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都銘冠偉業傢具有限公司怎麼樣
成都銘冠偉業傢具有限公司是2013-11-26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內成都市青容羊區文家街道七里村3組。
成都銘冠偉業傢具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510105083327534F,企業法人蔡小浪,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成都銘冠偉業傢具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銷售:傢具、文化體育用品,建材,五金產品,金屬製品,家庭用品;建築裝飾裝修工程設計、施工;傢具和相關物品修理。(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成都銘冠偉業傢具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2. 哪些藝術傢具有不可告人的隱疾或怪癖
人們常認為藝術是神聖的。藝術家的作品不時讓人感嘆於他們的視角,對生命的理解。然而藝術家卻又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有人甚至認為不是心理變態就無法成為藝術家,藝術家必然有怪癖。這雖然過於絕對,但筆者在閱讀中發現,不少藝術名人在性方面是存在某些怪癖的,不一而足。摘錄下來,並不想證明什麼,但通過他們的某些習性,或可將他們從神聖的位上人性化,從聖壇上走下來,亦可以從側面看出藝術與藝術家兩者間不可以簡單等同,從而對藝術家有一個更透徹至少更接近本來面目的認識。
畫家中凡·高,高更,畢加索等,他們對於愛情,性都有奇特的看法。
凡·高早年曾向房東的女兒勞拉·勞伊爾求婚遭到拒絕,後又遭遇多次戀愛失敗。他抱怨說:「我一定要有個女人,不然我會僵化,會變成為一塊石頭。」以致於他經常出入妓院,時不時染上性病,常抱怨自己的性功能越來越不行。他對朋友高更很會與妓女們尋歡作樂很嫉妒,在一次爭吵中割掉自己的一塊耳皮,將它裝進信封里送給一個不願和他和好卻和高更打得火熱的妓女,當妓女打開信封看見血淋林的耳朵皮當場嚇暈。經過一系列的失敗後,他自己總結說:「繪畫與做愛兩者不可兼容;做愛會使人頭腦發昏……要想自己的作品真正有男性活力,必須經常提醒自己,不要在女人身上浪費太多。
凡·高的朋友高更以色彩絢麗,表現奇特的畫筆,大膽描繪了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亞群島上原始,淳樸的生活,為西方開辟了一個嶄新的藝術天地。他在太平洋西瓦瓦島有過一段異域狂放。他在那租了一座茅屋,屋裡貼滿色情照片,開始在那過起也許是世界上最放盪不羈的生活。當地的任何一個女人,不管老少,無論美醜,只要願意,都可以睡在他的床上。反正他來著不拒。為此,他很快染上了梅毒。然而,兩年的放盪生活雖使他的梅毒越來越嚴重,他卻沒等梅毒結束他的生命,而是在1909年因心臟病發作,溘然謝世。
對於女人和性,他曾說:「在歐洲,男女性交是愛的結果,而在南太平洋,愛是性交的結果。哪一種對呢?我們歐洲人總以為,男女在相愛之前有性關系是一種罪過,其實這很成問題……真正的罪過是男女為了錢而出賣自己的身體……女人要自由,這是她們的權利,但只有當一個女人不再把自己的名譽放在肚臍下時,她才會自由——也許還會更健康……」
這樣的看法,可謂驚世駭俗,仔細想來,倒也發人深省。
