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歐野沙發是十大品牌嗎
傢具哪來的十大品牌哦,誰捨得打廣告,做公關,你就品牌很牛。那些廣告專費還不是我們消費屬者出,很多牌子廣告做得多,好多東西都是小廠代加工貼個標簽,質量簡直坑人。兩年前顧家買的餐椅,那個皮掉的簡直看不下去!多花點時間把外觀跟質量搞好。
2. 劉心武的<<家>>,巴金的<<春>>和<<秋>>,巴爾扎克的<<歐葉妮*格朗台>>的內容簡介及作者簡介
1.樓主搞錯了吧,說劉心武的《家》應該是巴金的,他並沒有此作啊。
劉心武簡歷:(1942~) 當代作家。筆名劉瀏、趙壯漢等。四川成都人。1950 年隨父遷居北京。中學時期愛好文學。1961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專科學校中文系,後任中學教員15年。1976年後任北京出版社編輯,參與創刊《十月》並任編輯。1979年起任中國作協理事、《人民文學》主編等職,加入國際筆會中國中心。1987年赴美國訪問並在13所大學講學。劉心武的創作上,1977年發表短篇小說《班主任》,開傷痕文學先聲,被認為是新時期文學的發軔作,獲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首獎,並由此取得在文壇上的地位。後又發表《愛情的位置》、《醒來吧,弟弟》、《我愛每一片綠葉》(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等小說,曾激起強烈反響。出版有短篇小說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劉心武短篇小說選》,中篇小說《秦可卿之死》,中短篇小說集《綠葉與黃金》、《大眼貓》、《都會詠嘆調》、《立體交叉橋》、《519長鏡頭》,中篇小說集《如意》、《王府井萬花筒》、《木變石戒指》、《一窗燈火》、《藍夜叉》,紀實小說《公共汽車詠嘆調》,長篇小說《鍾鼓樓》(獲全國第二屆茅盾文學獎)、《風過耳》、《四牌樓》等,還出版有散文集、理論集、兒童文學等作品以及8卷本《劉心武文集》
2.巴金的<<家>><<春>><<秋>>,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是巴金的代表作品,特別是它的第一部《家》,更具有永恆的藝術價值。
巴金在《〈激流〉總序》中聲稱,「在這里我所欲展示給讀者的乃是描寫過去十多年的一幅圖畫,自然這里只有生活底一部分,但已經可以看見那一股由愛與恨,歡樂與受苦所組織成的生活之激流是如何地在動盪了」。作品所寫的正是這樣一股生活的激流:一方面隨著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潰,垂死的封建統治力量瘋狂地吞噬著年輕的生命,另一方面深為革命潮流所吸引的青年一代開始了覺醒、掙扎與斗爭的悲壯歷程。
《激流三部曲》所反映的內容時間跨度從1919年至1924年,正是中國歷史處在轉折時期這一風起雲涌的動盪時代,背景是當時中國還很閉塞的內地——四川成都。三部曲的第一部《家》,集中展現了封建大家庭制度的典型形態。在高老太爺統治下,這個家庭內部充滿著虛偽和罪惡,各種矛盾在潛滋暗長,逐步激化。就在這一背景下,作品描寫了高氏三兄弟的戀愛故事。其中高覺慧與婢女鳴鳳構成了第一個悲劇事件;高覺新與錢梅芬及瑞珏構成了另兩個悲劇事件。這幾個悲劇事件雖然原因各異,但在一個基本點上卻是共同的:她們都為追求幸福的愛情而和封建禮教及封建專制制度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從而導致了她們的悲劇命運,特別是,她們的不幸都與高老太爺直接間接地相聯系著。鳴鳳的故事在全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她的死激化了家庭內部的矛盾,直接喚醒了它的第一個叛逆者——高覺慧。鳴鳳的死與覺慧的叛逆標志著這個家族已走向盛極而衰的轉戾點。在覺慧的直接影響幫助下,高覺民起而抗婚,並取得了勝利,從而進一步暴露了封建專制主義色厲內荏的虛弱本質。隨著全家至高無上的「君主」——高老太爺的死亡,各種腐朽的東西統統明朗化、公開化了,原先隱匿著的各種矛盾沖突統統爆發出來。於是,一方面是蛀蟲般地對高家的腐蝕,另一方面是以覺慧、覺民為代表的對高家統治原則的公然反抗,它們都在同時加速地進行著,並構成了兩把各自向著相反方向撕裂的鉗子,把高家溫情脈脈的情感紗幕撕得粉碎。《家》的巨大成功,有力地實現了作者原初的寫作意圖。「我要反抗這個命運」,「我所憎恨的並不是個人,而是制度」,「我要向一個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J』accuse(我控訴)」![1]
