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後宮妃嬪所使用的器具(床榻、步輦、梳妝台、燭燈、食具等傢具)名稱
床榻:
紅木貴妃床榻
花梨木床榻
黃花梨床榻
雞翅木床榻
黃花梨床榻
檀木床榻
玉萱杉床榻
水柔床榻
雨馨棉床榻
步輦:
黃金輦(皇上坐)
鳳舞輦(皇後坐)
金玉步輦(貴妃及皇貴妃坐)
蓮雪步輦(妃坐)
依迷步輦(妃做)
杉木步輦(妃以下,貴人以上【不包含貴人】坐)
水萱步輦(貴人坐)
燈:
水晶碧玉燈
鳳舞龍翔燈
海棠青玉燈
金蓮凌月燈
雪楓絲水燈
清麗珊瑚燈
惜月若水燈
琴漫雪珊燈
『貳』 明清傢具特點有什麼聯系和區別
明清傢具
古典傢具是中國悠久燦爛的藝術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古典傢具的價值不僅僅是服務於人的使用價值,同時還凝集著在特定環境下形成的各個時期不同的藝術風格,綜合反映了不同歷史階段的生產發展、生活習俗、觀念意識、審美情趣以及科學技術和物質的發展水平。人類使用傢具的歷史非常久遠,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完整的傢具遺存屬戰國時代。今天人們能見到的古代傢具,主要是明清兩代的製品。
明代是我國傢具史上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傢具的造型、裝飾、工藝、材料等,都已達到了盡善盡美的境地,具有典雅、簡潔的時代特色,後世譽之為「明式傢具」。清式傢具以設計巧妙、裝飾華麗、做工精細、富於變化為特點。尤其是乾隆時期的宮廷傢具,材質之優,工藝之精,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正是這一時期正是確立了清式傢具的風格。明清傢具典型地體現了中國傢具所具有的極其精湛的工藝價值、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和收藏價值。
傢具一般可分為椅凳類、桌案類、床榻類、櫥櫃類和其它雜項類。
一、 明清傢具的藝術風格和裝飾特點
1. 明式傢具
明式傢具是指製作於明至清代前期材美工精、典雅簡朴具有特定造型風格的傢具。明式傢具以結構上的合理化與造型上的藝術化,充分地展示出簡潔、明快、質朴的藝術風貌。並善於將雅俗熔於一爐,雅而致用,俗不傷雅,達到美學、力學、功用三者的完美統一。
明式傢具的整體結構以框架式樣為主要的形式,呈現有束腰和無束腰兩大結構特徵。無束腰傢具以圓腿側足為主,造型簡練穩重。有束腰傢具方腿直足,或三彎腿或鼓腿 ,形體敦厚而顯得莊重秀麗。這兩種造法,給人以虛實相間、方正穩重的感受,成功地體現出科學性和藝術性融於一體的造型美。
明式傢具造型上另一特色是特別講究線條美。它不以繁縟的花飾取勝,而著重於傢具外部輪廓的線條變化,因物而異,各呈其姿,給人以強烈的線條美。如「S」形椅背,既符合人的生理特點,又別具一格。線腳的變化和運用是明式傢具線條造型的另一體現。線腳是指傢具邊框邊緣的造型線條。通過平面、凹面、凸面、陰線、陽線之間不同比例的搭配組合,形成千變萬化的幾何形斷面,達到鮮明的裝飾效果,極富藝術情趣。
