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正弦波振盪電路的組成包括
它由四部分組成:放大電路,選頻網路,反饋網路和穩幅電路。常用的正弦波振盪器有電容反饋振盪器和電感反饋振盪器兩種。後者輸出功率小,頻率較低;而前者可以輸出大功率,頻率也較高。
1、放大電路-------建立和維持振盪。
2、正反饋網路----與放大電路共同滿足振盪條件。
3、選頻網路-------以選擇某一頻率進行振盪。
4、穩幅環節-------使波形幅值穩定,且波形的形狀良好。
正弦波振盪電路是用來產生一定頻率和幅度的正弦波信號的電路,電路中只有直流源而沒有外接信號源。其頻率范圍很廣,可以從零點幾Hz到幾百MHz以上,其輸出功率可以從幾mW到幾十mW。
正弦波振盪器廣泛用於各種電子設備中。此類應用中,對振盪器提出的要求是振盪頻率和振盪振幅的准確性和穩定性。
正弦波振盪器的另一類用途是作為高頻加熱設備和醫用電療儀器中的正弦交變能源。這類應用中,對振盪器提出的要求主要是高效率地產生足夠大的正弦交變功率,而對振盪頻率的准確性和穩定性的要求一般不作苛求。
正弦波振盪電路:放大電路和正反饋網路、選頻網路、穩幅電路。
為了產生正弦波,必須在放大電路里加入正反饋,因此放大電路和正反饋網路是振盪電路的最主要部分。但是,這樣兩部分構成的振盪器一般得不到正弦波,這是由於很難控制正反饋的量。
如果正反饋量大,則增幅,輸出幅度越來越大,最後由三極體的非線專性限幅,這必然產生非線性失真。反之,如果正反饋量不足屬,則減幅,可能停振,為此振盪電路要有一個穩幅電路。
㈡ 正弦波電路有那幾部分組成
正弦波振盪電路:放大電路和正反饋網路、選頻網路、穩幅電路。
為了產生正回弦波,必須在放大電路答里加入正反饋,因此放大電路和正反饋網路是振盪電路的最主要部分。但是,這樣兩部分構成的振盪器一般得不到正弦波,這是由於很難控制正反饋的量。
如果正反饋量大,則增幅,輸出幅度越來越大,最後由三極體的非線性限幅,這必然產生非線性失真。反之,如果正反饋量不足,則減幅,可能停振,為此振盪電路要有一個穩幅電路。
㈢ 正弦波發生器如何實現
具體回答如圖:
正弦波發生電路能產生正弦波輸出,它是在放大電路的基礎上加上正反饋而形成的,它是各類波形發生器和信號源的核心電路。
為了產生正弦波,必須在放大電路里加入正反饋,因此放大電路和正反饋網路是振盪電路的最主要部分。但是,這樣兩部分構成的振盪器一般得不帆正碰到正弦波,這是由於很難控制正反饋的量。
如果正反饋量大,則增幅,輸出幅度越來越大,最後由三極體的非線性限幅,這必然產生非線性失真。反之,如果正反饋量不足,則減幅,可能停振,為此振盪電路要有一個穩幅電路。
(3)正旋波電路擴展閱讀:
產生正弦波的條件與負反饋放大電路產生自激的條件十分類似。只不過負反饋放大電路中是由於信號頻率達到了通頻清鍵帶的兩端,產生了足夠的附加相移,從而使負反饋變成了正反饋。在振盪電路中加的就是正反饋,振盪建立後只是一種頻率的信號,無所謂附加相移。
振盪器在剛剛起振時,為了克服電路中的損耗,需要正反饋強一些,即要求。
既然,起振後就要產生增幅振盪,需要靠三極體大信號運用時的非線性特性去限制幅度的增加,這樣電路必然產生失真。這就要靠選頻網路的作用,選出失真態談波形的基波分量作為輸出信號,以獲得正弦波輸出。
也可以在反饋網路中加入非線性穩幅環節,用以調節放大電路的增益,從而達到穩幅的目的。
㈣ 什麼是正弦波振盪電路它的工作原理是什麼虛心請教各位了
正弦波振盪電路是用來產生一定頻率和負值的正弦交流信號。它的頻率專范圍很廣,可以從一赫屬以下到幾百兆以上;輸出功率可以從幾毫瓦到幾十千瓦;輸出的交流電能是從電源的直流電能轉換而來的。
