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魯迅故居游記
上海魯迅故居在虹口區山陰路132弄9號(原施高塔路130號),即大陸新村9號,是魯迅在上海最後的寓所。大陸新村是一群紅磚紅瓦磚木結構的三層新式里弄房屋,由大陸銀行上海信託部投資,於民國20年(1931年)落成。魯迅故居是大陸新村132弄的最後第二幢,佔地78平方米,建築面積222.72平方米。魯迅在民國22年4月11日以內山書店職員的名義遷入,民國25年10月19日在這里逝世。魯迅逝世後,許廣平搬出,故居主人幾經變化。1950年1月恢復開放。
魯迅故居佔地78平方米,建築面積222.72平方米。現屋內陳列著主人生前用過的珍貴物品和寫作用具(故居內的傢具絕大部分是原物)。
故居按照魯迅生前居住時的情景復原;屋前有小花圃,種植桃樹、紫荊、石榴等花木。底層前間是客廳,沿西牆放有書櫥和瞿秋白留贈的書桌。後間是餐室,東牆放著西式衣架帽架。
二樓的前間是魯迅的卧室兼書齋。東面是張鐵床,沿西牆放著大衣櫃、茶幾、兩把藤椅和一隻鏡台,鏡台上陳列著外國版畫。一幅周海嬰出生16日時的油畫像掛在山牆的五斗櫥的上端。南窗糊著彩色玻璃紙,窗下是書桌,桌上放著文具、煙具和花具。窗邊壁上的日歷維持著原狀:民國25年(1936年)10月19日,鏡台上的鬧鍾指針停在凌晨5時25分,顯示著魯迅逝世的日期和時間。二樓後間為儲物室,有儲物箱、櫥櫃、吊籃等;儲物室後為衛生間。
三樓前間有陽台,在海嬰與保姆的卧室,除一張大床外,室內陳設簡單。後間是客房,放著簡單的卧具、桌椅和書櫥,在這里魯迅掩護過瞿秋白、馮雪峰等共產黨人。三樓後有樓梯通向樓頂。剛到上海魯迅住在景雲里23號時,每日總要到由日本友人內山完造開的書店看書、購書,隨著交往的日益加深,魯迅和內山完造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內山完造始終如一地忠實於他們之間的友誼,並設法保護魯迅的安全。另外魯迅與共產黨早期領袖瞿秋白也有一段深厚的友誼(瞿秋白故居與魯迅故居相距甚近)。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被國民黨殺害。為了紀念亡友,魯迅在生命的最後一年裡,大部分時間都用在瞿秋白的《海上述林》出版、譯作上。這一年他經常在病中,體重只有37公斤,可是他還支撐著病軀,堅持一遍、兩遍地看校樣,表達了他對亡友的無限深情。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在寓所里逝世,享年56歲。魯迅去世至今已70多年,他作為思想家和文學家的價值,不但沒有被歷史沖淡,而且愈發明晰、愈益增輝。魯迅光輝的一生正如毛澤東所評價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先生「垂老不變的青年的熱情,到死不屈戰士的精神,將和他的精湛的著作永留人間」。
魯迅故居內的傢具,絕大部分是原物,魯迅逝世後,許廣平遷居淮海中路淮海坊時曾帶走。1950年恢復魯迅故居時由許廣平捐贈。
館名為已故周恩來總理親題。建築外形具有魯迅故鄉紹興民間住宅的傳統風格。館內的1.7萬余件陳列品,概括地介紹了魯迅先生的思想發展和戰斗歷程,重點表現了他在上海10年中的社會和文化活動.
