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正確的購買紅木傢具
一看卯鞘,二敲板,三看周正,四看面。
很多剛入門想買紅木傢具的朋友都有這樣一個困擾:一走進紅木賣場,不是紅木保真假一賠萬,就是被導購「我們傢具做工好、用料精」的套話弄的暈頭轉向……而這紅木傢具怎麼看好壞呢?選購紅木傢具的技巧又有哪些?
選購紅木傢具的過程,從優先順序來看,要順序考慮這樣幾個問題:
1、款式>2、預算>3、判斷具體一件傢具好壞
☟☟☟
▼款式:紅木傢具大致分三種,清式、明式、新中式。
清式雕花多,明式經典好看,新中式實用好搭(與家裡裝修)。因為材料本身較硬不容易熱彎曲,和榫卯工藝的關系,紅木更適合於製作傳統款式。紅木傢具的明、清款式現在在一些年輕人看來不夠新穎年輕,可以選擇在中式風格的基礎上添加了現代元素,使傳統與時尚並存的新中式。
▼預算:紅木傢具檔次分明。
最低檔:非洲花梨,非洲酸枝,雞翅木等。一套餐桌椅在萬元左右。第二檔:緬甸花梨,價格翻一倍。第三檔:紅酸枝、黑酸枝。第四檔:大紅酸枝,再高檔就是小葉紫檀。小葉紫檀和黃花梨這兩種木材雖然名氣大,但一般能消費起的人不多。
▼判斷具體一件傢具好壞:有這樣幾點--1選材、2烘乾、3是否偷料、4木工、5打磨、6雕花、7打蠟(漆)。
1、選材:地產界的終極三要素是:地段,地段,地段。而紅木傢具行業也有一句廣為流傳的三要素:木材,木材,木材。雖然這句定律不是真理,但卻道出了木材的選擇對於紅木傢具的重要性。對於紅木傢具的第一要素----材,需要通過木種和傢具的用材去分析它。
「材」即為紅木傢具的選材、用材。從選材來講,同為紅木,但不同木種的價格相差巨大,這條在預算一節已經講過,不再贅述。用材方面,首先要注意的是白邊、嵌補、粉補、拼料這些影響傢具價值的因素。
另外,一個木料的好壞,就要看它木紋好不好看,是不是行雲流水。比如緬甸花梨這種材料,有虎皮紋的就是非常好的料了,這種料一般都會用在桌面板這種顯眼的地方。
2、烘乾:烘乾是改善紅木開裂變形問題的重要手段。比較標準的烘乾,必須要有專業可以控制濕度的烘乾房,木材切片以後一塊一塊擺放整齊,連續15天烘乾。這樣才能保持木材內木纖維的內應力穩定。沒有烘乾房的廠家,往往只是在用太陽光暴曬的方法處理。
3、是否偷料:一件型制優良,造型美觀的傢具,不僅僅是對長寬高尺寸上有標準的要求。對木料厚薄、靠背弧度、裙板弧度、牙板大小等等都有要求,廠家偷料往往在這上面做文章。減少一點點板材厚度,靠背弧度改直一些等等,都能減少材料的使用。帶來的問題就是看著沒有原版有味道,弧線比較僵硬。坐著靠著也不那麼舒服。第二點,榫卯的長度,榫卯過短,影響傢具使用壽命。
4、木工:要看紅木傢具的木工工藝,最重要就是要看紅木傢具的介面處。要觀察傢具每個介面的結構是否嚴謹,是否緊密。傳統紅木傢具是靠榫卯結構搭建起來的,而這也正是紅木傢具的精粹。
舉個例子,坐板外圍有木方去固定它,木方與木方的連接按傳統的做法是使用透榫(全榫),因為木方間的接觸面大,這樣的榫比較牢固而且耐用。市面上很多商家不是用透榫,而是用交趾榫。這樣每個部件之間的交接位不是那麼深入,基本上就是靠膠水將兩個部件連在一起了。這樣的結構隨著膠水粘力的下降,穩定性也會逐步下降。所以挑選紅木傢具的時候一定要留意其榫卯結構。
好的木工,在開榫的時候十分精準,所以在各個部件連接起來之後,介面緊密,基本上看不到縫。如果開榫技術精準度不夠,各個部件的介面處就會出現虛位,然後就需要用木屑和膠水來填補虛位,行內稱之為補灰。一般介面位是比較考技術的,所以一定要細看紅木傢具的介面位。
