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智能家居發展的現狀和前景
第一國內智能家居還沒有相關部門制定出統一行業的標准,很多中小企業各自為政,研發的產品之間不具備兼容性,消費者可能通過不正規的渠道購買的智能家居存在質量問題,這種片面性可能會導致消費者不在信任智能家居。
第二技術人員沒有做深入的市場調研,開發的產品雖然技術上具有先進性,但是實用性差、操作復雜,與市場需求脫節。
第三是技術研發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一些中小企業沒有能力持續創新,難以形成規模化生產,造成產品價格居高不下的局面。
第四是國內部分消費者對於智能家居概念模糊,認知不清,無法成為智能家居的潛在客戶。
第五是非功能需求產生的溢價,消費者並不買賬。數據顯示,首當其沖的是目前市面上的產品,人機交互體驗差(12.7%);其次,從業者認為,現有還沒真正挖掘用戶的剛需應用場景(11.3%);第三位則是全屋智能家居系統尚未形成(11.0%),產品之間無法互聯互通,缺乏聯動性。
進入2011年以來,市場明顯看到了增長的趨勢,而且宏觀的行業背景是房地產受到調控。智能家居的放量增長說明智能家居行業進入了一個拐點,由徘徊期進入了新一輪的融合演變期。接下來的三到五年,智能家居一方面進入一個相對快速的發展階段,另一方面協議與技術標准開始主動互通和融合,行業並購現象開始出來甚至成為主流
㈡ 智能家居論文怎樣寫啊急求一份
智能家居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2009-03-18 06:41] ;;; 摘要:介紹了以PC(個人計算</A>機)、MCU(單片機AT89C52)、雙音多頻編解碼集成電路MT8880C、語音錄放晶元ISD4004和無線數據收發晶元nRF401為核心,通過現有的電話網路</A>終端或者互聯網網路終端實現遠程式控制制的智能家居系統,給出了該系統的電路原理和辦硬體設計與實現方法</A>。;;; 關鍵詞:遠程式控制制 雙音多頻 網路通訊 無線通訊 家庭自動化21世紀是信息化的世紀,各種電信和互聯網新技術推動了人類文明的巨大進步。數字化家居控制系統的出現使得人們可以通過手機或者互聯網在任何時候、任意地點對家中的任意電器(空調、熱水器、電飯煲、燈光、音響、DVD錄像機)進行遠程式控制制;也可以在下班途中,預先將家中的空調打開、讓熱水器提前燒好熱水、電飯煲煮好香噴噴的米飯……;而這一切的實現都僅僅是輕輕的點幾下滑鼠,或者打一個簡單的電話。此外,該系統還可使家庭具有多途徑報警、遠程監聽、數字留言等多種功能,如果不幸出現某種險情,您和110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得通知以便進一步採取行動。舒適、時尚</A>的家居生活是</A>進步的標志,智能家居系統能夠在不改變家中任何家電的情況下,對家裡的電器、燈光、電源、家庭進行方便地控制,使人們盡享高科技</A>帶來的簡便而時尚的現代</A>生活。1系統的總體結構及工作過程智能家居系統由系統主機、系統分機、Internet伺服器和網路介面等部分組成。其中系統主機通過伺服器(個人)連入Internet,並通過自己的PSTN�公用電話交換網介面電路連入PSTN。其結構圖如圖1所示。主機與分機通過無線傳輸組成星形拓撲結構。系統主機通過本地無線傳輸網路同系統分機進行通訊、傳輸控制命令和反饋信息。該系統正常工作時,用戶可以通過screen.width-4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400;>Internet和PSTN兩種網路進行訪問,當通過Internet訪問時,本系統可提供一個界面友好的終端軟體,用戶只需登陸到運行在家中的伺服器即可對家中的設備進行遠程式控制制;當通過PSTN訪問時,本系統將為用戶提供語音操作界面。其工作流程如圖2所示。2系統的硬體構成本系統的硬體主要有系統主機與系統分機兩大部分。系統主機由單片機AT89C52和各種介面電路組成,如圖3所示。系統分機由單片機AT89C52和各種介面電路、感測器單元電路、固態繼電器控制電路組成,並由固態繼電器控制具體設備,具體硬體組成框圖如圖4所示。通過系統主機的各種介面電路可將主機CPU從繁忙的計算中解脫出來,以便把主要精力運用在控制和信息傳遞上。系統主機主要依照各個功能電路的輸出結果進行判斷和控制命令的輸出。系統分機的各種介面電路和主機相似,只是根據設備的不同(感測器單元)有著細節上的變化。下面主要介紹系統主機的各種介面電路。