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辨別真假紅木傢具
紅木傢具價格昂貴,由於其高貴的品質以及經久耐用,贏得無數人的眼光,但是社會上有很多人利慾熏心,假紅木傢具的案例不斷地出現。那麼,怎樣辨別這些紅木傢具的真假呢?下面是專家給出的具體講解。 一、望——觀望顏色與紋理 望,是一種學問,更是一種經驗。每一種紅木材質都有它應有的顏色和紋理。但是,還有些相似的材質與它相混淆,再加上一些不法廠商弄虛作假,使得真假難辨。怎麼辦?我們只有反反復復地多看真紅木傢具,讓真紅木傢具的顏色和紋理嵌人我們的腦海,才可以通過仔細觀察識別出真假紅木材質來。 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只有通過對比,才能分辨出真假。例如,小葉紫檀新木是橘紅色,三個月後在空氣中氧化變為紫紅色;再久,則變成深紫色和紫黑色。我們應當對紫檀木新料和老料都仔仔細細的深刻觀察,並且把這樣深刻的印象銘記在心。當碰到假貨的時候就容易分辨了。 紅木材質的紋理和鬃眼也是辨別紅木材質的主要依據。例如,小葉紫檀有牛毛紋,黃花梨有鬼臉,老紅木紋理通常直。再仔細觀察,每種紅木材質的棕眼都是不同的。棕眼好比人的眼神,通過整容,人的面目特徵都可以改變,但是人的眼神是永遠也改變不了的。所以說,造假技術再高,也不能改變木質的棕限。通過對木材棕眼的仔細觀察,真假紅木就很容易分辨了。觀察木材的棕眼眼,光靠肉限是不行的.還要憑借放大鏡和顯微鏡。 二、聞——近聞氣感與味道 紅木傢具的材質都有獨特的氣味。辨別紅木傢具材質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聞一聞這種材質是什麼味道。請紅木愛好者注意:真品紅木的味道是平淡柔和的,它是一種根自然的味道。而弄慮作假的味道是不自然的,隱隱約約總有一股化妝品的味道。 海南黃花梨有輕微的甜香味道;越南黃花梨有辛辣的濃香味;小葉紫檀有淡淡的清香味;大葉紫檀有淡淡的酸香味兒;紅酸枝有老陳醋一樣的甜酸味兒…… 非洲黃花梨與越南黃花梨很相似,在表而顏色和紋理上很難分,分不清哪個是非洲黃花梨哪個是越南黃花梨?但是,當你仔細聞聞它的氣味就一目瞭然了。因為非洲黃花梨有一股難聞的臭味,這是非洲黃花梨的顯著特徵。 有的紅木傢具久了,昧道不明顯,可以在不重要的部位用刀刮一刮,那種獨特的味道就彰顯出來了。真品紅木表面氣味不明顯,裡面氣味明顯;假貨表面氣味很明顯,但裡面卻沒有這樣的氣味。 除了氣味以外,還有氣感。氣感也是識別紅木材質獨特的檢驗方法。所謂的氣感,就是用鼻子零距離地去聞,每種紅木材質所產生的氣感是不同的。當然,這種十分微弱的氣感,只有紅木行家才可以聞出來。熟能生巧,只有反反復復地聞,才能聞到不同材質的不同氣感。 三、敲——輕敲聲響與迴音 因為每種紅木材質的密度是不同的,所以,經過敲擊它所發出的聲音也是不同的。用手指的指關節輕輕敲擊紅木材質,辨別它所發出的聲音,來識別紅木材質的真假,這也是辨別紅木傢具真與假的一個重要方法。也種方法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因為這種方法不是憑借科學論證,而是憑借經驗與感覺。 紅木材質所發出的聲音雖然有差別,但這種差別是十分微弱的,沒有經驗的人是根本聽不出這種聲音的變化的。如果你對紅木傢具十分喜愛,不妨經常用手指的指關節輕輕敲擊,用靜下來的心去聆聽每一種美妙的聲音,時間長了,你肯定會有收獲的。 敲,不是一種技術,而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只有紅木愛好者才有。因為這種聲音是不能用現代科學儀器進行分辨的,而只有憑著自己的感覺來判斷。正像品茶師品茶和品酒師品酒一樣,他們就是憑的自己的感覺。 四、掂——掂量比重與手感 每種紅木材質的手感都不相同,分量也不盡相同。在購買紅木傢具時,應該用手去掂一掂這種傢具的分量,看看它的分量夠不夠。手感是長期訓練的結果,對外行來說,手感是沒有的。但是,只要你堅持不的觸摸紅木傢具,總有一天你會有手感的。手感對於辨別紅木傢具的真偽也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品牌就是信譽。
