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海得仕卡在哪裡使用
可以在超市:樂購、買得、沃爾瑪、樂購EXPRESS、卜蜂蓮花、大潤發,華聯,世紀聯華、農工商、家得利、易買得、好德便利、羅森、全家、迪亞天天、環球超市等;
也可以在大型的商場:
太平洋百貨、百盛、第一八佰伴、巴黎春天、第一百貨,恆隆廣場、聯商廈、假日百貨、龍之夢、日月光、太平洋、新世界、第二食品商店、上海全國土特產、第一食品、敘友茶莊、萬得城、永樂家電(永樂生活城)、老鳳祥、亞一金店、亨達利鍾表、紅星美凱龍、宜家等使用;
還可以在得仕卡的網上繳納水電費之類的。
得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870829)(以下簡稱:得仕股份)成立於2006年10月25日, 是上海地區最早取得第三方支付業務許可證的企業之一, 於2017年2月正式登陸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 主營業務范圍包括預付卡發行與受理、互聯網支付等。
截至2017年6月底,得仕股份累積的有效持卡客戶數超過5萬家,其中機構客戶的佔比超過80%。 發卡量超過一千八百萬張,在上海與北京兩地的簽約商戶門店數超過11,000家, 其中連鎖商戶佔比超過90%,建立了頗具規模的商戶網路以及穩定的銷售網路。
同時,得仕股份也建造線上線下無縫結合的支付生態閉環, 為公司未來打造開放的資源聚合平台打下堅實的基礎。
得仕_網路
❷ 佛門中的萬字用什麼輸入法能打出來,又代表什麼意思
卍:nhgh我用五筆打的
意思請你往下看
卍
漢語讀wan,4聲。 日語讀まんじ(manji)。 為佛教名詞。『紅樓夢』中與茗煙發生關系的一名丫鬟即名為『卍兒』。 另有『卐』字,亦讀作wan,然久保既然用的是第一個『卍』,便不宜混淆。
卍:五筆輸入編碼:nhg(部分五筆輸入法不支持)
卐:五筆輸入編碼:nghg(部分五筆輸入法不支持)
卍字是佛的三十二種大人相之一。據《長阿含經》說,它是第十六種大人相,位在佛的胸前。又在《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六,說是釋迦世尊的第八十種好相,位於胸前。在《十地經論》第十二卷說,釋迦菩薩在未成佛時,胸臆間即有功德庄嚴金剛卍字相。這就是一般所說的胸臆功德相。但是在《方廣大庄嚴經》卷三,說佛的頭發也有五個卍字相。在《有部毗奈耶雜事》第二十九卷,說佛的腰間也有卍字相。「卍」僅是符號,而不是文字。它是表示吉祥無比,稱為吉祥海雲,又稱吉祥喜旋。因此,在《大般若經》第三百八十一卷說:佛的手足及胸臆之前都有吉祥喜旋,以表佛的功德。
卍字的符號,有向右旋——卐;有向左旋——卍。根據《慧琳音義》第二十一卷、《慧菀音義》,及《華嚴經》等,總共有十七處說到卍字相是右旋。但是《陀羅尼集經》第十卷所示摩利支天像所拿的扇子中,所畫的卍字相乃是左旋——卍。還有日本奈良的葯師寺的葯師佛像腳下的卍字相,也是左旋,但是多數的記載是右旋。最早在印度教的主神,如毗濕奴及克利辛那,胸前就有卐字相。在古印度的傳說,凡能統治世界的轉輪聖王,皆具有三十二種大人相;佛是法中之聖王,所以也具三十二種大人相,此在《金剛般若經》中就有記載。
在近代,右旋或左旋,時有爭論。而大多數都認為右旋是對的,左旋是錯的。尤其是在二十世紀的四十年代,歐洲的希特勒,也使用卐字相來做為他納粹主義的標幟。此後,即有更多的爭論,有的說希特勒所用的是右旋,佛教所用的是左旋。其實在唐朝的則天武後時代,曾經創造了一個字——卍,念做「萬」字,表示吉祥萬德的意思,就是左旋;希特勒使用的是斜角形的卐,佛教則是正方形的卍。至於印度教則以右旋表示男性的神,左旋表示女性的神。而西藏的喇嘛教用右旋,苯教(bon-pa)則用左旋。
根據日本國士館大學光島督博士的研究,卍字本非文字,西元前八世紀時始見於婆羅門教的記載,乃是主神毗濕奴的胸毛,是稱為 vatsa 的記號而非文字,至西元前三世紀始被用於佛典。到了西元後一世紀時,又更名為 'svastiko ,本為牛犢頭部的毛發螺旋相,演變成主神毗濕奴的胸毛相,後成為十六種大人相之一,又成為三十二種大人相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希特勒在納粹黨旗中,使用的右旋卐,所以,佛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統一使用左旋卍
——————————————————————————————————
卍,和佛經的翻譯、佛教的流傳有關,大體說是魏晉以來的事。《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六五《入法界品》說:釋迦牟尼「胸標卍字,七處平滿。」卍是吉祥的標志,是釋迦牟尼的32相之一。古印度的印度教、耆那教,都以「卍」為吉祥的標志,將卍寫在門庭、供物和帳本上。在耆那教的宗教儀式上,卍和寶瓶等是象徵吉祥的八件物品之一。卍在梵文里,音室利�蹉洛剎曩,意為「致福」,舊譯為「吉祥海雲」。
宋法雲《翻譯名義集》卷六引唐慧苑《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音義》說:「案卍字本非是字,大周長壽二年(公元693年)主上權制此文,著於天樞,音之為萬,謂吉祥萬德之所集也。」巧慧和多權數的武則天,先是崇道,後來抑道崇佛。她這樣做是有原由的。武則天由唐太宗的才人,變為唐高宗的昭儀,在宮廷斗爭中不擇手段,擊敗王皇後和蕭淑妃而成為皇後;她誅殺李唐皇族,進而改唐為周做了皇帝;她任用酷吏,以暴政懾伏臣民,她的所作所為,用儒家思想是難以解釋的。而道是李唐王族認了親的,崇道就不能背叛李唐,那就只有走崇佛的路了。垂拱四年(688),武承嗣偽造刻有「聖母臨人,永昌帝業」的瑞石,唆使人上表稱瑞石出於洛水。同年又有人偽造刻有「化佛從空來,摩頂為授記(預言)」,「三六年少唱唐唐,次第還唱武媚娘」的瑞石,聲稱得之於汜水,以此暗示武則天稱帝是佛的意志。天授元年(690),「東魏國寺僧法明等撰《大雲經》四卷,表上之,言太後為彌勒佛下生,當代唐為閻浮提(人世)主,制頒於天下」(《資治通鑒》卷二「四)。這年九月,她就成為大周聖神皇帝。長壽二年(693),菩提流志等譯《寶雨經》時,還加進了「日月光天子」於「摩訶支那國」,「故現女身為自在主」的話。這類佛教預言,是為武則天登上帝座和鞏固帝位效力的。
關於「天樞」,《資治通鑒》卷二「五記:延載元年(694),「武三思帥四夷酋長請鑄銅鐵為天樞,立於端門之外,銘記功德,黜唐頌周」。天樞高105尺,八面,各徑五尺。上為徑三丈的騰雲承露盤,高一丈的四個龍人捧著火珠,天樞上刻著武則天題榜「大周萬國頌德天樞」,下刻武三思撰寫的黜唐頌周的文字,百官和四夷酋長的姓名。建立天樞頌德是武周的創舉,將卍刻在天樞上,歌頌武周吉祥萬德。歲月滄桑,天樞早就頹圮不存了。現在,武則天的陵前,矗立的是無字碑,究竟是自認功高蓋世,文字難以表達;還是繼位的唐中宗對她的功過難以評說,只好無言呢?
