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柔性屏電路

柔性屏電路

發布時間:2023-05-29 13:37:06

❶ 讓三星和華為都犯難的折疊屏手機,需要什麼樣的柔性顯示技術


從第一款折疊屏手機發布至今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在市面上已有的折疊屏手機,例如三星的Galaxy Fold、華為的Mate X、三星的Galaxy Z Flip、摩托羅拉的Moto Razr 2019、柔宇 科技 的FlexPai等產品。似乎能細數的型號攔森不算少,不過售價的多少,消費者能不能買得到,就要另當別論了;對廣大消費者而言,折疊屏產品似乎依舊遙遠。

伴隨折疊屏技術到來的,還有如今折疊屏手機脆弱的名聲。 三星在柔性屏技術上投入已經超過10年,卻在Galaxy Fold推出不久即面臨屏幕顯示不正常、膜層分離之類的問題。像華為Mate X這樣的初代折疊屏產品,也是僅需輕輕用指甲在屏幕上摳一下,就能留下永久、不可修復的凹痕。即便三星二代折疊屏產品Galaxy Z Flip宣稱改善了製程技術,從硬度測試來看,要在屏幕表面留下劃痕其實相當輕而易舉,折疊處甚至可能因為室溫過低而碎裂。

像折疊屏這種脆弱屬性更拉遠了它與一般人的距離:當人們花兩萬元買了一部折疊屏手機,卻需要在每天早晨手機鬧鈴響起、伸手去觸碰屏幕時,還得先想一想是不是沒剪指甲…這樣的體驗還是令人畏懼的。

首先還是需要劃定探討問題的范圍:我們所說的柔性顯示器或折疊屏究竟說的是什麼?如果按照不同的顯示面板技術來劃分,眾所周知,大方向上LCD和OLED都有自己的柔性發展路線——不過LCD柔性顯示器相對特殊,也不是我們探討手機折疊屏的主流技術。

從光電材料的角度來說,實際上不僅有LCD、OLED,電泳顯示技術(electrophoretic,即E-Ink)、Gyricon也都能做到柔性化,多見於電子書、電子紙。市面上已經存在不少此類柔性顯示產品,大多主打閱讀、書寫。但這也不是本文要探討的主體。

如今在手機、移動設備上相對熱門的柔性顯示、折疊屏技術,特指柔性OLED面板。 本文在談到折疊屏、柔性顯示時,若無特別說明則特指OLED。討論范圍明確了,另外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柔性顯示和折疊屏這兩者是什麼關系?

通常認為柔性顯示技術的發展可以分成幾個不同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固定曲率的柔性屏,即屏幕已經表現出曲面特性,但在最終產品形態上曲率是固定的、使用者不可控制的。這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實現,以三星Galaxy系列手機為代表,華為近兩年的旗艦機也都採用這類所謂「3D曲面屏」;很多顯示器、電視產品也有此類設計。

第二階段是可彎曲、可捲曲顯示;第三階段是可折疊顯示;第四階段為可任意折疊拉伸的全柔性顯示。其中第二階段的可彎曲、捲曲屏兆衡慶幕,在很多顯示技術展會上都能看到,與第三階段的重要差異在於「彎曲半徑」明顯不同。展會上常能見到的可彎曲屏幕,彎折半徑是相對較大的(3~15mm)。而第三階段的可折疊,就意味著極小的族握彎曲半徑(0.5~3mm),技術層面的實現難度相比第二階段要大很多。

就彎曲半徑的角度來看,像三星Galaxy Fold這樣的內折屏幕,在面板技術難度上要大於華為Mate X的 外折 屏幕方案,因為前者的彎曲半徑是比後者明顯更小的。不過就整個產品的角度來說,後者在鉸鏈、結構設計方面有著更大的難度 ——這就不在本文的探討范圍內了。

由此可見,折疊屏是柔性顯示的某個高級階段,即便它並非最終形態。有關折疊屏在實際應用中的價值,這里不再贅述:至少就移動設備產品來說,折疊屏本質上是將一個屏幕更大的裝置放進口袋,提升可攜帶性。

要明白折疊屏為何如此脆弱,首先需要理解這種屏幕的結構,以及具體的製造方法。如今手機、電視常見的OLED顯示器為AMOLED面板,它在結構上包括了基板(substrate),陰極層(cathode)、有機分子層(包括發射層和導電層)、陽極層(anode)——這些整體構成了OLED frontplane;當然還需要TFT陣列層(薄膜晶體管)——這部分就是我們常說的backplane,本質上就是控制電路

