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蘇黎世家傢具

蘇黎世家傢具

發布時間:2021-02-22 19:07:47

1. 瑞典宜家家居的歷史

1943
英格瓦.坎普拉德創立了宜家。
英格瓦.坎普拉德創建了宜家公司。
1943年,英格瓦17歲時,父親送給他一份畢業禮物,幫助他創建自己的公司。宜家(IKEA)這一名字就是創始人名字的首寫字母(IK)和他所在的農場(Elmtaryd)以及村莊(Agunnaryd)的第一個字母組合而成的。宜家起初銷售鋼筆、皮夾子、畫框、裝飾性桌布、手錶、珠寶以及尼龍襪等 - 幾乎英格瓦能夠想到的任何低價格產品。

1945
宜家第一則廣告出現在當地報紙上。
隨著生意的不斷擴大,英格瓦.坎普拉德開始在當地報紙上做廣告,並製作臨時函購目錄。他通過當地的收奶車分銷產品,利用收奶車將產品運送到鄰近的火車站。
1947
傢具引入宜家的產品系列中。
傢具由當地的生產商生產。產品得到人們的歡迎,生產品種得到擴大。
1951
出版第一本宜家目錄
宜家的創始人看到了成為大規模傢具供應商的機會。不久,他便決定停止生產所有其他產品,集中力量生產低價格的傢具,我們今天熟知的宜家從此誕生了。
1953
傢具展銷廳在Älmhult開放。
在50年代初期,宜家產品系列集中在家居產品上。傢具展銷廳的開放是宜家概念形成過程中的重要時刻。宜家發現自己捲入了與主要競爭對手的一場價格戰。雙方都降低了價格,質量卻沒有保證。通過開放傢具展銷廳,宜家能夠以立體的方式展示其產品的功能、質量和低價格。正如宜家希望的那樣,人們明智地選擇了物有所值的產品。
1955
宜家開始設計自己的傢具。
宜家開始設計自己的傢具有幾方面的原因。但促使宜家自己設計傢具的真正原因卻很有諷刺意味。來自競爭對手的壓力使得供應商停止向宜家供貨。宜家不得不開始自己設計傢具,這實際上為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自己設計的傢具很有創意,功能得到改善,而且價格較低。後來,宜家早期的一位員工突發靈感,決定把桌腿卸掉,這樣可以把它裝到汽車內,而且還可避免運輸過程中的損壞。從那時起,我們便開始在設計時考慮平板包裝的問題。平板包裝進一步降低了我們的價格。這樣,在宜家便開始形成了一種工作模式,即把問題轉化為機遇。
1956
宜家開始試用平板包裝。
設計能夠平板包裝、顧客自己能夠組裝的產品大大降低了產品成本。自從我們把桌腿卸掉並裝入汽車的第一天起,平板包裝帶來的益處一直很明顯。一輛運輸車上裝載的貨品更多,需要的存儲空間更小,人工成本降低,並且避免了運輸過程中的損壞現象。對顧客來說,這意味著產品價格更低,而且能夠方便地將貨品運送回家。
1958
在Älmhult創建第一家宜家商場。
6700平方米的建築規模!是當時北歐最大的傢具展示場所。
1959
Gillis Lundgren - 宜家的第四位雇員 - 設計了TORE 托勒,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在參觀一家廚房產品生產商時,他注意到了我們平時在廚房中用到的簡單、實用的儲物邏輯,就決定在設計其他傢具時也以利用同樣的思維邏輯。回到Almhult後,他便著手工作,最終設計出了托勒。
第一百位雇員加入宜家。
1963
在奧斯陸郊外開辦挪威第一家宜家商場。
這也是我們在瑞典以外開辦的第一家商場。

顧問兼設計師Marian Grabinski設計了MTP 書櫃。
這是一種既現代又經典的書櫃,多年來引得眾多廠家紛紛模仿。在生產這種書櫃以及其他木製產品的過程中,宜家在50和60年代與波蘭的供應商建立起了良好的關系。這些關系仍舊是我們為提供老百姓買得起的產品所做努力的基礎。

1964
對ÖGLA 奧格拉椅子進行了重新設計,使其與宜家的風格、功能和價格等概念相吻合。

1965
開辦斯德哥爾摩宜家商場。
數千人排隊等候我們這一重要商場的開業。該商場規模為45800平方米,受紐約Guggenheim博物館的啟發,建築被設計成圓形。該商場取得了成功,同時也產生了一個問題,顧客太多,員工不夠用。後來決定開放倉庫,讓顧客自提貨品,從此宜家概念的重要部分也隨之誕生了。

1969
在丹麥開辦第一家商場。

60年代刨花板的出現對宜家產生了重大影響。
刨花板是一種低成本、耐磨且易於處理的材料,對宜家而言自然很合適。設計師 Ake Fribryter在1969年設計了PRIVAT沙發。這種沙發的底座採用刨花板,並用白色漆進行處理,褐色印花厚棉布由紡織品設計師Sven Fribryter設計。明快的直線條、實用的功能以及無人能比的低價格使得這種沙發在當時大獲成功。

1973
北歐以外的第一家商場在瑞士蘇黎世郊外開辦。
該店取得的成功為在德國迅速開拓業務鋪平了道路,目前德國是宜家最大的市場。

1974
在慕尼黑開辦德國第一家宜家商場。

Olle Gjerloy-Knudsen和Torben Lind設計了SKOPA 斯格帕椅子。
現代塑料給設計師提供了製造優良家居用品的眾多新途徑。但在設計過程中選擇合適的生產方法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選擇斯格帕椅子生產商時,答案非常簡單,雖然也確實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對。我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尋找合適的生產商,但沒有什麼結果。後來,我們對椅子的形狀再一次進行分析並突發其想,決定讓生產塑料碗和塑料桶的廠家來生產這種椅子。我們並沒有降低對設計和功能的質量要求。實際生產出的椅子比我們設計的線條還要簡潔、明快。

1975
在澳大利亞開辦第一家宜家商場。

1976
在加拿大開辦第一家宜家商場。

1977
在奧地利開辦第一家宜家商場。

1979
在荷蘭開辦第一家宜家商場。

1980
KLIPPAN 克利帕沙發誕生。
聯合國將1980年定名為「兒童年」,宜家也將該年定名為「兒童起居室年。」我們的克利帕沙發很結實、耐臟,適合有孩子的家庭使用,而且又很柔軟,坐卧其中都很舒適。

1981
在法國開辦第一家宜家商場。

1982
LACK 拉克擱板誕生。
1983
第六千位雇員加入宜家。
1984
在比利時開辦第一家宜家商場。

斯德哥爾摩家居系列誕生。
宜家利用其偏愛的樺木、皮革和印花厚布等設計了一系列高質量的家居用品。我們的斯德哥爾摩系列完美體現了經典的高質量,但價格並不高。斯德哥爾摩系列獲得了瑞典優秀設計獎。