B. 中式傢具的辨別方法
主要有幾點,首先我們可以看傢具的包漿是否自然清晰,一般來說家居在人們手經常觸摸的地方都會出現自然形成的包漿,新防的包漿要麼不自然,還有些出現在不需要出現的位置。
除了看包漿這個也不能全面的概括出傢具的好壞,我們還可以看傢具的木紋。有些傢具表面會出現高低不平的木紋,但要看仔細了,是否與原有的木紋對得起來。新仿的那種硬擦的木紋總有一種不自然的感覺。
我們還應該注意看傢具腿腳的痕跡,主要看腿腳是否有褪色、受潮和水浸飾的哼唧,特別是在南方潮濕的地區,傢具一般都擺放在潮濕的地方,時間一長就容易出現以上的情況。
還可以從傢具的雕刻上面辨別,這里主要是重傢具的風格和雕刻水平上面去考察,以往傢具在製作的時候,對帶雕刻的要求比較寬松,雕刻工匠的心態相當平靜,精雕細刻,圓潤自然。在中式傢具中,圓不夠順暢,方不夠堅挺,西洋傢具的邊框花飾還會出現偷工減料的情況。
過去十年,被稱為行業發展的「黃金十年」。仿古紅木傢具廠數量發展到近三萬家,紅木傢具銷售市場,也從早期的北京、上海、廣東等一線城市,逐漸延伸到國內二三線城市乃至全國各地;更多珍貴木材也進入國內,一些企業嶄露頭角,成為人們熟知的品牌。中式生活方式逐漸成為主流的生活方式之一,未來紅木行業朝著更主流、更科學的方向發展。
中國歷史上,硬木傢具的傳統已經發展幾千年,紅木傢具本身的典雅氣質以及遵循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讓中式古典生活的美學價值漸成主流。
明式風格傢具簡潔明快,線條極富韻味;清式傢具重視雕刻工藝,觀賞品鑒價值已經遠遠超過傢具本身。古典傢具使用榫卯結構,這種藝術性的創造讓人感嘆和回味。打磨、雕刻、鑲嵌、塗飾等精湛做工,紋飾、鑲嵌等元素承載的藝術符號,貫穿著祥瑞、格致等多重傳統觀念。造型、結構、做工、藝術符號,這些古典傢具元素以有機組合的形式,塑造出極具藝術欣賞價值的傢具作品。
在公元2000年以前,紅木傢具還是仿古傢具的「傀儡」。材質和器形制完全依靠市場,什麼受歡迎就做什麼。隨著中式生活理念的回歸,紅木價值的美學價值和收藏價值再次被人認識。目前市場上,紅木傢具材質除了傳統的黃花梨、紫檀等三大貢木,一些來自南美、非洲的木材也登上大雅之堂,被人們認識和喜愛;在器形方面,古典傢具的經典器形被重新發掘並不斷創新,除了傳統的蘇作、京作和廣作,以浙江東陽為代表的東作傢具和福建仙游的仙作傢具,也漸漸成為市場主流。一些品牌的創新之作,也成為中式文化在當前的最新闡釋。
C. 如何判別紅木古典傢具的真假
從古至今,紅木因其高端、大氣、穩重的風格一直廣受人們的追捧,是人們裝飾房屋時的首選,紅木古典傢具從未被人們所遺棄過。再加之紅木原材料的稀缺和珍貴,紅木古典傢具市場一直為生產商和消費者所重視。
近年來,紅木古典傢具的價格不斷攀升和紅木加工工藝和技術的不斷發展,是不少的生產商看到了盈利的希望,致使紅木古典傢具市場出現了很多質量參差不齊的商品,這時候就需要消費者能夠在眾多的商品中慧眼識金,挑中真正的紅木古典傢具。但是能慧眼識金的消費者不佔多數,因此就讓我來給大家介紹幾招讓大家能快速的辨別紅木古典傢具的真假。
