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奇彭代爾傢具

奇彭代爾傢具

發布時間:2022-01-16 20:50:16

A. 奇彭代爾

托馬斯·奇彭代爾(1718-1779)Thomas Chippendale(chĭp'ən-dāl') 是一位誕生於18世紀英國的傢具設計大師。早年,他在奧特勒附近當學徒,後遷徙到倫敦,並成為一名獨立的傢具設計大師,受中國園林及建築的影響,他設計出一批具有中國情調的椅子、桌子和櫃子。比如將中國傢具中的三彎腿用於他設計的椅子,而無牽強之感。他還寫過《紳士與細木傢具製作者指南》等,從而奠定了英式傢具在世界傢具史上的地位。奇彭代爾的貢獻在於他善於吸收東方藝術思想,並將各種傢具風格融於一體,並創造新的傢具樣式與風格。
奇彭代爾是英國最有權威的傢具設計大師,也是第一位得以用自己名字給傢具風格命名的平民,從此打破了以君主名字給傢具風格命名的慣例。大風范「奇彭代爾」傢具雕有豪華的徽紋、卷草紋和葉紋,還配有古希臘殿式的廊柱腿。因此,這一系列的傢具傳遞了一種貴族氣息和權勢感,營造出一種舒適的貴族生活情調。「奇彭代爾」風格的源頭是英美古典風格傢具的流變產物,是洛可可藝術風格的延伸。
主要作品是《傢具指南》(The Gentlemen and Cabinet - Maker's Director) 1754年出版

B. 90 年代中國餐廳這種常見椅子的設計有何來源

明代,梳背南官帽椅 明代,梳背南官帽椅。
1947年,Josef Frank 設計1947年,Josef Frank 設計。
18**年,設計師不明 18**年,設計師不明。
1800-1850 設計師不明 後路易十六風格1800-1850 設計師不明 後路易十六風格。
中外傢具的設計與功能的交流其實很早了,那些元素也是交流的重點。從奇彭代爾式的探索到格林兄弟以及其後的眾多設計師們的成熟產品都讓中外傢具的經典和技藝得到更大的傳播和交流。

C. 在書房裡泡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裝修的時候把二手房拆成了毛坯,還改了不少結構,其中最特別也是現在最滿意的一個改動是打通了小書房和小次卧,讓兩個空間連通成為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書沐區」(硬裝設計師給起的名字,我很喜歡哈哈)。
先上個原始戶型圖:

圖上左側的兩個客卧就是原來的書房和次卧了,我們的主卧和客廳朝南,書房朝東,次卧朝北,bug在於兩間房都很小,書房10平米,朝北的次卧只有6.8平米,所以作為獨立的兩間房利用率很低。一開始設計師按照比較傳統的思路,建議我們把小次卧做成榻榻米,主要用作儲物,有客人來了也可以作為一個小卧室使用。
我們認真思考了一下自己平時的生活狀態和需求,想到了一個相對大膽的方案:
我是一個非常喜歡泡澡的人,在美美的浴室里泡澡是我對新家的一個憧憬,但無奈主衛比較小,只能放一個很小的嵌入式浴缸並且只能和淋浴在一起,而把浴缸放次衛也很奇怪。考慮到平時很少有客人或家人要來我家居住,朝北的次卧利用率會很低,於是提出:是否能把浴缸放在次卧里,把卧室改為一個具有休閑功能的浴室?
這個想法馬上得到了設計師的肯定(感覺設計師遇到我們這種天馬行空的客戶也是比較興奮了,感謝把我們的奇怪想法變為現實),正好我們要進行水電改造,而次卧本來就緊鄰次衛,於是我們為次卧也做了上下水。
考慮到次卧和書房的區域是家裡一個相對比較私密和個人化的空間,我們決定把兩個房間打通,去掉一扇門,這樣增加了實際可利用的面積,並且打通內牆之後,小書房的空間感也更好了,而且東邊的光線也可以照到浴室,改善了本來朝北房間的光照。
改動後的戶型圖:

