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一下各位師兄有沒有誰知道廣東哪裡有在家居士受菩薩戒的道場
每年的4月,星雲大師會在香港的紅磡體育館舉行萬人皈依活動。同時也授在家五戒和菩薩戒,事先要和深圳佛光山道場聯系。
Ⅱ 全國凈土道場最近有在家居士受菩薩戒
如果接受了 菩薩戒,就不能違願,否則會有護法神懲罰的,要想好,或專者可以先從自身屬持戒但不發願開始,慢慢覺得自己能持戒了,再發願。但末法時期,比如五戒中的 妄語都是很難持的,隨便講兩句話都有可能妄語啊,何況工作裡面有時候不得已說的呢
Ⅲ 居士該如何正確的護持道場
有問題,念阿彌陀佛,別問屬。阿彌陀佛念多了自然就通了,問題就解決了,妙不可言。還有什麼?多聽經,多聽經也能解決問題。我是上個月,有個同修從中國大陸來的,到香港來看我,聽了一次經。聽完之後告訴我,他有好多問題要來問我的,結果一次經聽了之後他全解決了。所以多聽經,多念佛,多做好事,好事就是布施,學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用自己的財力可以做,用自己身體做義工,義工叫內財布施,功德比外財大很多倍。
尤其是真誠心、慈悲心來做義工,那功德不可思議,那很難有人跟你相比的,這個要知道。附帶要告訴諸位,如果你到道場來做義工,你做得不如法,自己的煩惱習氣很重,不能恆順眾生,要別人恆順你自己,你破壞這里頭的規矩,那造的業比什麼都重,那他不是來修福,他是來造業的,這個都必須要搞清楚、搞明白。決定不造業,決定要隨喜。
Ⅳ 在家居士怎樣辦道場
我在幾年時間里深深地體會到辦一個如理如法的道場是多麼不容易。雖然大家在一起共同探討、共同修行,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可是有一部分人在道場上很難遵守制度。 還是想干什麼就干什麼,你要阻止他(她)們,他們又不願意聽,心裡還生煩惱。難道辦一個如法的道場就這么難嗎? 我們大家來這個道場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都應該遵守道場制度,達到我們往生西方的目的。 我把幾年中道場上出現的問題說一下,讓我們大家共同探討。我和一位大娘在她家辦了一個念佛道場,大娘提供茶水、場所來方便大家,每天下午念三小時佛。剛開始就我們兩個人,二十天後逐步開始有居士來念佛了,可是天冷呀、天熱呀就不願意來了,三年半過去了,道場才穩定下來。在以後的幾年裡道場念佛的居士越來越多,出現的問題也是各種、各樣。來道場的居士各有所求,有求就求吧,以後逐漸明白道理就不迷信了,可是很多居士把道場變成了聊天場所,東家長西家短,說個沒完。經常做一些和佛法無關的事情,什麼折元寶,做一些手工活,大家想想在道場里邊做邊念能清凈下來嗎?大娘為我們提供的是念佛道場,不是交流中心,做活動的場所。大娘的目的是讓大家聚到一塊共同探討佛法,共同念佛,互相促進,早日回西方老家。 我們每天下午三個小時的專念,有人還是想念這念那,擾亂道場,大家試想一下大娘把家做道場,為的是什麼?本意絕對不是讓大家有一個聊天幹活的場所。我們作為一個居士,護持道場是我們應盡的義務,大家都想讓諸佛菩薩、龍天護法保佑我們,但我們連最起碼護持道場的道義和義務都沒有,不老老實實修行,諸佛菩薩、龍天護法能保佑我們嗎? 我們沒有出離心,根本就不能感應道交,因為你看不破,放不下,該做得事情什麼也做不到,不該做的事情一件也不少做。如真正有出離心,什麼也能看破,什麼也能放下,當下就能感應道交,就能應了那句佛門之中有求必應的話了,而且慈父阿彌陀佛就來接引你往生西方了。 要想達到大家祈求的和所想的,一定要如理如法,勇猛精進修行,專修、專念,一句佛號念到底,往生西方、即生成佛。阿彌陀佛! 摘自 凈土修行必讀第二集
Ⅳ 在家修行的居士想要修建道場怎麼審批