三部曲的第二部《春》主要描寫的是淑英抗婚的故事以及與之相對的惠表妹的悲劇事件。同樣寫的是愛情,但和《家》中所描寫的內容已有顯著不同。《春》不是表現為對美好婚姻的追求以及這一追求實際上不可能實現的矛盾,而是表現為不合理的、丑惡的婚姻制度對婦女的摧殘以及對封建專制的婚姻制度的控訴與批判。淑英和惠一樣,受父母、上司之命,要與自己從未見過的,聲名狼籍的男人完婚,不敢反抗的惠生病致死,而淑英則因受時代、新思潮的影響,在覺民、覺慧的幫助下,逃出了封建大家庭的囚籠。這里,《春》實際是表現了專制制度下婦女解放的主題,同時,在另一方面,它也使讀者看到,反叛者的隊伍擴大了。舊家庭的統治者也轉到第二代克明的身上。但統治力量已經大大減弱了。
三部曲的最後的一部《秋》,表現了舊家庭分崩離折,「樹倒猢猻散」的結局。這主要是通過對高家第二代,第三代的道德加速腐化以及整個高家已後繼無人的描寫顯示出來的,作品自然地把注意力放到第三代的命運上,描寫了周枚與高淑貞的悲劇以及覺英、覺群的墮落。在這里,著重抨擊了專制主義假手封建禮教腐蝕、摧殘青少年的罪惡。隨著第二代家長克明的死亡,整個大家庭的重擔已經找不到任何人來承擔了,因為就連長房的承重孫覺新也起來反抗了。《秋》的主題可以說著重揭示了封建專制主義精神支柱的崩潰。
在《激流三部曲》所塑造的眾多人物形象群體中,高覺慧無疑是最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個。他是一個新人的典型。他從樸素的對勞動者的愛和對封建制度的恨出發,走到資產階級改良主義和民主主義的面前 ,最後又走向社會斗爭。作者通過這個思想發展過程,展示了近百年來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所共同經歷的思想歷程。
這個形象是活生生的,富有真實感的,他身上的那些長處和短處都是那個時代的先進青年所特有的。他愛國,追求科學與民主,因而他不信神,反對專制主義。他平時不乘轎子,並能愛上婢女鳴鳳,歸根結蒂還是出於民主精神的指導。但是,他並不是已經徹底樹立了無產階級世界觀、徹底背叛地主階級的英雄。他的思想里仍然有少剝削階級的東西。比如,他對鳴鳳的愛情就遠不及鳴鳳對他的愛那麼堅定和忠貞。在這個問題上,他一直是猶豫不決的,最後在關鍵時刻他恰恰忘掉了自己先前的承諾,反而在痛苦之餘決定「把那個少女放棄了。」這樣的描寫完全符合當時的歷史條件。因為覺慧所處的環境僅僅是能夠形成具有民主思想的愛情觀念的環境,還不是能夠實際這種愛情觀念的環境。盡管覺慧的愛情觀念已完全擺脫了封建階級的情趣,開始把鳴鳳的價值即人的價值放到了中心位置,但他實際上卻不可能逾越那一道階級的壘塹。他最後離家出走前的心情也是十分真實的,他和高老太爺思想上雖屬不同的營壘,但他們畢竟是祖孫關系,他那戀戀不舍的心情正表現了他身上人性的一面。
巴金簡介:
漢族,1904年11月生,四川成都人,無黨派,1921年於成都外語專門學校肄業。
1927年至1929年赴法國留學。1929年回國後,從事文學創作。1935年至1950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總編輯。1950年後任平明出版社總編輯,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1953年9月後先後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文藝月報》、《收獲》、《上海文學》主編。1962年後任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文化大革命」中受沖擊。1977年至1983年中國作家協會主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1983年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2003年3月在全國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上當選為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2003年11月,國務院授予巴金先生「人民作家」榮譽稱號。
2005年10月17日19時06分在上海逝世。
3. 巴爾扎克的<<歐葉妮*格朗台>>
【內容精要】