從考古發現的文物看,隋唐時期,卍字已經走出了佛經,成為日常器物的裝飾性主題。在銅鏡的演化史上,從唐德宗到晚唐時期,流行過卍字鏡。元代統治者崇信佛教,在福建德化屈斗官窯遺址,就出土了不少以卍為裝飾的粉盒。清代卍字錦大邊幾何紋栽絨地毯,人們現在還可以看到,那上面連綿的卍字是不斷頭的。
隋唐時期,佛經中的「卍」有時作「卐」,寫法不一,有些混亂。唐慧琳《一切經音義》提出,應以「卍」為准。逆時針方向的卍和順時針方向的卐,在西藏是有區別的。藏傳佛教以卐為吉祥標志,將卐寫在廟門、牆壁及其它器物上。卍則是苯教崇奉的符號,藏語稱卍為「雍仲」,意為「堅固」。苯教認為卍含有「固信不變」的意義,將卍寫在廟門、牆壁、經書和宗教畫卷上,有些地區的藏民,在逝者的額上畫一卍字。苯教徒是以左旋的逆時針方向,藏傳教是以右旋的順時針方向,圍繞著寺院、佛塔、神山、聖地巡禮的。卍和卐,表示苯教和藏傳佛教的不同巡禮方式。苯教是類似薩滿教的原始宗教,以占卜吉凶、祈福消災、請神驅鬼、除病解厄等為主要活動。
在人類文化史上,卍與卐作為符號,很早就出現了。西亞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伊朗法爾斯省波斯波利斯之南的巴昆遺址,出土有時間不晚於公元前3500年的彩陶,其中有象徵生育的女神陶象,她的肩上就有卐字標記。中國黃河上游的馬家窯文化(公元前3300~前2050年),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屬馬家窯文化的青海都樂縣城東的柳灣基地,發現有130餘種刻劃符號,其中就有卐。學者們認為這些符號,是用來記事的。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貨幣上,有卐字元號。歐洲進入青銅時代後,卐成為裝飾性符號。在早期基督教藝術和拜占庭藝術中,都可見到卐。玻里尼西亞人、南美洲和中美洲的馬雅人、北美洲的納瓦霍印第安人,也都用過卐和卍的符號。納瓦霍印第安人以卍象徵風神雨神。早期日耳曼民族共有的神祗托爾,是個雷神,卐是他的槌子。
流年似水,人類進入了20 世紀。希特勒認為雅利安人是最優良的人種,卐是雅利安人的符號;猶太人是低劣的人種,他在狂熱地追求「種族純潔」時,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排猶運動。二三十年代,他在為德國國家社會主義黨設計黨旗時,在紅布上的白色圓圈中嵌上黑色的卐,作為反對猶太人的標志,1935年9月,它成為第三帝國的國旗和徽章。在紅白黑三色的卐符旗下,納粹黨的排猶運動,第三帝國等法西斯國家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造成人類的浩劫。
卍與卐作為符號由來已久,覆蓋的區域很廣,許多民族都使用過它。
美國人種學家摩爾根(1818.11~1881.12)在《古代社會》中說:「姿勢及符號語言似乎是原始的東西,是發言分明的語言的姐姐。……進化了二者仍然不可分離。是的,姿勢語言或說肢體語言以及符號語言,和發言分明的語言就像姐妹一樣,總是相伴而行的。就是人類步入數字化時代,計算機語言普及時,姿勢語言和符號語言也沒有消失。在時間的隧道里,以遠古中走來的卍、十、中國的太極、古埃及的甲殼蟲之類的符號,都釋放過或還在釋放著能量,它們對人類文化產生過正面的或負面的影響。因此,不要怠慢了歷史上有過的或者還會產生的符號語言,它告訴你的,比起一個方塊字要多的多……
「卐」字元, 藏語稱「雍仲」或「雍仲拉曲」。在藏族的寺院建築、民居建築、帳篷、傢具、地毯、服裝、石刻、法器、藝術品以及節日、婚禮等慶典活動中,常用「卍」符號。其使用范圍極廣,使用頻率極高。「卐」有單圖、也有連圖;形狀有左旋,也有右旋。過去「卍」字元有兩種寫法、兩種含義。用在佛像上的標志是左旋「卍」,用在苯教上的標志是右旋「卐」。據《辭源》載:「卍」本不是文字,而是佛教如來胸前的符號,意思是吉祥幸福。「卍」又是上古時代許多部落的一種符咒。「卍」在古印度、波斯、希臘等國的歷史上均出現過;印度的「卍」符號出現於印度河文明時期,其出現的時間距今約4500年。中國的「卍」字元,出現時間距今大約也是4500年,它原是抽象蛙肢紋的變形。青海柳灣陶器上的「卍」紋樣,就是蛙肢紋的一種抽象變形。
一、「卍」符號的來源
在人類文化史上,「卍」作為符號由來已久,覆蓋區域廣,許多民族都使用過。對「卍」 符號的來源問題,學術界既有外來說,也有本土說,見解頗多,至今仍莫衷一是。
其中先說我們中國相關的.
