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新貴明傢具

新貴明傢具

發布時間:2022-05-25 22:40:48

⑴ 世界頂級奢侈品傢具有哪些

目前國內做高端最頂級的傢具都在梅蒂奇。梅蒂奇代理30多個頂級傢具 燈具 瓷磚衛浴 地板品牌。就為你簡介介紹梅蒂奇家居藝術館內幾個世界頂級傢具品牌:
世界排名前十傢具品牌 卡帕奈利(Carpanelli)
卡帕奈利成立於1919年,迄今為止已擁有近百年歷史。卡帕奈利鍾愛櫻桃木、愛神木這些名貴的木材,運用薄木拼花展現傢具的藝術魅力。通過世代傳承的手工藝和獨特的設計風格,卡帕奈利的傢具像雕塑般充滿藝術感,且每一件作品都能作為獨具意義的藝術佳作而存在,這也使卡帕奈利一直在世界傢具行業里穩居前十的位置,獲得了許多榮譽。

埃奇奧拜洛迪(世界排名前十傢具品牌)
埃奇奧·拜洛迪[1],義大利頂級傢具品牌。隸屬於義大利Bellotti Ezio Arredamenti S.r.l.(埃奇奧·拜洛迪裝飾有限責任公司)。 埃奇奧·拜洛迪落戶於義大利傢具中心布里安扎,逾百年手工工藝的傳承賦予了埃奇奧·拜洛迪豐富的經驗和無限的創造力。從埃奇奧·拜洛迪的客戶名單中,我們甚至能看到一長串國家元首的名字。

阿列維(FAAA)
阿列維傢具公司創於1913年,阿列維公司的標志是顯著的FAAA四個字母,它的意思除了是阿列維的縮寫外,還蘊藏著另一層含義:F:free自由。A:amenable責任。A: ameliorate完善。A:Advance 前進。 阿列維選用上等櫻桃木等稀有木材,取其天然的紋理加以手工雕刻,注重產品的實用性、舒適性與藝術性。阿列維始終代表著義大利藝術傢具頂級的製造工藝,以粗獷的雕刻體現古典傢具非凡的魅力。

⑵ 新中式傢具品牌排行榜前十名

新中式傢具品牌排行榜前十名如下:

1、名鼎檀·逸芳系列新中式傢具。入選理由:名鼎檀·逸芳系列產品採用黑酸枝傾力打造,在簡潔的基礎上,與現代感緊密結合,營造出干練的氣場,同時配合軟包,演繹簡練和軟化的明概念。通過圓潤纖細的線條、清爽明快的色彩、簡潔流暢的設計,表達了對中式生活美學的極致追求,營造出閑適的文人氣息。

⑶ 世界八大頂級品牌傢具是哪些

1.Roche Bobois

法國傢具品牌,時尚文化和奢侈品文化的發源地,造就了珠寶、時裝、皮具等行業的頂尖品牌。運用超凡的想像力,致力於創造個性化的家居風格,創造出獨具一格的傢具和室內裝飾產品,帶給您最新潮流的至高享受。

