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觸發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輸入電壓的負向遞減和正向遞增兩種不同變化方向有不同的閾值電壓,使得它具版有較強的抗干擾能權力。
施密特觸發器的原理類似於帶有延時的比較器。其比較的對象是輸入電平和二分之一的電源電壓。它和其他的比較器原理相同,帶有一個比較死區以避免受到輸入信號中的雜訊的干擾。
可以使用晶體管或是製作一個施密特觸發器,使用類似74HC14的集成電路,這樣的一個集成塊里集成了6個施密特觸發器。
其電路中並不包含反饋的迴路,因此當在門限電平附近受到干擾的時候,放大器的輸出有可能會來回擺動。而施密特觸發器的電路構成中,有一個反饋迴路形成正反饋,在輸入達到門限電平的時候正反饋所帶來的延遲特性將會生效,並使得輸出的波形變得完美。
(1)觸發電路原理擴展閱讀
作用
1、觸發器可以強制用比CHECK約束定義的約束更為復雜的約束。
2、觸發器發生錯誤時,異動的結果會被撤銷。
3、一個表中的多個同類觸發器允許採取多個不同的對策以響應同一個修改語句。
㈡ 觸發繼電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繼電器是一種電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統(又稱輸入迴路)和被控制系統(又稱版輸出迴路)權之間的互動關系。通常應用於自動化的控制電路中,它實際上是用小電流去控制大電流運作的一種「自動開關」。故在電路中起著自動調節、安全保護、轉換電路等作用。
電磁繼電器一般由鐵芯、線圈、銜鐵、觸點簧片等組成的。只要在線圈兩端加上一定的電壓,線圈中就會流過一定的電流,從而產生電磁效應,銜鐵就會在電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彈簧的拉力吸向鐵芯,從而帶動銜鐵的動觸點與靜觸點(常開觸點)吸合。當線圈斷電後,電磁的吸力也隨之消失,銜鐵就會在彈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來的位置,使動觸點與原來的靜觸點(常閉觸點)釋放。這樣吸合、釋放,從而達到了在電路中的導通、切斷的目的。對於繼電器的「常開、常閉」觸點,可以這樣來區分:繼電器線圈未通電時處於斷開狀態的靜觸點,稱為「常開觸點」;處於接通狀態的靜觸點稱為「常閉觸點」。繼電器一般有兩股電路,為低壓控制電路和高壓工作電路。
㈢ 觸發電路的組成和工作原理
觸發電路是具有一些穩態的或非穩態的電路,其中至少有一個是穩態的,並設計成在施加一適當脈沖時即能啟動所需的轉變。
概述
晶閘管最重要的特徵是正向導通的可控性。當晶閘管的陽極與陰極間加上正向電壓時,在陰極與控制極之間加上合適的觸發電壓與電流,晶閘管就斷態轉為通態。
向晶閘管供給觸發電壓、電流的電路,叫做觸發電路。觸發信號可以用交流電壓、直流電壓或者用短暫的脈沖電壓,通常多採用脈沖電壓作為觸發信號
觸發要求
為保證能夠可靠地觸發,晶閘管對觸發電路有一定的要求:
1、觸發信號應有足夠的觸發電壓和觸發電流。觸發電壓和觸發電流應能使合格元件都能可靠地觸發。由於同一型號的晶閘管其觸發電壓、觸發電流並不一樣,同一元件在不同的溫度下的觸發電壓與電流也不一樣,為了保證每個晶閘管都能可靠觸發,所設計的觸發電路產生的觸發電壓和電流都應該較大。一般要求觸發電壓在2V以上、10V以下。
2、觸發脈沖的波形應有一定的寬度,一般在10us以上(最好能有20us~50us),才能保證晶閘管可靠觸發,這是由於晶閘管從截止狀態到完全導通需要一段時間。如果負載是大電感,電流上升速度比較慢,觸發脈沖的寬度還應該進一步增大,有時要達到1ms。否則如果脈沖太短,在脈沖終止時,主迴路電流還不能上升到晶閘管的維持電流以上,晶閘管就會重新關斷,不能導通。
3、觸發脈沖前沿要陡,不能平緩上升,前沿最好能在10us以內。否則將會因溫度、電壓等因素的變化而造成晶閘管的觸發時間不一致,導致不準確。