巴爾扎克的小說真正定型是從《歐也妮·葛朗台》開始的。小說情節曲折生動、布局嚴謹、語言個性化,這些特點都十分突出。全書在不長的篇幅里安排了葛朗台家、侄兒查理、歐也妮與求婚者三條線索,但作者並沒有平鋪直敘,而是開始就把三者扭在一起描寫,至家庭糾紛後立即推向高潮,又突然收尾,在多線索中顯得條理清晰,主次分明,令人叫絕,至於葛朗台老頭富於個性的語言,更令歷來的理論家百談不厭。
在巴爾扎克數量眾多的作品中, 《歐也妮·葛朗台》和他的代表作《高老頭》是姐妹篇,作者本人和評論者,都認為前者是他規模宏大的《人間喜劇》中「最出色的畫卷之一」,比起《高老頭》,這部作品又相對淺顯易懂,多些幽默,更適合年輕人閱讀。葛朗台這一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是作品最大的成就。這個人物最明顯的特徵是嗜錢如命和極端吝嗇。然而,讀者千萬別以為他只是個老式地主和吝嗇鬼,作者塑造的是一個法國大革命後起家的資產階級暴發戶形象。他比舊式地主精明,也更兇狠,聚財方式更充斥著血腥味。他靠投機革命發了財,當過行政委員、市長。他任職時期,利用職務,大撈油水,僅十幾年就成為索漠城首富。他兼有大土地所有者和金融資產者的特徵,他的得勢反映了復辟王朝時期土地、金融資產階級主宰一切的社會現實。然而,單純地塑造這樣一個被拜金主義所滲透的吝嗇鬼形象,並不是巴爾扎克的最終目的。拜金主義只是一種現象,巴爾扎克更為關注的乃是這樣一種現象背後的人生悲劇。葛朗台本身固然就是一個人的悲劇,這個人在金錢的異化下已經變成了一個非人,但更大的犧牲者卻是他的女兒歐也妮。這或許就是小說以她的名字而不是以其父親的名字作為標題的原因所在。歐也妮純真善良,對人充滿溫情,對上帝心懷崇敬,這樣一個美好形象的人生悲劇更能打動我們的心靈。而當我們追究其悲劇的根源時,我們便自然而然地透視到了拜金主義的罪惡,領悟到了巴爾扎克掩藏在其獨具一格的現實主義手法之下的憤怒與同情。
巴爾扎克簡介
巴爾扎克(1799~1850),19世紀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
他經歷了法國近代史上一個動盪的時期(拿破崙帝國,波旁王朝,七月王朝)。小時候成績不好,在一次只有35名學生參加的會考中,竟名列第32,因此父母和教師都沒有對巴爾扎克抱什麼希望,更不要說發現他什麼天才。巴爾扎克大學畢業後便進了律師事務所,如他父母所希望的,這是「鐵飯碗」。但年輕的巴爾扎克不顧家庭反對,辭去職位專心寫作。在一處貧民窟的閣樓上,巴爾扎克開始他的作家生涯。第一部作品悲劇《克倫威爾》未獲成功,爾後與人合作從事滑稽小說和神怪小說的創作也未引起注意,遂做出版商,經營印刷廠和鑄字廠,均以賠本告終,負債累累。這巨額債務像惡夢一樣纏繞著巴爾扎克,直至1850年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但他並未消沉,在他書房中布置了一座拿破崙的小像,並寫下了激勵自己一生的座右銘:「我要用筆完成他用劍所未能完成的事業。」
巴爾扎克在生活中跌跌撞撞地前行,但也就在這碰撞中認識了生活,而且比別人認識得更深刻。1829年發表長篇小說《朱安黨人》,邁出了現實主義創作的第一步。1931年出版的《驢皮記》使他聲名大震。為使自己成為文學事業上的拿破崙,在30至40年代以驚人的毅力創作了大量作品,寫出了91部小說,合稱《人間喜劇》。
《人間喜劇》分「風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 三大類,原定書名為《社會研究》。1842年,巴爾扎克受但丁《神曲》謂之「神的喜劇」的啟發,遂改此名,即把資產階級社會作為一個大舞台,把資產階級的生活比做一部丑態百出的「喜劇」。在《導言》中巴爾扎克寫到:「法國社會將成為歷史學家,我不過是這位歷史學家的秘書而已。開列惡癖與德行的清單,搜集激情的主要事實,描繪各種性格,選擇社會上主要的事件,結合若干相同的性格上的特點而組成典型,在這樣做的時候,我也許能夠寫出一部史學家忘記的歷史,即風俗史。」《人間喜劇》有「社會網路全書」之稱,它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描寫了貴族階級註定滅亡,揭露了資產階級的貪婪、掠奪和一切建立在金錢基礎上社會關系,巴爾扎克注重具體、詳盡的環境描寫和細節描寫,善於通過人物的言行揭示人物的靈魂。全書共塑造了兩千四百多個人物,並且一個人物往往在多部小說中出現。其中著名的篇章有:《舒昂黨人》、《高老頭》、《歐也妮·葛朗台》、《高利貸者》、《古物陳列室》、《紐泌根銀行》、《幻滅》、《農民》……,在短短20年內,他每年要寫4~5部小說。每天伏案至少18個小時,他的《賽查·皮羅多》是25小時內寫成。《鄉村醫生》用了72小時,而長達幾十萬字的名著《高老頭》竟是三天內一氣呵成。為保證寫作時清醒,巴爾扎克嗜濃咖啡如命,他曾說過:「我將死於3萬杯咖啡。」果然,由於早期的債務和寫作的艱辛,他於1850年8月18日與世長辭,慢性咖啡中毒成為他死因之一。
