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蔣氏紅木傢具

蔣氏紅木傢具

發布時間:2021-03-05 22:57:22

『壹』 西湖邊上的有哪些的名人故居,

「劉庄」,位於杭州西湖西南西里湖畔,丁家山南簏,現辟為「西湖國賓館」。它包括「水竹居」、「康莊」、「蕉石鳴琴」和丁家山等。

「水竹居」,是劉庄最初的雅號。原為晚清廣東香山縣富豪劉學詢所建的別墅,故稱「劉庄」。

劉學詢是光緒年間(1874一1908)的二品花翎舉人。他在離京歸途中游覽了杭州西湖,感嘆「故鄉無此好湖山」,於是就在此購地構築「水竹居」。他還特地從廣東祖居搬來刻有篆隸文字、鍾鼎圖案的楠木門窗,紅木傢具等,裝飾西湖寓所。

「水竹居」背山瀕水,環境幽靜,建築豪華,陳設古樸典雅,內有迎賓館、夢香閣、望山樓、湖山春曉等樓台水謝。曲橋亭廊、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園內設置渾然天成,獨具東方園林特色,四季美景,生趣盎然,歷來就有「西湖第一名園」之譽稱。當年,毛 澤 東 來杭州,經常居住在這里。

「蕉石鳴琴」

丁家山東北麓,有一石壁,高約三米,壁前有一條石,狀若蕉葉屏風,故稱為「蕉屏」。屏後有石床、石幾,相傳清代雍正年間,時任浙江巡撫的李衛,經常在這里彈琴奏樂,據說,琴聲清越,音韻繞石,三日不去,故名「蕉石鳴琴」,字系後來的康有為所題。

劉庄作為國賓館,接待了眾多的友好使者、各國的元首總統。當年,周 恩 來 總理陪同美國總統尼克松來杭,就是在這里起草的「中美上海聯合公報」。

如今的劉庄,已經從達官貴人的私人領地走向市場化,還歸給了人民大眾,普通百姓,盡可以在這里賞玩休憩,畢竟,資源共享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
「郭庄」位於杭州西湖楊公堤西山路上,是西湖園林中最具江南古典特色的私家園林。郭庄為清代宋端甫修建,原名「端友別墅」,光緒年間產權轉到閔人郭士林名下,並新建了西洋式住宅和石舫,改名為「汾陽別墅」。唐朝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功勛卓著,封「汾陽王」,後世郭姓都以此為榮,建個別墅都名「汾陽」,「俗稱「郭庄」。

園內臨流建閣,《江南園林志》一書中稱,「雅潔有致似吳門之網師,為武林池館中最富古趣者」。此園不僅汲取了蘇州園林的建園手法,而且還有紹興特色。

步入郭庄,前為宅園部分,是當年主人居家會客之處,後為園林部分,是郭庄特色集中體現的部分。正廳上懸匾額「香雪分春」,後堂有的一幅楹聯,「紅杏領春風,願不速客來醉千日;綠楊足煙水,在小新堤上第三橋」,遊人至此,無不為這高雅意境而陶醉。

頗具民居特色的四合院,左右廂房和後堂構成一小院,院中有一方池,池中涓涓細流不斷,充滿恬靜氣氛。園中的曲廊、池閣、後山、石橋形成了一幅精緻的山水長卷。湖畔的「乘風邀月」軒,正對六橋煙柳,閱盡湖光山色,微風徐來、皓月當空,確有乘風邀月之妙趣。

假山上的「賞心悅目」亭,居高臨下,四周湖山秀色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中秋月夜,吟詩做賦,把酒酹月,其間之樂,縱南面王不易也。
杭州西湖孤山南麓「六一泉」旁,有一幢兩層三開間的中式樓房掩映於綠蔭叢中,它便是一代國學大師俞樾的舊居,人稱「俞樓」。院內疊石成峰,花木扶疏,小池湛波,亭廊毗接,書香濃郁,清幽雅潔。有人曾為俞樓題聯雲:「千古一詩人,文章有交神有道;五湖三畝宅,青山為屋水為鄰。」

俞樾(1821-1907),字蔭甫,號曲園,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文學家、書法家。他所撰各書,總稱《春在堂全書》,達二百五十卷。

俞樓」的前身是西湖詁經精舍,俞曲園在此主持達30年之久,《西湖新志》也稱俞樓是他「講學著書之地」。詁經精舍背依孤山,面臨西湖。俞樾在杭州時,便住詁經精舍第一樓。學生稱其為「俞樓」,並懸匾於樓前。太平天國時,「第一樓」遭兵燹焚毀。

俞樓是光緒五年(1879),由俞麴院的學生徐花農等籌資為其在原「第一樓」旁重新修建,並「集花卉竹石、書簡梅鶴」於樓內。以後俞樾友人彭玉麟(清同光中興名臣)又幫助增建,故有「徐辟彭更」之說。為感激眾人厚意,俞樾自書一聯,懸於樓前:「合名臣名士,為我築樓,不待五百年後,此樓成矣;傍山北山南,循地選勝,適在六一泉側,其勝如何。」