⑷ 中國傳統傢具在現代生活中出現

1.什麼叫「中國傳統傢具」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什麼叫「中國傳統傢具」,中國傳統傢具發展到明代中期,已趨完備,因此一般來說,明式傢具和中國傳統傢具幾乎可以劃上等號。當然,乾隆之後的清代傢具也是中國傳統傢具,但是由於太堆砌,最終僵化,因此我們還是以明式傢具為代表。 什麼叫「中國傳統傢具」呢?《江蘇工藝美術》99年10月第6期對明式傢具的定義是:「明式傢具指明代中期至清代前期(至乾隆年止),前後二百多年間生產的,以黃花梨木、雞翅木、鐵力木、紫檀木、酸枝木等優質硬木為主要用材的傢具。」根據此定義,其他時期、其他材料製作的「明式」傢具,都不可以視為明式傢具。然而,關於「明式」的含義,我的理解是「明代的式樣」,是明代至清代前期的傢具式樣。我們現在再生產(re-proction)這類傢具的款式,也應該屬於「明式」。
2.為什麼要現代化
所謂現代傢具,就是以新材料、新技術為基礎,適應當時當地的需求而開發出來的新設計。工業革命之後,中產階級產生,傢具因而面向大眾,新機械使生產從作坊手工式變成工業化的大量生產,產品以價格低,加工容易為主,人們開始以功能為追求的目標。
鴉片戰爭之後,中國像爆破的大樓一樣,一下子坍塌下去,連輝煌一時的傳統傢具,在用料、做工、設計等都逐漸衰落,宮庭傢具更是衰敗不堪,光緒皇帝大婚及親政的傢具,都得從民間,甚至到廣州、香港去采購,這時候不管是京作、蘇作或廣作傢具,都是笨拙、粗陋和堆砌的。
鴉片戰爭過去一百六十年了,中國的文化好象並未完全恢復過來,至少傢具業是如此。今天,世界前一百名設計師之中,沒有一個中國人,中國的傢具市場充斥著歐美日設計的現代傢具。
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國力的增強,中國人會逐漸恢復對自己民族文化的信心,開始追求屬於自己的東西,並且通過這一追求而擠身世界一流,假如中國繼續以每年6%以上的經濟成長發展下去,不出30年,中國就會有屬於自己的民族特色的傢具,理由是:
2-1.假如我們相信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方式構成社會的經濟基礎,在此之上有一個政治與法律的上層建築,意識形態是上層建築 的一部分,經濟決定上層建築,那麼,根據世界銀行的估計,中國在未來20-30年之內,會達到西方70-80年代的生活水 平,因此中國人也會有這樣追求,這是民族覺醒、民族復興的結果。
2-2.以功能為主的簡單的現代傢具,是在工業革命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物資缺乏時期的情形。人們只為了滿足基本的物資要求,但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之後,後現代主義的文化思潮興起,人們開始懷疑現代主義理論的永恆性,批判現代主義過於理性,過於機械化,產品千篇一律,忽視人的個性需求,傢具缺乏人性味,主張傢具與環境密切相聯,注意文脈,運用必要的裝飾,使傢具「人性化」,具有地方特色,還要有個性,以滿足不同人的需求,傢具不僅要「重理」,而且還要「有情」。
3.現代化的內容
中國傳統傢具的現代化,應該包含三個方面,即材料、設計和製作工藝。
3-1.材料:
現在一般人的觀念中,在紅木和中國傳統傢具(紅木傢具)之間劃上了一個等號,將兩者相提並論,視為一體,這樣子是否妥當?是否具有科學性?我們必需先搞清楚這個問題。
其實,古代的中國傢具是以榆木、松木、櫸木、楠木等國產材為主要材料的,蘇州太湖邊的大片櫸木林,造就了蘇州成為明式傢具的生產中心。後來櫸木逐漸匱乏了,人們開始尋找新材料,剛好明代手工業發達,與東南亞貿易頻繁,紫檀等原木源源不斷地運來,才造就了明式紅木傢具的輝煌。
明末由於當時被視為高檔的黃花梨、雞翅木和鐵力木日漸匱乏,所以在作為壓艙使用之後被丟棄的紫檀木才開始被人們試用,終而成為「新貴」。
到乾隆年間,紫檀木也越來越少了,於是人們又開發了新材種紅酸枝木,就是上海人慣稱的「老紅木」,之後又引進泰國的酸枝木,到清朝末年,人們開始採用花梨木。
從上述中國傳統傢具的用材歷程來看,其實中國人是就地取材的,使用東南亞的紅木,也是基於「可輕易獲得的資源」的原則,今天海內外紅木等資源日漸匱乏,我們一樣可以開發出新材料來取代,這是符合中國人的傳統習慣的。
改革開放之後,紅木傢具的內銷市場突飛猛進,需求使小作坊、小工廠越開越多,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因此業者開始弄虛作假,人們爭論不休的不是傢具的質量和設計,而是所用的材質是不是所謂的紅木。
因此中國國家技術監督局於2000年8月1日正式頒布了GB/T18107-2000(紅木)的國家標准,來規范市場,但從來沒有人去做完整的定量分析,去測定所有紅木的物理力學性能,到底紅木有多好,是否適用於中國傳統傢具的製作等等問題,都只停留在定性的描述上。
去年在紅木標准頒布之後,我找出標准中的八種紅木的七項物理力學性能,這七項性能是:氣干密度、干縮系數、順紋抗壓強度、抗彎強度、硬度、沖擊韌性和順紋抗剪強度(這些性能和傢具比較有關系,有些數據是由現有資料中換算出來的,有些是我在北京林業大學的實驗室里進行測試後所獲得的數據,詳細數據都收在拙作〈中國傳統傢具現代化的研究〉之中)。從這些數據中,紅木的數值都較高,除了其中干縮系數較大,會造成乾燥比較困難之外,其他的數據都顯示紅木的質量都優於我們俗稱的白木。
不過問題在於,我們的傢具的用材,需要那麼重、那麼強、那麼硬和那麼韌嗎?我們都知道,傢具的最終質量不單單只靠木材的性質,其實傢具的設計和結構,都應該配合特定的材質,換句話說,我們採用什麼材質,在設計和製作時,都得考慮進去。
我還特地選用材質較一般的楸木,來進行試驗,我用楸木來設計並製作一套中國傳統傢具,然後由上海市傢具質量監督檢驗站來進行質量測試,結果全部合格(詳細見拙作〈中國傳統傢具現代化的研究〉),甚至許多項目還超標。
3-2.設計:
中國傳統傢具設計的繼承與改善,我認為至少應從兩方面著手:
a)設計現代傢具,要有本民族傳統的神韻,為了方便敘述,我稱之為民族的現代傢具;
b)保留傳統的設計,將傳統的優秀設計元素保留和重組,改善部分是為了適應現代的生活方式和現代的生產方式,一樣是為了方便,我稱之為「仿古傢具」(re-proction Furniture)。
剛才我提到後現代主義,其實後現代主義不但反對設計簡單化,反對「少就是多」(less is more),認為「少就是單調」(less is bort),同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後現代主義也反對在設計上的全球化,反對國際式風格的功能主義,這給我們發展中國傳統傢具提供了理論基礎。
後現代主義分為兩派:
——先鋒派:剛好符合我們發展民族的現代傢具理念,以曼菲斯(Memphis)為代表的先鋒派,反對固定模式,反對條條框框,認為設計是感性的偶得,而不是理性邏輯的必然結果。
——經典派:和我們的仿古傢具的想法相似,以文丘里(RobertVenturi)為代表,主張從古典中拾回民族性的、個性化的東西,將傳統形式、歷史風格搜尋出來,用在新的設計中。我們的設計師並未充分地理解這些理論,至少還少有人根據上述的理論發展出民族的現代傢具,或仿古傢具,倒是丹麥的設計大師威格納(Hans Wengner )做了非常成功的嘗試。