你建道場是想供養師傅,還是只是想自己弘揚佛法?想好理由然後找當地佛教協會讓他們幫忙。
Ⅵ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
在家戒律,在家戒共分有四種:第一是三皈依戒;第二是五戒;第三是八關齋戒(八關齋戒也可以稱為增益戒);第四是菩薩戒,但是菩薩戒是不分在家或出家的,以後我們會說到。首先來說三皈依戒,有些人會懷疑甚至會說三皈依為什麼說是三皈依戒呢?其實我們要三皈依之前都有說:「受持三皈」,所以我們一定要受持三皈,「受持」二字就是戒律。所以,三皈依也是戒,戒是警覺的意思,意義就是不能做的就不要去做,有一個界限、界址,如土地與土地間有個界址,界址一標定就是要大家遵守,你不能超越我的界址,若是超越我的界址就是侵犯我所有,國與國間也有界址,連大海、海洋也有界址,這是公海,這是隸屬南韓,這是屬日本的等,所以「戒」就是警覺你、提醒你別超越界址。戒也可說是一種約束,約束你不應該做的行為。既然這樣,在受三皈依戒時,授戒的僧師有明確的說明,皈依後必須持守三條皈依戒,也就是皈依後必須禁止:
一、「盡形壽皈依佛,永不皈依自在天魔」。受皈依的人應該都有念到才對,既然都有念到就該知道它的意義。
二、「盡形壽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意思是說:我活著的一天,我一定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三、「盡形壽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眾」。所以我們皈依時,授戒的師父都會念著讓你跟,也都會由皈依授戒的師父解釋。
既然你發心皈依佛教的三寶了,三皈依後必須持守禁戒,所以皈依三寶就含有一種戒的特質了,因此三皈依也就是三皈依戒,初三皈依者必需一定要了解。現今世界上皈依佛教為三寶弟子的信眾很多,人數難以正確統計,但是真正能持守三皈依戒者就不多了,什麼原因呢?因為他不了解三皈依戒,為什麼呢?因為他初皈依,對佛法僧三寶無深入了解,尤其是我們皈依時的時間也不太長,不能夠說你來先上一天課,了解什麼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因為現今社會時間就是本錢,於工業社會中,大家每天都非常忙碌,而且在家居士也不能抽出太多時間來,不然按常理皈依應該要一天的時間,早上上課,先了解什麼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樣才有辦法,因為沒有那種環境,也沒有這樣的制度,有時你用制度反而讓信徒認為「啰嗦」!別人皈依時間都不長,而你皈依就需一天時間。嫌啰嗦,所以大家如果有這般的風氣,那皈依後,能持守三皈依戒的人,就越來越少了。因為初皈依的人對佛及自在天魔兩者的差別不能了解,既然初皈依者不能了解,他又將如何持守三皈依戒呢?所以會產生錯解佛是高級的天仙,落入神格的信仰,將佛與自在天魔混在一起,不知道什麼是自在天魔,什麼是佛?那就違犯了三皈戒的第一條——永不皈依自在天魔的禁戒,不是他不去持守,而是他不了解,不徹底、不知道。初皈依的人怎會徹底呢?所以,我覺得必須要讓信徒了解,才藉這機會來講在家居士要如何修行,對法方面,在家居士要如何修行?在家居士持戒要如何持戒?在家居士對律的方面,如何去持守及奉行。因為有很多在家居士擁護佛教,我們才能專心研究佛法,他們布施物質使我們不缺吃住穿,建立庄嚴道場讓我們專心研究佛法,我們必需要提供一條相當有次第的方法,讓在家居士能夠按步就班的修行,那才不會摸不到路。一般對於戒律的解釋不是太深,就是無次第,戒歸戒、律歸律,如汪洋大海不知從何摸索起?每個說的不同,一個說一種,一個法師說這樣、二個說兩樣,到底聽誰呢?並非我本人對戒律很有研究,只是盡量以我個人所了解的跟各位給個善緣,與各位互相溝通,若是說的不圓滿、不太清楚,希望你們再參考專門研究戒律的人,去做更深入的研究,至少我說一些讓各位有個印象,也可以依這次第來追求。