魯迅故居在抗日戰爭期間,被日僑佔住。抗戰勝利後,一度為茶葉專家吳覺農寓所的一部分。
1949年讓與民生實業公司,作為該公司投資的太平洋輪船公司的職工宿舍。
1950年春,華東軍政委員會批准華東文化部籌建上海魯迅紀念館時,決定恢復魯迅故居。同年9月徵用了大陸新村9號,經政務院總理周恩來批准,魯迅夫人許廣平(時為政務院副秘書長)來滬指導籌建。經多方調查核實,在許廣平指導下恢復。
1951年1月7日作為上海魯迅紀念館的組成部分對外開放,1952年5月改為內部開放,1989年3月起對外開放。 1959年5月26日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貳』 日本留學住宿有哪幾種方式
1、學生宿舍
日本大學的學生宿舍數量都是有限的,只有極少數人能夠申請得到。 如果學校沒有多餘宿舍,也會幫助學生介紹民間的房間,但相應的住宿費用要比校內宿舍貴一些。當然有的學校可能會將新住宿區建在離校較遠的地區,住宿費用和校內宿舍一樣,就是每天路上要多花一點時間。學生宿舍一般無需另找擔保人,學校即為擔保人。
2、學生會館
學生會館是由政府或是民間團體經營的學生公寓。一般來說,設備比較齊全價格也相對便宜,很多會館會提供餐食,並且會有專人管理。而且它有一點好處就是,會館里的學生可能來自不同的學校,也可能會有來自不同國家的人,這樣就非常適合交流也更能豐富留學生活,不過缺點就是學生會館申請比較難,而且一般只能住一年,一年過後就要自己從新尋找房子。
3、專門性留學生宿舍
專門性留學生宿舍價格也相對來說比較便宜。其特點是僅限於留學生居住,並且提供有償接機業務,也不需要連帶保證人,而且不收禮金。這種宿舍就比較適合沒有抽到學校宿舍的留學生。
4、出去租房
這種事較為常見的住宿形式,一般由留學生本人通過不動產中介公司尋找。但要注意,選擇這種住宿方式需要日本人作連帶擔保人。簽定租房合同時還要注意一系列事項,以免以後產生糾紛,一般情況下,所租房子除租房本人外,是不允許他人入住的。因此,在帶外人入住時最好事先和房主商量好。此外,日本的房屋租賃有其獨特的制度,往往在第一次入住時需要支付押金、禮金、中介手續費、租金等費用。
5、HomeStay
這種以家庭成員的形式借住在日本人家庭的方式,可以完完全全體驗日本式的生活。當然如果在日本沒有親友的話也可以體驗這種住宿方式,如果你所在的大學和當地人有交流的話,可以向所在大學申請。如果你真的有機會申請下來的話,一定要注意日本人的禮儀和生活方式。
6、企業員工宿舍
在日本有一種團體叫做「留學生支援企業協力推進協會」,這種協會近年來開始為留學生安排進入企業員工宿舍居住。但是目前並不完善,只是針對一些優秀學生,一般留學生很難申請。不過,在這種宿舍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提前接觸到日本的上班族。如果想畢業之後在日本上班的話,可以多多留意這方面的信息。
『叄』 中國傳統文化在器皿上刻文字的話有什麼規矩
中國傳統文化在器皿上刻文字的話,確實是有一些規矩的呀,到底用什麼樣的字刻上去?用什麼樣的燒制方法都是有規定的。
『肆』 於丹演講《感悟東方智慧》
於丹《用東方智慧建構人生價值》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首場公眾論壇—「愛城市,愛生活」世博青年論壇於4月11日在日本東京舉行,這標志著上海世博會公眾論壇的正式啟動。
以下是於丹的演講全文:
謝謝大家,尊敬的崔大使,楊市長,尊敬的各位朋友們,非常榮幸接到這一屆主題論壇的邀請,能夠在這里跟大家分享關於應對全球性金融危機狀況下城市與青年生活的主題。我自己的身份是大學老師。在大學里大家現在都在討論畢業生的就業。大家都想留在城市。但是今年畢業的學生都陷入了一種焦慮之中,因為入行的門檻越來越高,入行的薪水越來越低,大家都在競爭中。
我們來開始這次的青年論壇活動。2009年對世界,對青年意味著什麼呢?我作為老師經常被我的學生問到一個問題,就是一個人到底有什麼價值?當他學習了豐富的知識的時候,面對社會有的時候會趕上運氣好的時候,有的時候會趕上運氣差的時候,運氣不好的時候怎麼評價自己呢?佛教禪宗故事中有這樣一個例子,一位弟子去問老師,他說,「老師,一碗大米到底是多少價值?」
他的老師跟他講,「一碗米,要看放在什麼人的手裡,如果是一個家庭主婦,她摻一點水做成一碗米飯就是一塊錢的價值;如果是一個動動腦子的小商人他把這個米再浸泡一下,用粽葉包成四五個粽子就會更有價值了;如果更有頭腦的商人把它發酵賣成酒,那一碗米可能是十幾塊錢、二十幾塊錢。」借這個故事告訴大家,青年問當下的世界,問問自己這碗米在自己的手裡會怎麼樣經營?