抽象派畫家畢加索的風流比起以上兩人則更為世人所知。畢加索一生喜歡年輕漂亮的女人。一般說來,他和某個女人發生性關系之前以及之後,這個女人往往就是他的模特兒,他的幾任妻子以及許許多多的情婦都是如此。他說:「世上的狗都很相象,女人也一樣。」研究畢加索的權威學者彼埃爾·卡蓬曾指出:「追求性刺激是他拈花惹草的基本動力;在他看來,慾望就是暴力、發泄、騷亂、憤恨和不加節制。」卡蓬覺得,《安耐伊斯·寧日記》里的一段話提供了畢加索對女人態度的線索:「超現實主義畫家沃爾夫岡·帕倫的妻子艾麗絲·帕倫曾是畢加索的情婦。她說過畢加索總以不讓女人達到性高潮為樂。就如埃羅爾德1942年在引述對畢加索的字跡分析時說:『強烈的愛,以致於愛到毀掉某件東西,這就是他愛做的。』」
畢加索自己卻說:「當我們愛一個女人時,我們並不是從尺量她的大腿開始的。在我看來,世上只有兩種女人「——高貴的女神和低賤的女傭。」
文學很大程度是感性的,而不少作家追求性感,其中包括不少名家,例如拜倫、雨果、托爾斯泰、海明威等。
天才英國詩人拜倫爵士可以說是19世紀浪漫主義的化身與象徵,他以孤傲而痛苦的所謂「拜倫式英雄」贏得了世界聲譽。然而他的私人生活卻充滿荒唐事。
拜倫9歲時,他們家的年輕保姆梅·格瑞就使他產生了巨大的性好奇。等拜倫進入英國的貴族學校哈羅公學後,由於他渴望繼續有性刺激,便在學校很容易捲入一些性活動。1805年,他進入劍橋三一學院,後來又在倫敦斷斷續續讀了三年書,期間他生活放盪,酗酒成性,差點把命送了。他抽鴉片,嫖妓女,同時還有兩個情婦,其中一個他還讓她穿上男裝,說是他表弟遮人耳目。但後來還是被人揭穿了,因為有一次,「那位年輕的『紳士』在邦德街的一家私人旅館流產了,嚇得侍女們目瞪口呆」。
拜倫一生與多個女人有染。1813年他甚至被人指控誘奸他的同父異母姐姐奧格絲塔·麗。
拜倫曾估計過,他每年的支出中,有幾乎一半是「性費用」,是分別付給兩百多個女人的。「也許一半還不止,」他曾寫道,「因為我後來沒認真記帳。」他不但花了大錢,還付出了代價。他曾患過淋病,這種被稱做「維納斯的詛咒」的性病,據說就是他的情婦傳染給他的 。
拜倫的風流與放盪可見一斑。
維克多·雨果既是19世紀法國文學的泰斗,又是那個動盪不安的時期的政治動力。他是個天才,是身材魁梧、體格強壯、精力旺盛的人,是終身「性趣」十足的大文豪。
他在與妻子關系破裂後追求朱麗葉·德魯埃,並昵稱她為「茹茹」,他倆的愛情持續了五十年。
盡管離不開「茹茹」,雨果還是想「到處看看」。被雨果「征服」的女人名單有一大串。1841年,雨果認識了奧內的妻子,小他20歲的萊奧尼·比亞爾。1845年7月2日,雨果與萊奧尼被人當場抓獲,而當時他已當了兩個月的上院議員。共和黨報紙公開嘲笑雨果說:「一個成功的著名人物被人發現與一名畫家的妻子通姦。這簡直就是一出鬧劇。」
此外,雨果還有其他情人:演員艾麗斯·奧齊(是從他兒子夏爾手中奪來的)、悲劇演員拉謝爾小姐、上流社會的熱內特夫人以及詩人路易斯·科萊。後來流亡到歐特維爾時,雨果叫人安排女傭和他同住一層樓。他在寫作的間歇佔有她們。
雨果年紀越來越大,對女人的需求就越多。朱麗葉曾痛惜地說:「他瘋狂地追逐新鮮的肉體。」醫生叫他不要老去找「年輕女人」,他依然我行我素。直到1885年,死亡才使雨果結束了他瘋狂的「性趣」。
列夫·托爾斯泰和19世紀絕大多數男子一樣,他也是在妓院里失去童貞的,那時他才16歲。對於這件事,他後來回憶說:「我哥哥第一次把我拉進一家妓院,我就幹了那件事,幹完後我坐在那個女人的床腳邊,哭了。」
托爾斯泰一生都處於情慾沖動與良心譴責的相互交替中。「找女人玩樂,」他在日記寫到,「肯定是一種社會邪惡,所以盡可能地避開女人。」但他並沒有尊循自己的訓誡,就如他後來向契訶夫承認那樣,他「貪得無厭」。
