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讓智能家居兼容homekit
簡單說,HomeKit要打破現在各個智能硬體廠家各自為政,用戶體驗參差不齊的混亂市場格局,讓各個廠家的智能家居設備能在iOS層面互動協作,而無需這些廠家直接對接。仔細研究這個架構後,我們發現Home Kit是一套協議,是一個iOS上的資料庫,更是智能家居產品互聯互通的新思維模式。蘋果留給了智能硬體開發商以及第三方開發者很多的發展空間。
首先說說通訊協議。 HomeKit規范了智能家居產品如何和iOS終端連接和通信。蘋果軟體高級副總裁 Craig Federighi 在WWDC Keynote里輕描淡寫地說通過Home Kit協議的綁定功能(Secure Pairing)能確保只有你的iPhone能夠開你的車庫門。當然軟硬體通信協議學問大了。在宣布的晶元合作夥伴里有Broadcom, Marvell和Ti,這幾家都是植入式Wi-Fi晶元的主流供應商,所以可以確認HomeKit前期主要支持Wi-Fi或者直連乙太網的設備。目前Wi-Fi智能硬體開發上有不少難點要克服,包括設備如何與手機配對, 如何得到Wi-Fi密碼並且加入家裡的熱點,如何保證穩定和安全的遠程連接等等。
在資料庫層面,蘋果推出了一個有利於行業發展的基礎設施:在iOS上建立了一個可以供第三方app查詢和編輯的智能家居資料庫。這個資料庫包含幾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對現在的智能硬體開發商有借鑒意義的:家庭,房間,區域,設備,服務, 動作,觸發。
HomeKit把家庭看作一個智能家居設備的集合,通過家庭,房間,區域把這些設備有機的組合起來。設備和服務這兩個概念很有意思。這里蘋果引入了一個對於硬體產業相對陌生,但是相當「互聯網」的概念:面向服務設計(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硬體設備被定義成一個提供一個或者多個服務的單元,而這些服務可以被第三方應用發現和調用。例如飛利浦的Hue LED燈就可以理解成提供照明服務的設備,其中開關控制,顏色和亮度的控制都是屬於這個服務的具體功能。同樣,海爾的天尊空調可以理解為一個提供製冷,制熱,空氣凈化等多個和空氣質量相關的服務的設備。
家庭里所有的支持HomeKit標準的智能設備把支持的服務發布出來,通過iOS的發現機制被收錄到一個統一的資料庫里。 在設備和服務這些基本單位之上,HomeKit定義了家,房間,區域(多個房間的組合)等場景單元來讓家裡的多台設備形成有機的組合。例如睡房裡的電器(例如燈和窗簾)可以被組織成一個場景,統一控制。區域可以把多個房間的設備組合起來一起控制。
HomeKit除了遙控還能幹什麼?
說到控制,HomeKit的設計遠遠不像有些媒體解讀的那樣,簡單地把iPhone變成一個萬用搖控器。Home Kit的控制體系裡有兩個重要的自動化概念: 觸發 (Trigger)和操作 (Action)。 這個非常像國外比較火的IFTTT應用,用戶可以用簡單的「IF X THEN Y」 公式和很多現成的數據介面實現非常多元化的自動提醒和操作功能。同樣,通過Home Kit的觸發和操作機制可以實現各種場景的自動化操作:例如 「當睡房燈被打開時把窗簾拉上」等。
當然以蘋果的做事風格,他們把HomeKit作為一個開發框架,不會也不可能參與到這些具體的場景的定義和實現。就好比在iOS上可以具有開發游戲的基礎設施,但蘋果不會做游戲一樣,HomeKit開放數據介面給開發者,方便他們實現智能家居的創新。Home Kit的一個賣點是Siri的整合。用戶可以通過語音輸入控制指令。這其實也是為開發者所用的設施,因為指令本身是開發者定義的。
通過對HomeKit架構和第一批合作夥伴的分析,我們可以認為蘋果在智能家居其實是在打造一個廠家+開發者共同服務用戶的生態環境。通過一個開放的設計理念,蘋果預留了相當大的空間給合作方,同時也細化了他們的分工。硬體廠家的專長在提供好的產品,而在手機上建立良好的用戶體驗則是開發者,特別是第三方開發者的長處。而蘋果本身則繼續以平台的定位。在公創造推進智能家居行業發展的環境,在私鞏固iOS設備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
HomeKit這張拼圖還缺了什麼?