所以今天我想發言的主旨叫做「用東方智慧建構人生價值」。
我非常高興這屆論壇的首場是在日本。 說局限性,其實局限局限就是一個人格局太小,所以被自己所限。局限性的東西從來不是你的對手給你設置的難題,而是自己獸困於格局,我給青年的建議就是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學到什麼樣的專業、技巧都不是最重要的,給自己一個最大的格局。東方所有哲學其實都趨向於相同的源頭,那就是儒家、道家和佛家。我們經常稱之為儒、道、士三家構造了中方哲學的源頭。
我們經常稱之為儒、道、釋三家構造了中方哲學的源頭。我想中國和日本在這個觀點上是很相近的。大家可能會講儒、道、釋是幾千年前的東西,對於今天的大學生青年人還有意義嗎?簡單說,這三者在一個人的生命中可以說是一個坐標體系,中國人主張勝於弊,在現代生活中讓我們按一個儒家思想的指引做一個聖賢,每個人都先要實現他的社會人格。
第二句話叫做神於天。同時要向道家那樣在天空上做個神仙,這是我們的第二重人格,就是人的自然人格,社會人格是我們穿職業裝的時候,自然人格是我們穿休閑裝的時候。
第三句話叫做誠於心。在東方佛教中,人心對生活的瑣事,有感覺,有悟性一下子就會悟出了一個道理,所以只要有一個心在,不一定要燒香拜佛,人人心中都有一個成佛之路。在我們中國文化裡面講天、地、人是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如果我們腳踩大地做儒家,頭頂蒼天做道家,而人心之中感悟到佛家的頓悟,那麼儒、道、釋就變成我們每一個當代東方人的生活方式而已。
在我看來它不是一種深奧的學問,不需要完全做系統的研究,對我們大眾來講它只是一種生活方式。它是現在活著的一種生命格局。 對於金殿的大學生來講怎麼建立這個體系呢?首先來說儒家。儒家提倡一個人承擔責任,用中國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話說,「士,不可不弘毅」。一個知識分子受過教育不能不在社會上擔當責任,弘揚他原來的志向。任重而道遠,這個人的責任是重大的,道路很遠。責任有多重呢?他說,「仁以為己任」,以仁愛天心作為自己的責任。路有多元呢?「死而後已」,到死才算完。這就是中國儒家的思想,仁愛是中國和日本共同尊重的人文理想。包括日本朋友見人真正發自內心的恭敬和禮貌都跟「仁愛」相關。
所以一個年輕的學生進入社會的時候以東方的哲學、儒家的使命擔當來修正自己的人格。我曾經見過這樣的現象,一個讀到博士甚至博士後的拿一等獎學金的畢業生,在職業崗位上不一定懂得要准時,不一定懂得要禮貌,不一定懂得要去多吃虧,反而會識才傲骨,覺得我是個尖子,如果你不中用我我就要到搬到另外一個地方去。所以說專業教育的發展並不一定能夠取代社會的公益操守,也就是說在當代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日本,我們面對危機,青年們總是在強調就業的艱難,但是可以反過來問一問我自己的生命是什麼樣的呢?我跟社會發生什麼融合呢?
有一個小故事說得很有意思,社會其實就是一鍋滾開的開水,大概是100度沸騰的水,你想讓它降低溫度那是不可能的。但關鍵是我的生命是什麼,我以什麼樣的生命和100度的水相遇呢?我們做個實驗,眼前三鍋水,我們往裡投入三種不同的東西你會得到什麼結果?第一鍋水裡面放的一隻生雞蛋,第二鍋水裡面放一根生胡蘿卜,第三鍋水裡面放著一百擔茶葉。水還在煎熬,但是原來生的雞蛋被水煮得硬梆梆,被生活煮硬的人就整天抱怨社會,認為生活很悲觀,人心很險惡。第二個鍋里一根胡蘿卜,本來很漂亮,很鮮明,但是煮到最後變成胡蘿卜泥了,這就是被生活煮軟了,事事會妥協,為別人活著,喪失了自己。第三個鍋100擔的茶葉,在水的煎熬中把自己舒展開,自己得到了最大實踐的同時改變了這杯水,它使水變成了茶。
中國和日本都是講究喝茶的。我們喝茶的時候都在悟道,我們的生活就是一碗茶葉嗎?我們可以在接受社會煎熬的時候和它彼此成全嗎?這是今天的青年人應該問自己的問題。我喜歡泰戈爾的詩,泰戈爾說過「我不能選擇最好的,但是我喜歡最好的來選擇我。」這就是一個人心靈的力量可以達到和世界的平衡。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憂傷,有很多迷惑,有很多恐懼,孔子說憂、惑、懼都是我們不得躲過的情緒,但是我們可以使得心中的仁、智、勇和它達到平衡。按照這樣的觀點去完成和諧,堅持和而不同,讓自己去承擔使命,那麼一個人就會在社會上找到安生立命的位置。