在木工工藝中還需要注意的是傢具的拼板水平。拼板要看兩個方面,第一是介面,第二是色差。介面要緊密無縫,介面兩邊的木紋要相近,最好能連接得上,而板的顏色要接近。拼板的最高境界就是拼了等於沒拼,多拼拼出獨板的效果。所以拼板師傅選材的技術很關鍵。拼板拼得好能大大地增加紅木傢具的藝術價值和觀賞性。
5、打磨:打磨使傢具整體達到平滑,可以觀察各部位是否平整、光滑,有無波浪形、有無缺痕,對稱部位是否對稱,線條粗細是否均勻。還有就是是否有打磨偷工,就是跳砂紙號打磨,原本打磨4遍,他只打磨2遍。
一般來說,紅木傢具的表面功夫都是做得不錯的。所以要看一套傢具的真實質量,必須要先看錶面然後著重往底面和暗角處看。要摸底面的光滑程度,底面光滑不光滑雖然不會影響到日常的使用,但是紅木傢具具有藝術價值,所以每個角落都應該做到盡善盡美。而且,如果連底面都打磨得非常光滑的話,證明製造商是有認真做事的態度的。最不起眼的角落都做好了,更何況別的呢?所以一樣要摸底面的光滑程度。
6、雕花:傢具上的雕花普遍是精雕機制胚。區別在於修光。毛胚板要先用砂紙打磨光滑,然後用三角刀等修光刀具進行細節的雕琢。
可觀察雕刻畫面物象是否層次分明、整體協調;物象間距離的位置、結構、比例、形態及各種特徵是否准確;層次深淺是否合理、鏟底是否平整,留線是否均勻,有無留疤痕和毛刺;是否手工工藝等。
7、打蠟(上漆):打蠟上漆是必要的工序,目的在於封閉木材毛孔,使他有一定的防水性,日常灰塵也不容易堵塞木材毛孔,使傢具較好打理。
這也是整套傢具里最後一道重要工序,不管是傳統的生漆、燙蠟工藝,還是現代的亮光、啞光工藝,塗面均應平整光滑、手感細膩,無皺皮、漏塗,無劃痕、白點、白棱、流掛、積粉和雜渣等明顯加工痕跡。
『貳』 紅木傢具彎料用刀具
「
紅木傢具
的
開料
過程中,彎料是最難
鋸切
的材料,而傢具中的彎曲部件又是最能顯出傢具動感、線條美感的部件。」。所以紅木傢具的彎料的開料是用鋸,主要是線鋸,而不是用刀具。謝謝
『叄』 木雕雕刻刀具如何製作
紫檀:名貴木材,產於亞洲熱帶,棕紫色。堅實細膩,通稱「紅木」,雕刻後經高度拋光上臘呈黑玉色,極其美觀。適合精雕細刻,多用於高檔工藝品和實用工藝品。
烏木:名貴木材。產於我國海南,質地堅實,色黑而有紋,通稱烏紋木。有真假之分,置水則沉是真、置水不沉是假。適合精雕細刻多用於高檔工藝品。
紅木:名貴進口木材,產於東南亞熱帶地區。紋理交錯美觀,材質堅實略粗糙,初 時色淡黃赤色,久時變為紫紅色,經高度拋光上臘極其美觀,適合做各類精緻的小件工藝雕刻品和紅木傢具雕刻。
檀香木:名貴進口木材,產於東南亞一帶,色灰黃,質地較堅韌、紋理細密,有極好的香味,適合雕刻各類高檔工藝品。
花梨木:名貴木材。是我國海南島特產,邊材色淡,質略疏鬆,心林色紅褐,堅硬,紋理精緻美麗,適於雕刻各類高檔工藝品和傳統傢具雕刻。
柚木:名貴木材。產於東南亞及我國南部地區,木質堅硬耐久,結構略粗,灰色有波浪與平直二種紋理,不易變形,極其美觀,但雕刻時需要很高技巧。由於柚木徑紉較大,可製作大型木雕。
楠木:名貴木材,產於南方,材質細密,松軟,色灰褐兼綠,有波浪形木紋呈金絲光澤,通稱「金絲楠」。適合雕刻簡潔概括及仿古作品,有古樸之美。
香樟木:產於我國南方地區,尤以江、浙、湘、川兩廣為最。味香、色黃至灰褐色、紅褐色。材質粗獷,耐久性能強。紋理交錯明顯,光澤美麗。自古以來作為木雕行業的上等材料,多用於仿古木雕和傢具木雕,不易蟲蛀。
柏木:產於我國長江流域及江南地區。色淡黃至久變深黃褐。材質細密堅實,紋理直但略顯粗脆,適合雕刻比較大型粗獷的作品。
椴木:產於我國北部地區,與銀杏木相似,色微黃呈白(又稱白木),材質輕軟細密,紋理通直均勻,有絹絲光澤,極易雕刻。有不變形不開裂之特點,但不耐磨磕。適合精雕細刻,多用於各類浮雕壁飾和普通工藝品。