2.1 nRF401 無線數據傳輸電路無線數據傳輸電路由Nordic公司的單片UHF無線數據收發晶元nRF401及其外圍電路構成。nRF401採用FSK調制解調技術,其工作效率可達20kbit/s,且有兩個頻率通道供選擇,並且支持低功耗和待機模式。它不用對數據進行曼徹斯特編碼,其天線介面設計為差分天線,因而很容易用PCB來實現。screen.width-4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400;>;;; 2.2 看門狗電路看門狗電路由MAX813L及其外圍元件組成。通常,在單片機的工作現場,可能有各種干擾源。這些干擾源可能導致程序跑飛、造成死機或者程序不能正常運行。如果不及時恢復或使系統復位,就容易造成損失。看門狗電路的作用就是在程序跑飛或者死機時,能有效地使系統復位以使系統恢復正常運轉。因此,在程序中定期給P1.5送入看門狗信號,就可以保證在程序運行異常時,由MAX813L使單片機復位。2.3 DS1307時鍾介面電路DS1307時鍾晶元是美國DALLAS公司生產的I2C匯流排介面實時時鍾晶元。DS1307可以獨立於CPU工作,它不受晶振和電容等的影響</A>,並且計時准確,月積累誤差一般小於10秒。此晶元還具有掉電時鍾保護功能,可自動切換到後備電源供電。同時還具有閏年自動調整功能,可以產生秒、分、時、日、月、年等數據,並將其保存在具有掉電保護功能的時間寄存器內,以便CPU根據需要對其進行讀出或寫入。由於單片機AT89C52沒有I2C匯流排介面,因此,要驅動DS1307,就必須採用單主機方式下的I2C匯流排虛擬技術。在此方式下,以單片機為主節點(主器件),主器件永遠佔有匯流排而不出現匯流排競爭,且可以用兩根I/O口線來虛擬I2C匯流排介面。I2C匯流排上的主器件(單片機)可在時鍾線(SDL)上產生時鍾脈沖,在數據線(SDA)上產生定址信號、開始條件、停止條件以及建立數據傳輸的器件。任何被選中的器件都將被主器件看成是從器件。在這里,DS1307作為I2C匯流排的從器件。I2C匯流排為同步串列數據傳輸匯流排,其內部為雙向傳輸電路,埠輸出為開漏結構,因此,需加上拉電阻。2.4 MT8880C雙音頻編解碼電路由於單片機是通過MT8880C晶元得到PSTN網路的雙音頻信號解碼輸出,也就是說,單片機可以識別來自PSTN網路的控制信號,用戶可以根據系統的語音提示進行按鍵選擇以實現用戶身份的識別與遠程式控制制。因此,利用MT8880C的雙音頻編碼功能,系統可以在緊急時刻將用戶預置的緊急電話打到PSTN網路,從而把損失減少到最低。2.5 ISD4004語音錄放電路ISD4004是美國ISD公司生產的一種語音錄放晶元。它可錄制8~16分鍾的語音信號。該晶元可提供SPI標准介面和單片機進行介面,其語音的錄放控制均通過單片機來實現。該晶元的一個最大特點是可以按地址編程錄放,因而可由ISD4004和單片機編程式控制制來構系統與PSTN網路用戶的語音平台。由於ISD4004的INT和RAC腳輸出為開漏結構,因此需要加上拉電阻。screen.width-4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400;>2.6 MAX202串列通訊電路通訊電路可由串列通訊專用晶元MAX202組成,通過此電路可以方便地與PC機進行串列通訊。2.7 鈴流檢測與摘掛機控制電路當系統被呼叫時,電話交換機發出鈴流信號。振鈴為25±3V的正弦波,失真小於10%,電壓有效值為90±15V。振鈴信號以5秒為周期,即1秒送,4秒斷。由於振鈴信號電壓比較高,所以先要通過高壓穩壓二極體進行降壓,然後輸入至光耦。再經光耦隔離轉換後,從光耦輸出時通時斷的正弦波,最後經RC迴路進行濾波以輸出標準的方波。該方波信號可以直接輸出至單片機的定時器1進行計數,以實現對鈴流的檢測。由於程式控制電話交換機在電話摘機時電話線迴路電流會突然變大(約30mA),因此,交換機檢測到迴路電流變大就認為電話機已經摘機。自動摘掛機電路可以通過單片機的P1.7來控制一個固態繼電器,固態繼電器的控制端應連接一個大約300Ω的電阻後再接入電話線兩端,從而完成模擬摘掛機。