第二條路是代價。如果一個人只做儒家,沒有道家,那可能有點自卑,可能會失去自我,但是如果一個人有道家,不做儒家,那就沒有使命。所以要先做儒家,再做道家。孔子說春夏秋冬四季的輪轉有明明白白的法則,「萬物有成理而不說」,世間萬世萬物都有它已成的道理,不必言說。這么多不言、不說的東西靠什麼理解呢?我想大家還是要安靜下來真正觀察一下,平時大家的工作可能是從開車上班到下班,從下班又到地庫,開到自己家樓里,進入自己的房子,這樣可能一個星期是不見天日的,我們每天穿最好的衣服,拿最好的公文包,過著整天不見天日的日子,其實這個時候需要我們懂得道家,需要讓我們自己能停頓下來熱愛自然。因為自然給我們生命的標准永遠比這個社會更有意義。
《莊子》的書裡面說了一個故事,比如一個人是一棵樹。世博會的吉祥物從森林小子到森林爺爺,一個人的生命可以是一棵樹。莊子的弟子找到他說,樹長大了之後就會成廢物,莊子跟他講那是因為我們人有很多標準的規格,比如說一棵樹長到一圍、兩圍大家說好,這個標准件可以拿回家做拴繩的莊子,長到七圍、八圍大家說它太值錢了富人家做棺材的棺材板需要大木材,再長到20個人要合抱才能抱得籠的一棵大樹那它沒用了,任何人不會用它做傢具,它的就要廢掉了。莊子說一棵樹真的長了這么大它就成了神木了,大家有什麼茶歇和聚會都會到大樹下面,這棵大樹保護著人們的歡樂,讓大家休息和停頓。所以莊子說我們每個人都會按照社會的標准件來規定自己的生命,讀了小學可以做什麼,讀了大學可以做什麼,讀了大學可以做什麼,但是我們能把自己養成一棵神木嗎?所以我說道家不消極,它讓我們一個人的生命進入宇宙自然得以超越,真正審視山川中的大霧。但是我們能把自己養成一棵神木嗎?所以我說道家不消極,它讓我們一個人的生命進入宇宙自然得以超越,真正審視山川中的大霧。
前兩天我在賞櫻花,我看到有老人、孩子和情侶在水面上泛舟,我想當時任何的攝影繪畫都不能再形容,只有這一刻我們在櫻花飄落的時候才能感到它的那種快樂。 希望大家不要因為經濟危機而忽略了這種春花秋月的美好。這是關於道家的體系。
第三點是關於佛家。今天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信基督教,天主教。大家看一件事情忽然而來的時候,我們會聽到西方人會喊「Oh,my god」,但是中國人會喊「唉,我的媽呀」。我們看日本的電影,日本的小說,倫理親情就是母親和家的力量是可以替代神存在的。所以東方人是有自己心中溫暖的依託,也就是說我們今天不需要這么多年輕人拜佛,只需要它知道佛是一顆寧靜的心,感悟自己的聲音。有一個故事說的好,不要以為佛都是靜默的,出家以後就不管人間事了。
在一座小廟裡面端端正正一座佛像,底下是高高的台階,每天有很多人踩著台階拜訪,但是做佛像的花崗岩和做台階的花崗岩是從同一座山上取來的,久而久之這些做台階的兄弟對這個佛像很看不起,我們都是一塊山上的石頭,憑什麼大家踩著我們去拜你呢,你到底有什麼不同?這個時候佛像講了一句話,他說:「看,你們每個人才經過幾刀呀,就有了現在的崗位,而我是千刀萬剮終成佛」,其實這個故事就是今天我想送給今天中國、日本所有面臨經濟危機的大學生們,也許今年你畢業去求職,這是你生命中的第一刀,不要指望方方正正的就能得到崗位,那個崗位只是台階。你想要成佛那就得要千刀。其實覺悟的本意就是看見我的心。一個人真正見到自己的心靈才悟,而不是我們用Google和網路去了解整個世界,這個世界沒有心靈搜索引擎,它還是要靠自己去修煉的。所以我說儒、道、釋這是東方哲學遙遠的源頭,我們今天這么短的時間內不可能把它完全講下來,但是我想說它和每一個人相關,它是我們活在當下的方式。
在這里,我希望有更多人帶著發自內心的笑容,因為有一顆心在就不怕零亂的世界。 儒、道、釋組合在一起,我們再用一顆心來看這個世界那會是什麼樣的關系呢? 最後說一個小故事,曾經有一個哲學家每天在研究一個命題,就是人和世界是什麼關系?就是世界綁架了人的意志,還是人去改變世界呢?一直想不清楚。有一天他自己在寫論文的時候,他很小的兒子在旁邊搗亂,隨手翻了一邊的舊雜志,那是一副世界的地圖,他把這張圖翻過來扯成很多的碎片,拿來一卷膠帶,跟孩子說到旁邊的房間把這個拼圖拼好,如果拼好了爸爸就給你錢。這個孩子安安靜靜地就跑了,結果爸爸還沒有寫到20分鍾,這個小孩就拿著一張破爛的地圖跑過來跟爸爸說都拼對了。這個哲學家拿過來一看大吃一驚,完全拼對了。他說,「我把整個世界已經撕得這么破碎不堪,你怎麼這么短的時間就能恢復呢?」結果小男孩說,「爸爸,我發現了一個秘密,你這張地圖的後面是一個人的頭像,我當然不知道這個世界長成什麼樣子,但是我知道一個人長成什麼樣子。你把這個世界撕得這么碎,我怎麼知道哪個洋靠著那個洲,所以我把它翻過來了,照著鼻子和眼睛拼。」當一個人是正確的,那麼這個世界也一定是對的。這個故事不僅讓這個哲學家得到了答案,我想它也會讓2009青年的心得到了答案,世界會有危機,會有動盪,文化不能改變世界的變故,但是文化改變我們面對世界的態度。 所以,世博會是世界的,只不過是由中國承辦的。中國希望在這屆世博會上傳遞一種態度,傳遞一種笑容,傳遞一種信心。讓我們有一個更好的世界,更好的未來,讓所有的青年因為看見自己的心在,按照心靈的方向把自己的頭像拼接好,那麼我想他的未來,他的世界一定是正確的。 祝福大家,謝謝大家。