黃楊木:名貴木材,產於我國南方,屬黃色硬木,有象牙效果。材質堅韌細密,紋理細致均勻,雕刻後經高度拋光上臘極其美觀,最適合做精雕細刻的小型圓雕人物。
樺木:產於我國北方地區,黃白略褐,紋理純細均勻,有優美之斑點。材質堅硬細密光亮,略重易開裂,適合雕刻小型作品及實用工藝品。
色木:材性與樺木相似,產於我國東北地區。木紋較明顯有奇異的立體感,經過染色可以代替紅木,適合雕刻小型作品及實用工藝品。
楸木:產於我國東北地區,色灰白,有淡褐呈灰綠褐或淡紅褐,木材重量及硬度適中,結構略粗,較疏鬆。紋理呈波紋形,經過染色可代替楠木效果,不易變形翹裂,特別適合做大型浮雕,或簡潔概括的圓雕作品。
黃波羅:材質特點稍遜於楸木,產於我國南方地區,木紋美觀細膩光亮,初時色鮮黃。
山白楊:產於我國江南地區,生長量少,紋理細密。木質中軟、百年成材。多用於製作屏風屏掛等工藝雕刻品。
水曲柳:與花曲柳相似,產於我國東北地區,材質堅硬,紋理通直、木紋美觀。徑切面呈美麗的平行條狀花紋,半弦向切面呈明顯多變的帶狀花環。因木材易翹裂變形,僅適合雕刻簡潔概括或較大抽象性圓雕作 品,以特殊的木紋趣味見長
柳安木:產於東南亞地區。分白柳安和紅柳安。白柳安結構粗、紋理鈄、易於乾燥和加工;紅柳安結構紋理同上,徑切面花紋美麗,但乾燥與加工較難,二種均適合雕刻簡潔抽象的作品。
松木:產於我國東北,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及台灣地區。松木分落葉松、紅松、馬尾松。紅松為黃褐色微顯肉紅;馬尾松深黃褐色略微紅;落葉松色黃白略微褐。松木因年輪分界明顯,樹脂道多,而顯得木紋粗放美麗,有強烈的裝飾趣味,但不易加工,只適合雕刻簡潔概括,抽象性作品。著色方面可以發揮樹脂條紋作特別處理,如對比色,以加強其木紋的裝飾性
銀杏木:又稱白果木,也是製作木雕的上乘材料,產於我國大江南北。木材呈淺黃色,質地紋理輕軟細密,有黃楊木外觀,不易變形,久時色愈深,適合做浮雕與概括性圓雕。但因其有葯用價值,屬國家保護植物,當前用於雕刻材料極少。
我認為是紫檀
『肆』 紅木傢具雕工的好壞你會看嗎
1
目前紅木傢具市場上,雕刻採用的方式有機器雕刻、手工雕刻、人機結合的雕刻。每種雕刻方式都有各自的優勢。機器雕刻,效率高,但產品是標准化生產,缺少唯一性,呆板千篇一律。手工雕刻,速度慢,但慢工出細活,雕刻的圖案精美,活靈活現。人機結合的方式,可以綜合機器雕刻與人工雕刻的特點,把低檔一些工作交給機器來做,剩下的高檔雕刻紋飾交給人工來完成。所以,在選購紅木傢具的時候,可以先問下,這雕刻的花紋是手工雕刻、機器雕刻。
2
看雕刻花紋的精細度,可以用手去撫摸雕刻的底子、線條,感受是否平滑流暢。在圖案紋飾上有無麻點。看整個花紋在板面的位置,布局,是否與整個傢具協調一致。每個雕刻刀具,用力的拿捏,都會影響到雕刻花紋的審美。
3
一個雕刻圖案,是有很多元素組成的,橫豎撇捺都是有講究的。每個圖案都是經過設計師經過深思熟慮的。因此,雕刻圖案的每個部位的深淺不一樣,採用雕刻技法也不一樣。在選購的時候,要看花紋是否有拼接,有用膠水修補過的。這些都要仔細去看。
4
從整體上看,雕刻花紋的每個部分是否協調,比如一個梅蘭竹菊圖案,室友梅花、竹子、菊花、蘭花等四種元素組成,每個元素的形狀、紋飾的的深淺都不一樣。所以,在看雕刻圖案的時候,要具體分析,多聯系實物的形態。紅木傢具上雕刻的圖案,不能是不倫不類的,肯定要有一個表達主題的。
5
可以通過側視看光影的變化,來判斷雕花的底面是否平整。雕花的根腳也很重要,如果根腳含混不清,沒有起落,也沒有精磨根腳,分不清底面與雕花的交線就不好了。
6
