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謝啦頓式傢具

謝啦頓式傢具

發布時間:2022-09-25 17:25:58

1. shetaton中文是什麼

n.

(英國細木工)謝拉頓傢具式樣

adj.

謝拉頓風格的,謝拉頓式的

2. 傢具都有什麼風格

在了解傢具發展歷史的過程中,重要的是把握各個歷史階段傢具的風格特徵,了解形成

這個風格特徵的社會、文化、經濟和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歷史原因,從而把握傢具發展變化的

內涵和規律。從公元前16世紀到現在,形成了以下幾種具有代表性的傢具風格:

1 古典傢具

古典傢具是指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5世紀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傢具。

2 哥特式

13世紀後期哥特式建築風靡於歐洲大陸。這種潮流也完全支配了當時傢具的發展。哥特

式傢具是由哥特式建築風格演變來的。

3 巴洛克風格

巴洛克風格最大的特徵是以浪漫主義作為造型藝術設計的出發點,它具有熱情奔放及豐

麗委婉的藝術造型特色,這一時期傢具風格並不受建築風格改變的影響,主要基於傢具本身

的功能需要及生活需要。其最大的特點是將富於表現力的細部相對集中,簡化不必要的部分

,而著重於整體結構,因而它舍棄了文藝復興時期復雜的裝飾,而加強整體裝飾的和諧效果

,使傢具在視覺上的華貴和功能上的舒適更趨統一。

4 洛可可風格

洛可可風格傢具於18世紀30年代逐漸代替了巴洛克風格。由於這種新興風格成長在法王

「路易十五」統治的時代,故又可稱為「路易十五風格」。洛可可(Rococo)是法文「岩石」

(Rocaille)和「蚌殼」(Coquille)的復合文字,意思是表達這種風格多以岩石和蚌殼裝飾的

特徵。

洛可可傢具的最大成就是在巴洛克傢具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優美的藝術造型與功能的舒適

效果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完美的工藝作品。洛可可風格傢具的最大成就就是將優美的藝

術造型與舒適的功能巧妙結合起來,形成完美的工藝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傢具的形式和室

內陳設、室內牆壁的裝飾完全一致,形成一個完整的室內設計的新概念。通常以優美的曲線

框架,配以織錦緞,並用珍木貼片、表面鍍金裝飾,使得這時期的傢具,不僅在視覺上形成

極端華貴的整體感覺,而且在實用和裝飾效果的配合上也達到了空前完美的程度。

5 新古典風格

新古典風格大致可以分為兩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大約自1760年至1800年間,稱為龐貝

式;第二階段自1800年至1830年間,稱為帝政式。龐貝式風格盛行於18世紀後半葉,當時的

法國路易十六式風格,英國喬治後期的羅伯特-亞當、赫巴懷特和謝拉頓風格,美國聯邦時

期風格以及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均屬於龐貝式風格的范疇。

6 民族古典傢具

受中國古典風格的影響,16世紀日本出現的書院建築,也十分講究隊陳列的布置,如中

國式的卷軸和書法,地上陳列的香爐、花瓶、精美的文房用具等等。

7 中國古代風格

中國傳統傢具的發展大約有3500年的歷史,講究端莊的氣質和豐華的文采以及豐富的內

涵。其中明清傢具創造了中國傳統傢具燦爛輝煌的成就,並對世界各國的傢具藝術有著不可

低估的影響。

8 中國明代風格

明太祖(朱元璋)於公元1368、年建立了明朝。明初興修水利,鼓勵墾荒,使遭到游牧民

族破壞的農業生產迅速地恢復和發展,隨之手工業、商業也很快得到發展,國際貿易又遠通

到朝鮮、日本、南洋、中亞、東非、歐洲等地。至明中葉,由於生產力的提高,商品經濟的

發展,手工業者和自由商人的增加,曾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由於經濟的繁榮,當時的建築業

、冶煉、紡織、造船、陶瓷等手工業均達到相當水平,明末還出現一部建造園林的著作一《

園治》,它總結了造園藝術經驗。明代傢具也隨著園林建築的大量興建而得到巨大的發展。

當時的傢具配置與建築有了更緊密的聯系,在廳堂、書齋、卧室等有了成套傢具的概念。一

般在建造房屋時就根據建築物的進深、開間和使用要求考慮傢具的種類、式樣、尺度等成套

地配製。這時期的傢具,不論硬木還是木漆傢具,甚至是民間的柴木傢具,都以它造型簡潔

、結構合理、線條挺秀舒展、比例適度、不施過多裝飾的那種素雅端莊的自然美而形成獨特

的風格,博得人們的贊賞,贏得國際的聲譽。

明朝時期,由於交通發達,海外貿易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對日本、中亞、南海各國均

有文化交流與貿易活動,出現了世界航海史上罕見的鄭和下西洋這一壯舉,對外貿易的繁榮

,不僅促進了國與國之間的貿易與外交往來,同時也激發了國內經濟的蓬勃發展。東南亞一

帶的優質木材,如花梨、紫檀等源源輸入中國,這些熱帶木材材質堅硬、強度高、色澤與紋

理優美,因而製作工藝精密,而且可以進行細致的雕刻與線型加工,經濟貿易與手工藝的進

一步發展終於使明式傢具達到了我國古典傢具的歷史高峰並因此而載人了世界史冊,這一時

期出現了一批傢具專業書籍,如午榮等人編著的《魯班經》、文震享編著的《長物志》、王

析、馬思義編著的《三才團會》和高鐮著的《逆生八箋》等,這些專業書籍豐富了傢具理論

知識,指導了設計,對傢具的製作與生產都起到了直接與間接的推動作用。

我國明代的傢具研究的著名學者揚耀先生在其著作中這樣寫到:「明式傢具有很明顯的

特徵,一點是由結構而成立的式樣;一點是因配合肢體而演出的權衡。從這兩點著眼,雖然

它的種類千變萬化,而歸綜起來,它始終維持著不太動搖的格調,那就是「簡潔、合度」,

但在見解的形態中,具有雅的韻味。這韻味表現在:

一、外形輪廓的舒暢與忠實;

二、各部線條的雄勁而流利,更加上它顧全到人體形態的環境,為體現處處適用的功能,而

做成適宜的比例和曲度。

明式傢具品類繁多,可粗略劃分成六大類:

1.椅凳類:有官帽椅、燈掛椅、靠背椅、圈椅、交椅、機椅、條椅、圓凳、春凳、鼓

墩等。

2.幾案類(承具類):有炕桌、茶幾、香幾、書案、平頭案、翹頭案、條案、琴桌、供

桌、八仙桌、月牙桌等。

3.櫃櫥類:有悶戶櫥、書櫥、書櫃、衣櫃、頂櫃、亮格櫃、百寶箱等。

4.床榻類:有架子床、羅漢床、平榻等。

5.台架類:有燈台、花台、鏡台、面盆架、衣架、承足(腳踏)等。

6.屏座類:有插屏、圍屏、座屏、爐屏、瓶座等。

明代傢具使用的木材也極為考究,明朝鄭和七下南洋,使我國和東南亞各國交往密切,

貿易往來頻繁,這些地區出產的優質木材,如黃花梨、紅木、紫檀、杞梓(也稱雞翅木)、

楠木等供應充足。由於明代多採用這些硬質樹種做傢具,所以又稱硬木傢具。在製作傢具時

充分顯示木材紋理和天然色澤,不加油漆塗飾,表面處理用打蠟或塗透明大漆。這是明代家

具的一大特色。明代傢具造型優美多樣,做工精細,結構嚴謹,之所以能達到這種水平,與

明代發達的工藝技術分不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硬木製成精美的傢具,是由於有

了先進的木工工具,明代冶煉技術已相當高超,生產出鋒利的工具。當時的工具種類也很多

,如刨就有推刨、細線刨、蜈蚣刨等;鋸也有多種類型, 「長者剖木,短者截木,齒最細

者截竹」等等。明代的能工巧匠利刃在手,為優美的傢具造型,為越來越多的功能要求創造

了不少新品種、新結構傢具。明式傢具採用框架式結構,與我國獨具風格的木結構建築一脈

相承。依據造型的需要創造了明榫、悶榫、格角榫、半榫、長短榫、燕尾榫、夾頭榫、以及

「攢邊」技法、霸王撐、羅鍋撐等多種結構。既豐富了傢具的造型,又使得傢具堅固耐用。

雖經幾百年至今我們仍能看到實物。總之,明式傢具製造業成就是舉世無雙的,許多西方設

計家為之傾倒。明式傢具的獨到之處是多方面的,這里讓我們借用I藝美術家田自秉教授用

四個字來概括它的藝術特色,即「簡、厚、精、雅」。簡,是指它的造型洗簡,不繁瑣、不

堆砌,比例尺度相宜、簡潔利落,落落大方。厚,是指它形象渾厚,具有庄穆、質朴的效果

。精,是指它做工精巧,一線一面,曲直轉折,嚴謹准確,一絲不苟。雅,是指它風格典雅

,令人耐看,不落俗套,具有很高的藝術格調。明式傢具在宋元傢具的基礎上得到了健康的

發展,這一發展一直延續到明末清初,形成了舉世聞名的「明式傢具」。今天所說的明式家

具作為一種風格特徵不受朝代的嚴格限制,明式傢具的突出成就主要體現在功能、結構、造

型、用材以及設計要素的完美統一上。

一、功能合理

明式傢具具有合理的功能。通過對現存大量實物的測量,可以發現各種明式傢具的我們

,用今天的設計眼光來看也是很科學的,一些關鍵部位的尺寸是根據人體尺度經仔細推敲確

認的,如圖2—8中所示的圈椅,早年曾有人對此作過測繪,發現這張椅子的主要功能尺寸與

現代椅驚人地相似,這反映了明式傢具在確定各種關鍵尺寸時是以人體尺度作為依據的。

明式椅子的靠背傾角和曲線同樣是科學的,椅子靠背應有適宜的傾角和曲線對今天來講

已經是常識,但是從傢具發展史上考察則是極其難能可貴的。

9 清代傢具風格

傢具製造在明和清初呈放異彩,達到我國古典傢具發展的高峰。我國研究古典傢具的專

家王世襄先生講過,明代和清前期(乾隆以前)是傳統傢具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蘇州、揚州

、廣州、寧波等地成為製作傢具的中心。各地形成不同的地方特色,依其生產地分為蘇作、

廣作、京作。蘇作大體繼承明式特點,不求過多裝飾,重鑿和磨工,製作者多揚州藝人;廣

作講究雕刻裝飾,重雕工,製作者多惠州海豐藝人;京作的結構用鰾,鏤空用弓,重蠟工,

製作者多冀州藝人。清代乾隆以後的傢具,風格大變,在統治階級的宮廷、府第,傢具已成

為室內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追求繁瑣的裝飾,利用陶瓷、琺琅、玉石、象牙、貝殼等

做鑲嵌裝飾。特別是宮廷傢具,吸收工藝美術的雕漆、雕填、描金等手法製成漆傢具。他們

刻意去追求裝飾卻忽視和破壞了傢具的整體形象,失去了比例和色彩的和諧統一。此種趨向

到清晚期更為顯著。1840年後我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各方面每況愈下,衰退不振,

傢具行業也不例外。然而廣大的民間傢具製造業仍以追求實用、經濟為主,繼續向前發展。

它繼承了明式傢具構造上的某些傳統做法,但造型趨向復雜,風格華麗厚重,線條平直硬拐

,雕飾增多,並間以牙、角、竹、木、瓷、玉、琅、螺鈿等鑲嵌裝飾,卻忽視傢具結構的合

理性和人體使用功能的協調性,因而這時期的傢具顯得尺度大而重,同時又具那種官場顯示

財富、地位的雄偉氣派。由於它用料考究,製作精細,因此多用於宮廷、豪宅,並為富商們

所收藏。

10 近代傢具風格

19世紀中葉,隨著機械加工業的不斷發展,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產生,促使設計師改