1985
在美國開辦第一家宜家商場。
起初,對於美國是否需要宜家這一問題的答案我們並沒有什麼把握。畢竟,美國什麼都有,我們能給他們帶來什麼呢?但後來我們發現很多不同財力的人對實用、美觀的家居產品的需要非常大。

Niels Gammelgaard設計了MOMENT 莫門特沙發。
當我們選擇生產這種沙發的生產商時,我們去了一家生產超市裡用的手推車的工廠,手推車必須堅固耐用,我們正好想利用他們的這一優勢。以此作為出發點,我們創造出了新穎、舒適、低價位同時又具有現代感的沙發。我們於1987年設計了與之配套的咖啡桌,獲得了瑞典優秀設計獎。

1987
在英國開辦第一家宜家商場。

1989
在義大利開辦第一家宜家商場。

1990
分別在匈牙利和波蘭開辦第一家宜家商場。

1991
分別在捷克共和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開辦第一家宜家商場。
1993
宜家在25個國家共開辦114家商場。
1994
KUBIST 丘比思儲物單元誕生。
這是宜家最早使用框架板製造的產品之一。我們使用了一種生產門的技術來製造便宜、結實且重量輕的儲物傢具。宜家的設計師總是試圖深入實地進行產品開發,以生產美觀實用、老百姓買得起的產品。與已經能夠利用框架板製造門的生產商進行合作,宜家可以降低成本。在本例中,對波蘭的一些老廠進行了改造,以生產丘比思部件以及其他宜家產品。

1995
Richard Clack設計了DAGIS 達傑斯兒童椅。
在設計這種兒童椅之前,他對兒童的習慣進行了詳細觀察。兒童椅不能有尖角,應該具有一定的柔軟度,但同時還必須能夠承受頻繁的磕碰。孩子們很頑皮,但很可愛,總是好動。本著這種精神,他設計了這種兒童椅。後來,他對這種兒童椅做了一點小的改進。據我們所知,兒童椅沒有可疊放的。達傑斯卻做到了這一點,從而可以節省空間,並且便於搬動。

1996
在西班牙開辦第一家宜家商場。

1997
宜家引入兒童的宜家
宜家始終是為全家提供家居用品的。但由於兒童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宜家決定突出考慮他們的需要。我們與兩支專家隊伍進行了合作來開發產品。兒童心理學家和兒童游戲方面的教授幫助我們設計、開發旨在培養兒童運動能力和創造力等的產品。兒童也和我們一起評選出優勝產品。我們設立了兒童游戲區,兒童樣板間,在餐廳專門備有兒童食品,所有這些都得到孩子們的喜愛,使他們更樂意光顧宜家。

推出www.IKEA.com網站的最初版本。

1998
在中國開辦第一家宜家商場。

1999
宜家在世界上四大洲29個國家150家商場共有員工53000名。
宜家的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發起了"十分感謝你們" 的活動,作為對宜家集團內部廣大員工新千年的獎賞。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宜家在全世界范圍內的全部銷售都分給了員工。這一天的銷售目標定得很高,而實際銷售額比這一目標還要大 - 約1.87億荷蘭盾。所有員工,從餐廳工作人員到倉庫工作人員以及宜家集團總裁等,都得到了同樣的獎金。對大多數員工來說,獎金比一個月的工資還要多。這是一種感謝宜家員工在上個世紀里為宜家的成功所做貢獻的最好的方式。而這僅僅才是開始。

宜家的VÄRDE廚房獲得國際設計大獎。
VÄRDE伐爾德為重新設計廚房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式。由於伐爾德採用了獨特的模塊設計,因此可以從頭開始設計廚房,或是在原有廚房的基礎上隨意增加某一部分。所有這些特點,再加上其經典誘人的樺木貼面設計,使得它獲得了Red Dot最高設計質量大獎。Red Dot獎是國際上公認的創新設計大獎,每年由設在德國的Zentrum Nordhein Westfalen舉辦的"設計創新"大賽進行頒獎。評委們對參賽產品的創新水平、功能、人體功能學、生態影響以及耐用性等指標進行評價後,最終選出獲獎產品。
2000
在俄羅斯開辦第一家宜家商場。

2. 蘇黎世的所有資料

蘇黎世是蘇黎世州首府,瑞士最大的城市,也是全歐洲最富裕的城市。它位於阿爾卑斯山北部,蘇黎世湖西北端,利馬特河同蘇黎世湖的河口。蘇黎世人口36. 9萬。蘇黎世在克里特語里的意思是「水鄉」。早在2000年前就已形成村落,1218年成立城邦,1351年加入瑞士聯邦。到18、19世紀,蘇黎世成為瑞士主要講德語民族的文化教育和科學中心,許多著名的科學家,包括愛因斯坦
樂途遊民部落五周年 2007西藏聖地婚禮 航空旅行白皮書 黃金周出遊全攻略 和核物理的創始人之一的沃爾弗同·波里都在這里學習和工作過。

蘇黎世地處從法國到東歐和從德國到義大利的商路要沖,又是水陸空交通樞紐。工商業歷來興盛,特別是絲織業有很大發展,是中世紀阿爾卑斯山以北的絲織業中心。現在它的工業佔全國第一位,機器製造業佔全國生產總值的3/4。瑞士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就設在此地。

蘇黎世不僅是瑞士最大的金融中心,而且是西歐重要的金融中心。這里集中了120多家銀行,其中半數以上是外國銀行,故享有「歐洲百萬富翁都市」的稱號。西爾波爾特大街和交易所大街兩旁,銀行林立,證券交易所的交易額在西歐交易所中首屈一指,總計西歐70%的證券交易在此進行。蘇黎世的班霍夫街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街。每年從這里調動的資金,都達到了令人難以估計的天文數字。

蘇黎世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和黃金市場之一。這里集中了350餘家銀行及銀行分支機構,其中外國銀行近70家。享有盛名的蘇黎世交易所建於1876年,其成交額在西歐交易所中居前列,最高峰時有70%的證券交易在此進行。瑞士證券交易所是世界上目前唯一的具有全自動交易和清算系統的交易所,其先進的設備、高素質的人員為投資者提供了優良的服務。蘇黎世的黃金市場更是聞名遐邇,近年來其黃金市場的地位有所下降,六十年代曾躍為僅次於倫敦的世界第二大黃金市場。