Ⅶ 在家居士成立道場請一尊佛像,讓有緣人隨喜供養,這樣如法嗎
心善志誠則可。
Ⅷ 北京有可以哪些提供居士修行的道場或者是居士林。念佛堂 可以使人身心清凈的道場,
本人QQ空間,大量聊天記錄,整理出來的文章。也許可以幫助到你。
看完30篇才有效果。
一貼見效。那不是醫生。是神仙。
--------------
不過本人修行淺薄。只能算是陪聊
----------
你最好還是直接去讀我QQ空間。
我陪你聊天。也不過是重復我寫的日誌里說的內容。
頂多是對你有所了解以後。用適合你的思路、語言。來輔導你。
其實不如你自己去看了以後思考。
---------------
走什麼路還是要靠自己摸索的。別人的路未必適合自己。
每個人都因該有屬於自己的路。
你要走出外界給你設置的條條框框,包括一切外界灌輸給你的道德觀念,形態意識,人生價值觀。
你要認清自己,
----------------
你還信社會嗎?社會的教育將我們害得這莫慘,我們的教育將我們變成了廢人,不要再相信那些所謂正統的教育了,
-----------
我懂的都寫QQ日誌了。你看了沒效果。那我就沒辦法了。
生活就是戰爭。哪裡有不受傷害的。
不願意忍受痛苦。承受痛苦。
拒絕承認生活就是充滿了痛苦和羞辱。
--------------------
我還痛苦的很呢。可是我接受痛苦。傷害。
接受了自己不完美。生活不完美。是痛苦的。就無所謂了。
-----------
痛苦就是合理的。
渴望減輕痛苦。只能讓你永遠幼稚。愚蠢。
幼稚到了逃避痛苦的地步。
就跟孩子一樣。整天只想樂。
那你永遠愚蠢。幼稚。長不大。永遠痛苦。
-----------
不痛苦。怎麼能自由?
破繭而出?社會是個大繭。皮肉相連。撕繭過程。肯定痛苦。
破繭而出,莊周化蝶,逍遙游。大自在。
---------------------
師傅帶進門。修行在個人.
什麼都是我給你說。那你永遠不能自救。
-----------
世界本來就是由光明和黑暗組成的。
有光就會有陰影。
陰影就是黑暗。
----------------
沒有黑暗就沒有光明。沒有光明就沒有黑暗。
只承認光明。不接受黑暗。你就會精神錯亂。
Ⅸ 在家居士怎樣學佛,沒有道場怎辦
【願佛為我廣宣經法。我當奉持。如法修行。】
這是求教,要求佛給他說法,這就是要求佛教給他修學的方法。佛的教導,他一定奉持,他一定會做到;不是聽了、明白了,就算了,這個不可以的;一定要把佛的教訓做到,這叫奉持。「如法修行」,佛所講的理論方法,他一定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正自己的行持。
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為,行為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思想,就是思想、見解,是心理的行為;第二類是言語,是口業的行為;第三類是造作,是身體的行為。所以常講「身口意」這三大類,包括你所有的行為了。我們的行為有錯誤,一定要把它修正過來。依什麼修正呢?依佛所講的理論與方法,依照這個標准來修正我們錯誤的思想言行,這叫做修行。
修行在哪裡修呢?修行要找個道場,哪個場有道?真正明白了事實,修行在起心動念之處,這就是道場。希望同修們要牢牢的記住。