雖然這種改動讓我們的小三居變成了兩居,但是實際利用率卻大大提高。
下一個問題是,原本兩個房間的兩道門,留哪個呢?
這個問題需要從幾個角度思考,從設計的角度來說意味著兩種設計思路:走廊盡頭是牆,還是門?從動線角度來說,這個連通的區域是從書房走進浴室,還是浴室走進書房?而從空氣流動性和光照來說,保留浴室門就可以把門打開讓南北空氣流動,而保留書房門相當於阻斷了北邊來的光線和空氣。
答案很明顯了:保留浴室門,封住書房門,並且在原來書房門的地方做一個衣櫃用作收納。
其實我在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還考慮了一點,借用中式園林的「借景」概念,保留浴室門也讓走廊盡頭有了一個好景緻:

說完結構的改動,正式開始放圖~
目前的浴室區域:

這樣可以看出和書房的空間關系(空間比較小,有點難拍...請發揮想像力哈哈):

從書房的沙發看過去(右邊的牆本來是要一直推到和書櫃平行,但打到一半發現這個牆有一半是承重,物業給的工程圖沒有標注,所以只能留一點啦)

書房區域的粉色沙發是一個沙發床,可以拉開變成一個1.4米的小雙人床,以便接待臨時的客人。

書桌對面的牆紙來自Cole & Son X Fornasetti的劇院包廂主題牆紙,和書房的綠金窗簾正好呼應:

我們在沙發後面按了一個投影儀,在對面的書櫃上安了幕布,所以窗簾一拉這里就成為了一個有100寸屏幕的小放映室。

從浴缸的方向看書沐區的門:

由於結構設計師主要做硬裝,我們家的軟裝是自己來設計的,書沐區因為相對私密,我們選擇了比較濃重的色彩:綠色、金色和酒紅色,搭配很多綠色植物來做出一種略帶異域感和熱帶雨林感覺的復古風格。
家裡最愛的一件傢具,有100多年歷史的英國桃花芯木古董櫃,兼具哥特、洛可可和東方風格的奇彭代爾式,有機會來專門介紹一下:

一些細節:

」書沐區「現在是除了客廳之外,我們家利用率最高的區域,先生平時都在書房裡工作,而我也擁有了一個相對奢侈的泡澡休憩空間,而且就算他在書房我在泡澡我們也互不打擾哈哈。
很多客人來我們家都很喜歡這個區域,不過也有一些長輩看了以後表示太奇怪接受不了,或者問我們三居改兩居,以後有了孩子怎麼辦。
我們的想法是,家是自己的,只有當下住在裡面的人才知道是否真的符合自己的生活習慣,至於未來可能增加的家庭成員,我們不希望只顧未來規劃而浪費空間,委屈了現在的自己。因為生活一直在變化,家也應該是一直變化的呀!

希望我們的改造案例能給大家一些啟發,並不是說大家都應該把浴缸放在書房裡,而是覺得在做任何裝修改造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真實居住需求。畢竟,自己的家不是要為了有設計感而設計,再天馬行空的想法也需要反復論證和嚴謹結合實際情況來實現,這樣住起來才最舒服呀。
結構改造:上建下築
軟裝:自己

內容由好好住用戶提供,更多問題來好好住APP和屋主直接交流吧~

D. 托馬斯·齊彭代爾的人物簡介

齊彭代爾對各國傢具工藝都作過廣泛研究。他編撰的許多書籍,對當時英國傢具工藝具有指導意義。
齊彭代爾式傢具的風格,當時是設計界的主流。其中,1754年所著的《傢具指南》,使得他的設計在歐美有廣泛影響。

E. 托馬斯·齊彭代爾的介紹

托馬斯·齊彭代爾 Thomas Chippendale(1718-1779),有人譯作「齊本德爾」,是18世紀英國最傑出的傢具設計家和製作家,被譽為「歐洲傢具之父」。

F. 托馬斯·齊彭代爾對英國的設計有哪些影響

18世紀英國最傑出的傢具設計家和製作家是托馬斯·齊彭代爾(ThomasChippendale,1718年~1779年),他對各國的傢具工藝都作過廣泛的研究,尤其是對法國哥特式和羅可可式的傢具,以及中國式的傢具研究頗為精深,並探索過「中國風格羅可可化」的可能性。

G. 西方古代傢具的風格

一、羅馬風格

羅馬風格,源自11-13世紀
這個時期是一個以柱式結構為主的時代,講究從教堂圓形弓頂得來的啟示,雕刻、鑲嵌等藝術手法處於次要地位,用料粗大,線條簡單。羅馬柱式結構可以歸納為五種基本柱式。五種柱式中又以克林斯柱式、愛奧尼亞柱式和組合式柱式三種在傢具及傢具展廳裝飾中的運用最為普遍。