光緒三十三年(1907),俞曲園辭世。自此,他的家人很少再到西湖,人去樓空,木構建築漸漸破損,樓前假山疊石也時有崩塌,名噪一時的湖樓竟成危樓。1920年,俞曲園的親友決計重建俞樓,在原樓址建築起一座青磚實疊、本瓦坡頂、四面開窗的中西式三層樓房;同時重修了樓後曲廊、山上的小榭,四周圍牆也重新砌造,內外布置一新。

一個多世紀來,俞樓像一片文化的祥雲,漂浮於杭州西湖的上空,為世人所仰慕。

上世紀二十年代,俞樾曾孫,國學大師俞平伯先生寫下了《湖樓小擷》一文,詳細地描繪了「俞樓」黛山綠水、東牆西垣的景緻,抒發出了日月如梭、斗轉星移的感嘆。

徜徉俞樓,但見當時聞人曾國藩、彭玉麟等的墨痕依舊,曲園大師的精魂猶存,令人肅然起敬,又一次身歷其境,感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沐浴熏陶。
「蔣經國舊居」,位於杭州西湖寶石山石涵路6號,緊挨北山路,與西湖斷橋「雲水光中」南北相對。院內,至今還保留有,當年蔣經國親自種植的桂花樹等花卉。

這是一幢兩層西式樓房,建成於1931年。抗戰勝利後,蔣經國攜帶妻兒來杭州,當時的杭州市長周象賢撥下這所房產,作為他的寓所。
「澄廬」,位於西湖湖濱南山路口,始建於民國初年,由清末郵傳部大臣盛宣懷之子盛恩頤,贈與蔣介石、宋美齡夫婦作為結婚禮物。1927年12月,蔣宋夫婦就是在這里度過新婚蜜月。

1937年3月,蔣介石還在這里召見 周 恩 來 、潘漢年,商談國共和作事宜。

杭州「澄廬」與廬山「美廬」、上海「愛廬」齊名,為蔣宋夫婦在中國大陸的三處行轅別墅。

「澄廬」夜色
「靜逸別墅」坐落在西湖北山路的葛嶺,是民國聞人張靜江(1844-1950)在杭州的寓所。辛亥革命時期,他毀家紓難,對孫中山頗多支持,為革命成功,卓有功勛。據說,蔣介石後來能成為國民政府的領袖,也離不開這位老兄的一手促成。

上世紀二十年代末期,張靜江兩次出任浙江省主席,首屆的「西湖工業博覽會」,就是在他大力推行下完成的。

「靜逸別墅」里,可以憑眺西湖,想像著這位當年的辛亥革命元勛,在繁忙庶務以後,坐在院子里休憩,欣賞西湖山水的情景。老人後來與蔣氏意見相左,遭傾軋排擠,無奈,流亡海外,客死他鄉。
這是林風眠(1900—1991)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在杭州居住時的舊址,它位於杭州西湖玉泉。先生於上世紀60年代初離開杭州,房子就被挪作他用,並日益破敗。上世紀九十年代,林風眠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的時候,這才物歸原主。很多的名人故居都是這樣,要等上整整一百年,才能得以復出、重見天日。

1927年,林風眠受蔡元培委託,赴杭州創辦「國立藝術院」,即後來的「浙江美術學院」,今日的「中國美術學院」,並擔任校長職務。上世紀五十年代,改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七十年代移居香港,遂得以頤享天年,上世紀九十年代,他還在世。
「王文韶故居」建於清末,屬中式宅院,它位於西湖邊上,平海路的東端,如今的杭州上城區清吟巷內。王文韶世居清吟巷,後家道中落。王文韶當上大官後,聽長輩介紹,自己出生時,曾有五隻紅蝙蝠繞梁飛行,盤旋久之,認定此乃吉兆,遂斥巨資重建舊宅院。

王文韶(1830~1908年),仁和(杭州)人,清咸豐二年(1852年)進士。他是晚清重臣,歷任湖南巡撫、雲貴總督,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滿清政府為表彰其功勛,授文淵閣大學土、武英殿大學土。

宅院內原有「退圃園」、「紅蝠山房」、「藏書閣」等大小廳堂樓閣、花園天井數十處。現門廳、轎廳、中廳、戲廳、鴛鴦廳等古建築保存完好。尤其令人稱道的是,原汁原味的是位於清吟巷邊上的藏書閣(清吟閣),至今保持完整,就像一位閱盡人世滄桑、清醒睿智的老人。

與四周新型建築群明顯差異的舊居,突兀特立在一旁。樓下屋角古老的青黛瓦片,高高翹起的檐角,滿牆的爬山虎,都為這老房子頻添了幾分韻味。蒼老的枯藤象是在訴說歲月的故事,碧綠的葉子卻又展現出了古建築的勃勃生機。
「胡雪岩舊居」,在杭州鼓樓附近,望江路(舊稱「元寶街」)上。
胡雪岩(1823—1885),名光墉,祖籍安徽績溪,杭州胡慶余堂創始人,晚清著名的「紅頂商人」。

「胡雪岩舊居」始建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為典型的清末古建築群,平面略呈長方形,佔地7230平方米。由東、中、西三組建築群落構成。全盛時期其舊居擁有廳堂十二間;閣樓一座;樓房三幢;亭子十三個;連廊十二條;庭園四處等建築物。經修復以後,現存原建築八座,其中:轎廳、照廳、老七間、新七間、花廳等不一而足。

