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藏族畫:(3)藏式傢具
藏式傢具,材質一般用核桃木、雪松、林芝雲杉和喜馬拉雅紅杉等軟木製作,也有些藏櫃有簡單的雕刻,選用稀有的高原硬木,但比較少見。
我的作品:藏式床、藏式桌子,上面是個老式電視機。水平有限,但是為了記錄生活,還是靠想像將以前的傢具樣式描了出來~求輕噴
古樸華麗是主流藏式桌子的風格,一般一面有兩扇門,桌腿形似狗腿。表面都繪有各種花紋、禽獸、仙鶴、壽星、八祥圖,四周有回紋、竹節等圖案,色澤鮮艷動人。
下圖是那種普通人家用的,最簡單的樣式。沒有華麗的雕刻,表面用了幾種鮮艷的顏色繪制圖案。
② 成都哪裡有賣藏式傢具
成都市崇州市濟協鄉有一個藏式傢具廠。建議你可以去一下。
③ 藏式室內裝飾風格是什麼樣的
藏式裝修風格比較的單一,樣式也不是很多,你可以在藏式裝修中看出藏族人們的朴實。
他們國家的餐廳裡面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椅子,因為他們在吃飯時都是盤坐在地上的。在藏式餐
廳裡面只有桌子,櫃子和箱子。藏式風格的傢具並沒有過多的修飾,它們都是長方形的或者正方形的也都沒有腳,暗盒稱為桌子,沒有腿的稱作為箱子。這也是藏式餐廳風格的不同之處藏式餐廳風格是一道亮麗的風景。
藏式餐廳所使用的傢具材質都是松木和雪松.如果有要精雕的傢具都是選擇用的高原硬木。由於材質的原因。藏式傢具很重。十分不方便搬運和移動。這種傢具質量有保障,而且它也有很在的升值空間。藏式餐廳設計風格是與漢式風格相結合的。即可以在就餐的時候看到別致的藏式風格,而且又可以感覺到自己民族的特色。
藏式餐廳裝修風格特點還有很多,在這里說的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藏式特色。
④ 藏木緣是什麼意思
我所知的藏木緣是拉薩一家藏式實木傢具店。它是除了西藏林氏傢具之外新推出的特別棒的藏式傢具品牌。
⑤ 藏族的民間工藝有哪些
1、面具
面具臉譜西藏的雕塑工藝中,還有一個非常特殊,而且在民間廣泛沿用的美術工藝品--面具。藏語中稱「巴」主要用於各種民間表演活動,一般分為「跳神面具」、「懸掛面具」和「藏戲面具」三種,各個寺廟逢重大節日都要舉行跳神儀式,所用面具有鬼怪、護法神、仙人、動物圖騰等。懸掛面具則主要是各種神的具象,如護法神、吉祥天女、馬頭明王等,它與人們日常生活、勞動、娛樂有著直接的關系,遍及西藏各地。
據藏漢史書記載,早在公元7世紀上半葉(公元779年),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執政時期,吐蕃在制定文字和法律後,舉行盛大慶典儀式時,就表演了戴上假面具,裝扮獅、虎、牛、豹、等的舞蹈。這說明「面具」已在吐番形成。西藏的跳神面具、戲劇面具都傾向表現和象徵的藝術風格,造型粗放誇張,伴著鏗鏘的鼓樂聲和和強郵舞姿欣賞,其雄健的威懾力咄咄逼人。不同地域的面具藝術風格差異明顯,衛藏地區的面具較為斯文嚴守法度。西藏東部康區的面具潑辣怪異、驚世駭俗。屬於軟雕塑的大宗面具,全為俗民形象,藝人以簡明的手法攝取凡人情態,塑造了一張張活龍活現的面孔。
2、瑪尼堆(石)