4.《名人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所著《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托爾斯泰傳》的總稱。本書的三位傳主都是人類歷史上極富天才而創建至偉的人物,他們的人生豐富多彩,他們的作品精深宏博,他們的影響歷經世代而不衰。羅曼·羅蘭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有著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著力刻畫他們在憂患困頓的人生征途上歷經苦難而不改初衷的心歷路程,凸現他們崇高的人格、博愛的情感和廣闊的胸襟,從而為我們譜寫了一闋「英雄交響曲」。
貝多芬,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這些被羅曼羅蘭尊為英雄的人,他們或受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慘,或因內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疊加於一身,深重的苦惱,幾乎窒息了呼吸,毀滅了理智。他們所以能堅持自己艱苦的歷程,全靠他們對人類的愛,對人類的信心。貝多芬「用痛苦換來歡樂」的音樂;米開朗基羅以一生的心血奉獻出震撼心靈的傑作;托爾斯泰始終關心萬千生靈的偉大與渺小,藉以傳播愛的種子和寬容的理想。
《名人傳》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多側面地去表現傳主們在身體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難,他們對無限苦難的不懈抗爭,以及在抗爭中爆發出來的生命激情。縱觀三傳,羅蘭的英雄有著共同的命運圖式和方向:經歷長期的磨難,激流一般的生命力,體現生之意志的藝術創造和用痛苦換取歡樂的追求。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國作家、音樂評論家。
5.小說集《吶喊》
魯迅的小說是中國現代白話小說的奠基之作和經典之作,它以無窮的魅力,風行了大半個世紀,至今不衰。魯迅的許多名作已成為初高中語文課的必修文章,為了幫助廣大同學更好的理解魯迅的小說,本欄目將在五期中向各位同學簡要介紹並評論魯迅三部小說集中的全部作品,這三部小說集就是大家熟悉的《吶喊》、《彷徨》和《故事新編》。在本期中,首先向大家介紹魯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說集《吶喊》。
《吶喊》收入了魯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說。後來作者抽出去一部歷史小說《不周山》(後更名為《鑄劍》),遂成現在的14部。這些小說反映了五四前後中國社會被壓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慘命運。以下介紹《吶喊》的內容。
在《吶喊》自序中,作者回顧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其中了反應了作者思想發展的過程和從事文藝活動的目的和態度。同時也說明了這些小說的由來和起名的原由。作者從學洋務、學醫、走科學救國之路,到推崇文藝,把文藝做為改變國民精神的武器,表現了他愛國主義思想的發展和求索救國救民道路的精神歷程。本篇對於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理解本集小說的內涵,及意蘊均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在寫作上,本篇自序文筆清新老到,周密流暢,震人心魄又引人入勝,讀之使人慾罷不能。其語言風格充溢著魯迅獨特的個性,具有極強的藝術魅力。
「慰籍那在寂寞里賓士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本書以卓越的藝術語言――嚴格的現實主義形象,巧妙的藝術構思,一篇又一篇新形式,揭示了深刻的社會問題,寫出了整整一個時代。裘沙、王偉君兩位藝術家以畢生經歷用畫筆揭示魯迅的思想體系,以「理解的准確,表現的深刻,藝術的精湛」再現了魯迅的世界。