3系統軟體編制本系統軟體主要由系統主機和系統分機的C51程序和系統與Internet網路</A>通訊程序組成。3.1 系統主機程序的編制系統主機程序主要用於實現系統的總體功能。包括無線數據傳輸程序、看門狗程序、時間戳程序、雙音頻編解碼程序、語音錄放程序、串列通訊程序、鈴流檢測與摘掛機控製程序、系統初始化程序、意外事件處理程序等。程序編制以消息驅動為主導思想。消息由計數器中斷1、外部中斷0和串列中斷產生,在中斷服務程序中,應將相應的狀態位置位,而在消息循環中則應按相應的狀態位調用功能函數,然後由功能函數將相應的狀態位清0並完成所需功能,並最後返回到消息循環中。其程序流程如圖5所示。該系統的分機程序和主機類似,故此不再詳述。screen.width-4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400;>3.2 系統與Internet網路通訊程序的編制這部分通訊程序分為伺服器和客戶端兩個程序,主要通過Internet網路完成用戶的控制功能。伺服器程序主要完成客戶端與系統主機通訊的中轉,即將客戶端發來的控制或者查詢命令成系統主機能識別的格式,或者將系統主機收到的報警等信息上傳到客戶端。伺服器程序使用Socket與客戶端進行Internet通訊。客戶端程序是運行在遠端用戶的控制界面,主要用於完成家居內狀態的顯示以及對家居內電器的遠程式控制制,同時使客戶端直接連接到伺服器。4結論本系統充分利用了現有的網路資源。通過在實際電話網路和Internet網路中的試運行證明:該系統能夠達到設計初期的各項要求。相信將在信息家電、智能小區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A>。
㈢ 請結合物聯網知識,對未來智能家居的前景進行表述
智能家居又稱智能住宅。通俗地說,它是融合了自動化控制系統、計算機網路系統和網路通訊技術於一體的網路化智能化的家居控制系統。
其實,從上世紀末智能家居進入中國,該行業已經發展了十數年,已從枯燥的名詞變成身邊的各種安防系統、對講系統、自動抄表系統、火災報警系統、家庭影院系統、燈光和家電控制系統、家庭信息化平台、信息家電等,看似市場在逐漸成熟,但如今看來還沒有發展到一定的規模,似有閉門造車之嫌,其實內里存在不少問題,阻礙了整個行業在市場上的進一步發展。
目前智能家居市場存在的問題是:缺乏規范的、統一的行業標准;產業核心技術有待突破;應用模式有待創新,產品穩定性可靠性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產業鏈不完整,缺乏完善的社會合作體系;跨產業的合作困難重重;市場推廣力度不夠。這也是未來智能家居「十二五」發展規劃亟待突破的任務。
現在,物聯網給智能家居帶來了第二次生命。據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李力透露,由工信部牽頭制定的《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將出台。工信部將支持重點領域應用示範工程,具體包括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環保、智能安防、智能醫療與智能家居九大領域,尤其是智能家居和智能醫療領域,惠及民生,能提高民眾生活品質,潛在應用需求更為迫切,因此有望形成大的產業規模。
在三網融合大趨勢、政策積極引導、人機交互、物聯網技術的刺激下,各大廠商都摩拳擦掌,蓄勢待發,爭奪智能家居領域這塊大蛋糕。
通過物聯網智能家居技術,可以組建家庭網路系統,讓多台電腦可以共用一條寬頻線路上網以節省費用,實現各電腦間的資源共享、聯網游戲等功能。還可組建家庭控制網路,控制信息化家電(如:空調、冰箱、微波爐、洗衣機、熱水器)的各種動作,也可以控制其它智能設備(如:窗簾、門鎖、燈光……)。還可組建家庭的監控網路,通過家庭監控設備,對家庭安全進行監視和控制,甚至可以在辦公室通過互聯網看到家中的圖像和與家中的人員進行對話。也可組建家庭視頻網路,用一台錄像機(VCD/DVD/電腦)播放節目使多個電視機收看,將寬頻網路上的電影傳送到電視機上收看。還有組建家庭音頻網路,將音響信號送至各個房間收聽,也可以將電腦或網路上的MP3音樂送到音響上播放。最重要的是,可以搭建安防報警系統,若有人非法侵入室內,或發生燃氣泄漏、火災等險情,系統將通過簡訊、彩信、電話等方式第一時間發出報警信號;午後,天氣驟變下起大雨,用手機進行遠程式控制制關窗,這樣就無需一回家就面對「水漫金山」的窘境…
物聯網智能家居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方便和全新體驗,它對能源消費、城市交通、智能環保等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力,甚至被國外專家認為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市場。隨著隨著物聯網與智能家居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深入應用,智能家居系統正朝著網路化、信息化、智慧化方向發展,對智能家居行業的廠商來說將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㈣ 智能家居 寫個暢想文章
