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紅木傢具鑒賞方法有幾種
關於紅木和紅木傢具,作為紅木傢具國標參與編寫單位東成紅木為大家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Ⅱ 紅木傢具如何鑒賞
明清古典傢具識別
一件明清老傢具,要從材質、年份、完整程度和精美程度諸多因素考察判斷。以一個因素來獨立判斷是不科學的。
確定老傢具的材質
可以通過觀察木紋來確定,有些材質--比如中式傢具常用的雞翅、癭木、紫檀、櫸木、杉木、老紅木和西洋傢具中常用的柚木、柳旱、橡木等還是容易識別的。也可以用指甲在暗處掐一下,根據材質的硬軟來確定品種,也可以掂一下份量。如果你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的話,通過以上三個方法大致可確定材質了。
確定老傢具的年份
除了材質之外,年份也是決定老傢具價值的重要因素,對發燒級的玩家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
所以,對老傢具的式樣和紋飾,自己心裡要有個譜。通過考察式樣可以估計它的年份。有些式樣非常奇特,一般圖錄中沒有收入,就要提防點。這種「妖怪」的傢具很可能是爬過山頭的。
通過鼻子嗅也是一個辦法。新仿的傢具有刺鼻的油漆味,而老傢具沒有,只有一種悶在老屋裡的陳宿味,或者淡淡的霉味,如果是優質的木材,還會散發出特有的香味。
確定老傢具的真偽
有幾點是必須掌握的。先看包漿是否自然。一般在使用者的手經常撫摸的位置,會出現自然形成的包漿。新仿的包漿要麼不自然,要麼在不常撫摸的地方也做出來了。
二看傢具的腿腳是否有褪色和受潮水浸的痕跡。在南方潮濕地區,傢具一般直接擺放在泥地,時間長了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三看傢具的底板和抽屜板。比如老的桌子和悶戶櫃等,底板和抽屜板就有一股仿不像的舊氣。也有塗啞光黑漆的,但絕對沒有火氣。再則看抽屜側板,在側面應該有倒角線以免傷手。還有一點很重要,看明榫,過去的榫眼都是方的,鎖住榫頭的是梢子。如果看到榫眼兩頭圓的,就說明機器加工的,肯定是新仿的。
四看木紋。有些傢具表面會出現高低不平的木紋,但要看仔細了,是否用鋼絲刷硬擦出來的,是否與原有的木紋對得起來。硬擦的木紋總有一種不自然的感覺。
五看翻修痕跡。有些布面的椅子在翻新後,原有的椅圈會留下密密麻麻的釘眼,這種椅子就是老的。有些藤面椅子,原來的藤面爛掉了,會留下穿藤的眼子,翻過來就可以看到。
六看銅活件。老傢具的銅活件如果是原配的,應該被手摩挲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銅活件包括面頁、合頁、絞鏈、拉手、包角、鑲條、鎖面等,有些材質較好的傢具還會選用白銅打造,時間長了會泛出幽幽的銀光,令人遐思。有些銅活件上會鏨出各種圖案,有動物、花卉、吉祥字元等,工藝之精,是今天的銅匠很難仿得像的。有些民間意趣非常濃厚的圖案上,還可以分辨出地域風情和時代風尚,從而獲得珍貴的人文資訊。
還有些銅活件時間太久,雖然沒有包漿,卻會留下銹蝕的痕跡,泛出點點綠銹,或者表面上像腐蝕版畫的版子那樣高低不平,這些都是鑒別老傢具真偽的關鍵之一。
七看雕刻。從風格和雕刻水平上考察。過去傢具製作時在工時上放得比較寬,工匠的心態也相當平靜,精雕細刻,圓潤自然。而如今新仿的傢具,為了降低成本,往往趕時間,在雕刻上就會露馬腳,在中式傢具中,圓不夠順暢,方不夠堅挺,西洋傢具的邊框花飾還會出現偷工減料的情況。總之,看上去不順眼的要小心點。
Ⅲ 實木傢具有什麼好處
