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出家人住處的問題
如今確有許多佛教的道場稱為廟的,廟卻不是佛教的產物。廟的 意思,說文解字的解釋「尊祖先貌也。」也就是說尊敬祖先的狀貌。佛教傳入中國之前就有廟,是祭祀祖先的地方。何時稱和尚住的叫廟都不可考了,但是估計是和尚趕巧被請如廟暫住幾日,或者和尚經常去廟里作道場,以後就把和尚住的都叫廟了。
寺也不是佛教原有的東西。
寺原來是駐守帝王的服務人員的住所,什麼時候住了和尚呢?據明鎮澄《 清涼山志》記載:「漢明帝時,摩騰,竺法蘭,初自西域以白馬馱經而來,舍於鴻臚寺遂取寺為 名,創置白馬寺,此僧寺之始也。」那以後和尚就住到寺里了。
庵原來是個女人的名字,她把自己的茅屋奉獻出來居住比丘尼,後來就發展稱現在尼姑駐地稱庵了。
觀是道士常用的一個占星術語,慢慢大家習慣把他駐地稱觀了。
⑵ uu山西省運城市河津市真武寺院有多少出家居住
摘要 真武廟創建於元末明初(公元1357--1368)年間,明嘉靖、萬曆、清康熙、乾隆、咸豐、道光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建或重修。真武廟總面積約34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500平方米。殿、樓、閣、亭、台、坡階、棧道、廊舍、牌坊等共三十四處之多。所有建築皆依山勢而上下,殿坡棧道均隨地形而低高。其勢突兀,高下懸絕。東望虎崗,西瞰龍門,南臨汾水,北枕紫金。
⑶ 出家人(尼姑)的日常生活規律
清晨兩點,寺里的「夜巡」(相當於更夫)敲三下木板,把廚房的人們叫醒做飯。三點,再敲四下叫醒全寺的僧人們,然後,僧眾們就起來洗漱穿衣,並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好隊准備上殿。 除了廚房人員以外,全寺僧眾都要聚集到大殿里上早課。每人都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方丈站在殿門左邊,僧值站在殿門右邊。前面佛像前站著「維那」,由他敲響大磬,率領僧眾們頌經。站在他後面的是當值悅眾,手持引磬;三個當值僧,手持木魚、鍾鼓、鐺子等物,這一隊人組成了月兆唱誦是的小樂隊。大殿中央,分成兩排站著數百僧人。一般說來,職位越高的僧人就能越靠近佛像。禪堂住僧們則亦在念佛堂眾僧前面。在最後一排近門處,站著的是臨時在寺院掛單的雲水僧人們。如果沒有值僧允許,任何人都不可離開大殿。 多數寺院里,早課通常念誦的程序是:《楞嚴咒》《大悲咒》《小幾咒》《心經》《贊佛偈》等。早課的第一段就是誦《楞嚴咒》。傳說佛陀的弟子阿難被魔女蠱惑,佛陀誦念這道咒語,救出了阿難。所以,念這道咒可以有效的保護自己不受性慾的誘惑。接著,誦《大悲咒》和《小幾咒》,誦念他們是為了祈求四元及僧眾平靜無難。之後在誦《心經》,這是早課的中心內容。第三段,首先誦《贊佛偈》,之後眾僧排隊繞佛像行走,並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數百甚至上千遍。然後回到原來的位置跪下念三菩薩名及發願文、三皈依文等,最後念《韋陀贊》,頂禮佛祖,早課結束。 僧眾們聽到遠處打竹板的聲音,那就是即將吃早飯的訊號。這時,在大殿里,掌管香燭的僧人將一大碗粥供奉在佛像前面,大約6點鍾,木魚梆聲敲響,和尚們就去齋堂吃「早粥」,這是僧人們一天里的第一餐。 在齋堂里,和在大殿里一樣,眾僧按照職位高低,坐在東西向的狹長桌子後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座位。職位越高,座位就越靠近後面中央。方丈坐的位置在一尊低佛像的後面。這是行堂(齋堂管理者)早已替僧人們盛好了早粥。在吃之前,僧人們先要念《供養偈》,然後服侍長老的侍者從佛像前的碗里取出7粒米,放在庭院中一個廊柱的小木板上,並彈指向惡鬼施捨食物。 早粥時,僧人們不僅要素凈,還要集中思想做「五觀」,也就是五種思想。這五觀是:一觀食,觀想思量食物的來之不易;二觀身,思量自己的德操,如何補不足;三觀心,即觀想如何防止貪心而不犯過失;四是正視良葯,即把吃飯視作吃葯一樣,是為了滋養身體;五是成道業,把吃飯看成修行,吃飯是為了成就道業。