看每個雕花的部位,比較各個點的做工差異,若雕刻整齊自然,刀痕整齊流暢,而且錯落有致,說明雕花的雕工做的還不錯。
7
看雕花的稜角線的弧度是否均勻一致,要看線條、紋飾上有無毛刺等等。
『伍』 木工刀具怎樣揭火
首先你要確定你刮刀的鋼材是否可以淬火,
如果可以,將刀口一厘米左右燒紅,
之後刀口向下,立在半厘米深的水裡,
直至冷透,取出,
『陸』 請問一下各位想買紅木傢具,應該要注意什麼
在買紅木傢具的時候,一定要貨比三家,到有品牌影響力的店購買:
一、要學會辨明假貨
紅木傢具的高價值和高利潤自然催生了紅木傢具的造假期。想要避免假貨,一是要關注造假信息,通常的造假手段都有著相似的地方,了解的造假信息和手段越多,那麼被假貨蒙蔽的可能性就越小;二是盡量選擇商業信譽較好的紅木傢具店,並注意查看產品價格標簽上材質欄中是否按國家標准規定標注紅木材質。
二、注重紅木傢具的「型」
所謂型,是指造型要美。任何傢具的造型美都是基礎,不管是古典紅木傢具還是新中式紅木傢具,都要符合造型的基本規律,所以在構造上要科學合理,比例上要和諧勻稱。在整體的藝術外型、和諧對立、精雕細琢之下,回歸木質花紋原色。
三、要學會辯材質真假
如今市面上常見的紅木種類主要是海南黃花梨、小葉紫檀、越南黃花梨、酸枝木、大果紫檀這五種,這五種木材的材質特徵和價格並不完全一樣。在選購的時候,要具體理解傢具標識中用材稱號和材種產地,並在購置合同或發票上註明樹種稱號和產地;查問查看是全紅木,還是部分紅木。辨別材質,主要是從樹種的基本特性入手,如紋理、氣味、重量、顏色、鬼臉等。紅木愛好者可以通過跑市場、看樣品、積累知識和經驗等方式來獲取辨別材質的能力。
四、要學會辨別工藝的優劣
從原材料到成品紅木傢具,涉及到的工藝有乾燥、木工、雕刻、刮磨、塗裝等,每一道工序都要做到精益求精,一絲不苟。作為消費者在選購的時候,可以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乾燥工藝,用手指或手掌輕輕撫摸傢具面板的心板及拼縫部分,看是否平整光滑,有無輕微開裂或炸裂現象;二是木工:紅木傢具外觀要端正、構造和木榫介面周密、無缺點、無松脫,立體處要潤滑平坦,抽屜櫃門等必須關合自如;三是雕刻:雕刻圖案應完全清楚、動植物圖案是否逼真、線條平均、優美,輪廓對稱、立體感強,外表潤滑平坦,圓順無波浪;四是刮磨、塗飾工藝:不管是打蠟還是上生漆,傢具表面必須平坦一致、色彩平均、色澤光潔,不留痕;可以用手撫摸,看是否潤滑,有無木孔及介面缺陷;傢具底部、櫃內是否潤滑,有無遺漏。做工的優劣只要認真去看,仔細比較,哪些產品好,哪些產品差是可以判斷出來的。
五、選擇有影響力的品牌
品牌,不單是一個牌子,它還代表著產品選料精良,做工考究,質量過硬,服務到位,其質量、品質、品味以及經濟和收藏價值都是一般牌子的紅木傢具所能比的。因此,有經濟能力的人,建議選擇有品牌的、老字型大小,值得信賴的廠家生產的優質紅木傢具。
六、注重紅木傢具保養方法
紅木傢具可作為長期性的收藏投資,那麼良好的保存是必不可少的,在合適的溫度和濕度中,紅木傢具才會得到最好的保存。防止傢具變形,被蟲蛀、被水浸等,都是十分細致的工作,做好了這些工作,紅木傢具在未來就會以良好的品相出現,並能充分體現其收藏的價值。
『柒』 紅木傢具的製作流程是怎樣的啊
紅木傢具作為極具收藏鑒賞價值的藝術品,需要經過復雜的工藝製作流程方能成就其極高的藝術價值。紅木傢具的生產要經過層層考驗,如同「過五關斬六將」,必須步步為營。選材、裁料、烘乾、機加工、雕作、組裝、刮磨、油髹,這些生產工序緊密相連,每一道生產工藝製作流程對於成就紅木傢具的藝術價值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選材