二、哥特式風格

哥特式風格,源自14世紀
以精雕細琢與華麗的鏤花構成的新式傢具,盛行於法國,以尖頂、拱卷和垂直線為主,高聳、輕盈、富麗而精緻,對其影響很深的古建築代表有:英國的西敏寺、法國的巴黎聖母院、德國的科隆大教堂。對「哥特式」建築的形容,人們用了這樣一句話:「它如火焰般躥向天際,剛直、挺拔」。而這一時期的傢具製作,是以模仿建築外形為主的,現存於世的這一風格傢具以西班牙最多和最原汁原味。

三、文藝復興時期

文藝復興時期,源自15-16世紀
這一時期的傢具清一色地成了仿古藝術的產品,而且絕對是溫室里的花朵。但這個時期的繪畫藝術對傢具的影響巨大,傢具製造工匠們開始講究木材飾面材料的花紋和顏色,開始用天然有色木材來拼接精美的畫面。人們這樣評價文藝復興時期的傢具作品:平衡、含蓄、節制,且富於理性和邏輯性。重要的是,這一時期的傢具沒有形成自己傳世的風格,這樣就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被淹沒。

四、巴洛克風格

巴洛克風格,源自17-18世紀
巴洛克風格傢具的主要特色是強調力度、變化和動感,沙發華麗的布面與精緻的雕刻互相配合,把高貴的造型與地面鋪飾融為一體,氣質雍容。強調建築繪畫與雕塑以及室內環境等的綜合性,突出誇張、浪漫、激情和非理性、幻覺、幻想的特點。打破均衡,平面多變,強調層次和深度。使用各色大理石、寶石、青銅、金等裝飾華麗、壯觀,突破了文藝復興古典主義的一些程式、原則。

五、洛可可風格

洛可可風格,源自18世紀

講到洛可可風格就不能不講到一個人,他就是英國的傢具設計大師奇彭代爾(1718-1779年)。他是將中國的塔、蘇州園林技術等東方元素與西方傢具製作技藝相融合的第一人。他同時是英國傢具界最有成就的傢具設計師,也是第一個以設計師的名字命名傢具風格的傢具師。洛可可風格是法文「岩石」、「貝殼」的復合詞,詞義為洛可可,洛可可藝術傢具注重體現曲線特色。沙發背、扶手、椅腿與畫框大都採用細致典雅的雕花,椅背的頂梁都有玲瓏起伏的「C」形和「S」形的渦卷紋的精巧結合,椅的渦卷紋的精巧結合,椅腿採用弧彎式並配有獸爪抓球時的椅腳,椅背頂梁和畫框的前樑上都有貝殼紋雕花。

六、新古典主義風格

新古典主義時期是在18世紀50年代開始發展,出於對洛可可風格輕快和感傷特性的一種反抗,
也有對古代羅馬城考古挖掘的再現,體現出人們對古代希臘羅馬藝術的興趣。這一風格運用曲線曲面,追求動態變化,到了18世紀90年代以後,這一風格變得更加單純和樸素莊重。
這個時期的傢具雕飾圖案包括纏索紋、卵箭式線腳、花束、奇相圖案和花束垂環。造型簡單質朴,包括希臘古尊、三角祭壇、古瓶形式,在使用裝飾時又很節制,表現形象以神話題材為主。顏色搭配沉暗、素淡,惟一例外的是採用伊特魯里亞風格的紅、黑、白搭配方法。
新古典主義時期,新古典傢具的特點:
雕飾圖案:主要以玫瑰花飾,花束和絲帶、杯形等相結合的物品被繫上美麗的花結。
傢具樣式:以直線為基調不作過密的細部裝飾,以直角為主體,追求整體比例的和諧與呼應,做工考究,造型精煉而樸素。