吃完飯,念《結齋偈》,僧值布置一天的工作,然後排隊離開齋堂,各回住處。 禪僧回到禪堂,脫去袈裟,換上便袍和便鞋,然後參加「跑香」。當維納高喝「快」時,眾僧便開始疾走,這就叫「跑香」。他們跑成幾個向右繞的圓圈。距中央佛壇最近的是清僧(普通僧人),外面一圈的是文職僧人,最外面的是班首和維納。離得最遠的是「散香」,他手裡舉著竹棒邊跑邊敲打地面。之後僧眾們落座,兩眼注視不遠於第三排不近於第二排的磚上,脊柱保持平直,控制著呼吸。為保持肅靜,絕對禁止講話,如果有人出聲,班首和維納就會用香板打他,但不能用香板尖端打人,也不能打臉。坐禪一柱香的時間後,8點左右,第二次跑香開始。 11點,在眾僧坐禪和第二次跑香後,他們前往齋堂吃午飯。午飯通常是將各種蔬菜和豆腐煮在一起的「羅漢粥」。吃完午飯回禪堂,清潔洗漱後開始行香。這行香坐禪期間,共有三次茶送到他們座位上。茶和禪很久以來就有密切的聯系,不過現在寺院里送給僧眾的茶僅僅是熱開水而已。 晚課在日暮後舉行,儀式和早課大致相同,只是所誦的經文有區別。晚課共有三堂功課:一堂念誦《阿彌陀經》和佛名,以此祈求自己往生西方凈土;一堂禮拜88佛和念誦《大懺悔文》,88佛是指婆娑世界的53尊佛和現在的35尊佛,向他們懺悔可以滅罪;一堂是放蒙山施食,念《破地獄真言》和《心經》。 晚上9點,僧眾們去回禪房休息。
⑷ 出家人不住寺廟,住自己家裡如法嗎
問:弟子家樓下住著一位比丘尼,出家多年,在家與子女居住,日常幫助一些居士解答修行。現有法師告訴她,此等做法嚴重犯戒,必須回到寺院,背誦早晚課,重新受戒,或者受方便戒、沙彌戒。這位比丘尼感到十分苦惱,請求老法師開示。
答:這個問題,佛法說,第一次跟我說的是章嘉大師,五十七年前,他老人家告訴我,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也就是真修。如果在寺院裡面真修有妨礙,回家去真修行,你做出好榜樣,你將來真的往生了。像我們香港何東的老太太,她那個道場叫什麼東蓮覺苑,我一下想不起來了,就在香港這個地方。何東老太太念佛往生,他們全家都是基督教徒,她老人家一個人念佛,兒女很孝順,不反對,家裡也供佛堂。她念佛是坐著往生的,預知時至,表演給家裡人看。家裡人看到這個樣子,統統學佛了,度了一家人,好像當時新聞界都做出報導。她把她的房子捐出來,做為佛教的道場,東蓮覺苑,現在還在。所以真幹才行。如果真正能把三個根落實,那你真的是佛經裡面所講的善男子、善女人,你真做到了。有這三個根,你再去受三皈、受五戒,就很如法了。
現在有很多寺院道場,它不是念佛法門,你念佛他們不贊成,他不歡喜,他要請你走。我這一生當中學經教學壞了,當年李老師告訴我過,他說你學講經,講得不好還可以,如果講得好,你的一生走投無路,哪個寺廟都不歡迎。所以諸位同學也曉得,我曾經在居士家中住過十七年,我們韓館長,沒地方去。寺廟里要什麼?要做經懺佛事,如果我也去趕經懺做法會,那每個廟都歡迎;你去講經,人家討厭你,不要你,所以講經不容易。你們如果要發心學講經,你就想到將來走投無路,吃盡苦頭。到一個地方去講經,住一個月,挺喜歡,大家把你當貴賓看待,三個月就討厭了,半年一定把你趕走。所以我到今年八十二歲,無家可歸,到處流浪,非常不容易。這個道場是居士道場,不是寺廟。所以你就曉得,現在是什麼樣的社會,我們真正干,那自己干,自己好好修行,如理如法。什麼都得放下,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統統放下,這個日子才能過。如果還要名、還要利,還要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這日子就過不下去了。所以這是現實環境,你不能夠不知道。知道之後在家裡修行一樣,也很好,你家裡面的小孩供養你,當你的護法,一心念佛求往生。(凈空法師·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一0三2008/10/10)