正弦波振盪電路的基本工作原理:一個放大電路,在輸入端加上輸入信號的情況下,輸出端才有輸出信號。如果輸入端無外加輸入信號,輸出端仍有一定頻率和幅度的信號輸出,這種現象稱為放大電路的自激振盪。振盪電路就是在沒有外加輸入信號的情況下,依靠電路自激振盪而產生正弦波輸出電壓的電路。
(4)正旋波電路擴展閱讀:
正弦波振盪電路廣泛應用於遙控、通信、自動控制、測量等設備中,也作為模擬電子電路的測試信號;一個實際的正弦波振盪電路的初始信號是由電路內部雜訊和瞬態過程的擾動引起的。通常這些雜訊和擾動的頻譜很寬而幅度很小。
為了最終能得到一個穩定的正弦信號,首先,必須用一個選頻環節把所需頻率的分量從雜訊或擾動信號中挑選出來使其滿足相位平衡條件,而使其他頻率分量不滿足相位平衡條件。
㈤ 關於一個產生正弦波的電路,請確認下圖電路能否輸出正弦波
這是典型的文氏橋振盪器電路(屬於RC振盪器),用於產生正弦波。
R1C1等效於一節超前型移相電路,R3C2等效於一節滯後型移相電路,頻率從低到高連續變化時,相移從
90°到-90°連續變化。顯然其中必存在一個中間頻率f0,使
RC串並聯網路的相移為零。於是滿足相位平衡條件。
在幅度方面,負反饋環路使電路的放大倍數為
R2/R4+1=4>3,滿足幅度平衡條件。
滿足相位和幅度平衡條件,因此會產生自激振盪。振盪頻率f0=1/(2π*R1*C1)。
當R2/R4較大時,會產生削頂畸變,可以通過仔細調整R2/R4的比值來得到適當的幅度、減小失真。(本例中R2/R4較大,會有向方波變化的畸變)
晚上做了個模擬。文氏橋起振的極限條件是R2/R4+1=3,或說R2/R4=2。R2/R4越大就越容易起振,但輸出波形幅度很快達到上下軌,即上下沿越陡,輸出越接近於方波;正負電源電壓不平衡時,會在電壓窄的一邊先削頂,而使另一邊被免於削頂。在下圖的R2=15K、R4=7K的情況下,電路在1秒左右才起振,但R2/R4>2,最終幅度逐漸增大而被削頂。
向左轉|向右轉
要得到穩定的正弦波輸出,加入穩幅電路是必要的。
向左轉|向右轉
這種二極體穩幅電路仍會引入一定的失真。還有一個辦法是在後面增加低通濾波,以濾掉諧波、選出基頻,從而減少失真。
對於要求產生低頻振盪的情況,可以參考下圖中的電路及元件參數。要點是R2/R4略小於2,R5越大越容易起振,可以取掉=無窮大,不過隨之交越失真更明顯。保持R1=R3、C1=C2的匹配,R1和R3可以在較大范圍內選取以調整頻率。
向左轉|向右轉
從你的補充描述來看,你實際選用的元件參數誤差偏大。要注意對所用的每個元件進行測試,確保參數誤差在5%之內;電容器的漏電要小,最好用CBB等無極性、損耗小的。
㈥ 正弦波形發生電路的基本組成
正弦波發生電路是由放大電路、正反饋電路、選頻電路和穩幅電路組成。
正弦波發生電路能產生正弦波,在放大電路的基礎上加正反饋而形成,它是各類波形發生器和信號源的核心電路。
正弦波發生電路也稱正弦波振盪電路或正弦波振盪器。
㈦ 求一個正弦波發生電路,越簡單越好
具體的參數取值如圖所示,這是一個最簡單的正弦波發生電路。
基本文氏電橋反饋型振盪電內路如圖容所示,它由放大器即運算放大器與具有頻率選擇性的反饋網路構成,施加正反饋就產生振盪。運算放大器施加負反饋就為放大電路的工作方式,施加正反饋就為振盪電路的工作方式。圖中電路既應用了經由R3和R4的負反饋,也應用了經由串並聯RC網路的正反饋。電路的特性行為取決於是正反饋還是負反饋占優勢。這個電路有兩部分組成,即方框里的放大電路和由R1、R2、C1和C2組成的選頻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