蘇黎世位於流入蘇黎世湖的利馬德河河口, 是瑞士最大的城市。市區被利馬德河分為東西 兩岸,也分成新城和舊城,它們之間有迷宮般的羊腸小道連接。舊城區在河北岸,分為上村和下村,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精品時裝店,酒吧,咖啡屋,古玩廳等。

蘇黎世有1833年創建的瑞士最大的綜合性大學——蘇黎世大學。1848年蘇黎世把首都的地位讓給了伯恩,作為補償,6年後在這里創辦了聯邦工學院。在這里曾經培養出兩名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和核物理的創始人之一沃爾夫岡·波里。蘇黎世文化氛圍非常濃厚,擁有20多個博物館,20多個圖書館,100多家畫廊,音樂廳及歌劇院。

位於火車站北面的國家博物館是個值得參觀的地方。它開辦於1898年,是個維多利亞式的大建築。展品以瑞士文化、藝術、歷史為主題,其中包括:中古宗教經文、繪畫、彩色玻璃窗飾、取自古教堂及房舍的壁畫等。博物館樓上是一個大廳,規模之大足以和大教學媲美,展品是歷代武器、甲胄、軍報、軍旗等。博物館中還展出舊日房屋的內部裝飾,是從真正房子移植到館內的。其他展品有聖壇祭品、傢具箱櫃、古代鍾表、金銀飾物、民間服裝……總之,凡足以說明瑞士文化及社會演變的實物,凡乎應有盡有。1910年列寧僑居蘇黎世時,就利用這里的豐富資料撰寫了不少有名的著作。

河東大教學以東數百米處,是蘇黎世美術館。主要收藏西歐繪畫,上至中古,下到本世紀的作品,尤其著重瑞士畫家,如18世紀的博斯利,19世紀的勃克林及賀德勒等。雕塑則以表現派的賈柯麥蒂為主。美術館除歐洲各國大師如莫奈、塞尚、梵·高、畢加索等人的作品外,還搜集了相當數量的蒙克的作品,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外收藏蒙克作品最多的美術館。夏高爾的作品更是豐富,獨佔一整間展廳。另有一個展廳專門展出達達主義的作品。

萊特博格博物館位於蘇黎世湖西一個林木繁茂的公園里。展品以外國藝術作品為主,包括中國畫、美洲地毯、印度雕像、秘魯陶瓷、非洲面具等。展品原為一個貴族所收藏,大半來自亞、非、拉各洲。

蘇黎世還是瑞士文化、教育和科研中心之一。蘇黎世湖畔的「馥勞」教堂始建於公元853年,為典型的羅馬式建築。教堂不遠處全市最美的巴羅克式建築是昔日的酒業公會。河對岸正對「馥勞」教堂的建築是蘇黎世大教堂,其一對高聳的塔樓建於15世紀,它是蘇黎世城的重要標志。市政廳則是一座華麗的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蘇黎世市有各類博物館、美術館50多處。蘇黎世聯邦高工、蘇黎世大學等院校均是舉世聞名的高等學府,我留瑞的近千名學生中約一半在上述兩校深造。瑞士國家博物館和圖書館也設在這里。列寧1916-1917年在該市從事研究工作,完成了著名的《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一書。

3. 介紹一下瑞士蘇黎世

蘇黎世 Zurich

①瑞士東北部的州。北接德國。面積1,729平方公里。(1990),居各州首位。講德語。首府蘇黎世。位於格拉魯斯山北麓,大部地區為河谷地帶,森林茂密。經濟以工業為主,尤以機器和鐵路設備製造業為重要;絲棉紡織業分布廣泛。許多鐵路線和山間鐵路線以蘇黎世為中心輻射到全國各地。農業生產高度現代化。

②瑞士最大城市,蘇黎世州首府。在蘇黎世湖西北端、利馬特河兩岸。,(1983)。中世紀時作為商業與行會中心,1218年成立城邦,1351年加入瑞士聯邦。具有國際意義的水陸空交通樞紐。瑞士最大工商業中心,又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機器製造業佔全國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還有毛紡織、絲紡織、化學、電機、造紙、印刷等工業。重要文化中心,有蘇黎世大學(建於1833年)、瑞士聯邦綜合工科學校(愛因斯坦曾在此學習和工作)、圖書館、博物館(建於1898年)。風景優美,旅遊業發達。國際會議常在此召開。市內有中世紀建造的教堂尖塔、古堡,噴泉,利馬特河兩岸有雙塔羅馬大教堂、修女院、菩提園等。
蘇黎世是瑞士的經濟中心,同時也是3百多家銀行所在的金融中心。公元前羅馬皇帝開始在林登荷夫山丘設置稅關關卡,並命「Turicum」關卡,蘇黎世地名由此而來。中世紀蘇黎世成為銜接北義大利和德國的交通樞紐,是個以紡織業為主的商業城市。1847年瑞士第一條連接蘇黎世和巴登鐵路誕生了,這使得蘇黎世紡織產業與機械產業日益發達,由此奠定了金融實業的基礎,從而成為瑞士的第一大城市。

蘇黎世是蘇黎世州的首府,人口有35萬。蘇黎世是座有2000年歷史的古城,最早羅馬人在此設立稅卡,因而得名。1351年加入瑞士聯邦。由於地處交通要道,特別是紡織業的發展使得蘇黎世成為歐洲重要的商業城市。如今蘇黎世是瑞士非常重要的交通、金融、商業、文化中心城市。

蘇黎世是瑞士最大的城市,也是全歐洲最富裕的城市。它位於阿爾卑斯山北部,蘇黎世湖西北端,利馬特河同蘇黎世湖的河口。蘇黎世人口36. 9萬。蘇黎世在克里特語里的意思是「水鄉」。

蘇黎世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和黃金市場之一。這里集中了120多家銀行,其中半數以上是外國銀行,故享有「歐洲百萬富翁都市」的稱號。西爾波爾特大街和交易所大街兩旁,銀行林立,證券交易所的交易額在西歐交易所中首屈一指,總計西歐70%的證券交易在此進行。蘇黎世的班霍夫街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街。蘇黎世的黃金市場更是聞名遐邇,六十年代曾躍為僅次於倫敦的世界第二大黃金市場。

蘇黎世為地中海氣候,全年氣候宜人,年降雨量1500毫米,年平均氣溫8.6攝氏度。

蘇黎世為中世紀與現代化相結合的城市。市內有中世紀時期的教學尖塔、古堡、噴泉;利馬特河兩岸有雙塔式羅馬大教堂、修女院、市政府和許多現代化的住宅、旅館和飯店等。蘇黎世湖猶如一彎新月倚在市區的東南端,長達40多千米,蔚藍色的天空映著碧綠的湖水,片片白帆搖曳著湖上的雲彩;郊區的山谷綠草如茵,林木蔥蘢。景觀:市立美術館,蘇黎世湖,婦女大教堂,瑞士國家博物館.