瑪尼堆是一堆不動的經文。藏胞將經文的一段或六字真言,或佛像刻在石頭上,放在路旁,日積月累而成堆,其中以刻有六字真言的石頭最多,故稱為瑪尼堆。
瑪尼堆原為藏族群眾於交通要道或山口設置的作為計算路程的標志,以石塊堆積的標志,以石塊堆積而成。藏傳佛教興起後,其信徒把刻有六字真言的石塊或壓有各種佛像的泥模置於其上,再插上經幡,遂成為過往行人巡禮的瑪尼堆。
瑪尼堆是構成西藏高原宗教氛圍的重要環節.瑪尼堆也稱"十萬經石"堆,是人為的神聖所在。人們周而復始地圍繞它旋轉,成為民間簡易的禮佛朝拜場所。瑪尼石上雕刻著或佛像.這些是應死者親屬要求為超度死者亡靈而刻的.每當有陣風吹過,就等於替死者念了一遍度亡經。
3、轉經筒
亦稱嘛呢轉經輪,藏傳佛教信徒人人持有,不停地搖轉。
轉動一日經輪可以圓滿一億心咒的功德,這是諸佛善逝親口宣說的教言。口中誦咒,手轉經輪,心裡觀想咒輪,如此能夠三者不離經常修持,來世可以獲得殊勝竅訣的解脫法。
4、鼻煙壺
很久以來,西藏人就有著吸鼻煙的習俗。隨著這一習俗的流傳,鼻煙的容器,演繹了一個獨特的民族器物文化的歷史。鼻煙壺以藝術和實用功能完美的結合,不僅折射出藏民族的聰敏和智慧,更是顯示了獨具匠心的創造力。鼻煙壺因此也被熱愛生活的高原人賦予了生機和靈氣
鼻煙壺也可稱為「許願壺」,將心願放入壺中,每日掛於胸前,誠心禱告,你的心願將會得到完美實現。
5、佛像
顯宗佛像的形態一般為慈悲、和善之姿。
密宗佛像大都顯得威嚴、憤怒,有的三面六臂;有的手持各種兵器;有的系著人頭瓔珞,身後燃燒著火焰;有的擁抱著美麗而溫柔的女神--女神一身赤裸,腰系瓔珞,姿態柔麗舒展--這種真實的雄性,表現了浪漫的動人風采。
一切佛像從其形體容貌來說,都是相同的。區別各個不同的佛像,主要是從其手的姿勢來分辨的。
例如釋迦牟尼佛有說法像、降魔像、禪定像之不同:
右手上舉,以食指與大拇指做環形,其餘三指微伸,是說法相;
右手平伸五指,撫右膝上是降魔像;
以右掌壓左掌,仰置足上肚臍前,是禪定像;
阿彌陀佛像是以右掌壓左掌置足上,掌中置寶瓶;
葯師傅佛像是垂伸右手,掌向外,以食指與大拇指夾一葯丸。
⑴、菩薩像
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略稱。「菩提」意為覺悟「薩埵」意為有情。在藏傳佛教中,一般習慣對印度的弘揚佛法、建教立宗的大德法師都稱為菩薩。如龍樹菩薩、護法菩薩等。因為這些菩薩是印度佛教史上的具體人物,所以這些菩薩的畫像應屬於高僧像之類。這里所說的菩薩像是指佛經中有具體名號的,與釋迦牟尼佛同時共弘教化的菩薩畫像。
繪在大昭寺的文殊菩薩、呈女身,慈眉善目,寧靜端莊,分執蓮花和寶劍;繪在夏魯寺的文殊菩薩,則腰身略屈,極富青春活力,欲言又止的表情好象在說:只有智慧寶劍方能啟開通往知識天堂的大門。
有的觀世音菩薩是遵照正規儀容所繪的一面二臂、或坐或立、相貌端嚴的形象;有的觀世音菩薩是遵照密宗儀軌所繪的一面二臂、或多面多臂、手持種種法物的形象;
⑵、護法神像:
根據藏傳佛教密宗的理論,佛和菩薩各個都有兩種身,一是正法輪身,即是佛、菩薩由所修的行願所得的真實報身;二是教令輪身,即是佛、菩薩由於大悲而示現的威猛之相。護法神像一般都是多面多臂,手持各種法物的忿怒相。再加上西藏原始本教的不少神靈,民間傳說的各種妖魔,外域異族的一些精怪,似乎都為佛祖所征服,統統被用來當成護法神,真可謂五花八門,繁雜紛亂。