H. 《西方文明的另類歷史》 讀後感

03年,我讀到一本對我影響深遠的書——《西方文明的另類歷史》。這本書或許不是同類作品中的上乘之作,但它在恰當的時間出現,讓我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大歷史模式中解脫出來,並指引我遇見一部部更精彩的作品,讓十年之後的我,一看到比爾•布萊森這樣的作者,《趣味生活簡史》這樣的書名,就知道這書必然又是我的菜。
與十年前的圖書市場相比,「另類史」實已泛濫,我雖時不時讀上一本類似題材的書,可讀多了就見怪不怪,雖覺得有趣,但已不太會產生任何心理波動。但《簡史》里一句漫不經心的話忽然打動了我——「過著體面卻註定默默無聞的生活」。我忍不住想,如果說即使我還沒有過上這種生活,至少我已經無意識的把它當成了自己的生活目標?一個人,如果不是愛因斯坦、卡夫卡或者拿破崙這樣擁有絕對實力的人物,想要青史留名,其實是需要搏出位的,每一本「另類史」,都在給讀者列一張表,上面都是二三四流人物在歷史上搏出位的關鍵詞。
一 日記控
記住塞繆爾•佩皮斯這個名字是由於《黑夜史》,在這部講述工業化之前歐洲的黑夜歷史與文化的著作中,直接和間接引述佩皮斯日記達數十次之多。塞繆爾•佩皮斯是17世紀英國一名海軍大臣,盡管在他的時代事業上春風得意,但在歷史上他因1659至1669近十年間詳細的日記成為還原17世紀歐洲歷史最舉足輕重的人物。只要搜索一下這個名字,你會發現關於17世紀歐洲的形形色色細節研究里都少不了他,無論是拍賣,葡萄酒品鑒還是居家時尚。閱讀《簡史》時,當佩皮斯時不時跳出來時,我已經習以為常了。
即使無法像佩皮斯那樣廣泛涉獵,專攻一兩項領域也很不錯。比如詹姆斯•伍德福德,他45年的日記里最熱衷的就是記下每天的食譜,即使妹妹去世,也不忘悲痛之餘記上「正餐是美味的烤火雞」。正因如此,他的日記成為研究18實際英國飲食習慣的重要文獻。對歷史的貢獻,這位吃貨可能秒殺掉了大部分同時代學者。
二 不務正業
唐諾在《唯物者本雅明》里寫(有刪減):「收藏是對人的拯救補充,把人從分類秩序中分離出來,讓他不再只是使用價值,或甚至只是交易價格,從而讓人恢復了人的完整尊嚴及其價值。」這里,人的「收藏者」是指(有失公平的)社會制度。將這些文縐縐的語言說的赤裸一些,便是說一個人若想追求自由,就應該盡可能避免成為社會機器上不可缺少的零件,從性價比的角度進行職業投機,用盡量少的代價成為有閑的中產階級,這樣,你才有機會發揮你的才智,在你感興趣的領域有所成就。
在西方歷史上,最簡單的職業投機便是成為一名神職人員,那樣你就可以收入不菲而又無所事事。《簡史》花了將近4頁的篇幅介紹了數位因不務正業而取得傑出成就的神職人員,有興趣可自行翻閱。退一步說,即使資質有限未能有一番成就,成為一個神職人員也更有希望因生出羅伯特•胡克、簡•奧斯汀這樣傑出子女而被載入史冊。
三 不計後果
1810年,時任紐約市長柯林頓決定挖一條運河,把紐約和五大湖連接起來,這項工程預計穿越363英里荒原,建造83座水閘,使用50萬蒲式耳水泥,而現實情況是美國沒有會開掘運河的專業人士,沒有政府資金,也沒有性能滿足需要的水泥。但鬼使神差,所有的問題在挖掘過程中悉數解決,小城紐約咸魚翻身。
為了給1889年巴黎博覽會增添一座地標建築,埃菲爾用已經被淘汰的材料鐵建了一座巨塔,巴黎人不知道在市中央修一座鐵塔有什麼用,小仲馬、左拉和莫泊桑等藝術家和知識分子則批評這東西俗不可耐,是一名唯利是圖的機器製造商發明的怪物。埃菲爾自己似乎也覺得這座塔沒什麼用,他的希望就是建一個真正巨大的東西。現在,我們卻說埃菲爾鐵塔是19世紀最引人注目,最有想像力的大型建築之一。
四 侵權山寨
托馬斯•奇彭代爾是第一個將傢具圖紙匯編出版的傢具商,這個點子促成了批量生產技術的創建,結果是同時代傢具商大量山寨其設計,奇彭代爾自己生意凋蔽;坎瓦斯•懷特發明了當時世界上最好的水凝水泥,確保了紐約運河工程的實現,水泥製造商大發橫財,而懷特本人因維權官司筋疲力盡,死後家人連喪葬費都幾乎付不起;喬治•比斯爾可能是第一個意識到石油價值(如果不算沈括)並試圖開採的人,他創建了第一家石油公司,但當開采和加工石油變得非常容易時,獲勝者是原本做豬肉生意的洛克菲勒。
《簡史》里每翻幾頁就會有一則重要發明人湮滅於歷史,侵權山寨者取得成功的故事。當我們說善有善報或者天網恢恢時,我們總是低估了歷史的寬容程度。我們提起愛迪生時不會在乎他卑劣的品性,甚至知道了他並不是電燈的發明者後,我們仍然會說,愛迪生的天才並不在於發明電燈,而在於創造了商業規模生產和供應電燈,是他使電燈成為奇跡。
比爾•布萊森是一位資料編撰大師,他喜歡抽離歷史事件中的因果關系,用「突然間」、「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凸顯歷史的非理性,他知道如何順應這個段子時代,從卷帙浩繁的史料中節取有用之材,他擅長用一個巧妙的結構把段子組織在一起,把笑話書偽裝成一部系統性的大部頭,他深知我們就喜歡這些荒唐事,因為歷史告訴我們,我們就是這么荒唐。
滿意請採納,謝謝。