有言:「善治木者以木立信。」在選材上,只有精心選購優質名貴木材,才能保證產品不因假料輔料而名聲盡毀。目前紅木資源匱乏,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稀缺資源。
二、裁料
在裁料這一環節,如能注意長短搭配,綜合利用,不僅能夠節約資源,還能減低成本。選材、裁料這兩道工序是傢具製作的前期准備工作,直接影響以下各環節的順利開展。
三、烘乾
烘乾工序是對木材的乾燥處理。這一工序直接影響紅木傢具的質量。根據有關規定「產品的木材含水率應不高於產品所在地區平均木材平均含水率1%,如果不對紅木含水率進行嚴格控制的話,紅木傢具的使用壽命將會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傢具會出現面板開裂變形、榫頭結構松動、檔板蟲蛀霉變等現象,紅木傢具的質量也就無從談起。此外,不同的木材需要採用不同的烘乾處理方法,如熱能烘乾處理法適用於雞翅木等硬重類木材的乾燥。當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紅木傢具用材的含水率要求和木材乾燥技藝有了進一步提高,紅木傢具的質量也有了充分的保證。烘乾工序在整個生產工藝流程中對現代先進機械設備的依賴性最大,其次是機加工環節。
四、機加工
紅木傢具結構是否牢固取決於機加工是否精確細致。在開榫、打卯、鑽眼、鉉料等機加工過程中,精確的機械,銳利的刀具,嫻熟的技藝,精心的操作不僅能使行刀運鑿洗練灑脫,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夠使紅木傢具結構牢固無比、堅不可摧。機加工環節是紅木傢具內在結構的有力保障,而雕作則為紅木傢具的外在形態提供了技藝支持。
五、雕作
雕作是紅木傢具外觀造型塑造的關鍵環節。如果說材質是傢具的軀殼,那麼設計則是傢具的靈魂,而雕作正是設計理念的具體顯現。精妙的雕作藝術能使紅木傢具肌理清晰,外殼壯觀,氣勢恢宏,成就紅木驚世傑作。雕作要先定好造型趨勢,確定傢具輪廓、氣勢、線條、角度、韻律等。紅木傢具給人的感覺或沉穩,或端莊,或大氣都取決於這一定位。紅木傢具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文化內涵以及外在特徵、氣勢基調都要依靠雕刻師的精雕細琢和胸有成竹、大膽潑辣、行雲流水般的高超技藝。可以說,是雕作醇化了紅木傢具的藝術特質,也為下一環節提供了更為渾然天成的組裝素材。
六、組裝
組裝環節,是紅木傢具榫卯結構的演繹階段,憑借工藝師豐富的經驗,精湛洗練的技藝,傢具的組合裝配往往渾然一體,天衣無縫。組裝環節是對紅木傢具榫卯結構的直觀演繹,突顯了紅木傢具榫卯結構這一奇異的特徵。既互相避讓,又相輔相成的各種各樣的榫子在組裝過程中猶如小精靈,靈活,自然,取代了釘子、膠水的生硬,創造出了精巧絕倫的榫卯傳奇。
七、刮磨
紅木傢具須經由工藝大師們的精雕細琢,這精雕指的是雕作,細琢則指的是刮磨。刮磨直接影響傢具的美觀程度。傢具要做好,就要由人工用銼刀和紗布反復刮磨,使其達到光潤、圓潤的效果。木材紋理要顯示自然光澤,紅木傢具整體上要均勻一致,線條流暢,質感細膩,傢具表面錚亮,都離不開刮磨工藝師的一磨一刷,一刀一銼,一鏟一燙的嫻熟技藝。
八、油髹
紅木傢具油髹工藝,是促成紅木傢具外觀美的重要環節。紅木傢具油髹用料須是綠色環保透明漆,才能不遮蓋住紅木清晰動人的紋理,使紅木傢具的美更趨自然,更顯「天生麗質」。經過油髹,紅木傢具色澤光鮮,高雅大方,端莊得體,並且經久耐用,越磨越亮,確保了紅木傢具的上乘品質。