(按語:凈空法師的遭遇是走投無路,而問中的比丘尼的情況應該不是這樣,兩者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
⑸ 出家男女僧人能否同在一個寺廟居住的有關宗教規教規定
摘要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
⑹ 有寺院要請出家師父居住嗎
這樣的寺院太多了,因為現在出家的僧人越來越少,只是您沒有刻意去尋找呢,東北極多;福建沿海一帶也不少,可以往那些地方去尋找的。
⑺ 寺廟可以隨便居住嗎
我的回答是,不建議大家在寺廟里居住。那麼其中到底有何緣由,接下來,我就專門以這個題目寫一篇文章講解,希望可以幫上大家。 2.不建議大家居住寺廟原因(一):寺廟、道觀、堂口,包括教堂等地,皆是人神集中交流的地方,除了人自身之外,除了肉眼看到的塑像法身之外,還有很多靈體存在於同一空間之內。這些靈體中有鬼、有怪、有妖、有精等等,統稱為虛空靈體。尤其是每天過了13點之後,即下午1點之後,陽氣開始逐漸減弱,虛空靈體即會一一出現,所以在過了下午1點以後,清晨5點之前,是不建議大家去廟里朝拜的,更何況在寺廟居住呢。如無特殊情況,這個時間段均應遠離寺廟為佳。尤其是每天的子時和丑時,這兩個時辰,四個小時,都屬非人活動頻繁的時間,均應避免一切與靈異有關的事物、場所、地點等等。 3.不建議大家居住寺廟原因(二):只有出家人,方可在寺廟居住。寺廟收留的也皆是「無家」之人。既然是紅塵在家人,離不開家,又何必再寺廟居住呢。冒然的在寺廟居住,甚至包括在寺廟里隨便亂動一些擺設、法器以及隨便吐痰、解手方便等皆有可能觸犯靈體,所以大家在廟里朝拜的時候,一定要嚴格的遵守寺廟里的規矩才是。先天是靈異體質的朋友,去寺廟的時候就更需要注意了,千萬不要隨便打開自己與靈界溝通的大門,對自己不了解和未知的事物,一定要慎重才是。同時三房中人及未滿13虛歲之人,即新婚夫婦、月科父母、孝子孝女等四類人,去廟里朝拜的時候均應注意,原則是皆不可久留。 4.不建議大家居住寺廟原因(三):以上兩點說的不建議大家居住寺廟的原因之中,不包括在寺廟參加法事、短期出家等情況,希望大家不要混淆。這第三點同樣是到了要離開寺廟的時間,就一定要離開,不可久留。細心的朋友可以觀察一下,正規的寺廟,一進山門,即是天王殿,內供彌勒尊佛和四大天王,而後則是大雄寶殿,兩殿必在同一中心線上,而在彌勒佛正後面,供養的則是護法韋馱天尊,坐鎮寺廟中心線開端,護持道場及監管寺內一些活動,尤其是在廟里居住的出家人和在家人,均在護法韋馱菩薩的監管之下。故在寺廟里不要有一絲一毫的惡念,不然招惹來的「佛嚇人」會比「鬼嚇人」更可怕。 5.薩滿佛學科普常識:天王殿內彌勒佛的身後是韋馱菩薩,韋馱菩薩背對廟門,正視大雄寶殿之中的佛祖釋迦牟尼佛,而佛祖的背後,多數則是供養的南海滴水觀音,普度眾生。而在寺廟齋堂廚房中,還供養著咱們廟里的灶王爺,即監齋菩薩。寺廟的廚房和寮房同樣不可隨便進入,以免沖撞出家人,和尚、尼姑、道士、道姑在薩滿仙門中均有特殊的氣場和含義,一旦沖撞,其嚴重程度遠遠超過煞氣的沖撞。 6.祝福所有以往、現在、未來去廟里朝拜祈福的朋友們,均能心想事成,美願成真,吉祥如意。願以此文功德,庄嚴我佛凈土。書罷到此,本文完畢,皆是個人淺見,大家合理取捨,有緣下篇文章再見。
⑻ 出家,現居住寺廟,可以申請低保嗎
你供養出家人嗎?
⑼ 出家人是否可以在民宅長期居住
佛山深遠佛說佛光普度人離塵土。。。。。佛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只有精神遺留!
人需既有內修修為以顯出自身的光,才能銜接上。
修佛得法,修法成佛。以法修;法是培育本命成長的元素,也是成佛成道的基本元素。
法!唯一的道路。
萬象源於法!
宗教的意義是提倡向上向善;宗教的意義不應拘於形式上,而是真正的理解它的精神與教義,並實踐與生活中。這就是所謂的宗教生活化,而非生活宗教化。
以自然磁場的相互吸引力;積極利世的精神、互惠互利、利人利己的心態等等,自然的會有好的因果或善緣。
⑽ 出家師父居住在城市中,有自己的私房,轎車,我們還要供養嗎
出家需要舍棄一切個人的錢財,包括房子、車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