《智能家居應用列入物聯網重點》
國家多部委日前聯合發布的《物聯網發展專項行動版計劃》顯示,權該行動涵蓋標准制定、商業模式、政府扶持等10個方面,並將「推動智能家居應用」列入物聯網的重點內容之一。
按照該計劃,到2015年將突破智能感測器、物聯網大數據處理與智能信息管理、行業應用軟體等方面的關鍵技術,推動物聯網技術與新一代移動通信、雲計算、下一代互聯網、衛星通信等技術融合發展,加快物聯網技術創新體系和能力建設,培育形成我國自主的物聯網產業鏈。
其中在應用推廣轉型方面,「推動智能家居應用」被列為14個重點任務之一。該任務計劃面向公眾對家居安全性、舒適性、功能多樣性需求,在大眾城市選擇20個左右重點社區,開展1萬戶以上家庭安防、老人及兒童看護、遠程家電控制。以及水、電、氣智能計量等智能家居示範應用,以解決制約規模化推廣存在的產業鏈協調不足、成本過高、標准不統一等問題,帶動智能家居技術和產品突破現有窘境,為百姓生活帶來應有的便捷與輕松。
以上內容摘自安歌集團網路貼吧,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㈤ 智能家居可以為我們帶來什麼啊
你好,智能家居是一種集成多功能技術系統,以住房為基礎,將互聯網與家裡各種設備聯繫到一起,實現智能化,會給人提供各種生活的便利。目前互聯網大廠都在探索產品智能化的道路上,包括小米、華為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1、讓家居聯網,互聯網大廠的目標?
智能家居,與普通家居相比,智能二字顯得尤為突出。它的功能所帶來的便利是普通家居遠遠無法匹敵的,它會創造一個更加安全、便利、舒適、節能的居住環境。
市場上常見的一些產品大多出自華為、小米、海爾等主流廠商,而它們也是智能家居的主導者。
據《大數據人才報告》顯示,目前全國的大數據人才僅46萬,未來3-5年內大數據人才的缺口將高達150萬。也正是由於人才的需求與實際的缺口,導致各大互聯網企業願意高薪吸引大數據、雲計算等IT人才。以華為給到的薪資來看,即便是1-3年的大數據工程師定級也是在14-15級,可以說大數據、雲計算仍是當下的紅利崗位。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㈥ 談談對智能家居有什麼看法
智能家居是在互聯網影響之下物聯化的體現。智能家居通過物聯網技術將家中的各種設備(如音視頻設備、照明系統、窗簾控制、空調控制、安防系統、數字影院系統、影音伺服器、影櫃系統、網路家電等)連接到一起;
提供家電控制、照明控制、電話遠程式控制制、室內外遙控、防盜報警、環境監測、暖通控制、紅外轉發以及可編程定時控制等多種功能和手段。與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僅具有傳統的居住功能,兼備建築、網路通信、信息家電、設備自動化,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甚至為各種能源費用節約資金。
智能家居的概念起源很早,但一直未有具體的建築案例出現,直到1984年美國聯合科技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 Building System)將建築設備信息化;
整合化概念應用於美國康涅狄格州(Connecticut)哈特佛市(Hartford)的CityPlaceBuilding時,才出現了首棟的「智能型建築」,從此揭開了全世界爭相建造智能家居派的序幕。
(6)互聯網與智能家居論文擴展閱讀:
智能家居其技術特點表現如下:
1、通過家庭網關及其系統軟體建立智能家居平台系統
家庭網關是智能家居區域網的核心部分,主要完成家庭內部網路各種不同通信協議之間的轉換和信息共享,以及與外部通信網路之間的數據交換功能,同時網關還負責家庭智能設備的管理和控制。
2、統一的平台
用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家庭智能終端將家庭智能化的所有功能集成起來,使智能家居建立在一個統一的平台之上。首先,實現家庭內部網路與外部網路之間的數據交互;
其次,還要保證能夠識別通過網路傳輸的指令是合法的指令,而不是「黑客」的非法入侵。因此,家庭智能終端既是家庭信息的交通樞紐,又是信息化家庭的「保護神」。