6.歐·亨利一生創作了270多個短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還有數量很少的詩歌。歐·亨利的詩歌創作反映了他對自然、人生所面臨的社會矛盾的態度,他寫小鳥、古老的村莊,歌頌流浪者,以陰郁的筆調吟頌「唱催眠曲的男孩」,抨擊不合理的社會現象。但因數量少、成就不大,因而影響很小。相反,他的許多書信倒是精彩的隨筆,他同編輯談生活,談創作,表達作者的生活態度和創作思想。歐·亨利的代表作品是《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贊美詩》和《最後一片葉子》。其著名小說還有《黃雀在後》、《市政報告》、《配供傢具的客房》、《雙料騙子》等,真實准確的細節描寫,生動簡潔的語言使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展現在讀者面前,也使他在世界短篇小說史上佔有重要位置。有人曾將他比做「美國的莫泊桑」,這是有其道理的。
幽默是美國的文學傳統之一。從華盛頓·歐文開始,許多作家都善於寫那些有趣可笑而又意味深長的故事。歐文的幽默是在善意的揶揄之中含有淡淡的諷刺;馬克·吐溫的幽默以充滿俚語的口語,滑稽、俏皮的描寫和極誇張的形象,揭示了生活中的真理;歐文·肖的幽默則在注重描述人物性格的幽默風趣上。歐·亨利承襲這一傳統,受同時代作家的影響,加之一生經歷坎坷,使得他獨特的幽默與眾不同——充滿了辛酸的笑聲,在誇張、嘲諷、風趣、詼諧、機智的幽默之中,含有抑鬱、凄楚的情緒。讀《麥琪的禮物》讓人苦笑,讀《警察與贊美詩》讓人悲涼辛酸。這種「含淚的微笑」,加深了作品的社會意義,具有長久的藝術魅力。
處理小說的結尾,是歐·亨利最具創造性的貢獻,也使他在美國和世界文學史上享有盛名。他善於戲劇性地設計情節,埋下伏筆,作好鋪墊,勾勒矛盾,最後在結尾處出現一個出人意料的結局,使讀者感到豁然開朗,柳暗花明,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禁拍案稱奇。但由於作者寫作速度快且多,這種手法運用過多過濫,不免使人感到有明顯的雷同和公式化的弊端。他的小說的結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寫了眾多的人物,富於生活情趣,被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網路全書」。
歐·亨利不愧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之一,其高超的寫作技巧,使得他的小說有了「歐·亨利式」這一稱號。
7.莫伯桑《項鏈》
女主人公是一個小公務員的妻子。一次,接受了部長舉辦的晚會的邀請。羅瓦賽爾太太由於虛榮心作祟,向一個貴婦人借了一條項鏈。後來這條項鏈不慎在舞會上丟失,羅瓦賽爾太太為了賠給朋友一模一樣的項鏈,落入高利貸的陷阱,就此開始了艱辛的生活,葬送了十年的青春。最後,當她在還清欠款後,偶遇那位貴婦人時,婦人卻告訴她那條項鏈其實是假的。
8.契柯夫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說,如《胖子和瘦子》(1883)、《小公務員之死》(1883)、《苦惱》(1886)、(萬卡)(1886)年,再現了「小人物」的不幸和軟弱,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瑣。而在《變色龍》及《普里希別葉夫中士》(1885)中,作者鞭撻了忠實維護專制暴政的奴才及其專橫跋扈、暴戾恣睢的丑惡嘴臉,揭示出黑暗時代的反動精神特徵。1890年,他到政治犯人流放地庫頁島考察後,創作出表現重大社會課題的作品,如《第六病室》(1892),就是猛烈抨擊沙皇專制暴政的作品,該小說使列寧閱讀後都受到很大震動。《帶閣樓的房子》(1896),揭露了沙俄社會對人的青春、才能、幸福的毀滅,諷刺了自由派地方自治會改良主義活動的於事無補。《農民》(1897)極其真實地描述了農民在80、90年代極度貧困的生活現狀,表現了他對農民悲慘命運的關心同情,而《在峽谷里》則揭露富農窮凶極惡的剝削,反映了資本主義滲透農村的情況,說明作者把表現俄國社會階級斗爭列入其創作主題,在《新娘》(1903)中,他相信舊制度一定滅亡,新「生活早晚會來!」
契柯夫後期轉向戲劇創作,主要作品有《伊凡諾夫》(1887)、《海鷗》(1896)、《萬尼亞舅舅》(1896)、《三姊妹》(1901)、櫻桃園》(1903),都曲折反映了俄國1905年大革命前夕一部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苦悶和追求。其劇作含有濃郁的抒情味和豐富的潛台詞,令人回味無窮,劇本故事雖取材於日常生活,情節樸素,進展平穩,但卻富有深刻象徵意義。