⑶、羅漢像:
羅漢是梵語「阿羅漢」的略稱。含有三義,一不生,二殺賊,三應供。。
⑷、神佛姿勢:
金剛跏跌(跏跌,佛書譯法,即盤腿坐姿——譯者注)——這種姿勢是腳底身上盤腿而坐。
蓮花跏跌——這種姿勢是將右腳隱入身體之下,並將左腳靠在右小腿上,呈蓮花生狀。蓮花跏跌比金剛跏跌盤得略松,但必須使雙膝平靠在地上。
薩土垂跏跌(「薩土垂」的意思是「思想」心思——譯者)——這種姿勢是將左腳步隱入身下,並將右腳靠在左大腿上。
勇士坐姿——這種姿勢是將左腿盤起,但右膝上屈靠近身體。
勇士女坐姿——這種姿勢與勇士坐姿相似,不同的是要將右腳拇指球(突出部分)放在左大腿上。
善相坐姿——這種姿勢身體呈平常人常有的那種坐相,兩腿略分開。
右向位——這種姿勢是左腿盤起,並將右腿輕輕屈起,使右小腿的內側靠上左腳為止。
左向位——這種姿勢將右向位的順序顛倒即成。
善逝姿勢——這種姿勢是將雙腿屈起,兩腳腳底面相貼合,雙膝接地。
聚踵姿勢——這種姿勢是將兩腳後跟相並接,兩腳趾各指向左右一方,雙膝叉開並向外屈起。
並腿站姿——這種姿勢是站立姿勢。站立時將兩腳後跟和雙膝並攏,神情專注。
王者坐姿——這種姿勢是坐姿。雙腿自然放鬆,並輕松地靠在一起。
6、唐卡
⑴、什麼是唐卡
唐卡中最常見的是宗教畫——佛像,一般中心位置是描繪主要人物,從畫面上角開始,圍繞著中心人物,按順時針方向與中心人物有關的人物,活動場所或故事布滿一周。每軸唐卡畫一般描繪了一個較完整的故事。畫面的景物隨故事情節的需要而變化,不受歷史、時間、空間的限制。畫面人物不受遠近透視關系的影響,安排得生動活潑,把整個畫面統一在大的基調上,使構圖很完整。
「唐卡」是藏語。「唐」的含意與空間有關,表示廣袤無邊。「卡」有點像魔術,指的是空白被填補。唐卡是藏語音譯,意為卷軸佛像。
⑵、唐卡的分類
唐卡分兩大類——果唐和智唐。
①果唐意為絲綢唐卡。
此類唐卡略分為四種:
a絲綢手工刺綉而成的唐卡;
b絲綢織唐卡,通過木製機具和機械以絲綢為材料織成的絲織唐卡;
c貼花唐卡,用各種色布剪接成形貼在畫布上有的還嵌飾珍寶而成的唐卡;
d版印唐卡,木版、銅版、鐵版印在絲綢上稱果唐版印唐卡。
②智唐,意為繪制唐卡。
這類唐卡亦分為四種:
a用黃金為主繪制佛身或背景的稱金唐;
b用朱紅赭石等顏料為主色繪成的叫朱紅唐;
c以黑色為主調畫的稱黑唐;
d用木版、銅版、鐵版印製在布上的稱智唐版印唐卡。
果唐印製在絲綢上,智唐印製在布上,這是兩大類印製的區別。
此外,還有不能隨便掛出示人的屬果唐中的果固,按牆壁大小繪制在牆上的屬智唐中的堅唐。
⑷、唐卡珍貴的原因
唐卡是藏傳佛教文化的瑰寶,它的藝術魁力震撼著人類,除了它獨具的藝術天賦而外,藏傳佛教中的各大宗派的祖師都賦予唐卡活生生的生命,並親自製作,同傳法一樣,非常神聖地把唐卡及其繪畫藝術代代相傳,世世承襲。接受承傳的人,很少有人把唐卡視為是藝術品,而是承傳人都把唐卡視為是有生命力的佛、是師尊、是三寶,是活生生的上師本尊
這便是多少年來,唐卡被人們視為珍寶的根本原因。
⑸、唐卡的內容
唐卡的內容很廣,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類別:
①佛、菩薩類;
②佛傳或佛本生故事;
③密宗本尊各神;
④觀音度母類;
