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電腦主板電路工作原理

電腦主板電路工作原理

發布時間:2023-06-06 00:06:18

『壹』 pc機主板電源的電路原理、電路的構成及工作原理PC開機上電過程,求詳細說明。

pc機主板電源是一個它激式,脈寬調控電源。其中利用一個小功率伺服電版源作為激勵電源和與pc機建立開機權聯絡信號。一旦主機按下啟動按鈕,電源的激勵脈寬才能發出。主電源才開始工作,為主板和各種外設提供基礎工作電源,比方光碟機電源,硬碟電源,散熱風扇電源,音效卡電源等等。同時根據電流的需求改變脈寬,贏得高穩定的電源供給。

『貳』 主板的工作原理-電腦主板的維修方法

主板採用了開放式結構。主板上大都有6-15個擴展插槽,供PC機外圍設備的控制卡(適配器)插接。通過更換這些插卡,可以對微機的相應子系統進行局部升級,使廠家和用戶在配置機型方面有更大的靈活性。下面是JY135我收集整理的主板的工作原理和維修方法,歡迎閱讀。

主板的介紹

電腦機箱主板,又叫主機板(mainboard)、系統板(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它分為商用主板和工業主板兩種。它安裝在機箱內,是微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板一般為矩形電路板,上面安裝了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一般有BIOS晶元、I/O控制晶元、鍵和面板控制開關介面、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插件等元件。

主板採用了開放式結構。主板上大都有6-15個擴展插槽,供PC機外圍設備的控制卡(適配器)插接。通過更換這些插卡,可以對微機的相應子系統進行局部升級,使廠家和用戶在配置機型方面有更大的靈活性。總之,主板在整個微機系統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可以說,主板的類型和檔次決定著整個微機系統的類型和檔次。主板的性能影響著整個微機系統的性能。

主板(英語:Motherboard, Mainboard,簡稱Mobo);又稱主機板、系統板、邏輯板、母板、底板等,是構成復雜電子系統例如電子計算機的.中心或者主電路板。

主板的工作原理

在電路板下面,是4層有致的電路布線;在上面,則為分工明確的各個部件:插槽、晶元、電阻、電容等。當主機加電時,電流會在瞬間通過CPU、南北橋晶元、內存插槽、AGP插槽、PCI插槽、IDE介面以及主板邊緣的串口、並口、PS/2介面等。隨後,主板會根據BIOS(基本輸入輸出系統)來識別硬體,並進入操作系統發揮出支撐系統平台工作的功能。

主板的主要種類

AT:標准尺寸的主板,IBM PC/A機首先使用而得名,有的486、586主板也採用AT結構布局。

Baby AT:袖珍尺寸的主板,比AT主板小,因而得名。很多原裝機的一體化主板首先採用此主板結構。

ATX:改進型的AT主板,對主板上元件布局作了優化,有更好的散熱性和集成度,需要配合專門的ATX機箱使用。

BTX:是ATX主板的改進型,它使用窄板(Low-profile)設計,使部件布局更加緊湊。針對機箱內外氣流的運動特性,主板工程師們對主板的布局進行了優化設計,使計算機的散熱性能和效率更高,雜訊更小,主板的安裝拆卸也變得更加簡便。

BTX在一開始就制定了3種規格,分別是BTX、Micro BTX和Pico BTX。3種BTX的寬度都相同,都是266.7mm,不同之處在於主板的大小和擴展性有所不同。

一體化(All in one)主板:集成了聲音,顯示等多種電路,一般不需再插卡就能工作,具有高集成度和節省空間的優點,但也有維修不便和升級困難的缺點,在原裝品牌機中採用較多。

NLX:Intel最新的主板結構,最大特點是主板、CPU的升級靈活方便有效,不再需要每推出一種CPU就必須更新主板設計此外還有一些上述主板的變形結構,如華碩主板就大量採用了3/4 Baby AT尺寸的主板結構。