洛書隱含萬字元。
洛書稍為變化,就可推進萬字元:
洛書 ④ ⑨ ②
③ ⑤ ⑦ Þ
⑧ ① ⑥
在萬字元結構狀態下,洛書隱含的,即不易一眼看出的數理關系,十分清楚地被反映出來,如兩數之差為5的四組數;萬字元的兩個曲臂上,各數之和相等,均為25,等等。換句話說,萬字元是對洛書的一種獨特的數學解析,並且它反映出洛書與河圖在數理方面的內在聯系,只要把曲臂外側拉直,洛書的結構形態就與河圖一致。當有了洛書和萬字元,把河圖省去也可以,因為河圖中的數理關系也基本得到了反映。鑒於以上分析,與其說萬字元象徵著光芒四射的太陽光線,還不如說萬字元是洛書的轉化形態,一方面,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能從光線中看出萬字元;另一方面,古人因崇拜洛書而敬仰萬字元也是說得通的。
(一)「卍」符號的外來說
學術界有人認為:「卐」符號是「舶來品」:即最早源於印度或歐洲。古希臘、波斯、古巴比倫等歐亞許多民族的古文化中均出現過,後來被一些古代宗教所沿用,如婆羅門教、佛教、耆那教等都曾使用。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貨幣上有「卍」符號。歐洲進入青銅時代後,「卍」符號成為裝飾性符號。在早期基督教藝術和拜占庭藝術中,都可見到「卍」符號。玻里尼西亞人、南美洲和中美洲的馬雅人、北美洲的納瓦霍印第安人,也都用過「卍」符號。早期日耳曼民族共有的神祗托爾,是個雷神,「卍」符號是他的槌子。
西亞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伊朗法爾斯省波斯波利斯之南的巴昆遺址,出土有公元前3500年的彩陶,其中有象徵生育的女神陶象,她的肩上就有「卐」符號標記。巴西原始民族卡拉耶人裝潢品上也有「雜形「卍」符號。
我國著名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玄奘將「卍」符號譯為「德」字,強調佛的功德無量。北魏菩提流支譯為「萬」字。唐武則天長壽二年(693年)定讀音為「萬」,意為集天下一切吉祥功德。首見於佛教經典《華嚴經》卷六五(八十卷本)《入法界品》:「胸標「卐」字,七處平滿」。唐慧苑《華嚴音義》:「卍本非字,周長壽二年,主上權制此文,著於天樞,音之為萬,謂吉祥萬德之所集也。」 隨唐時期,「卐」在寫法上有或左旋,或右旋二種,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二十一謂「應以右旋為准。」佛教中多用此符號,象徵佛光普照,或作佛教標識。故在中外佛教聖跡之處,佛像的胸部都標有「卐」字元,以示佛的「瑞相」,象徵吉祥、光明、神聖和美好。
據載,「卐」符號於公元4世紀東漢時期,隨著佛教的東進而傳入中國;因「卐」符號在佛經中有吉祥之義,後來取萬德圓滿之義。「卍」符號走進中國人的生活與佛經的翻譯和佛教的流傳有關。也有說藏族的這種「卐」符號崇拜的起源可能與古波斯的火祆教有關,而不是日神崇拜。
希特勒認為雅利安人是最優良的人種,「卍」符號是雅利安人的符號;猶太人是低劣的人種,他在狂熱地追求「種族純潔」時,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排猶運動。二三十年代,他在為德國國家社會主義黨設計黨旗時,在紅布上的白色圓圈中嵌上黑色的「卐」,作為反對猶太人的標志,1935年9月,它成為第三帝國的國旗和徽章。在紅白黑三色的「卐」符號旗下,納粹黨的排猶運動,第三帝國等法西斯國家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造成人類的浩劫。
(二)「卍」符號的本土說
近年來,中國新石器時代幾處遺址,……都發現繪有、刻有或印有「卍」符號紋樣之後,有人推測它起源於中國,由中國傳播到了外域。其理由是:早在6000-7000年以前,甘、青地區的先民們製做的陶器上已有「卐」符號,廣東、內蒙等地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發現類似符號,所以「卐」符號來自本土。「卐」是「巫」字的變體,三千年前甲骨文中的「巫」字,因為「巫「最早是太陽的信使,所以「巫」字的甲骨文也與「卐」字相近;在我國各地發現的岩畫中,如內蒙陰山岩畫、雲南滄源岩畫、廣西花山岩畫、連雲港將軍崖岩畫、四川珙縣岩畫等,都畫有太陽神或象徵太陽神的畫像。太陽神一般頭部作圓形,光芒四射,或人物執太陽,或畫圓日形,圓形中畫有「卐」符號。不僅在西北的甘、青陶器圖案中發現「卐」符號,而且在中原腹地的新石器遺址中也出現了「卐」符號,還常見於商周甲骨文和青銅銘紋中。這些事實說明「卐」字的崇拜早在佛法傳入前就已存在了。
近年來,在西藏、青海等地陸續發現了古代岩畫地點,岩畫除動物、太陽、吉祥圖案外,還有岩畫「卐」符號。如西藏阿里日土縣發現的日土岩畫就有「卐」符號演變進程序列圖。故有學者認為「卐」 符號在西藏出現最早,並有著相當深刻的含意。之後在印度、漢地和西方也出現了「卐」符號,但在意義上有很大區別。也有人認為「卍」這個符號當初確實含有數字意義,被用來表示「九」。……「九」為神聖的數字,加以崇拜。
從考古發現的文物看,隋唐時期,「卍」 符號已經成為日常器物的裝飾性主題。在銅鏡的演化史上,從唐德宗到晚唐時期,流行過「卍」符號鏡。在福建德化屈斗官窯遺址,出土了以「卍」符號為裝飾的元代粉盒。清代「卍」符號錦大邊幾何紋栽絨地毯,那上面連綿不斷頭的「卍」符號。
自唐以後,漢藏等民族服飾中常見「卍」符號紋樣,還含有多種寓意。漢族的民間服飾中,「卍」符號經過精心處理,「卍」符號四端延伸繪出各種鏈鎖花紋,綿長不斷,含有富貴不斷之意。有時「卍」符號還被傾斜處理,或拉長變形,「卍」符號的四方連續圖案給人以一種旋轉的動感,裝飾性很強。
安旭在《藏族服飾藝術》中指出:「卐」紋樣一直被認為是漢族傳統紋樣,人們習慣稱它叫花萬字,其實,它源於藏族先民之一的羌人文化。如果再追溯到更早的年代,在古波斯、希臘、印度地域均能看到它。秦漢以前,青海地區被稱為「羌戎之地」,青海馬廠文化屬羌文化先河。馬廠文化遺址分布地區,多為現在藏族聚居地區。至今在後藏地區,尚有藏族同胞把「卐」字紋綉在衣服背部,甚至刺在身上,成為文身符號,在藏族的其它裝飾品中也十分常見……。
在西藏林芝縣米瑞鄉雍珠則村境內的石刻碑上除了刻有藏文以外,碑面下方雕刻有碑座,剖面弧形,高20厘米,寬1.6米。座上雕刻出凸起的「卐」符號11個,帶有藏族苯教的色彩。碑上的內容為:在赤德松贊繼位之後,工布嘎波王子為維護小邦的利益,特向贊普奏請,重申舊盟:┅┅「昔,自兄弟分離,至父祖之時,官、民、人、神未分;至今,幸福昌盛,庶政猶如『卐』之永固。然而如今,贊普內府諸官員,廣課賦斂,橫加差役,且有欺侮凌虐者。為使今後永得安寧,務祈大王賜一盟書詔文,以求永遠居於安樂也。