他的小說短小精悍,簡練樸素,結構緊湊,情節生動,筆調幽默,語言明快,富於音樂節奏感,寓意深刻。他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具有典型意義的人和事,通過幽默可笑的情節進行藝術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來反映當時的俄國社會。其代表作《變色龍》、《套中人》堪稱俄國文學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藝術珍品,前者成為見風使舵、善於變相、投機鑽營者的代名詞;後者成為因循守舊、畏首畏尾、害怕變革者的符號象徵。
3. 歐葉造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歐葉造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05月25日,主要經營范圍為造紙科技領域內的技術咨詢、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服務,企業管理,企業形象策劃,文化藝術交流策劃,圖文設計、製作,商務信息咨詢,創意服務,市場營銷策劃,建築裝修裝飾建設工程專業施工,建築專業建設工程設計,辦公設備、辦公傢具、機械設備及配件、電子產品、化工原料及產品(除危險化學品、監控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易制毒化學品)批發、零售等。
法定代表人:毛慧芳
成立時間:2012-05-25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20002021646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上海市奉賢區五四公路2011號1幢232室
4. 河北歐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河北歐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2015-01-05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河北省衡水市紅旗南大街2373號衡水職業技術學院實訓樓。
河北歐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311063201516927,企業法人趙虎,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河北歐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環保材料、實驗室環保設備及傢具的研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建築設計服務;建築裝飾裝修工程;銷售傢具、玻璃器皿、辦公設備、文體用品、橡膠製品、機械設備、五金產品、電子產品、廚房設備、太陽能發電設備、太陽能熱水器、一類醫療器械、康復器械、裝飾裝修材料(不含砂石料)、針紡織品、日用品、家用電器、燈具、食品、衛生潔具、樂器;增值電信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河北歐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5. 家裝中牆白色地板花梨木色傢具白櫸色木門用什麼顏色好看
由於你家整體顏色是偏淺色的,所以建議你選擇花梨木顏色或者白櫸木顏色的木門。在窗簾或者沙發上可以選擇顏色偏深一點的。下面是家裝色彩搭配原則,可以參考一下:
第一,空間配色不得超過三種,其中白色,黑色不算。
第二,在沒有設計指導的情況下,家居最佳配色方案是:牆淺,地中,家私深。
第三,金色與銀色可以與任何一種顏色相陪襯,金色不包括黃色,銀色不包括灰白色。
第四,空間非封閉貫穿的,必須使用同一配色方案;不同的封閉空間,可以使用不同的配色方案。第五,天花板的顏色必須淺於牆面或與牆面同色。當牆面的顏色為深色的時候,天花板必須採用淺色。
第六,想製造明快現代的家居氛圍,就一定不要選擇那些印花的東西,盡量選擇使用素色設計。
第七,一定不要用深綠色的地板。
第八,廚房不要用暖色調,黃色系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