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聖丹妮傢具

聖丹妮傢具

發布時間:2022-08-01 08:37:22

1. 西方建築風格有哪些

西方建築風格如下:

1、文藝

文藝復興建築是歐洲建築史上繼哥特式建築之後出現的一種建築風格。十五世紀產生於義大利,後傳播到歐洲其它地區,形成帶有各自特點的各國文藝復興建築。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在文藝復興建築中佔有最重要的位置。

2、洛可可

洛可可風格出現於18世紀法國古典主義後期,流行於法、德、奧地利等國。洛可可主要是一種室內裝飾風格。它是在反對法國古典主義藝術的邏輯性、易明性、理性的前提下出現的柔媚、細膩和纖巧的建築風格。它的主要特點是一切圍繞柔媚順和來構圖,特別喜愛使用曲線和圓形,盡可能避免方角。在裝飾題材上,常常喜用各種草葉及蚌殼、薔薇和棕櫚。以質感溫軟的木材取代過去常常使用的大理石。

3、浪漫主義

浪漫主義建築是18世紀下半葉到19世紀下半葉,歐美一些國家在文學藝術中的浪漫主義思潮影響下流行的一種建築風格。

浪漫主義在藝術上強調個性,提倡自然主義,主張用中世紀的藝術風格與學院派的古典主義藝術相抗衡。這種思潮在建築上表現為追求超塵脫俗的趣味和異國情調。

4、古典

古典復興建築是十八世紀60年代到十九世紀流行於歐美一些國家的,採用嚴謹的古希臘、古羅馬形式的建築,又稱新古典主義建築。

採用古典復興建築風格的主要是國會、法院、銀行、交易所、博物館、劇院等公共建築和一些紀念性建築。這種建築風格對一般的住宅、教堂、學校等影響不大。

5、巴洛克

巴洛克,是產生於文藝復興高潮過後的一種文化藝術風格。它的外文為Bar-oque,意為畸形的珍珠,其藝術特點就是怪誕、扭曲、不規整。巴洛克建築風格的基調是富麗堂皇而又新奇歡暢,具有強烈的世俗享樂的味道。

2. 傳統歐洲居民房頂很多修成尖錐形,主要原因

歐洲建築是分布在歐洲的古代建築的統稱。其風格在建造形態上的特點是:簡潔、線條分明、講究對稱、運用色彩的明暗,鮮淡來對視覺進行沖擊.在意態上則使人感到壅容華貴.典雅,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歐洲建築風格包括:巴洛克建築、法國古典主義建築、哥特式建築、古羅馬建築、浪漫主義建築、羅曼建築、洛克克風格、文藝復興建築。
中文名
歐洲建築
外文名
European architecture

1、古羅馬建築
古羅馬人沿襲亞平寧半島上伊特魯里亞人的建築技術,繼承古希臘成就,在公元1-3世紀達到西方古代建築極盛高峰。大型建築物風格雄渾凝重,構圖和諧統一,形式多樣。有些建築物內部空間藝術處理的重要性超過了外部體形。最有意義的是創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組合,如券柱式和連續券,既作結構,又作裝飾。古羅馬建築的類型很多。有羅馬萬神廟、維納斯和羅馬廟,以及巴爾貝克太陽神廟等宗教建築,也有皇宮、劇場角斗場、浴場以及廣場和巴西利卡(長方形會堂)等公共建築。
上圖為太陽神廟。

2、羅曼建築

古典歐式建築 (12張)

又譯作羅馬風,原意為羅馬建築風格的建築,是10-12世紀歐洲基督教流行地區的一種建築風格。羅曼建築風格多見於修道院和教堂,承襲初期基督教建築。義大利比薩主教堂建築群、德國沃爾姆斯主教堂等。
典型特徵是:牆體巨大而厚實,牆面用連列小券,門宙洞口用同心多層小圓券,以減少沉重感。西面有一兩座鍾樓,有時拉丁十字交點和橫廳上也有鍾樓。中廳大小柱有韻律地交替布置。窗口窄小,在較大的內部空間造成陰暗神秘氣氛。樸素的中廳與華麗的聖壇形成對比,中廳與側廊較大的空間變化打破了古典建築的均衡感。

上圖為比薩主教堂

3、哥特式建築

11世紀下半葉,哥特式建築首先在法國興起,13-15世紀流行於歐洲的一種建築風格。哥特式教堂的結構體系由石頭的骨架券和飛扶壁組成,有大面積的彩色玻璃窗則是它的另一特色。一般認為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教堂是巴黎郊區的聖丹尼教堂。法國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是巴黎聖母院。亞眠主教堂是法國哥特式建築盛期的代表作法國盛期的著名教堂.還有蘭斯主教堂和沙特爾主教堂,它們與亞眠主教堂和博韋主教堂一起,被稱為法國四大哥特式教堂。斯特拉斯堡主教堂也很有名。英國的索爾茲伯里主教堂和坎特伯雷教堂.德國最早的哥特式教堂之一科隆主教堂.德國還有一種只在教堂正面建一座很高鍾塔的哥特式教堂。著名的例子是烏爾姆主教堂。義大利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是米蘭大教堂,它是歐洲中世紀最大的教堂之一。
上圖為巴黎聖母院。
4、文藝復興建築
繼哥特式建築之後出現,15世紀產生於義大利,後傳播到歐洲其他地區,形成帶有各自特點的各國文藝復興建築。最明顯的特徵是揚棄中世紀時期的哥特式建築風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築上重新採用古希臘羅馬時期的柱式構圖要素。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師和藝術家們認為這種古典建築,特別是古典柱式構圖體現著和諧與理性,並且同人體美有相通之處。
上圖為一文藝復興的建築。