變舊有設計模式,尋找以適應工業化生產適應新材料、新工藝的新傢具設計風格。一個嶄新

的現代傢具設計的時代來到了。 現代傢具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19世紀後期

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是現代傢具的探索及發生的時期。第一次世界大戰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

是現代傢具成熟和進一步發展的時期。二次大戰後至20世紀60年代傢具高度發展的時期。20

世紀70年代至今是科技高度發展、面向未來的多元時期。

一、19世紀後期

這是現代傢具的探索及發生時期,存在著兩條平等的路線。一條是以英國的威廉·莫里

斯為首的一批藝術家和建築家,他們竭力主張藝術家和工藝師相結合的路線,強調個人手工

的優異技能以求創新設計形式。盡管他們否定了機械生產的可行性,但由此而創造出一種具

有簡單朴實充滿著鄉土氣息的新型傢具風格。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運動的推動下,許多著名的

建築師都參與傢具設計,使現代初期傢具得以不斷發展。著名的代表人物有菲力蒲、韋勃、

查爾斯、雷尼、麥金托什等。

隨後在歐洲大陸發生了「新興藝術運動」。雖然該運動分別於比利時、法國、奧地利和

德國等地展開,但他們的目標是一致的;反對傳統風格,尋求一種可以代表他們時代的新設

計形式。這一運動的代表人物有奧托·瓦格納、阿道夫·洛斯和凡·德·菲爾德等。

另一條路線的代表人物是德國的米夏爾·托奈特。

你說的田園風格的傢具,那隻是這些風格的分類,如:現代田園風格

3. 說明傢具風格斷代及其劃分

傢具風格分類 在了解傢具發展歷史的過程中,重要的是把握各個歷史階段傢具的風格特徵,了解形成這個風格特徵的社會、文化、經濟和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歷史原因,從而把握傢具發展變化的內涵和規律。從公元前16世紀到現在,形成了以下幾種具有代表性的傢具風格: 1、 古典傢具 古典傢具是指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5世紀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傢具。 2 、哥特式 13世紀後期哥特式建築風靡於歐洲大陸。這種潮流也完全支配了當時傢具的發展。哥特式傢具是由哥特式建築風格演變來的。 3 、巴洛克風格 巴洛克風格最大的特徵是以浪漫主義作為造型藝術設計的出發點,它具有熱情奔放及豐麗委婉的藝術造型特色,這一時期傢具風格並不受建築風格改變的影響,主要基於傢具本身的功能需要及生活需要。其最大的特點是將富於表現力的細部相對集中,簡化不必要的部分,而著重於整體結構,因而它舍棄了文藝復興時期復雜的裝飾,而加強整體裝飾的和諧效果,使傢具在視覺上的華貴和功能上的舒適更趨統一。 4 、洛可可風格 洛可可風格傢具於18世紀30年代逐漸代替了巴洛克風格。由於這種新興風格成長在法王「路易十五」統治的時代,故又可稱為「路易十五風格」。洛可可(Rococo)是法文「岩石」(Rocaille)和「蚌殼」(Coquille)的復合文字,意思是表達這種風格多以岩石和蚌殼裝飾的特徵。 洛可可傢具的最大成就是在巴洛克傢具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優美的藝術造型與功能的舒適效果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完美的工藝作品。洛可可風格傢具的最大成就就是將優美的藝術造型與舒適的功能巧妙結合起來,形成完美的工藝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傢具的形式和室內陳設、室內牆壁的裝飾完全一致,形成一個完整的室內設計的新概念。通常以優美的曲線框架,配以織錦緞,並用珍木貼片、表面鍍金裝飾,使得這時期的傢具,不僅在視覺上形成極端華貴的整體感覺,而且在實用和裝飾效果的配合上也達到了空前完美的程度。 5、 新古典風格 新古典風格大致可以分為兩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大約自1760年至1800年間,稱為龐貝式;第二階段自1800年至1830年間,稱為帝政式。龐貝式風格盛行於18世紀後半葉,當時的法國路易十六式風格,英國喬治後期的羅伯特-亞當、赫巴懷特和謝拉頓風格,美國聯邦時期風格以及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均屬於龐貝式風格的范疇。 6 、民族古典傢具 受中國古典風格的影響,16世紀日本出現的書院建築,也十分講究隊陳列的布置,如中國式的卷軸和書法,地上陳列的香爐、花瓶、精美的文房用具等等。 7 、中國古代風格 中國傳統傢具的發展大約有3500年的歷史,講究端莊的氣質和豐華的文采以及豐富的內涵。其中明清傢具創造了中國傳統傢具燦爛輝煌的成就,並對世界各國的傢具藝術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 8、中國明代風格 明太祖(朱元璋)於公元1368、年建立了明朝。明初興修水利,鼓勵墾荒,使遭到游牧民化交流與貿易活動,出現了世界航海史上罕見的鄭和下西洋這一壯舉,對外貿易的繁榮,不僅促進了國與國之間的貿易與外交往來,同時也激發了國內經濟的蓬勃發展。東南亞一帶的優質木材,如花梨、紫檀等源源輸入中國,這些熱帶木材材質堅硬、強度高、色澤與紋理優美,因而製作工藝精密,而且可以進行細致的雕刻與線型加工,經濟貿易與手工藝的進一步發展終於使明式傢具達到了我國古典傢具的歷史高峰族破壞的農業生產迅速地恢復和發展,隨之手工業、商業也很快得到發展,國際貿易又遠通到朝鮮、日本、南洋、中亞、東非、歐洲等地。至明中葉,由於生產力的提高,商品經濟的發展,手工業者和自由商人的增加,曾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由於經濟的繁榮,當時的建築業、冶煉、紡織、造船、陶瓷等手工業均達到相當水平,明末還出現一部建造園林的著作一《園治》,它總結了造園藝術經驗。明代傢具也隨著園林建築的大量興建而得到巨大的發展。 9 、清代傢具風格 傢具製造在明和清初呈放異彩,達到我國古典傢具發展的高峰。我國研究古典傢具的專家王世襄先生講過,明代和清前期(乾隆以前)是傳統傢具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蘇州、揚州、廣州、寧波等地成為製作傢具的中心。各地形成不同的地方特色,依其生產地分為蘇作、廣作、京作。蘇作大體繼承明式特點,不求過多裝飾,重鑿和磨工,製作者多揚州藝人;廣作講究雕刻裝飾,重雕工,製作者多惠州海豐藝人;京作的結構用鰾,鏤空用弓,重蠟工,製作者多冀州藝人。清代乾隆以後的傢具,風格大變,在統治階級的宮廷、府第,傢具已成為室內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追求繁瑣的裝飾,利用陶瓷、琺琅、玉石、象牙、貝殼等做鑲嵌裝飾。特別是宮廷傢具,吸收工藝美術的雕漆、雕填、描金等手法製成漆傢具。他們刻意去追求裝飾卻忽視和破壞了傢具的整體形象,失去了比例和色彩的和諧統一。此種趨向到清晚期更為顯著。1840年後我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各方面每況愈下,衰退不振,傢具行業也不例外。然而廣大的民間傢具製造業仍以追求實用、經濟為主,繼續向前發展。 它繼承了明式傢具構造上的某些傳統做法,但造型趨向復雜,風格華麗厚重,線條平直硬拐,雕飾增多,並間以牙、角、竹、木、瓷、玉、琅、螺鈿等鑲嵌裝飾,卻忽視傢具結構的合理性和人體使用功能的協調性,因而這時期的傢具顯得尺度大而重,同時又具那種官場顯示財富、地位的雄偉氣派。由於它用料考究,製作精細,因此多用於宮廷、豪宅,並為富商們所收藏。 10 、近代傢具風格 19世紀中葉,隨著機械加工業的不斷發展,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產生,促使設計師改變舊有設計模式,尋找以適應工業化生產適應新材料、新工藝的新傢具設計風格。一個嶄新的現代傢具設計的時代來到了。 現代傢具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19世紀後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是現代傢具的探索及發生的時期。第一次世界大戰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是現代傢具成熟和進一步發展的時期。二次大戰後至20世紀60年代傢具高度發展的時期。20世紀70年代至今是科技高度發展、面向未來的多元時期。