1849年他住在他的庄園里時,誘奸了一個女僕——一個叫加莎的黑眼睛少女。
托爾斯泰後來對高爾基談過他在性生活方面的悔恨心情,他說:「人可以忍受地震、瘟疫、致命的疾病以及各種形式的精神折磨;但降臨人頭上的最可怕的悲劇,將永遠是卧室里的悲劇。」
托爾斯泰一生都在跟情慾搏鬥。關於一個男人如何處理自己的情慾,他曾在日記里作過這樣的總結:「對於性的慾望,最好的辦法是:(1)在內心徹底摧毀它;其次是(2)和一個天性善良而忠貞的女人一起生活,和她生兒育女,互助互愛;(3)當慾火中燒而難以忍受時到某家妓院去一趟;(4)和各種各樣的女人發生短暫的關系,一個也不長久;(5)和年輕的姑娘發生性關系,然後拋棄她;(6)和有夫之婦通姦;而最糟糕的則是(6)跟一個不忠貞的,不道德的女人生活在一起。」
除此之外,像馬克吐溫喜歡寫些色情文章和詩篇,有時帶到他喜歡的樹林去讀,一邊讀,一邊狂笑不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性幻想與戀足癖,他57歲時還說:「我的性幻想和性狂喜是無窮無盡的。」;《尤利西斯》作者喬伊斯猥褻的戀物癖——喜歡女人用過的胸罩與內褲;海明威關於性的奇談怪論,比如他相信一個男性一生中的性高潮數是有定量的,所以要認真對待,最好把它們分開來用。作家的這些做法、言論都另我們感到與以往在我們心中的形象有出入。
作家之中,紀德與王爾德都是同性戀者,王爾德還曾因同性戀行為而被判兩年苦役,成為轟動一時的桃色新聞。至於D·H·勞倫斯,他的朋友和傳記作家理查德·愛丁頓說:「我認為,D·H·勞倫斯85%是異性戀,15%是同性戀。」
這些都從側面說明作家群體是個特殊而復雜的群體,我們從其作品往往難以窺其全貌。
音樂讓人陶醉,使人變得高雅,我所敬佩的音樂家莫扎特與肖邦一些言論亦讓我覺得吃驚。
被認為歷史上「純天才」典型的莫扎特,在任何時代都是最偉大的音樂技巧大師,同時又是全世界最具創造力的藝術家之一。他在年輕的時候曾給堂妹寫過許多信,從這些信中,可以看出他某種程度的嗜糞癖傾向,即喜歡將自己的性愛和排泄攪和在一起。譬如,在一封信中他寫道:「哦,我的屁股像火在燒!……也許是有糞便要出來了!……那是什麼?——也許是……哦,天哪!……我怎能相信自己的耳朵呢?是的,的確是這樣——多麼長,多麼另人憂傷的一聲響!……我把我的尿拉在你的鼻子上,它會往下流,一直流到你的嘴巴里……你還愛我嗎?」
不過,自從他愛上康絲坦澤後,他的信里就不再出現此類下流的話了,
肖邦是鋼琴浪漫主義演奏風格的開創者。此外,他還由於創作了不少既苦澀又甜美的鋼琴曲而享有盛譽,被稱為「鋼琴詩人」。
據說他曾寫過一封帶有色情意味的信給他的第一個女學生,又這樣的話:「我很想讓某樣東西落進你的小洞里,像D大調,兩個白鍵中的一個黑鍵……」
這是否是真的,便不得而知了。
以上是關於藝術名人性怪癖的一瞥,藝術家是一個才華橫溢的群體,這往往比較吸引女人,而他們的許多怪異的性格可能造成他們在戀愛、婚姻等的不和諧,這與這些怪癖的形成或許有一定聯系,其他原因大多與其自身成長經歷有關,或生理或心理,不一而足。或可作為一個課題研究,而本文只作記錄,亦是讀書時偶得,作為集匯,以承文字開頭的些許想法。
3. 請問環保家居板材十大品牌有哪些
你說的環保性能好的板材其實有挺多的,我這里列舉一些,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有洞專庭板材,美獅王板材,大王耶屬板材,千年舟板材,莫干山板材,華傑板材,香港雪寶板材,福來林板材,大連鵬鴻板材等等都是很不錯的板材,環保性能都很好的啊。裝修不是小事,個人覺得板材十大品牌洞庭板材,比較好,當初我家裡就是用的這個,裝修師傅說板材的質量非常好!
