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黃花魚刺多嗎
黃魚刺不多,它只有一條椎骨,並且魚刺分布比較集中,所以魚刺是比較少的,這種魚做出來的美食非常適合老人和孩子食用,因此經常可以在飯桌上看到。
黃花魚並不是沒有刺,黃花魚有椎骨(魚刺),只是魚刺沒有那麼多,分布較集中。所說的魚身上的「刺」其實就是小魚骨,由於黃魚身上長的都是較大的魚骨,所以魚刺比較少。
2. 黃刺魚怎麼做最好吃
下面介紹黃刺魚的四種做法:
黃刺魚又稱黃芽魚,在江西鄱陽一帶當地人將它稱作為「黃嘎頭」,是鄱陽湖水域中一種野生的魚類。它的外表呈黃色,而且表面有大量的黏液滑溜溜的,背部有一根凸起的刺,捕捉時很容易扎到手並帶有疼痛的麻痹感。黃刺魚肉質鮮嫩魚刺較少,並含有豐富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還有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磷鈣以及無機鹽等營養成分。易於人體消化與吸收,另外它還含有的一些微量元素能提高腸胃消化功能,能減少刺激性物質,對胃腸黏膜形成傷害,對提高人體消化作用有一定的好處。
【黃刺魚燉湯】
食材:黃刺魚、青紅辣椒、紫蘇、鹽、蔥、姜、蒜、料酒、胡椒粉。
製作方法:
1、將買來新鮮黃刺魚清洗干凈,背部輕輕劃上斜刀,撒上一些精鹽、加些料酒腌制入味。
2、取不沾平底鍋,油熱下鍋煎至兩面金黃,放入食用鹽、蔥、姜、蒜、並加入開水浸沒魚身。
3、用中小火慢燉15分鍾左右。
4、當鍋中湯汁翻滾變白時,再加入些紫蘇、青紅辣椒末,胡椒粉,蓋上鍋蓋再燉3分鍾左右,最後起鍋裝盤。
【醬燒黃刺魚】
食材:黃刺魚,生薑,蒜,黃豆醬,老抽,鹽,植物油,豬油,香醋
製作方法:
1、黃刺魚去內臟,洗凈瀝干水份。
2、平底不粘鍋倒入適量油中火燒熱後,轉中小火放入黃刺魚。
3、底部煎金黃後翻身再煎制。
4、兩面都煎成金黃倒入跟魚平齊的開水大火燒開。
5、倒入老抽,醋攪拌均勻,轉小火蓋上鍋蓋燜煮。
6、燜煮五分鍾後,依次放入生薑絲,黃豆醬,豬油,與湯汁攪拌勻勻,再次蓋上鍋蓋燜煮。
7、湯汁剩下一小半時放入蒜末,燜煮至湯汁少許,就可以出鍋裝盤了。
【紅燒黃刺魚】
食材:黃刺魚,老抽,生抽,蔥,姜,蒜
製作方法:
1、鍋中放油,倒入蔥段,倒入薑片,蒜塊,八角,干辣椒,大火爆香
2、加入老抽,生抽,清水,黃骨魚
3、加入鹽,白砂糖,雞粉,料酒,白鬍椒粉
4、攪拌均勻,大火收汁
【清蒸黃刺魚】
食材:黃刺魚,姜絲,水豆腐,蔥,蒜,生抽,鹽,料酒
製作方法:
1、黃刺魚處理好 放入碗內 放入姜絲 鹽 料酒。
2、抓勻。
3、碗底鋪上水豆腐 放上魚。
4、蒸10分鍾。
5、鍋底燒油 放入蔥 蒜 爆香。
6、倒入生抽。
7、淋在魚上 完成。
3. 黃骨魚可以清蒸嗎
黃骨魚是可以用來清蒸的。
蒜頭豆豉蒸黃骨魚的做法
1.將黃骨魚洗凈,從脊椎處切斷至腹部(保留一部分不切斷),撒晾乾水少許料酒;
2.將適量的豆豉、大蒜、姜絲剁碎。
3.將剁好大蒜豆鼓放入碗里調入少許生抽、白糖、生粉、胡椒粉調好,這樣豆鼓醬就做好了。
4.將調好的豆豉醬汁均勻鋪放在黃骨魚上。
