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滿族的主要節目,聚居地點,著裝特色,飲食習慣
滿族
1、主要節目:
滿族許多節日均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
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635年農歷10月13日,皇太極發布諭旨,正式改族名「女真」為「滿洲」,這標志著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形成。各地滿族同胞在農歷十月十三日滿族命名日自發地舉行紀念活動,以示紀念滿族的誕生。
上元節:即正月十五日,俗稱「元宵節」。同漢族一樣,滿族也有元宵掛彩燈和吃元宵的習俗。
走百病:滿族婦女的節日。一般在正月二十日。當晚,婦女們三五成群,結伴遠洲,或走沙滾冰,或嬉戲歡鬧,叫做「走百病」。
添倉節:每年正月二十五,滿族農村家家講究煮黏高粱米飯,放在倉庫,用秫秸棍編織一隻小馬插在飯盆上,意思是馬往家馱糧食,豐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飯,連著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兩把鋤頭插在飯上。這個節至今在東北農村保留著。
二月二:俗稱「龍抬頭日」。當日晨,滿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彎曲如龍,故稱「引龍」。然後在院中舉行儀式,祈求風調雨順。全家人還要吃「龍須面」和「龍鱗餅」。婦女們這天不能做針線活。
蟲王節:六月天,易鬧蟲災。居住在遼寧省岫岩、鳳城一帶的滿族過去在六月初六這天,一戶出一人到蟲王廟朝拜,殺豬祭祀,求蟲王爺免災,保證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蟲王節祭祀掃活動,但家家要在這一天晾曬衣物,以防蟲蛀。中元節:滿族以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也視為超度亡靈的「鬼節」。屆時,各處寺院設立道場,燃燈念經,要舉行各種超度儀式。院內西側向東擺一架木屏風,屏風上掛有雞冠花、毛豆枝、鮮藕等,為供月兔之用。屏風前擺一張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餅。祭時,焚香磕頭,婦女先拜,男人後拜。
開山節:滿族人民在每年秋季中秋以後,或農歷9月中旬(具體時間不定)為採集草葯獲得豐收而進行的祝福活動。在過去東北滿族村落中每年開山節都要面對長白山,進行祝福禱告,感謝山神給予采葯人的豐富恩賜,再這一時期採到的人參則要供奉在自家的神龕中。
臘八節:滿族人家臘月初八要泡「臘八醋」和煮「臘八肉」。除全家人吃外還要分送親友。
小年:滿族過小年的習俗與漢族相同。臘月二十三日為「小年」。屆時家家戶戶要祭祀灶神,俗稱「送灶王爺」。
2、聚居地點:中國東北、河北、內蒙古、新疆
3、著裝特色:歷史上滿族男子多穿帶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帶,或穿長袍外罩對襟馬褂,夏季頭戴涼帽,冬季戴皮製馬虎帽。衣服喜用青、藍、棕等色的棉、絲、綢、緞等各種質地的衣料製作,褲腿扎青色腿帶,腳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製烏拉。頂上留辮子,剃去周圍的頭發。
女子喜穿長及腳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服裝喜用各種色彩和圖案的絲綢、花緞、羅紗或棉麻衣料製成。有的將旗袍面上綉成一組圖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領口、下擺處鑲上多層精細的花邊。腳著白襪,穿花盆底綉花鞋,褲腿扎青、紅、粉紅等各色腿帶。盤頭翅,梳兩把頭或旗髻。喜戴耳環、手鐲、戒指、頭簪、大絨花和鬢花等各種裝飾品.滿族男女都喜愛在腰間或衣服的大襟上掛佩飾。男子有火鐮、耳勺、牙簽、眼鏡盒、扇帶。女子有香囊、荷包等。大多用綢緞縫制,花色品種繁多,製作精美。入關以後,滿族旗袍已在中國婦女中通用。