4. 承接:木門芯板雕花,貼花,傢具雕花,密度板花格鏤空。
石家莊藝古雕刻廠專業生產鏤空隔斷 玄關 中 歐式花格 波浪板,浮雕板,木製牌匾 仿古工藝 來圖樣可訂做。1 5832145170 1563017 7186
5. 傢具,門窗,的尺寸,
我們在很多地方看到的各種不同規格不同大小不同的高度的門窗,並且隨著建築物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風格,我們甚至可以看到很多的落地窗以及和小小的窗戶的對比。那麼門窗有一定的尺寸要求嗎?門窗尺寸標准規范是什麼?我們在進行規范的時候有沒有對於各種不同種類的門窗進行區分呢?現在小編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一般的房間窗戶尺寸標准規范。
門窗尺寸標准
窗戶尺寸規范標准
窗戶尺寸規范中,規定窗戶玻璃高=勾光企尺寸-7cm
窗扇玻璃寬=上下方尺寸-0.8cm亮窗玻璃寬=(上下滑尺寸-7cm)/2亮窗玻璃高=中柱+1.2cm三扇上下方長(用四支勾企)=(上下滑長-10.5cm)/3
三扇上下方長(用四支全企)=(上下滑長-12.6cm)/3
四扇不帶中封=(上下滑長/2-8cm)/2
內紗高度=勾光企長-2cm外紗高度=勾光企長+0.5cm
中封尺寸3.2cm
窗戶尺寸規范中,對於不同的材質、不同款式的窗戶,其窗戶尺寸規范要求也不一樣。
一般的房間窗戶尺寸
一般窗戶的尺寸規定,在住宅建築中,窗的高度為1.5m,加上窗檯高0.9m,則窗頂距樓面2.4m,還留有0.4m的結構高度。在公共建築中,一般窗戶的尺寸窗檯高度由1.0~1.8m不等,開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中它的底面高度不應低於2.0m。至於窗的高度則根據採光、通風、空間形象等要求來決定,但一定要注意過高窗戶的剛度問題,必要時要加設橫梁或"拼樘"。此外,一般窗戶的尺寸窗檯高低於0.8m時,應採取防護措施。
現代玻璃幕牆中,一般整塊玻璃的高度有的已超過7.2m,那已不屬於一般窗戶的尺寸范圍了。
一般窗戶的尺寸中,窗寬一般由0.6m開始,寬到構成"帶窗",但要注意一般窗戶的尺寸採用通寬的帶窗時,左右隔壁房間的隔聲問題以及推拉窗扇的滑動范圍問題,也要注意一般窗戶的尺寸全開間的窗寬會造成橫牆面上的炫光,對教室、展覽室都是不合適的。
以上,小編給大家詳細介紹了門窗尺寸標准以及一般的房間窗戶尺寸,在門窗尺寸標准中主要是介紹各種高低以及大小的比例,還有不同的類型的門窗的規范要求。在一般的房間窗戶尺寸,主要是各種高度的極限的限制要求,對於各種數量高度長度都進行了規定,如果有要安裝的消費者可以根據這些規范以及自己的喜好進行安裝哦。
6. 維也納傢具
維也納
多瑙河的女神——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世界名城——奧地利首都維也納(Vienna)位於奧地利東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維也納盆地之中,三面環山,多瑙河穿城而過,四周環繞著著名的維也納森林。面積414.5平方公里。人口156.3萬人(2000年)),佔全國人口五分之一以上。是奧地利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下奧地利州首府。西歐至巴爾干半島的鐵路樞紐,多瑙河港。
公元前是凱爾特人居民點。公元1世紀,羅馬人曾在此建立城堡。公元881年以「維尼亞」首見記載,十二世紀成為手工業和商業中心,十三世紀末至1918年是哈布斯堡王朝的首都,以後是奧地利首都。1137年為奧地利公國首邑。13世紀末,隨著哈布斯堡皇族興起,發展迅速,宏偉的哥特式建築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15世紀以後,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和歐洲的經濟中心。18世紀,瑪麗亞·鐵列西婭母子當政期間熱衷於改革,打擊教會勢力,推動社會進步,同時帶來藝術的繁榮,使維也納逐漸成為歐洲古典音樂的中心,獲得了「音樂城」的美名。1945年起曾由蘇、美、英、法分區管理,1955年對奧和約簽訂後四國軍隊撤退。