OLED的發光原理是電致發光(electro-phosphorescence)。在成為屏幕最終形態時,還需要對面板進行封裝;傳統手機AMOLED屏幕的上蓋板即為密封玻璃。

要將這樣的屏幕做成柔性形態,也就是要求每一層都是可彎曲、可折疊的。這里還沒有涉及到觸控面板、最外層保護材料之類的構成層級,它們也都需要可彎曲、可折疊。在大方向上,OLED frontplane和TFT backplane要做成可彎曲、可折疊形態,問題可能還不算特別大。但傳統AMOLED顯示屏的基板,以及上蓋板,外加屏幕最外層的保護層都是玻璃材料。

常規玻璃可彎曲幅度很小,所以起碼這幾層的材料必須更換為柔性材料——對使用者而言最直觀的就是外層不可能再用康寧的「大猩猩」(Goriall)玻璃。這也成為柔性顯示器製造的第一大挑戰──基板及蓋板等的材料選擇;由於OLED面板的製造流程關系,基板的材料選擇實際上是十分受限的。

OLED面板製造至少需要經歷蝕刻、濺射、蒸鍍、切割等各種工序,材料需要耐受各種高溫、腐蝕環境;在柔性面板製造過程中,還有UV紫外光剝離這樣的流程,所以在材料的選擇上就有最基本的要求。

這里可以單獨談一談前文提到的TFT層,這層材料按照開關元件來分,現在相對流行的是LTPS(低溫多晶硅)與IGZO (銦鎵鋅氧化物)。LTPS是柔性顯示製造技術的主流,也是三星、京東方這些面板製造商開發柔性顯示器時普遍採用的方案。LTPS相比傳統方案(如a-Si)能夠以更低的溫度合成;不過即便是相對更低的溫度,也可能需要達到600℃ ,或者更低。

柔宇 科技 在此採用的是一種名為ULT-NSSP (超低溫非晶硅半導體製程)的技術。按照柔宇的說法,這種更低溫的技術能夠進一步降低成本——這似乎是柔宇在柔性顯示器開發上不同於其他面板廠商的路線,具體效果怎樣則是未知。無論如何,更低的溫度對生產製造商而言總是更有價值的。

相對來說,柔性面板的製造流程與傳統剛性OLED面板在前期階段是比較類似的;前期一樣需要玻璃支撐層(Carrier Glass Panel),只是最終有一個雷射剝離的過程,也就是將整個面板與玻璃支撐層分離。

在經過這么多道工序,如前文提到TFT製造時的高溫,或相對高溫,仍可屹立不倒的材料著實不多。 既然難以選擇玻璃作為基板材料,卻仍需確保透光性,外加可彎曲、可折疊屬性,業界普遍採用的是PI (Polyimide,聚醯亞胺)——就是某種塑膠薄膜。當然其中還有一些技術細節這里無法細數,比如說玻璃基板可能需要採用PI鍍膜方案、支撐層與PI基板之間需要一個剝離層(debonding layer)等。

實際上,超薄玻璃也是一種可一定程度彎曲的基板備選材料,玻璃畢竟具備更高的熱穩定性和更好的透明性,但仍然受限於可彎曲的程度。而除了基板材料的選擇,柔性面板還有一些需要考慮的問題。

例如導電層的ITO (銦錫氧化物或其他導電聚合物材料),一方面是要求更低溫度的製程,另一方面在於ITO沉積在塑膠基板上,在拉伸應變方面可能導致很大的問題。再者TFT層也會受到可彎曲的影響,不僅外力可對其產生破壞,還在於其他層的熱膨脹/收縮產生的力,以及它對濕度非常敏感。TFT層除了前文提到如今比較普遍的LTPS,OTFT (有機薄膜晶體管)對柔性面板而言也是某種備選方案。

像彎曲這樣的動作,尤其當彎曲半徑小到對折的程度──想像將一本書,沿著封面中間位置對折,對折後內圈的書頁和外圈的書頁的形變狀態就有差異;所有書頁為了適應這種彎曲對折,整本書不同位置一定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形變。屏幕也是多層結構,當然屏幕面板沒有書那麼厚,但面板各層材料、製程都有差異,可形變、熱膨脹特性等都有差異,這會為折疊動作產生不小的阻礙。

不難想像, 使用折疊屏手機時,折疊次數一多便很容易產生膜層分離、膜層滑移,甚至直接脆裂的問題——就像一本書對折後,不同書頁的位置關系與平整狀態下相比已經大不相同。於是摺痕的問題便不難理解,即已產生的形變難以恢復——可能是表層材料無法恢復,也可能是其他層的材料。