舊居建築用材講究,主要有紅木、花梨、紫檀、南洋杉等高檔木料,並大量使用木雕、磚雕、石雕、灰塑及彩繪等民間工藝。尤其是舊居西部的花園——「芝園」,歷來就有「擘飛來峰一支,似獅子林縮本」之譽,具有極其重要的研究價值,是考證杭州及浙派園林建築藝術彌足珍貴的實物例證。
「春潤廬」是一座著名的別墅,位於杭州西湖北山路54號,杭州新新飯店附近。

春潤廬是宋春舫和其好友朱潤生共同建造的,廬內有兩座帶有壁爐的別墅。外面的那座是朱潤生的,稱之為「潤廬」;裡面的那座是宋春舫的,又叫「春廬」。「春潤廬」之名就是各取兩位業主姓名中的一個字合成。

宋春舫(1892-1938),民國初期的著名人物,浙江吳興人,早年留法,是我國早期著名戲劇家及法國文學專家,曾先後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任教,著有《宋春舫論戲劇》;家中富有,在上海及青島均有房地產。朱潤生則為宋氏親戚,銀行家。

當年,如果有北大的教職員工去杭州 , 一般都在這里居住,春潤廬儼然成了不掛牌的北京大學招待所。

『貳』 西湖邊上有哪些名人故居

具體如下:

  1. 杭州名人故居·於謙故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清河坊太平里

  2. 杭州名人故居·胡雪岩故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元寶路18號

  3. 杭州名人故居·秋水山莊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北山路38號

  4. 杭州名人故居·林風眠舊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靈隱路3號,植物園正門北側

  5. 杭州名人故居·馬一浮故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花港觀魚公園內

  6. 杭州名人故居·蓋叫天故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金沙港26號

  7. 杭州名人故居·龔自珍故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解放路馬坡巷6號小采園內

  8. 杭州名人故居·陳端生故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河坊街556號

  9. 杭州名人故居·郁達夫故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大學路場官弄63號

  10. 杭州名人故居·章太炎故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倉前老街,現為章太炎紀念館