蘇黎世是瑞士最大的城市,也是全歐洲最富裕的城市。它位於阿爾卑斯山北部,蘇黎世湖西北端,利馬特河同蘇黎世湖的河口。蘇黎世人口36. 9萬。蘇黎世在克里特語里的意思是「水鄉」。早在2000年前就已形成村落,1218年成立城邦,1351年加入瑞士聯邦。到18、19世紀,蘇黎世成為瑞士主要講德語民族的文化教育和科學中心,許多著名的科學家,包括愛因斯坦和核物理的創始人之一的沃爾弗同·波里都在這里學習和工作過。

蘇黎世地處從法國到東歐和從德國到義大利的商路要沖,又是水陸空交通樞紐。工商業歷來興盛,特別是絲織業有很大發展,是中世紀阿爾卑斯山以北的絲織業中心。現在它的工業佔全國第一位,機器製造業佔全國生產總值的3/4。瑞士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就設在此地。

蘇黎世不僅是瑞士最大的金融中心,而且是西歐重要的金融中心。這里集中了120多家銀行,其中半數以上是外國銀行,故享有「歐洲百萬富翁都市」的稱號。西爾波爾特大街和交易所大街兩旁,銀行林立,證券交易所的交易額在西歐交易所中首屈一指,總計西歐70%的證券交易在此進行。蘇黎世的班霍夫街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街。每年從這里調動的資金,都達到了令人難以估計的天文數字。

蘇黎世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和黃金市場之一。這里集中了350餘家銀行及銀行分支機構,其中外國銀行近70家。享有盛名的蘇黎世交易所建於1876年,其成交額在西歐交易所中居前列,最高峰時有70%的證券交易在此進行。瑞士證券交易所是世界上目前唯一的具有全自動交易和清算系統的交易所,其先進的設備、高素質的人員為投資者提供了優良的服務。蘇黎世的黃金市場更是聞名遐邇,近年來其黃金市場的地位有所下降,六十年代曾躍為僅次於倫敦的世界第二大黃金市場。

蘇黎世位於流入蘇黎世湖的利馬德河河口, 是瑞士最大的城市。市區被利馬德河分為東西 兩岸,也分成新城和舊城,它們之間有迷宮般的羊腸小道連接。舊城區在河北岸,分為上村和下村,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精品時裝店,酒吧,咖啡屋,古玩廳等。

蘇黎世有1833年創建的瑞士最大的綜合性大學——蘇黎世大學。1848年蘇黎世把首都的地位讓給了伯恩,作為補償,6年後在這里創辦了聯邦工學院。在這里曾經培養出兩名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和核物理的創始人之一沃爾夫岡·波里。蘇黎世文化氛圍非常濃厚,擁有20多個博物館,20多個圖書館,100多家畫廊,音樂廳及歌劇院。

位於火車站北面的國家博物館是個值得參觀的地方。它開辦於1898年,是個維多利亞式的大建築。展品以瑞士文化、藝術、歷史為主題,其中包括:中古宗教經文、繪畫、彩色玻璃窗飾、取自古教堂及房舍的壁畫等。博物館樓上是一個大廳,規模之大足以和大教學媲美,展品是歷代武器、甲胄、軍報、軍旗等。博物館中還展出舊日房屋的內部裝飾,是從真正房子移植到館內的。其他展品有聖壇祭品、傢具箱櫃、古代鍾表、金銀飾物、民間服裝……總之,凡足以說明瑞士文化及社會演變的實物,凡乎應有盡有。1910年列寧僑居蘇黎世時,就利用這里的豐富資料撰寫了不少有名的著作。

河東大教學以東數百米處,是蘇黎世美術館。主要收藏西歐繪畫,上至中古,下到本世紀的作品,尤其著重瑞士畫家,如18世紀的博斯利,19世紀的勃克林及賀德勒等。雕塑則以表現派的賈柯麥蒂為主。美術館除歐洲各國大師如莫奈、塞尚、梵·高、畢加索等人的作品外,還搜集了相當數量的蒙克的作品,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外收藏蒙克作品最多的美術館。夏高爾的作品更是豐富,獨佔一整間展廳。另有一個展廳專門展出達達主義的作品。

萊特博格博物館位於蘇黎世湖西一個林木繁茂的公園里。展品以外國藝術作品為主,包括中國畫、美洲地毯、印度雕像、秘魯陶瓷、非洲面具等。展品原為一個貴族所收藏,大半來自亞、非、拉各洲。

蘇黎世還是瑞士文化、教育和科研中心之一。蘇黎世湖畔的「馥勞」教堂始建於公元853年,為典型的羅馬式建築。教堂不遠處全市最美的巴羅克式建築是昔日的酒業公會。河對岸正對「馥勞」教堂的建築是蘇黎世大教堂,其一對高聳的塔樓建於15世紀,它是蘇黎世城的重要標志。市政廳則是一座華麗的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蘇黎世市有各類博物館、美術館50多處。蘇黎世聯邦高工、蘇黎世大學等院校均是舉世聞名的高等學府,我留瑞的近千名學生中約一半在上述兩校深造。瑞士國家博物館和圖書館也設在這里。列寧1916-1917年在該市從事研究工作,完成了著名的《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一書。

位於蘇黎世湖畔,利馬河將市區分成了東西兩個部分。

蘇黎世主要是個商業城市,主要的景點集中在利馬河(Limmat)兩岸的市中心區域。

主要景點

市政廳(Rathaus),是蘇黎世最漂亮的建築之一,建於1694-1698年,是文藝復興式的建築。

聖母教堂(Frauműnster)位於山丘的南部。可以追溯到853年,最早曾經是個女修道院,13世紀改建成教堂。教堂採用羅馬式建築,教堂的花玻璃和壁畫都是出自名家之手因此非常著名。

水教堂(Wasserkirche),哥特式的建築,建於15世紀,在利馬河邊依水而建得名。

大教堂(Grossműnster),羅馬式的教堂建於11世紀。曾經是宗教改革的發祥地,著名的宗教改革者茨溫利曾在此傳教。

車站街(Bahnhofstrasse)這條南北向的大道,從火車總站一直到蘇黎世湖畔,總長不過一公里多一點。這條街和周圍的街區是蘇黎世最大的金融和商業購物區。街道兩旁薈萃了著名的百貨店、名牌專賣店、古董珠寶店等,是遊客購物的天堂。