卡爾梅·桑木旦博士認為,苯教一個重要教義是把俄木隆仁作為宇宙中心,其標志是九級雍仲山(符號為「卐」),山頂為一塊水晶巨石的形狀,稱壇城。山腳下有4條大江分別向4個方向流去,而且雍仲山周圍4個標准方向有4大宮殿,構成俄木隆仁主要區域。這里提到了吐蕃人的一種古老的「方位觀」,即以雍仲山為中心,以恆河、印度河、悉達河、博叉河等4條大河分割中心大陸。據此有人推測:雍仲山的地形結構是「卐」最初結構的一種形體模擬物。即「卐」 符號是吐蕃人最早的一種文字地理符號。
在嘉絨藏區流傳著苯教起源於當地的傳說。說是很早以前,嘉絨藏區的領主是女神和苯教的傳人。他們回到人間來傳播苯教。神仙變成了大鵬鳥,生下四個蛋,最後一個是花蛋,名叫拉西擁仲,受其父天神派遣,於鼠年龍日兔時乘龍駕臨德足(獨腳溝),與女神白龍公主益西扎西結婚,夫妻回拜天神父親時,天神父親安排他們去尋找一處為「卐」的地形居住,傳播苯教;此傳說也與地理有關。
還有一則傳說,「卍」符號是藏王松贊干布的大臣祿東贊向唐朝求婚時作為路標而創。後來,這個「卍」符號在藏族地區流傳下來,象徵著和睦團結、吉祥如意。
西藏拉薩大昭寺門前《唐蕃會盟碑》石刻藏文銘文內有「此威德無比雍仲之王威嚴煊赫」之句。苯教信奉「雍仲」為神靈字,並以左旋之「卐」字紋做代表。古代和近現代藏族民間流行以「雍仲」一詞為苯教寺廟名稱和苯教信徒的人名。在康區和嘉戎藏區,藏民舉行婚禮時,新娘到新郎家要在新娘坐的地方用青稞擺一個「卐」字。據說在木雅,人死後要在死者額頭畫一個「卐」字。
也有學界認為:苯教的標識「卍」是古代先民對太陽神的崇拜,逆時針方向是與古代先民對天體運行方向的認知,體現了自然崇拜的精髓。
「卐」符號隨著藏族文化的歷史進程留傳了幾千年。「卐」作為「永恆」、「永生」的標志有著極其深刻的文化學涵義,在藏文化的深層結構里一直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
二、「卍」符號的象徵
「卐」 符號從遠古至現在之所以沒有因歲月的變遷所湮沒,且在世界范圍內都曾經流行,表明它並不是一個一般意義的符號,而是有其特殊的內涵。「卐」符號最早為人類所奉的太陽神或火神之象徵,及後指梵文喻『胸部的吉樣標志』,……屬釋迦牟尼三十二相之一。世界上許多民族都曾把「卐」符號作為古代宗教的標志。「卍」符號有兩種寫法、兩種含義,即順時針「卍」和逆時針「卐」,分別代表佛教和苯教。
目前學界對「卐」符號的象徵寓意歸納如下:1、是漢字中的一個「萬」字;2、鑒於此圖像出現於如來胸臆,故說其寓意為佛教「輪回」之說的表象;3、該圖像具備了漢字方塊的形式結構,故而說它是被遺失了的「刻劃在六千年前甘肅馬家窯彩陶文化陶器上的一個漢字」;4、由於這一符號曾鑄在我國戰國時期中山國以象徵王權的青銅鉞上,故說此圖「是代表一個種族的圖騰符號,或是一種獨特的符號----族徽」,因而隸它是中國歷史上商周以來曾顯赫一時的北方狄族一支「白狄的族徽」;5、史前原始薩滿教「靈魂不滅」觀念可祖先崇拜的藝術表象,「而其功能則是原始社會人們的一種精神文化生活,為發泄情感、表達願望、表示意志,意在祈求祖先賜福、消災免禍為其自身的目的。所以「卐」符號圖像,便是原始宗教通過它團結民族、保護族人或謀事有成的信仰藝術表記」。
此外,還有如下觀點:一是認為「卍」紋樣有可能從太陽圖案演變而來,故說此圖象徵著「太陽崇拜」;二是認為象徵生殖崇拜的表象;三是認為「卍」紋樣在馬家窯文化中是蛙肢紋的抽象變形;四是認為「卍」紋樣是用來記事的;五是認為太陽或火的象徵;六是象徵風輪。七是在西藏原始苯教中具有吉祥和生命不息之意。
死神的卍解請到「卍解」詞條查看,謝謝!
❸ 最近家裡總是門窗晃動,是不是要地震啦農村
地震前兆 唐山大地震的前一夜, 豐南縣稻地鎮一農婦的孩子看到院里老鼠活動頻繁, 孩子認為可 能要地震,想搬到屋外去睡,母親不僅不信,反而責怪孩子亂說話,結果在大地震中孩子被 砸死,這讓那位母親抱憾終生;同夜,該縣樓莊子一村民在深夜聽到住房附近發出嘩嘩流水 聲,原來,平時水量並不豐裕的一口井突然往外冒水,這位村民意識到要地震,立即叫醒全 家跑了出去,隨後大地震發生了,全家倖免於難(據銀川市地震局編《家庭防震知識》)。 唐山大地震前, 出現過大量類似異常現象, 包括動物行為異常、 地下水異常, 還有地聲、 地光等物理現象,但對類似地震的前兆,80%的人並未警覺。其實,地震發生前都是有前兆 的, 這些前兆人們一般都能切身體會得到。 最明顯的就是震前動物行為極為異常, 出現煩躁、 驚慌、不進食、不進圈(窩)、萎靡不振、神情傻獃等反常行為。比如,大貓叼著小貓跑、 冬天蛇出洞、牛羊不進圈、鴿子驚飛不回巢、雞飛樹上叫、蜜蜂群遷等等。 地震前,地下水也會出現極為明顯的異常現象。因為地下水埋藏於地層之中,地震前地 球內部能量的變化會引起地下水位的上升、 下降, 造成井水翻花、 冒泡、 打漩、 發渾、 發響、 變溫、變味等現象。比如《固原縣志》記載,1920 年海原大地震前,「有居山之人,有時夜 半看見山中閃火, 並聞溝內空響。 又有向居平原之人, 家有井繩十丈, 震前忽強半而能汲水, 人以為水旺,其實地震之預兆也」。 此外,地震前氣象也會有所異常,主要包括震前風、霜、雲、霧、聲、光、電、地溫、 氣溫、日月光等現象異常。最明顯的是震前會出現藍、白閃光及帶狀、柱狀或球狀光等地光 現象。另外,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會表現出一些異常現象,比如成熟的南瓜會重新開花,果樹 提前發芽長葉等。 一般來說,動物的表現都有時間性,地震的震級越大,越接近臨震,動物異常的種類及 數量就越多,反應程度也就越強烈。比如:牛、羊、馬、豬在震前幾小時至一天就會出現異 常行為;老鼠在震前一至五天,甚至半個月;雞在震前一至兩天;狗在震前半小時至兩天等 等。