1. 什麼叫修行?把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叫做修行。過去我們沒有接觸佛法,沒有人給我們說明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我們的想法錯了,看法錯了,我們說法、作法都錯了,這是錯誤的行為。錯誤的行為招來六道三途的果報,錯誤行為變現這個境界;現在我們明白覺悟了,把這些錯誤行為修正過來。正確、 錯誤的標准,我們不能不依靠佛法,所以對佛法要建立堅定的信心。佛是過來人,我們不相信過來人的話,相信誰的話?所以佛說的一切經,就是我們修行的標准。 我們的思想、見解、言語、行為,與經典所說的相應,這是好的,是正確的;如果與經典講的不相應,我們自己一定要覺悟,我們錯了。錯了要趕快把它修正過來, 這叫修行。
2. 所以修行,諸位同修要記住,不是每一天念多少部經,念多少聲佛號,磕多少大頭,不是的,那不是修行。那個作法可以說的什麼?信教。佛有四種經,「教理行果」,你只有一個;你自己修行的方法,「信解行證」,你也只有一個。
3. 我信教,理不懂,行沒修,雖然天天念經、念佛,還是胡思亂想,還是干一些損人利己,干這些事情。不但佛經裡面講的功德利益你得不到,你還在造罪業。所以信教不行,要解理;理解了還不行,要修行;修行才管用。修行縱然沒有證果,你決定不墮惡道。你是真修,修的功夫沒到家,到家就證果了;功夫沒到家,雖不 證果也必得人天福報,這是決定靠得住的。
4. 所以修行在我們整個學習過程當中,是第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信教,相信老師的教誨;第二個階段是明理;第三個階段是修行;第四個階段是證果。佛說的教理行果,我們自己的功夫是信解行證,這是精進。這個精進跟前面五力的精進不一樣,那是講的通途法門,這是講的專門。你選擇一個法門,你選擇一部經典,一門深入,這個精進是講這個意思。我們在一生當中修學能不能有成就,這四個字是關鍵,「修行精進」四個是關鍵。
5. 諸位一定要明了,佛家常講開悟,常講覺悟,什麼叫開悟?什麼叫覺悟?知道自己的毛病就叫覺悟,就叫做開悟;把自己毛病改正過來就叫修行,就叫功夫。這些名詞術語不能解錯了,不能夠解偏差了,我們發現有不少人說到修行,以為修行就是吃素,吃齋念佛那叫修行,這是很大的誤會。吃齋念佛是修行的樣子,他是不是在修還不知道。
6. 真正修行,真正有功夫,不一定吃齋念佛。佛家的法門太多了,八萬四千法門念佛只是其一,不用這個方法用別的方法也是在修行。所以一定要正確的理解,修正我們錯誤的思想行為,一門深入,這才叫真精進。
7. 所以諸位就明了,世出世間第一等的福報是什麼?修行,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這是真正的福報。一個真修行人,諸佛護念。諸佛如來五眼圓明,前面跟諸位講了,盡虛空、遍法界沒有看不到的,沒有聽不到的。真正發心修行,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連那些妖魔鬼怪都佩服你,都尊敬你,你了不起,他不敢惹你。真正修行人還有妖魔鬼怪來擾亂,你就可想而知,你是什麼功夫?連妖魔鬼怪都瞧不起你,你的功夫就可想而知。真有功夫的人,妖魔鬼怪尊敬你,即使冤家債主也不敢惹你,這些事理我們都不難懂。
Ⅹ 偷盜在家居士開辦的佛堂道場的買菜錢結罪在眾生還是在佛堂的開辦人
這個來地藏經寫的很清楚的自,你看:「若有眾生,偽作沙門,心非沙門,破用常住,欺誑白衣,違背戒律,種種造惡,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偷竊常住財物穀米,飲食衣服,乃至一物不與取者,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這個便是道場,道場便屬於十方眾生。所以做這個事情,當然是與眾生有關,佛堂開辦人,也是眾生之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