美術館(Kunsthaus)展出中世紀古董和藝術品,有17世紀瑞士繪畫和19及20世紀歐洲的繪畫和雕塑。()

瑞士國家博物館(Schweizerische Landesmuseum)建於1893-1898瑞士最多的收藏歷史的文物的博物館。()

萊特博格博物館(Rietberg)展出非歐洲的藝術品,包括中國、日本、印度、東南亞及非洲等國家的藝術品。()

4. 床上用品十大排行榜是怎麼樣的

床上用品品牌有很多,比如富安娜、水星家紡、羅萊家紡、恆源祥家紡、博洋家紡等,推薦如下:

1、富安娜

深圳市富安娜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是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營銷和物流於一體的綜合型家居企業。通過行業內最具先見的直營與加盟並行營銷體系,已在全國各省市開設近兩千家專賣店櫃,並且成為全國各大商業系統主力合作品牌。

4、恆源祥家紡

上海恆源祥家用紡織品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以恆源祥集團強大的經營品牌能力為依託,發展至今,已成為一個擁有天然纖維製品、改良性纖維製品、自主知識產權三大類產品,以及相關配套延伸產品的綜合性家居用品企業。

5、博洋家紡

博洋家紡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是寧波博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下屬子公司之一。博洋家紡在國內最早致力於家用紡織品的生產與銷售,率先提出「家紡」概念,也是國內第一家啟用代言人的家紡品牌。

(4)蘇黎世家傢具擴展閱讀:

床上用品選擇方法:

1、床上用品的面料是非常重要的,面料是直接和身體接觸的。床上用品最常見的面料就是棉,棉布有很好的吸汗能力,模起來也比較柔軟舒適,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

2、面料還有亞麻和真絲。真絲床單自古以來就是貴族用的布料,所以價格也不便宜,但是真絲床單摸起來布料順滑,可以很好的貼近皮膚。亞麻和真絲的觸感很不同,會粗糙很多。但是亞麻的透氣性很好,夏天睡也很舒適。

3、床上用品除了面料以外,還有填充料的問題。填充料的材料大體分為多孔和單孔,孔越多就越有空氣感,彈性也就越好。床上用品的填充材料最好是用羽毛或者無雜質的棉花。

4、床上用品風格一定要符合房間的整體風格。如果你整個房間都是黑白簡約風格,卻用一個東北大花布床單,那就會有一種違和感。床單也是家居裝修很重要一部分,所以在挑選的時候也一定要考慮自己家的裝修風格,選擇最適合的床上用品。

5. 床上用品什麼牌子好

個人推薦的床上用品品牌有:富安娜、羅萊、水星、夢潔、博洋

1、富安娜

富安娜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4年8月,創立"富安娜"、"馨而樂"、"維莎"、"聖之花"、"酷奇智"五大主打品牌。所有件套沒有接版布,都是整幅面料,選用面料純棉為主,款式方面以印花為主結合獨一無二的行縫工藝及配套的飾品。

選擇床上用品的方法

1、手摸

在挑選的時候,可以用手去捋一捋產品,如果手感是順滑且細膩的,那這樣的床上用品應該是比較好的;相反,如果手感摸上去是粗製濫造的,則一定不要選取。

2、眼觀

還可以通過肉眼去識別卧室床上用品的好壞,最好把床上用品對著光進行觀察,如果布面的纖維分布均勻,則一般含棉量較高,睡起來也比較舒適;如果布面的纖維長短分布不均,那估計是化纖成分多了,這種面料的床上用品易「起球」。