5、巴洛克建築
是17~18世紀在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感,喜好使用富麗的裝飾、雕刻和強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來表現自由的思想和營造神秘的氣氛。巴洛克的原意是奇異古怪。這種風格在反對僵化的古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調和表達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對城市廣場、園林藝術以至文學藝術等部門都產生過影響。典型實例有羅馬的聖卡羅教堂。17世紀羅馬建築師豐塔納建造的羅馬波羅廣場,法國在凡爾賽宮前,俄國在彼得堡海軍部大廈前都建造了放射形廣場。俄國冬宮.傑出的巴洛克建築大師和雕刻大師伯尼尼設計的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前廣.德國巴洛克風格教堂建築,著名實例是班貝格郊區的十四聖徒朝聖教堂、羅赫爾的修道院教堂。奧地利的巴洛克建築如維也納的舒伯魯恩宮。
上圖為聖卡羅教堂。
6、法國古典主義建築的代表作品有巴黎盧浮宮的東立面、凡爾賽宮和巴黎傷兵院新教堂等。
上圖為凡爾賽宮。
7、洛可可風格反映了法國路易十五時代宮廷貴族的生活趣味,曾風靡歐洲。這種風格的代表作是巴黎蘇俾士府邸公主沙龍和凡爾賽宮的王後居室。杜賽而多夫的本拉特宮和慕尼黑寧芬堡也是這種建築。
上圖為慕尼黑寧芬堡。
各國有各國的不同風格,下面的幾個國家或地區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1、法國建築
法國在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初的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專制王權極盛時期,開始竭力崇尚古典主義建築風格,建造了很多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古典主義建築造型嚴謹,普遍應用古典柱式,內部裝飾豐富多彩。法式建築講究點綴在自然中,並不在乎佔地面積的大小,追求色彩和內在聯系,不過有時也有意呈現建築與周圍環境的沖突。因此,法式建築往往不求簡單的協調,而是崇尚沖突之美。法式建築風格還有一個特點是建築整體方面有著嚴格的把握,善於在細節雕琢上下工夫。建築多採用對稱造型,屋頂上多有精緻的老虎窗。法國古典主義建築的代表作是規模巨大、造型雄偉的宮廷建築和紀念性的廣場建築群。這一時期法國王室和權臣建造的離宮別館和園林,為歐洲其他國家所仿效。隨著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流行,巴黎在1671年設立了建築學院,學生多出身於貴族家庭,他們瞧不起工匠和工匠的技術,形成了崇尚古典形式的學院派。學院派建築和教育體系一直延續到19世紀。學院派有關建築師的職業技巧和建築構圖藝術等觀念,統治西歐的建築事業達200多年。法國古典主義建築的代表作品有巴黎盧浮宮的東立面、凡爾賽宮和巴黎傷兵院新教堂等。
2、義大利建築
義大利建築風格是以古羅馬中世紀暑期建築風格為代表,因其採用了卷、拱等式樣而得名,主要特徵為厚實的牆壁、窄小的窗口、半圓形的拱頂、逐層挑出的門框裝飾和高大的塔樓,並大量使用磚石材料。羅馬式建築以教堂為主,外表輪廓分明,給人以庄嚴肅穆的神聖感覺。古典風格的義大利多層公寓常用標准單元,一些公寓底層設商店,樓上住戶有陽台,這種形制同現代公寓也大體相似。這些建築物的外露部分會有漂亮的圖案,頗饒生趣;而一些富人的邸宅、市政廳、同業公會等建築則多用磚石建造,並採用哥特式教堂的許多裝飾手法去進行美化,圖案細膩柔媚,常常採用多種不同手法,並喜歡用弧線和S形線,尤其愛用貝殼、旋渦、山石作為裝飾題材,卷草舒花,纏綿盤曲,連成一體。巴洛克風格興起於十七世紀的義大利建築,在義大利語中,巴洛克意思是「畸形珍珠」。巴洛克風格主要體現在,裝修毫無節制、放盪不羈、炫耀財富、五光十色。在巴洛克建築里,充滿了壁畫、雕塑,並且壁畫的構圖是躁動不安、扭曲的,貼金描銀,色彩艷麗的,藝術家更熱衷於那些有錯覺的、富有戲劇性的裝飾方法,顯然,這樣的房間是不大適合凡人居住的。今天的學者普遍認為,巴洛克風格是文藝復興「人本思潮」的倒退。
3、德國建築
在德國,建築風格存在著明顯的地區差異,在南德巴伐利亞地區處處可見的是清新明快的巴洛克式建築;而在北德則多是莊重嚴謹哥特式建築。各地的建築是與其他區的文化傳統密不可分的。但單就古堡教堂的建築風格而言,除地區差異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即建築的時間差別,因為在歐洲歷史發展中,各個時期的建築風格有著明顯的不同,可分為羅曼式的、哥特式的、巴洛克式的、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典主義的各種風格。建於不同時代的教堂,必然帶有明顯的時代特色。比如地處南德巴登-符滕堡州的弗賴堡大教堂,建於1340年,是哥特時期(1200~1500年)歐洲最精湛的、最有魅力的建築,它與科隆的聖·彼得大教堂(始建於1400年)同屬典型的哥特式建築風格。這種建築整體直線向上,塔尖直指蒼穹,給人一種要擺脫塵世一切重負的感覺。羅曼式的建築風格是外表輪廓分明,門窗和拱廊採用半圓型、桶型或交叉拱頂,給人一種厚實、堅固、穩重的感覺。塔高96.75米的施佩耶爾的紀念教堂就是德國最大的羅曼式建築。作為巴洛克和洛可可式建築的典型代表有班茨、埃塔爾修道院的教堂、十四聖者大教堂及施泰因嘉頓附近的維斯教堂。這種建築外表華麗、線條曲折多變、光線陰暗光分,整體建築給人一種氣勢雄偉、生機勃勃的感覺。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在波茨坦建造的「無憂宮」可稱得上是洛可可式建築的一顆明珠。
4、西班牙建築
西班牙的歷史十分獨特。早先,隨著羅馬帝國的強盛,受到過羅馬和哥特人長達千餘年的統治;後來,隨著阿拉伯帝國的擴張,從8世紀到15世紀,西班牙出現了多個穆斯林王朝,一度「伊拉克化」 ;15世紀以後,重新回到基督教世界,成為「基督教西班牙」 。這樣的歷史過程中,基督教文化和穆斯林文化相互滲透、融合,形成了多元、神秘、奇異的西班牙文化。藝術來源於文化,獨特的文化背景孕育了多元、神秘、奇異為特徵的西班牙藝術,現代,以畢加索為代表的西班牙藝術家,構成了印象派藝術的中間,他們的藝術作品一反傳統藝術原則,從個人感官出發,通過簡單幾何圖形構成圖畫。這種藝術傳統,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閉幕式上,得到充分體現。建築靈感來自於藝術,現代西班牙建築集大成者非高迪莫屬,他創作的「巴特勒公寓」和「巴塞羅那聖家族教堂」 ,堪稱西班牙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築,每年吸引著世界各地數百萬人膜拜。通過這兩個作品,高迪通過現代建築手法誇張地表現了西班牙多元、神秘、奇異的文化藝術傳統。
5、俄羅斯建築。
俄羅斯民族早先居住在森林周圍,就地取材搭建居所,木材資源又取之不盡,傳統建築是以木造為主。自10世紀末接受基督教後受了拜占庭影響開始出現石造建築,但多用於公共建築。然而,俄羅斯人傳統的木造建築技術仍保留下來,混用於石造建築上。石造建築,形式上則是典雅大方高闊端正,這樣的主建築結構搭配多個矗立上端的半圓形頂蓋。這種建築形式最主要目的,就是一切以神為依歸,塑造莊重典雅偉大高尚的氣氛,讓信徒心生崇敬之感。在那個多神信仰的時代,對於一般老百姓,的確有此神勝過一切的感受。歸納下來,可以發現俄羅斯傳統建築的幾個特色:從木結構發展出來的技巧,如層次疊砌架構與大斜面帳幕式尖頂,還有衍生而來的外牆民俗浮雕;另外,獨立的塔形結構與堆砌成團的戰盔形剖面裝飾則是時代背景下的產物。
6、英國建築。
歐洲各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義大利在15世紀,法國在15世紀後葉,英國在16世紀)是形成美國文藝復興的深刻背景,雖然各國在文藝復興時期都滲入本國的靈氣與思想,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即對古典風格的繼承與創新。在別墅風格的體現上均具備對稱、平衡和細部裝飾精美等特點。在這一時期,西歐對美國別墅風格的影響是明顯的,也是在這一時期,歐洲開始逐步成為世界上經濟、政治和文化方面最強大的地區,屬於這一傳統的風格有喬治亞風格、亞當風格。英國別墅強調門廊的裝飾性,比較「講究門面」。喬治亞風格在英國殖民國家中整整流行了一個世紀(18世紀),它是由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傳入英國後派生出來的,並秉承古典主義對稱與和諧的原則,是對美國最有影響的一種風格。它的特徵為:
A、正立面常有古典門廊;
B、廊檐下有長方形團排列,屋檐上有齒飾;
C、窗戶上下成對,分割成許多小網格(9到12個),通常窗戶也是5列,為中央對稱;
D、大門常有長方形雕花組成排列圖案,門梁 上有豎向排列的長方形花紋。
有五種形態:側山牆;雙折線屋頂;四坡屋頂;中央山牆;常作為城市住宅。
亞當風格(Adam)
亞當風格是喬治亞風格的發展與精華,在美國東北部極為流行,它吸取了亞當兄弟對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的研究成果。與喬治亞風格相比,屋檐齒飾加長,正門上方加了一個半圓形或橢圓形氣窗,牆面窗戶有裝飾窗修飾,其餘的特徵和形態與喬治亞當風格幾乎一致。
英國民居風格(Postmedieval English)
美國本土上除印地安人住宅外,最早的當數中世紀後英國民居風格了,這類建築首先由英國人在美國東北海岸最富饒的地帶興建,多數為木結構,能保存下來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它外型單調。其建築特徵是:
A、陡峭的側三角形屋頂,屋檐幾乎無裝飾;
B、木板大門,斜網格窗,顯眼的精製的大煙囪。
它有兩種形態:兩層木屋,中央煙囪(北方);兩層磚屋,兩側煙囪(南方)。
7、希臘建築。
現存的建築物遺址主要就是神殿、劇場、競技場等公共建築,其中尤以神殿為一個城邦的重要活動中心,它也最能代表那一時期建築的風貌。希臘最早的神殿建築只是貴族居住的長方形有門廊的建築。後來加入柱式,由早期的「端柱門廊式」逐步發展到「前廊式」,即神殿前面門廊是由四根圓柱組成,以後又發展到「前後廊式」,到公元前6世紀前後廊式又演變為希臘神殿建築的標准形式——「圍柱式」,即長方形神殿四周均用柱廊環繞起來。希臘神殿建築總的風格是莊重典雅,具有和諧、壯麗、崇高的美。這些風格特點在各個方面都有鮮明的表現。根據所遺留下來的希臘建築,我們可以歸納出古希臘建築的幾大特點。
第一特點是平面構成為1:1.618或1:2的矩形,中央是廳堂,大殿,周圍是柱子,可統稱為環柱式建築。這樣的造型結構,使得古希臘建築更具藝術感。因為在陽光的照耀下,各建築產生出豐富的光影效果和虛實變化,與其他封閉的建築相比,陽光的照耀消除了封閉牆面的沉悶之感,加強了希臘建築的雕刻藝術的特色。
第二特點是:柱式的定型。共有四種柱式:1. 陶立克柱式,2. 愛奧尼克柱式,3. 科林斯式柱式,4. 女郎雕像柱式。這四種柱式是在人們的摸索中慢慢形成的,後面的柱式總與前面柱式之間有一定的聯系,有一定的進步意義。而貫穿四種柱式的則是永遠不變的人體美與數的和諧。柱式的發展對古希臘建築的結構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並且對後來的古羅馬,歐洲的建築風格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第三特點是:建築的雙面披坡屋頂形成了建築前後的山花牆裝飾的特定的手法。古希臘建築中有圓雕,高浮雕,淺浮雕等裝飾手法,創造了獨特的裝飾藝術。第四特點是:由平民進步的藝術趣味而產生的崇尚人體美與數的和諧。古希臘人崇尚人體美,無論是雕刻作品還是建築,他們都認為人體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大建築師維特魯威轉述古希臘人的理論:「建築物……必須按照人體各部分的式樣制定嚴格比例。」 所以,古希臘建築的比例與規范,其柱式的外在形體的風格完全一致,都以人為尺度,以人體美為其風格的根本依據,它們的造型可以說是人的風度、形態、容顏、舉止美的藝術顯現,而它們的比例與規范,則可以說是人體比例、結構規律的形象體現。所以,這些柱式都具有一種生氣盎然的崇高美,因為,它們表現了人作為萬物之靈的自豪與高貴。第五特點是:建築與裝飾均雕刻化。希臘的建築與希臘雕刻是緊緊結合在一起的。可以說,希臘建築就是用石材雕刻出來的藝術品。從愛奧尼克柱式柱頭上的旋渦,科林斯式柱式柱頭上的由忍冬草葉片組成的花籃,到女郎雕像柱式上神態自如的少女,各神廟山牆檐口上的浮雕,都是精美的雕刻藝術。由此可見,雕刻是古希臘建築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雕刻創造了完美的古希臘建築藝術,也正是因為雕刻,是希臘建築顯得更加神秘,高貴,完美和諧。
8、北歐建築。
北歐風格設計現代簡約,強調生活簡單化,注重天然,室內空間的頂、牆、地六個面,完全不用紋樣和圖案裝飾,只用線條、色塊來區分點綴。北歐風格的傢具外形簡潔有力度,色澤自然,崇尚原木韻味,體現了北歐人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比如,以硬朗的材質和明快的色調及造型簡潔的傢具、雅緻的配飾,賦予空間的素凈明亮的神采色彩,體現芬蘭木屋淡雅閑適、渾然天成的個性魅力。房間的整體設計色調主要以淺色的松木本色為主,無論是茶幾、餐桌、床等傢具都是松木。為了配合這種色調,客廳、卧室等牆面均採用同色系的牆紙。客廳米色布藝沙發與臨近的同色系餐桌線條橫平豎直,簡潔大方。陽光、鮮花、松木,芬蘭木屋生活近在身邊。北歐風情適合喜歡現代簡潔生活方式的年輕人,講究生活品質感。要營造一個北歐風格的居家空間,色調以淺色系為主:白色、米色、淺木色等;而材質多為木材、石材、玻璃和鐵藝等,而且都保留著這些材質的原始質感。北歐建築設計的精髓在於產品不僅僅是為了美觀,體現生活情趣,而是處處以使用者為主體,採取人性化的設計。北歐人在注重建築外觀風格的基礎上,非常看重建築實體的結構系統。他們用各種方法讓建築物有堅固的建築系統,並且了解各種材料的優劣性,利用這些創造良好的室內環境,在建築領域里充分體現以人為本。

