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簡單的重低音功放電路
首先你得要有相應的音箱哦。
電子分頻,重低音在180HZ以下,用幾個電阻電容和一個集成版IC:NE555,構權成一個電子分頻電路,把180HZ以下的頻率娶出來放大,後級為方便建議使用IC TDA2050,五個腳,功率強勁。剩下的是電源,變壓器使用環形變壓器,4組電源輸出的。8個二極體IN4007作雙橋整流,電容:電解10000UF 2個,4700UF2個,2200UF2個,100UF2個,0。01UF2個就可以了,電源一定要有很好的功率儲備,以滿足低音的強勁有力而不失真,分頻電路的電源另外接。
2. 製作一個功率大於5W的低音功放。1、可以使用任意放大電路,電路圖自定。2、放大倍數大於20
這個電路是網上找的,我把沒有的標上,不對的改下即為輸出足5w且效果不錯的功放了:電源為正負12-15v,R16=12k.
功率放大器簡稱功放,其作用主要是將音源器材輸入的較微弱信號進行放大後,產生足夠大的電流去推動揚聲器進行聲音的重放。由於考慮功率、阻抗、失真、動態以及不同的使用范圍和控制調節功能,不同的功放在內部的信號處理、線路設計和生產工藝上也各不相同。
二、分類:
(一)按功放中功放管的導電方式不同,可以分為四類:
1.甲類功放(又稱A類)
甲類功放是指在信號的整個周期內(正弦波的正負兩個半周),放大器的任何功率輸出元件都不會出現電流截止(即停止輸出)的一類放大器。
特點:甲類放大器工作時會產生高熱,效率很低,但固有的優點是不存在交越失真。單端放大器都是甲類工作方式,推挽放大器可以是甲類,也可以是乙類或甲乙類。
2.乙類功放(又稱B類)
乙類功放是指正弦信號的正負兩個半周分別由推挽輸出級的兩「臂」輪流放大輸出的一類放大器,每一「臂」的導電時間為信號的半個周期。
特點:乙類放大器的優點是效率高,缺點是會產生交越失真。
3.甲乙類功放(又稱AB類)
甲乙類功放界於甲類和乙類之間,推挽放大的每一個「臂」導通時間大於信號的半個周期而小於一個周期。
特點:甲乙類放大有效解決了乙類放大器的交越失真問題,效率又比甲類放大器高,因此獲得了極為廣泛的應用。
4.丁類功放(又稱D類)
丁類功放也稱數字式放大器,利用極高頻率的轉換開關電路來放大音頻信號
特點:具有效率高,體積小的優點。許多功率高達1000W的丁類放大器,體積只不過像VHS錄像帶那麼大。這類放大器不適宜於用作寬頻帶的放大器,但在有源超低音音箱中有較多的應用。
(二)按功放輸出級放大元件的數量,可以分為兩類:
1.單端放大器
輸出級由一隻放大元件(或多隻元件但並聯成一組)完成對信號正負兩個半周的放大。單端放大機器只能採取甲類工作狀態。
2.推挽放大器
輸出級有兩個「臂」(兩組放大元件),一個「臂」的電流增加時,另一個「臂」的電流則減小,二者的狀態輪流轉換。對負載而言,好像是一個「臂」在推,一個「臂」在拉,共同完成電流輸出任務。盡管甲類放大器可以採用推挽式放大,但更常見的是用推挽放大構成乙類或甲乙類放大器。
(三)按功放中功放管的類型不同,可以分為三類:
1.膽機
是使用電子管的功放。
2.石機
是使用晶體管的功放。
3.IC功放 [集成電路功放]
由於音色比不上上兩種功放所以在HI-FI功放中很少看到他的影子。
(四)按功能不同,可以分為三類:
1.功率放大器
簡稱功放,用於增強信號功率以驅動音箱發聲的一種電子裝置。不帶信號源選擇、音量控制等附屬功能的功率放大器稱為後級。
2.前置放大器
是功放之前的預放大和控制部分,用於增強信號的電壓幅度,提供輸入信號選擇,音調調整和音量控制等功能。前置放大器也稱為前級。
3.合並機
將前置放大和功率放大兩部分安裝在同一個機箱內的放大器稱為合並式放大器,我們家中常見的功放機一般都是合並式的。
()五按用途不同,可以分為三類:
1.AV功放
是專門為家庭影院用途而設計的放大器
「AV」是英文AODIOVIDIO即音頻,視頻的打頭字母縮寫。「AV功放 」從誕生到現在,經歷了杜比環繞,杜比定向邏輯,AC-3,DTS,以及現在的次時代音頻格式的進程,以及畫龍點睛的數字聲場[DSP]電路,為各種節目播放提供不同的聲場效果。但是由於AV功放在電路的信號流通環節上,經過了太多而且復雜的處理電路,使聲音的純凈度」受到了過多的「染色」,所以用AV功放兼容HI-FI重放時效果不理想。
2.Hi-Fi功放
是為高保真地重現音樂的本來面目而設計的放大器,一般為兩聲道設計,且沒有顯示屏。
它的輸出功率一般大都在2X150瓦以下。設計上以「音色優美,高度保真」為宗旨。各種高新技術集中體現在這種功放上。
3.專業功放
一般用於會議,演出,廳,堂,場,館的擴音。設計上以輸出功率大,保護電路完善,良好的散熱為主。大多數「專業功放」的音色用於HI-FI重放時,聲音干硬不耐聽。
