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求電路的

求電路的

發布時間:2023-06-06 07:31:14

① 求電路的例題

有一感性負載其功率P=40KW,電壓U=380V,功率因數等於0.4,現接到50HZ,380V的交流電源上。求(1)負載電流,無功功率,視在功率(2)若將負載並聯一個電容,使電路總電流降為120A,此時電路的功率因數?並聯電容?
I=P/U*0.4=40000/380*0.4=263A
I1=263*0.4=105A
cosф=105/120=0.875

② 求電路的P,Q,S

解:電路阻抗Z=R+jXL-jXc=30+j120-j80=30+j40=50∠53.13°(Ω)。
設U(相量)=220∠30°V,則:
I(相量)=U(相量)/Z=220∠30°/50∠53.13°=4.4∠-23.13°(A)。
U=220V,I=4.4A,φu=30°,φi=-23.13°,φ=φu-φi=30°-(-23.13°)=53.13°。
P=UIcosφ=220×4.4×cos53.13°=580.8(W)或者P=I²R=4.4²×30=580.8(W)。
Q=UIsinφ=220×4.4×sin53.13°=774.4(var)或者Q=I²×(XL-Xc)=4.4²×40=774.4(var)。
S=UI=220×4.4=968(VA)。

③ 求圖示電路的傳遞函數

根據分壓定理:Uo(s)=R×Ui(s)/(1/sC+R)。

所以傳遞函數為:

H(s)=Uo(s)/Ui(s)=R/(R+1/sC)=sRC/(sRC+1)。

④ 求電路中各種公式

串聯:
U=U1=U2..+Un
I=I1+I2+..In
R=R1+R2..+Rn
P=P1+P2..Pn
P=UI=U平方/R
W=Pt=P1t+P2t...Pn.t
並聯
電壓=幹路電壓之和+並聯電路其中一條專的電壓[因為並聯電路中各個支路屬的電壓是相等的]
I=I幹路+I各個支路和
R=R幹路+R支路=R幹路+R1*R2/(R1+R2)[記住並聯電路的電阻是小於電阻之和但是大於最小的電阻]

其實些簡單點吧:
U=IR=P/I這個就可以推出U.I.R.P之間的關系 比如R=U/I P=R*i平方
P=UI=I^R=W/I=U^2/R
W=UIT=PT=U^2T/R
所以你只需要記住U=IR P=UI W=PT R並=R1*R2/(R1+R2) 就可以計算出所有相關擴展公式,不用死記硬背
然後在對串並聯單獨思考就好了
串聯不用說了,並聯I=各個電器的I之和
並聯電壓,就是把整個串聯電路看成一個整體,這樣簡化下來,就變成了N個串聯的電壓
(非原創)

⑤ 分析電路的幾種方法求解

1、定義法:
根據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的定義去判斷,即將電路元件收尾相連的電路,叫串聯電路;將電路元件並列相連的電路,叫並聯電路。這種方法適合於較為簡單的電路。
2、電流路徑法:
即從電源正極開始出發走電流的路徑,一直回到電源的負極,若只有一條電流路徑的為串聯電路,有多條電流路徑的為並聯電路。
在分析電路圖時,可看有沒有「小黑點」:即從電源正極開始出發走電流的路徑,一直回到電源的負極,遇到的第一個「小黑點」我們把它叫作電流的「分支點」,遇到的最後一個「小黑點」我們把它叫作電流的「匯合點」;「分支點」和「匯合點」之間的電路我們把它們叫作「支路」。有「小黑點」的,多數情況下為並聯電路,但也不能確定。為了進一步確定電路的連接情況,我們應該把「支路」再仔細的分析一下,需要注意的是,
一定要讓電流從「分支點」一直走到「匯合點」,
才算走完一條支路,
有一隻電流表,則這條支路就把其他支路「短路」了。
在分析實物連接圖時,我們還是首先要找「分支點」和「匯合點」,找到以後,分析方法同上。
如右圖,紅色點為分支點,藍色點為匯合點,黃色路徑和綠色路徑分別為兩條支路。
若沒有「分支點」和「匯合點」的,就為串聯電路。
3、拆除法:
這種方法要結合「電流的路徑法」。比如電路里有三個小燈泡L1、L2、L3,要看L1的電流路徑,就把L2、L3拆掉,即形成「斷路」,然後走電流的路徑,看有沒有電流通過L1,這條路徑里還有沒有其它的電路元件;然後用同樣的方法分析L2、L3的電流路徑。這種方法可用於較為復雜
的電路,可使思路變得較為清晰。