4. 但丁坐過的椅子長什麼樣—看西方傢具演變

目錄

古埃及

古埃及(公元前3500—30世紀)我想大家或多或少會有些了解,充滿了智慧和神秘色彩,同樣它的傢具也很神秘,主要特徵獸腿、飛翼、神蛇、王冠、黃金扶手椅。但是這些統統象徵著權利,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擁有。

古西亞

到了古西亞(公元前3500-7世紀),權利的劃分依然存在,但在傢具上面,開始更加細致,有了浮雕石刻、蝸形圖案,穗飾和軟墊。

古希臘

古希臘(公元前11-1世紀)傳說我們應該聽過一些,可以感受當時人們的智慧和浪漫,所以傢具上面也更加輕巧,簡潔,並且取消了笨重的腳踏,之前的傢具故意做的很厚重高大,需要墊上腳踏才可以坐上去,而古希臘取消這一點,可以看出當時的民風更加自由、民主,代表椅子「克里斯莫斯椅」。

卡拉瓦喬繪畫古希臘神話美杜莎被斬頭的場景

復制的克里斯莫斯椅

古羅馬

你可以不了解古羅馬(公元前9-4世紀),但不可以沒聽過古羅馬,古羅馬崇尚力量和權力,所以傢具上面又失去原有優雅感,也很有創造力,第一款X型交叉折疊凳由此誕生,當然只能有權利的男人才可以坐,還開辟了其他材質的傢具,如大理石桌,圖案依然用神話、飛禽等元素。

中世紀時期

到了中世紀(公元476—1453),其實傢具上面沒有什麼突破,大家可以關注一下這個時期的名字,中世紀,是哪兩個中間呢?其實就是古羅馬和文藝復興的中間,相對上下兩個階段太普通了~連名字都不配擁有,不過到後期的哥特式還是比較有特色的~

其中拜占庭(公元395-1453年),裝飾多偏宗教寓意,主金色和藍色。

羅馬式傢具(9世紀-12世紀),主要模仿古羅馬時期的傢具,主要體現建築、雕刻、繪畫、美術,仿古羅馬建築的拱劵和檐帽、柱子,禮儀用椅常用青銅X型,常用椅子車木製作。

古羅馬建築-圓形競技場

羅馬式傢具,青銅折疊椅和車木椅

哥特式(12-15世紀)

先科普一下哥特式這個詞的由來,拉斐爾給教堂中的信批評繼羅馬式後興起的新的建築樣式,意為「野蠻」。

這個時期的建築還是比較有風格了,代表建築-法國.巴黎聖母院、英國.坎特伯雷大教堂、德國.科隆大教堂等

科隆大教堂

巴黎聖母院

文藝復興

然後就是聞名世界的文藝復興!文藝復興起源義大利,傢具更加輕便,座面彈性材料,天鵝絨、絹絲、皮革等材質,代表卡薩盤椅、但丁椅和薩伏那洛椅。

但丁椅,因義大利詩人但丁喜歡用這種左右共四根S形粗腿折疊式扶手椅而聞名

從義大利開始擴散,到了法國文藝復興,是因為亨利一世的兒子和美第奇家族聯姻,便開始流行義大利傢具,到了亨利四世,其實法國藝術開始走下坡路了,直到路易十三的時候,他的母親是美第奇人,王後是西班牙人,將兩種風格混入法國,才使得法國的傢具再次點燃,後期的傢具簡潔、明朗、實用。

隨後是英國的文藝復興,當時是亨利八世,仍然是哥特式風格,缺乏浪漫,到了伊麗莎白一世,才真正走上復興路,代表蜜瓜形裝飾,一直延續到前雅各賓時期。

西班牙文藝復興,沒有什麼特色,更加多元化,代表穆德哈爾式與銀匠式,文藝復興時期的傢具材質大多採用胡桃木。

巴洛克時代

16世紀末17世紀初,整個歐洲藝術風格開始進入巴洛克時代,它是文藝復興發展到盛期的必然產物,可以說是文藝復興風格的延續和變形。

科普一下「巴洛克」一詞的由來,源於葡萄牙「barrocco」,意為畸形的珍珠,並有扭曲、怪誕、不整齊的含義,是18世紀末期一些新古典主義理論家奉增給自己不太贊同前輩藝術的一個稱號。