3. 電路加重低音的原理是什麼呀
為什麼不能把低頻加起來?重低音有兩種加法:
1、另外設置重低音音箱,內然後用專門的放容大器,從信號中提取100~200Hz以下的分量放大,送重低音音箱(有時叫低音炮)還聲,等於直接是聲波相加。
2、不增加音箱,在電路里設置低音提升,增加放大器低頻區的增益,或像你說的濾波器也是一種方法(不是唯一的方法),濾波器是可以有增益的(或者另加放大),把低音放大後仍然送原來的音箱(在電路上相加)。
4. 最簡單的聲音放大電路
頻放大器是在產生聲音的輸出元件上重建輸入的音頻信號的設備,其重建的信號音量和功率級都要理想——如實、有效且失真低。音頻范圍為約20Hz~20kHz,因此放大器在此范圍內必須有良好的頻率響應(驅動頻帶受限的揚聲器時要小一些,如低音喇叭或高音喇叭)。根據應用的不同,功率大小差異很大,從耳機的毫瓦級到TV或PC音頻的數瓦,再到「迷你」家庭立體聲和汽車音響的幾十瓦,直到功率更大的家用和商用音響系統的數百瓦以上,大到能滿足整個電影院或禮堂的聲音要求。
音頻放大器的發展先後經歷了電子管(真空管)、雙極型晶體管、場效應管三個時代。電子管音頻放大器音色圓潤、甜美,然而它體積龐大、功耗高、工作極不穩定,且高頻響應不佳;雙極晶體管音頻放大器頻帶寬、動態范圍大、可靠性高、壽命長,且高頻響應好,然而它的靜態功耗、導通電阻都很大,效率難以提高;場效應管音頻放大器具有與電子管同樣圓潤、甜美的音色,同時它的動態范圍寬,更重要的是它的導通電阻小,可以達到很高的效率。
此電路充分利用了常規通用的LM317電壓調整晶元,使其不僅完成對濾波後未穩電壓的穩壓功能,而且還實現了對駐極電容式麥克拾取的音頻信號進行放大的功能。駐極電容式麥克內含有一個基於JFET阻抗轉換器,使語音信號轉換為電流形式加到RP電阻上,引起相應的電壓變化。220V交流電經變壓器、橋式整流輸出36V未穩直流電,再經電容器濾波後饋入LM317的輸入在直流上的低阻音頻放大信號,輸出至揚聲器。實現電路如圖所示
音頻放大器
在電路安裝完畢後,首先應針對駐極電容式麥克兩輸入端電壓差進行調整。要求此電壓差小於1.25VDC。在LM317調整端於地之間接入一可調電阻Rp,調整此電阻便可實現所需限度。其次,麥克拾取的音頻信號易受外界雜訊的干擾,c1的加入可濾出一部分干擾信號,但對所需信號也進行了衰減。由於LM317的內部增益可以補償衰減部分,因此C1的引入所帶來的損耗可忽略不計。為了避免過分的損耗,C1的容值應盡可能低,本電路取15F。最後需要注意的是,電路正常工作時LM317晶元的最小工作電流要求為4mA,使用了一個負載電阻來吸收4mA電流。如果使用一低阻抗揚聲器,也必須引入此負載電阻,可以對信號失真進行補償。在實際電路中,如果使用8Q阻抗揚聲器,需使用至少420Q負載電阻補償可能引起的信號失真。
調節R1大小,使在最大輸出時信號不失真即可,減小R2可輸出更大的功率。如果有萬用表,可將三極體集電極電壓調為電源電壓的1/2左右。
5. 低音炮電路圖
低音炮電路圖如下:
這個是現在主流車載大功率低音炮的設計圖,非常完美,功率相當高,特別是低音效果特別明顯,並且對管的選擇很多。選擇餘地非常大, 最高可以選擇150W的對管驅動 。
6. 高中低音的調節線路
圖
1
是由
2
塊
NE5532N
組成的高中低音音調及音量控制電路(圖中僅畫一聲道,另一
聲道完全一樣),原理為:信號經
IC1
(作緩沖放大及隔離作用,避免負載與信號源之間的
影響)進入由電阻電容組成的三個頻率均衡網路,即高音、中音、低音的頻率,當調節
RP1
–––
RP3
相應的低中高頻就會相應地進入由
IC2
及其反饋電路組成的反相放大器電路,
調節
RP1
–––
RP3
就是提升或衰減了高中低音,從而實現了音頻調節作用。需要說明一點
是所採用的
NE5532N
必須是正宗品,
如美國大
S
的、
飛利浦的,
這樣才使行本電路的信噪
比、動態范圍、瞬態響應和控制效果均達到相當高水準。
(欲獲更高的水準
NE5532N
可換
為
NE5535N
、
OP275
、
AD827JN
等精品運放,當然價格就高一點了
2是採用二階RC有源二分頻電路,該電路由2塊NE5532N構成(圖中僅畫一聲道,另一聲道相同),圖中IC1A與IC1B分別組成低通與高通濾波器,完成音頻信號的分割,再分別送到高低音音量控制電位器再分別進入高低音功放電路去推動高音喇叭和低音喇叭。利用該電路的缺點是要多增加一對功板電路及增多一組接線柱。相對來說需要多花點錢,但採用前級分頻的優點卻是非常明顯的:①改善了低音音質;②兼顧了高低音揚聲器的發聲效率;③解決了以住電路中高低音揚聲器聯接時存在的阻抗不匹配問題;④音調調節的動態范圍明顯變大。正是如此很多發燒友都愛玩電子分頻功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