I. chippendale 是什麼意思啊,在書上看到,好像說是一種傢具的風格啊

作名詞時: 奇彭代爾(18世紀英國傢具設計家)
形容詞 adj. 齊彭代爾式的((指多曲線而富於裝飾性的傢具式樣))
· a Chippendale chair
齊彭代爾式的椅子

不可數名詞 n.[U] [集合稱]齊彭代爾式傢具

J. 歐式傢具的分類

歐式傢具根據不同的風格特點和對細節的處理手法可分為:歐式古典傢具、歐式新古典傢具、歐式田園傢具、簡約歐式傢具四種。 歐式古典主義風格作為一個重要的家居流派延續了17世紀至19世紀皇室貴族傢具的特點,對每個細節精益求精,在庄嚴氣派中追求奢華優雅,而融入現代設計手法後,則更貼近於實用性,透露出歐洲傳統的歷史痕跡與深厚的文化底蘊。
歐式傢具風格可以說是現在流行的一種傢具風格。而在歐式傢具中,因為歐洲的懷舊情結和古羅馬的浪漫,所以羅馬式傢具在歐式傢具中佔有重要的位置。
羅馬式傢具的風格特點其實是來源於羅馬式建築,其主要標志是採用了羅馬式建築的連環拱廊作為傢具構建和裝飾手法,傢具形體笨重,形式拘謹,並且較多的採用了車制的曲面構建,有人認為這是後來溫莎椅的基礎。鑲板上用浮雕和淺雕,裝飾題材有幾何紋樣,編織紋樣,卷草,十字架,基督,天使和獅。
櫃子是當時傢具中重要的一個種類,體型較小,頂端多呈尖頂形式,邊角處多用金屬件或鐵皮加固,同時又起到裝飾作用,這一點可以說以後的傢具裝飾開辟了新的方法,尤其是青銅鍛制和表面鍍金技術極有成就。在現代傢具中有些金屬件也同時具備功能性和裝飾性的雙重作用。
但是,這種風格在12世紀中葉起漸漸被哥特式風格所取代。 羅馬風格,源自11-13世紀
這個時期是一個以柱式結構為主的時代,講究從教堂圓形弓頂得來的啟示,雕刻、鑲嵌等藝術手法處於次要地位,用料粗大,線條簡單。羅馬柱式結構可以歸納為五種基本柱式。五種柱式中又以科林斯柱式、愛奧尼亞柱式和組合式柱式三種在傢具及傢具展廳裝飾中的運用最為普遍。 哥特式風格,源自14世紀
以精雕細琢與華麗的鏤花構成的新式傢具,盛行於法國,以尖頂、拱卷和垂直線為主,高聳、輕盈、富麗而精緻,對其影響很深的古建築代表有:英國的西敏寺、法國的巴黎聖母院、德國的科隆大教堂。對「哥特式」建築的形容,人們用了這樣一句話:「它如火焰般躥向天際,剛直、挺拔」。而這一時期的傢具製作,是以模仿建築外形為主的,現存於世的這一風格傢具以西班牙最多和最原汁原味。 文藝復興時期,源自15-16世紀
這一時期的傢具清一色地成了仿古藝術的產品,而且絕對是溫室里的花朵。但這個時期的繪畫藝術對傢具的影響巨大,傢具製造工匠們開始講究木材飾面材料的花紋和顏色,開始用天然有色木材來拼接精美的畫面。人們這樣評價文藝復興時期的傢具作品:平衡、含蓄、節制,且富於理性和邏輯性。重要的是,這一時期的傢具沒有形成自己傳世的風格,這樣就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被淹沒。 巴洛克風格,源自17-18世紀