5.鍋里燒開水,將裝有黃骨魚的盤子放在蒸架上,蓋上鍋蓋大火蒸蒸8--10分鍾。
6.打開鍋蓋後放入香菜與大蔥,蓋上鍋蓋熄火燜片刻即可。
4. 寧德黃魚刺多嗎
不多。寧德黃魚體內的刺多是一些主刺,也就是比較大的刺,它們的分布是比較集中的,也比較規則,不規則的小刺在大黃魚體內基本不存在。
5. 黃盆魚刺葯用價值
黃盆魚貌似青島的一種說法,這個魚有一種毒刺,可傷人,但葯用成分我也不知道。
++++++++++++++++++
【補充】
中文名:中國團扇鰩
英文名:
拉丁名: Platyrhina sinensis
地方名:團紹、團扇、皮郎鼓、鍋蓋魚、鳳魚、羊魚、黃盆、土魚、帝青魚、盪盪鼓
分類:團扇鰩科Platyrhinidae
地理分布:分布於北太平洋西部、我國東海、南海及黃海、渤海均產之,但產量不集中,漁期不明顯。~般隨其他魚類一起捕獲
形態特徵:
體平扇呈四扇形,一般體長30~50厘米、體重200~500克.體盤寬大於體盤長、尾平扁,粗大而長,每側具一皮做吻端鈍圓,吻軟骨短。口橫裂狀,牙細小而多是鋪石狀排列,有唇槽、眼小.有噴水孔,約與眼徑等大、體背部中央自頭後至第2背鰭前方有一縱行結刺,每側肩區也有2對結刺。體背面棕褐色,腹面白色.背鰭2個,靠近尾部
經濟價值:
為我國沿海習見的海產魚類之一,肉可食用
6. 黃花魚刺多不多
黃花魚的刺並不是很多,它的刺大多數在胸腹部,背部上的魚刺反而比較少,因此適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有些家長可能會擔心小孩吃黃骨魚刺太多,這種情況一般建議將黃骨魚炸成香酥的魚干食用,炸制後的細小的魚刺會慢慢變得酥脆,這樣就可以直接吃了,比較方便。黃花魚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及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是一種營養價值非常高的魚類
7. 想知道黃骨魚刺多嗎
黃骨魚的魚刺不多。
黃骨魚下顎的兩邊各有一根大刺,邊緣都是細細的倒刺,又尖又利,還有毒,除了這兩根大刺,身上的刺很少。黃骨魚一般指黃顙魚,黃顙魚是鱨科、黃顙魚屬一種常見的淡水魚。體延長,稍粗壯,吻端向背鰭上斜,後部側扁。
黃骨魚的烹飪方法:
黃骨魚也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黃蜂魚,黃骨魚的體型比較小,所以人們一般喜歡吃油炸的黃骨魚。黃骨魚刺多嗎?黃骨魚的刺其實並不算特別多在去魚鱗和魚內臟的時候,可以把黃骨魚的魚刺挑掉。
這樣在吃黃骨魚的時候,就可以大口大口吃了。黃骨魚的吃法有很多種,不過最常見的還是油炸黃骨魚。油炸黃骨魚的做法也非常簡單,首先我們需要准備新鮮的黃骨魚,把黃骨魚處理干凈之後,在黃骨魚的外面均勻的裹一層澱粉和雞蛋液,放入鍋中炸至表面金黃就可以開吃了。
8. 黃刺魚怎麼熬湯才好吃
有一種魚看起來黃黃的,背部有一條猶如鯊魚一樣的鰭。所以處理起來還是非常麻煩的,需要花費一番功夫。吃黃刺魚也是很有講究的,不僅可以用來煲湯喝,同時還可以煎炸,就看自己到底喜歡哪一個口味了。那麼,買回來的黃刺魚,在家做到底應該用什麼樣的做法最好吃呢?