4、飲食習慣:滿族飲食品種繁多,風味獨特。滿族烹調以燒、烤見長,擅用生醬(大醬)。蔬菜隨季節不同而變化,雜以野菜(薔蒿、蒙菜等)及菌類。滿族先人好漁獵,祭祀時除用家禽、家畜肉外,還有鹿廉、漳、豹、雁、魚等。尤喜食豬肉。豬肉多用白水煮,謂之「白煮肉」。設大宴時多用烤全羊。滿人忌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凡是用狗皮做的東西都是禁止使用的。據說狗救過滿族始祖的命,所以滿族人對狗有特殊的感情。
B. 明庭是什麼東西的牌子
明庭是沃爾瑪旗下家居類用品的品牌
「明庭」屬沃爾瑪旗下的自有品牌惠宜(Great Value)、簡適(Simply Basic) 和明庭(Mainstays)之一。該自有品牌覆蓋了傢具、家用裝飾、床上用品、衛浴用品、廚具、儲物用具、兒童類家用設施等品種。
沃爾瑪一直在中國市場積極開發和推廣沃爾瑪「自有品牌」,覆蓋了食品、家居用品、服裝、鞋類等主打品類。自有品牌商品的生產廠家都經過嚴格的審核和產品檢測。
(2)明廷傢具擴展閱讀:
沃爾瑪推出自有品牌的原因
一、藉助企業形象帶動銷售
零售企業在長期的經營實踐中,以一種或幾種經營特色形成了自己良好的信譽,樹立了一定的品牌形象,使商業企業創立的自有品牌從一開始起就具備了名牌的許多特徵,極易被顧客接受與認可。
二、價格優勢
大型零售商業企業自己組織生產自有品牌的商品,使商品進貨省去許多中間環節,節約了交易費用和流通成本、同時也減少廣告成本。大型零售企業擁有眾多的連鎖店,可以大批量銷售,取得規模效益,降低商品的銷售成本。
三、了解消費者心理,形成優勢競爭力
零售商業企業直接面對廣大的消費者,能比較准確地把握市場需求特點及其變動趨勢,從而能根據消費需求特點來設計、開發、生產、組織商品,這樣就使自有品牌的商品比製造商品牌的商品,更能快捷地體現市場需求,領先一步,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先發制人的有利地位。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明庭
沃爾瑪中國-自由品牌(家居類)
沃爾瑪官網-Mainstays
網路-自有品牌
C. 黃花梨名稱究竟源於何時
唐陳藏器在《本草拾遺》中說"花櫚出安南及海南,用作床幾,似紫檀而色赤,性堅好。"
明初王佑增訂《格古要論》記載"花梨出南番廣東,紫紅色,與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其花有鬼面者可愛,花粗而淡者低。" 通過木界公號了解更多更全面的黃花梨知識資訊。
明人顧芥所著《海槎余錄》里提到"花梨木、雞翅木、土蘇木皆產於黎山中,取之必,由黎人。
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木部第三十五卷"櫚木拾遺"一條中提出"(櫚木)[時珍曰]木性堅,紫紅色。
清人李調元的《南越筆記》卷七也記載位於今越南的占城向明廷進貢花梨:"占城,本古越裳氏界。
屈大均所著的《廣東新語》卷二十五記載:"海南文木,有曰花櫚者,色紫紅微香,其文有鬼面者可愛,以多如狸斑。
宋趙汝適所撰的《諸番志》卷下提到了"花黎木":"海南,漢朱崖、儋耳也。
綜上所述,現在我們所說的黃花梨在我國古代有"花櫚"、"花梨"、"花黎"等多種稱呼,對於"黃花梨"這個字眼的由來,有許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是由於清末大量使用新的低檔花梨,才在花梨之前加了一個"黃"字,也有人認為是二十世紀初,由著名學者梁思成等組建的中國營造學社為了在明式傢具研究中將新老花梨區別,便將明式傢具中的老花梨之前加上"黃"字,但"黃花梨"之名究竟何時才出現的,許多古典傢具研究專家未能在歷史資料中找到明確的記載而莫衷一是。
D. 明代「三楊」,是如何締造四代優秀帝王的
大明朝廷的內閣制度其實是從明成祖朱棣時期正式開始發展,而“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也是明代最初內閣制度的奠基人,同樣的他們被稱為最早的優秀內閣組織代表。三楊的功績是貫穿了永樂、洪熙、宣德和正統四朝。可以說三楊對明朝發展的貢獻是十分巨大的。那麼三楊內閣究竟有多麼厲害?
就是這樣一個人,不僅帶著其他二楊撐起了近四代明廷,也為後世的內閣做出了表率。楊士奇也被稱為明朝最早的內閣名臣代表,他的才能在政務治理和權勢均衡,楊士奇勇敢而善斷,資質上佳、也被稱為最優秀的帝輔之才,同時他做人也十分的低調謹慎,說話做事都能夠讓人心悅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