  11. 杭州名人故居·肖圃-豐子愷寓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皇親巷9號

  12. 杭州名人故居·夏衍故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慶春門外嚴家

  13. 杭州名人故居·黃賓虹故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畔棲霞嶺31號

『叄』 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嗎

浙江山川秀麗,人文薈萃。境內山陵綿延起伏,平原阡陌縱橫,江河滔滔不絕,海島星羅棋布,山、河、湖、海,灘、林、洞、泉,構成了一幅幅或雄、或奇、或險、或幽,或靜若處子、或動若蛟龍,或欲比天高、或試比海深,或如潑墨山水、或似萬馬奔騰的美麗畫卷。奇山異水,哺育出一代代傑出人物,吸引了一批批四方豪客,在浙江大地留下了一處處人文古跡。全省有重要地貌景觀800多處,水域景觀200多處,生物景觀100多處,人文景觀100多處;有西湖、富春江-新安江、雁盪山、莫干山、普陀山、天台山、楠溪江、嵊泗列島、雙龍洞、仙都、雪竇山、浣江——五泄、江郎山、仙居等14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東錢湖、大佛寺、方岩、爛柯山等42個省級風景名勝區;有杭州、寧波、紹興、衢州、金華、臨海6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2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4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9個;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個,國家森林公園20個。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使浙江成為名副其實的旅遊勝地。以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為中心,縱橫交錯的風景名勝,遍布全省。浙東一片,可以游水鄉,謁佛國,亦可尋覓唐詩之蹤跡。西湖、東湖、東錢湖、溪口、普陀,一路行來,水網交織,阡陌縱橫,山水綿延,直通大海,沿途有中國最典型的水鄉風貌;杭州靈隱寺、凈慈寺,新昌大佛寺、南岩寺,寧波天童寺、阿育王寺、保國寺、雪竇寺,天台國清寺、德清覺海寺、龍興寺,普陀普濟寺、慧濟寺、法雨寺,佛學深厚,慈航普度;西子湖畔、山陰道上、穿岩十九峰、謝靈運古游道、天姥石城、石樑飛瀑等,李白、杜甫、劉長卿、宋之問、元稹、王勃、賀知章、溫庭筠、杜牧等400多位唐代詩人,留下了一處處行蹤和上千首詩作。浙南一片,北接括蒼,東臨大海,以奇山異水、飛瀑流泉著稱海內。溫州雁盪山、楠溪江、洞頭島,台州天台山、神仙居、古長城,麗水仙都峰、石門洞、南明山,山水雄奇,名勝眾多,目不暇接。浙西一片,集天地之靈氣,聚山川之精華。從杭州出發一路上行,西湖、富春江——新安江以及安徽黃山3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連成一線,不愧為中國著名的黃金旅遊線之一。富陽鸛山、桐廬瑤琳洞、建德小三峽、淳安千島湖、金華雙龍洞、衢州江郎山、浙西大峽谷、開化錢江源等,山水如畫,美不勝收。杭徽高速公路經天目山,可直達安徽黃山。浙北一片,著名的京杭大運河縱貫富饒的杭嘉湖平原,這里是著名的蠶鄉,是絲綢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南潯、西塘、烏鎮、新市等江南古鎮,古跡尚在,風物猶存;莫干山、龍王山、南北湖等避暑勝地,環境獨特,景色宜人;海寧錢江潮、安吉竹種園、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等,氣象萬千,蔚為大觀。這里還與蘇州、無錫、宜興等地共同形成了古運河——太湖旅遊區。
【西湖】
杭州西湖,舊名金牛湖、明聖湖、錢塘湖,也稱西子湖,三面雲山懷抱,一面瀕臨城區,湖面6.3平方公里,環湖15公里。以西湖為中心的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是全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人間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西湖之美,美在自然與人工的絕妙融合、湖山與人文的渾然相凝。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西湖築堤,治理西湖,也留下了「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的眷戀;蘇東坡任杭州通判、知州時,再度疏浚西湖,美化湖山,在築就蘇堤的同時,還留下了「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千古絕句。白堤、蘇堤把西湖分成外西湖、里西湖、西里湖、岳湖和小南湖五部分,孤山為西湖最大的天然島嶼,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個人工小島鼎立於外西湖湖心,形成了「一山、二堤、三島、五湖」的基本格局。西湖風景名勝區共有100多處景點,其中最著名的當數「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和散布於湖山周圍的人文景觀。