如果你要購買紅木古典傢具,首先你可以抬或者搬一下你所要購買的紅木古典傢具,雖然由於種類以及所用材料多少的不同,紅木古典傢具會有不同的重量,但是其都是有一定的分量存在的。假如你所購買的是一把紅木所做的椅子,那麼如果你毫不費力的就把它辦了起來,那麼就證明其紅木的成分不純或者不是紅木。
然後,你可以認真的摸和看紅木古典傢具的表面,看其是否有縫隙或者開裂的現象,如果出現這些狀況,可能是木材在製作時沒有按照嚴格的標准,含水量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標准,質量存在問題。
紅木古典傢具具有很好的穩定性和耐用性,在購買時,你可以對其進行晃動,以檢查其牢固性。
在購買紅木古典傢具時,經過賣方的同意可以用砂紙對其進行打磨,因為如果是假冒的紅木通常都是通過上漆來達到和紅木相同的色澤。
以上的這些內容可以教我們簡單的判別紅木古典傢具的真假,如果我們真的對紅木一點都不了解的話,在購買紅木古典傢具時最好從低檔產品入手,而且還要詳細的閱讀關於該產品的標簽,看其關於產品的種類描述是否是具體到種和其具體的產地,而不是大而化之的用一個大的類別對其進行概括。
在如今這個充滿很多魚目混珠的紅木古典傢具市場,我所總結的簡單的判定紅木古典傢具真假的方法應該也有一定的作用,在你想紅木古典傢具時,不妨看看這篇文章,雖然起不到大的幫助,但是肯定沒有妨害的。
D. 如何鑒別和挑選紅木傢具
紅木是國內紅木傢具用材約定俗成的統稱,是紫檀屬的紫檀木類、花梨木類,黃檀屬的香枝木類、黑酸枝類、紅酸枝類,柿屬的烏木類、條紋烏木類,鐵刀木屬及崖豆屬的雞翅木類5屬8類33種材料的總稱。
越是珍貴的傢具越是需要認真的去鑒別,才能得心應手,心想事成。
一、鑒別方法
1、看材質 、嗅味道 。木材都有其自身獨特的味道,各不相同,即使是同種木材, 崖柏手鏈,也會因其生長的年輪及含水量的不同,而產生不同濃淡程度的木質香味。紅酸枝的木料在「生料」時,有酸臭氣味,但在做好的傢具上是聞不到這樣的氣味的。如果使用含水量高的木材做出來的傢具會發出霉酸味。越是清香的木材質地就越好,同時還可從這方面鑒別出紅木傢具使用油漆的好壞。
2、看顏色 、觀造型。 相比較之下,紅酸枝木質顏色偏紅,能明顯看到深淺相間的木紋,縱切面管孔線較細膩、密實。而花梨木則顏色偏黃,縱切面管孔線較粗,密度也相對低一些。除了看顏色、天然紋路外, 崖柏手鏈,紅木傢具的工藝是否精緻、造型是否美觀、卯樺結合是否牢固、拚接是否嚴密和凈潔、漆膜是否透亮平滑、雕刻是否層次清晰、鑲嵌是否完整光潔、線條是否均勻順直、裝飾是否得體等都很重要。一件工藝精湛的紅木傢具才具有藝術和保值增值的功能。
二、挑選方法
1、在選購紅木傢具時,無論是茶幾、沙發,還是床,都應注意傢具的「腿腳」,若是同樣木料相似的款式,腿腳直徑8厘米的要比12厘米的少用至少1/3的木料。用料是否足,還能從傢具板面的厚度判斷。通常,紅木傢具的茶幾、桌椅一類的板面厚度會在1.5cm以上,但有些僅厚1~1.2cm。除了用料足,用料「豪不豪」也能影響紅木傢具的價格,如茶幾的桌面若由3塊木材拼成,肯定要比由一塊完新的整木材製作的要便宜。
2、新的《紅木傢具通用技術條件》要求,所有在售紅木必須有「一書一卡一證」,即紅木傢具產品使用說明書、紅木傢具產品質量明示卡和產品合格證。因此,購買紅木傢具時,可要求對方出示「一書一卡一證」。建議消費者購買紅木傢具,付款前一定要問清樹種,約定若傢具出現問題能予以退貨,並在其提供的收據上進行註明。
E. 怎樣辨別紅木傢具的真假,你知道多少
紅木的簡易識別方法主要包括看、聞、問、切、浸。
一看:觀察木材的三切面,即橫切面、弦切面和徑切面。木材的大部分特徵可以在前兩個切面上觀察到。如雞翅木在弦切面上有明顯的雞翅花紋。