一、實木傢具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天然環保,主要是因為它在加工製作過程中,用膠量少,再加上實木傢具用的都是天然木材,這樣就更具有環保的優點了。
二、實木傢具還具有保值功能,因為它的木材珍貴,價格具有不斷上升的空間,所以具有保值功能。而且實木傢具自然的紋理,美麗的花紋,裝飾效果非常好,使用壽命長。
三、在於使用天然木材,外觀更自然,而且結實耐用,綠色環保,(一般製作工藝合格的實木傢具)不含人工添加劑,沒有污染隱患。
四、而實木傢具的缺點不可忽視,由於各個拼板板條紋理不同,軟硬度不同,致使板材表面每個板條高低不平,即使油漆後,每個板條高低不平的現象也很明顯。
五、如果實木傢具的橫拼強度不夠,容易在膠縫處出現開裂的問題,所以,一般實木寬拼板材生產的傢具,在逆光斜方向看傢具油漆的表面,能夠看到板條高低現象和板條之間的膠縫,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就會影響美觀。
六、實木傢具比較主要的問題是含水率的變化使它易變形,所以不能讓陽光直射,室內溫度不能過高或過低,過於乾燥和潮濕的環境對實木傢具都是不合適的。另外實木傢具的部件結合通常採用榫結構和膠粘劑,成品一般不能拆卸,搬運時就很不方便。
Ⅳ 如何鑒賞紅木
紅木
學名:Bixa orellana L.
科屬:紅木科紅木屬
種類: 單屬單種的多年生小喬木
形態特徵:
紅木心材橙色、淺紅褐色、紅褐色、紫紅色、紫褐色至黑褐色,材色不均勻,深色條紋明顯,材質堅硬、耐磨、沉於水。
紅木有新老之分:
老紅木近似紫檀,但光澤較暗,顏色較淡,有香氣,但不及黃花梨芬郁。新紅木顏色赤黃,有花紋,有時頗似黃花梨。
產地:
紅木為熱帶地區豆科檀屬木材,主要產於印度, 我國廣東、 雲南及南洋群島也有出產,是常見的名貴硬木。
品種:
"紅木"是江浙及北方流行的名稱,廣東一帶俗稱"酸枝木"。
紅木木質堅硬耐用, 是優質硬木.
其品種和名稱多達幾十種:如酸枝、紅木、老紅木、新紅木、香紅木、花梨木、老花梨木等。
應用:
福建省1979年從國外引進以來,生長發育正常,未發現病蟲為害,表現速生快長,粗生易種,相當抗寒,樹姿優美,綠葉紅果,花期很長,絢麗異常,是熱帶、亞熱帶地區很有發展前途的新興花木和綠化美化環境的優良樹種,泰國許多城市都用它作行道樹。
紅木的種子還可提取一種可供食用的紅木色素,經檢驗證明它無礦物色素容易引致癌症之患,是一種高級的天然紅色色素,近年來已被廣泛應用於食品、葯品、化妝品和紡織品上。
北京、南寧、柳州等地的食品、飲料廠用紅木色素進行彩色奶油蛋糕、飲料、糖果等食品染色試驗,都得到了備受消費者歡迎的賞心悅目的桔紅艷色,經衛生部門檢驗,完全符合衛生標准和食用要求。
我國的天然色素長期以來供不應求,年總產量只不過50噸,而年需要量卻超過8000噸。紅木的經濟效益較高,在巴西,6年生的紅木畝產種子180公斤,售價超過3000美元。
我國廣大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大可利用荒山丘陵,庭院路旁,房前屋後發展種植,開發利用。
-------------------------------------------
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紅木指古代正紅木,又稱老紅木,即酸枝類木材;廣義紅木即今天所說之紅木,分為紫檀木類、花梨木類、黑酸枝木類、紅酸枝木類、烏木類、條紋烏木類和雞翅木類七大類,涉及到蝶形花科、蘇木科和柿樹科3個科,包括紫檀屬、黃檀屬、柿樹屬、鐵刀木屬、崖豆木屬等等個屬約37個樹種。利用這些木材來製作的傢具,就是我們所說的紅木傢具。
Ⅳ 鑒賞傳統經典傢具與現代傢具,比較異同
現代家居藝術比較時尚,但是如果風格不明確的東西,容易過時,而傳統家居以實木為主,在軟裝飾的搭配上面比較花心思!