⑤護法神、明王類;
⑥上師高僧、大成就者類;
⑦藏族歷史及歷史人物類;
⑧壇城佛塔類;
⑨還有其它如宇宙日月天體運行圖、香巴拉圖、須彌山圖、生死輪回圖等。
⑹、唐卡的繪制材料
藏族是全民信教的民族,藏族人為了繪制一幅唐卡供奉,可以傾其所有,因而唐卡繪制材料也十分講究。繪制唐卡的顏料為礦物、植物顏料和純金純銀加工製成。更有甚者用各類珠寶研磨繪制。用這些顏料繪制的唐卡經歷幾百上千年後,畫面仍金壁輝煌,燦爛如新。特別是前金的應用可以說是唐卡的絕技,金經過磨製加工後使用,除可以用金描出各種豐富的線條、圖案紋樣外,金本身的成色可以分十多種色相,可以用寶石在塗金的畫面上磨出很多種層次。這些技法在其它畫種中是看不到的。所以我們在瞻仰時見到的唐卡經千年的煙熏火燎。畫面模糊,但用金繪出來的部分仍是閃閃奪目,原因也在於此。
⑥ 中式風格的特點是什麼
作為一種中式裝修風格與其它西方、東南亞等裝修風格也有很大不同版,首先所營造的文化氛圍是權不同的,每一種裝修風格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作為支撐,以此來傳遞特定文化氛圍中人們的生活追求,那麼新中式古典主義風格是以中國傳統古典文化作為背景的,營造的是極富中國浪漫情調的生活空間,紅木、青花瓷、紫砂茶壺以及一些紅木工藝品等都體現了濃郁的東方之美,這正是新中式古典主義風格與其它風格所不同的地方。這種極簡主義的風格滲透了東方華夏幾千年的文明,因此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的喜歡這種新中式裝修風格,它不僅永不過時,而且時間愈久愈散發出迷人的東方魅力。
⑦ 成都哪裡有賣藏式傢具
成都八益傢具城有專門賣藏式傢具的。最早地址是在成都紅牌樓。後來應該是搬遷到了金花鎮了。
⑧ 藏式裝修風格的元素有哪些
藏式裝修風格的元素有哪些:
藏式傳統建築有著十分獨特和優美的建築形式與風格,與雪域高原壯麗的自然景觀渾然一體,給人以古樸、神奇、粗獷之美感,形成了自己獨有的和鮮明的基本特點。隨著旅遊業的興起,人們對藏式風格的裝修也極為有興趣,很多的人有熱情將自己的家裝成藏式風格。
藏式傢具的形式比較單調、而且品種也不多。因為藏族人都喜歡盤坐在地上,沒有凳子、坐椅,只有箱子、櫃子和桌子。藏式傢具的形態不拐彎抹角,只有長方形或者正方形。在藏族固定居民中,室內陳設中置主次分明,重點也很突出,主要部分是主居室和經堂,其他部分都比較簡陋和朴實。主居室即是餐廳,又是卧室,也是待人接客的廳堂。藏式傢具的材質多為雪松或者是普通的松木,需要雕刻的傢具要選用稀有的高原硬木。由於都是實木,故藏式傢具的重量比選用三合板製作的現代傢具重很多。
很多人在傢具、牆、頂的配色上主要採用了藏族建築最常用的紅、藍色和棕黃色加仿金色,所以整體效果很有藏族風情。
傢具的個性,就是喜歡這款傢具的人的個性,傢具的個性是人的性格的反映。在各大小藏式賓館、餐廳、茶館以及藏族人家,藏式傢具醒目地在昭顯著自己的個性。論藏式傢具的個性,最大特點就是三「實」——朴實、結實、實用。
⑨ 空間照片全部刪完了還顯示有49張!
應該是你發的說說裡面有那些照片,說說也刪了應該就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