巴洛克以浪漫主義精神為設計的出發點,追求宏偉生動、熱情奔放。

建築代表聖馬彼得大教堂,傢具中最顯著特點人像柱、圓柱、獅子等高浮雕裝飾。

同樣是義大利最先開始,傢具特點繁多雕刻+鎏金處理,渦卷形腳腿,推薦X或H型拉腳檔,端莊、豪華、曲線。

法國巴洛克,受路易十四的影響,達到成熟,成為歐洲巴洛克的典範,輕巧、優雅的曲線、但依然誇張,代表安樂椅。

區分巴洛克和洛可可最簡單的辦法是看拉腳檔,巴洛克時期全部帶有笨重的拉腳檔

英國巴洛克分為兩個階段,一種是查理二世對共和國禁慾式生活的不滿,上流社會又重回奢靡,也為藝術發展提供了契機,特點卷花樣式、車木構件、椅背較高,多採用直線和方形板面,造型較瘦長,裝飾較嚴謹。這一階段也稱後雅各賓傢具。

另外一種是威廉三世自幼出生荷蘭,十分推崇荷蘭傢具,對歐洲藝術產生較大影響,代表法式椅子,假發椅,椅子多採用拱形靠背和喇叭型腿,開始使用東方油漆工藝。這一階段也稱威廉.瑪麗式傢具。

德國巴洛克略過,沒什麼特色,到了美國殖民地早期,由於艱苦的條件,採伐樹木、耕地、建造家園,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多元化國家文化與豐富的木材,分為兩類,一種宮廷式風格,另一種鄉村風格,由於金屬加工不發達,多採用榫卯結構,實用、厚重、簡約、直線。

代表布魯斯特椅和卡夫椅,椅子名字由殖民地開拓時代著名人物布魯斯特和卡夫而聞名

洛可可風格

洛可可風格(18世紀-18世紀70年代),同樣介紹「洛可可」一詞的寓意:來自法國宮廷園中用貝殼、岩石製作的假山「rocaille」,以岩石和蚌殼裝飾為基礎為其特色;

這一階段的歷史背景其實是法國的專治,對外戰爭失敗,對內奢靡享受,反而是促進了沙龍文化的興起,而路易十五的情婦蓬帕杜爾夫人好沙龍文化,聚集了很多擁有藝術涵養的人,其中不乏建築師加布里埃畫家布歇等,他們確實為洛可可做了藝術典範。這一時期的傢具多用鑲嵌工藝、優美、典雅、植物葉子裝飾,S型腿。

布歇繪畫的蓬帕杜爾夫人非常能代表洛可可的感覺,從服裝到室內裝飾,都彰顯華麗的宮廷之風。

英國洛可可也稱安妮女王式傢具(1702-1714年),瑪麗妹妹安妮繼承王位後,也稱安妮女王,經濟繁榮,民眾的生活方式更加輕松。傢具特色靠背中央設置花瓶型靠板,H型拉腳檔被取消,貓腳造型,表面素潔,沒有過多裝飾、優雅。

讀到現在可以發現一個規律,傢具的名字都是以君主的名字來命名的,而齊賓代爾傢具,卻是第一個以本人名字命名的平民,打破君主名字給國家風格命名的慣例,英國傢具進入了洛可可鼎盛時期。

齊賓代爾式傢具

巴洛克和洛可可盛行一時,在某種意義上也反映了封建統治的腐敗,18世紀中葉,人們反感了繁瑣的裝飾,簡潔明快的新古典主義風潮悄然興起。

新古典主義

新古典主義(18世紀70年代-19世紀前期)的興起首先在法國的建築上面體現,真正體現在傢具上面是在路易十六統治時期。

法國新古典主義可以分為兩類,其一是路易十六式傢具,主要歸功於皇後瑪麗。安托瓦尼特,在她大力倡導下,形成一種即有古典意味,又具時代特點的藝術風格,即路易十六式也稱瑪麗.安托瓦尼特,在她大力倡導下,形成一種即有古典意味,又具時代特點的藝術風格,圓柱腿、扶手渦卷形,追求合理性和簡潔、重點放在水平線和垂直線的處理。

1856年俄國著名建築師Konstantin Andreyevich繪制的冬宮室內效果圖。冬宮坐落在聖彼得堡宮殿廣場上,它是18世紀中葉俄羅斯新古典主義建築的傑出典範,最早是俄羅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私人博物館。 ​ ​​​

另一種是執政內閣式,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藉助人民的力量,推翻了波旁王朝,1789年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法國路易十六式傢具宣告結束,執政內閣時期,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推翻了執政內閣,成為法西斯共和國第一執政,實際上是獨裁者,他深知建築裝飾對情緒的影響,提倡是一種體現帝國威式的風格,希望法國像羅馬一樣強大,將羅馬的雄偉樣式,古埃及的專治式和希臘的輕盈都集中在帝政式傢具上面,特點怪獸圖案,椅背中間N型圖標,嚴格對稱,同樣傢具恢復了笨重。

拿破崙寶座

大衛繪畫的《1800年5月20日跨越阿爾卑斯山聖伯納隘道的拿破崙》畫像

到了英國的新古典主義分支更多了,可以分為四類,第一亞當式傢具,特點腿呈細條,截面正方形或圓形,由上至下逐漸變小,方腿或馬蹄型,圓腿則配車木腿;第二種赫普爾特風格,靠背卵型、心形、橢圓形。第三種謝爾頓式傢具,可參考《傢具師與軟包圖集》這本書,是由他創作的,輕巧而優美,尺寸比例適宜,方形或矩形。最後一種是攝政式傢具,喬治三世因精神錯亂不能理政,而由威爾士王子攝政,模仿古典傢具,常用希臘軍刀狀腿,桃木與光亮的青銅裝飾,運用漂亮的油漆增加豪華感,黑色最受喜愛看,鍍金裝飾。