Ⅵ 明清實木傢具鑒賞要點有哪些
鑒賞一件明清傢具,必須從造型、工藝、材料三個方面來綜合評判,造型優美、工藝精湛、材質優良才算得上精品。以下收羅的六種具有普遍適用性的小方法,
遠觀造型
鑒賞明清傢具的第一種方法,也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要遠看造型,看它的整體比例是否和諧,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的比例是否諧調,看它的線條是否流暢而有力,並試著感受它的韻味。椅子、凳子等形制較小的傢具,保持2米左右的距離為宜;桌案、羅漢床等形制較大的傢具,就要後退到3米開外。遠觀造型時,要從各個方向去看,正面、側面、背面都要看清楚,並且一定要全神貫注,不受外界的干擾。如果此時賣家刻意分散你的注意力,就要格外警覺,因為這往往是傢具有較大缺陷的信號。看的過程中應當間或轉移視線,以防眼睛產生審美疲勞,看看別處或休息一會兒,回過頭來再看,往往會有新發現。一次拿不準,可以在不同的時間段多看幾次,還可以用相機或手機拍照,請懂行的朋友幫忙參謀。
近看工藝
首先要看各個構件有無缺陷,尤其是一些製作時較難把握的構件,如背板、搭腦、聯幫棍、刀子牙板等,這需要對各個構件的特點有一定的了解。再看它的榫卯結構是否嚴密,各個構件的交接是否天衣無縫。還要看它的雕花是否干凈利落、線腳是否清晰流暢。在這一步中,可以仔細觀察木紋,看它的走勢是否清晰,紋理漂不漂亮,還要看各構件的木紋搭配是否合理。搭配合理,木紋和諧而有一定的變化,若木紋的反差較大、看上去七拼八湊則屬搭配不合理。
觸摸感覺
雙手是人體觸覺最靈敏的部分。往往眼睛發現不了的問題,用手觸摸就可以找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用手觸摸傢具,感覺它的表面是否光滑圓潤、線條是否清晰流暢,尤其是弧位、圓位和線條轉折位。一些弧度較大或弧位較多的構件,可以用手緊握著上下摩挲或左右滑動,來用心體會它是否渾圓順暢,手感別扭就肯定有問題。用手觸摸和感覺的方法,特別適用於椅子的鵝脖、椅圈、扶手和聯幫棍,羅漢床的香蕉腿、三彎腿,桌案的霸王棖等構件。
聽聲辨音
可以敲擊傢具,通過聲音來甄別。敲擊面板可以判斷它的厚薄程度,敲擊其他部位可以判斷它的榫卯結構是否緊密。一般來說,以聲音清脆、厚實為佳,聲音虛浮、松垮則表明存在缺陷。
嗅覺識別
嗅覺於鑒賞傢具最大的幫助,一方面可以判斷木材的含水率是否達標。如果聞起來有明顯的發酸、發霉的味道,就說明木材的烘乾不到位,或因保存不當而受潮。另一方面,可以判斷油漆的質量,優質天然漆幾乎是無味的,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木材的原味,劣質油漆則氣味濃烈,一聞便知。含水率達標、油漆優良的傢具,聞起來清清爽爽,帶有淡淡的木香。 通過嗅覺還可以分辨木材的材質。海南黃花梨的清香、紫檀木的香中帶辣、酸枝木的又酸又辣,行家是可以分辨出來的,然而木材一旦製成傢具,尤其是椅凳、幾案等暴露在空氣中的傢具,即便行家也無法憑嗅覺來判斷材質,櫥櫃類傢具則例外,打開櫃門仍可聞出其材質。
