片保留了下來。
李蓮英死於宣統三年,時年64歲。這時,綿延了二百多年的清王朝已是風雨飄搖,滅亡只在旦夕之間。
Ⅶ 長春中東瑞家傢具城有楷模傢具嗎
這是必須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