3. 歐洲歷史上的建築風格有哪些

歐洲建築風格很多,如:古希臘建築、古羅馬建築、拜占庭式建築、哥特式建築、法國建築、巴洛克建築、羅曼建築、洛克克風格、文藝復興建築等。

1、希臘式建築

希臘式建築辨識度還是挺高的,三角形的門楣是最顯著的特徵。古希臘的建築藝術是歐洲建築藝術的源泉與寶庫。古希臘建築風格的特點主要是和諧、完美、崇高。

而古希臘的神廟建築則是這些風格特點的集中體現者,古希臘的「柱式」,這種規范和風格的特點是,追求建築的檐部及柱子的嚴格和諧的比例和以人為尺度的造型格式。

代表性的建築群體:雅典衛城。

4. 聖丹尼衣櫃屬於幾線品牌

一線品牌。衣櫃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傢具,而獨具特色的定製衣櫃更是席捲越來越多的家庭,成為越來越多戶主信賴的選擇。其中聖丹尼衣櫃作為聖丹尼櫥櫃旗下的另一條生產線,不僅生產效率高,質量好,產品線豐富,還自帶流量,能夠為專賣店帶來人氣,是眾多經銷商的選擇。也是一個售賣火爆的一線品牌。

5. 國際歌是誰做的詞,誰做的曲,謝謝.