人體驗證
明清傢具不但大方、美觀、優雅,而且很講究使用上的舒適。大概除了屏風以外,所有傢具都應該親身驗證一下它的舒適度。椅子、凳子、羅漢床等傢具可以坐一坐,尤其是椅子,要留意座面的高度是否合適、坐上去會不會吊腳,背板是否能夠貼緊背部。櫥櫃類傢具要格外留意高度,太高的話不但取放物品很不方便,還會造成視覺上的壓抑感。桌子則可以搬一把凳子或椅子坐在前面,感覺它的高度與寬度是否合適。
明清傢具追求的舒適是一種相對的、有限制的、適可而止的舒適,因此人體驗證舒適度之前,應當對明清傢具的工藝思想和中國的傳統文化有所了解,切不可用西式傢具的舒適度作為度量標准,否則,即便坐在最完美的一把明式圈椅上恐怕也不會感到舒適。
Ⅶ 紅木傢具的藝術欣賞之道
紅木傢具的藝術欣賞是一個廣泛的命題。大凡稱得上「欣賞」的東西,首先要具備藝術性和文化內涵,而中國明清紅木傢具恰恰具備這兩點最明顯的特徵。如何鑒賞紅木傢具?對此,濮安國先生在他的專著里提出了「三個尺度」之說,這是目前有關紅木傢具欣賞尺度極具影響的說法。一是鑒賞的歷史尺度。紅木傢具的出現有其歷史的必然性和時代性。它的品類、造型、工藝和裝飾,都烙上了特定的歷史因素和時代因素的印跡。因此,在鑒賞紅木傢具時,應遵循這一歷史尺度,尊重歷史和時代所賦予紅木傢具特定的功能、作用和價值,這樣,才能對紅木傢具這一特定的文化現象和其特殊的藝術形態有較深的理解。在中國工藝美木史上,宋瓷細潔凈潤,予人 「芙蓉出水」之美,而清瓷五彩繽紛,予人 「鋪錦列綉」之美。反映在傢具藝術上,明式傢具簡潔典雅、婉約文氣,則彷彿前者,而清式傢具精雕細嵌、華麗富貴,又如同後者。這是在不同時代審美時尚下體現的兩種藝術傾向,很難說孰優孰劣。有人推崇明式硬木傢具,而對清式傢具則有貶抑之詞,認為清式繁瑣累贅,華而不實,這種看法其實並不客觀。事實上,清式傢具中也不乏驚世之作,其成就同樣是輝煌的。二是鑒賞的造型尺度。紅木傢具的品類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在傢具造型上出了許多前所未有的形式,不僅予人以新穎脫俗之感,而且啟發了人們的創造力和表現力。這是品評紅木傢具的造型藝術時一個重要的尺度。傢具造型也包括一些裝飾性部件,如清代紅木傢具的四腿足一變明式直柱和馬蹄足做法,多採用「三彎腿」和足頭的形式變化,甚至在清中晚期以後成為紅木傢具中的一種定式。有人將這種特定造型的腿足與明式相比,認為它是一種生硬庸俗的矯揉造作,是一種「無意義的彎曲」。事實上,通過這種腿蹄的彎曲和線形,使傢具的造型取得了上下呼應,從而避免了因用料粗厚、形體龐大而產生的呆板失調之感,恰是清式傢具的別具匠心之處。所以,在鑒賞傢具時,不能將局部造型脫離整體來討論,這是在紅木傢具鑒賞中運用造型尺度的又一層含義。三是鑒賞的材美工巧的尺度。長期以來,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將紅木傢具視作貴重的硬木傢具,在許多西方國家,還將中國紅木傢具作為中華民族近代物質文明的標志之一。究其原因,是明清紅木傢具和其他優秀的傳統工藝美術一樣,典型地反映了中國工藝美術的「材美工巧」的特點。