3、通過外部擴展模塊實現與家電的互連
為實現家用電器的集中控制和遠程式控制制功能,家庭智能網關通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按照特定的通信協議,藉助外部擴展模塊控制家電或照明設備。
4、嵌入式系統的應用
以往的家庭智能終端絕大多數是由單片機控制的。隨著新功能的增加和性能的提升,將處理能力大大增強的具有網路功能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和單片機的控制軟體程序做了相應的調整,使之有機地結合成完整的嵌入式系統。
㈦ 物聯網與智能家居是什麼關系
智能物聯,智慧家居。呈現出一種「人在外,家中一切盡在掌控」的狀態。所有的內家中電容器鏈接上網路,電器的運轉狀態都可以通過自己的手機進行調控。可以說,物聯網和智能家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品質生活,青島這邊有品質生活,品質生活智能家居,讓更多的人過上品質生活。
㈧ 物聯網在智能家居系統中的應用有哪些意義
智能家居集成是利用綜合布線技術、網路通信技術、安全防範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音視頻技術將家居生活有關的設備集成。由於智能家居採用的技術標准與協議的不同,大多數智能家居系統都採用綜合布線方式,但少數系統可能並不採用綜合布線技術,如電力載波,不論哪一種情況,都一定有對應的網路通信技術來完成所需的信號傳輸任務,因此網路通信技術是智能家居集成中關鍵的技術之一。安全防範技術是智能家居系統中必不可少的技術,在小區及戶內可視對講、家庭監控、家庭防盜報警、與家庭有關的小區一卡通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自動控制技術是智能家居系統中必不可少的技術,廣泛應用在智能家居控制中心、 智能家居主機家居設備自動控制模塊中,對於家庭能源的科學管理、家庭設備的日程管理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音視頻技術是實現家庭環境舒適性、藝術性的重要技術,體現在音視頻集中分配、背景音樂、家庭影院等方面。
又稱智能住宅。通俗地說,它是融合了自動化控制系統、計算機網路系統和網路通訊技術於一體的網路化智能化的家居控制系統。智能家居將讓用戶有更方便的手段來管理家庭設備,比如,通過家觸摸屏、無線遙控器、電話、互聯網或者語音識別控制家用設備,更可以執行場景操作,使多個設備形成聯動;另一方面,智能家居內的各種設備相互間可以通訊,不需要用戶指揮也能根據不同的狀態互動運行,從而給用戶帶來最大程度的高效、便利、舒適與安全。
㈨ 物聯網導論論文
淺析物聯網在智能家居中的應用
摘要:眾所周知,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當今社會以及未來社會
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而且其應用方面也越來越廣闊。雖然當前的物聯網技術還不是很成熟,
但是在某些領域方面的研究還是比較靠前的, 比如家居方面。 所以本次選取了物聯網在智能
家居中的應用這一話題。 在論文中, 會首先介紹物聯網的相關內容, 包括對物聯網的認識以
及物聯網的作用, 然後介紹物聯網是如何在智能家居中應用的還有目前大家對智能家居的評
價,最後我們會展望一下智能家居的未來發展狀況以及目前我們可以做的一些相應改變。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框架、智能家居、發展前景
一 、 對 物 聯 網 的 認 識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一個基於互聯網、 傳統電信網等信息承載
體,讓所有能夠被獨立定址的普通物理對象實現互聯互通的網路。它具有普通對象設備化、
自治終端互聯化和普適服務智能化 3 個重要特徵。其英文名稱是「 The Internet of things 」。
由此,顧名思義, 「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
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 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路; 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