材料
黃骨魚,豆腐,香蔥,薑片,鹽
做法
1、黃骨魚洗凈,正反劃三刀。洗的時候要小心魚身上的昂刺~~~
2、豆腐切小塊
3、薑片先抹一遍鍋(據說煎魚不會破皮),然後,熱油爆香薑片
4、放入黃骨魚,兩面煎一會兒
5、倒入熱開水,煮開
6、放入豆腐,轉中火煮
7、魚湯發白,放蔥花、鹽調味,即可~
黃刺魚湯講究的是煲湯的火候,在對魚進行打理的時候還需要人們小心仔細。對魚的烹飪要注意,在煎之前注意把魚身上的水吸干,否則會導致油爆,燙到手。在煎的時候要注意小火煎,否則會使魚火大,甚至是糊掉。放入水後,可以對魚進行小火慢煮,這樣可以使魚慢慢入味。經過一段時間的小火慢煮,鍋中的魚湯會漸漸的發白,這時候魚的鮮味也就開始逐漸融入到湯中,魚中的營養也會慢慢的進入湯中,嘗一口,回味無窮。多喝一些黃刺魚湯,可以補充人們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為人們提供更多的能量。
9. 黃刺魚怎麼做才沒有土腥味
在熱水鍋中放入五六勺的鹽和醋,1-3分鍾用清水沖洗掉。
紅燒黃刺魚
1、刺魚洗凈,背上劃上幾刀,兩邊抹上鹽,雞精少許,用黃酒腌制10分鍾
2、鍋熱倒入油,(我用的是媽媽家做的土菜油,土菜油做魚炒雞肉鴨肉都特別的香)菜油一定要燒熱,把刺魚放入鍋里兩邊煎黃,可以關中火,千萬別著急哦。魚兩邊煎好,把切好的姜絲 大蒜仍油里煎出味道。
3、倒入適量的黃酒蓋子蓋上燜一分鍾,開蓋倒入生抽,加冷水(沒過刺魚)放適量的鹽,白糖 ,白醋少許,鹽少許。
4、大火燒開,鍋蓋蓋好,中火略燉,燉8分鍾的樣子放入青紅椒。
5、大火收汁,放入蔥段,裝盤。
黃刺魚燉豆腐
用料:
黃刺魚 3條
老豆腐 1斤
黃酒 3勺
生薑 適量
鹽 適量
步驟:。
0. 把所有材料准備好,清洗黃刺魚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也可以請賣魚師傅代為處理,米酒。
1. 黃刺魚剁成均勻的塊。豆腐不要切的太小。否則燉的時候容易爛。
2. 把鐵鍋燒熱,倒油,放入生薑片,爆香後放入黃刺魚煎出香味,然後加入料酒,輕輕翻炒會加入開水。
3. 然後准備砂鍋,把魚倒入砂鍋裡面,然後倒入豆腐。文火慢燉15分鍾。
4. 然後加入鹽調味。不需要加任何的味精之類的,魚湯已經非常的鮮美。
小貼士:
功效:利小便,消水腫,發痘疹,醒酒宜:肝硬化腹水、腎炎水腫、腳氣水腫以及營養不良性水腫者宜食,小兒痘疹初期宜食。忌:因黃骨魚為發物食品,故有痼疾宿病者,乳支氣管哮喘、淋巴結核、癌腫、紅斑狼瘡病患者忌食或謹慎食用。
10. 大黃魚刺多嗎
大黃魚的刺不多。這種魚的體形比較長,一般在40-50厘米之間,顏色為金黃色,鱗比較小,頭部很大。通常生活在深海區,在4-6月份的時候到近海處產卵。它以各種魚蝦餵食,魚鰾能發出聲音。作為海魚,它的刺只有椎骨這一根,沒有其他的小刺。
大黃魚為暖濕性近岸洄遊性魚類,常棲息於水深60米以內的中下層,喜濁流水域,黎明、黃昏或大潮時多上浮,白晝和小潮時下沉。具集群習性,在生殖季節集群由外海游向近岸,形成漁汛。漁汛分春秋兩汛,春汛一般在4-6月,漁場集中在蘇浙、閩各處近海的產卵區,進入長江口及毗鄰海區的大黃魚,主要系在大載洋和岱衢洋產卵和索鉺魚群,產卵親魚在附近30-40米海區索餅,10月逐漸轉向外海較深水域越冬。秋汛則在9-10月間的浙江北部海區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