4、觸發電路的干擾電壓應小於晶閘管的觸發電壓,一般在不要求晶閘管觸發時,觸發電路所產生的脈沖電壓應小於0.15V~0.2V。
5、觸發脈沖必須與電源電壓同步,即必須同頻率並保持一定的相位關系。脈沖發出的時間應該能夠平穩地前後移動,移相范圍要足夠大
㈣ 觸發器的工作原理
主要有兩點:
1、觸發器實際上是可以自動執行的存儲過程,自動執行內的依據是捕獲能夠改變數據容的命令(又稱DML),包括insert、delete和update;有的資料庫伺服器的捕獲時機設置得更多,支持修改前和修改後捕獲,而通常是修改後捕獲。
2、資料庫中執行單位是事務,觸發器的具體操作將與引發它的語句處於同一事務,如此,在觸發器中對事務執行rollback,效果上能起到禁止改變數據的作用。
㈤ 主板的觸發電路的原理誰能跟我說下
接通市電源之後,電源有5V的待機電壓,通過S
B或I/O傳到32.768的晶振,於是開始起振,按下開機鍵版就是短接了PS-ON,這個時候權會產生一個電平信號作用於SB或I/O的開機電路,通過電阻將電源的14針腳拉成低電平,於是乎電源開工了,主板觸發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對錯與否,還有待高手驗正。
㈥ 請問三極體雙穩態觸發電路的基本原理是什麼跪求。
這是無穩態電路,或稱自激多諧振盪器。不是雙穩態電路。■ 雙穩態指二個穩態: ①令回(左管飽答和~右管截止) 是第一穩態;②則(左管截止~右管飽和) 是第二穩定。如不加觸發信號至b極,電路就一直保持在第一穩態;直到有觸發信號加到b極時,電路即由第一穩態翻轉為第二穩態,並一直保持在第二穩態。待至有信號觸發時又翻轉為第一穩態。雙穩態電路就是電腦二進制中最小記憶單元。若令左管飽和表示0,則左管截止時即表示1。極大數量雙穩態單元組合起來構成內存(RAM)。■ 無穩態電路的二個三極體的 (飽和↔截止) 自動翻轉,不需外加觸發信號。原理是基於二個電容器不斷充電、放電,周期性地改變兩個三極體基極電位。從而實現振盪並在C極輸出矩形波,矩形波包含豐富的諧頻,故稱自激多諧振盪器。
㈦ 鋸齒波觸發電路的原理
從電源取得過零信號,經微分電路,脈沖成形,,配合恆流源,。恆流源內給電容充電,電容上容的低壓線性上升,形成鋸齒波,下一次過零,脈沖出現,電容通過一定的電路放電,,脈沖過後,恆流源再一次,給電容充電,周而復始,,,,,,後面一個電壓比較器,,鋸齒波輸入到比較器同相輸入端,,一個調整電壓輸入到比較器反相輸入端,,,調整比較器反相輸入端的電壓,就可以使比較器輸出脈沖的時間在一定范圍內變化
㈧ 觸發電路的組成及原理
http://wenku..com/view/4e3e3264783e0912a2162a12.html
看看來這是自不是你要的
㈨ 雙向可控硅觸發電路工作原理
雙向可控硅觸發電路工作原理:
1.可控硅是P1N1P2N2四層三端結構元件,共有三個PN結,分析原理時,可以把它看作由一個PNP管和一個NPN管所組成
當陽極A加上正向電壓時,BG1和BG2管均處於放大狀態。此時,如果從控制極G輸入一個正向觸發信號,BG2便有基流ib2流過,經BG2放大,其集電極電流ic2=β2ib2。因為BG2的集電極直接與BG1的基極相連,所以ib1=ic2。此時,電流ic2再經BG1放大,於是BG1的集電極電流ic1=β1ib1=β1β2ib2。這個電流又流回到BG2的基極,表成正反饋,使ib2不斷增大,如此正向饋循環的結果,兩個管子的電流劇增,可控硅使飽和導通。
由於BG1和BG2所構成的正反饋作用,所以一旦可控硅導通後,即使控制極G的電流消失了,可控硅仍然能夠維持導通狀態,由於觸發信號只起觸發作用,沒有關斷功能,所以這種可控硅是不可關斷的。
由於可控硅只有導通和關斷兩種工作狀態,所以它具有開關特性,這種特性需要一定的條件才能轉化
2,觸發導通
在控制極G上加入正向電壓時,因J3正偏,P2區的空穴時入N2區,N2區的電子進入P2區,形成觸發電流IGT。在可控硅的內部正反饋作用的基礎上,加上IGT的作用,使可控硅提前導通,導致圖3的伏安特性OA段左移,IGT越大,特性左移越快。