『伍』 日本留學:住宿有哪幾種方式
一、學生宿舍俗稱「寮」?
在宿舍通常分為4人間、2人間和單人間。東京地區的月租價格,4人間一般在2.5萬—3.5萬日元,2人間在3萬-4.5萬不等,單人間一般在5-7萬不等。其他地區相對會略低一些。
二、學生交流會館
大學提供的比較多,設備好且費用低,有住宿人數和入住資格限制。費用一般沒月在2萬—3萬日元。由於申請人比較多,大部分交流會館只允許住一年。
三、家庭寄宿
家庭住宿在日本並不常見,每月的租費在8萬日元左右。費用內一般也會包括早晚兩餐的費用。
四、企業員工宿舍
企業員工宿舍和學生宿舍最大的區別就是大部分入住者是公司員工。所以條件比學生宿舍更好,價格也比較貴。而且,由於大部分是日本人租住,所以對學生本人的要求也比較高。房租一般在5萬日元以上。
五、民間出租住房
較常見住宿形式一,且選擇范圍較廣。需要日本人作連帶擔保人。租金根據地段,房間大小和設備差異比較大。從5萬—15萬不等。入住人數一般沒有硬性規定,但最好在簽約前能夠和房東確認入住人數的限制。
六、專門性留學生宿舍
一般有專業的宿舍公司負責運營。僅限留學生居住,人源較整齊,社會關系較簡單。租金一般和學校宿舍價格差不多。
除了每月的月租外,在日本第一次入住時還需要額外支付租房押金、禮金等費用。租房押金一般在1-3個月的房租,禮金在5萬日元左右。
『陸』 搬家了,傢具擺放要注意哪些
搬新家傢具擺放要特別注意,特別是信奉風水的人,合適的位置會給主人和新家帶來好運。不過這東西信則有不信則無,大家可以根據個人偏好關注一下。
卧室——
做為一個家庭的幸福與否,其主要是看夫妻之間的和諧程度那麼,夫妻居住的卧室布局是關鍵所在,既然是卧室,那麼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床的擺放,在風水學里生氣、延年、天醫、伏位是四個吉祥的方位,具體可結合夫妻雙方的命局將床位擺放在合理的地方;西四命的人安置床位的吉祥方位為:西、西北、西南;互補方位為東北;東四命的人安置床位的吉祥方位為:東、東南、南,互補方位為北方。還要注意色調的配合、居住的舒適度等。
書房——
書房是讀書學習的地方,是家庭的智慧所在,應注重採光、通風良好,書桌的方位要擺放在文昌的位置。(風水學上認為:「天居牛星之上,在人間主登科及第」,而天居牛星之位置,正是每個人的生氣方,為大吉方)。
客廳——
客廳是供家人休息、娛樂與外界交流的場所,決定著家庭和社會的關系、事業的發展等,此方位應以格局清雅、平穩為主,客廳應設在整個住宅的前方位置。
廚房——
廚房象徵家庭的財運和食祿,首先要求空間盡量寬廣舒暢,通風良好,並且要注意整潔,爐灶燃放及水龍頭的位置一定要擺在吉方,風水學認為主發展財的是「天錢星」,具有「官貴金谷」、「納粟奏名」的功能,天錢星十分巧合地分布中各宅的「延年」位置,而延年則代表長壽與興旺發達的象徵,因此廚房設在此方位可帶動全家人的運程及各方面的發展。
廁所——
廁所為全家人排泄廢物之所,應將廁所設在適合的位置,並且切忌廁所不能與廚房門相對,亦不能和大門正對,否則將影響全家人的身體健康及運程的發展。
『柒』 日本是怎樣保護傳統文化
日本文化遺產保護立法史
日本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始於19世紀的明治初年。日本的傳統文化遺產直到江戶幕府時代,幾乎保護得完整無缺。明治維新以後,資本主義的發展使日本傳統文化受到了劇烈沖擊,但是日本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沒有忘記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工作。1871年(明治四年)5月,日本政宮頒布了保護工藝美術品的《古器物保存法》,這是日本政府第一次以政府令的形式頒布的文化遺產保護法。後來又陸續頒布了《古社寺保護法》(1897年)、《古跡名勝天然紀念物保護法》(1919年)、《國寶保存法》(1929年)和《重要美術片保存法》(1933年)等文化遺產保護法規。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從侵略者到戰敗國,使日本文化財產遭到慘重破壞。1945年後,日本在廢墟上重建國家,復興民族的最初階段,政府廣泛採納了社會開明人士和學術界的強烈呼籲,實施了復興日本民族文化的戰略方針。