「西湖十景」為:蘇堤春曉、柳浪聞鶯、花港觀魚、三潭印月、斷橋殘雪、麴院風荷、平湖秋月、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鍾;「新西湖十景」為:雲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寶石流霞;「三評西湖十景」為:靈隱禪蹤、岳墓棲霞、六和聽濤、湖濱晴雨、錢祠表忠、萬松書緣、楊堤景行、三台雲水、梅塢春早、北街夢尋。「青山有幸埋忠骨」,民族英雄岳飛、於謙、張蒼水,清末革命家秋瑾、徐錫麟、陶成章等,都長眠於西子湖畔。特別是西湖北側的岳飛墓和岳王廟,將民族英雄岳飛的英名和浩然正氣,長留於西湖的青山綠水之間。此外,還有靈隱寺、六和塔、保做塔、文瀾閣、放鶴亭、飛來峰、凈慈寺、紫雲洞、中山公園、西泠印社、抱朴道院、煙霞三洞、靈山幻境、玉泉、韜光、天竺等名勝古跡,使西湖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景」。近年來,隨著雷峰塔的重建、西湖南線工程的完成、西湖西進工程的推進、湖濱地區的改造和靈隱景區的擴建, 杭州西湖正展現出更加旖旎、更加絢爛的風采。
【西塘】
西塘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古稱胥塘、斜塘,又名平川,嘉善西塘與桐鄉烏鎮、海寧硤石、海鹽百步並稱為浙江四大古鎮(全在嘉興境內)。
西塘是一座已有千年歷史文化的古鎮。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吳越兩國的相交之地,故有「吳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稱。到元代初步形成市集。西塘與其它水鄉古鎮最大的不同,在於古鎮中臨河的街道都有廊棚,總長近千米,就像頤和園的長廊一樣。在西塘旅遊,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陽也曬不到。西塘地勢平坦,河流縱橫,自然環境十分幽靜,處處綠波盪漾,家家臨水映人。小鎮上保存著完好的明清建築群落,廊棚和古弄堪稱「雙絕」。
【烏鎮】
烏鎮地處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北端,西臨湖州市,北界江蘇吳江縣,為二省三市交界之處。陸上交通有縣級公路姚震線貫穿鎮區,經姚震公路可與省道鹽湖公路、國道320公路、318公路、滬杭高速公路相銜接。烏鎮距桐鄉市區13公里,距周圍嘉興、湖州、吳江三市分別為27公里、45公里和60公里,距杭州、蘇州均為80公里,距上海140公里。
烏鎮的名人大家數不勝數。從一千多年前中國最早的詩文總集編選者梁昭明太子,到中國最早的鎮志編撰者沈平、著名的理學家張楊園、著名藏書家鮑廷博、晚清翰林嚴辰、夏同善,宋、明、清期間,烏鎮共出了近二百名舉人、進士。走近烏鎮歷史上的名人大家,品味一千多年歲月長河中積淀的多彩的人文歷史,任思緒的風帆在時空的交錯里馳騁千年……
【錢江潮】
錢江潮是聞名中外的自然景觀,系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力作用,加上杭州灣喇叭口的特殊地理形成的特大潮湧。錢塘江觀潮的最佳地點,因歷代江道變遷等自然原因而發生變化,自明代起,海寧鹽官鎮成了觀潮勝地。錢江潮每天都有,一般以農歷每月初一、二、三和十五、十六、十七、十八潮湧比較大。其中尤以農歷七、八月間的朔望以後2至3天的潮湧為最大,所以歷來就有"Jk月十八海寧觀潮」的盛況。每當潮汛來臨,海水從寬達100公里的江口涌人,至贏鹽官附近時,江岸聚斂,遂形成一道四五公里長的逆潮,即「一線潮」。 遠望潮水自東向西滾滾而來,後浪推前浪,氣勢磅礴。潮湧來時,潮頭未到,潮聲先聞。隆隆潮聲,如雷霆萬鈞,似萬馬奔騰,有氣吞山河之勢,十分壯觀。如剛巧碰到風雨天,則更是怒潮翻滾,凶險無比。而潮頭過處,霎時間江水為之倒流,令人驚嘆不已。海寧觀潮佳景共有三處:除鹽官看「一線潮」外,鹽官以東的大缺口可看「碰頭潮」,鹽官以西的老鹽倉可看「返頭潮」。
【富春江】
富春江為錢塘江自建德梅城至蕭山聞堰段的別稱,流經建德、桐廬、富陽、蕭山等四縣(市、區),屬富春江一新安江風景名勝區。富春江「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兩岸山巒逶迤,群峰疊翠,江水澄碧,風光優美,沿途著名景點有建德的靈棲洞、大慈岩、七里揚帆,桐廬的桐君山、嚴子陵釣台、瑤琳仙境、大奇山和富陽的鸛山等。
【千島湖】