明式傢具裝飾手法善於提煉,精於取捨,主要通過木紋、雕刻、鑲嵌和附屬構件等來體現,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選料上,十分注意木材的紋理,凡紋理清晰好看的「美材」,總是放在傢具的顯著部分,格外鈞用雋永耐看。雕刻手法主要有浮雕、透雕、浮雕與透雕結合及圓雕等多種,其中以浮雕最為常用。雕刻題材十分廣泛,大致有卷草、蓮紋、雲紋、靈芝、龍紋、螭紋、花鳥、走獸、山水、人物、鳳紋、宗教圖案等。刀法線條流暢,生動形象極富生氣。雕刻的部位大多在傢具的背板、牙板、牙子、圍子等處,常做小面積雕刻,以少勝多,工精意巧的裝飾效果格外引人注目。
2. 清式傢具
清初傢具沿襲明式傢具的風格,但隨著歷史發展,滿漢文化的融合,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影響,清康熙年間逐漸形成了注重形式,追求奇巧,崇尚華麗氣派的清式傢具風格,到乾隆時達到顛峰。乾隆時期的傢具,尤其是宮廷傢具,材質優良,做工細膩,尤以裝飾見長,多種材料、多種工藝結合運用 ,是清式傢具的典型代表。
在用材上,清代中期以前的傢具,特別是宮中傢具,常用色澤深、質地密、紋理細的珍貴硬木,其中以紫檀木為首選,其次是花梨木和雞翅木 。用料講究清一色,各種木料不混用。為了保證外觀色澤紋理的一致和堅固牢靠,有的傢具採用一木連做,而不用小材料拼接。清中期以後,上述三種木料逐漸缺少,遂以紅木代替。
裝飾方面,為了追求富貴豪華的裝飾效果,充分利用了各種裝飾材料和使用了各種工藝美術手段,可謂集裝飾技法之大成。但有些清式傢具為裝飾而裝飾,雕飾過繁過濫,也成了清式傢具的一大缺點。
清式傢具採用最多的裝飾手法是雕刻、鑲嵌和描繪。雕刻刀工細膩入微,以透雕最為常用,突出空靈剔透的效果,有時與浮雕相結合,取得更好的立體效果。鑲嵌在清式傢具中更為普遍地運用,有木嵌、竹嵌、骨嵌、牙嵌、石嵌、螺鈿嵌、百寶嵌、琺琅嵌乃至瑪瑙嵌、琥珀嵌等,品種豐富,流光異彩,華美奪目。其中琺琅技法由國外傳入,用於傢具裝飾僅見於清代。描金和彩繪也是清代傢具的常用裝飾手段,吉祥圖案是清式傢具最喜歡的裝飾題材。
綜觀清式傢具,以清中期為代表,總的特點是品種豐富,式樣多變,追求奇巧;裝飾上富麗豪華,並能吸收外來文化,融會中西藝術。造型上突出穩定、厚重的雄偉氣度,製作上匯集雕、嵌、描、繪、堆漆、剔犀等高超技藝,品種上不僅具有明代傢具的類型,而且還延伸出諸多形式的新型傢具,使清式傢具形成了有別於明代風格的鮮明特色。
『叄』 明代傢具的藝術特色及其在設計中使用了哪些工藝美術的設計原理
明代傢具的藝術特色和工藝設計原理在歷史上都是很出色的,雕刻工藝也是美輪美奐的,其榫卯工藝更是傢具工藝的巔峰之作:
明式傢具作為傢具品類中的精品,其藝術韻味和設計風格引起了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和消費者的青睞。追求天然的木質紋理之美;結構嚴謹、裝飾洗練;傢具款式系列化;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是明式傢具獨特的四個藝術特點。以後歷經清朝,製作了一件又一件舉世矚目的藝 術品,一直延續至今,形成了廣為人知的中國傢具——明式傢具。