⑥ 求解電路。

解:設電流I(相量)=I∠0°=1∠0° A。則:Uc(相量)=Uc∠-90°=200∠-90° V。

UL(相量)=UL∠90°,Ur(相量)=Ur∠0°。

-jXc=Uc(相量)/I(相量)=200∠-90°/1∠0°=-j200,Xc=200Ω,C=1/(ω×Xc)=1/(1000×200)=0.000005(F)=5(μF)。

由於電壓U(相量)與電流I(相量)同相位,即:U(相量)=50∠0° V。在RLC串聯電路中,Xc=XL=200Ω時,Z=R+j(XL-Xc)=R,才能得到同相位,所以:

L=XL/ω=200/1000=0.2H=200mH。

此時:U(相量)=I(相量)×Z=1∠0°×R=50∠0°,R=50Ω。

⑦ 求電路基礎解題步驟

(1)確定所研究的電路。
(2)將不規范的串並聯電路改畫為規范的串並聯電路。
(使所畫電路的串、並聯關系清晰)。對應題中每一問可分別畫出簡單電路圖,代替原題中較為復雜的電路圖。
(3)在所畫圖中標出已知量和待求量,以利分析。
(4)應注意當某一電阻改變時,各部分電流、電壓、功率都要改變。可以認為電源電動勢和內電阻及其它定值電阻的數值不變。必要時先求出、r和定隨電阻的大小。
(5)根據歐姆定律,串、並聯特性和電功率公式列方程求解。
(6)學會用等效電路,會用數學方法討論物理量的極值。
2、將不規范的串並聯電路加以規范
搞清電路的結構是解這類題的基礎,具體辦法是:
(1)確定等勢點,標出相應的符號。因導線的電阻和理想安培計的電阻都不計,可以認為導線和安培計聯接的兩點是等勢點。
(2)先畫電阻最少的支路,再畫次少的支路……從電路的一端畫到另一端。
3、含有電容器的電路解題方法
在直流電路中,電容器相當電阻為無窮大的電路元件,對電路是斷路。解題步驟如下:
(1)先將含電容器的支路去掉(包括與它串在同一支路上的電阻),計算各部分的電流、電壓值。
(2)電容器兩極扳的電壓,等於它所在支路兩端點的電壓。
(3)通過電容器的電壓和電容可求出電容器充電電量。
(4)通過電容器的電壓和平行板間距離可求出兩扳間電場強度,再分析電場中帶電粒子的運動。

⑧ 求電路的運算關系

A1一A3是跟隨電路,A4是同相比例加法電路。運用疊加原理分別求各輸入時的輸出(附圖是ui1輸入的輸出),可根據對稱特性求得:

uo=1.4(ui1+ui2+ui3)

閱讀全文

與求電路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衢州家電安裝維修平台 瀏覽:328
如何做一名優秀防水施工員 瀏覽:421
暗紅色傢具配什麼牆紙 瀏覽:131
主板沒擋板保修 瀏覽:393
港版蘋果產品在國內保修嗎 瀏覽:905
天津亨德利維修店電話 瀏覽:988
東卓傢具 瀏覽:738
呼蘭買家電哪裡好 瀏覽:391
戴爾電源適配器怎麼保修 瀏覽:666
消防水1公斤有多少米 瀏覽:342
錦州煤氣熱水器維修電話 瀏覽:868
電視售後維修完成時間 瀏覽:709
國家電網東北分部各部門都干什麼 瀏覽:449
售後維修淘寶 瀏覽:1
怎麼投訴58同城上的家電維修 瀏覽:245
家用電器採用什麼供電 瀏覽:708
海安蘋果售後維修點查詢 瀏覽:331
琵琶覆手維修視頻 瀏覽:841
為什麼家裡的傢具有大便味 瀏覽:637
pptv手機全國維修點 瀏覽: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