星條旗永不落 詞作者:弗朗西斯·斯科特·基

1814年,第二次英美戰爭期間,英國艦隊企圖佔領美國巴爾的摩市的前哨陣地馬克亨利堡。9月13日,巴爾的摩城的青年詩人弗朗西斯·斯科特·基,為了交涉營救一位被英軍俘虜的美國醫生,登上停泊在該市港口內的一艘英國軍艦。英方同意和他商談,但由於英軍正在布置對馬克亨利堡的攻擊,為了防止走漏消息,把他扣留在軍艦上。這一夜,英國通宵達旦地向馬克亨利堡開火。次日凌晨,弗朗西斯·斯科特·基透過戰場上的硝煙看到城堡上的星條旗仍在飄揚,不禁大喜過望,滿懷激情地寫下了《星條旗永不落》這首詩。詩發表後,引起轟動。後來,他建議用當時一首流行的曲子作為配曲,取歌名為《星條旗之歌》。19世紀50年代,這首歌在美國學校的音樂課本中普遍出現,到19世紀90年代,美國陸軍和海軍在規章中規定,舉行儀式時要演奏這首歌。1931年3月3日,美國國會正式宣布這首歌為美國國歌。

《星條旗永不落》的曲子是「進行曲之王」蘇薩著名的代表作,創作於1897年(另一說1896年),管樂合奏曲。這首進行曲充分發揮銅管樂隊的表現功能,以磅礴的氣勢和熱烈的情緒歌頌自己的國家和軍隊,頗有鼓動力。

《星條旗永不落》歌詞中文大意是:

啊!在晨曦初現時,你可看見
是什麼讓我們如此驕傲?
在黎明的最後一道曙光中歡呼,
是誰的旗幟在激戰中始終高揚!
烈火熊熊,炮聲隆隆,
我們看到要塞上那面英勇的旗幟
在黑暗過後依然聳立!
啊!你說那星條旗是否會靜止,
在自由的土地上飄舞,
在勇者的家園上飛揚?

英文原文如下:
oh, say, can you see, by the dawn's early light,
what so proudly we hail'd at the twilight's last gleaming?
whose broad stripes and bright stars, thro' the perilous fight,
o'er the ramparts we watch'd, were so gallantly streaming?
and the rockets' red glare, the bombs bursting in air,
gave proof thro' the night that our flag was still there.
o say, does that star-spangled banner yet wave
o'er 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on the shore dimly seen thro' the mists of the deep,
where the foe's haughty host in dread silence reposes,
what is that which the breeze, o'er the towering steep,
as it fitfully blows, half conceals, half discloses?
now it catches the gleam of the morning's first beam,
in full glory reflected, now shines on the stream:
't is the star spangled banner: o, long may it wave
o'er 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and where is that band who so vauntingly swore
that the havoc of war and the battle's confusion
a home and a country should leave us no more?
their blood has wash'd out their foul footsteps' pollution.
no refuge could save the hireling and slave
from the terror of flight or the gloom of the grave:
and the star-spangled banner in triumph doth wave
o'er 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o, thus be it ever when freemen shall stand,
between their lov'd homes and the war's desolation;
blest with vict'ry and peace, may the heav'n-rescued land
praise the pow'r that hath made and preserv'd us as a nation!
then conquer we must, when our cause is just,
and this be our motto: "in god is our trust"
and the star-spangled banner in triumph shall wave
o'er 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星條旗永不落》曲作者約翰·菲力浦·蘇薩(John Philip Sousa,1854-1932),美國作曲家、軍樂指揮家。10歲起學習小提琴與和聲學,16歲即指揮樂隊在劇場和影院中演出,曾任美國海軍陸戰隊軍樂隊領隊、美國海軍樂隊總指揮,四次率自己組織的樂隊赴歐洲巡迴演出。一生作有大量的軍樂曲和輕歌劇、歌曲等,對美國銅管樂的發展起到了重大的推進作用,被譽為「進行曲之王」。他所作的軍樂曲中,最著名的有:《星條旗永不落》、《棉花王》、《華盛頓郵報》、《越過海洋的握手》等。美國國歌《星條旗永不落》是蘇薩的代表作,創作於1897年(另一說1896年),管樂合奏曲。這首進行曲充分發揮銅管樂隊的表現功能,以磅礴的氣勢和熱烈的情緒歌頌自己的國家和軍隊,頗有鼓動力。

國際歌 作詞者 歐仁.鮑狄埃

鮑狄埃是法國無產階級詩人,生於巴黎工人家庭。少年時即開始詩歌創作。1830年7月革命爆發,他寫《自由萬歲》歌頌起義英雄。1840年以後,他寫詩歌反映法國的重大政治事件,向資產階級作斗爭。他參加過1848年的二月革命和六月起義,加入過第一國際巴黎支部和國際工人協會法國支部。他反對普法戰爭。他參加巴黎公社起義,當選為公社委員。公社失敗後,他創作了著名的《國際歌》。1871年至1880年,他流亡英國和美國,參加當地的工人運動,寫詩緬懷巴黎公社,揭露資產階級,啟發無產階級的覺悟。1880年回國後投身工人運動,並繼續創作。
鮑狄埃一生創作了大量詩歌。現僅存《革命歌集》和《鮑狄埃全集》。

國際歌 曲作者:狄蓋特(1848~1932),
法國工人作曲家。生於比利時根特城的紡織工人家庭。7歲進紡織工廠做童工。1863~1865年曾在里爾音樂學院旁聽。後從父學木工,成為傢具製作工人。他積極投身工人運動。在里爾領導過「工人里拉」等工人合唱團。1871年3月在去巴黎參加無產階級革命途中,被普魯士佔領軍逮捕。1888年6月讀鮑狄埃詩篇後,譜寫了《國際歌》,音樂庄嚴雄偉、氣勢磅礴,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的戰歌。1902年遷居巴黎近郊工人區聖丹尼,繼續組織業余工人合唱團活動,為工人謀福利。1920年加入左翼社會黨人建立的法國共產黨。1928年赴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第六次代表大會,到會者以幾十種語言高唱《國際歌》向他致敬。在巴黎去世時5萬多工人自動為他送葬。作品除《國際歌》外,尚有《起義者》、《前進,工人階級》、《紅色聖女》、《共產黨人之歌》、《鐮刀和鐵錘》等歌曲。