拿聯邦高柱床基本沿用了赫普爾懷特式和謝拉頓式的形式

折衷主義

西方的古典傢具史已經發展全面了,到後面所稱的折衷主義(1837-1901年),其實並沒有推進傢具的進展,反而是對以前各個時期傢具的一種匯總和臨摹,法國的傢具一路上基本處於領先狀態,值得一提的是歷史背景。

1814年4月,拿破崙一世退位,波旁王朝復辟,路易十六的弟弟普羅旺斯伯爵即位為路易十八,但好景不長,拿破崙又殺回了巴黎,重建帝國,立「百日王朝」,路易十八落荒而逃。在滑鐵盧戰役後,拿破崙第二次退位,路易十八又復位,1824年,路易十八的弟弟查理十世繼承國王,在復辟後的15年裡,人們對傢具木工沒有太大興趣,也沒有一種風格佔主流地位,更沒有一種統一的風格。

到此就全部講完西方古希臘到折衷主義時期的傢具史了~~~

以上內容由好好住用戶末那識空間設計分享,希望可以幫到你~

5. 歐洲大陸的新古典主義運動對英國的傢具設計產生了哪些影響

歐洲大陸的新古典主義運動對英國的傢具設計產生了較大影響,但英國的新古典風格更多效法古希臘,追求一種寧靜、典雅、和諧的特色。此類設計師中的佼佼者有亞當、赫普爾懷特、謝拉頓等。作為一名優秀的建築師,羅伯特·亞當(RobertAdam,1728~1792)在留學義大利期間深入探訪、研究了古羅馬以及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典遺跡,回國後在建築與傢具設計領域掀起了復興古典風格的熱潮,被稱為「亞當式」。他特別重視建築、室內、傢具與其他陳設品風格的高度統一,這成為了其設計的一大特色。亞當式的傢具其特點是較為規整、簡朴、輕巧、優美,經常使用油漆、貼金、鑲嵌以及雕刻等裝飾手法。亞當的設計影響了一個時代的中產階級的生活環境,而使他的風格更加適合於公眾趣味的是赫普爾懷特和謝拉頓。他們對亞當的設計作了進一步的簡化,使之更加便於使用。赫普爾懷特(GeorgeHepplewhite,1700~1786)是英國傢具史上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雖然人們對他的生平所知甚少,但其作品卻是廣獲好評。他設計的傢具比例優美、造型清雅、結構簡單,基本不用雕刻裝飾。這種傢具與亞當式的嚴肅、莊重效果恰成鮮明對比。他畢生都在探索美的造型與合理的結構、實用性與觀賞性的統一。最能體現其風格的是椅子的設計。他設計的椅背極具匠心,有盾形、蛋形、心形、圓形、橢圓形等多種樣式。他還為城市居民設計了不同形式的組合型傢具,將裝飾架、書架、梳妝台、衣櫃等不同功能的傢具組合在一起,以達到節省佔地空間、方便日常使用的目的。他使傢具設計走出了為特權階層服務的局限,而更多適應於普通大眾的日常生活之需。謝拉頓(ThomasSheraton,175l~1806)作為赫普爾懷特的門徒,對整理、發展其老師的設計風格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的設計更加註重實用性、簡潔性,尺寸比例適度,結構精巧簡單,很少使用曲線造型。他最有名的設計量一些靠背呈網格狀、獎杯狀、柵欄狀、盾牌狀的椅子,以及可兼作梳妝台、牌桌、書架、書桌的多功能傢具。此類傢具雖然仍採用手工製作,但其輕便、樸素的實用功能卻是與機器大生產的要求相合拍的。