以上生產工藝流程還能細分出許多道小工序。一套上乘的好傢具,須經由幾十道嚴密的生產工序方能完成。每一道生產工序對紅木傢具均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並且互為前提,相輔相成,一道都不能少。謝謝
『捌』 紅木傢具光澤柔美,看看打磨需要那幾個步驟丨紅木傢具
紅木傢具打磨需要那幾個步驟 紅木傢具基本以手工製作為主,需要的周期比較長,而且紅木傢具的製作工序非常繁瑣,從原木材到成品之間需要很多道工序。
1.裁料:原木運回工廠後,木工將原木用帶鋸鋸成厚薄不同的板材,可以長短搭配,綜合利用,減少浪費,節約紅木稀缺資源。 2.烘乾處理:厚薄不同的板材通過分類,分別進入乾燥窯進行乾燥。一般厚的板材需要乾燥40天左右,薄的板材需15天左右,直到將木板乾燥至水分含量在8%—12%,目前很多紅木傢具製作廠家都有比較好的乾燥方法,但是這個過程最少也不低於10天。因為一定要控制好木材與本地濕度保持平衡,日後製成的傢具才不易開裂和變形。
3.加工流程:開料人員需根據傢具不同部件的需要將乾燥好的木料鋸成合適的尺寸,再經過壓刨使尺寸更加精確,然後進行開榫。現在一般都採用機器進行開榫,因為紅木傢具結構的牢固基礎是建立在機加過程的一絲不苟上,因此,機械的精確,刀具的銳利,嫻熟的技藝都是缺一不可的。
4.雕刻工藝:一般紅木傢具都有一些或簡單或復雜的雕花來裝飾,所以在組裝以前,木工要把需要雕刻板材送到雕刻車間,而雕刻就是一個非常費時間的細活了,而且根據雕刻方法的不同,工人的熟練程度和花樣的繁簡,需要的時間也大不相同。例如,床圍的雕花,如果花紋比較繁瑣,即使是一個熟練的老工人也需要花一個多月的時間來雕刻。
5.組裝:一塊塊面板雕刻好後送回到木工車間,開始組裝的環節,慢慢的,一件紅木傢具的雛行就出來了。在組裝的過程中,一定要不差分毫地掌握好榫卯的緊密,介面的吻合,不然緊了硬拷會至木材裂縫,鬆了則使傢具扭動散架。
6.刮磨:雖然到了這個環節時,整個傢具雛行出來了,但是整個傢具的表面看起來很粗糙,因此就到了刮磨的製作流程。刮磨是紅木傢具製作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步驟,打磨得好壞直接影響消費者對紅木傢具的第一印象。一張羅漢床刮磨過程需要3個工人打磨至少20天的時間,不包括床圍的部分。可見要做到傢具表面的平整和圓潤,是非常費時又費人力的一個環節。
7.上漆或打蠟:上漆或打蠟是紅木傢具製作工藝的最後一個流程。目前市場上賣的紅木傢具也有一些是不經過上漆或打蠟環節,傢具在經過打磨之後就直接進入市場上銷售。但絕大部分都是需要進一步上漆或者打蠟。一般南方製作的紅木傢具上漆的比較多,北方則習慣上蠟或者打核桃油。上漆的工藝需要的時間也比較長,一般都是上好幾次生漆,上一次漆陰干吹一次,整個過程下來至少需要15天左右的時間。
以上7步就是紅木傢具製作的具體工序,只有每一步都掌握的恰到好處,才能爐火純青的表現出每件傢具的神韻。這7步看似簡單實則十分講究,只有做好了,其傢具的意義才能流傳到我們每個人身邊、引用網路經驗,
『玖』 新房裝修完了,想買紅木傢具怎麼選呢
從優先順序來看要考慮這樣幾個問題。款式》預算》判斷具體一樣傢具好不好。
款式。紅木傢具大致分三種,清式、明式、新中式。
清式雕花多。明式經典好看。新中式實用好搭(與家裡裝修)。很多人都因為款式的選擇,就拒絕了紅木傢具。紅木傢具的款式現在看來確實不夠新穎年輕。但因為材料本身較硬不容易熱彎曲,和榫卯工藝的關系,更適合於製作傳統款式。
更多案例搜【西安裝修課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