6. 龍聖丹尼注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注冊

龍聖丹尼商標總申請量1件
其中已成功注冊0件,有1件正在申請中,無效注冊0件,1件在售中。
經八戒知識產權統計,龍聖丹尼還可以注冊以下商標分類:
第1類(化學制劑、肥料)
第2類(顏料油漆、染料、防腐製品)
第3類(日化用品、洗護、香料)
第4類(能源、燃料、油脂)
第5類(葯品、衛生用品、營養品)
第6類(金屬製品、金屬建材、金屬材料)
第7類(機械設備、馬達、傳動)
第8類(手動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類(科學儀器、電子產品、安防設備)
第10類(醫療器械、醫療用品、成人用品)
第11類(照明潔具、冷熱設備、消毒凈化)
第12類(運輸工具、運載工具零部件)
第13類(軍火、煙火、個人防護噴霧)
第14類(珠寶、貴金屬、鍾表)
第15類(樂器、樂器輔助用品及配件)
第16類(紙品、辦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類(橡膠製品、絕緣隔熱隔音材料)
第18類(箱包、皮革皮具、傘具)
第19類(非金屬建築材料)
第20類(傢具、傢具部件、軟墊)
第21類(廚房器具、家用器皿、洗護用具)
第22類(繩纜、遮蓬、袋子)
第23類(紗、線、絲)
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6類(飾品、假發、紐扣拉鏈)
第27類(地毯、席墊、牆紙)
第28類(玩具、體育健身器材、釣具)
第29類(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類(面點、調味品、飲品)
第31類(生鮮、動植物、飼料種子)
第32類(啤酒、不含酒精的飲料)
第33類(酒、含酒精飲料)
第34類(煙草、煙具)
第35類(廣告、商業管理、市場營銷)
第36類(金融事務、不動產管理、典當擔保)
第37類(建築、室內裝修、維修維護)
第38類(電信、通訊服務)
第39類(運輸倉儲、能源分配、旅行服務)
第40類(材料加工、印刷、污物處理)
第41類(教育培訓、文體活動、娛樂服務)
第42類(研發質控、IT服務、建築咨詢)
第43類(餐飲住宿、養老托兒、動物食宿)
第44類(醫療、美容、園藝)
第45類(安保法律、婚禮家政、社會服務)