我以後現代主義的經典派為基礎,嘗試將明式的羅漢床及牛角式搭腦嵌大理石太師椅中的一些基本元素找出來,設計現代形式的仿古傢具——床頭。

我從清代中期的一張「牛角式搭腦嵌大理石太師椅」得到靈感,取出其兩端下彎的搭腦和端頭的雕雲頭如意紋,加上靠背三隔擋板這些設計元素,重新組合。太師椅椅面大理石板心,我把它換掉,並加寬加長,其中貼上浮雕螭虎靈芝紋,是從明代的羅漢床取得的。這片板心就成了整個設計的「主導」(Dominance),床腳上的雲頭如意紋就讓它於整組傢具中「重復」(Repetition)。背板兩邊兜接對稱凹字形,鏤空,使床頭不會顯得那麼沉重,而更有靈氣,更多變化。材料選用中纖板及楸木,我這是拋磚引玉,希望更多的設計師,從不同方向來開發我們的民族的現代傢具和仿古傢具。
3-3.製作工藝:
中國的傳統傢具,在十九世紀時沒有趕上歐洲的工業革命,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機械化生產,終於隨滿清帝國的沒落而沒落。
近幾十年來,中國的傳統傢具也逐漸引進一些機器設備,比如:鑽、刨、鋸、鏤、銑等,但由於沒有接受歐洲工業革命時的新思潮,沒有徹底地利用現代工藝技術來讓傳統藝術獲得新生。中國人現在還在爭論,還在排斥機械化,以及新材料、新技術的採用,因此他們的產品不能面向大眾,甚至不能成為中國社會的主流。
現在正生產著的中國傳統傢具的作業方式,我稱之為「近代傳統傢具的作業方式」,因為現在的這類工廠,已能用部分機器,已不是百分之一百的手工,估計手工佔70-75%,機器佔25-30%左右。
歐洲生產傳統傢具,他們在設備、設計、生產工藝,管理等,都有異於中國目前的情況。我參照他們的方式,替中國傳統傢具的生產工藝的改善與創新,訂下70-75%的機械化,25-30%手工的目標。
拙作《中國傳統傢具現代化的研究》中,以此目標規劃了一系列工序與作業流程,這一生產模式,基本概念分以下幾點:
——材料:採用實木、薄木(veneer)和人造板混合使用,還使用了現代的膠粘劑、五金件、螺絲、圓棒榫等。
——備料:中國傳統傢具的舊生產方式從備料開始,就註定是手工的,我將這種方式的加工流程概括如下:
明式傢具改良型備料加工流程
要點:1.乾燥為自然乾燥或土法乾燥;
2.開大料時就要鋸出不同厚度規格的板材;
3.開板材和配料包含著相當高的技術因素
過程:

這種備料方式是「精耕細作」,不但慢,而且傢具難以販賣到其他地方去,其中主要原因是乾燥有問題。我的改善與創新的備料方式如下:創新的備料方式,可以全部機械化,要求工人的技術水平較低,速度快,一組12人一天可以處理3-5m3的木材,比傳統的備料方式快7-8倍,更重要的是創新的備料方式,木材更穩定,質量更可靠,木材的利用率和傳統的「精耕細作」差不多。
——機加工也採用機械化,使產品零件化、部件化,且達到部分標准共用。同時,依據現有的生產條件對流程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使生產中工序的分支不多,多數為共同工序,普遍流程如下:
明式傢具改善與創新型備料流程圖
要點:1.調准機器精度;
2.大括弧內為長大於600mm的料需有的開齒、接齒過程
過程:

a)切料-開齒--打孔-零件組裝-銑線--部件組裝
b)切料-劃樣-帶鋸成型-鏤銑-磨-零件組裝-修線-部件組裝
——在結構設計方面,著重考慮了幾個關鍵技術的改善與創新:
a)用指接或直接在木板上粘釘成型薄木來代替開45°角量舊式復雜的榫結構,提高加工速度,使產品結構更加穩定;
b)在檯面的構成上,以雙包鑲或MDF實木封邊雙面貼薄木來代替舊式的背面開槽插條的實木拼板或實木與實木板用木榫留伸縮槽,降低加工難度和成本,克服變形,使質量穩定,提高了生產力;
c)連接的輔材則用圓棒榫、螺絲、膠粘劑代替舊式的熬費腦筋的木榫,使加工容易,結合穩定;
d)通過自製的小型起線機來克服舊時手工起線的費時費工的作業。
——使用聚氨漆代替大漆(即生漆),使整個工序可控制,且將施工時間大大縮短。
3.結論:
4.1我於兩年前在新加坡及上海進行過一次市場問卷調查,結果發現有57.9%的人很喜歡或喜歡紅木傢具,但只有14.6%的人說紅木傢具不貴,同時,有56.1%的人認為紅木傢具不一定要用花梨木等名貴木材。
可見,傳統的紅木傢具,在中國仍至於華人世界,還是有市場的,而且今天人們的消費觀念已改變,買傢具已不太考慮保值了。這56.1%的人,追求的是款式設計和製作工藝,而不是材質,這和我們的研究方向是一致的。
這56.1%的人之中,有15.2%的人很喜歡紅木傢具,這意味著有100億人民幣的潛在市場,而42.7%的人喜歡紅木傢具,這就是280億人民幣的待開發市場。
4.2在上述調查中,只有14.6%的人說紅木傢具不貴,因此,紅木傢具的價格必需降下來,才能面向廣大市場。
根據我對材料、設計及生產工藝的改善與創新,並建立起的模式來進行生產,然後和傳統的生產方式比較,以大衣櫃來計算:
——材料成本方面比傳統的降低了112%;
——備料、砂磨、油漆的總工資成本降低了81.4%;
——機加工降低了72%;
——批量化生產(100件以上)效率提高了168%。
這幾方面的數據顯示,改善與創新之後的中國傳統傢具,在價格方面,能被更多的消費的接受。
4.3當然,對中國傳統傢具的研究,不單單這些,尤其是在中國傳統傢具的基礎上,提取設計元素,設計出具有中國韻味的現代傢具,更可面向世界市場。過去丹麥的威格納,他的椅子,很多是以中國的明式傢具的設計為原型轉化而來的。今天芬蘭的庫卡波羅教授(Prof. Yrjo Kukkapuro),亦想從中國傳統傢具中取得靈感,去設計現代傢具,他的努力方向其實就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現代傢具佔世界傢具市場90%以上,只有設計出具有中國韻味的現代傢具,才有大市場,中國才能出現世界級的設計大師。

參考資料: http://..com/question/13998516.html?si=1

⑸ 新中式傢具買哪個牌子比較好

新中式傢具品牌一定要選擇質量好,有保障的,不過除了品牌,選擇的時候還要專看:

1、選購目的

在挑選時屬,首先要明確購買這些物品的目的;若是用來當做家中使用物品,則可買普通材質製成的,這樣更加經濟實惠;若是用於收藏,則可買一些手工雕刻較為精美的,這樣收藏價值更高。

2、經濟條件

其次,也不要盲目的去挑選,還應注意自家的經濟條件,在購買前應有一個大概的價格定位,這樣才不會在選購時過於迷茫,同時也能節省購買的時間。

3、顏色選擇

每一款物品都會有不同的顏色,所以應依照家中整體的色調和想要構造的氛圍來確定,這樣才不會顯得格格不入,看起來也更加舒適。

」尺素風吟「作為新中式環保家居先行倡導企業,推出全新的不同的環保傢具,不同的板材結構,相同的環保品質,共同改善家居空氣質量,為家居健康提出解決方案。

⑹ 義大利十大傢具品牌是哪些

Armani Casa在設計中加入更多色彩元素和木質的混搭,綠和黃唱了主調。如同其獨立性的時尚設計,Armani Casa亦不愛隨波逐流,崇尚現代風格中的簡約作派。