酸枝木傢具是在紫檀木、黃花梨等高級用材告缺之後才大量出規的,其本身材質之美,並不遜於紫檀和黃花梨,甚至還有人認為其兼有兩者的優點,並曾出現過黃花梨仿酸枝木的情況,這固然是一種過失,但也說明了傢具材質之美在人們鑒賞傢具的心理佔有特殊的地位。雖說材美並不等於藝術,但是選材不當,至少會使人感到美中不足。而紅木傢具在選材上力求盡善盡美、突出自然紋理,達到了很高的審美境界,在鑒賞中自然也將材質之美作為一種尺度了。好料必求好工,以工巧為美,也是紅木傢具成為高級藝術品的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標准。「工」、「巧」二字,既指工藝技巧之優良,又含有美飾的意思。古人一貫以工之「巧」來深化美的意思,運用卓越的工藝技巧來創造獨特的形式美。紅木傢具通過能工巧匠精巧嫻熟、得心應手的技能,同樣獲得了「巧奪天工」的藝術效果。它們集木工、雕刻、鑲嵌、髹飾於一體,以耐看、耐摸、耐用的物化形態,予人以長久的藝術美的享受。更多
Ⅷ 柚木傢具圖片欣賞
柚木傢具良莠不齊。市場價格一個套房從3萬人民幣到30萬人民幣不等。按照柚木傢具使用的材料,我們分成5類。我們前期把原始林老柚木稱為A料,種植林小柚木稱為B料,拼接柚木稱為C料,其他木材稱為D料,非實木材料稱為E料。大家一起跟著小編來看看吧!
A類一等柚木傢具,內外全用50年或百年以上原始林柚木,保證無邊材,屬於A+A類柚木,價格高昂。如果我們假設一件傢具要使用2個立方木材的話,再假設內外各用一個立方木材,那麼此件傢具使用的木材成本為3萬+3萬。最終木材成本為6萬。(不含損耗)
A類二等柚木傢具,內外全用50年以上原始林柚木,可視面無邊材,屬於A+a類柚木。此類柚木成本為3萬+2萬5.最終木材成本為5.5萬左右。
A類柚木傢具由於全部使用最好的材料,無色差,所以全部不用染色,才用透明pu漆噴塗。色澤金黃,顏色漂亮。一看就油性十足。
B類一等柚木傢具,外面採用50年以上原始林柚木,保證無邊材,裡面採用種植林柚木,屬於A+B類柚木。木材成本為3萬+8千。最終木材成本為3.8萬左右。
B類二等柚木傢具,外面採用30年-50年原始林柚木,多用直徑小於10厘米的小料,可視面可見大量邊材。裡面採用種植林柚木。屬於a+B類柚木。木材成本為2萬+8千,最終木材成本為2.8萬左右。
B類柚木傢具由於里外用材不一致,所以必須通過染色,漂白,達到內外色澤相同的結果,一般都全部染成深色,類似淺胡桃木的顏色。
C類一等柚木傢具,外面採用30-50年原始林柚木,多用小料,可視面可見邊材。裡面採用其他木材,屬於a+C類柚木。木材成本為2萬+3千。最終木材成本為2.3萬左右。
C類二等柚木傢具,外面採用種植林柚木,裡面採用其他木材原木或者拼接木。屬於B+C類柚木。木材成本為8千+3千。最終木材成本為1.1萬元。
D類柚木傢具,一般為現代款,外面多採用小柚木集成材,裡面多採用其他木材集成材。這樣的成本就更低了。如市面上賣的沃提柚木,聚豐工藝柚木等。此類柚木只有使用價值,沒有其他價值。
E類柚木傢具,採用柚木或者黑心木蓮做框架,採用密度板等非木材,飾面板貼面工藝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