但是我們也能看到HomeKit這個智能硬體+iOS+Apps/Siri的智能家居組合顯然是不完整的。當用戶拿著iOS設備在家時,手機可以暫時成為 智能家居的中樞神經,但iOS的高度移動性作為part-time中樞神經顯然是不合適或者說是不足夠的:當用戶離開家,原來完美的智能的家庭馬上被打回到石器時代。
這里蘋果留出了一個空缺:在iOS以外協調智能硬體的hub。這里有兩種可能性:一個是偏硬體的做法 —— 蘋果可以把自己的Apple TV,Airport路由器,以及未來要推出的iTV,作為persistent的智能家居中樞。另外一個偏軟體的可能性是這個責任放在iCloud。
最關鍵的是,HomeKit給國內創業團隊和硬體廠家提供了什麼機會?
最後我來分析一下智能家居市場的現狀和HomeKit帶來的的機會。目前智能家居產品的市場策略主要有4種:
第一類是像海爾uHome或者美國的Control4這樣的整體智能家居系統,通過物理布線或Zigbee等無線通訊方式把兼容的照明,影音,安防電子設備連接到一個中控系統實現統一控制。這種整體方案功能完整,用戶體驗統一,但需要專業的安裝,而且價格不菲。國內廠家一般選擇跟房地產開發商合作,主打前裝市場,但是普及速度比較慢。
第二類是國際一線的家電企業先制定一套軟體協議先把自家產品連接起來成為一個平台,然後通過協議的開放讓其他廠家的產品加入其生態系統。三星的Smart Home和海爾的U+智慧家庭操作系統都是這個理念。三星是從強勢的電視和手機方面切入,海爾則憑著白色家電的領先優勢入場。
第三類是以路由器/網關方式切入,用取代路由器這樣的普及性產品來降低進入家庭的門檻,佔領家庭的數據入口,然後逐漸整合其他產品。最近市面上智能路由器的玩家不少。小米更是高調地用小米智能家居樣板間來展示小米路由器的整合能力。
這三類走的是平台思維,門檻高而且周期長。大多數創業團隊和廠家選擇的是第四種策略:把單一功能的產品做到極致,單點突破進入家庭,然後逐漸擴展產品線,嘗試整合其他產品。Nest(Google收購前),Dropcam,Belkin WeMo,Smartthings,Hue,墨跡天氣, 幻騰智能,博聯,以及大多數的家電企業和智能硬體創客都是走的這個產品方向 。
顯然 HomeKit的定位對第四類的玩家更為友好,而前三類玩家將在未來受到較大沖擊。
蘋果希望通過一個比較開放的模式來吸引這些單品硬體廠家與其對接。除了提供完善的協議,通用資料庫和龐大的iOS用戶群,還引入了第三方開發者,使其為廠家產品所用,給不同場景的應用提供軟體支持。
於是,有能力和野心操作前三種平台模式的玩家局面就有點尷尬。那些在硬體產品上和蘋果沒有直接競爭產品的企業,倒是可以盡量與蘋果HomeKit兼容。而三星,小米這些定位和蘋果類似的平台的發展必然會使市場形成多個具有規模的智能家居平台同時存在的群雄割據局面,給希望能與這些平台同時兼容的硬體廠家帶來非常高的研發和維護成本。
幫助這些硬體廠家克服這些智能家居平台之間的兼容性問題也給物聯網技術和雲端服務的供應商帶來了新的機遇。機智雲,還有像Arrayent和Ayla Networks這些與我們定位類似的物聯網服務平台在提供完善的硬體雲端支持服務基礎上,可以通過提供硬體產品的跨平台的接入能力而被更多的智能家居廠家接受。
總的來說,蘋果HomeKit的推出對整個智能家居產業的發展是個利好。iOS8在10月份推出後會大大提升消費者對相關智能硬體的關注度。在手機操作系統上搭建了合理的架構,留出來給各路玩家的機會也相當的巨大。Google馬上就要召開的Google IO開發者大會也一定會有相應的動作,讓智能家居市場的熱度繼續升溫。Show Time!