在家居時尚的中心,Armani Casa把家裝飾物也做得如同時裝風格一樣優雅極致。巧妙利用中式屏風的輪廓,融入色彩的大膽運用。織物上的綉花也是將中西方的手工藝結合得恰到好處。


Bentley Home的設計理念沿襲了Bentley的經典風格和百年來無與倫比的美學傳統,將低調奢華的英倫汽車設計元素完美的融入了當代裝飾風格,以珍貴的材質與細膩的工藝製作,打造出了舒適優雅而富有內涵的家居臻品。



⑺ 全球傢具十大知名品牌排行榜 國外高級傢具品牌有哪些

1.Ercol

英國傢具品牌Ercol,創立於1920年,是一傢具有英倫風范的百年傢具老店。旗下產品多種多樣,包括沙發、辦公椅、咖啡桌和茶幾等。,Ercol在設計過程中,主要採用一種溫暖的中性顏色,友好的外形,很多細節來自於Ercol的傳統產品。雖然可以用於各種不同的場合,但這款多功能的系列產品不管是在哪裡,都會帶給我們家的感覺。」

喜歡一物,始於顏值,限於氣質,忠於品質,

⑻ 民國時期傢具有什麼特點

民國櫃類傢具在造型上有兩個非常明顯的特徵:
一個特徵是「穿靴戴帽」。「穿靴戴帽」是一種形象的說法,其真正含義當是指民國櫃類傢具的頂部都有雕工華美的裝飾構件(術語叫「帽子」、「花帽」),民國櫃式傢具的下部也有雕工華美的裝飾底座,而且民國櫃的體量尺度都較大,為便於搬動運輸,便採用拆裝式結構,將傢具的頂部、底座、櫃身分別製成獨立的結構,從而形成了「穿靴戴帽」的特色。
民國衣櫃
民國傢具採用「穿靴戴帽」的結構,不僅僅是一種為使用提供方便的工藝結構,而且還是一種擴大傢具體量的裝飾方法,民國傢具所特有的歐式風格和花色式樣的翻新,也主要是依靠「穿靴戴帽」來完成。這是傢具設計進步的表現,也是傢具工藝的進步。
第二個特徵則是櫃類傢具的體積增大,高度、寬度和厚度都較明清傢具大了許多。明清傢具中最大的圓角櫃,一般高170厘米,寬1OO厘米多一點。民國櫃類傢具高度一般都在200厘米左右,寬在200厘米左右。這與民國時期有些房屋面積增大有關。
民國時期,租借地洋房內有面積較大的客廳,供主人們會客休閑。按歐洲人習慣,客廳具有展示和休閑兩大功能,客廳傢具主要有陳列櫃、牌桌和椅子。
民國沙發
寬敞的客廳適宜放置高大且具有陳列功能的櫃子,用於增加廳房的氣派,避免客廳給人空盪盪的感覺,所以民國時期客廳內陳設櫃很多,且都安裝玻璃櫃門,以免客廳產生壓迫感。
椅子是民國傢具的大宗產品,品種、花樣、數量都是最多的。在造型上明顯受歐洲傢具的影響,出現了許多變化:一是椅靠背向後傾斜,椅背變窄;二是腿足發生了變化,足有馬蹄式、獸爪式、獸爪抓球式、方塊式、蓮瓣式等;三是出現了軟座墊椅、躺椅、搖椅、轉椅、沙發新品種傢具。

⑼ 世界傢具發展史

中國古代傢具的發展源遠流長,其歷史是一部由木頭構創的絢麗詩篇,亦自成體系,具有強烈的民族風格。無論是笨拙神秘的商周傢具、浪漫神奇的矮型傢具(春秋戰國秦漢時期),抑或是婉雅秀逸的漸高傢具(魏晉南北朝時期)、華麗潤艷的高低傢具(隋唐五代時期)、簡潔鐫秀的高型傢具(宋元時期),還是古雅精美的明式傢具、雍容華貴的清式傢具……都以其富有美感的永恆魅力吸引著中外萬千人士的鍾愛和追求。尤其是明清傢具,將我國古代傢具推上了鼎盛時期,其品種之多、工藝之精令國內外人士嘆為觀止。由於受民族特點、風俗習慣、地理氣候、製作技巧等不同環境的影響,中國古代傳統傢具走著與西方傢具迎然不同的道路,形成了一種工藝精湛、不輕易裝飾、耐人尋味的東方傢具體系,在世界傢具發展史上獨樹一幟,具有鮮明的東方藝術風格特點。中國古代傢具深深地影響著世界傢具及室內裝飾的發展。