按主板的結構特點分類還可分為基於CPU的主板、基於適配電路的主板、一體化主板等類型。基於CPU的一體化的主板是較佳的選擇。

按印製電路板的工藝分類又可分為雙層結構板、四層結構板、六層結構板等;以四層結構板的產品為主。

按元件安裝及焊接工藝分類又有表面安裝焊接工藝板和DIP傳統工藝板。

按CPU插座分類,如Socket 7主板、Slot 1主板等。

按存儲器容量分類,如16M主板、32M主板、64M主板等。

按是否即插即用分類,如PnP主板、非PnP主板等。

按系統匯流排的帶寬分類,如66MHz主板、100MHz主板等。

按數據埠分類,如SCSI主板、EDO主板、AGP主板等。

按擴展槽分類,如EISA主板、PCI主板、USB主板等。

按生產廠家分類,如華碩主板、技嘉主板等。

晶元

Intel:Socket386、Socket486、Socket586、Socket686、Socket370(810主板、815主板)、Socket478(845主板、865主板)、LGA 775(915主板、945主板、965主板、G31主板、P31主板、G41主板、P41主板、G43、P43主板、G45、P45、X38、X48)、LGA 1156(H55主板、H57主板、P55主板、P57主板、Q57主板)、LGA 1155分為6系、7系兩個系列(6系主板有:H61主板、H67主板、P67主板、Z68主板;7系主板有:B75、Z75、Z77、H77。)、LGA 1366(X58主板)、LGA 2011(X79主板)。

2013由於Intel推出22nm Haswell的新規格CPU,Ivy Bridge的LGA 1155升級成為LGA 1150。

AMD:Socket AM2AM2+(760G主板、770主板、780G主板,785G主板、790GX主板)、AM3AM3+(870G主板、880G主板、890GX主板、890FX主板、970主板、990X主板、990FX主板)、FM1(A55主板、A75主板)、FM2(A55主板、A75主板、A85主板)。

同一級的CPU往往也還有進一步的劃分,如奔騰主板,就有是否支持多能奔騰(P55C,MMX要求主板內建雙電壓),是否支持Cyrix 6x86、AMD 5k86(都是奔騰級的CPU,要求主板有更好的散熱性)等區別。

匯流排

ISA(In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業標准體系結構匯流排。

EISA(Extension In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擴展標准體系結構匯流排。

MCA(Micro Channel):微通道匯流排。

此外,為了解決CPU與高速外設之間傳輸速度慢的“瓶頸”問題,出現了兩種局部匯流排,它們是:

VESA(Video Electronic Standards Association):視頻電子標准協會局部匯流排,簡稱VL匯流排。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圍部件互連局部匯流排,簡稱PCI匯流排。486級的主板多採用VL匯流排,而奔騰主板多採用PCI匯流排。

繼PCI之後又開發了更外圍的介面匯流排,它們是: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列匯流排。

IEEE1394(美國電氣及電子工程師協會1394標准)俗稱“火線(Fire Ware)”。

主板的維修方法

主板故障往往表現為系統啟動失敗、屏幕無顯示、有時能啟動有時又啟動不了等難以直觀判斷的故障現象。在對主板的故障進行檢查維修時,一般採用“一看、二聽、三聞、四摸”的維修原則。就是觀察故障現象、聽報警聲、聞是否有異味、用手摸某些部件是否發燙等。下面列舉幾種常見主板的維修方法,每種方法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局限性,一般要幾種方法相結合使用。

清潔法

這種方法一般用來解決因主板上灰塵太多,灰塵帶靜電造成主板無法正常工作的故障,可用毛刷清除主板上的灰塵。另外,主板上一般接有很多的外接板卡,這些板卡的金手指部分可能被氧化,造成與主板接觸不良,這種問題可用橡皮擦擦去表面的氧化層。

觀察法

主要用到“看、摸”的技巧。在關閉電源的情況下,看各部件是否接插正確,電容、電阻引腳是否接觸良好,各部件表面是否有燒焦、開裂的現象,各個電路板上的銅箔是否有燒壞的痕跡。同時,可以用手去觸摸一些晶元的表面,看是否有非常發燙的現象。

替換法

當對一些故障現象不能確定究竟是由哪個部件引起的時候,可以對懷疑的部件通過替換法來排除故障。可以把懷疑的部件拿到好的電腦上去試,同時也可以把好的部件接到出故障的電腦上去試。如:內存在自檢時報錯或容量不對,就可以用此方法來判斷引起故障的真正元兇。

檢測法

利用主板bios自檢系統,用檢測卡來來排除主板故障。

『叄』 主板電路介紹

在主板上,電路的構成主要是由觸發電路、供電電路、時鍾電路、復位電路構成的。它們之間相互協調相互控制,才能保證計算機能夠正常運行並合理工作,同時及時反應用戶發出的相關指令。下面是JY135我收集整理的主板電路介紹,歡迎閱讀。

主板是作為計算機硬體中最核心的部件之一,它上面集成了大部分對計算機最為重要的部件,例如,內存條、CPU、顯卡等等。因此主板的電路是直接關繫到計算機能否正常運行的重要部件,主板電路的'狀態也會直接影響計算機運行的效率。