二聞:不同種類的紅木有各自的氣味特點,或香或酸或無殊味,就如香水有不同香型。如:交趾黃檀(大紅酸枝)具酸香味,大果紫檀具淡淡的奶香味,降香黃檀(黃花梨)則具降香味,且淡雅。
三問:詢問木材名稱、產地、密度、含水率等信息。
四切:在購買傢具等產品時,最直接的是用手觸摸,摸木材的材質,掂量木材的重量。必要時,要切或刮開木材表面(通常是背面或隱蔽部位),看切面的紋理。這樣一來,在科學檢查前初步的鑒定都能做到位了。
五浸:一些紫檀屬的紅木,如紫檀木、花梨木用水浸泡一段時間後,會呈現出一層藍綠色的熒光。到一些紅木傢具企業堆放原材料處,遇水浸泡或雨水天就可見其水積處液面的藍色熒光,就可初步認定是花梨木。
(5)古典傢具辨別擴展閱讀:
紅木傢具是指用酸枝、花梨木等古典紅木製成的傢具,是明清以來對稀有硬木優質傢具的統稱。中國傳統古典紅木傢具流派中,主要有京作、蘇作、東作、潁作等。京作歷史上是御制、御用的「官窯」。而東陽被譽為百工之鄉,木雕技藝尤其出眾,在全國的紅木傢具市場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選購
注意事項
一、要選擇有品牌的、值得信賴的商店、廠家、老字型大小。一般來講,他們的產品質量會 有保障,而且售後服務也很好,沒有後顧之憂。
二、要貨比三家,對同一款式、同一品牌的商品,要從質量、價格、服務等方面綜合考慮。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真正的好東西,價格不可能很便宜的。
三、全紅木傢具是靠榫卯拆裝的,因此真正的紅木傢具不用一點膠水,不用一根鐵釘,這樣有利於防止紅木傢具開裂。
F. 如何鑒別紅木傢具
首先看選用的紅木材料是否正宗,是否為國標紅木材料直接決定了傢具使用壽命;然後看烘乾設備,這需要到紅木傢具廠才能得知,烘乾設備先進與否,也會影響傢具的含水率,從而決定傢具使用過程中會不會因為無法適應氣候溫差而開裂。
其次組裝是不是採用全榫卯工藝也是不容忽視的環節,這個可以從傢具的連接部分有沒有膠水的痕跡,或者有沒有明顯的細縫,如果有說明榫卯結構不密實,不是正宗紅木傢具。所謂榫卯結構,就是榫頭與榫槽的結合,組裝而不意掉落,方便以後拆開和組裝,至於雕花和打磨工藝,這個最重要的就是自然,雕花看起來要自然靈動,形神兼備;打磨後的傢具要摸起來自然細膩,手感舒適。
G. 古典傢具怎麼辨別真假
紅木傢具以高貴而又可普及的特殊身份,二百年來佔領了中國古典優質木材傢具的市場,並廣為酷愛紅木的收藏者青睞。那麼該如何辨別紅木傢具?筆者走訪了紅木傢具的行家,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識別,而且比想像中容易些。
首先是式樣,紅木不管追摹紫檀還是黃花梨,它都不可能與其完全一樣。如果理解了紫檀黃花梨傢具的精髓,紅木傢具很難與其相符。紅木不如紫檀、黃花梨木性穩定,抽漲厲害,氣候變化對其影響極大,有時令人不可思議。紅木幾乎沒有人用來作圓形筆筒,原因是無論乾燥與否,歷經一冬一夏,它准會開裂變形。所以,我們常見的木質筆筒不是黃花梨就是紫檀,絕不會是紅木。用紅木旋出一個圓形,無論外圓還是內圓,它馬上就會變形,成為橢圓,而紫檀、黃花梨不會。留心一下各種圓型瓶托木座,就會知道這點。
其次紅木硬度比黃花梨高些,但韌性差,怕撞擊,故老紅木傢具時有榫頭斷裂的。在雕刻時,粗獷圓潤尚可,過於精細就會發生崩茬斷裂。古代工匠深知紅木這一特徵,故老紅木傢具不做或少做精細雕工。凡雕工均以圓潤為主,揚長避短。
再則紅木分類比較復雜,它比紫檀的分類還要微妙。科學上尚無法做出判斷,只是古傢具行業內口頭分類,而且南北地域存在差異。