魏晉南北朝時期傢具

(220年~581年)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時期,各民族之間文化、經濟的交流對傢具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此時新出現的傢具主要有扶手椅、束腰圓凳、方凳、圓案、長杌、櫥,並有笥、簏(箱)等竹藤傢具。床已明顯增高,可以跂床垂足,並加了許可床頂、床帳和可拆卸的多折多牒圍屏。坐類傢具品種的增多,反映垂足坐已漸推廣,促進了傢具向高型發展。

隋唐五代時期傢具

(589~960年)中國傢具發展至唐代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它一改六朝前傢具的面貌,形成流暢柔美,雍容華貴的唐式傢具風格。至五代時,傢具造型崇尚簡潔無華,朴實大方。這種樸素內在美取代了唐代傢具刻意追求繁縟修飾的傾向,為宋式傢具風格的形成樹立了典範。隋唐五代時期,傢具發展有兩個主要特點:

(1)傢具進一步向高型發展,表現在坐類傢具品種增多和桌的出現。《通雅》記載:"倚卓(椅桌)之名見於唐宋。"六朝已有椅凳,唐代更趨流行,幾、案高度皆以坐面為基準,坐具既高,桌的出現勢為必然。傢具高型化又對住室高度、器物尺寸、器物造型裝飾產生一系列影響。

(2)傢具向成套化發展,種類增多,並可按使用功能分類。大致可分為:坐卧類,如凳、椅、墩、床、榻等;憑椅、承物類,如幾、案、桌等;貯藏類,如櫃、箱、笥等;架具類,如衣架、巾架等;其他還有屏風等。五代畫家顧閎中在《韓熙載夜宴圖》中就描繪了成套傢具在室內陳設、使用的情形。

宋代傢具

(960年~1279年)宋代是中國傢具承前啟後的重要發展時期。首先是垂足而坐的椅、凳等高腳坐具已普及民間,結束了幾千年來席地坐的習俗;其次是傢具結構確立了以框架結構為基本形式;其三是傢具在室內的布置有了一定的格局。宋代傢具正是在繼承和探索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宋代傢具以造型淳樸纖秀、結構合理精細為主要特徵。在結構上,壺門結構已被框架結構所代替;傢具腿型斷面多呈圓形或方形,構件之間大量採用割角榫、閉口不貫通榫等榫結合;櫃、桌等較大的平面構件,常採用"攢邊"的做法,即將薄心板貫以穿帶嵌入四邊邊框中,四角用割角榫攢起來,不但可控制木材的收縮,而且還起到裝飾作用。此外,宋代傢具還重視外形尺寸和結構與人體的關系,工藝嚴謹,造型優美,使用方便。傢具種類有開光鼓墩、交椅、高幾、琴桌、炕桌、盆架、座地檠(落地燈架)、帶抽屜的桌子、鏡台等,各類傢具還派生出不同款式。宋代出現了中國最早的組合傢具,稱為燕幾。

明代傢具

(1368年~1644年)明代隨著手工業的進一步發展,傢具成了流通的商品,許多文人雅士參與了室內設計和傢具造型研究。這些都促成了明代傢具的大發展。明代傢具在繼承宋代傢具傳統的基礎上,發揚光大,推陳出新,不僅種類齊全,款式繁多,而且用材考究,造型朴實大方,製作嚴謹准確,結構合理規范,逐漸形成穩定,鮮明的明代傢具風格,把中國古代傢具推向頂峰時期。

明代傢具是在宋、元傢具的基礎上發展成熟的,形成了最有代表性的民族風格"明式"。明式傢具的產地主要有三處:北京皇家的"御用監",民間生產中心蘇州與廣州。明式傢具的品種十分豐富。保留至今的,主要有凳椅類,幾案類、櫥櫃類、床塌類、台架類等。此外尚有作為屏障之用的圍屏、插屏、落地屏風等。明式傢具多用花梨、紫檀、雞翅木、鐵力木等硬木,也採用楠木、樟木、胡桃木、榆木及其它硬雜木,其中以花梨中的黃花梨效果最好。這些硬木色澤柔和、紋理清晰堅硬而又富有彈性。這種材料對傢具造型結構、藝術效果有很大的影響。由於木質堅硬面有彈性,且硬木是比較珍貴的木料,所以傢具有料的橫斷面製作很小。為此,造型也就顯得線型簡練,挺拔和輕巧。由於木材本身的色澤紋理美觀,所以明式傢具很少施用髹漆,僅僅擦上透明蠟即可以充分顯示木材本身的質感和自然美。選材是設計意圖的重要部分之一。