在主板上,電路的構成主要是由觸發電路、供電電路、時鍾電路、復位電路構成的。它們之間相互協調相互控制,才能保證計算機能夠正常運行並合理工作,同時及時反應用戶發出的相關指令。

主板時鍾電路

時鍾電路是主板上的時鍾發生器,因為計算機是一種高度抽象且是數學的產物,幾乎所有部件都需要有時鍾信號才能夠正常工作且不發生錯誤,而它們的時鍾信號就是由時鍾電路提供的,它的時鍾信號是由晶振產生振盪,然後對初始信號進行分頻,並按照各個部件的不同要求分配出去。時鍾電路可以說是主板的心臟。

主板復位電路

如大家所知道的,計算機的工作部件需要進入初始化狀態才能夠開始正常的工作,為此,主板復位電路能夠提供這個功能。復位的過程就是對各個部件的初始化過程,它是在電源電路進入工作時就開始工作的電路。

主板觸發電路

主板觸發電路即我們最熟悉的開機電路,開機電路是為主板和顯示屏幕提供電能的重要電路,它的觸發方式是有很大的關聯性的,即它和電源供應器(簡稱電源)的相關電路提供的結構密切相關。當你按下開機鍵時,開機電路能夠讀取這個操作指令,並將電能導入整個主板當中和顯示屏幕中,以此提供電能給計算機進行工作。一般來說,計算機電源可分為兩種結構,即AT和ATX兩個類型和種類。而目前大部分計算機採用的都是ATX結構的電源。ATX結構電源在結構上一般有大約20條引腳。

主板供電電路

主板供電電路並不是為主板供電的電路,而是專門為CPU進行供電的電路。由於科技的進步,現在的CPU功率和性能都已經非常強大,為此,為了能夠讓CPU以最佳性能工作,就必須為它提供足夠的電能。主板供電電路的重要作用就是單獨為CPU提供足夠的電能,當然,在進行供電的時候,它還需要對電能進行優化,以便電能能夠為CPU使用。

以上四個電路模塊就是最基本的主板電路,它們相互配合就能夠完成對計算機各個硬體設備的協調和引導,沒有它們,計算機就是一堆廢品。

『肆』 主板開機電路的工作原理

主板開機電路工作原理
由於主板廠商的設計不同,主板開機電路會有所不同,但基本電路原理相同,即經過主板開機鍵觸發主板開機電路工作,開機電路將觸發信號進行處理,最終向電源第14腳發出低電平信號,將電源的第14腳的高電平拉低,觸發電源工作,使電源各引腳輸出相應的電壓,為各個設備供電(即電源開始工作的條件是電源介面的第14腳變為低電平)。
主板開機電路的工作條件是:為開機電路提供供電、時鍾信號和復位信號,具備這三個條件,開機電路就開始工作。其中供電由ATX電源的第9腳提供,時鍾信號由南橋的實時時鍾電路提供,復位信號由電源開關、南橋內部的觸發電路提供。
下面根據開機電路的結構分別講解開機電路的詳細工作原理。
1.經過門電路的開機電路
經過門電路的開機電路的電路原理圖如圖7-7所示。
圖中,1117為穩壓三級管,作用是將電源的SB5V電壓變成+3.3V電壓,Q21為三極體,它的作用是控制電源第14腳的電壓,當它導通時,電源第14腳的電壓變為低電平。74門電路是一個雙上升沿D觸發器,此觸發器在時鍾信號輸入端(第3腳CP端)得到上升沿信號時觸發,觸發後它的輸出端的狀態就會翻轉,即由高電平變為低電平或由低電平變為高電平。74觸發器的時鍾信號輸入端(CP端)和電源開關相連,接收電源開關送來的觸發信號,輸出端直接連接到南橋的觸發電路中,向南橋發送觸發信號。它的作用是代替南橋內部的觸發器發出觸發信號,使南橋向電源輸出高電平或低電平。
當電腦的主機通電後,ATX電源的第14腳輸出+5V電壓,ATX電源的第14腳通過一個末級控制三極體和一個二極體連接到南橋的觸發電路中,由於74觸發器沒有被觸發,南橋沒有向三極體Q21輸出高電平,因此三極體Q21的b極為低電平,三極體Q21處於截至,電源的各個針腳沒有輸出電壓。
同時ATX電源的第9腳輸出+5V待命電壓。+5V待命電壓通過穩壓三極體(1117)或電阻後,產生+3.3V電壓,此電壓分開成兩條路,一條直接通向南橋內部,為南橋提供主供電,而另一條通過二極體或三極體
,再通過COMS的跳線針(必須插上跳線帽將他們連接起來)進入南橋,為CMOS電路提供供電,這時南橋外的32.768KHz晶振向南橋提供32.768KHz頻率的時鍾信號。
另外,ATX電源的待命電壓又分別連接到74觸發器(為觸發器供電)和電源開關的其中一個針腳上(電源開關的另一個針腳接地),使開機鍵的電壓為高電平。
在按下電源開關鍵的瞬間,開機鍵的電壓變為低電平,此時74觸發器沒有被觸發,其輸出端保持原狀態不變(輸出高電平),南橋內部的觸發電路沒有工作。
在松開開機鍵的瞬間,開機鍵的電壓變為高電平,此時開機鍵的電壓由低變高,向74觸發器的時鍾信號輸入端(CP端)輸送一個上升沿觸發信號,74觸發器被觸發,輸出端向南橋輸出低電平信號,這時南橋接到觸發信號後向三極體Q21輸出高電平,三極體Q21導通,由於三極體的e極接地,因此ATX電源第14腳的電壓由高電平變為低電平,ATX電源開始工作,電源的其它針腳分別向主板輸送相應電壓,主板處於啟動狀態。
當關閉計算機時,在按下開機鍵的瞬間,開機鍵再次變為低電平,各個電路保持原狀態不變。
在松開開機鍵的瞬間,開機鍵的電壓變為高電平,此時74觸發器再次被觸發,觸發器的輸出端向南橋發送一個高電平信號,這時觸發電路向三極體Q21輸出低電平,三極體Q21截止,這時ATX電源第14腳的電壓變為+5V,ATX電源停止工作,主板處於停止狀態。
2.經過南橋的開機電路
3.經過I/O晶元的開機電路
4.經過開機復位晶元的開機電路