千島湖即新安江水庫,位於杭州淳安境內,系1959年新安江水電站建成後所形成的巨型人工湖泊。湖長150公里,最寬處10餘公里,面積為580平方公里,蓄水量相當於3000多個杭州西 湖。因湖中有大小島嶼1078個,故得「千島湖」之美名。千島湖湖水碧波盪漾,常年水溫在14~C左右;島嶼星羅棋布,島上林木蔥郁、鳥語花香。經過多年開發,各個島嶼已形成風格各異、特色鮮明的景觀和旅遊項目。龍山島上重建的「海公祠」,是為了紀念曾任淳安知縣的明代政治家海瑞。羨山島是千島湖的花木、水果基地,更有龍潭、虎穴、將軍帽等景觀。蜜山島上山崖陡聳,危岩高峻,相傳「一個和尚挑水喝, 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就發生於此。桂花島也叫龍羊山,全島遍桂樹,還有犀牛嘯天、石門通天、清波印月和望湖台、通江洞等景觀。此外還開發了猴島、鹿島、蛇島、鳥島、鎖島等各類特色島嶼,開辟了民俗風情游等各色旅遊項目。千島湖的「巨網捕魚」天下罕見,千島湖底的淳安古城正在開發,千島湖周圍還有號稱「華東第一石林」的賦溪石林、陳碩真起義遺址、方臘洞和長嶺石柱、金坳幽谷、仙人潭、屏風崖等眾多景點。
【天目山】
天目山位於杭州臨安城北,因東、西峰頂各有一池,宛若雙眸仰望蒼穹,由此得名。天目山地質古老,植被完整,是我國著名的自然保護區,也是該省惟一加入國際生物圈保護區網路的自然保護區。其森林景觀以「高、大、古、稀、多、美」為特點。山上有木本植物1200多種、草本植物1800多種,尤以古冰川時期遺留下來的孑遺植物銀杏等為著名。天日山的古柳杉群,世所罕見,最大的要七八個人合圍。山上有世界最古老的銀杏樹、全國最高的金錢松以及有「地球獨生子」之稱的天日鐵木等等,是名副其實的「植物王國」。天目山自古以來就是宗教名山、旅遊勝地。西天日山南麓的千年古剎禪源寺,是佛教臨濟宗的中興之地,被日本永源寺派奉為祖山。位於海拔1020米處的開山老殿,曾為浙西名剎之一。距禪源寺1000米處有太子庵,為南朝梁昭明太子讀書詠經之處。禪源寺東側平地突起7塊巨石,排列如北斗,即「七星石」。七星石旁有株碩大卻已枯死的柳杉。此外還有倒掛蓮花、仙人鋸板、寶刀出鞘、蟠龍橋、雨華亭、獅子口、仙人頂、羅盤松、寶劍石等景點。東天日山舊有善照寺、昭明禪院等寺廟,今存遺址;玉劍飛橋、懸崖瀑布被譽為東天日之「雙絕」,另有墁嶺、仙峰遠眺、雲海奇觀、經台秋風、蓮花石座、古殿棲雲等景點。
【雪竇山】
雪竇山位於奉化市西北部的四明山麓,以清幽雄奇著稱於世,素有「四明第一山」之美稱。雪竇山融自然景觀、佛教文化、名人古跡於一體,曾被趙朴初先生稱為五大佛教名山之一。山上峰巒疊翠,樹木茂盛,雲纏霧繞。主要景點有飛瀑如雪的千丈岩、特立獨拔的妙高台、石筍林立的三隱潭,還有徐鳧岩、相量崗、飛雪亭、御書亭、仰止橋、雪竇寺遺址等。其中最為驚心動魄的當推千丈岩瀑布,瀑布似玉龍如飛雪騰空出世,噴薄而下,狂野不羈。雪竇寺為浙東名剎,系彌勒道場所在地,終年香客不絕。這里也是蔣介石、蔣經國當年經常活動和避暑之地。雪竇山東南山腳,是環境優美、山清水秀的溪口鎮。溪口是蔣介石的故鄉。鎮口有武嶺門城樓雄踞,南端是「武嶺頭」;鎮中街有一幢雕梁畫棟的古雅建築,為蔣氏故居——豐鎬房。離鎮1.5公里的魚鱗嶴有「蔣母墓」,系蔣介石生母王彩玉安葬之處,石牌坊、墓廬、墳墓修好如初。
【東錢湖】
東錢湖又名「萬金湖」,位於寧波鄞州區,是浙江第一大淡水湖,素有「西子風韻、太湖氣魄」之美譽。東錢湖水光空瀠,山色如黛,詩情畫意,妙趣天成。舊有十大勝景:陶公釣磯、余相書樓、百步聳翠、霞嶼鎖嵐、雙虹落彩、二靈夕照、上林曉月、蘆汀宿雁、殷灣漁火、白石仙枰。其中陶公釣磯在陶公山上,相傳春秋末年越國大夫范蠡功成身退之後,改名陶朱公,隱居此山垂釣為樂,故名;霞嶼為一湖中小島,每當湖水蒸騰之時形成如煙似霧的朦朧奇景,故稱霞嶼鎖嵐;湖南面有二靈山,夕陽西斜時,紅霞滿天,景色奇美。東錢湖不僅擅山水之勝,更有眾多人文古跡。有周穆王時的徐偃王墓,有漢代的古墓、古窯,宋代的古塔、寺院等。在保護名勝古跡的基礎上,近年來又修復和新建了不少景點,如紀念曾任鄞縣縣令王安石的忠應廟,懷念民族英雄岳飛的岳鄂王廟,珍藏書壇巨擘墨寶的沙孟海書學院,以及周堯昆蟲博物館等。
【雁盪山】
雁盪山風景名勝區,包括北雁盪山、中雁盪山和南雁盪山,其中尤以北雁盪山更為人熟識。因南北雁盪均山頂有湖,蘆葦叢生,常有秋雁宿之,因而得名。北雁盪山位於溫州樂清境內,群峰崢嶸,巨石擎天,素以峰、嶂、洞、瀑稱勝,號稱「東南第一名山」。有102峰、61岩、46洞、13瀑布等景點380多處,分靈峰、靈岩、大龍湫、雁湖、三折瀑、顯勝門、仙橋、羊角洞等八大景區,其中被稱作「二靈一龍」的靈峰、靈岩、大龍湫尤為突出,有「雁盪三絕」之譽。靈峰亦名夫妻峰、合掌峰,高大挺拔,凌空聳立,朦朧夜色中,恰似一隻展翅欲飛的雄鷹;靈峰之下有觀音洞,遠看似乎平淡無奇,人內方見別有洞天,九層樓閣,雕梁畫棟,乃晉代建築。靈岩周圍群峰環立,松柏參天,千年古剎靈岩寺隱身其中,高260米的天柱峰、展旗峰相距200米並立對峙,形成了著名的「南天門」。大龍湫瀑布高190米,自連雲嶂凌空而下,春夏似銀河天降,直搗潭心,聲聞數里;秋冬如珠簾高懸,白霧蒙蒙,隨風飄灑。中雁盪山原名白石山,也在樂清境內,分玉甑、西、三湖、東深、鳳凰山、楊八洞、劉公谷等七大景區,以峰雄嶂險、洞幽寺古、潭碧林翠、飛瀑流泉、湖光山色著稱,被宋太宗御筆賜予「第一山」。南雁盪山位於平陽境內,以秀溪、幽洞、奇峰、石塹、景岩、銀瀑為「六勝」,尤以雄偉壯觀的雲關峰、奇妙秀麗的錦屏峰、鋒鍔刺天的神劍峰、一柱擎天的華表峰、崢嶸突兀的龍角峰和映日成虹的梅雨瀑為著,更有始建於宋代的儒教會文書院、佛教觀音洞、道教仙姑洞,三教融會,國內罕見。