6. 蘇黎世在哪個國傢具體位置

瑞士東北部的州。北接德國。面積1,729平方公里。人口114.5萬(1990),居各州首位。講德語。首府蘇黎世。位於格拉魯斯山北麓,大部地區為河谷地帶,森林茂密。經濟以工業為主,尤以機器和鐵路設備製造業為重要;絲棉紡織業分布廣泛。許多鐵路線和山間鐵路線以蘇黎世為中心輻射到全國各地。農業生產高度現代化。 ②瑞士最大城市,蘇黎世州首府。在蘇黎世湖西北端、利馬特河兩岸。人口36.7萬,連郊區83.9萬(1983)。中世紀時作為商業與行會中心,1218年成立城邦,1351年加入瑞士聯邦。具有國際意義的水陸空交通樞紐。瑞士最大工商業中心,又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機器製造業佔全國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還有毛紡織、絲紡織、化學、電機、造紙、印刷等工業。重要文化中心,有蘇黎世大學(建於1833年)、瑞士聯邦綜合工科學校(愛因斯坦曾在此學習和工作)、圖書館、博物館(建於1898年)。風景優美,旅遊業發達。國際會議常在此召開。市內有中世紀建造的教堂尖塔、古堡,噴泉,利馬特河兩岸有雙塔羅馬大教堂、修女院、菩提園等。 蘇黎世是瑞士的經濟中心,同時也是3百多家銀行所在的金融中心。公元前羅馬皇帝開始在林登荷夫山丘設置稅關關卡,並命「Turicum」關卡,蘇黎世地名由此而來。中世紀蘇黎世成為銜接北義大利和德國的交通樞紐,是個以紡織業為主的商業城市。1847年瑞士第一條連接蘇黎世和巴登鐵路誕生了,這使得蘇黎世紡織產業與機械產業日益發達,由此奠定了金融實業的基礎,從而成為瑞士的第一大城市。 蘇黎世是蘇黎世州的首府,人口有35萬。蘇黎世是座有2000年歷史的古城,最早羅馬人在此設立稅卡,因而得名。1351年加入瑞士聯邦。由於地處交通要道,特別是紡織業的發展使得蘇黎世成為歐洲重要的商業城市。如今蘇黎世是瑞士非常重要的交通、金融、商業、文化中心城市。 蘇黎世是瑞士最大的城市,也是全歐洲最富裕的城市。它位於阿爾卑斯山北部,蘇黎世湖西北端,利馬特河同蘇黎世湖的河口。蘇黎世人口36. 9萬。蘇黎世在克里特語里的意思是「水鄉」。 蘇黎世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和黃金市場之一。這里集中了120多家銀行,其中半數以上是外國銀行,故享有「歐洲百萬富翁都市」的稱號。西爾波爾特大街和交易所大街兩旁,銀行林立,證券交易所的交易額在西歐交易所中首屈一指,總計西歐70%的證券交易在此進行。蘇黎世的班霍夫街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街。蘇黎世的黃金市場更是聞名遐邇,六十年代曾躍為僅次於倫敦的世界第二大黃金市場。 蘇黎世為地中海氣候,全年氣候宜人,年降雨量1500毫米,年平均氣溫8.6攝氏度。 蘇黎世為中世紀與現代化相結合的城市。市內有中世紀時期的教學尖塔、古堡、噴泉;利馬特河兩岸有雙塔式羅馬大教堂、修女院、市政府和許多現代化的住宅、旅館和飯店等。蘇黎世湖猶如一彎新月倚在市區的東南端,長達40多千米,蔚藍色的天空映著碧綠的湖水,片片白帆搖曳著湖上的雲彩;郊區的山谷綠草如茵,林木蔥蘢。景觀:市立美術館,蘇黎世湖,婦女大教堂,瑞士國家博物館. 蘇黎世是瑞士最大的城市,也是全歐洲最富裕的城市。它位於阿爾卑斯山北部,蘇黎世湖西北端,利馬特河同蘇黎世湖的河口。蘇黎世人口36. 9萬。蘇黎世在克里特語里的意思是「水鄉」。早在2000年前就已形成村落,1218年成立城邦,1351年加入瑞士聯邦。到18、19世紀,蘇黎世成為瑞士主要講德語民族的文化教育和科學中心,許多著名的科學家,包括愛因斯坦和核物理的創始人之一的沃爾弗同·波里都在這里學習和工作過。 蘇黎世地處從法國到東歐和從德國到義大利的商路要沖,又是水陸空交通樞紐。工商業歷來興盛,特別是絲織業有很大發展,是中世紀阿爾卑斯山以北的絲織業中心。現在它的工業佔全國第一位,機器製造業佔全國生產總值的3/4。瑞士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就設在此地。 蘇黎世不僅是瑞士最大的金融中心,而且是西歐重要的金融中心。這里集中了120多家銀行,其中半數以上是外國銀行,故享有「歐洲百萬富翁都市」的稱號。西爾波爾特大街和交易所大街兩旁,銀行林立,證券交易所的交易額在西歐交易所中首屈一指,總計西歐70%的證券交易在此進行。蘇黎世的班霍夫街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街。每年從這里調動的資金,都達到了令人難以估計的天文數字。 蘇黎世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和黃金市場之一。這里集中了350餘家銀行及銀行分支機構,其中外國銀行近70家。享有盛名的蘇黎世交易所建於1876年,其成交額在西歐交易所中居前列,最高峰時有70%的證券交易在此進行。瑞士證券交易所是世界上目前唯一的具有全自動交易和清算系統的交易所,其先進的設備、高素質的人員為投資者提供了優良的服務。蘇黎世的黃金市場更是聞名遐邇,近年來其黃金市場的地位有所下降,六十年代曾躍為僅次於倫敦的世界第二大黃金市場。 蘇黎世位於流入蘇黎世湖的利馬德河河口, 是瑞士最大的城市。市區被利馬德河分為東西 兩岸,也分成新城和舊城,它們之間有迷宮般的羊腸小道連接。舊城區在河北岸,分為上村和下村,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精品時裝店,酒吧,咖啡屋,古玩廳等。 蘇黎世有1833年創建的瑞士最大的綜合性大學——蘇黎世大學。1848年蘇黎世把首都的地位讓給了伯恩,作為補償,6年後在這里創辦了聯邦工學院。在這里曾經培養出兩名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和核物理的創始人之一沃爾夫岡·波里。蘇黎世文化氛圍非常濃厚,擁有20多個博物館,20多個圖書館,100多家畫廊,音樂廳及歌劇院。 位於火車站北面的國家博物館是個值得參觀的地方。它開辦於1898年,是個維多利亞式的大建築。展品以瑞士文化、藝術、歷史為主題,其中包括:中古宗教經文、繪畫、彩色玻璃窗飾、取自古教堂及房舍的壁畫等。博物館樓上是一個大廳,規模之大足以和大教學媲美,展品是歷代武器、甲胄、軍報、軍旗等。博物館中還展出舊日房屋的內部裝飾,是從真正房子移植到館內的。其他展品有聖壇祭品、傢具箱櫃、古代鍾表、金銀飾物、民間服裝……總之,凡足以說明瑞士文化及社會演變的實物,凡乎應有盡有。1910年列寧僑居蘇黎世時,就利用這里的豐富資料撰寫了不少有名的著作。 河東大教學以東數百米處,是蘇黎世美術館。主要收藏西歐繪畫,上至中古,下到本世紀的作品,尤其著重瑞士畫家,如18世紀的博斯利,19世紀的勃克林及賀德勒等。雕塑則以表現派的賈柯麥蒂為主。美術館除歐洲各國大師如莫奈、塞尚、梵·高、畢加索等人的作品外,還搜集了相當數量的蒙克的作品,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外收藏蒙克作品最多的美術館。夏高爾的作品更是豐富,獨佔一整間展廳。另有一個展廳專門展出達達主義的作品。 萊特博格博物館位於蘇黎世湖西一個林木繁茂的公園里。展品以外國藝術作品為主,包括中國畫、美洲地毯、印度雕像、秘魯陶瓷、非洲面具等。展品原為一個貴族所收藏,大半來自亞、非、拉各洲。 蘇黎世還是瑞士文化、教育和科研中心之一。蘇黎世湖畔的「馥勞」教堂始建於公元853年,為典型的羅馬式建築。教堂不遠處全市最美的巴羅克式建築是昔日的酒業公會。河對岸正對「馥勞」教堂的建築是蘇黎世大教堂,其一對高聳的塔樓建於15世紀,它是蘇黎世城的重要標志。市政廳則是一座華麗的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蘇黎世市有各類博物館、美術館50多處。蘇黎世聯邦高工、蘇黎世大學等院校均是舉世聞名的高等學府,我留瑞的近千名學生中約一半在上述兩校深造。瑞士國家博物館和圖書館也設在這里。列寧1916-1917年在該市從事研究工作,完成了著名的《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一書。 位於蘇黎世湖畔,利馬河將市區分成了東西兩個部分。 蘇黎世主要是個商業城市,主要的景點集中在利馬河(Limmat)兩岸的市中心區域。 主要景點 市政廳(Rathaus),是蘇黎世最漂亮的建築之一,建於1694-1698年,是文藝復興式的建築。 聖母教堂(Fraumnster)位於山丘的南部。可以追溯到853年,最早曾經是個女修道院,13世紀改建成教堂。教堂採用羅馬式建築,教堂的花玻璃和壁畫都是出自名家之手因此非常著名。 水教堂(Wasserkirche),哥特式的建築,建於15世紀,在利馬河邊依水而建得名。 大教堂(Grossmnster),羅馬式的教堂建於11世紀。曾經是宗教改革的發祥地,著名的宗教改革者茨溫利曾在此傳教。 車站街(Bahnhofstrasse)這條南北向的大道,從火車總站一直到蘇黎世湖畔,總長不過一公里多一點。這條街和周圍的街區是蘇黎世最大的金融和商業購物區。街道兩旁薈萃了著名的百貨店、名牌專賣店、古董珠寶店等,是遊客購物的天堂。 美術館(Kunsthaus)展出中世紀古董和藝術品,有17世紀瑞士繪畫和19及20世紀歐洲的繪畫和雕塑。( www.kunsthaus.ch ) 瑞士國家博物館(Schweizerische Landesmuseum)建於1893-1898瑞士最多的收藏歷史的文物的博物館。( www.slmnet.ch ) 萊特博格博物館(Rietberg)展出非歐洲的藝術品,包括中國、日本、印度、東南亞及非洲等國家的藝術品。