在應對這些問題時,不同的面板製造商也有各自不同的解決方案。例如鈍化結構加入緩沖層(BL)、無機防水層、粘合層(AIL)等。軟性的緩沖層能夠很大程度抵消彎折過程中產生的力,並且縮小彎曲半徑。

在2020年3月份的柔宇發表會上,該公司提到建立智能力學模擬模型,形成材料力學參數資料庫——不同材料層的各種參數,並對材料物理特性進行模擬,配合實驗對比;通過這個模擬模型,就能找到更好的堆疊方案和材料選擇。

不過在折疊屏手機使用過程中,除了折疊動作本身帶來的破壞性,顯示、觸控故障很多時候又來自水、氧入侵面板內部,導致的嚴重問題。因為有機材料很容易發生氧化和水解。 所以對水氧的阻隔,對於柔性面板而言顯得尤為重要。

這就涉及到封裝技術了。如上文所述,傳統OLED屏幕和柔性屏幕在封裝要求上存在很大差異,前者的形態是固定的,而且應用於手機、電視這類終端產品後,面對的環境相對穩定;而後者由於柔性形態,封裝需要做到多方位的防護,尤其對於水、氧的阻隔。

這是 目前市面上販售的折疊屏手機,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屏幕部分顯示區域失效的主要原因;至少就現狀來看,柔性面板的封裝技術似乎還沒有那麼成熟。

多層薄膜封裝是比較常見的方案:多層薄膜通常會將無機層和有機層交替疊加,每個有機/無機層堆疊構成一對;超過三對多層薄膜,則水氧阻隔性可提升3~4個等級,WVTR (水蒸氣透過量)也能相對應提升。有機層越薄,形成統一均勻的層才越有利;與此同時,這種有機/無機對不應超過5對。總的來說,實際表現還是要看材料和製程。

三星採用一種名為Barix的多層薄膜封裝技術——這是美國Vitex公司商用的一種技術,如今在柔性薄膜封裝上的應用還是比較廣泛的。Barix多層薄膜能夠很大程度滿足一些規格需求。Barix鍍膜的塑膠薄膜還可用作透明基板。

不過Barix技術也面臨一些挑戰,比如早前存在濺射AlOx薄膜的一些固有缺陷。這種技術還要求面板進出沉積室多達6次,而且成本也是比較高的。氧化物沉積是整個流程中極大限制了速度的一個步驟——當然針對這一問題的技術開發也一直在持續中。在柔性OLED製造過程中,封裝成為占據整體成本很大比例的部分。

作者:黃燁鋒

❷ 京東方推出柔性OLED FDC屏下攝像頭技術:一驅一像素電路設計

IT之家 8 月 9 日消息 從京東方獲悉,近日,京東方推出新一代的柔性 OLED 真 400PPI FDC(FDC,Full Display with Camera)屏下攝像頭技術。

京東方表示,有別於市面上「一驅多」像素電路設計,京東方 FDC 屏下攝像技術 採用一驅一像素電路設計 ,FDC 攝像區域與周邊屏幕顯示無差異,且攝像區邊緣無細線顯示錯行,並 已應用到一線手機廠商的屏下攝像機型中 。

IT之家了解到,京東方柔性 OLED FDC 技術採用 1 驅 1 像素電路,即一個像素電路驅動一個 OLED 像素單元。

據介紹,該方案在不降低攝像頭區域的像素密度、不減少像素驅動電路的基礎上,通過優化攝像頭區域像素空間排列方式及膜層堆疊設計,提升可見光透過率,增大屏下攝像的進光量。

同時,該方案基於光學模擬能力,進一步優化電路和背板設計,優化像素單元的形狀,降低了光線衍射程度,減少眩光並大幅提升成像解析度,結合終端的去黃度演算法及衍射 AI 演算法。

京東方表示,在長遠技術發展上,其將持續迭代 FDC 技術,目標是繼續提高透光率,提高 FDC 屏幕的刷新率。

❸ FPC是什麼意思

FPC一般指柔性電路板。

柔性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簡稱FPC)是以聚醯亞胺或聚酯薄膜為基材製成的一種具有高度可靠性,絕佳的可撓性印刷電路板。具有配線密度高、重量輕、厚度薄、彎折性好的特點。

柔性電路板產前處理:

在生產過程中,為了防止開短路過多而引起良率過低或減少鑽孔、壓延、切割等粗工藝問題而導致的FPC板報廢、補料的問題,及評估如何選材方能達到客戶使用的最佳效果的柔性線路板,產前預處理顯得尤其重要。