1949年1月26日,發生在奈良法隆寺金堂的火災,將日本最古老的描繪在木構建築上的壁畫毀於一旦,這件事喚起了人們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由此催生了日本在1950年頒布並實施了《文化財保護法》。1954年,又進行了重大修改,並確立了重要無形文化財富的指定製度,增加了如《重要無形文化財指定基準》和《重要無形文化財保持者認定基準》等法規,目前這部保護法已經成為十分完善的一部民族文化保護法典。《文化財保護法》明令規定由國家保護有形和無形的文化遺產,由國家設立文化財產保護委員會,用於保護傳統文化藝術,這些舉措表現了日本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尊重和愛護。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於1974年頒布實施的《傳統手工藝品產業振興法》,以及工藝產業調查,是日本政府為進一步振興傳統手工藝而制定的一部法律,也是繼《文化保護法》後,一部對工藝美術及相關傳統的繼承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法律。根據這一法律,由日本工業技術聯絡會、工業技術院製品科學研究所和傳統工藝品產業振興協會組成的傳統工藝技術調查實行委員會,於1975年先後兩次進行了全國性的工藝品產業調查,於1976年出版了調查報告,對指導和推動各地工藝美術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日本《文化財保護法》中的重要法規內容
在日本《文化財保護法》中,明確將國家指定的文化財產劃分為有形、無形、民俗、紀念物和傳統建築群落等五大類,其具體所指如下:
有形文化財富是指那些在日本歷史上具有較高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的建築物、繪畫、雕刻、工藝品、書法作品、典籍、古代文書、考古資料及具有較高價值的歷史資料等有形文化載體。
無形文化財富是指具有較高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的傳統戲劇、音樂、工藝技術及其他無形文化載體。由於無形文化財富所具有的「無形」特徵,給指定工作帶來一定難度。因此,人們在指定無形文化財富時,也常常將那些無形文化財富的傳承人---表演藝術家或工藝美術家們一並指定。其中,規定了工藝技術的指定基準,如陶藝、染織、漆藝、金工及其它工藝技術中符合下列四條之一的即可指定:第一,藝術上具有特殊價值的;第二,對藝術具有重大作用的技術;第三,在工藝史上具有特別重要地位的;第四,藝術價值高,對藝術具有重要作用,又在工藝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地方特色顯著。對工藝技術保持者的認定基準有兩條:其一,重要無形文化財富所指定的工藝技術的高度持有者;其二,重要無形文化財富所指定的工藝技術及相關技術的正確保持者、精通者。
民俗文化財產又分為有形和無形兩種。其中,無形民俗文化財富是指與衣食住,民谷生產、信仰、歲時年節等有關的風俗習慣和民間傳統藝能。而在無形民俗文化財富中被使用的種種物品,則被指定為有形民俗文化財富,如能體現出日本國民生活樣式的服裝、生活器具、生產工具、傢具及民居等等都可稱為有形民俗文化財富。
紀念物是指在歷史及學術上具有較高認識價值的古墓、都市遺址、城堡遺址、老宅,在藝術或觀賞上具有較高價值的庭院、橋梁、峽谷、海濱、山脈以及其他名勝古跡,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動物、植物以及地質礦物也被列入紀念物范疇。也就是說,紀念物既包括文化遺產,也包括自然遺產。
傳統建築物群是指那些具有較高價值的、與周邊環境連為一體的、可作為歷史景觀的傳統建築群落。
在這部法律中確定的無形文化財產和無形民俗文化財產,在今天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標准文件中,一律稱之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與我國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概念大致相同。