7. 路易十四下葬在何處

得不到安息的國王們
——法國大革命軼事之一
一 聖丹尼教堂的浩劫
1793年10月12日的清晨,巴黎城北的聖丹尼教堂。
這座建於12世紀的哥特式建築差不多已化為一具凄慘陰森的骨架,而僅僅兩個月前,它還是巴黎最優美最典雅的教堂之一。傳說這里是殉教聖人聖丹尼的埋葬地,為此波旁王朝的歷代君主和王族選擇了這塊聖地作為自己的安息場所,兩百年來,聖丹尼教堂一共埋葬了54位國王、王後和其他王室成員。正因為此,在巴黎民眾的眼裡,這座教堂無疑是專制王權的最高象徵之一。
1793年是法國大革命爆發後的第四個年頭,也是大革命一步步走向恐怖和瘋狂最高潮的一年,這一年的1月,國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但激進的民眾並不滿足,而是開始搜尋下一個發泄憤怒和仇恨的目標,他們找到的,就是路易十六祖先們安眠的這個教堂。93年8月里,民眾手持鐵錘沖進教堂,搗毀了所有的墓葬、雕塑和教堂裝飾,青銅像被溶化後鑄成大炮,大門口樹立起象徵共和國理想的自由女神像,人們圍繞著她徹夜跳舞狂歡。
聖丹尼教堂的劫難並沒有因此而結束。兩個月後的今天,又一批更徹底的破壞者進入教堂,他們手持火把,沿著昏暗的階梯走進教堂的地下大廳,出現在眼前的,是一排排安放在鐵制台座上的橡木棺材,覆蓋著暗紅色的天鵝絨,一共54具。地面上的陵墓已經在8月里摧毀殆盡,安放在地下的棺木卻尚未染指,而今天的目標,就是這些君王顯貴的屍體。
破壞者們選擇的第一個目標,是波旁王朝創始者亨利四世的棺木。用板斧劈開橡木板,裡面還有一層鉛棺,再用鑿子將它鑿開,掀掉裹屍布,亨利四世的遺體出現了,保存狀態幾近完美,絲毫沒有腐爛,面目安詳如同入睡一般,讓人不敢相信他已經在這里躺了整整183年。
亨利四世的屍體連同棺材一起,被豎立起來靠在柱子上,示眾兩天。巴黎民眾蜂擁而至,多數僅僅是出於看一眼的好奇,但也有不少激進分子,把自己對專制帝王的仇恨付諸行動。一個士兵拔出劍來,割下亨利四世的白鬍須按在自己的鼻子底下,大叫:「現在我有信心啦,我們一定能打敗所有的敵人!」還有人打落老國王的門牙,或者撕碎包裹身體的屍衣。兩天之後,遍體鱗傷的遺體被抬出教堂,扔進附近瓦洛阿公共墓地里剛剛挖好的深坑。
亨利四世之後輪到路易十三,路易十三之後則是赫赫有名的「太陽王」路易十四。鉛棺打開之後,人們看到的是一張顏色發黑但依然不失威嚴的臉龐,屍體的保存狀態甚至超過亨利四世。屍體之所以經久不腐,訣竅在於鉛棺,如果鉛棺能夠焊接得不留一絲縫隙,空氣和水分無法進入棺內,屍體便不會變質。但這需要高度的焊接技巧,並不容易做到,事實上54具棺材中,除了亨利四世和路易十三,其他遺體或多或少都已經敗壞,其中最可怕的當數浪盪國王路易十五。
路易十五性喜尋花問柳,最後便是死於梅毒,死時全身腐臭,皮膚脫落,慘不忍睹。工匠用鑿子剛在鉛棺上鑿出一個洞,一股難以忍受的惡臭噴出,竟把四周的人群熏得一鬨而散。好不容易把鉛棺全部打開,只見鹽水裡漂浮著一團團紫色的爛肉,簡直看不出人的形狀。屍體運到瓦洛阿墓地後,先是用火燒,再灑上生石灰埋進土裡,其間惡臭怎麼也驅不散,警衛的士兵們實在受不了,只好向空中頻頻放槍,用硝煙來緩和一下發臭的空氣。路易十五是最後一個被搬出聖丹尼教堂的國王,這天是10月16日。也是在這一天,差不多同一時刻,在巴黎中心的革命廣場上,末代王後瑪麗•安托瓦奈特走上了斷頭台。
光陰流逝,大革命的暴風驟雨早已過去,盛極一時的拿破崙帝國也雲散煙消。王政復辟後的1817年1月,瓦洛阿墓地的王族遺骸再次被挖掘出來,裝進兩具巨大的棺木,重新送回修葺一新的聖丹尼教堂。這一次,他們總算得到了永久的安眠——不,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
二 尋找路易十四的心臟
為什麼說只說對了一半?因為國王們身體的另一部分,仍然沒有找到歸宿。
1819年2月的一天,一個名叫謝克的巴黎人走在街頭,被告示板上的一則廣告所吸引。廣告是這樣的:去年去世的建築家拉戴爾所遺留的傢具和收藏品定於今天拍賣。謝克愛好收集古董,雖然不知道拉戴爾的藏品里有些什麼,還是決定去看一看。拍賣品里有13塊雕刻著繁復紋樣的銅板,精美異常,謝克十分的喜愛,便買下其中的一塊。回家後,謝克取出銅板仔細打量,發現花紋中間有一行文字:路易十四的心臟。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法國的王族死後,他們的遺體並不像平民百姓那樣裝進棺材就完事,而是要經過好幾道復雜的保存程序,類似古埃及人製作木乃伊的工藝。先是切開腹部取出所有的內臟,並將身體中的血全部擠出,用香油仔細塗抹後包上細布,然後穿好衣服放入鉛棺,焊死後再放入更大的橡木棺內。從身體中取出的心臟,則浸泡在盛有酒精的玻璃瓶里,加進肉桂、沒葯、安息香等香料後密封,然後裝入鉛盒焊死,最後再放進琺琅盒保存。謝克買下的銅板,無疑就是鑲嵌在安放路易十四心臟的琺琅盒上的。王族們的心臟,本來都安放在巴黎幾處王家所屬的教堂,在大革命的動亂中早已下落不明,但既然有了銅板這樣一條線索,順藤摸瓜,或許可以找到劫後遺存的心臟,忠心耿耿的保王派謝克決心追究到底。
經過一番努力,謝克得到一條重要線索:拉戴爾的密友、畫家馬爾坦或許和這件事有關。借口要買畫,謝克敲開了馬爾坦家的大門。說明真實來意後,馬爾坦先是推說毫不知情,經不住謝克再三的懇求,終於說出了真相。事情的真相,完全出乎謝克的意外。
聖丹尼教堂遭到破壞時,拉戴爾作為一名建築師,被指定為現場的監督官。在那段瘋狂的年月里,遭難的不僅僅是聖丹尼教堂,法國全土幾乎所有與王族有關連的教堂、城堡、別墅等等,都難逃一劫。聖丹尼教堂以外,拉戴爾同時也是格拉斯教堂和聖路易教堂破壞工程的現場監督官。出發去這兩個教堂時,拉戴爾帶上了自己的兩個朋友:畫家馬爾坦和畫家德勞林。
這兩個畫家都懷著同樣一個目的,那就是獲取心臟。這兩個教堂一共保存著38顆王族的心臟,監督官拉戴爾將其中的11顆賣給德勞林,馬爾坦則買下了兩顆,包括最大的一顆也就是路易十四的心臟。畫家為什麼要搜集心臟?說起來令人難以置信,在當時,用香油等進行過防腐處理的屍身和內臟溶解後產生的清油,塗抹在畫布上,可以產生其它任何原料都無法製造出來的光澤,因此成為畫家們夢寐以求的寶物。獲得這種屍油的主要途徑是從中東進口,因為猶太人有為屍體塗抹瀝青和香料的習慣,不法商人便掘開猶太人的墳墓,收集屍油後出售,但價格昂貴無比,令馬爾坦和德勞林這樣並不出名的畫家只有望而興嘆。沒想到大革命的混亂,竟給他們帶來了意外的機會。
馬爾坦把買下的兩顆心臟帶回家,卻遲遲不敢打開使用。畢竟,這可不是普通人的心臟!最後他僅僅用掉了路易十四心臟的一小部分,另一個也就是路易十三的心臟則絲毫未動。謝克立即將這個消息報告當政的路易十八,宮廷派人從馬爾坦手中買回這兩顆先王的心臟,將它們安置在聖丹尼教堂,和它們曾經屬於的身體聚於一處。