三、防震自救常識 一旦地震後,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逃生,但至於怎麼科學逃生自救,還得聽專家的。地 震局官員介紹說,萬一地震,身處不同場所就得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但奪門而逃是最不明智 的選擇,除非你住在平房裡,在短短幾秒鍾內能跑到安全地帶。否則,最好就地避震,等首 震過後,再迅速撤離。 設法脫離險境。 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 盡量保存體力, 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 向外發出呼救信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這樣會大量消耗精力和體力,盡可能控制 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如果受傷,要想法包紮,避免流血過多。維持 生命。如果被埋在廢墟下的時間比較長,救援人員未到,或者沒有聽到呼救信號,就要想辦 法維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節約,盡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必要時自己的 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地震發生後,外界救災隊伍不可能立即趕到救災現場,在這種情況 下,為使更多被埋壓在廢墟下的人員,獲得寶貴的生命,災區群眾積極投入互救,是減輕人 員傷亡最及時、最有效的辦法,也體現了 "救人第一"崇高美德。 如果你在家裡, 發生地震時, 千萬不能滯留在床上或站在房間中央, 更不能躲在窗戶邊, 不要靠近不結實的牆體,不要破窗而逃。應該飛速跑到承重牆牆角、衛生間等開間小,有支 撐的房間,或躲在低矮牢固的傢具處。住在平房可躲在炕沿下,但要避開大梁。住樓房者, 發生地震時千萬不能到陽台、樓梯、或去乘電梯,更不能跳樓。因為陽台、樓梯是樓房建築 中拉力最弱的部位,而電梯在地震時則會卡死、變形,跳樓無論怎樣,最後的結局都會一樣 恐怖。 如果在學校或公共場所,一旦發生地震,首先要做到聽從老師或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 千萬不能慌亂、擁擠。應就地蹲在桌子或其他支撐物下面,用手或其他東西保護頭部,盡量 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待地震過後,聽從指揮,有組織地迅速撤離。 如果在商場、書店、展覽館等處發生地震時,還應避開玻璃門窗、櫥窗和玻璃櫃台以及 高大、擺放不穩定的重物或易碎的貨架。 再次, 如果在戶外發生地震時, 應迅速離開各種高大危險物, 特別是有玻璃幕牆的建築、 街橋、立交橋,高煙囪、水塔等,避開電線桿、路燈、廣告牌,可以就近選擇開闊地避震。 如果在野外,就要飛速避開水邊,如河邊、湖邊,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還應避開山邊的危 險環境,如山腳下,陡崖邊,以防山崩。不要在陡峭的山坡,山崖上,以防地裂滑坡。如遇 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於滾石前進的方向跑,切不可順著滾石向下跑,也可躲在結實的障 礙物下,或蹲在地溝,要保護好自己的頭部。在野外還應注意避開變壓器、高壓線,以防觸 電。 搶救時間及時, 獲救的希望就越大。 據有關資料顯示, 震後 20 分
❹ 上海市建國西路|田子坊|日月光loft可住6人怎麼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我的房子位於繁華的建國西路上,臨近打浦橋地鐵站。周邊就是日月光廣場。極近田子坊,旁邊也有昆劇團。房間是loft雙床格局,我們的設計師給房間定義為星空主題,取名暗透星光,卧室配備了led燈帶環繞,給你清新的夢幻體驗。房間內我們還配備獨立空調,客廳備有沙發床一共可以住6人。客廳備有強有力的空調帶給你夏日清涼的感覺,超大的投影效果讓你在沙發上體驗觀影效果。廚房設施家用電器一應俱全。陽台洗手池旁提供了容器可以自製檸檬水燈。特別適合出來旅遊的情侶和三倆朋友住。我們提供專業的服務保障。另外房子靠近瑞金醫院,周邊便利店,餐館豐富。你可以使用家裡的所有設備包括無線Wifi,空調,冰箱,微波爐,洗衣機等。浴室洗漱用品等都齊全。 目前我已經把房間設置為「閃訂」模式,您可以直接預訂.點擊我的頭像,可以看到更多上海好位置的房源評論,給你更多舒心的選擇與美好的體驗。我的房間實行「一客一掃」,由專業保潔阿姨負責清潔並更換毛巾被罩等用品,保證屋內的整潔和清新。Welcome you關於房源:我的家位於建國西路上,靠近日月光廣場人民坊。房間是雙床格局,客廳還有雙人沙發床。房間設有獨立衛生間和開放式簡約廚房,設備一應俱全,也有配套的生活洗漱用品和毛巾浴巾。廚房洗手間設施電磁爐電熱水壺冰箱電飯煲微波爐烹飪鍋具湯勺碗筷案板菜刀油鹽醬醋味精調料洗滌劑等廚房使用沒有額外費用,只要自己清洗餐具就好啦。洗衣機洗衣粉電熱水器24小時淋浴等。我們還免費提供一次性牙具梳子拖鞋毛巾浴巾洗發水護發素沐浴露洗手液衣架吹風機都是品牌用品,您放心使用哦關於衛生和打掃每次客人退房後,我都會請專業的保潔阿姨來全套打掃。床單被罩毛巾一定會更換並消毒,確保房間的衛生清潔,這點請您放心。PS,房間傢具和牆壁裝飾品也請您愛護。自助入住退房入住:15:00後隨時入住退房:12:00照片照片為實拍圖案,基本是房源真實情況,希望入住能帶您更多舒適體驗可出入的空間:整租房間可以隨便出入:帶1個獨立的衛生間
飛豬上還可以查看更多有關於建國西路|田子坊|日月光loft可住6人的介紹和玩法還有周邊的景點
❺ 寶山日月光B1層有啥品牌
摘要 你好讓你久等了 答案:寶山日月光目前項目品牌涵蓋如下。
❻ 上海市石庫門陽光閣樓一居|淮海路田子坊日月光怎麼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概要:您好,很高興能把我家的溫暖傳遞給你,關於它,你想知道的大抵都在下面了:古典木韻樓道有些昏暗,上樓的時候務必注意安全!不適合攜帶大件行李的朋友!請建立良好鄰里情誼,不要在樓道里大聲說話。我的家在上海最典型的舊式里弄住宅群內,磚木結構的二層石庫門建築特色鮮明,非常適合喜愛中式牌樓建築與傳統文化的你們。我們設計時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木結構房屋特色,收藏的古董傢具與佛系擺件古樸素雅,配以舒適的現代床墊和柔軟沙發,將古今融合的溫潤二居呈現於此。閃光點最著名石庫門步高里里的陽光閣樓二居室,充滿古典氣息的木結構沉澱著歷史與文明體驗最地道的「本地人」生活,周圍是文化街道,聚集各類小資情調的美店房間100 「一客一掃「!