【楠溪江】
楠溪江位於溫州永嘉境內,是浙江省第二大江甌江的最大支流,因發源、穿梭於崇山峻嶺間,河道深切,落差很大,形成了許多奇峰、峽谷、峭壁、飛瀑,並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灘美聞名遐 邇。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曾任永嘉太守,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山水詩,因而這里又有「中國山水詩搖籃」的美譽。楠溪江風景區面積625平方公里,分為大若岩、楠溪江及沿江農村文化、石桅岩、四海山、陡門、北坑、水岩七大景區,有800餘處景點。其中大若岩歷史悠久,香火旺盛,被道家稱作「天下第十二福地」;石桅岩三面環溪,一峰拔起,相對高度306米,為全國岩峰之冠;獅子岩中流砥柱,猶似天然盆景;石門台一峽九瀑、姿態多變,是梯瀑疊水的佼佼者。集中反映耕讀傳家文化的芙蓉村、蒼坡村,淳厚古樸,分別以「七星八斗」和「文房四寶」布局,向其他古村落一道,成為中國南方農村規劃建築藝術的瑰寶。楠溪江的竹筏漂流,安適恬人,堪稱一絕。
【莫干山】
莫干山位於湖州市德清縣境內,為全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因春秋末期吳王派莫邪與干將在此鑄成舉世無雙的雌雄雙劍而得名。莫干山峰巒起伏,綿延連亘,東西長約15公里,南北寬約12公里,景區總面積4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米,主峰塔山海拔719米。莫干山以竹、雲、泉「三勝」和清、靜、涼、綠「四優」聞名遐邇。春天山花爛漫、萬紫千紅,夏天清泉競流、涼風撲面,秋天風輕雲淡、寒暖適宜,冬天林寒澗瑟、瓊花飛舞。盛夏平均氣溫比上海、杭州低5℃一6~C。莫干山有200幢風格各異、形制美觀的別墅樓閣,有西歐田園式的鄉村別墅,有歐洲中世紀城堡式別墅,也有飛檐翹角的中國古典式建築,號稱「世界建築博物館」。莫干山有劍池、塔山、天池、蘆花盪、蔭山街、旭光台、仙人橋、怪石角、滴翠潭等多處景點。其中劍池為莫干山名勝之精華所在,有飛流直下,形成三疊瀑布,珠飛玉濺,驚心動魄。蘆花盪中,白鶴亭亭玉立,池周花竹掩映。塔山上原有五代古塔,山因塔名,登山遠眺,可見群峰歷歷在望,西湖若隱若現,運河綿延似帶,錢塘江裊裊一線。
【雙龍洞】
雙龍洞位於金華北山西北麓,因洞口有鍾乳「青龍」、「黃龍」分懸兩側,故名。此洞又被道教尊為「第三十六洞天」,所以又名洞天。雙龍洞由外洞和內洞兩部分組成。外洞約1200平方米,可容千人。洞底平坦,頂崖平如石蓋,四壁石質細膩,紋如肌理。洞內泉水清澈,自東壁下小穴內潺浸流出,終年不斷。內外洞之間,有一條12米長的水道,水面離穴頂僅30厘米左右。欲進內洞,人必平卧船中,方能牽引擦崖而過。內洞約2100平方米,滿目鍾乳,綺窗翠縵,瓊樓玉闕。仰望洞頂,即見雙龍翻騰空中。北有黃龍吐水,東有大龜小蛇獅象石。折往東北,即至龍宮。雙龍洞上方有冰壺洞和朝真洞,與雙龍洞合稱金華北山三奇洞。冰壺洞洞口朝天,口小肚大,洞深約120米。入洞須沿石級扶欄而下,如人壺中,故名。洞中有瀑,飛珠濺玉;瀑下無潭,潛流四散。周圍還有雷峰塔、觀音井、仙牛角等景觀。朝真洞亦名真人洞。洞穴曲折起伏,分為四段,有花瓶洞、螺螄洞、石弄堂、石棋盤、一線天等景。
【方岩】
方岩位於永康東北,因峰奇呈方形,故名。方岩風景區由方岩山、壽山、烈士陵園、楊溪和鄰山等5個風景點構成,總面積約15平方公里,向以岩險、石怪、景奇、谷幽而享有盛譽。方岩山海拔400米,壁立如削,酷似擎天方柱。沿石階盤旋而上,經「百步峻」,穿「步雲亭」,便到了「飛橋」。飛橋實為在懸崖峭壁上修築的棧道,長數百米,盤旋而上,橋面平坦,但西憑危崖,東臨深壑,盤亘虛空,備極驚險。在飛橋盡頭,則見崖端上巨石豁然中開,兩面崖石對峙,是為「天門」。從古至今,欲登方岩山頂,惟此可人。岩頂有廣慈寺、千人坑、胡公祠、天街等勝跡和蓬萊仙境等景點。置身崖頂憑欄遠眺,群峰蜿蜒,雲霞縹緲,人間春色盡收眼底。壽山五峰,則山形俊逸,山谷幽深。瀑布峰和石鼓寮有4條隱於岩壁間的瀑布,頗為奇特。
【江郎山】
江郎山位於衢州江山境內,為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觀。相傳古時有江姓三兄弟登其巔,化為三座石峰,因而得名。江山之名即源出此山。江郎山最著名的景點是三爿石,也稱三峰列漢。 郎峰、亞峰、靈峰三座石峰呈「111」字形排列,最高處海拔824米,石峰本身高369米,狀如天柱,摩天插雲。郎峰居東南,體形龐大,宛如城堡;亞峰在中間,形似寶劍,插立其間;靈峰位西北,形態渾圓,尖頂朝天。辛棄疾有詩雲:「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尋不可攀;正直相扶無倚傍,撐持天地與人看。」三峰之間有大弄、小弄可出入。小弄內岩壁如削,高312米,長298米,寬僅3米余,被華東56位地質學家勘定為「中國一線天之最」。江郎三峰,壁立萬仞,自古以來,人跡罕至,令大詩人白居易勸<有「安得此身生羽翼,與君往來醉煙霞」之遐想。現沿郎峰石壁鑿有3500餘級石階直達峰頂,曲折攀緣而上,時有白雲飄過腳下,令人頗生登天之感。除主景三峰列漢外,江郎山還有一蹬盤空、松梢掛月、樹杪飛泉、洞岩鍾鼓、煙霞樓台、古寺春雲、山村暮雪等景觀,合稱「江郎八景」。