日本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舉措
「推行保護,重在措施」。這是國際保護非物質遺產先進經驗中的基本經驗。文化財產保護法的實施,首先是對文化財產的指定,尤其是對無形文化財產的指定。如工藝技術,一是指定了技術本身,二是擁有了技術的具體匠人。日本在這方面的經驗很突出,他們採取了科學的認定程序,用來認定「重要無形文化財產」的項目和「人間國寶」的命名。
在文化財產保護過程中,強調保護傳統文化持有者的重要性,注重對「人」的關注。在日本《文化財保護法》的認定對象主要包括個別認定、綜合認定和保護團體認定三種形式。個別認定指對於某個技藝傳承者個人資格的認定;綜合認定指對那些具有多重文化事項的民俗活動的認定;保護團體指對那些由一個以上文化財產持有者的集團的認定。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人間國寶」認定。「人間國寶」是指被個別認定的重要無形文化財產的保持者,他們都是在工藝技術上或表演藝術上有「絕技」、「絕藝」、「絕活兒」、的老藝人,其精湛技藝贏得日本政府的正式肯定,列為傳承保護的對象,成為各相關方面的名人、名手。一旦認定後,國家就會撥出可觀的專項資金,錄制他的藝術,保存他的作品,資助他傳習技藝、培養傳人,改善他的生活和從藝條件。日本文化廳統計指出,迄今藝能方面的「人間國寶」有57名,工藝技術方面有57名,共計114名。據了解,日本文化廳年度預算超過1千億日元,其中10%被用來保護國內重要有形文化財產和重要無形文化財產(「人間國寶」),相當於15億元人民幣。而每年為每位「人間國寶」提供的經濟補助為2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9萬元。日本各工藝技術保持會已相繼編輯了「人間國寶」工藝篇數十卷,如《民間陶器》、《色繪磁器》、《型繪染》、《雕漆》、《鑄金》、《蠟形鑄造》、《雕金》、《日本刀》、《刀劍研磨》、《本工藝》、《竹藝》、《衣裳人形》、《紙塑人形》等等。日本政府不但對「人間國寶」在經濟上給予必要的補助,在稅收等制度上也給予優惠,還給他們相當高的社會地位,以激勵他們在工藝方面的創新和技藝方面的提高。由於「人間國寶」的作品有保留和升值價值,購買他們的作品就像購買古董,收藏價值非常高。正是這種尊崇和保護制度,使得日本傳統的手工紙、手工傘、漆器、雕刻、陶瓷、織錦、和服、凈琉璃等各種古老手工藝得以流傳,並高水平地保留至今。
此外,法律還明確規定,文化財產持有者同時也應該是文化財產的傳承人。如果文化財產的持有者將自己的技藝密不傳人,那麼,無論他的技術有多高,都不會被政府指定為「人間國寶」或「重要無形文化財產的持有人」。這一系列具有較強操作性措施的頒布,對無形文化財產的保護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幾十年來,文化激勵機制的推行,已經使日本許多工藝技術、表演藝術等門類在強有力的保護措施下從瀕危到重生,再走向新的繁榮。
在保護文化財產的過程中,除國家給予必要的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外,國家還十分強調各級地方政府、民間組織、甚至個人的參與,並明確規定出各方的權力與義務。比如,日本建立了從縣市到鄉村覆蓋全國的保護重要無形文化財產的專業協會,凝聚了千萬民俗文化藝術的傳人,從事傳承活動,對於這種無形民俗文化財產的傳承工作,除國家給予必要的資助外,社會團體、地方政府也都給予一定程度的贊助。這樣強調社會群體在保護文化財產過程中的重要性,提高了日本國民的全民保護意識,培養了文化財查保護方面的人才。
日本還強調對文化遺產的活用,對文化財產並非僅停留在簡單的「保護」上,而是要充分發揮出文化財產的作用,即在妥善保管的同時,還要努力利用這些文化財富。比如,日本人十分珍視傳統的手工業,在國內外不斷舉辦工藝大展,在公開展示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這些文化財產的認知作用和教育作用,使人們通過文化財產的活用,了解自己的歷史和文化。
日本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對世界的影響和貢獻