6. 椅子設計的現代感的變遷

椅子設計中現代感的變遷
很多從事設計的人都在問,到底什麼是時尚的、具有現代感的設計,怎樣才能設計出受歡迎的作品。王受之先生曾經說過,如果不了解設計的歷史,特別是現代主義的發展史,想知道什麼是最新的設計是不可能的。設計是記載人類社會發展的符號和語言,包括物質生產領域和意識形態領域。設計絕不是個人的奇思異想,它反映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以時間為序,在很大的空間跨度上例舉幾款椅子的設計,簡要說明它的現代感體現。
(1)中國的明式木椅
明代傢具的藝術特色,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即簡、厚、精、雅。簡是指它造型洗練,不繁瑣,不堆砌,落落大方。厚是指它形象渾厚,具有庄穆、質朴的效果。精是指它做工精細,一線一面,曲直轉折,嚴謹准確,一絲不苟。雅是指它風格曲雅,令人耐看,不落俗套,具有很高的藝術格調。在製作工藝上,可以說明式傢具已接近完美。但我個人認為,在設計構想上,還沒有突破早先床椅不分的界限。整個造型方正敦厚,扶手和靠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可以說還是一張簡化的「床」或「塌」。
(2) 18世紀後半葉的歐美風潮
18世紀中葉後,人們開始厭倦矯飾的巴洛克和洛可可,掀起了一股新古典的熱潮。這是一種更為理性的方式,盡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繁雜裝飾。主要是從古希臘羅馬以及遙遠的中國吸取養料,並且開始使用紡織織物製作坐墊來增加舒適度。
1謝拉頓設計的新古典傢具
新古典是指資本主義初期最先出現在文化上的一種思潮,在建築和設計史上指18世紀60年代開始在歐美盛行的古典形式。羅馬龐貝遺址被發掘之後,人們發現古典藝術的質量遠遠勝過矯飾的巴洛克和洛可可,於是設計轉而為一種更為理性的形式。謝拉頓(GeorgeSheraton,1751—1806)是當時新古典的傢具大師。他的椅子設計重點裝飾放置於靠背之上,變化很多,但椅腿卻很少有曲線裝飾,表現出單純的結構感。 2切普代爾生產的椅子
切普代爾有名的風格之一是出自中國的所謂「中國風」,切普代爾生產的椅子所有的靠背均不同。但腿則都遵循一種基本形式,前腿是直的,後腿略為向外彎曲,其中有5把支持椅腿的木撐也是按同樣的方式布置的,其餘的變化也很小。這些椅子中,人們可以看到一種肯定的結構邏輯的意識。
(3)19世紀的設計風格
19世紀的設計風格一方面受新技術的影響很大,另一方面理性主義也被提到一個很高的高度。同時人們對裝飾還是戀戀不舍,能用技術來達到裝飾的目的,也是人們所樂於接受的。19世紀的設計風格就是這樣在混亂中統一。
1 新技術條件下的設計
19世紀傢具設計最有名的例子是維也納托勒公司所生產的彎木傢具,這是引入新技術的成果。他的公司將新技術與新的美學統一起來,生產出了價廉物美而能為大多數人所用的傢具。維也納咖啡館椅十分簡潔,每一個構件都毫不誇張,椅子的構造反映了結構的邏輯性。貝爾特(JohnHenryBelter)所生產的傢具用壓花、雕刻等技術來進行裝飾,使得較為樸素的彎木傢具能適應於時代的裝飾趣味。
2高直風格
麥金托什設計的高直的風格座椅這反映出有時對於形式的追求也會影響到產品的結構與功能。他所設計的著名的椅子一般都是坐起來不舒服的,並常常暴露出實際結構的缺陷,製造方法上也無技術性創新。為了緩和刻板的幾何形式,他常常在油漆的傢具上繪出幾枝程式化了的紅玫瑰花飾。
霍夫曼本人的設計風格深受麥金托什的影響,喜歡規整的垂直構圖,並逐漸演變成了方格網的形式,形成了自己鮮明的風格,並由此獲得了「棋盤霍夫曼」的雅稱。
(4)20世紀上半葉的現代主義設計 現代主義運動是一場極為深遠和廣泛的設計運動。採用理性和規整的形式,結合新技術和新材料,並且要適合於批量生產。現代主義運動在各國有不同的表現,在此主要例舉最為典型的荷蘭和德國的設計。
1 荷蘭風格派的設計
紅/藍椅是風格派的典型作品,在藝術史上人們難以找到一件相比擬的作品能如此完美地體現一種藝術理論。它由機制木條和層壓板構成,13根木條相互垂直,形成了基本的結構空間,各個構件間用螺釘緊固搭接而不用榫接,以免破壞構件的完整性。椅的靠背為紅色的,坐墊為藍色的,木條漆成黑色。木條的端部漆成黃色,以表示木條只是連續延伸的構件中的一個片斷而已。
2 包豪斯的鋼管椅
在包豪斯的傢具車間,布勞耶創造了一系列影響極大的鋼管椅,開辟了現代傢具設計的新篇章。這些鋼管椅充分利用了材料的特性,造型輕巧優雅,結構也很簡單,成了現代設計的典型代表。1929年米斯設計了巴塞羅那世界博覽會德國館,這座建築物本身和他為其設計的巴塞羅那椅成了現代建築和設計的里程碑。與布勞耶一樣,米斯也長於鋼管椅設計,1927年他設計了著名的魏森霍夫椅。
(5)20世紀的<strong>斯堪</strong>的<strong>納維亞設計</strong>
瑞典的傢具設計體現了瑞典居家環境輕巧而富於人情味的格調,為家庭成員度過漫長而寒冷的冬季提供了重要的心理依託。馬特遜生產的曲線型的傢具,輕巧而富於彈性,提高了傢具的舒適性,同時又便於批量生產。對於舒適性的追求也影響到了材料的選擇,纖維織條和藤、竹之類自然而柔軟的材料被廣泛採用。在芬蘭,阿爾托於1928年設計的扶手椅是採用膠合板和彎木製成的,輕巧而適用,充分利用了材料的特點,既優美雅緻而又毫不犧牲其舒適性。瑞典設計具有一種溫馨、人文的情調,而且也有助於降低成本,因為木材在芬蘭是取之不盡的。
維納的設計極少有生硬的稜角,轉角處一般都處理成圓滑的曲線,給人以親近之感,「椅」的設計也是如此。它那抒情而流暢的線條、精緻的細部處理和高雅質朴的造型,又使它具有雕塑般的質量。他從1945年起設計的系列「中國椅」吸取了中國明代椅的一些設計特徵。
(6)20世紀中葉<strong>美國</strong>的<strong>有機現代主義</strong>
這些美國設計師將包豪斯的理論與20世紀的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美學的相結合,創造出了許多有影響的作品。伊姆斯為米勒公司設計了第一件作品——餐椅,是他早年研究膠合板的結果。椅子的坐墊及靠背模壓成微妙的曲面,給人
以舒適的支撐;鍍鉻的鋼管結構十分簡潔,並採用了橡膠減震節點。所有構件和連接的處理都非常精緻,使椅子穩定、結實而且很美觀。沙里寧的傢具設計常常體現出「有機」的自由形態,而不是刻板、冰冷的幾何形,這標志著現代主義的發展已突破了正統的包豪斯風格而開始走向「軟化」。這種「軟化」趨勢是與斯堪的納維設計聯系在一起的,被稱為「有機現代主義」。 (7)20世紀下半葉後的多元發展
1 人機工程學的應用
到20世紀50年代,人機工程學原理已為許多工業設計師所採用,因而得以改善產品的人機關系。這種座椅通過使人體坐姿前傾和膝部支承,讓脊椎和軀體處於一條直線上,保持自然的平衡狀態,從而使身體各部位能最佳地完成其功能,消除背部、頸部、臀部和腿部的應力。這種椅子在造型上也別具一格。
2 新現代主義
進入60年代後,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出現了一種復興20世紀20—30年代的現代主義、追求幾何形式構圖和機器風格的所謂「新現代主義」。為了體現出商業界的秩序與效率,設計應有冷漠、正規、中性的外觀特徵。在傢具和室內設計中廣泛使用鋼管和其他工業材料,突出體現金屬材料的冷漠感。在歐美其他國家,新現代主義也時興一陣。較為正規、嚴謹的新現代主義作品不少出於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師之手。如鋼片椅就顯得穩重而嚴謹。1969年,阿基佐姆設計了「米斯」椅,以一種幽默的手法來模仿米斯的巴塞羅那椅。「米斯」椅採用了鍍鉻方鋼、橡膠板等工業材料及尖銳的三角形造型,把新現代主義推向了極端。
3波普風格
波普風格(Pop)又稱流行風格,它代表著20世紀60年代工業設計追求形式上的異化及娛樂化的表現主義傾向。義大利的波普設計則體現出軟雕塑的特點,傢具的設計在體型上含混不清,並通過視覺上與別的物品的聯想來強調其
非功能性,如把沙發設計成嘴唇狀,或者做成一隻大手套的樣式。 所謂現代感的變遷,實際上表現為審美觀念的變遷。但歸根究底還是受到物質條件左右的。這也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比如新材料新技術的出現。鋼管、塑料和新的紡織織物被大量應用到設計產品中。彎木技術和膠合板技術等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到今天,物質文明高度發展,逐漸出現一些以意識為主導因素的設計。比如波普藝術和綠色設計等。限制設計的客觀物質因素變少了,人們的審美接受能力也變開放了。設計便也越來越向多元化發展了。