明式傢具的整體結構以框架式樣為主要形式,呈現出束腰和無束腰兩大結構特徵。無束腰傢具以圓腿側足為主,造型簡練穩重。有束腰傢具方腿直足,或三彎腿或鼓腿,形體敦厚而莊重秀麗。這兩種造法,給人以虛實相間、方正穩重的感受,成功地體現出科學性和藝術性融於一體的造型美。明式傢具造型上的另一特色是特別講究線條美。它不以繁縟的花飾取勝,而著重於傢具外部輪廓的線條變化,因物而異,各呈其姿,給人以強烈的曲線美。如"S"形椅背,既符合人體的生理特點,又別具一格。線腳的變化和運用是明式傢具線條造型的另一特色。線腳是指傢具邊框邊緣的造型線條。通過各種線與面之間不同比例的搭配組合,形成千變萬化的幾何形斷面,從而產生出鮮明的裝飾效果,極富藝術情趣。 明式傢具的裝飾手法善於提煉,精於取捨。主要通過木紋、雕刻、鑲嵌和附屬構件等來體現,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工藝水平。在選料上十分注重木材的紋理,凡是紋理清晰好看的"美材",總是放在傢具的顯著部分。
雕刻手法主要有浮雕、透雕、圓雕以及浮雕與透雕結合等多種,其中以浮雕最為常用。雕刻紋飾題材廣泛,大致有卷草、蓮紋、雲紋、靈芝、龍紋、螭紋、花鳥、走獸、山水、人物、鳳紋、宗教圖案等。刀法細膩,線條流暢,生動形象,極富生氣。雕刻的部位大多在傢具的背板、牙板、圍子等處,通常僅做小面積的雕刻,細致精巧的裝飾反而更加引人注目 。 從明式傢具散發出來的細膩感與藝術感染力中,可以明顯看出,它得益於其獨特文化特質的形成,同時也是基於當時的傢具使用環境和傢具使用者。從明式傢具中,能感受到一種天然的優雅和簡朴的設計理念,在構造上,它採用榫卯結構,根據不同的部位設計不同的榫卯,不用釘和膠。在選材上,喜歡天然的優質木材,由於它質感精緻細膩,色澤深沉雅緻,給傢具注入了文化內涵。從木材的選擇上可以看出兩種不同的文化狀態,這也成為一種特殊的傢具文化現象。在裝飾上,古人將自然界的事物與人類的美好意願相結合,用豐富的想像和美好的寓意將人們喜聞樂見的吉祥物、吉祥圖案貫穿於傢具設計中,中國提倡謙和好禮,廉正端莊的行為准則,在造型上,明式傢具造型渾厚冼練,線條流暢,比例適中,穩重大方。明式傢具品種、門類豐富,與人們生活起居相適應,選材精細,以線形優美流暢、結構簡單為特徵,以科學的榫卯結構相連接,既實用又富裝飾性。其豐富的內涵美,是人類共同的審美觀念的升華,所以既受古人喜愛,也給予現代人美感享受。
總之,明式傢具在設計、製作中達到實用與美觀的完美統一,那種和諧、自然、典雅的神韻透出智慧與靈性、人性化的設計特顯明式傢具的簡潔流暢、充分反映了天然材質的自然美,是對中國古典室內環境藝術的充實、升華和發展。既有弘楊中國古典的歷史文化與藝術,又不乏國粹傢具的祥和與寧靜,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創造精神。
『肆』 古代嬪妃用品的名稱
床榻:
紅木貴妃床榻
花梨木床榻
黃花梨床榻
雞翅木床榻
黃花梨床榻
檀木床榻
玉萱杉床榻
水柔床榻
步輦:
黃金輦(皇上坐)
鳳舞輦(皇後坐)
金玉步輦(貴妃及皇貴妃坐)
蓮雪步輦(妃坐)
依迷步輦(妃做)
杉木步輦(妃以下,貴人以上【不包含貴人】坐)
水晶碧玉燈
鳳舞龍翔燈
海棠青玉燈
金蓮凌月燈
雪楓絲水燈
清麗珊瑚燈
惜月若水燈
琴漫雪珊
『伍』 明式傢具老虎腿象徵什麼、寓意是什麼
一般來說,明式傢具裡面很少有用老虎腿進行裝飾的,如果用老虎腿的話,一般代表權威,力量,威懾力,寓意虎虎生威等類似的。
『陸』 急需仿生傢具設計說明書組合傢具設計說明桌