像我如此精緻,當然開啟」閃訂「模式Live in Serendipity房源細節房源細節:有一點動心,繼續看這里:明明白白我的心:我家在一幢老式居民村三層,樓梯略陡,攜帶行李或者恐高的朋友請建立起強大的心理准備!房間:30平米一室一廚一衛衛生間帶暖風空調暖氣片床:卧室:1張21.5米大床陽光房:1張21.35米沙發床可住4人家居:IPTV高清電視暖氣片空調餐桌居家拖鞋雨傘滅火器廚房:燃氣灶烤箱熱水壺咖啡機微波爐冰箱電飯煲麵包機烹飪鍋具湯勺碗筷案板刀具金龍魚豆油基本調料洗滌劑衛生間:洗衣機洗衣粉液電熱水器浴霸24小時淋浴高端毛巾浴室拖鞋一次性牙具洗手液衣架吹風機洗發水護發素潘婷沐浴露多芬自助入住我家可以自助入住,隨時到都可以哦正常入住時間:15點後 退房時間為:12點前打掃衛生:房間100「一客一掃」,我都會請專業保潔來全套大掃除!床單被罩毛巾一定會更換並消毒!房間干凈整潔,空氣是陽光的味道 PS:房間傢具和牆壁裝飾品也請您呵護哦。小區位於內環文化歷史名社區保安24小時值班,物業管理有序,安全請放心。老式居民社區,周邊出入的都是當地老鄰居,安全您放心。但是請注意一定要在小區和樓道保持低調安靜。照片 照片為實拍圖案,基本房源真實情況。
飛豬上還可以查看更多有關於石庫門陽光閣樓一居|淮海路田子坊日月光的介紹和玩法還有周邊的景點
❼ 卍解念法
卍
卍
漢語讀wan,4聲。 日語讀ばん(ban)。 為佛教名詞。『紅樓夢』中與茗煙發生關系的一名丫鬟即名為『卍兒』。 另有『卐』字,亦讀作wan,然久保既然用的是第一個『卍』,便不宜混淆。
卍:五筆輸入編碼:nhg(部分五筆輸入法不支持)
卐:五筆輸入編碼:nghg(部分五筆輸入法不支持)
卍字是佛的三十二種大人相之一。據《長阿含經》說,它是第十六種大人相,位在佛的胸前。又在《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六,說是釋迦世尊的第八十種好相,位於胸前。在《十地經論》第十二卷說,釋迦菩薩在未成佛時,胸臆間即有功德庄嚴金剛卍字相。這就是一般所說的胸臆功德相。但是在《方廣大庄嚴經》卷三,說佛的頭發也有五個卍字相。在《有部毗奈耶雜事》第二十九卷,說佛的腰間也有卍字相。「卍」僅是符號,而不是文字。它是表示吉祥無比,稱為吉祥海雲,又稱吉祥喜旋。因此,在《大般若經》第三百八十一卷說:佛的手足及胸臆之前都有吉祥喜旋,以表佛的功德。
卍字的符號,有向右旋——卐;有向左旋——卍。根據《慧琳音義》第二十一卷、《慧菀音義》,及《華嚴經》等,總共有十七處說到卍字相是右旋。但是《陀羅尼集經》第十卷所示摩利支天像所拿的扇子中,所畫的卍字相乃是左旋——卍。還有日本奈良的葯師寺的葯師佛像腳下的卍字相,也是左旋,但是多數的記載是右旋。最早在印度教的主神,如毗濕奴及克利辛那,胸前就有卐字相。在古印度的傳說,凡能統治世界的轉輪聖王,皆具有三十二種大人相;佛是法中之聖王,所以也具三十二種大人相,此在《金剛般若經》中就有記載。
在近代,右旋或左旋,時有爭論。而大多數都認為右旋是對的,左旋是錯的。尤其是在二十世紀的四十年代,歐洲的希特勒,也使用卐字相來做為他納粹主義的標幟。此後,即有更多的爭論,有的說希特勒所用的是右旋,佛教所用的是左旋。其實在唐朝的則天武後時代,曾經創造了一個字——卍,念做「萬」字,表示吉祥萬德的意思,就是左旋;希特勒使用的是斜角形的卐,佛教則是正方形的卍。至於印度教則以右旋表示男性的神,左旋表示女性的神。而西藏的喇嘛教用右旋,苯教(bon-pa)則用左旋。
根據日本國士館大學光島督博士的研究,卍字本非文字,西元前八世紀時始見於婆羅門教的記載,乃是主神毗濕奴的胸毛,是稱為 vatsa 的記號而非文字,至西元前三世紀始被用於佛典。到了西元後一世紀時,又更名為 'svastiko ,本為牛犢頭部的毛發螺旋相,演變成主神毗濕奴的胸毛相,後成為十六種大人相之一,又成為三十二種大人相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希特勒在納粹黨旗中,使用的右旋卐,所以,佛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統一使用左旋卍
——————————————————————————————————
卍,和佛經的翻譯、佛教的流傳有關,大體說是魏晉以來的事。《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六五《入法界品》說:釋迦牟尼「胸標卍字,七處平滿。」卍是吉祥的標志,是釋迦牟尼的32相之一。古印度的印度教、耆那教,都以「卍」為吉祥的標志,將卍寫在門庭、供物和帳本上。在耆那教的宗教儀式上,卍和寶瓶等是象徵吉祥的八件物品之一。卍在梵文里,音室利�蹉洛剎曩,意為「致福」,舊譯為「吉祥海雲」。
宋法雲《翻譯名義集》卷六引唐慧苑《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音義》說:「案卍字本非是字,大周長壽二年(公元693年)主上權制此文,著於天樞,音之為萬,謂吉祥萬德之所集也。」巧慧和多權數的武則天,先是崇道,後來抑道崇佛。她這樣做是有原由的。武則天由唐太宗的才人,變為唐高宗的昭儀,在宮廷斗爭中不擇手段,擊敗王皇後和蕭淑妃而成為皇後;她誅殺李唐皇族,進而改唐為周做了皇帝;她任用酷吏,以暴政懾伏臣民,她的所作所為,用儒家思想是難以解釋的。而道是李唐王族認了親的,崇道就不能背叛李唐,那就只有走崇佛的路了。垂拱四年(688),武承嗣偽造刻有「聖母臨人,永昌帝業」的瑞石,唆使人上表稱瑞石出於洛水。同年又有人偽造刻有「化佛從空來,摩頂為授記(預言)」,「三六年少唱唐唐,次第還唱武媚娘」的瑞石,聲稱得之於汜水,以此暗示武則天稱帝是佛的意志。天授元年(690),「東魏國寺僧法明等撰《大雲經》四卷,表上之,言太後為彌勒佛下生,當代唐為閻浮提(人世)主,制頒於天下」(《資治通鑒》卷二「四)。這年九月,她就成為大周聖神皇帝。長壽二年(693),菩提流志等譯《寶雨經》時,還加進了「日月光天子」於「摩訶支那國」,「故現女身為自在主」的話。這類佛教預言,是為武則天登上帝座和鞏固帝位效力的。
關於「天樞」,《資治通鑒》卷二「五記:延載元年(694),「武三思帥四夷酋長請鑄銅鐵為天樞,立於端門之外,銘記功德,黜唐頌周」。天樞高105尺,八面,各徑五尺。上為徑三丈的騰雲承露盤,高一丈的四個龍人捧著火珠,天樞上刻著武則天題榜「大周萬國頌德天樞」,下刻武三思撰寫的黜唐頌周的文字,百官和四夷酋長的姓名。建立天樞頌德是武周的創舉,將卍刻在天樞上,歌頌武周吉祥萬德。歲月滄桑,天樞早就頹圮不存了。現在,武則天的陵前,矗立的是無字碑,究竟是自認功高蓋世,文字難以表達;還是繼位的唐中宗對她的功過難以評說,只好無言呢?