產前預處理,需要處理的有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都是由工程師完成。首先是FPC板工程評估,主要是評估客戶的FPC板是否能生產,公司的生產能力是否能滿足客戶的制板要求以及單位成本。

如果工程評估通過,接下來則需要馬上備料,滿足各個生產環節的原材料供給,最後,工程師對:客戶的CAD結構圖、gerber線路資料等工程文件進行處理,以適合生產設備的生產環境與生產規格,然後將生產圖紙及MI(工程流程卡)等資料下放給生產部及文控、采購等各個部門,進入常規生產流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FPC

❹ 柔性電路板(FPC) 用於什麼地方

FPC柔性電路板,也叫做軟板,是pcb的一種,具有絕佳的可撓性。FPC柔性電路板專是以聚酯薄膜屬或聚酯亞胺製成的,輕而薄、密度高、靈活度高、可彎曲折疊,有著其他類型電路板所沒有的優勢。FPC柔性電路板在智能手機中的應用佔比很大,能滿足手機屏幕、電池、攝像頭模組的需求。5G時代智能手機多功能化模塊出現,射頻模組、折疊式屏幕、小型化的機型,都離不開FPC柔性電路板的連接。
FPC柔性電路的應用要先通過測試,測試時用大電流彈片微針模組能起到傳輸電流、連接信號的作用,在1-50A的電流范圍內,傳輸都很穩定,且有著更好地連接功能,其使用壽命平均能達到20w次以上,在小pitch中可取值最小在0.15mm,性能可靠,是與FPC柔性電路板高度適配的連接模組。

❺ 柔性手機顯示屏的優點和缺點,有哪些實用性

柔性屏幕的優點:
柔性屏幕與傳統的剛性屏幕相比,具有良好的柔韌性、輕薄的體積、較低的功耗、耐揉搓的特性。柔性OLED屏幕可以自發光,通過自發光可以實現極佳的圖像質量,顯色自然且沒有藍光的危害;屏畝畢幕可以靈活運用,可彎曲、折疊;柔性輕薄、不發熱、手感舒適,可創造出柔性屏、曲面屏、折疊屏等多種屏幕形態,符合手機發展需求。
柔性屏幕的缺點:
柔性OLED屏幕在折疊屏手機上應用時,需要具備良好的可塑性和哪則延展性,考驗在於:在反復多次的拉伸壓縮之後,屏幕是否還能保持無摺痕、無損壞;手機內部的電路板和元器件是否能經得住折疊彎曲等。其次可折疊手機兩塊拼接的屏幕之間是以精密的鉸鏈作為連接,鉸鏈要足夠的耐用和可靠,需要承受上萬次折疊,而不出差錯。鉸鏈與屏幕迅緩芹的貼合角度是可折疊手機的技術難點之一,還有加工良率低、成本高的問題也急需解決。
柔性OLED屏幕的應用必須經過多重關卡的測試,確保其性能可靠才能組裝。在測試中,彈片微針模組的導通性能好,有利於柔性OLED屏幕的電流傳輸和小pitch的連接,在1-50A的大電流范圍內都能做到穩定過流,連接時不卡pin,能提高測試效率。

❻ 柔性電路板和排線是同一種東西嗎

不是,柔性電路板是通過覆銅蝕刻工藝做出來的,跟普通線路板有一樣的功能,可以焊接零件。
做成排線只是它的一種功能。
排線有很多是壓合在塑料膜上的。

閱讀全文

與柔性屏電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家用電器行業能穿越牛熊嗎 瀏覽:872
如何教孩子使用家用電器 瀏覽:421
濟南海爾電視售後維修點 瀏覽:659
北京橡膠防水價格多少 瀏覽:83
家電量最好多少安 瀏覽:102
南京自來水維修電話 瀏覽:339
滕州市供水中心維修管道 瀏覽:644
新式水杯怎麼防水 瀏覽:887
海格客車維修服務中心怎麼樣 瀏覽:400
有把手的櫃子怎麼翻新 瀏覽:760
濰坊丙綸防水布用什麼好 瀏覽:442
咖色卧室門搭配什麼顏色傢具 瀏覽:230
師傅防水補漏一般多少錢 瀏覽:932
定製傢具物流破損客戶退款怎麼辦 瀏覽:111
米家電助力折疊自行車怎麼樣 瀏覽:671
苗葯瑰寶廠家電話多少 瀏覽:458
防水機械費包括什麼 瀏覽:159
新意蜂傢具 瀏覽:772
茶系傢具怎麼樣 瀏覽:291
皇瑪和全友哪個傢具牌子好 瀏覽: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