非常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強調設計作品與自然生態之間的協調與共生回。自古以來,設計與答自然之間從來都是緊密關聯的,遠古人類創造活動的第一步就是從模仿自然開始的: 我們可以從早期的原始彩陶上的旋渦紋、鳥紋、魚紋,到青銅器上的饕餮紋、雷紋;從青瓷上的蓮花、鳳首壺,到明式傢具上的官帽椅、月牙桌;無一不是先民們從自然形態中選取最為優美、最為生動的形態或是某一局部,經過高度提煉與概括,通過形象的誇張和抽象的簡化,使造型與紋飾達到完美的結合,從而達到由形似到神似這一藝術境界,這無疑是先民們的設計智慧與自然形態完美組合的結晶。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人對大自然中許多生物的認識也逐步地由整體到局部、由表象深入細胞、由宏觀到微觀;人類對自然界生物形態與結構的研究與認識己有了空前的提高,隨著一些相關邊緣學科的相互滲透,又緊密關聯,再將這些邊緣學科綜合開發利用,使得傢具設計師的設計視野、思維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有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柒』 中國民間傢具的美學特徵
中國傳統傢具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其間製作精美,裝飾優美、造型合理的傢具不計其數。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龍紋屏風,敦煌壁畫上的唐代寶座,宋代繪畫中的床榻等等都不愧為傢具的精品。但綜觀傢具的發展,最成熟、最完美、最有代表性的傢具則多出與明清兩代。無論是選材加工,還是造型裝飾,明清傢具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水平,堪稱中國傢具的瑰寶。而且,更重要的是這兩代的傢具作風和成就,為中國傳統傢具創造了代表兩種審美理想的優秀定式和風范,即[芙蓉出水]般的明式傢具和[錯彩鏤金]的清式傢具。後出的所謂[京作]、[蘇作]、[廣作]等傢具樣式都是對明清定式的追摩。因此,我們在這里擬對明式傢具和清詩傢具的紋飾圖案部分,圍繞著紋飾題材,紋飾結構,表現手法三個方面,作一番粗略的分析比較,以期通過它們進一步地把握和認識中國傳統傢具圖案的主流風格和美學特色。
■ 明式傢具的紋飾圖案
明式傢具以精緻但不淫巧,質朴而不粗俗,厚實卻不沉滯見長。它特有的美學個性和藝術範式也鮮明地體現在紋飾圖案上。
1、紋式題材
中國紋式圖案傢具有承繼性和趨同性特點,每個時代的出品或多或少地含有歷史的因素。每個品類的裝飾也可能在其它品類中出現。明詩傢具正是如此,其紋飾題材許多都是傳承的,如祥雲龍鳳、纏枝花草、人物傳說等,這些題材在織綉、陶瓷、漆器等品類中常能見到。不過,明式傢具的紋飾題材仍有自己的傾向性和選擇性,如松、竹、梅、蘭、石榴、靈芝、蓮花等植物題材;山石、流水、村居、樓閣等風景題材;魚藻、祥麟、瑞獅、喜鵲等動物題材比較多見。明式傢具紋飾題材最突出的特點是大量採用帶有吉祥寓意的母題,如方勝、 長、萬字、如意、雲頭、龜背、曲尺、連環等紋。與清式傢具相比,明式傢具紋飾題材的寓意大都比較雅逸超脫,頗有[明月松泉][陽春白雪]之類的文儒高士之意趣,更增強了明式傢具的高雅氣質。