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因此,物聯網的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
(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等信息感測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
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
理的一種網路。
從技術架構上來看, 物聯網分為三層:感知層、網路層和應用層。 感知層由各種感測器
以及感測器網關構成, 感知層的作用相當於人的眼耳鼻喉和皮膚等神經末梢, 它是物聯網識
別物體、採集信息的來源,其主要功能是識別物體,採集信息。網路層由各種私有網路、互
聯網、有線和無線通信網、 網路管理系統和雲計算平台等組成, 相當於人的神經中樞和大腦,
負責傳遞和處理感知層獲取的信息。 應用層是物聯網和用戶(包括人、 組織和其他系統)的
介面,它與行業需求結合,實現物聯網的智能應用。
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在物聯網應用中有三項關鍵技術:
1、感測器技術,這也是計算機應用中的關鍵技術。大家都知道,到目前為止絕大部分
計算機處理的都是數字信號。 自從有計算機以來就需要感測器把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計
算機才能處理。
2、RFID 標簽也是一種感測器技術, RFID 技術是融合了無線射頻技術和嵌入式技術為
一體的綜合技術, RFID 在自動識別、物品物流管理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3、嵌入式系統技術是綜合了計算機軟硬體、感測器技術、集成電路技術、電子應用技
術為一體的復雜技術。 如果把物聯網用人體做一個簡單比喻, 感測器相當於人的眼睛、 鼻子、
皮膚等感官, 網路就是神經系統用來傳遞信息, 嵌入式系統則是人的大腦, 在接收到信息後
要進行分類處理。
二 、 物 聯 網 的 作 用
從上文我們對物聯網的認識, 物聯網可以實現物物相通。 但是除此之外, 物聯網還有其
他的作用:
1、除了實現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換信息和通信之外,還可以實現人與物、物與物之間
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當然,這里人還是主體。因為,物與物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的目
的,還是要為人服務、為人所用。
2、除了實現信息的交換與通信的目的,還可以通過安裝信息感測設備,如射頻識別裝
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將所有的物品都與網路連接在一起,方便
識別和管理。
由以上我們可以總結對物聯網的一個大概認識: 物聯網是一項利用感測器的連接來實現
物物相通的網路, 在這個網路之中可以實現信息的交換與分析; 同時在這個網路中還能實現
對物體的智能控制,以此來滿足對大眾的相應需求。
三 、 物 聯 網 在 智 能 家 居 中 應 用 情 況 分 析
4.1 對智能家居的相關認識
智能家居, 或稱智能住宅。首先,它需要在一個家庭中建立一個通訊網路, 為家庭信息
提供必要的通路, 在家庭網路操作系統的控制下, 通過相應的硬體和執行機構, 實現對連入
家庭網路的所有家電和設備的控制和監測; 其次,它們都要通過一定的媒介, 構成與外界的
通訊通道, 以實現與家庭以外的世界溝通信息,滿足遠程式控制制、監測和交換信息的需求,其
最終目的都是滿足人們在家庭中對安全、舒適、方便地工作和生活的需求。
4.2 智能家居的主要功能
(1)安全防護及消防報警自動化
安全防護及消防報警自動化是智能家居的最基本的一項功能, 由於人們對自身及財產的
安全更加重視,選擇智能化家居的一個基本出發點是家庭保安和災害報警自動化。
(2)家電設施智能化
家電設施智能化是智能家居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智能家居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它能根