從考古發現的文物看,隋唐時期,卍字已經走出了佛經,成為日常器物的裝飾性主題。在銅鏡的演化史上,從唐德宗到晚唐時期,流行過卍字鏡。元代統治者崇信佛教,在福建德化屈斗官窯遺址,就出土了不少以卍為裝飾的粉盒。清代卍字錦大邊幾何紋栽絨地毯,人們現在還可以看到,那上面連綿的卍字是不斷頭的。
隋唐時期,佛經中的「卍」有時作「卐」,寫法不一,有些混亂。唐慧琳《一切經音義》提出,應以「卍」為准。逆時針方向的卍和順時針方向的卐,在西藏是有區別的。藏傳佛教以卐為吉祥標志,將卐寫在廟門、牆壁及其它器物上。卍則是苯教崇奉的符號,藏語稱卍為「雍仲」,意為「堅固」。苯教認為卍含有「固信不變」的意義,將卍寫在廟門、牆壁、經書和宗教畫卷上,有些地區的藏民,在逝者的額上畫一卍字。苯教徒是以左旋的逆時針方向,藏傳教是以右旋的順時針方向,圍繞著寺院、佛塔、神山、聖地巡禮的。卍和卐,表示苯教和藏傳佛教的不同巡禮方式。苯教是類似薩滿教的原始宗教,以占卜吉凶、祈福消災、請神驅鬼、除病解厄等為主要活動。
在人類文化史上,卍與卐作為符號,很早就出現了。西亞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伊朗法爾斯省波斯波利斯之南的巴昆遺址,出土有時間不晚於公元前3500年的彩陶,其中有象徵生育的女神陶象,她的肩上就有卐字標記。中國黃河上游的馬家窯文化(公元前3300~前2050年),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屬馬家窯文化的青海都樂縣城東的柳灣基地,發現有130餘種刻劃符號,其中就有卐。學者們認為這些符號,是用來記事的。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貨幣上,有卐字元號。歐洲進入青銅時代後,卐成為裝飾性符號。在早期基督教藝術和拜占庭藝術中,都可見到卐。玻里尼西亞人、南美洲和中美洲的馬雅人、北美洲的納瓦霍印第安人,也都用過卐和卍的符號。納瓦霍印第安人以卍象徵風神雨神。早期日耳曼民族共有的神祗托爾,是個雷神,卐是他的槌子。
流年似水,人類進入了20 世紀。希特勒認為雅利安人是最優良的人種,卐是雅利安人的符號;猶太人是低劣的人種,他在狂熱地追求「種族純潔」時,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排猶運動。二三十年代,他在為德國國家社會主義黨設計黨旗時,在紅布上的白色圓圈中嵌上黑色的卐,作為反對猶太人的標志,1935年9月,它成為第三帝國的國旗和徽章。在紅白黑三色的卐符旗下,納粹黨的排猶運動,第三帝國等法西斯國家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造成人類的浩劫。
卍與卐作為符號由來已久,覆蓋的區域很廣,許多民族都使用過它。
美國人種學家摩爾根(1818.11~1881.12)在《古代社會》中說:「姿勢及符號語言似乎是原始的東西,是發言分明的語言的姐姐。……進化了二者仍然不可分離。是的,姿勢語言或說肢體語言以及符號語言,和發言分明的語言就像姐妹一樣,總是相伴而行的。就是人類步入數字化時代,計算機語言普及時,姿勢語言和符號語言也沒有消失。在時間的隧道里,以遠古中走來的卍、十、中國的太極、古埃及的甲殼蟲之類的符號,都釋放過或還在釋放著能量,它們對人類文化產生過正面的或負面的影響。因此,不要怠慢了歷史上有過的或者還會產生的符號語言,它告訴你的,比起一個方塊字要多的多……
「卐」字元, 藏語稱「雍仲」或「雍仲拉曲」。在藏族的寺院建築、民居建築、帳篷、傢具、地毯、服裝、石刻、法器、藝術品以及節日、婚禮等慶典活動中,常用「卍」符號。其使用范圍極廣,使用頻率極高。「卐」有單圖、也有連圖;形狀有左旋,也有右旋。過去「卍」字元有兩種寫法、兩種含義。用在佛像上的標志是左旋「卍」,用在苯教上的標志是右旋「卐」。據《辭源》載:「卍」本不是文字,而是佛教如來胸前的符號,意思是吉祥幸福。「卍」又是上古時代許多部落的一種符咒。「卍」在古印度、波斯、希臘等國的歷史上均出現過;印度的「卍」符號出現於印度河文明時期,其出現的時間距今約4500年。中國的「卍」字元,出現時間距今大約也是4500年,它原是抽象蛙肢紋的變形。青海柳灣陶器上的「卍」紋樣,就是蛙肢紋的一種抽象變形。
一、「卍」符號的來源
在人類文化史上,「卍」作為符號由來已久,覆蓋區域廣,許多民族都使用過。對「卍」 符號的來源問題,學術界既有外來說,也有本土說,見解頗多,至今仍莫衷一是。
(一)「卍」符號的外來說
學術界有人認為:「卐」符號是「舶來品」:即最早源於印度或歐洲。古希臘、波斯、古巴比倫等歐亞許多民族的古文化中均出現過,後來被一些古代宗教所沿用,如婆羅門教、佛教、耆那教等都曾使用。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貨幣上有「卍」符號。歐洲進入青銅時代後,「卍」符號成為裝飾性符號。在早期基督教藝術和拜占庭藝術中,都可見到「卍」符號。玻里尼西亞人、南美洲和中美洲的馬雅人、北美洲的納瓦霍印第安人,也都用過「卍」符號。早期日耳曼民族共有的神祗托爾,是個雷神,「卍」符號是他的槌子。
西亞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伊朗法爾斯省波斯波利斯之南的巴昆遺址,出土有公元前3500年的彩陶,其中有象徵生育的女神陶象,她的肩上就有「卐」符號標記。巴西原始民族卡拉耶人裝潢品上也有「雜形「卍」符號。
我國著名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玄奘將「卍」符號譯為「德」字,強調佛的功德無量。北魏菩提流支譯為「萬」字。唐武則天長壽二年(693年)定讀音為「萬」,意為集天下一切吉祥功德。首見於佛教經典《華嚴經》卷六五(八十卷本)《入法界品》:「胸標「卐」字,七處平滿」。唐慧苑《華嚴音義》:「卍本非字,周長壽二年,主上權制此文,著於天樞,音之為萬,謂吉祥萬德之所集也。」 隨唐時期,「卐」在寫法上有或左旋,或右旋二種,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二十一謂「應以右旋為准。」佛教中多用此符號,象徵佛光普照,或作佛教標識。故在中外佛教聖跡之處,佛像的胸部都標有「卐」字元,以示佛的「瑞相」,象徵吉祥、光明、神聖和美好。
據載,「卐」符號於公元4世紀東漢時期,隨著佛教的東進而傳入中國;因「卐」符號在佛經中有吉祥之義,後來取萬德圓滿之義。「卍」符號走進中國人的生活與佛經的翻譯和佛教的流傳有關。也有說藏族的這種「卐」符號崇拜的起源可能與古波斯的火祆教有關,而不是日神崇拜。
希特勒認為雅利安人是最優良的人種,「卍」符號是雅利安人的符號;猶太人是低劣的人種,他在狂熱地追求「種族純潔」時,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排猶運動。二三十年代,他在為德國國家社會主義黨設計黨旗時,在紅布上的白色圓圈中嵌上黑色的「卐」,作為反對猶太人的標志,1935年9月,它成為第三帝國的國旗和徽章。在紅白黑三色的「卐」符號旗下,納粹黨的排猶運動,第三帝國等法西斯國家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造成人類的浩劫。