德勞林的心腸要比馬爾坦硬得多,11顆心臟一個不剩,全部被他用在了畫布上。作為畫家,馬爾坦早已湮沒無聞,德勞林則並沒有完全被遺忘,時至今日,他的作品還陳列在凡爾賽宮還有斯特拉斯堡博物館這樣的藝術殿堂里。不知道畫面上的那一層光澤,會是來自哪一位君王的心臟?
三 路易十七和基因鑒定
或許有人要問:誰是路易十七?國王路易十六上了斷頭台後,法國不是成了共和國了嗎?確實如此,但路易十六留下一個兒子路易•查爾斯,雖然從沒有當過一天政,法國人還是尊他為名義上的國王,王政復辟後登基的普羅旺斯伯爵也自稱路易十八,為的就是把路易十六之後的空白留給他的兒子。
小查爾斯在大革命時代的遭遇,是一段悲慘而離奇的故事。1792年8月推翻立憲君主制廢黜國王之後,國王一家五口人被送進丹普爾堡監禁,包括國王路易十六、王後瑪麗•安托瓦奈特、路易十六的妹妹伊麗莎白公主,還有國王夫婦的兩個孩子:14歲的公主瑪麗•黛萊絲和7歲的王子路易•查爾斯。隨著革命的日漸激進,災難接二連三地降臨到這一家人頭上,先是93年1月國王被送上斷頭台處死,半年之後國民公會又突然下令,將小王子從他的「反動母親」身邊帶走,另行接受平民式的教育。據說官員們強行帶走小王子的那一刻,生性高傲的瑪麗•安托瓦奈特跪倒在地,一邊痛哭一邊苦苦哀求把兒子留在自己身邊。其實過不了多久王後自己也走上了斷頭台,她與愛子的生離死別只不過提早了幾個月。隨後伊麗莎白公主也被處死,丹普爾堡的囚犯只剩下兩個與世隔絕甚至相互之間都見不了面的孤兒。
小王子從母親身邊被帶走後,仍然住在丹普爾堡中,由國民公會指定的鞋匠西蒙夫婦負責養育和管教。西蒙是個鐵桿共和派,性格粗野但心腸其實不錯,少不更事的小王子很快習慣了新生活,並喜歡上了西蒙。然而奇怪的是,94年年初西蒙夫婦突然不明不白地辭職,收拾行李離開了丹普爾堡,而從這時候起,小王子就被關在屋內,再也沒有在院子里出現過。
時光又過去半年,羅伯斯庇爾終於倒台,恐怖政治宣告結束。督政官帕拉斯乍一上任,立刻帶領隨從來到丹普爾堡,看一看這個有可能成為「法國王位繼承人」的孩子究竟怎樣了。他看到的是一幅令人震驚不已的景象:房間里凌亂不堪,彌漫著刺鼻的臭氣,送進來的食物已經幾天沒有動過,一個少年身裹著骯臟的被單躺倒在床邊的地板上,膝蓋腫脹化膿,虛弱得幾乎無法開口說話。帕拉斯當即下令招來醫生為孩子治療,並改善居住和飲食條件,但一切都為時已晚。將近一年之後的1795年6月8日,這個病入膏肓的孩子靜靜地離開了人世。
法國政府對外公布了路易十六之子路易•查爾斯也就是路易十七的死訊,當時誰也沒有對此表示懷疑。但漸漸地,巴黎的街頭巷尾傳出了這樣的風聲:死在丹普爾堡里的那個孩子,並不是真正的路易十七!
如果是這樣,真正的路易十七哪裡去了?流傳得最廣的說法,是說西蒙夫婦偷偷把小王子藏在行李中帶出監獄,並用另一個不相乾的孩子掉了包。西蒙本人在羅伯斯庇爾倒台時和他的領袖們一起被砍掉了腦袋,他的老妻珍妮貧病交加,只能在救濟院里度過餘生。在救濟院里,珍妮反復向人講述的故事就是:她和丈夫當年救出了小查爾斯並把他送出巴黎,而且,在過了八年之後,這個孩子還回來探望過她!另一種說法是,路易十七其實早已在1794年1月病死,當時的國民公會害怕這孩子的死會刺激國內的保王勢力,並且引來歐洲各國的抗議和攻擊,所以隱瞞不報,用另一個孩子來冒充。趕走西蒙夫婦並把孩子禁閉在房內,正是因為害怕計謀敗露。
法國官方對這些流言起先並不理會,但流言越傳越廣,到了王政復辟之後,甚至冒出好些自稱路易十七的人物來,鬧得沸沸揚揚。為求一了百了,1846年政府下令挖出當年落葬的遺體,檢驗一下到底不是路易十七本人。檢驗的結果是:這具屍體死亡年齡在15到18歲之間,根本不可能是死時年僅10歲的路易十七。難道謠傳竟然是真的?
自稱路易十七的人物前後多達一百五十來個,除了法國以外,還來自英國、丹麥、加拿大等各個國家。其中最著名的是德國人魯道爾夫,他來到巴黎認祖歸宗,竟然得到了路易十七幼年時的乳母甚至英國和荷蘭政府的認可,但法國政府始終拒絕承認。路易十七的生死去向成為法國歷史上的一大謎團,業余的和專業的歷史學家們為此窮究不已,出版的專著多達800餘種。眾說紛紜之下誰都以為永遠不會找到真正的答案,想不到在20世紀的最後一年裡,現代科技手段居然徹底破解了這個謎團。
還是先回到丹普爾堡那個少年死去的時候。少年死後第二天,四位醫生奉命對遺體進行解剖,調查死因。其中一個醫生佩爾丹趁旁人不注意,偷偷把少年的心臟切下,用布包好帶回到家中,當作一件珍貴的紀念品保存起來。佩爾丹死後,這顆心臟幾經轉手,最後送到安葬王族遺體的聖丹尼教堂。正是這顆心臟,成為揭開謎團的關鍵。1999年年底,比利時魯本大學和德國穆恩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從心臟上取樣,分析其基因構造,並與波旁王族其他成員的基因樣本相比較。用於比較的樣本包括路易十七母親瑪麗•安托瓦奈特的頭發,還有在世的波旁王族後人的血液。基因鑒定的結果在2000年4月公布:這顆心臟與其它樣本的基因構造完全一致,也就是說,丹普爾堡的少年千真萬確就是路易十七本人。
一切都水落石出:珍妮老婦的話完全是出於妄想,魯道爾夫則是個地地道道的騙子,而1846年的發掘肯定找錯了地方,因為當年埋葬時並沒有立碑,發掘時完全藉助守墓人模糊的記憶。只是不知道這樣的一個結局,對於為此耗費了無數筆墨的歷史學家,還有從歷史之謎中感受浪漫的無數普通人,到底是令他們感到滿足呢,還是失望?
四 處刑前後的末代國王和王後
巴黎市中心的協和廣場,是遊客必到的一處景點。1793年時它的名字是革命廣場,廣場西北角上豎立起斷頭台,成為向民眾展示公開行刑的場所。大革命的諸多領袖包括羅蘭夫人、丹東、羅伯斯庇爾等都在這里被砍下頭顱,君臨法國二百餘年的波旁王朝的末代君主路易十六和他的王後瑪麗•安托瓦奈特,也是在這里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段路程。
路易十六的死刑判決,1793年1月16日由國民公會投票通過。其實一直到死刑確定的那一刻,大部分議員還有民眾,都不相信國王的死刑會成為現實。投票結果是361票對360票,支持死刑的票數僅僅多了1票,而這關鍵的1票,竟然來自路易十六的堂兄、投身革命陣營的奧爾良公爵!
1月20日,死刑執行令由議會代表傳達給監禁國王一家的丹普爾堡,對於王後、王妹和孩子們來說,這個可怕的消息如同五雷轟頂,唯一鎮定自若的是路易十六本人。當天晚上,他向家人們告別,特別叮囑小王子將來決不尋求復仇,還答應第二天早晨下樓去再與他們見最後一面。路易十六和神甫談話談到深夜,隨後像往常一樣入睡,居然睡得很香也很死,一直到唯一的侍從格萊利進來叫醒他。
城堡外漸漸人馬聲嘈雜,路易十六把格萊利叫到身邊,遞給他一個戒指和一個裝著全體家人頭發的小包,請他轉交給王後和王子。國王告訴他,雖然答應過家人見最後一面,但自己實在難以忍受生離死別的殘酷場面,所以請他代作最後的訣別。說這番話時,路易十六流下了眼淚,這也是他在接到死刑判決後唯一一次在他人面前動情。