在選擇紋飾題材方面,明代工匠也甚為講究場合。這使得明式傢具的題材比較符合特定的施用環境和使用對象的要求,而少牽強矯飾之嫌。同時他們還很注意題材與傢具本身的結合,注重常見題材的具有新意的表現型式,在[靈芝紋幾][蓮花寶座]上我們不但看到了靈芝、蓮花這兩個沿用了千百年的紋飾形象,還看到了它們與傢具形體結合在一起所產生的近似雕塑般的特有藝術效果。
2、紋飾結構
明式傢具的紋飾結構適應端正壯穆、簡潔明快的造形特點,組織得比較嚴謹勻稱、緊湊有序。明師傢具的紋飾結構有著內在的組織邏輯,這種邏輯以程式化的[拐子]為表徵。[拐子]的來源似可追溯到青銅器裝飾和纏枝花,然而,將這些原型發展並定型化的紋飾結構,卻無疑是明代工匠的創造。明式傢具的紋飾中以[拐子]組織裝飾母題的很多,如花草拐子、如意拐子、龍拐子、草龍拐子、獸面拐子、回紋拐子等等。明代工匠創造的紋飾結構的程式規范一直為後人沿用,並構成中國傳統傢具的基本特徵。明式傢具的紋飾圖案多給人以方剛穩健 均勻有度的感覺,這與工匠們十分嫻熟自如地把握了適宜傢具造型結構和藝術品質的紋飾結構是分不開的。
3、表現手法
明式傢具紋飾圖案的表現手法是相當高超的,其成功之處在於它無時不體現了形式美的法則。明式傢具多以名貴硬木製成,材料本身就帶有優美雅緻的色澤和紋理。因此工匠們往往只是在某些顯眼的部位,如椅子的靠背板、桌案的牙子等上進行小面積的裝飾,雕刻一些花草瑞獸或鑲嵌一塊玉石等,使大塊的素麵與小塊的裝飾形成鮮明的對比,既突出了裝飾的效果,有不破壞器體的完整性與自然美。當然,明式傢具中也不乏[錯彩鏤金]的實例,但工匠們始終都是以對比協調為原則的,大面積的雕鑄、鏤刻總是有光素的寬邊或空白相隨,細密繁冗的紋飾總是留有[透氣]的餘地。所以,明代傢具的紋飾圖案無採用雕鑲嵌包的處理方法,還是採用刻畫描繪的處理手法,都保持著既空靈又實在的裝飾效果。 清式傢具的紋飾圖案
■ 清式傢具以雕繪滿眼、絢爛華貴見長。其紋飾圖案也相應地體現著這種美學作風。盡管清代晚期特別是末期的傢具趨向矯飾和衰落,但應該看到清代前期的出品大多是優秀的,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我們論述的對象正是那些清式傢具健康的、主流的東西。
1、紋飾題材
清代傢具紋飾圖案的題材在明代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拓寬,植物、動物、風景、人物、幾何無所不有,十分豐富。吉祥紋飾在這一時期非常盛行,民間老百姓的傢具多用[鹿鶴同春]、[年年有餘]、[鳳穿牡丹]、[花開富貴]、[百果豐碩]、[連生貴子]等,宮廷貴族則多用[祥雲捧日]、[雙龍戲珠]、[洪福齊天]、[五福捧壽]、[ 龍富貴]等。另外,還常見[八卦]、[八仙]、[八寶]等帶宗教色彩的題材。清代後期受西洋文化影響,還出現了所謂[西洋紋飾]。總之題材豐富多樣是清代傢具紋飾圖案的特點之一。清代傢具紋飾題材寓意大多出自老百姓的樸素生活意願或統治者炫耀權利財富的功利要求,不如明式來得超逸。對於紋飾題材的選擇,也不如明式講究,有些傢具紋飾圖案顯然單純是為了顯示華貴富麗,而很少注意題材的貼切性。
2、紋飾結構
清式傢具的風格與明式傢具截然不同,紋飾結構也適應繁縟華麗的審美趣味,大多採用比較自由的鋪滿形式。對稱式結構漸少,多見的散點式、均衡式、適合式結構,清式傢具紋飾結構的組織邏輯仍然沿用了明式的程式規范,但結構組織顯然要鬆散、自由得多。這形成了清式紋飾結構的特點,但有些處理不好的紋飾,難免顯得零亂繁瑣,重疊多餘。清後期的一些卷草花卉紋飾結構還顯然受到西洋和中亞藝術的影響。