另老紅木式樣古拙,色澤油紅,紋細清晰,硬度高而光澤好。包漿好的傢具,有黃花梨的風采,尤其有些局部十分難分辨。觀察細部,常可看見類似刮凈魚鱗的魚身紋理,稱之魚皮紋,而黃花梨幾乎沒有魚皮紋。如果一件傢具上有大面積的魚皮紋,定是紅木無疑。老紅木的紋理流暢,紋理間隙較大,棕眼細長。打磨如果到家,年久使用得當,光澤極好,用光可鑒人形容毫不過份。
新紅木與老紅木相比,有紅木的基本外觀,只是肉眼觀之,表面略顯粗糙,有永遠打磨不細的感覺。再有,新紅木顏色較老紅木顏色淡些,使得很多人與黃花梨常常混淆。新紅木的傢具式樣往往都晚,晚清至民國最多。
紅木傢具在中國傢具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王朝——清朝後期,幾乎霸佔了名貴傢具的市場,直至民國。直至現在,紅木傢具仍是時尚潮流,人們仍把擁有紅木傢具視為不單是財富,還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紅木(古典)傢具是大宗商品,少則上萬,多則幾十萬甚至更多,因此,選購這類商品時,人們往往更要貨比三家。一套紅木沙發的價錢一般至少在5000元左右。
H. 紅木傢具如何分辨
1、紫檀木(俗稱小葉檀):主要產地印度,木材特徵為散孔材,心材新切面為桔紅色,久則轉為紫紅或近黑色;結構甚細至細,平均管孔弦徑﹤160微米;質甚重,氣干密度﹥1.0g/cm3。 2、花梨木:俗稱紫檀屬花梨,主要產地緬甸、泰國、寮國等熱帶地區,木材特徵散孔至半環孔材,心材紅褐至紫紅色,常帶深色條紋;多具辛辣香氣;結構甚細至細,平均管孔弦徑﹤200微米;質重,氣干密度﹥0.76g/cm3。 3、香枝木:俗稱黃花梨,主要產地中國海南省及東南亞地區,木材特徵為散孔至半環孔材;心材為紅褐色至紫紅褐色,常帶深淺相間條紋;香氣濃郁;結構甚細至細,管孔平均弦徑﹤120微米;質重,氣干密度﹥0.8g/cm3。 4、黑酸枝木:主要產地世界熱帶地區,木材特徵為散孔材;心材栗褐,常帶深色條紋,生材鋸解時或乾材水濕後微具酸氣;結構甚細至細,平均管孔弦徑﹤200微米;質重,氣干密度﹥0.85g/cm3。 5、紅酸枝木:主要產地東南亞、南美及中美,木材特徵為散孔材;心材紅褐至紫紅色,生材鋸解時或乾材水濕後微具酸氣;結構甚細至細,平均管孔弦徑〈200微米;質重,氣干密度〉0.85g/cm3。 6、烏木:主要產地東南亞及熱帶非洲,木材特徵為散孔材;心材材色烏黑;木材結構甚細至細;平均管孔弦徑﹤150微米;質重,氣干密度﹥0.90g/cm3 7、條紋烏木:主要產地印度尼西亞及菲律賓,木材特徵為散孔材;心材材色黑或栗褐色,間有淺色條紋;木材結構甚細至細,平均管孔弦徑﹤150微米;質重,氣干密度﹥0.90g/cm3。 8、雞翅木:主要產地:世界熱帶地區,木材特徵為散孔材;心材材色黑褐或栗褐色,弦切面具雞翅狀花紋;木材結構甚細至細,平均管孔弦徑﹤200微米;質重,氣干密度﹥0.80g/cm3。 鑒別紅木傢具主要看其木質結構和重量,鑒別方法如下: 一、看木質結構是否具有上述紅木的特點,即木質本身是否帶紅色、黃紅色、芝紅色等多種自然色澤;木紋是否質朴美觀,幽雅清新,上漆後木紋是否仍然清晰可見。而假的紅木傢具經過油漆以後,一般來說顏色厚實,常有白色泛出,並且無紋一可尋。 二、看重量。真的紅木傢具堅固結實,質地特別緊密,比一般的柞木要重。而相同造型、尺寸的假紅木傢具,重量要比真品明顯偏輕。 三、辨別紅木傢具還是紅木巾面傢具。有些產品雖然是用紅木製作,但是,經過仔細檢查,則可以發現其產品是將紅木劈開成薄片,貼在其他木材的表面偽裝而成的,並非是真正的純紅木傢具。 四、選購紅木傢具,最好到那些消費信譽好、資信程度高的正規傢具商店去購,認真看清其商品標簽上所標示的用材和漆料是否與成品一致,並仔細詢問,以免因誤購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