『貳』 智能家居平台統一後,是不是就不需要網關了
網關屬於硬體部抄分。平台只是提供了一個技術支持和操作等系統。應該沒太大關系。
只不過以後的智能家居會更加規范化,各家的產品互聯互通吧!....
智能家居經常聽到兩句話:智能家居的水很深,智能家居是個藍海行業!虧得是很多人只是跳進了那片水裡,卻沒有能到達那片海。當然,沒有人知道海到底在哪裡?但是大家都明白很多找到海的思路和方法。我是木木
『叄』 如何實現智能家居之間互聯互通 全靠智能路由器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我們的社會正逐步向物聯網時代邁進。作為物聯網的核心,無線感知反應網路可以實現對各種環境信息的採集和監控,並對信息進行計算、匯總和存儲,從而實現對監控區域環境數據的掌控。但是用戶真正關心的並不是這些環境數據本身,而是關心這些數據如何為家居電器控制提供數據支撐。 如今市場上智能家居方面的產品琳琅滿目,而且都有各自的優點和亮點,為了能夠集成多家產品的優點為用戶提供最好最舒適的用戶體驗,一些集成互聯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主要研究基於嵌入式網關的綜合智能家居系統的設計與實現,該系統實現了某家居環境監測系統、美國Contro14公司智能家居系統和力創公司的智能電量系統之間互聯互通、協調工作。 本論文首先介紹了智能家居系統的研究背景、發展趨勢,關鍵技術、存在的問題以及當今主流的智能家居產品,接著介紹了綜合智能家居系統各主要功能模塊以及它們之間的調用關系進行概要設計,然後介紹了通信協議、嵌入式網關、Contro14系統互聯控制驅動以及控制客戶端四大部分的詳細設計與開發工作,以及為第三方應用開發者設計並開放的開發介面,最後介紹了針對系統進行的功能測試,聯合測試和性能測試,驗證了本系統設計的正確性和可行性。目前本系統已經在實際環境中進行了部署與應用,運行正常穩定。
『肆』 不同品牌的智能家居如何實現互聯互通
我家剛買了整體廚房,一個「英國Lunluo V」標志,加上櫥櫃加煙機灶具,消毒櫃本來是一個地方簡單的櫥櫃,這么便宜,並送上門加安裝,一共3500元。現在用了一個月了,很不錯,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伍』 智能家居的室內外一體化控制功能具體是什麼
一體化控制就是將家裡的包括燈光、影音、空調、窗簾、門禁 、安防、監控等設專備全部集成在同一個控制屬終端上,可進行編程,可實現遠程操作,可實現一鍵式操作的一種智能家居系統,現在基本上的智能家居都可以做到這個,所不同的只是在性能上有所差異!
如有需要,可再追問我!
『陸』 什麼樣的智能家居網關可以很好的實現互聯互通
Z- Wave是一種基於射頻的、低成本、低功耗、高可靠、適於網路的新興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工作頻帶為908.42MHz( 美 國)~868.42MHz( 歐 洲),採用FSK(BFSK/GFSK)調制方式,數據傳輸速率為9.6 kbps,信號的有效覆蓋范圍在室內是30m,室外可超過100m,適合於窄帶寬應用場合。隨著通信距離的增大,設備的復雜度、功耗以及系統成本都在增加,相對於現有的各種無線通信技術,Z- W ave技術將是最低功耗和最低成本的技術,有力地推動著低速率無線個人區域網。
Z-Wave技術低功耗,低輻射,更適合使用在常住人的智 能家居上面。適合家庭生活場景使用。安 全系數高,更安心
由於Z-W a ve系統是 採用AES128加密,銀行級加密安全系數高,難破解,市面上很多高檔小區別墅都採用Z- Wave系統。
與Zig Bee協議相比,zwa ve是一種專注於智 能家 居通訊的一種協議。具有互聯互通、低成本、低功耗、高可靠、等 優勢。而互聯互通的協議優勢,便於其打通不同廠商,不同品 牌間的優質產品,使其構成產品豐富,場景功能強大的生態體系,所以一愛 悠為代表的一批Z-Wave智 能家居品牌,始 終堅持zwave智 能 家居的技術研發及zwave網關研發。