3、表現手法
清式傢具紋飾圖案的表現手法可謂[錦上添花]。像明式傢具一樣,清式亦講究傢具的材料,但清代工匠似乎更熱衷於人為的[工巧之美],而不重視材料的自然肌理。因此在清代傢具上很少見到那種大片作素,不事雕飾的情形。清代工匠崇尚在一件傢具上同時運用幾種工藝手段,如刻加鑲嵌,彩繪加貼金、包銅或琺琅、絲綉等。材料運用也趨向多樣,常見的有牙、竹、藤、絲、繩等。處理手法的多樣化、豐富化有助於傢具紋飾圖案的藝術表現力和審美效果。然而偏執的追求卻往往導致畫蛇添足之嫌。這種情形在清代傢具的紋飾圖案中不乏實例,它與明式作風是大相徑庭的。
■ 結語
隨著現代工業文明的發展,中國傢具藝術出現了新的風貌。以板式結構、組合形式為主體、多種材料相結合的現代傢具體系已經形成。就加工製作的科學性和實用功能的合理性而言,現代傢具比傳統傢具有著更強的競爭力。特別是現代人體工程學的興起,更促使傢具向方便、舒適方向發展,其實用性能是傳統傢具無法比擬的。但是現代傢具在一味追求機械化生產、強調經濟效益、開掘實用功效的同時,卻忽略了情感的體現和精神的寄寓,使人感到冷漠、機械、單調、缺乏[情]的烘托和[境]的融合。因此現代人提出了[返樸歸真]、[回歸自然]的要求,開始重新審視古代文明和傳統文化,尋找被現代文明失落的人文精神和自然情感。[後現代主義]的興趣正是出於這種目的。面對新的文化現實和審美要求,我們是否應該有所反思?是否應該向自己光輝燦爛的傳統傢具藝術學習、借鏡、汲取些什麼?這也許正是我們研究傳統傢具圖案藝術的價值所在吧。
『捌』 廈門哪裡有辦公傢具廠
廈門興揚制辦公傢具廠
地址:廈門市湖裡區五通村鳳頭社175號
廈門鑫嘉豪美辦公傢具廠
地址:嘉禾路531
廈門宸美辦公傢具廠
地址:台灣街國聯大廈32f
廈門良悅辦公傢具廠
地址:廈門市湖裡區聯發新天地169號202
廈門市鴻源沙發家私廠
地址:蓮前東路748-820華林紫微小區附近
廈門好美佳辦公傢具廠
地址:中國福建廈門湖裡區鳳頭社17號
廈門益輝辦公傢具廠
地址:中國福建廈門湖裡區五通鳳頭社13號
廈門金大木業藝雕家私廠
地址:廈門市湖裡區殿前工業區(殿前六路299號)
『玖』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中式傢具
其一是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其二做工精緻,卯榫結構彰顯匠人的精湛技藝專,其三款式多樣,不斷更新款式屬,可結合當代人文大環境設計出新風格,其四材質不可將就,木材的水分過高或過低都不行,紋路必須符合要求,年份也是一個硬性標准,其五隻有中式傢具才可不用做漆,不用任何釘子,膠類,純手工製作,純天然材質等等,優勢太多。
『拾』 中國古代傢具最鼎盛的時期的時期是哪個時期
中國古代傢具的最鼎盛時期是明清兩代。
明清傢具的藝術風格和裝飾特點;
一,明式傢具:
1,明式傢具是指製作於明至清代前期材美工精、典雅簡朴具有特定造型風格的傢具。明式傢具以結構上的合理化與造型上的藝術化,充分地展示出簡潔、明快、質朴的藝術風貌。並善於將雅俗熔於一爐,雅而致用,俗不傷雅,達到美學、力學、功用三者的完美統一。