據住戶的要求對家電和家用電氣設施靈活方便地實現智能控制, 更大程度地把住戶從家務勞
動中解放出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家電設施智能化還會出現更多更新的應用。
(3)物業管理自動化
通過與小區智能系統聯網,住戶可對用水、用電、用氣以及電話、網路等的使用情況進
行監視。 一是實現各種費用的自動計量, 減少物業管理工作量; 二是方便用戶對費用進行自
我控制, 避免費用嚴重超支; 三是可及時發現並避免電話或其他資源被盜用。 物業管理自動
化是小區智能化的一種標志。
(4)信息和通訊自動化
一般的通訊自動化只是通過電話實現簡單的電話自動錄音、 傳真自動接收或回復; 而通
訊智能化可將家中異常情況通過電話自動撥打 110、119 報警電話或主人的辦公電話、手機
等通訊工具。 智能家居的通訊信息自動化的內容將更加廣泛。 如將住戶的個人電腦連入局域
網、互聯網,充分利用計算機網路資源,實現從社區信息服務、物業管理服務、網上資料查
詢、網上商務等各種互聯網功能。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還可實現遠程醫療、遠程教學、咨
詢預約等功能。
(5)各種設備之間的協同工作
智能家居系統可以提供更豐富的系統關聯功能。 例如,當您准備看電視時, 客廳燈光自
動調到您喜歡的亮度 (通過調光控制模塊實現) 、窗簾自動拉上 (通過窗簾控制模塊實現) 、
電視機打開並調整到您最喜歡的頻道,等等。
(6)環境與節能
智能家居能監視室內的溫度、 濕度、 亮度等環境狀態值, 並根據住戶的習慣進行調節控
制,它在一定程度上既能使生活空間更加舒適,又能節約能源。不僅如此, 通過對家電的智
能控制還可實現對水、煤氣等資源的節約。
4.3 智能家居的組成
學術界對智能家居的組成沒有定論, 綜合各種觀點, 一個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統除了具有
各種功能的信息電器外,還必須包括以下幾個模塊:
(1)信息處理模塊
為了使相互獨立的信息家電可以實現信息共享與協同工作, 智能家居系統中必須具有專
門的信息處理模塊。 它的功能主要是收集家庭中各個家電的工作狀態和服務請求, 對各種數
據進行實時處理,並將結果送入功能驅動模塊。
(2)通信模塊
如果說信息處理模塊是智能家居系統的大腦,那麼通信模塊就是實現信息傳導的神經。
根據家庭組網的特點,通信模塊常利用已有的布線(如電力載波),或者採用無線傳輸(如
藍牙、 紅外)等。 由於不同的信息電器對傳輸時的帶寬要求不同,實際中的通信模塊常採用
多種方式混合組網。
(3)功能驅動模塊
功能驅動模塊是信息流入、 流出各個信息電器的介面。 由於各個電器生產廠商的產品在
功能和實現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必須通過功能驅動模塊將信息處理模塊的指令翻譯成電
器可以執行的電平信號, 以及將電器的各種狀態信息轉換成信息處理模塊可以理解的二進制
信息。
(4)外界信息介面模塊
該模塊可以看成是一個家庭通向外界(如 Internet)的網關。它在家庭內部各種電器信
息共享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了基於 Internet 的資源共享,從而更進一步實現了共享的深度
和廣度, 也將是未來智能家居系統發展的熱點。 由於家庭內部網路通常不使用 TCP/IP 協議,
所以外界的信息介面模塊中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從 TCP/IP 協議到各種家庭內部網路協議的轉
換。
四 、 智 能 家 居 的 缺 陷
市場經濟具有自發性和盲目性, 這兩種特性一方面造成了智能家居行業的迅速壯大, 另
一方面也為孕育了某此缺陷。 對於新事物而言, 其優勢往往顯而易見的, 而缺陷則是隱形的。
站在行業發展的高度來看,這些隱身在興盛背後的缺陷將會嚴重阻礙整個行業的未來發展。
目前智能家居行業的缺陷主要可以概括為「弱智」和「復雜」兩點。
1、所謂的「弱智」是指不夠智能。智能家居除了設備本身具有計算、判斷能力之外,
還需要各設備之間的聯動來實現智能。 聯動性上正是當前智能家居行業的短板, 其原因在於
我們智能家居系統的功能不全。 而大部分品牌往往只能實現安防報警、 可視對講、 智能照明
等三、 四個功能,可互相組合派生的功能甚少,更談不上什麼聯動了, 因此其智能程度大遭
消減。