在過去智能 家居火爆的那些年,每家企業都想 打造出色的智能產品,亦或是 一套完美的智能網關系統,而忽略了真正的Z- Wave智能家居是需要整個智能家居全產業鏈的配合才能夠打造的。愛 悠的願景是希望通過 愛 悠的Z-Wave技術 和Z-Wave智慧家庭平台,真正意義上打造全場景的Z-Wave智能家居。愛 悠構建Z- Wave智能家居產品路徑,全產品愛 悠做不了,但會和很多傳統產業,包括門窗遮陽、安防照明、能源等供應鏈合作,大家的Z-Wave智能家居產品互聯互通,實現全產品的智慧生活。
目前國內專心致志研發家庭智能網關的廠商很少,從業者多以貼牌形式快速復制,自主研發能力薄弱。但智能網關的功能特性對於整套智慧家庭系統來說,起到決定性作用。對於想要涉足智慧家庭產業的廠商而言,生產、研發出一台功能穩定強大的智能網關,是他們進入市場的必殺技。而對C端用戶來說,智能網關的穩定性對家 庭智能終端產品的影響同樣至關重要。網關正成為智能家居系統穩定性、物聯網平台定製開發的關鍵之所在。
愛 悠認為,研 發智能網 關是件需要用工匠精神去打磨的事兒。因為智 慧家庭系統的穩定性,極大依賴於網關系統。雪 豹(uncia)智能網關在系統穩定性上下足功夫,網關由 愛 悠Z- W ve技術研發團隊歷時一年多打造而成,搭載深度優化的Yo -som物聯網系統,可實現網路及人工雙重修復功能,保證網關系統穩定運行。
『柒』 在網上看到說智能網關是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可實現各個子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不知道哪個品牌好用便宜
優家智能家的智能網關外觀簡約大方榮獲德國紅點設計獎,組網兼容性能強、連接節點多。而且經過SRRC認證,無線距離室內30~50米 價格也十分美麗,與歐瑞博和紫光物聯以及ROOME比,可以說是便宜好用。
『捌』 ZigBee3.0 能徹底解決智能家居互聯互通的問題嗎
Zigbee3.0並不能完全解決智能家居互聯互通的問題,不過卻能夠解決應用層協議的統一問題。
Zigbee3.0的出專現是為了屬統一ZigbeeRS /HA/LL/BA/HC/TS等應用層協議,用於解決不同應用層協議之間的互聯互通問題。Zigbee協議有很多的應用層協議,不同的應用層協議彼此是獨立不互通的,另外,由於標准化的問題,就算應用層協議相同,也不能夠實現互聯互通。
Zigbee聯盟還推出Zigbee3.0認證來規范各個廠商使用標準的Zigbee3.0協議。
『玖』 智能家居如何實現互聯互通
目前由於第四代互聯網技術的IP地址較少,已分配完畢,智能家居未能用上,但在第回六代IP技術中,中答國是參與標准制定的,可以無限的使用和分配IP地址,這樣就可使智能家居的產品都能帶上IP地址,從而利用網路技術進行智能互聯互通,信息共享。
『拾』 Z-wave智能家居可以實現跨品牌間的互動嗎
可以來的,從市場和消費者自角度來講,構建大而全的產品生態幾乎毫無意義,產品的直觀性能才是要以所在。缺乏技術保障的產品體系只是一群沒有靈魂的蝦兵蟹將。「不能東打一拳,西湊一腳,要集中起來用一個拳頭發力。」消費者需要順暢無阻的智慧生活體驗,智慧化的產品要自然而然地融入人們的生活當中去,而不是突兀地存在於那裡,讓人們主動去配合使用。Z-Wave和ZigBee技術的優劣之爭由來已久,但不得不承認Z-Wave的產品認證和產品間的互聯互通性是ZigBee目前所不能企及的。智能家電只要接入無線網路即可實現遠程式控制制,但要實現跨品 牌間的產品互動,為消費者提供基於感測器採集的大數據分析而不依賴於人工操控的可自主聯動的智 慧生活場景只有Z-Wave能做到。愛 悠放 棄國 內智 能 家居主 流通訊技術ZigBee轉而成為Z-Wave的忠實擁躉,正是基 於為用 戶帶 去 最優智慧生 活體 驗的初 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