【爛柯山】
圍棋源於中國,相傳圍棋之根則在爛柯山。據北魏 酈道元所著《水經注》中雲:晉時有一叫王質的樵夫到石室山砍柴,見二童子下圍棋,便坐於一旁觀看。一局未終,童子對他說,你的斧柄爛了。王質回到村裡才知已過了數十年。因此後人便把石室山稱為爛柯山,並把爛柯作為圍棋的別稱。至今爛柯一詞在國內外棋刊上仍屢見不鮮。日本高段棋手還常將「爛柯」兩字書於扇面,用以饋贈親友。我國一些圍棋古典弈譜,還有不少根據爛柯而定書名。
爛柯山又名石室山、石橋山,位於衢州市東南10公里處。是浙江省重點名勝風景區,被譽為「圍棋仙地」,位於石室村東,西臨烏溪江,海拔164 米。遠眺爛柯主峰,如一座巨大的石橋,鬼斧神工蔚為奇觀。石樑下主洞高10米,東西寬30米,南北深20米,即晉虞喜《志林》曰:「信安山有石室」之謂。山明水秀,風景優美,道書中稱它為「青霞第八洞天」。
爛柯山之所以馳譽中外,與她源遠流長的歷史密切相關。傳說炎黃時代,當時炎帝的雨師 赤松子與其小女兒少姜即在室石中修煉。春秋時期被稱為室石山、空石山、空洞山,為姑篾國一大勝地。晉朝中期王質遇仙爛柯的故事天下廣為流傳,名聲遠播。北魏時期稱懸室坂,唐出稱為石橋山。元和初(約806年)此山始被稱作爛柯山。
【龍游石窟】
「龍游石窟」一個在地底沉睡了上千年、舉世罕見的浩大地下工程,自從多年前被幾個農民無意中發現後,至今仍像一個巨大的感嘆號豎立在史學家、考古學家、建築學家和遊客的眼前。這就是被觀者驚呼為「曠世奇窟」的龍游石窟。自從1992年被發現以來,經多家新聞媒體的報道,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引起了考古界、旅遊界以及有關方面的關注。此地處浙江中部,屬衢州境內,一個叫石岩背的小山村,這個座北向南、背山面水的小村落,自古就有「風水寶地』之說。站在村前眺望遠處,一條衢江環繞而過,視野開闊,頗有神往縹逸的感覺。村邊臨江處有一座竹林禪寺,寺中香火裊裊,佛音陣陣。
【南宗孔廟】
孔氏南宗家廟坐落於衢州市區府山街道新橋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衢州南宗孔廟是全國僅有的兩家孔氏家廟之一,素稱「南宗」。(北宗:山東 曲阜)衢州孔廟為南宋·建炎初孔子第四十八世孫襲封衍聖公 孔端友率族人隨高宗趙構南渡後所詔建。宋寶元年(1253年)始建,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遷於現址,歷代多次修葺。1998年經過全面修繕,作為衢州市歷史博物館舍對外開放。主體建築有頭門、大成門、大成殿、東西兩廡、思魯閣、聖澤樓等。
【普陀山】
普陀山位於舟山普陀區,是東海蓮花洋中的一個小島,與著名的沈家門漁港隔海相望,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該島南北長約6公里,東西寬約3公里,面積12.5平方公里,最高處佛頂山海拔283米。zxsac這里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林幽石奇,洪波浩渺,梵宇隱然,雲煙繚繚繞,素負「海山第一」之盛名,向以「海天佛,國」、「南海勝境』』著稱於世。普陀山融秀麗的自然景觀與悠久的佛教文化為一體。全島有6澗、8泉、15岩、18峰、26山等風光,有百步沙、千步沙、金沙等沙灘,有潮音洞、梵音洞、煉丹洞、觀音洞等洞天,有華頂雲濤、朝陽涌日、磐陀夕照、寶塔聞鍾、蓮池夜月等景觀。巍峨庄嚴的普濟寺、法雨寺、慧濟,是明末清初寺廟建築之典型;元代古建築多寶塔、明代的楊枝觀音碑、清初從南京拆遷來的明故宮九龍殿,是觀音道場的「鎮山三寶」。近年來興建的青石浮雕五百羅漢塔、33米高的南海觀音露天銅像、純紫銅鑄成的正法講寺銅大殿和重新修復的紫竹林禪院、西方庵、祥慧庵等古剎梵宇,為佛國增添了新的風采和魅力。

閱讀全文

與蔣氏紅木傢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悍馬維修保養在哪裡 瀏覽:833
國家電網餘杭供電營業廳怎麼樣 瀏覽:905
歌迪亞傢具 瀏覽:678
車輛維修n1證怎麼考 瀏覽:499
歐漫後橋主減速器維修視頻 瀏覽:383
學手機維修學校怎麼樣 瀏覽:329
華匯實木傢具 瀏覽:710
國家電網改制什麼意思 瀏覽:349
國家電網公司提供什麼的並網服務 瀏覽:358
愛麗舍中控鎖電路圖 瀏覽:606
怎樣投訴家電維修點 瀏覽:777
家電物流運輸注意什麼 瀏覽:338
采樣電路的設計 瀏覽:554
查汕頭市哪裡有維修手錶的店 瀏覽:203
最簡可控硅調速電路圖 瀏覽:664
桐鄉買家電在哪裡 瀏覽:686
溫州龍灣哪裡有木傢具定製 瀏覽:901
廣州家居賣場有哪些 瀏覽:523
怎麼分清翻新電瓶 瀏覽:486
什麼牌子的車維修率低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