將近9點,丹普爾堡大門洞開,涌進一大群議員、憲兵和軍人,他們是來押送路易十六去刑場的。離開房間時,路易十六想把自己的遺書交到一個憲兵手上,請他轉交國民公會,卻被粗暴地拒絕:「這不關我的事。我來這兒不是給你跑腿的,而是要把你送上斷頭台!」「確實如此。」路易十六微微嘆了口氣。
路易十六乘坐的馬車在武裝憲兵的簇擁下,緩緩駛離丹普爾堡。由於國民公會得到保王黨人計劃在途中營救國王的情報,一路上崗哨林立,戒備森嚴,家家戶戶門窗緊閉。但是當馬車進入革命廣場時,頓時歡聲震天,這里聚集著兩萬多名等待目睹國王受刑的民眾。
劊子手桑松剪去國王的頭發,將他雙手反綁在身後。路易十六很吃力地一步步走上又窄又陡的階梯,在平台上站定,開始向面前的民眾們演說:
「法國人啊,我無罪而死。我寬恕所有送我走向死亡的同胞。我向上帝祈禱,再也不要發生我的血流在法蘭西土地上這樣的悲劇……」
現場指揮官當即舉起劍下令鼓手們擂鼓,路易十六的聲音淹沒在震耳的鼓聲中,沒有一個人聽見。隨著斷頭台的刀刃落下,「共和國萬歲」的歡聲響徹整個巴黎,人們發狂一般地湧向斷頭台,用斷頭台上流下的血水洗手,甚至伸出舌頭舔上一口,大叫:「卡佩的血可真咸!」人們把手絹、紙片、帽子、衣袖還有一切隨身攜帶的東西塗抹上路易十六的鮮血,或者買下一束死者的頭發、一張衣服的碎片,心滿意足地帶回家去。鼓聲和歡聲也傳到了丹普爾堡,小王子和小公主不停地哭泣,一夜沒有合眼的瑪麗•安托瓦奈特嗚咽著倒在床上,但她立刻直起身,走到王子面前跪倒,向自己的愛子、法國的「新王」致敬。
路易十六的遺體被運到瑪德萊納墓地,放進一口木棺,和所有被處決的犯人一樣,頭顱夾在兩腿中間,鞋不知什麼時候掉了,所以赤裸著雙腳。三米多深的墓穴已經在前一天挖好,兩個神甫送上簡短的祈禱之後便開始填土,沒有彌撒,連墓碑也沒有。兩個神甫中名叫羅納爾的一個,內心對國王無限同情,他叫墓地工人填上一層土後再填上一層生石灰,這樣反復多次,形成明顯的夾層。不用說這是為了留下標志來判定墓葬的位置,以便將來改葬。羅納爾神甫這一預見的實現,還要等上22年。
如果說路易十六的死刑判決令所有人震驚,對於王後瑪麗•安托瓦奈特的審判結果,誰也不會感到驚奇。這已是雅各賓黨人恐怖獨裁的頂峰期,議會里溫和派和妥協派不是流亡便是上了斷頭台,革命法庭的陪審員們沒有一個人敢向王後的死刑說不。安托瓦奈特的辯護律師,由於為代理人作了無罪陳述,居然在法庭上被法官宣布當場逮捕。所以,1793年10月15日凌晨,當法庭向安托瓦奈特宣讀死刑判決時,王後的臉上看不到一絲的動搖,自從心愛的幼子被奪走之後,安托瓦奈特已經萬念俱灰。從法庭走回牢房的途中,被日以繼夜的審訊,還有不停的出血症狀折磨得精疲力竭的王後突然停住腳步,喃喃自語:「我什麼也看不見了,沒法走路。」身邊的衛兵皮諾默默地伸出手攙扶住她。皮諾旋即遭到告發並逮捕。
第二天清晨,安托瓦奈特唯一的女僕羅莎麗走進牢房的時候,發現王後和衣躺在床上,看起來徹夜未眠。桌上放著一張滿是被淚水打濕的字跡的紙,那是王後寫給伊麗莎白公主的信,王後沒有勇氣直接給孩子們留下遺言。窗外鼓聲響起,那是軍隊和憲兵出動的信號,羅莎麗開始幫助安托瓦奈特更衣。王後在床頭脫下貼身內衣的時候,羅莎麗站在她身前,擋住24小時監視著王後一舉一動的憲兵的視線,但憲兵走上前來,緊緊盯住王後。「能不能請你們迴避一下,讓一個女人從容地換一身衣服?」王後問。憲兵的回答斬釘截鐵:「不行,我們接到的命令,是監視你的每一個舉動。」王後只能嘆一口氣,盡量背過身去。
和乘坐四輪馬車赴刑場的路易十六相比,安托瓦奈特沒有得到一絲一毫的特權,她不得不坐在一輛原先用來裝乾草的破板車上,雙手反綁,穿過人潮洶涌的街道,在一片辱罵和嘲笑聲中駛向革命廣場。38歲的王後早已滿頭白發,容顏蒼老,當年那個傾倒巴黎的絕代佳麗連一絲痕跡都難以尋覓。她雙唇緊閉,面如冰霜,彷彿什麼也聽不見什麼也看不見,只有一次,當一個母親懷中的小男孩邊笑邊向她送來一個飛吻,安托瓦奈特慘白的臉上泛起一層紅暈,淚水湧上眼眶,毫無疑問她是想起了自己即將成為孤兒的孩子們。
板車抵達了終點,沒有人伸手相幫,安托瓦奈特獨自走下車。當她第一眼看到那具黑色的怪物般的斷頭台,眼中似乎閃過一絲驚恐,但隨即鎮定下來,快步登上階梯。這時,她無意中踩到了劊子手桑松的腳,王後立刻道歉:「請原諒,先生,我並不是故意的。」這是安托瓦奈特生平所說的最後一句話。
行刑結束後,屍體被裝上同一輛板車,一路滴著鮮血駛向瑪德萊納墓地,路易十六也埋葬在那裡。但是到墓地一看,不僅墓穴沒有挖好,連棺材也沒有準備,時間已經過了正午,負責搬運屍體的警官們急著回家吃午飯,隨手把屍體往草叢里一扔,揚長而去。這以後也沒有任何指令下來,屍體就這樣在草叢里躺了兩個星期,最後總算被守墓人草草埋葬。守墓人向政府開出一張棺材費和人工費的催款單,政府付清這筆小小的費用是在四年之後,用拍賣安托瓦奈特留在獄中的隨身物品所得到的收入。
1815年1月,隨著拿破崙的倒台而登上王位的路易十八,決定尋找路易十六夫婦的遺體並舉行葬禮。所幸的是,當年的瑪德萊納墓地已經被一個保王分子迪克羅梭買下,當作聖地一般保護起來。政府召來22年前守墓和掘墓的工人,進入絲毫沒有遭到破壞的墓地,開始挖掘。首先找到的是一些女人骨骼,損壞得相當厲害,無法辨認身份,但在骨骼邊上發現了兩個完整的鞋扣,這兩個鞋扣幫助判明了死者的身份,正是王後安托瓦奈特本人。
發掘路易十六的遺體進展得更順利,因為羅納爾神甫留下了明確的標志。1月21日,也就是國王走上斷頭台的同一天,路易十六夫婦的遺體在盛大的葬禮後被送往聖丹尼教堂安置。不久之後,在發現遺體的地點建立起一座小小的贖罪禮拜堂,進門的地方,左右兩側樹立著路易十六和瑪麗•安托瓦奈特的大理石雕像。這是國王一家唯一活下來的成員、公主瑪麗•黛萊絲奉獻給父母的禮物。
(望採納,謝謝)

閱讀全文

與聖丹妮傢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防水絕緣膠帶怎麼用 瀏覽:429
哪些家電中有銀 瀏覽:740
品愛傢具品牌怎麼樣 瀏覽:988
洛陽上門維修家電 瀏覽:52
北京市天梭售後維修點 瀏覽:554
如何做好汽車維修行業2018 瀏覽:36
海爾熱順義維修電話 瀏覽:681
合肥皇明太陽能維修電話 瀏覽:410
莆田家庭防水補漏電話多少 瀏覽:822
蘋果手機wifi部件怎麼維修 瀏覽:846
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 瀏覽:693
有鎖機在國內保修嗎 瀏覽:847
K11家居 瀏覽:111
家用柔性防水成分是什麼 瀏覽:341
cad家居模板 瀏覽:455
朗動導航黑屏維修多久 瀏覽:93
廁所門百葉窗壞了怎麼維修 瀏覽:716
雨具品牌保修 瀏覽:811
華為智能手錶保修時間 瀏覽:965
電路板電感 瀏覽: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