『伍』 電腦主板電路原理圖大全

主板上的重要晶元很多,包括晶元組、BIOS晶元、I/O控制晶元、集成音效卡晶元和集成網卡晶元等等,下面我們就來分別進行介紹。

一、晶元組
晶元組(Chipset)是主板的核心晶元和北橋(North Bridge)晶元組成,以北橋晶元為核心。北橋晶元主要負責處理CPU、內存和顯卡三者間的數據交流,南橋晶元則負責硬碟等在存儲設備和PCI匯流排之間的數據流通。現在大部分主板都將南北橋晶元封裝到一起而形成一個晶元了,提高了晶元的能力。這種晶元上端都是有散熱片的。

二、BIOS晶元
BIOS晶元它是一塊矩形的存儲器,裡面存有與該主板搭配的基本輸入及輸出系統程序,能夠讓主板識別各種硬體,還可以設置引導系統的設備和調整CPU外頻等。BIOS晶元是可以寫入的,還可以方便用戶更新BIOS的版本。

三、I/O控制晶元
這個晶元主要實現硬體監控功能,能將硬體的健康狀況、風扇的轉速、CPU核心的電壓等情況顯示在BIOS信息裡面。而方便用戶檢測。

四、集成音效卡晶元
音效卡晶元是集成了聲音的主處理晶元和解碼晶元,代替音效卡處理電腦音頻的作用。而得到電腦的聲音信號輸出。

五、集成網卡晶元
此晶元是整合了網路功能的主板集成的網卡晶元,不佔用獨立網卡需要佔用的PCI插槽或USB介面,而能夠實現良好的兼容性和穩定性,不容易出現獨立網卡與主板兼容不好或者與其他設備資源沖突的問題。

以上介紹的這些晶元都是主板的重要晶元。希望大家有所了解。

閱讀全文

與電腦主板電路工作原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衢州家電安裝維修平台 瀏覽:328
如何做一名優秀防水施工員 瀏覽:421
暗紅色傢具配什麼牆紙 瀏覽:131
主板沒擋板保修 瀏覽:393
港版蘋果產品在國內保修嗎 瀏覽:905
天津亨德利維修店電話 瀏覽:988
東卓傢具 瀏覽:738
呼蘭買家電哪裡好 瀏覽:391
戴爾電源適配器怎麼保修 瀏覽:666
消防水1公斤有多少米 瀏覽:342
錦州煤氣熱水器維修電話 瀏覽:868
電視售後維修完成時間 瀏覽:709
國家電網東北分部各部門都干什麼 瀏覽:449
售後維修淘寶 瀏覽:1
怎麼投訴58同城上的家電維修 瀏覽:245
家用電器採用什麼供電 瀏覽:708
海安蘋果售後維修點查詢 瀏覽:331
琵琶覆手維修視頻 瀏覽:841
為什麼家裡的傢具有大便味 瀏覽:637
pptv手機全國維修點 瀏覽: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