明式傢具製作工藝精細合理,全部以精密巧妙的榫卯結合部件,大平板則以攢邊方法嵌入邊框槽內,堅實牢固,能適應冷熱干濕變化。高低寬狹的比例或以適用美觀為出發點,或有助於糾正不合禮儀的身姿坐態。裝飾以素麵為主,局部飾以小面積漆雕或透雕,以繁襯簡,樸素而不儉,精美而不繁縟。通體輪廓及裝飾部件的輪廓講求方中有圓、圓中有方及用線的一氣貫通而又有小的曲折變化。傢具線條雄勁而流利。傢具整體的長、寬和高,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的權衡比例都非常適宜。

從宋代始,中國人已從席地而坐變為垂足而坐。但由於宋人在園林和室內陳設上講求與自然的親和,因此在房間的陳設和傢具的革新方面,沒有大的進展,直至明代才開始在富庶的江南普遍發展起來。明代江南的富商、地主、官宦,喜歡以資助藝術創作、收購藝術品,甚至宴請供養等方式結交藝術家。為此,他們自覺改善自我形象,不惜金錢來營造帶有書卷氣的典雅環境。同時,文人也將自己的文才巧思奉獻出來,使得明代傢具以其空靈優雅的造型、古樸精緻的紋飾。成為中國古典傢具史上的經典作品。

清代傢具

(1644年~1911年)清代傢具多結合廳堂、卧室、書齋等不同居室進行設計,分類詳盡,功能明確。其主要特徵是,造型莊重,雕飾繁重,體量寬大,氣度宏偉,脫離了宋、明以來傢具秀麗實用的淳樸氣質,形成了清代傢具的風格。

傢具工藝到了清代總的來看造型已趨向笨重,並一味追求,富麗華貴,由於繁縟的雕飾破壞了造型的整體感,觸感也不好。但在民間,傢具仍沿襲"明式"程式,保留了朴實簡潔的風格。根據學者們的研究,清代傢具工於用榫,不求表面裝飾;京作重蠟工,以弓鏤空,長於用鰾;廣作重在雕工,講求雕刻裝飾。裝飾方法有木雕和鑲嵌。木雕分為線雕(陽刻、陰刻)、淺浮雕、深浮雕、透雕、圓雕、漆雕(剔犀、剔紅);鑲嵌有螺鈿、木、石、骨、竹、象牙、玉石、琺琅、玻璃及鑲金、銀,裝金屬飾件等。裝飾圖案多用象徵吉祥如意、多子多福、延年益壽、官運亨通之類的花草、人物、鳥獸等。傢具構件常兼有裝飾作用。如在長邊短抹、直橫檔,肓板腳柱上加以雕飾;或用吉字花、古錢幣造型的構件代替短柱矮老。特別是腳型變化最多,除方直腿、圓柱腿、方圓腿外,又有三彎如意腿、竹節腿等;腿的中端或束腰或無束腰,或加凸出的雕刻花形、獸首;足端有獸爪、馬蹄、如北京時間砂、卷葉、踏珠、內翻、外翻、鑲銅套等。束腰變化有高有低,有的加魚門洞、加線;側腿間有透雕花牙檔板等。北京故宮太和殿陳列的剔紅雲龍立櫃,沈陽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螺鈿太師椅、古幣蠅紋方桌、紫檀卷書琴桌、螺鈿梳妝台、五屏螺鈿榻等,均為清代傢具的精粹。傢具種類為坐卧類傢具有太師椅、扶手椅、圈椅、躺椅、交椅、連椅、凳、杌、交杌、墩、床、榻等;憑倚承物類傢具有圓桌、半圓桌、方桌、琴桌、炕桌、書桌、梳妝桌、條幾(案)、供桌(案)、花幾、茶幾等;貯藏類傢具有博古櫃架、架格、悶心櫥、書櫃、箱等;其他傢具還有座屏、圍屏、燈架等。

清代傢具作坊多匯集沿海各地,並以揚州、冀州(河北)、現惠州(廣東)為主,形成全國三大製作中心,產品分別稱為蘇作、京作、廣作。

清代傢具特點:清朝經歷了近300年的歷史,傢具由繼承、演變到發展,在形制、材料、工藝手段等多個方面形成了其獨特之處。現分述如下:

1、造型厚重,形式繁多。清式傢具在造型上與明式傢具的風格截然不同,首先表現在造型厚重上,傢具的總體尺寸比明式傢具要寬,要大,與此相應,局部尺寸、部件用料也隨之加大。比如清代的太師椅、三屏式的靠背、牙條、腿步等協調一致,造成非常穩定、渾厚的氣勢。這是清式傢具的典型代表。

清式傢具在結構上承襲了明式傢具的榫卯結構,充分發揮了插銷掛榫的特點,技藝精良,一絲不苟。凡鑲嵌方面的桌、椅、屏風,在石與木的交接或轉角處,都是嚴絲合縫,無修補痕跡,平平整整的融為一體。

