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智能家居的缺點在哪
缺點就是時間問題 畢竟智能的都是有年限限制的
B. 智能家居好不好
Part.1 智能家居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
1984年,美國聯合科技公司將建築設備信息化、整合化概念應用在了康涅狄格州哈特佛市的城市建設中,出現了「智能型建築」的概念,而「智能家居」的概念也由此誕生。
到了上世紀末,人們對期待的智能生活有了完整的概念:智能識別的門禁、智能的燈光、創建、音響控制,食物用光了只需要掃描條形碼,電腦會自動將商品放進購物車……
1999年,微軟的廣告語「MicrosoftSmartHome」展示出當時人們對智能生活的想像。智能家居真正開始落地,還要等到2014年,谷歌收購了NESTLabs。
隨後幾年內,智能家居開始火熱,從概念階段發展至1.0智能單品階段。智能單品階段,行業聚焦細分品類的智能升級,主要是以產品為中心,但各單品間呈現孤立分散,功能不突出等特點,使用體驗較差。
隨著單品智能程度的提高、SKU的豐富和不同通信協議的互通,以場景為中心的全套智能家居解決方案興起,行業逐漸進入2.0智能互聯階段。如今,智能家居發展正處於2.0智能互聯階段。
智能互聯階段,以場景為中心,應用物聯網技術實現各智能設備間互聯互通,並且根據不同場景同步轉變狀態,以此保持家居設備與住宅環境的協調一致,通過組合構建全屋智能。
目前該階段,行業的主要參與者除了創新型家電企業,還有智能硬體廠商、互聯網公司及通信運營商等,各巨頭紛紛入場布局智能家居,市場競爭加劇。
根據行業人士預測,藉助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技術,未來智能家居的下一階段將是3.0主動智能階段。該階段將以用戶為中心,通過建立個人數據分析、行為習慣理解、自主深度學習等基礎,圍繞人的需求,提供准時化、個性化、智慧化的服務。
Part.2 智能家居目前有哪些行業難題
目前智能家居正處於產業發展初期,各智能家居企業更多注重智能單品的市場佔有量和核心領導力,更多地推行自身的技術標准,導致產品兼容性較差,數據共享與互聯互通的標准缺失。這是首要問題。
市面上的無線通訊技術中,Wifi、藍牙、Zigbee在該行業的應用最為廣泛。無線通訊技術根據其優劣勢適用於不同的智能家居產品,助力設備之間實現互聯互通,但通訊協議間不統一的問題仍然存在。
行業的通用解決辦法往往是通過中轉設備如網關以及雲平台來解決設備間互聯的問題,但如果要達成標准統一,還需要行業內各廠商達成開放合作。
好在小米、華為、海爾等企業在12月初已經成立了開放智聯聯盟(OLA),掣肘物聯網已久的互聯互通問題或許在不久後就能得到答案。
其次,是安全問題。安全問題主要來自於:第一、企業未經授權收集用戶數據,並把數據交由或售賣其他企業;第二、黑客可以通過不法手段攻擊或訪問用戶私人數據。
安全問題並不是智能家居特有的問題,這是整個物聯網行業的共同問題。隨著物聯網終端設備大量融入網路,安全問題將會越發受到重視。
智能家居的安全是系統問題,需要技術、管理和法律法規協調,保障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
目前智能家居的發展,還沒有足夠有效的法律法規來確保智能家居設備的安全。除了提醒消費者要及時修改默認密碼、禁用部分未使用功能等基礎操作外,並無其他更好的辦法。
最後,是智能家居不夠智能的問題。很多企業都跟風進入智能家居市場,那些所謂的智能家居產品距離真正的「智能」標准相差甚遠,但是仍然打著「智能」的旗號進行生產、宣傳和銷售。
部分智能家居功能設計不夠完善,用戶體驗效果不佳。許多智能家居設備在操作時,步驟極其復雜,用戶操作時大多會覺得晦澀難懂。實際體驗更是不如人意,消費者在體驗智能硬體鏈接互動時,更多的像「一錘子買賣」。
但我們知道,智能家居的提升終究離不開科技層面的快速發展,物聯網、雲計算、邊緣計算、人工智慧這四大關鍵技術正驅動智能家居行業快速發展。
5G會讓物聯網應用更成熟,保持智能單品實時在線,雲計算對大量信息進行存儲和處理,邊緣計算讓反饋更及時,終端人工智慧讓服務更貼心,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讓系統更延展。智能家居的「智能不智」病正在逐步好轉。
C. 在智能家居系統控制中,手機端,pc端各有什麼優缺點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決,首先你丟手機概率不高,其次手機的密碼被破解的概率更低,再次智能家居的APP都有本身的網關登陸密碼,被破解的幾率非常低。退一萬步講,所有密碼都被破解了,你手機丟了以後立馬回去把網關的密碼修改掉,那他也沒辦法控制你家種的設備了。關於保護隱私這方面,國內做的好的智能家居產品如河東、鴻雁、物聯等等,都做的比較不錯。
D. 智能家居中有哪些無線通訊方式,以及各種方式的優缺點