維也納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稱。環境優美,景色誘人。冬溫和夏涼爽。東阿爾卑斯山支脈維也納林山伸展於西郊,綠林成片。山之西是華麗住宅區,花園及葡萄園圍繞。多瑙河流貫市內,水碧山秀,風景如畫。登上城西的阿爾卑斯山麓,波浪起伏的「維也納森林」盡收眼底;城東面對多瑙河盆地,可遠眺喀爾巴阡山閃耀的綠色峰尖。北面寬闊的草地宛如一塊特大綠色絨氈,碧波粼粼的多瑙河蜿蜒穿流其間。房屋順山勢而建,重樓連宇,層次分明。登高遠望,各種風格的教堂建築給這青山碧水的城市蒙上一層古老莊重的色彩。市內街道呈輻射環狀,寬50米,兩旁林蔭蔽日的環形大道以內為內城。內城卵石街道,縱橫交錯,很少高層房屋,多為巴羅克式、哥特式和羅馬式建築。中世紀的聖斯特凡大教堂和雙塔教堂的尖頂聳入雲端,其南塔高138米,可俯瞰全市。香布倫宮為哈布斯堡王朝的夏宮,有希臘式建築、雕像及噴泉。多瑙河及多瑙運河間的島上有大公園。1869年建成的國立歌劇院,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1857年建的57米寬、4公里長的環形大道兩旁為博物館、市政廳、國會、大學和國家歌劇院等重要建築,成為歐洲最優美的城市通道之一。環形大道與另一相平行的環行路之間為中間層,這一帶為商業區、住宅區、也有宮殿、教堂等夾建其間。第二環形路外為外層,市西有幽雅的公園,美麗的別墅以及其它宮殿建築。在這眾多的宮殿中,以位於城西南部的舍恩布龍宮引入注目,這是奧地利歷史上繁榮時期的一個遺跡。城區東南部的「美景宮」為18世紀初卡爾皇帝為抵抗土耳其入侵立下戰功的歐根親王所造。旅遊業發達。東北郊和南郊是工業區,有冶金、機械、汽車、鐵路車輛、化工等部門,服裝及印刷產量佔全國一半以上。
維也納的名字始終是和音樂連在一起的。許多音樂大師,如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約翰·斯特勞斯父子、格留克和勃拉姆斯都曾在此度過多年音樂生涯。海頓的《皇帝四重奏》,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田園交響曲》、《月光奏鳴曲》、《英雄交響曲》,舒伯特的《天鵝之歌》、《冬之旅》,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等著名樂曲均誕生於此。許多公園和廣場上矗立著他們的雕像,不少街道、禮堂、會議大廳都以這些音樂家的名字命名。音樂家的故居和墓地常年為人們參觀和憑吊。如今,維也納擁有世界上最豪華的國家歌劇院、聞名遐邇的音樂大廳和第一流水平的交響樂團。每年1月1日在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金色大廳舉行新年音樂會。
除紐約和日內瓦外,維也納為第三個聯合國城市。1979年建成的奧地利國際中心又稱「聯合國城」,氣勢雄偉,是許多聯合國機構的集中地。它曾是長期稱霸歐洲的哈布斯堡王朝的中央機構所在地;1814年奧地利首相兼外交大臣梅特涅在曠日持久的維也納會議上施展陰謀詭詐的政治權術;1815年俄、美、奧3國皇帝締結所謂「神聖同盟」,力圖撲滅資產階級革命;1848年在歐洲大革命的影響下,維也納發生街壘戰,梅特涅逃亡倫敦;1867年成為稱雄歐洲大國奧匈帝國的首都;20世紀30年代初,希特勒一躍而為德國納粹的頭目,1938年3月率軍長驅直入維也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拉開序幕,戰爭期間,全城遭到53次輪番轟炸,不少古典建築被毀;1955年5月蘇、美、英、法4國與奧地利在「美景宮」會議廳簽訂了《重建獨立和民主的奧地利國家條約》,從而結束了長達10年的4國佔領狀態;1955年10月16日,奧地利議會宣布憲法性法律「永久中立」,這一天被定為國慶日。
奧地利號稱「歐洲的心臟」,維也納則是「心臟的心臟」。自古以來,維也納就是連結東西歐的交通樞紐和來往於波羅的海和亞得里亞海之間的重要通道。
維也納-歷史文化之都:維也納永遠充滿多姿多彩吸引人的文化節目。無論是古典音樂或現代戲劇,電影,舞導演出或歌劇,音樂劇,藝術展覽或音樂會及演唱會-無論您何時駕臨,您都能有無限的發掘及深刻的印象。您也可以悠閑的坐在聞名世界,氣氛濃厚的維也納咖啡廳喝杯咖啡,或拜訪一流的傳統葡萄酒場(Heurige)。在維也納您更可品嘗到歐洲各國,美味高級的烹飪技術。
維也納-音樂之都:幾世紀以來音樂一直都離不開維也納,與它緊緊相連。它是孕育出音樂天才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和約翰史特勞斯的聖地。維也納悠久的音樂遺產延續至今。聞名全世界的維也納交響樂團和維也納兒童合唱團在世界各地的巡迴演出中永遠得到爆滿觀眾的熱烈掌聲。而維也納音樂學院不斷的孕育出在國際音樂界中脫穎而出的樂者。除此之外,維也納豐富活躍的現代熱門音樂舞台及場所吸 引了不少的年輕人。如果您喜歡音樂,維也納絕對讓您無法忘懷。
歷史人口
20世紀初期,維也納曾經是世界第六大都市;維也納的人口在奧匈帝國時期(1867年—1918年)快速增長,當時的維也納聚集了很多從這個帝國其他部份的移民。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許多捷克人返回他們的祖國,這導致這個城市的人口減少。在接下來的移民時期,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口擁有斯拉夫和匈牙利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