7. 蘇黎世在哪個國家 什麼有名

瑞士最大城市,蘇黎世州首府

蘇黎世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和黃金市場之一。這里集中了120多家銀行,其中半數以上是外國銀行,故享有「歐洲百萬富翁都市」的稱號。

8. 史維克斯的品牌歷程

追溯SWISSVAX史維克斯的歷史,我們可以回顧到上個世紀30年代,SWISSVAX史維克斯的創始人,著名的化學家「安萬德爾」的創立品牌的靈感和其他瑞士著名品牌一樣,來源於自己家中的需求——家庭廚房。為了更好的保護其傢具漆面,在對護理產品高質量的需求和對市場現有產品的不滿下,安萬德爾激發了研發護理產品的熱情,於是一個享譽世界70年的優秀品牌SWISSVAX誕生了,從此掀開了其光輝燦爛的歷史篇章。
早期,安萬德家族將瑞士蘇黎世的家,作為實驗室和生產基地,研發其稀有材料——氮化鈦,並生產了第一批含有珍稀原料氮化鈦的高品質蠟,專業用於保護古董和傢具。其產品開創性的融入氮化鈦,大大提高了產品的耐高溫、耐腐蝕、耐磨損和抗熱震,受到眾多的古董愛好者和汽車收藏者贊譽,並一舉成功衍生為高端養護產品的代言品牌。從此,安萬德爾決定了他終身為之奮斗的目標,投入到SWISSVAX史維克斯漆面護理產品的研發中,始終堅持對於漆面保護幾近完美的追求,並保持至今,使swissvax史維克斯歷經三代,仍處於同類產品中的領先地位。
在經歷了幾年對於汽車完整生產線的了解和關注之後,Swissvax史維克斯開始投身於製造針對於不同材質和零部件的汽車專用漆,皮革,木質,編織品,乙烯基塑料,玻璃,金屬,各類橡膠,輪胎、輪轂等不同部件的養護。Swissvax史維克斯不僅徹底清潔和養護各類車型,還為汽車的所有表面提供最周全和最具針對性的護理,滿足最復雜和最細微的要求,並長久保持其養護效果。
直至今日,SWISSVAX史維克斯是Swissvax AG公司旗下的專門研發和生產世界頂級的汽車和遊艇護理產品的尖端品牌。SWISSVAX史維克斯總部、辦公、實驗室和生產工廠都坐落在距離瑞士蘇黎世經濟中心以東10公里處的法蘭登,擁有遍及全世界45個國家的銷售網路。

9. 世界十大巧克力品牌

  1. 吉利蓮,「吉利蓮」選用西非優質可可及地中海優質榛仁,是榛仁醬和最純正的液態巧克力的最完美的結合,工藝嚴謹考究,每一塊「吉利蓮」巧克力都是比利時精湛手工藝和先進設備的完美結合,無論從形狀、顏色,還是口感都是世界頂級。

  2. 瑪氏巧克力,業務的總部設在美國新澤西州的Mount Olive。作為世界上頂尖的巧克力製造商之一,瑪氏巧克力在全球設有110個工廠,同事多達13,000名。我們的全球性品牌包括:M&M』S、SNICKERS士力架、DOVE德芙、GALAXY、 MARS、 MILKY WAY和 TWIX等等。

拓展資料:

巧克力

歷史

最早食用的是瑪雅人,而最初是由墨西哥人製作,16世紀初期的西班牙探險家荷南多·科爾特斯在墨西哥發現當地的阿茲特克國王飲用一種可可豆加水和香料製成的飲料,科爾特斯品嘗後在1528年帶回西班牙,並在西非一個小島上種植了可可樹。

西班牙人將可可豆磨成了粉,從中加入了水和糖,在加熱後被製成的飲料稱為「巧克力」,深受大眾的歡迎。不久其製作方法被義大利人學會,並且很快傳遍整個歐洲。

1642年,巧克力被作為葯品引入法國,由天主教人士食用。

1765年,巧克力進入美國,被托馬斯·傑斐遜贊為「具有健康和營養的甜點」。

1847年,巧克力飲料中被加入可可脂,製成如今人們熟知的可咀嚼巧克力塊。

1875年,瑞士發明了製造牛奶巧克力的方法,從而有了所看到的巧克力。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刺激了巧克力的生產,巧克力被運到戰場分發給士兵。