7. 工業設計史上著名設計師謝拉頓的生平

謝拉頓(George Sheraton,1751—1806)新古典的傢具大師。 喬治·赫普懷特(George Hepplewhite)的名氣在西方傢具史上足以同托馬斯·齊彭代爾(Thomas Chippendale) 和托馬斯·謝拉頓(Thomas Sheraton) 相提並論。而與名氣相反,其個人生平事跡卻鮮為人知。 歷史上,這三位傢具大師的成功模式如出一轍:都是各自在出版了一本極具影響力的著作後一舉成名的。1754年齊彭代爾36歲時出版了著作《紳士與櫥櫃製作者指南》,配有160幅插圖;1788年(赫普懷特去世兩年後)其遺孀出版了《傢具製作和裝飾指南》一書,配有300餘幅插圖;1803年謝拉頓52歲時出版了《傢具和室內裝飾圖冊》,配有111幅插圖。 齊彭代爾36歲便名燥當世;謝拉頓大器晚成中年得志;而赫普懷特生前默默無名,死後才因其作品的發表而聲名遠播。同樣擁有傑出的才華卻遭遇迥然不同的命運,讓後人對這位傢具天才失意的一生嘆惋不已。 失意但不潦倒。喬治·赫普懷特曾開過傢具公司,據說還收入頗豐,死後為其遺孀留下大筆遺產,保證了其遺孀能夠有足夠的財力來整理、修訂並出版他的作品。赫普懷特詳細的生平事跡如下: 喬治·赫普懷特生年不詳,卒於1786年6月27日。他早年曾跟隨羅伯特·吉婁(Robert Gillows)當學徒,其間從蘭卡斯特搬到了倫敦。1760年他在聖伊萊斯經營傢具公司,1786年赫普懷特死後公司由他的遺孀愛麗絲·赫普懷特(Alice Hepplewhite)繼承。愛麗絲似乎認為給傢具匠提供傢具設計圖,將比製作傢具更能使公司得到發展,於是在1786年10月10日將店鋪所有傢具進行了拍賣。1788年他的這位遺孀出版了《傢具製作和裝飾指南》一書,後來又先後再版了兩次,1789年的修訂版和1794年的改良版。 赫普懷特的《傢具製作和裝飾指南》一書中包含有近300幅未署名的傢具樣式,而其中僅有10幅是其本人的簽名作品。未署名作品大約是他的遺孀所繪,但傢具的原設計者確為喬治·赫普懷特。赫普懷特風格傢具在今天能為我們所熟知,他的遺孀功不可沒,因此在談及「赫普懷特」風格時,我們不應只想到喬治·赫普懷特,還應記住愛麗絲·赫普懷特這個名字!

8. 謝拉頓設計的傢具有什麼特點

謝拉頓(ThomasSheraton,175l~1806)作為赫普爾懷特的門徒,對整理、發展其老師的設計風格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的設計更加註重實用性、簡潔性,尺寸比例適度,結構精巧簡單,很少使用曲線造型。他最有名的設計量一些靠背呈網格狀、獎杯狀、柵欄狀、盾牌狀的椅子,以及可兼作梳妝台、牌桌、書架、書桌的多功能傢具。此類傢具雖然仍採用手工製作,但其輕便、樸素的實用功能卻是與機器大生產的要求相合拍的。

9. 英國新古典主義的傢具和設計,集中在喬治時期,喬治時期分為哪三段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

新古典主義歐洲傢具風格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
一是盛行於18世紀的法國路版易十六式、英國亞當兄權弟式、赫普爾懷特和謝拉頓式以及美國的聯邦式等
另一是流行於19世紀前期的法國帝政式、英國攝政式和美國的鄧肯·法夫式等。
新古典主義的前期傢具以法國的路易十六式為代表,後期則以帝政式為典範。

閱讀全文

與謝啦頓式傢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家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53
蘋果指紋保修嗎 瀏覽:270
木質傢具摔裂怎麼固定 瀏覽:296
防水塗料如何用滾筒刷 瀏覽:563
華苑冠華維修電話 瀏覽:698
頂樓雨棚多久需要維修 瀏覽:864
海爾空調武漢維修點 瀏覽:603
北碚長安4s店維修電話號碼 瀏覽:924
小米售後維修大概需要多久 瀏覽:949
電腦保修鍵盤進水保修嗎 瀏覽:398
維修車子需要帶什麼 瀏覽:829
維修電腦與家電怎麼辦理執照 瀏覽:518
瑞士珠寶保修單 瀏覽:284
中式古典傢具質量怎麼樣 瀏覽:296
合肥傢具除甲醛如何處理 瀏覽:457
樓頂開裂用什麼防水材料 瀏覽:441
蘋果廣西售後維修點嗎 瀏覽:739
廣州市蘋果維修電話 瀏覽:46
家電的市場部活動怎麼寫 瀏覽:535
開平二手家電市場在哪裡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