2、復雜主要體現產品布線復雜,配置復雜,操作復雜這三點。現在有許多智能家居系
統組網是基於匯流排技術的, 不可避免的帶來了繁復的布線問題, 增加了施工成本。 部分智能
家居系統, 缺乏軟體支撐,配置起來其過程十分復雜,基本只有專業人員才能完成。操作復
雜,主要表現為產品設計不夠人性化,界面太多,雜亂無章,甚至沒有界面,為用戶帶來了
很大的記憶量。
五 、 物 聯 網 的 發 展 前 景
盡管目前物聯網在智能家居行業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對物聯網
的展望,以後的物聯網發展趨勢應該有以下幾點:
1、無線控制不斷深化:比如在智能家居這一應用方面,業內人士認為,未來, WiFi 無
線網路傳輸技術和 Zigbee 無線技術會在家庭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用戶通過 Zigbee 遙控器,
可以對連接在家庭網路上的家用電器使用狀況進行查詢, 並對其進行無線遙控。 用戶在使用
時,不再局限於傳統的智能終端設備,家中的電視、電腦、手機等顯示設備都可以作為控制
終端。因此,在智能家居系統中加入無線和遠程式控制制技術,將更好地發揮智能家居的功能,
為用戶帶來便捷生活體驗。 我們相信, 未來的物聯網應用方面會通過技術改進, 繼續深化無
線智能控制技術,以此來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
2、網路功能強勢凸顯:一直以來,網路化是物聯網的主要發展趨勢。通過互聯網,人
們可以將智能家居系統中的視頻監控與手機有效結合起來, 一旦有小偷進入家中, 報警信號
即可迅速通過網路, 傳送到小區安防中心、 地區報警中心及用戶手機上。 各報警中心和用戶
可以立即調入視頻圖像, 保證在第一時間有效地監看到小偷的面貌, 確保日後調查取證。 同
時我們還可以利用智能交通系統將交通中出現的任何相關問題及時反應到交警值班處, 以此
來提高辦事效率。
3、智能控制內容逐步擴大:物聯網通過智能化手段,使得人們生活體驗變得更加的方
便、舒適。 針對目前物聯網的一些應用方面的缺陷, 可以想像在未來的社會我們必定要克服
當前出現的智能不能完全實現智能、過於復雜等缺陷。
總體來說, 物聯網是一個新興的但是卻是一個很有用處的行業, 它在當今社會以及未來
社會都會對人們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 雖說目前的物聯網在各個領域都有所運用, 尤
其是在智能家居領域已經有了比較好的發展,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目前所出現的一些問題,
我們只有解決好目前物聯網在一些領域的應用中所出現的缺陷, 這樣才能讓物聯網更好的為
我們服務,使得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舒適。
㈩ 如何實現智能家居之間互聯互通 全靠智能路由器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我們的社會正逐步向物聯網時代邁進。作為物聯網的核心,無線感知反應網路可以實現對各種環境信息的採集和監控,並對信息進行計算、匯總和存儲,從而實現對監控區域環境數據的掌控。但是用戶真正關心的並不是這些環境數據本身,而是關心這些數據如何為家居電器控制提供數據支撐。 如今市場上智能家居方面的產品琳琅滿目,而且都有各自的優點和亮點,為了能夠集成多家產品的優點為用戶提供最好最舒適的用戶體驗,一些集成互聯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主要研究基於嵌入式網關的綜合智能家居系統的設計與實現,該系統實現了某家居環境監測系統、美國Contro14公司智能家居系統和力創公司的智能電量系統之間互聯互通、協調工作。 本論文首先介紹了智能家居系統的研究背景、發展趨勢,關鍵技術、存在的問題以及當今主流的智能家居產品,接著介紹了綜合智能家居系統各主要功能模塊以及它們之間的調用關系進行概要設計,然後介紹了通信協議、嵌入式網關、Contro14系統互聯控制驅動以及控制客戶端四大部分的詳細設計與開發工作,以及為第三方應用開發者設計並開放的開發介面,最後介紹了針對系統進行的功能測試,聯合測試和性能測試,驗證了本系統設計的正確性和可行性。目前本系統已經在實際環境中進行了部署與應用,運行正常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