10. 誰知道瑞士「宜家」公司能跟我講講它的歷史嗎

1926 宜家的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出生在瑞典南部的斯馬蘭。 他在靠近Agunnaryd小村莊的Elmtaryd農場長大。英格瓦年少時就立志開辦自己的公司。起初,他騎著自行車向鄰居銷售火柴。他發現從斯德哥爾摩批量購買火柴可以拿到很便宜的價格,然後再以很低的價格進行零售,從中仍能賺到不小的利潤。後來,他的生意范圍不斷擴大,又開始賣魚、聖誕樹裝飾物、種子、圓珠筆和鉛筆等。 1943 英格瓦.坎普拉德創立了宜家。 英格瓦.坎普拉德創建了宜家公司。 1943年,英格瓦17歲時,父親送給他一份畢業禮物,幫助他創建自己的公司。宜家(IKEA)這一名字就是創始人名字的首寫字母(IK)和他所在的農場(Elmtaryd)以及村莊(Agunnaryd)的第一個字母組合而成的。宜家起初銷售鋼筆、皮夾子、畫框、裝飾性桌布、手錶、珠寶以及尼龍襪等 - 幾乎英格瓦能夠想到的任何低價格產品。 1945 宜家第一則廣告出現在當地報紙上。 隨著生意的不斷擴大,英格瓦.坎普拉德開始在當地報紙上做廣告,並製作臨時函購目錄。他通過當地的收奶車分銷產品,利用收奶車將產品運送到鄰近的火車站。 1947 將傢具引入宜家的產品系列中。 傢具由當地的生產商生產。產品得到人們的歡迎,生產品種得到擴大。 1951 出版第一本宜家目錄 宜家的創始人看到了成為大規模傢具供應商的機會。不久,他便決定停止生產所有其他產品,集中力量生產低價格的傢具,我們今天熟知的宜家從此誕生了。 1953 傢具展銷廳在lmhult開放。 在50年代初期,宜家產品系列集中在家居產品上。傢具展銷廳的開放是宜家概念形成過程中的重要時刻。宜家發現自己捲入了與主要競爭對手的一場價格戰。雙方都降低了價格,質量卻沒有保證。通過開放傢具展銷廳,宜家能夠以立體的方式展示其產品的功能、質量和低價格。正如宜家希望的那樣,人們明智地選擇了物有所值的產品。 1955 宜家開始設計自己的傢具。 宜家開始設計自己的傢具有幾方面的原因。但促使宜家自己設計傢具的真正原因卻很有諷刺意味。來自競爭對手的壓力使得供應商停止向宜家供貨。宜家不得不開始自己設計傢具,這實際上為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自己設計的傢具很有創意,功能得到改善,而且價格較低。後來,宜家早期的一位員工突發靈感,決定把桌腿卸掉,這樣可以把它裝到汽車內,而且還可避免運輸過程中的損壞。從那時起,我們便開始在設計時考慮平板包裝的問題。平板包裝進一步降低了我們的價格。這樣,在宜家便開始形成了一種工作模式,即把問題轉化為機遇。 1956 宜家開始試用平板包裝。 設計能夠平板包裝、顧客自己能夠組裝的產品大大降低了產品成本。自從我們把桌腿卸掉並裝入汽車的第一天起,平板包裝帶來的益處一直很明顯。一輛運輸車上裝載的貨品更多,需要的存儲空間更小,人工成本降低,並且避免了運輸過程中的損壞現象。對顧客來說,這意味著產品價格更低,而且能夠方便地將貨品運送回家。 1958 在lmhult創建第一家宜家商場。 6700平方米的建築規模!是當時北歐最大的傢具展示場所。 1959 Gillis Lundgren - 宜家的第四位雇員 - 設計了TORE 托勒,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在參觀一家廚房產品生產商時,他注意到了我們平時在廚房中用到的簡單、實用的儲物邏輯,就決定在設計其他傢具時也以利用同樣的思維邏輯。回到Almhult後,他便著手工作,最終設計出了托勒。 第一百位雇員加入宜家。 1963 在奧斯陸郊外開辦挪威第一家宜家商場。 這也是我們在瑞典以外開辦的第一家商場。 顧問兼設計師Marian Grabinski設計了MTP 書櫃。 這是一種既現代又經典的書櫃,多年來引得眾多廠家紛紛模仿。在生產這種書櫃以及其他木製產品的過程中,宜家在50和60年代與波蘭的供應商建立起了良好的關系。這些關系仍舊是我們為提供老百姓買得起的產品所做努力的基礎。 1964 對GLA 奧格拉椅子進行了重新設計,使其與宜家的風格、功能和價格等概念相吻合。 1965 開辦斯德哥爾摩宜家商場。 數千人排隊等候我們這一重要商場的開業。該商場規模為45800平方米,受紐約Guggenheim博物館的啟發,建築被設計成圓形。該商場取得了成功,同時也產生了一個問題,顧客太多,員工不夠用。後來決定開放倉庫,讓顧客自提貨品,從此宜家概念的重要部分也隨之誕生了。 1969 在丹麥開辦第一家商場。 60年代刨花板的出現對宜家產生了重大影響。 刨花板是一種低成本、耐磨且易於處理的材料,對宜家而言自然很合適。設計師 Ake Fribryter在1969年設計了PRIVAT沙發。這種沙發的底座採用刨花板,並用白色漆進行處理,褐色印花厚棉布由紡織品設計師Sven Fribryter設計。明快的直線條、實用的功能以及無人能比的低價格使得這種沙發在當時大獲成功。 1973 北歐以外的第一家商場在瑞士蘇黎世郊外開辦。 該店取得的成功為在德國迅速開拓業務鋪平了道路,目前德國是宜家最大的市場。 1974 在慕尼黑開辦德國第一家宜家商場。 Olle Gjerloy-Knudsen和Torben Lind設計了SKOPA 斯格帕椅子。 現代塑料給設計師提供了製造優良家居用品的眾多新途徑。但在設計過程中選擇合適的生產方法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選擇斯格帕椅子生產商時,答案非常簡單,雖然也確實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對。我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尋找合適的生產商,但沒有什麼結果。後來,我們對椅子的形狀再一次進行分析並突發其想,決定讓生產塑料碗和塑料桶的廠家來生產這種椅子。我們並沒有降低對設計和功能的質量要求。實際生產出的椅子比我們設計的線條還要簡潔、明快。 1975 在澳大利亞開辦第一家宜家商場。 1976 在加拿大開辦第一家宜家商場。 1977 在奧地利開辦第一家宜家商場。 1979 在荷蘭開辦第一家宜家商場。 1980 KLIPPAN 克利帕沙發誕生。 聯合國將1980年定名為「兒童年」,宜家也將該年定名為「兒童起居室年。」我們的克利帕沙發很結實、耐臟,適合有孩子的家庭使用,而且又很柔軟,坐卧其中都很舒適。

閱讀全文

與蘇黎世家傢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做個家電維修網站 瀏覽:860
家用電器怎麼算電量 瀏覽:679
油檢測電路 瀏覽:726
惠普電腦石家莊售後維修電話 瀏覽:200
西安哪裡有寄存傢具的地方 瀏覽:913
長春天梭手錶維修中心 瀏覽:370
廣州阿里斯頓家用電器有限公司 瀏覽:870
台灣天鵝空壓機維修電話 瀏覽:276
即電控制電路 瀏覽:588
連電路模擬 瀏覽:344
惠普電腦維修客服電話 瀏覽:619
家用電器與生活綜合實踐案例 瀏覽:487
成都哪裡可以維修收音機 瀏覽:415
維修基金憑證怎麼領 瀏覽:350
合肥美菱售後維修站 瀏覽:761
bose南京的維修點 瀏覽:612
怎麼撕廚房防水條 瀏覽:231
房屋維修有限公司英語怎麼讀 瀏覽:128
燈保修條款 瀏覽:677
屋裡防水卷材積水怎麼排水 瀏覽: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