傢具的主料木材,選料極為精細,表裡如一,無節,無傷,完整得無一瑕疵。硬木傢具的部件和零部件,如抽屜板、桌底板及穿帶等,所用的木料都是硬木。

清式傢具的樣式也比明朝繁多,如清朝新興的傢具太師椅,就有三屏風式靠背太師椅、拐子背式太師椅、花飾扶手靠背太師椅等多種。

2、用材廣泛,裝飾豐富。清式傢具喜於裝飾,頗為華麗,充分應用了雕、嵌、描、堆等工藝手段。雕與嵌是清式傢具裝飾的主要方法。雕漆在清代有很大的變化和發展。福建雕漆享有盛名。嵌有瓷嵌、玉嵌、石嵌、琺琅嵌、竹嵌、螺鈿嵌和骨木鑲嵌等。清代除繼承了明代原有的形式外,又發展了螺鈿嵌,產生了骨木嵌、琺琅嵌和瓷嵌。

3、骨嵌的作用。骨嵌用在器皿雖然很早,但是骨嵌用於傢具上還是清代的創舉。骨嵌的鼎盛時期是乾隆中葉,其藝術特點有:

(1)骨嵌工藝精良,拼雕工巧。工藝製作上保持多孔,多枝,多節,塊小而帶稜角,既宜於膠合,又防止脫落,雖天長地久,仍保持完整形象。

(2)骨嵌表現形式分為高嵌、平嵌、高平混合嵌三種。早期和盛期是高嵌和高平混合嵌,後期都是平嵌。

(3)骨嵌用材多為紅木、花梨等貴重木材,因其木質堅硬細密,鑲以骨嵌更顯出古拙,純朴。

(4)骨嵌題材大致可分為人物故事、山水風景、花鳥靜物和紋樣四類。由於工藝美術的發展,使得傢具製作得以藉助各處工藝美術手段,去進行綜合的裝飾處理。清式傢具的裝飾上採取了多種材料並用,多種工藝結合,構成了它自己的特點,是歷代所不能比擬的。

清中期以後,中國各類傳統藝術品,無論製作的工藝,還是設計的構思,都象這個王朝一樣,漸入末途。清末以來的連年戰爭使工匠最終失去了創造藝術的那份安逸的心境。另一方面,傳統傢具始終不曾被古玩商列為主要經營項目,而僅作為陳設。清末民初,新貴和年輕商人追求時髦,開始選用西洋傢具。這一風氣甚至影響到末代皇帝溥儀、曲阜孔廟的主人衍聖公。
西方人在後來的幾十年間,將中國的明清傢具提升到了與中國其它文物等同的地位。而中國本土的古典傢具的價格,卻已跌落到了歷史最低點。到了70年代末,古董傢具收藏最豐的北京硬木傢具廠,因為開支困難,向全國的藝術團體和國家機關推銷該廠30年來的收藏珍品,然而問津者寥寥。不久,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傢具珍賞》一書出版,在港台地區發行了數千冊,導致港台收藏家湧入大陸搜覓明清傢具。當時大陸根本沒有古典傢具市場,大陸的古玩商們也不清楚古典傢具在國際上的價格。港台收藏家開出的價碼,極大地激發了大陸傢具商的熱情。他們深入到江浙晉冀陝等省的城鄉,到每一間舊宅老戶內搜尋,以極低的價格搬走黃花梨、紅木、烏木、雞翅木等明清傢具。當古玩商象篦頭發似地從南向北篦了一遍後,明清傢具的價格暴漲了近10倍。天津古董市場上一對紅木太師椅的行市,半年間從幾十元人民幣升為幾百、上千元。

閱讀全文

與新貴明傢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蘋果維修點瀟湘人瑞 瀏覽:676
城建浦電路 瀏覽:384
合肥創維電視售後維修電話 瀏覽:488
維修流量及注意哪些事項 瀏覽:352
電路板金銀 瀏覽:117
背帶牛仔短褲怎麼以舊翻新 瀏覽:115
短接鐵軌電路 瀏覽:407
國家電網農電工怎麼去 瀏覽:321
宜家寵物傢具哪個好 瀏覽:139
為什麼進口的家電質量好 瀏覽:761
蘭州安寧區家電維修公司 瀏覽:877
采樣電路模塊 瀏覽:18
高碑店傢具一條街哪裡便宜 瀏覽:212
舊房翻新屋頂多少錢 瀏覽:66
丹尼爾惠靈頓維修點 瀏覽:750
讀書朗g90S屏幕碎了維修多少 瀏覽:148
奧坎傢具廠商電話多少 瀏覽:507
維修變速箱怎麼解決 瀏覽:936
什麼時候進駐國家電網公司巡視 瀏覽:692
舊地板做防水怎麼處理 瀏覽: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