(二)「卍」符號的本土說
近年來,中國新石器時代幾處遺址,……都發現繪有、刻有或印有「卍」符號紋樣之後,有人推測它起源於中國,由中國傳播到了外域。其理由是:早在6000-7000年以前,甘、青地區的先民們製做的陶器上已有「卐」符號,廣東、內蒙等地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發現類似符號,所以「卐」符號來自本土。「卐」是「巫」字的變體,三千年前甲骨文中的「巫」字,因為「巫「最早是太陽的信使,所以「巫」字的甲骨文也與「卐」字相近;在我國各地發現的岩畫中,如內蒙陰山岩畫、雲南滄源岩畫、廣西花山岩畫、連雲港將軍崖岩畫、四川珙縣岩畫等,都畫有太陽神或象徵太陽神的畫像。太陽神一般頭部作圓形,光芒四射,或人物執太陽,或畫圓日形,圓形中畫有「卐」符號。不僅在西北的甘、青陶器圖案中發現「卐」符號,而且在中原腹地的新石器遺址中也出現了「卐」符號,還常見於商周甲骨文和青銅銘紋中。這些事實說明「卐」字的崇拜早在佛法傳入前就已存在了。
近年來,在西藏、青海等地陸續發現了古代岩畫地點,岩畫除動物、太陽、吉祥圖案外,還有岩畫「卐」符號。如西藏阿里日土縣發現的日土岩畫就有「卐」符號演變進程序列圖。故有學者認為「卐」 符號在西藏出現最早,並有著相當深刻的含意。之後在印度、漢地和西方也出現了「卐」符號,但在意義上有很大區別。也有人認為「卍」這個符號當初確實含有數字意義,被用來表示「九」。……「九」為神聖的數字,加以崇拜。
從考古發現的文物看,隋唐時期,「卍」 符號已經成為日常器物的裝飾性主題。在銅鏡的演化史上,從唐德宗到晚唐時期,流行過「卍」符號鏡。在福建德化屈斗官窯遺址,出土了以「卍」符號為裝飾的元代粉盒。清代「卍」符號錦大邊幾何紋栽絨地毯,那上面連綿不斷頭的「卍」符號。
自唐以後,漢藏等民族服飾中常見「卍」符號紋樣,還含有多種寓意。漢族的民間服飾中,「卍」符號經過精心處理,「卍」符號四端延伸繪出各種鏈鎖花紋,綿長不斷,含有富貴不斷之意。有時「卍」符號還被傾斜處理,或拉長變形,「卍」符號的四方連續圖案給人以一種旋轉的動感,裝飾性很強。
安旭在《藏族服飾藝術》中指出:「卐」紋樣一直被認為是漢族傳統紋樣,人們習慣稱它叫花萬字,其實,它源於藏族先民之一的羌人文化。如果再追溯到更早的年代,在古波斯、希臘、印度地域均能看到它。秦漢以前,青海地區被稱為「羌戎之地」,青海馬廠文化屬羌文化先河。馬廠文化遺址分布地區,多為現在藏族聚居地區。至今在後藏地區,尚有藏族同胞把「卐」字紋綉在衣服背部,甚至刺在身上,成為文身符號,在藏族的其它裝飾品中也十分常見……。
在西藏林芝縣米瑞鄉雍珠則村境內的石刻碑上除了刻有藏文以外,碑面下方雕刻有碑座,剖面弧形,高20厘米,寬1.6米。座上雕刻出凸起的「卐」符號11個,帶有藏族苯教的色彩。碑上的內容為:在赤德松贊繼位之後,工布嘎波王子為維護小邦的利益,特向贊普奏請,重申舊盟:┅┅「昔,自兄弟分離,至父祖之時,官、民、人、神未分;至今,幸福昌盛,庶政猶如『卐』之永固。然而如今,贊普內府諸官員,廣課賦斂,橫加差役,且有欺侮凌虐者。為使今後永得安寧,務祈大王賜一盟書詔文,以求永遠居於安樂也。
卡爾梅·桑木旦博士認為,苯教一個重要教義是把俄木隆仁作為宇宙中心,其標志是九級雍仲山(符號為「卐」),山頂為一塊水晶巨石的形狀,稱壇城。山腳下有4條大江分別向4個方向流去,而且雍仲山周圍4個標准方向有4大宮殿,構成俄木隆仁主要區域。這里提到了吐蕃人的一種古老的「方位觀」,即以雍仲山為中心,以恆河、印度河、悉達河、博叉河等4條大河分割中心大陸。據此有人推測:雍仲山的地形結構是「卐」最初結構的一種形體模擬物。即「卐」 符號是吐蕃人最早的一種文字地理符號。
在嘉絨藏區流傳著苯教起源於當地的傳說。說是很早以前,嘉絨藏區的領主是女神和苯教的傳人。他們回到人間來傳播苯教。神仙變成了大鵬鳥,生下四個蛋,最後一個是花蛋,名叫拉西擁仲,受其父天神派遣,於鼠年龍日兔時乘龍駕臨德足(獨腳溝),與女神白龍公主益西扎西結婚,夫妻回拜天神父親時,天神父親安排他們去尋找一處為「卐」的地形居住,傳播苯教;此傳說也與地理有關。
還有一則傳說,「卍」符號是藏王松贊干布的大臣祿東贊向唐朝求婚時作為路標而創。後來,這個「卍」符號在藏族地區流傳下來,象徵著和睦團結、吉祥如意。
西藏拉薩大昭寺門前《唐蕃會盟碑》石刻藏文銘文內有「此威德無比雍仲之王威嚴煊赫」之句。苯教信奉「雍仲」為神靈字,並以左旋之「卐」字紋做代表。古代和近現代藏族民間流行以「雍仲」一詞為苯教寺廟名稱和苯教信徒的人名。在康區和嘉戎藏區,藏民舉行婚禮時,新娘到新郎家要在新娘坐的地方用青稞擺一個「卐」字。據說在木雅,人死後要在死者額頭畫一個「卐」字。
也有學界認為:苯教的標識「卍」是古代先民對太陽神的崇拜,逆時針方向是與古代先民對天體運行方向的認知,體現了自然崇拜的精髓。
「卐」符號隨著藏族文化的歷史進程留傳了幾千年。「卐」作為「永恆」、「永生」的標志有著極其深刻的文化學涵義,在藏文化的深層結構里一直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
二、「卍」符號的象徵
「卐」 符號從遠古至現在之所以沒有因歲月的變遷所湮沒,且在世界范圍內都曾經流行,表明它並不是一個一般意義的符號,而是有其特殊的內涵。「卐」符號最早為人類所奉的太陽神或火神之象徵,及後指梵文喻『胸部的吉樣標志』,……屬釋迦牟尼三十二相之一。世界上許多民族都曾把「卐」符號作為古代宗教的標志。「卍」符號有兩種寫法、兩種含義,即順時針「卍」和逆時針「卐」,分別代表佛教和苯教。
目前學界對「卐」符號的象徵寓意歸納如下:1、是漢字中的一個「萬」字;2、鑒於此圖像出現於如來胸臆,故說其寓意為佛教「輪回」之說的表象;3、該圖像具備了漢字方塊的形式結構,故而說它是被遺失了的「刻劃在六千年前甘肅馬家窯彩陶文化陶器上的一個漢字」;4、由於這一符號曾鑄在我國戰國時期中山國以象徵王權的青銅鉞上,故說此圖「是代表一個種族的圖騰符號,或是一種獨特的符號----族徽」,因而隸它是中國歷史上商周以來曾顯赫一時的北方狄族一支「白狄的族徽」;5、史前原始薩滿教「靈魂不滅」觀念可祖先崇拜的藝術表象,「而其功能則是原始社會人們的一種精神文化生活,為發泄情感、表達願望、表示意志,意在祈求祖先賜福、消災免禍為其自身的目的。所以「卐」符號圖像,便是原始宗教通過它團結民族、保護族人或謀事有成的信仰藝術表記」。
此外,還有如下觀點:一是認為「卍」紋樣有可能從太陽圖案演變而來,故說此圖象徵著「太陽崇拜」;二是認為象徵生殖崇拜的表象;三是認為「卍」紋樣在馬家窯文化中是蛙肢紋的抽象變形;四是認為「卍」紋樣是用來記事的;五是認為太陽或火的象徵;六是象徵風輪。七是在西藏原始苯教中具有吉祥和生命不息之意。
死神的卍解請到「卍解」詞條查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