隨著智能家居技術發展越來越成熟,各種各樣的智能家居系統也應運而生,從通信方式的角度去認識智能家居,目前主流的智能家居通信方式有:匯流排、無線和電力載波。
一、基於匯流排通信的智能家居系統
節點之間採用RS485($49.9800)/CAN/FT等等匯流排通信技術,避開系統架構等因素,這類智能家居系統是抗干擾能力最強、最穩定的系統。但其缺點也很明顯,節點通信需要專用的通信線路,安裝調試成本最高。
二、基於無線通信的智能家居系統
節點之間採用無線通信技術進行通信的通信方式又可分為兩大類:
1、以315M/433M 為代表的RF無線通信技術,這是技術最簡單、成本最低的無線通信技術,點對點的通訊,穩定可靠。因其低技術門檻、低功耗,可實現單火開關的無線遙控,所以,在智能家居公司和智能家居系統市場中是最廣泛應用的通信方式。穿透能力相對其他無線弱,通信距離受到一定的限制,但繞射能力強。
2、以ZIGBEE/ZWAVE為代表的無線通信技術,有自組網能力,採用多通道通信,抗干擾能力和中繼能力都有加強,和RF技術相比,功耗加大,只可做零火開關,同樣存在穿牆能力差,通信距離受限的缺點。雖然ZIGBE中繼可以解決距離問題,但是隨著中繼級數、節點數量的增加,會導致頻繁地出現節點掉線和通信失敗。
三、基於電力通信的智能家居系統
節點之間採用原來的電力線進行通信,利用原有的電線作為通信介質,不需要像匯流排那樣使用專用的通信匯流排。按技術類型分為兩類:
1、X10電力線通信技術,是在交流電的過零點處,對信號進行調制的一種電力線通信技術,在過零點處進行信號調制,可減小信號干擾,但缺點是通信效率太低,已適應不了越來越復雜的智能家居系統的需求。
2、PLC電力線通信技術,是在電力線上進行載波調制的一種技術,採用帶有數字信號處理技術的窄帶技術、雙載波頻率技術、前向糾錯技術。
四、乙太網通信的智能家居系統:
這種通信技術通過WIFI直接和智能手機通信,較大的缺點是節點的生產成本高,容易出現掉線的現象,在智能家居系統應用范圍較小,較適合使用在智能家居單品中。
E. 誰能告訴我市場上主流的智能家居品牌的優缺點。
先是關於智復能家居品牌的集成制商,在佛山有個道易鑫物聯網公司就是一個智能家居系統方案集成商,用的是綜合布線技術。綜合布線技術是以獨立、有線的方式進行信號收發,所以信號最穩定,抗干擾能力強,基本不會受到外界影響,也不受距離限制,在千里之外也能對家裡物品進行控制,輻射較小。但相比無線技術,布線技術的安裝可能就會比較麻煩,但也不影響操作。
羅格朗產品多樣,兼容性較大,個人比較喜歡國外生產的智能設備零件,因為我、國外產品都是投放了大量資金進行研發的,質量上有保證,要知道,智能家居系統是長時間24小時不停運作的。但就是價格比起國產產品要貴許多。
思美特的產品設備室真正意義上的實現模板化,能根據客戶的需要來添加各種模塊。同樣的要增加自動開窗器,用思美特的產品只需要增加一個Q4電源模塊就成了。可以增加很多功能卻只需要添加幾個模塊。
快思聰中央控制系統、專業矩陣切換系統、智能會議討論系統及AV系統集成 。
還有河東燈光,比較擅長做舞台燈光智能設計。
F. 中國的智能家居優點是什麼缺點什麼
所謂智能家居,簡單來說就是家居自動化,讓家裡的所有電器設備按照我們的意願來為我們服務,讓家居設備變得和我們人類一樣充滿「智慧」。智能家居的優勢1、維護簡單由於沒有復雜的布線,使譽誠智能家居的系統維護變得非常簡單,無需破壞牆面等設施就可以輕松進行維護。2、無線自動組網它能實現無線短距離通信傳輸,感知信息通過自組織聯網實現信息傳輸。自動組網、自主修復的能力。3、實現雙向通訊功能物聯網網路具有雙向通訊的功能,使安防報警等需要方向通訊的模塊可以通過無線接入到智能家居系統,徹底擺脫布線的煩惱。4、性價比高無線家居移動靈活、擴張性強,還具有低成本,低功耗的特點,符合「低碳生活」的綠色家居概念。5、安裝簡易無需復雜的布線,用一種簡易的方式實現家庭設備聯網,實現「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信息交互,進而輕松實現家庭設備控制智能化。無線智能家居可以實現簡單地進行安裝,而不必破壞隔牆,不必購買新的電氣設備,系統完全可與你家中現有的電氣設備,如燈具、電話和家電等進行連接。各種電器及其它智能子系統既可在家操控,也能完全滿足遠程式控制制。物聯感測無線智能家居系統也可以擴展的系統,最初,你的智能家居系統可以只與照明設備或目前常用的電器設備連接,將來也可以與其他設備連接,以適應新的智能生活需要。
G. 智能家居在生活中有哪些劣勢
1、價格貴:智能家居產品無可非議是相較其他產品目前功能最先進的一類產品,較新的技術理所當然使其擁有較昂貴的價格,我們想要的方便舒適的「智能」生活是建立在較高經濟成本上的。
2、掌握使用難:假如你擁有一個智能家居的家庭,你需要學習如何使用你的家。學習掌握智能家居操作手段對於普通人雖不成問題,他們可以根據閱讀手冊實現家居控制,但閱讀說明的過程中難免無法及時100%掌握技巧,最重要的是家中的老人、小孩,對於他們,家居控制操作似乎就更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