日本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對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有著深遠的影響和巨大的貢獻,特別是《文化財保護法》的頒布,盡管它只是一部日本國關於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但對後來整個國際社會文化遺產保護法規的制定,對於人們觀念的更新,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日本,人們將傳統文化遺產統稱為「文化財」,即所謂「文化財富」;對於創造文化財富的藝人們更是尊重有加,統稱為「人間國寶」。這些命名的提出,極大地提高了整個社會對於傳統文化遺產的重視程度,那些一向為社會所忽略的民間藝人也由此區獲得了相當高的社會地位。這種無形的激勵機制,極大的促進了文化的傳承。這一點對他國乃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都曾產生過重大影響。
首先,無形文化遺產理念的提出。1950年,《文化財保護法》的提出,標志著日本對文化遺產保護理念的提出,在當時是十分先進的。日本將文化財富按有形和無形來劃分的作法,至今被聯合國在文化遺產劃分上採用。在1950年日本《文化財保護法》公布之前,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對於本國的無形文化遺產給予特別關注,日本文化財分法的出現,極大的拓展了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為人類另一部分遺產-----看不見摸不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弘揚,樹立的典範。
其次,在這種文化遺產理念的影響下,1955年,日本開始了以工藝技術和戲劇、音樂等古典表演藝術為對象的「重要無形文化財富」及民間藝人的指定工作,首創了「人間國寶」保護體制。這些舉措在搶救和保護無形文化遺產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大力推廣,並被納入「人類口頭及無形遺產搶救和保護」的整體框架中。到目前為止,這個體制已在日本之外的韓國(1964年)、泰國(1985年)、菲律賓(1994年)和法國(1994年)得到了推廣和建立。從1996年開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在首爾、威尼斯、東京、馬尼拉等地舉辦了數次「人間國寶保護體制國際培訓班」,對無形文化遺產保護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捌』 ISI日本語學校的學生宿舍
學生宿舍是與在校生合住的形式,基本上為上下鋪。洗浴、廚房設在一個大房間內,為公用設備。
外國人公寓內基本上全是單人房,有生活所需最基本的設備。電腦室、洗浴、廚房等為公用設備。詳細請參考各公寓的簡介。
一般公寓屬於完全私用住宅、內部有洗浴、廚房等設備。
學生宿舍:學生宿舍在與校舍為同一建築物的3層。位於新宿區的中心位置,非常的方便。學校宿舍非常受歡迎,經常會住滿。如果您想入住學校宿舍,請即時與我校聯系。
房間形式:3間寢室+廚房、每間房限2人使用
設施簡介:各寢室設有床鋪、桌椅、衣櫃、空調。
廚房、電冰箱、電飯煲、微波爐、洗浴為各大房間內公用設備。
洗衣機、烘乾機為全體公用設備(免費提供)。
『玖』 韓國的特產是什麼
韓國的特產應該就是泡菜了。韓食以泡菜文化為特色,一日三餐都離不開泡菜。韓國傳統名菜燒肉、泡菜、冷麵已經成了世界名菜。
韓國有各種飲食,由於其過去處於農耕社會,因此從古代開始主食就以米為主。韓國飲食與各種蔬菜、肉類、魚類共同組成。泡菜(發酵的辣白菜)、海鮮醬(鹽漬海產品)、豆醬(發酵的黃豆)等各種發酵保存食品,以營養價值和特別的味道而聞名。
(9)日本人間傢具擴展閱讀
韓國農業資源稟賦非常稀缺,現有耕地面積1835.6千公頃(18.4%是農耕地),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積最少的國家之一。
韓國農產品因此較多依賴國外進口。除了大米和薯類能基本自給外,其他糧食85%需要進口。另外韓國60%以上的牛肉、魚貝類,20%水果、禽肉和奶都需要從國外進口,只有砂糖和蛋可以完全自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