巴洛克風格傢具的主要特色是強調力度、變化和動感,沙發華麗的布面與精緻的雕刻互相配合,把高貴的造型與地面鋪飾融為一體,氣質雍容。強調建築繪畫與雕塑以及室內環境等的綜合性,突出誇張、浪漫、激情和非理性、幻覺、幻想的特點。打破均衡,平面多變,強調層次和深度。使用各色大理石、寶石、青銅、金等裝飾華麗、壯觀,突破了文藝復興古典主義的一些程式、原則。 洛可可風格,源自18世紀
講到洛可可風格就不能不講到一個人,他就是英國的傢具設計大師奇彭代爾(1718-1779年)。他是將中國的塔、蘇州園林技術等東方元素與西方傢具製作技藝相融合的第一人。他同時是英國傢具界最有成就的傢具設計師,也是第一個以設計師的名字命名傢具風格的傢具師。洛可可風格是法文「岩石」、「貝殼」的復合詞,詞義為洛可可,洛可可藝術傢具注重體現曲線特色。沙發背、扶手、椅腿與畫框大都採用細致典雅的雕花,椅背的頂梁都有玲瓏起伏的「C」形和「S」形的渦卷紋的精巧結合,椅腿採用弧彎式並配有獸爪抓球時的椅腳,椅背頂梁和畫框的前樑上都有貝殼紋雕花。 新古典主義時期是在18世紀50年代開始發展,出於對洛可可風格輕快和感傷特性的一種反抗,也有對古代羅馬城考古挖掘的再現,體現出人們對古代希臘羅馬藝術的興趣。這一風格運用曲線曲面,追求動態變化,到了18世紀90年代以後,這一風格變得更加單純和樸素莊重。
這個時期的傢具雕飾圖案包括纏索紋、卵箭式線腳、花束、奇相圖案和花束垂環。造型簡單質朴,包括希臘古尊、三角祭壇、古瓶形式,在使用裝飾時又很節制,表現形象以神話題材為主。顏色搭配沉暗、素淡,惟一例外的是採用伊特魯里亞風格的紅、黑、白搭配方法。
新古典主義時期,傢具的特點:
雕飾圖案:主要以玫瑰花飾,花束和絲帶、杯形等相結合的物品被繫上美麗的花結。
傢具樣式:以直線為基調不作過密的細部裝飾,以直角為主體,追求整體比例的和諧與呼應,做工考究,造型精煉而樸素。

閱讀全文

與奇彭代爾傢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家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53
蘋果指紋保修嗎 瀏覽:270
木質傢具摔裂怎麼固定 瀏覽:296
防水塗料如何用滾筒刷 瀏覽:563
華苑冠華維修電話 瀏覽:698
頂樓雨棚多久需要維修 瀏覽:864
海爾空調武漢維修點 瀏覽:603
北碚長安4s店維修電話號碼 瀏覽:924
小米售後維修大概需要多久 瀏覽:949
電腦保修鍵盤進水保修嗎 瀏覽:398
維修車子需要帶什麼 瀏覽:829
維修電腦與家電怎麼辦理執照 瀏覽:518
瑞士珠寶保修單 瀏覽:284
中式古典傢具質量怎麼樣 瀏覽:296
合肥傢具除甲醛如何處理 瀏覽:457
樓頂開裂用什麼防水材料 瀏覽:441
蘋果廣西售後維修點嗎 瀏覽:739
廣州市蘋果維修電話 瀏覽:46
家電的市場部活動怎麼寫 瀏覽:535
開平二手家電市場在哪裡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