2, 明式傢具的整體結構以框架式樣為主要的形式,呈現有束腰和無束腰兩大結構特徵。無束腰傢具以圓腿側足為主,造型簡練穩重。有束腰傢具方腿直足,或三彎腿或鼓腿,形體敦厚而顯得莊重秀麗。這兩種造法,給人以虛實相間、方正穩重的感受,成功地體現出科學性和藝術性融於一體的造型美。
3,明式傢具造型上另一特色是特別講究線條美。它不以繁縟的花飾取勝,而著重於傢具外部輪廓的線條變化,因物而異,各呈其姿,給人以強烈的線條美。如「S」形椅背,既符合人的生理特點,又別具一格。線腳的變化和運用是明式傢具線條造型的另一體現。線腳是指傢具邊框邊緣的造型線條。通過平面、凹面、凸面、陰線、陽線之間不同比例的搭配組合,形成千變萬化的幾何形斷面,達到鮮明的裝飾效果,極富藝術情趣。
4,明式傢具裝飾手法善於提煉,精於取捨,主要通過木紋、雕刻、鑲嵌和附屬構件等來體現,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選料上,十分注意木材的紋理,凡紋理清晰好看的「美材」,總是放在傢具的顯著部分,格外鈞用雋永耐看。雕刻手法主要有浮雕、透雕、浮雕與透雕結合及圓雕等多種,其中以浮雕最為常用。雕刻題材十分廣泛,大致有卷草、蓮紋、雲紋、靈芝、龍紋、螭紋、花鳥、走獸、山水、人物、鳳紋、宗教圖案等。刀法線條流暢,生動形象極富生氣。雕刻的部位大多在傢具的背板、牙板、牙子、圍子等處,常做小面積雕刻,以少勝多,工精意巧的裝飾效果格外引人注目。
二,清式傢具:
1,清初傢具沿襲明式傢具的風格,但隨著歷史發展,滿漢文化的融合,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影響,清康熙年間逐漸形成了注重形式,追求奇巧,崇尚華麗氣派的清式傢具風格,到乾隆時達到顛峰。乾隆時期的傢具,尤其是宮廷傢具,材質優良,做工細膩,尤以裝飾見長,多種材料、多種工藝結合運用,是清式傢具的典型代表。
2,在用材上,清代中期以前的傢具,特別是宮中傢具,常用色澤深、質地密、紋理細的珍貴硬木,其中以紫檀木為首選,其次是花梨木和雞翅木。用料講究清一色,各種木料不混用。為了保證外觀色澤紋理的一致和堅固牢靠,有的傢具採用一木連做,而不用小材料拼接。清中期以後,上述三種木料逐漸缺少,遂以紅木代替。
3,裝飾方面,為了追求富貴豪華的裝飾效果,充分利用了各種裝飾材料和使用了各種工藝美術手段,可謂集裝飾技法之大成。但有些清式傢具為裝飾而裝飾,雕飾過繁過濫,也成了清式傢具的一大缺點。
4,清式傢具採用最多的裝飾手法是雕刻、鑲嵌和描繪。雕刻刀工細膩入微,以透雕最為常用,突出空靈剔透的效果,有時與浮雕相結合,取得更好的立體效果。鑲嵌在清式傢具更為普遍地運用,有木嵌、竹嵌、骨嵌、牙嵌、石嵌、螺鈿嵌、百寶嵌、琺琅嵌乃至瑪瑙嵌、琥珀嵌等,品種豐富,流光異彩,華美奪目。其中琺琅技法由國外傳入,用於傢具裝飾僅見於清代。描金和彩繪也是清代傢具的常用裝飾手段,吉祥圖案是清式傢具最喜歡的裝飾題材。
5,綜觀清式傢具,以清中期為代表,總的特點是品種豐富,式樣多變,追求奇巧;裝飾上富麗豪華,並能吸收外來文化,融會中西藝術。造型上突出穩定、厚重的雄偉氣度,製作上匯集雕、嵌、描、繪、堆漆、剔犀等高超技藝,品種上不僅具有明代傢具的類型,而且還延伸出諸多形式的新型傢具,使清式傢具形成了有別於明代風格的鮮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